文化教学英语教育论文

2022-05-0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文化教学英语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开始渐渐融合。而“互联网+翻译”模式也成为当前翻译的时代趋势,而在这种情况下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国内已有不少学者针对这一方面展开了研究,该文主要集中与梳理和整理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当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文化教学英语教育论文 篇1:

浅谈文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渗透

【摘要】文化教学的内容一定要有机渗透在高校英语教育内容中,真正实现文化与语言的并驾齐驱,从而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跨文化的交际水平,因此,高校英语文化教学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并开展多样化的英语文化交流。本文就文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渗透做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育 文化教学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和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内容体现。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文化教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价值和重要意义。虽然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化的渗透已经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高校师生们的重视,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高校英语教学却没有重视到大学生群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文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英语文化教学氛围

高校英语文化教学,除了由英语教师作出知识点的讲解外,为了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思维,还应适当举行一些以实践性为主的活动。教师们应营造较为宽松而自然的英语课堂环境,例如,教室环境的摆设,直观的教学教具,并准备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图片、背景材料以及道具等。更重要的是,应当努力打破我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那种传统只听不发言的现象,从而促进师生之间轻松和谐的交流。大学生们的思维灵活,见多识广,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可以允许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述随时进行反映,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允许有争论存在,其目的在于发掘与表达出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学会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实际上,这一宽松自然的教学氛围在西方国家语言课堂上是最美最值得借鉴的一个景观。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学生们可以进行独立地思考,也可以通过交流学到好多书本以外的东西,如果学生身处这种类似于西方英语国家的课堂氛围当中去学习西方文化,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授文化知识要紧密结合课本内容

文化背景的了解和传播应立足于大学英语教材。英语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英语语言教学之中的每个环节。在讲授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从英语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融入文化知识,还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使用语言,从而使英语教学和文化知识相辅相成。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英语知识点的学习,而且还能大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其对教材中的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在讲授大学英语中关于西方节日的内容之前,教师可先安排学生们在课前去查阅有关该节日的资料,深入了解与其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先让学生运用英语来讲述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们对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与总结,例如,节日的风俗和由来,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等等。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还帮助了学生细致地掌握教材内容,而且还增加了学生们这一方面的文化常识,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英语教育可采用新颖的文化导入法

1.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与吸引力较强的故事常常会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风俗。教师为学生们介绍西方文化现象时,可以依据授课的内容,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从而加深大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2.创设讨论情形导入。讨论导入法是指英语教师在开展正常教学以前,或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由学生们自行组成学习小组,对于所要讲的文章背景与文化内容开展广泛而且热烈的讨论。这一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大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其进行深入思考,而且还能从讨论中达到取长补短。对于大学生们在讨论中未能涉及的或不了解的一些文化知识,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地在课堂中着重进行讲解。这就避免了英语课堂中由教师一人唱主角的传统教育方式,为大学生们创造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大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3.从艺术角度导入。从艺术角度导入的方法实质上就是指通过各类图片、音乐与舞蹈等一系列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引导大学生们与西方的风俗接触,了解并探索西方的文化,了解教材中的文章背景,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欣赏一幅美丽动人的蒙娜丽莎的画像,倾听一段异国风笛演奏,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异国人民的生活和风情。这种方法不仅生动活泼,而且让人赏心悦目,非常受大学生们欢迎,能够让大学生们在轻松而愉快的西方艺术欣赏中感受到西方文化的独特美,并在此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英语知识。

四、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有所提高

我国大学生大多生活在教学形式单一或者单一的文化环境当中,很少有机会去体验、了解和英语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教师首先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具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熟悉本国文化和学生目前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有效地开展文化教学。还应当让大学生们认识到西方文化的特点,但不意味着要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本民族的文化。面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持有正确的态度,要充分理解与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事实证明,英语教师自身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意识,是更好地满足英语教育工作的前提和需要。

总之,英语教育中开展合理的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跨国文化素质的目的之一。高校英语教师要通过传播文化知识,让学生们切实掌握相关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大学生群体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作者:张静怡 张彤彤 郭美辰

文化教学英语教育论文 篇2:

国内“互联网+”时代下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回顾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开始渐渐融合。而“互联网+翻译”模式也成为当前翻译的时代趋势,而在这种情况下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国内已有不少学者针对这一方面展开了研究,该文主要集中与梳理和整理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当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互联网+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云数据、AI技术的深入应用,翻译行业也开始转向由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翻译”的新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这一模式让每一个具备翻译才能的个体皆可随时随地参与翻译创新。因此,翻译信息能力的高低成为翻译人才能否更好地参与“互联网+翻译”创新模式的关键[1]。

从翻译行业的发展需求而言,培养具有良好信息技术能力的翻译人才是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重视“互联网+”环境下翻译人才的培养,该文主要就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提出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国内研究现状

1.1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

从CNKI输入主题“翻译人才 信息技术”检索,得到的结果有500条。由此可见,对翻译人才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但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这个问题。研究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首先要了解何为信息技术。骆耀祖,叶丽珠(2011)提出信息技术通常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2]。也就是说培养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就是要培养其运用这些工具的能力。郭晓勇(2010)明确指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语言服务行业[3]。

在“互联网+”的模式下,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尤其重要。吕立松,穆雷(2007)就指出利用翻译信息技术辅助翻译的能力已成为“互联网+翻译”时代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4]。仲伟合(2011)提出,信息时代翻译专业教学应在传授翻译知识、培训翻译技巧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并进行翻译实践的能力[5]。秦美娟,何高大(2016)指出,“互联网+翻译”行业模式通过基于互联网的翻译服务平台将翻译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6]。曾尔齐(2018)指出加强翻译人才的翻译信息技术培养主要有四个方面[7]。杨柳(2015)指出信息化翻译教学,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形态[8]。王艺潼(2018)指出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方法与目标应该要和职业化接轨。[9]。有学者曾经对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比如焦建立(2007)就指出,翻译人才必备的辅助翻译工作的信息与交流技术应该具备七个特征[10]。秦美娟,何高大(2016)认为翻译人才信息能力具体细分为六大能力[5]。

1.2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培养

赵巍(2014)指出,信息技术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主要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11]。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应该加强翻译人才对翻译辅助工具的运用。翻译辅助工具在当前背景下,主要指计算机辅助翻译。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计算机(辅助)翻译经历了早期的尝试阶段(40一50年代初),高度乐观阶段(50一60年代中期),经过十年左右的沉寂和停滞,70年代后期,研究和开发有了复兴;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是新的转折点,MT研究开始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CAT逐渐为人接受,研发者着手为职业译者提供译者工作台(translator workstation),在受控语言和受限专业系统方面进行开发,并探讨在多语信息系统里如何应用翻译组件[12]。仲伟合(2011)就提出在条件成熟的院校应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以提升翻译人才翻译信息能力[4]。钱阳,程家才(2015)指出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技术引入翻译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为适应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时,应将CAT技术引入翻译教学,培养不仅具有双语转换能力,而且可以熟练掌握CAT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13]。范敏(2015)指出以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群为例,应该设置CAT 导论、CAT 编辑技巧、CAT 专题作业等课程,指导学生探索这种信息工具设计的思路、理念以及如何与语言服务、技术和项目管理有机地衔接[14]。郎文惠 刘洋(2018)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培养应注重对基础语言知识的培养并且要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15]。崔姗(2018)指出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培养应从几方面入手:1. 改变传统翻译人才的培养,着手新型翻译人才的培养;2. 转变翻译人才培养的模式。3. 要根据学校已有的资源和翻译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16]。

二、总结

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到,国内高校对翻译技术及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视起步较晚,目前还有一些高校对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够重视。然而有关资料表明,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在国外一直以来都比较受到重视。

从知网检索结果可以发现国内最早有关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有关文献发表于1989年[17],时间较早。但是从知网检索结果来看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的相关研究最早出现于2009年[18]。比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晚了20年,且在知网检索主题为应用型翻译人才得到的结果有221条,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4年。从以上的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尤其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能力与应用能力开始的都比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已有更多的学者注意到应该将翻译人才的培养与当前“互联网+翻译”的模式紧密连接,对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国内高校翻译课程中普及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定困难。首先,高校缺乏掌握技术的教师,任职翻译教学的教师多为语言专业出身,对技术的应用了解不多。其次,资金投入问题。学校除了聘任具有专业素质懂技術的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专业的软件和语言实验室,以供学生具体学习和操练技术[11]。

“互联网+”将会是未来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这给我们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互联网+翻译”模式是翻译行业发展的新形态,这一模式通过互联网将译者、 客户、 技术、 高校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与者都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 形成互联网特有的产业模式。因此译者想要走入这一新型模式就必须要了解“互联网+翻译”发展走向,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已经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且成功发现了培养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重要的是要培养其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尤其是对翻译辅助工具的运用能力。但是笔者发现,由于这一门课程在国内高校开展并没有紧跟潮流,目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及教师的水平,从学生及译者本身出发研究的虽然与但还不多。但是正如鲍川运(2003)所说,翻译信息技术再先进,终究是机器,译者才是翻译的能工巧匠,一名合格的翻译人才应该将先进翻译信息技术和扎实的翻译技能融合贯通,才能与翻译技术的发展同步而不被技术所束[19]。因此,在笔者看来,今后对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培养可以着重于对译者本身的能力培养,围绕信息技术能力结合时代需求培养人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教师应该顺应翻译市场发展,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洪泉.科技翻译助推器——翻译工具[J].中国科技翻译,2015(01):25-26.

[2] 骆耀祖,叶丽珠.信息技术概率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 [A]. 北京 : 2010 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

[4] 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外语界,2007(03):35-43.

[5] 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03):20-24.

[6] 秦美娟,何高大.“互联网+”时代高校翻译人才信息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4):63-66

[7] 曾尔齐.信息技术与翻译人才培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9):20-22

[8] 杨柳.信息化翻译教学的图景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1):58-60

[9] 王艺潼.新形势下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转向[J].求知导刊.2018(28):145-146

[10] 焦建利.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信息技术[J].信息技術教育,2007(01):54-57

[11] 赵巍.浅谈信息技术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14(3),19-20

[12] 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思考 [J]. 中国翻译,2009(04):57-62

[13] 钱阳 程家才.基于CAT技术的专业翻译人才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15(4):121-123

[14] 范 敏.信息技术环境下本科翻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2015(3):116-120

[15] 郎文惠刘洋.“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466

[16] 崔 姗.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戏剧之家,2018(09):184

[17] 路光泰.现代化的翻译工具——《石油物探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9(03):270

[18] 杜洁; 牟磊.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探——城市型大学高素质产业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2009(01):14-16

[19] 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3):48-50

作者简介:

朱爽怡(1996-),女,汉族,湖南岳阳,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翻译方向。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9)

作者:朱爽怡

文化教学英语教育论文 篇3:

词汇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了词汇文化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本文将对词汇文化的内容和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词汇文化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

【关键词】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应用

词汇教学是构成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结构之一,其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词汇积累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词汇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教学,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不但是一门语言学基础科目,而且是开阔眼界、熟识国际知识的素质教育课程,因而在对大学英语课程课时设计时,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学生的语言素质培养和知识体系完善两方面。然而,当代大学英语教学还普遍存在应试教育、忽视素质培养、过度关注表面形式、不注重文化学习意识和文化教育指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文化这一词代表的意义深远、内容丰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也很早以前就给文化下了定义。语言作为构成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文化所处时代的折射镜,我们可以从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语言艺术,了解和领悟该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演变过程。因为文化的民族特点鲜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文形式千姿百态,风格千变万化,这种文化内容和形态上的差异性无法避免地通过语言词汇等方式表达出来,并成为语言文化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此,文化差异性表现最为明显的方面就是语言词汇方面。它涉及范围也是最广泛的,不同语言词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语境都不一样,是文化差异性最好的反映。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语言之间,通常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由此可见,在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教育机构也应当关注文化方面的教学,因为语言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就是文化教学,大学词汇文化教学必须注重词汇与文化的关联性,着重加强词汇对比的研究力度。

二 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方法

1.对比分析法

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作为教学手段。如dragon和moon,汉语和英语都解释dragon是动物,而moon是一个球状物体,不过英语中的dragon是极为凶狠的怪物,而汉语中的龙却是中国人所崇拜和敬重的,能带给人们幸福和运气的灵物;英语中moon在西方人看来是冰冷的、阴郁的、有敌意的象征,而中国人则认为月亮代表团圆、美好的憧憬和想象。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和讲解词汇,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英语知识和文化的求知欲望。

2.英语环境引导法

英语学习时词汇的学习和积累都需要在实践和生活中加以体验,学生学习词汇文化的实践过程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经常与外国友人进行友好的交流、互动,多去英语角学习,让学生尽量多接触外国文化和语言,掌握英语词汇的运用方法,了解更多的词汇文化,提高自身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词汇积累量。

3.外教引领法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邀请国外讲师走进大学课堂,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或者请国外讲师讲一下西方文化和趣事,使学生能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词汇文化和知识,提高自己的接受能力。请国外讲师现场授课和讲解词汇知识,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英语词汇运用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外的词汇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

4.故事导入法

在英语词汇中,很多短语词汇有故事背景,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翻译成中文就是像教堂的老鼠一样穷,教师为学生讲解时就可以加上适当的时代背景和故事。在很久以前,英国教堂是十分贫困的,就连教堂里的老鼠都受穷,甚至被活活饿死。将类似的词汇加上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重现当时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词汇和积累词汇的同时,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和历史。

5.影视媒介导入法

部分英语词汇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应用的,教师可让学生欣赏一些影视作品,从而将词汇文化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如在商务礼仪中,词汇的用法十分讲究,通过影视内容,学生可以掌握这些词汇的应用场合和环境,在了解词汇真正意义的同时了解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词汇应用差异。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英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言教学,要结合具体的文化和环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语言教学的最初阶段,所有的授课内容都应当包含文化知识,文化就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教师在语言基础词汇的教学中,要着重强调对学生文化内涵和词汇运用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言,建立正确的跨国文化交流观,尽量避免交流时出现失误,提高自身沟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青.汉英词汇词义与文化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6)

〔责任编辑:李爽〕

作者:张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创新循环经济论文下一篇: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