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报告范文

2022-06-12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自主创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自主创新报告范文

自主创新报告2

“三创”齐发力 龙江显活力

小图 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投入运行。底图 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铁路货车整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

核心语录

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全面推动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省内转化落地。力争到2017年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为加快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摘自黑龙江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黑龙江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抓“创新”、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抓“创业”、围绕科技服务抓“创优”,继续坚持科技“5381”工作思路,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科技在“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产出指标

1、全社会研发经费

全社会研发经费逐年增长。2012年,黑龙江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146亿元,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7%。

2、全社会研发全时人员数

2012年,黑龙江省全社会研发全时人员数达到6.5万人年。

3、专利授权量

2012年,全省专利授权量达到20261件,同比增长65.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9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全国排名第15位。截至2013年12月底,黑龙江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1件,全国排名第13位。

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6亿元,同比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

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指标

1、重大项目

2012年,黑龙江围绕全省十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了3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了“新型重载运煤专用敞车”等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1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013年,黑龙江共争取到5个民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国拨经费3.53亿元;组织实施了20个省级重大研发项目和20个省级重大新产品项目。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新增服务加盟单位79家,新入网大型仪器647台(套),累计提供科技服务6.5万项(次),实现服务金额1.75亿元。

组建3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国家级联盟5个;建设重点实验室9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15家,其中国家级13家;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40家。

加强黑河硅基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八一农垦大学生产力促进中心等1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11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为1660家中小企业开展服务,帮助开发新产品521个。

3、开发合作与人才引进

2012年,黑龙江分别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全省26个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获科技部计划经费支持。通过“海外学人创新创业专题洽谈会”等活动载体,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30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26项。黑龙江大学和省石化院成为第三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哈尔滨东金农业装备集团成为第八批“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省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由9家增加到12家。

依托科技园区和科技项目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共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地5个、培育科技创新创业团队60个、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518人。

4、政策保障

2012年,黑龙江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相继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意见》,极大激励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重点领域成果与成效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黑龙江全省五大高新区实现总产值3596.8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60%。启动11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哈尔滨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6家国家级基地之一。

石墨、燃气轮机、铁路重载货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推进51个生物产业大

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9.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4%,全年生物产业销售收入实现603亿元,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指标近百亿元。牡丹江生物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4家、创新型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157家、高新技术产品253个,珍宝岛药业等3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

2、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

大庆、黑河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晋升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4个;新认定1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3个。

启动12个科技支撑和“863”项目课题。“寒地优质多抗超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省重大攻关项目”累计增产水稻12亿斤,农民可纯增收12亿元。

支持林甸等33个县市区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星火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42项。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畅通农业科技服务渠道,全省共认定法人科技特派员215人,推广新技术185项、新品种64个,辐射面积7000多万亩。

3、民生科技领域

2012年,黑龙江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惠民计划试点省,牡丹江阳明区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围绕安全、医疗、环保等领域实施了“3G与Wi-Fi无线城市安全监控系统”等科技项目29项,受益总人口达559万,在创建“平安城市”、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

2012年,黑龙江共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258场次,发布科技成果4500项,展示交易活动近百次,促成525项科技成果实现省内落地转化。全省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5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实现100.5亿元,同比增长61.3%

(以上数据由黑龙江省科技厅提供)

2013精彩之笔

□ 3月,黑龙江省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共同发展卫星应用产业。

□ 4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成果招商和转化对接大会召开。

□ 6月,第二十四届“哈洽会”黑龙江高技术展启幕,对6大领域的150个项目开展招商对接,16家单位成功签约,签约总额2.12亿元。

□ 7月,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暨黑龙江省首届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 □ 9月,大庆农业科技园区、黑河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 10月,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召开,支持科技成果在全省转化、产业化。 □ 12月,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投入运行,突破了制约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关键设备制造瓶颈。

向科教资源 要效益

陈宝明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都比较丰富,但是在经济发展上较多依赖于自然资源,对科教资源的利用不足。

近年来,黑龙江提出了以“五大方略”为统领、以“三个转变”为突破、以“技术创新八大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为目标的科技“5381”发展思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导科技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向开发区集中,开展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了一批应用研发重大项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推动了一批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促进了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生物等产业的发展,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企业申请专利突破万件大关,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后,黑龙江可进一步挖掘科技资源潜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力度,推动科技强省建设。

(作者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第二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以安顺金星啤酒厂为例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调查对象:安顺金星啤酒厂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法

调查人: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严峻,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总之,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永葆长青的根本秘诀。本文正是立足于企业自主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影响,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调查,走访了贵州金鑫啤酒厂,了解了目前啤酒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使企业在困境中谋生,通过走访,我深深体会到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2 主体

本人通过假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安顺金星啤酒厂,对近年来金星啤酒厂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啤酒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走出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调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对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为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以我的调查,走访结果结合安顺金星啤酒厂浅谈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以及目前啤酒行业面临的困难及金星啤酒厂如何摆脱困境,快速发展等。

2.1 企业为何要自主创新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市场的占有范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竞争角逐从根本上说就说创新能力的角逐。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2.2企业自主创新的好处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等,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才会有前进的希望。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有立足之地,就必须紧社会发展节奏,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企业随时调整状态,来应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异想天开,更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瞎编胡造,而是把现有的条件、设施进一步优化升级。

2.3啤酒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酒类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扰行业的问题。在本次召开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着重指出,下一阶段,四个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需要积极寻找应对的方针和解决的办法,从而为企业壮大、行业发展铺平道路。

2.3.1标准化进程:要倚重企业的力量

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强化和细化,标准对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应引起行业关注。近几年,中酒协直接起草,或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讨论、修改的标准就达几十个,这些标准基本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行业管理基础标准;二是原料和产品标准;三是专业装备标准;四是职业技能标准。这些标准的制订和修订,预示着今后国家对行业发展的标准化、职业化程度非常重视。各级协会和企业应立足于行业实际提出意见,使标准既具有先进性,又能顺利地执行,促进行业的发展。

标准化进程对于酒类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去其在规范企业生产、净化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中国白酒目前在世界市场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一现状是与白酒悠久的历史、精良的工艺所不相符的,之所以形成这种反差,与长期以来白酒领域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备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白酒要提升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就必须加快白酒产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而制订完善独立的行业标准,就是这一进程的重要先决条件,只有从“轨道”上先与国际接通,才能保障中国白酒畅通无阻地驶向国际竞争的广阔领域。

2.3.2年份酒管理:让行业受益是最终目的

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年份酒要加强管理,目前方案在制定中。目的是规范年份酒生产,为消费者负责。酿酒企业在“年份酒”问题上应慎重而行。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的年份酒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情况,也许从初期阶段来看,某些企业可以借助不规范操作从年份酒上获益,但必须看到,酒类商品的卖点、诉求点是有限的,而年份酒来源于“酒是陈的好”这一传统认识,其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强大而持久的,但如果不对其市场情况加以规范治理,那么随着消费者理性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一持续性卖点将面临夭折的危险,同时也有可能对行业的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连“酒是陈的香”这一古语尚且靠不住,好酒的卖点还能出自哪里?

2.3.3啤酒瓶问题:行业和消费者利益并重

对啤酒行业而言,啤酒瓶问题是啤酒行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存在分歧意见大,不但玻璃瓶制造业和啤酒行业的立场和意见不同,就是在啤酒行业内,企业间的意见也有大的差异。

2.3.4化解啤酒原料危机:延伸麦芽产业链

2006到2007年间,啤酒原料价格一路飙升,国际啤酒大麦的最新报价已经超过400美元/吨,与此同时,我国甘肃、东北、江浙等几大主产区的啤酒大麦早已销售一空。受啤酒大麦短缺的直接影响,大麦麦芽的价格一路飙升,目前国产大麦麦芽已经从3000元/吨涨到5000元/吨以上,进口大麦麦芽从3400元—3600元/吨涨到6000元—6200元/吨,原料危机给国内的啤酒生产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生产压力,有的企业更因此陷入生存危机。

针对以上啤酒产业面临的共同困境,金鑫啤酒厂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积极地调整,实现了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的规模化,对啤酒瓶进行回收利用,针对原料紧缺问题积极探索出“企业——农户”一条线的模式,不仅为地方节约了资源,缩减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为企业谋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结尾

企业自主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战略的突破口。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啤酒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人均啤酒消费已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啤酒行业竞争的方式已经由过去主要依靠价格竞争转为主要在品牌、服务、渠道、战略、资本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啤酒吨价持续攀升,行业盈利能力增强。且从行业特性来说,啤酒行业与白酒、葡萄酒和黄酒相比,具备诸多显著的优势。2009年至2012年,啤酒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际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啤酒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啤酒行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例如: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啤酒推广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由于人力成本上升、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国内厂家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出口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差;加上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国内啤酒推广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然而啤酒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内在来看,决定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企业的战略定位等各个方面,但实际上,相同规模、相同经营范围的企业,在以上几方面是非常难以拉开差距的。能够真正改变企业竞争格局的,实质上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渠道,只有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打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响亮的品牌、建立起比竞争对手更完善的渠道,企业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作为一家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企业,贵州金鑫啤酒产自始至终把企业的发展同地方经济命脉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寻求双方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为安顺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更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得金鑫啤酒厂的发展一度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企业领

导阶层的英明领导下,企业大胆创新,摸索出一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存的新思路。金鑫啤酒厂立足于啤酒产业依赖市场原则的经济指向,勇于创新,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酿制出不同的产品,仅仅依赖就将消费市场,逐步向外扩张的战略思路,迅速占领了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成就。

第三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为了推进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切实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7月中下旬,由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的调研专班在副主席带领下,深入全市各区、市直有关部门和企业,就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8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主持召开市政协五届十七次常委会议,围绕此议题进行专题协商讨论。副市长严国本出席了会议。现将有关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

(一)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市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较好地支撑了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工程示范企业2家,中国博士后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基地2个,省级星火科技示范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葛店开发区投资近千万元建成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孵化器),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市金刚石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延伸了金刚石产业链,促进了我市金刚石产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鄂州科技信息网已成为鄂州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的纽带。

(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实施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228项,市级重点科技计划91项,开发出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36个,申请专利达211件,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8项,评选市级科技进步奖34项。同时,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解决了我市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市还引进农业新品种76个,推广新技术120项,无公害以上农产品认证达到27个。

(三)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形成。我市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改造了一批传统产业,开发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已初步建成了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四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目前,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其中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2亿元,占gdp的8.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0%。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自主创新环境日益改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业等政策20余项,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长;各级领导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些都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在我市2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只有顾地塑胶一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有的年销售收入仅有几百万元,市场竞争力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只有44%。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偏低。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技术创新对外依赖程度偏高。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仅有20%的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仅有12%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对外科技依存度在60%以上。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一些企业仍停留在赚取加工费、包装费的水平上,仅仅凭借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来赢得暂时的竞争优势。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创新主体动力不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有的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科技创新是政府科技部门的事,企业只管享用科技成果,吃“现成饭”;有的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无意于长远发展;有的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缺少外部支持,怕冒风险;有的创新行为存在短期化倾向,只上一些短、平、快项目,走一步看一步,等等,这些都造成企业对科技创新不愿投入、不敢投入。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市级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到0.5%,区级科技经费支出仅为区科技局的办公经费,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较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0.5%,低于全国0.84%的平均水平;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不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尚未完全发挥作用,致使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梁子湖区甚至连一家银行分支机构都没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科技人才十分短缺。由于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激励机制,我市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孔雀东南飞”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在人才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不能适应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据统计,我市虽有5万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但绝大多数分布在教育、卫生、财会等领域,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技人员只有1600余人,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引进的科技人才不到200人。四是创新激励机制不优。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现有的科技政策还不完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在财税、信贷、政府采购、土地供应、配套建设等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而与我市紧临的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信贷等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致我市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打算迁往该区发展。五是创新创业平台不健全。我市仅有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不仅如此,孵化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提高;城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处于筹备阶段;科技投融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还未建立;科技信息、科技评估、科技服务机构很不完备。这些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市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首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要使我市成为武汉城市圈内优势明显、极具活力、快速发展的增长极,我们只有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企业生存、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深刻认识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广大企业要切实转变创新观念,认清发展形势,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增强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勇气,潜心研究和实施技术创新策略,抛弃违法侵权行为,紧跟科技潮流,主动参与竞争,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企业,强化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市企业要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要立足市情,认真制定鼓励企业投入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财政资金与企业科技项目挂钩,激励企业增加科研经费,使规模以上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达到1%,大中型企业达到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二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机构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大力支持葛店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鼓励多个相关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借鉴香港等地经验,建议由各级政府出资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使我市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中试基地;同时,加速对现有各类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带动企业自主创新。

(三)完善政策,构建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的竞争力。建议市政府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使科技三项经费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1.5%。根据我市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的实际,建议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金来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社会资金多方参与,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财政补贴、奖励力度,对研发机构健全、研发投入比例高、发明专利多、新产品开发多的企业,政府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二是积极争取税收激励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我市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税务、科技部门积极争取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允许企业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行税收优惠等,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以建设武汉城市圈为契机,把葛店高新区融入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市融入武汉城市圈的着力点,加强产业和政策融合,争取葛店高新区享受国家级高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强我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三是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要建立银企工作沟通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定期组织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联系会,沟通情况,加深理解,真诚相待,互相支持,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工作机制,加大资本注入力度,扩大担保规模,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四)夯实基础,提供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培养使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建立选拔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选拔培养使用好科技人才,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建议由政府科技部门组织讲座,每年邀请专家学者和科技界精英,免费对全市科技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形势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一方面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的方式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输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深造、学习、取经,同时,大力引进、聘用实用新型人才,借智借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人事部门要随时收集人才市场供给和企业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库,适时组织供需见面会,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配套服务。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二是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有关部门对企业引进人才,要在安家落户、医疗养老、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财政可给予专项补贴;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给予重奖,并为其进行高层合作、交流、考察、研究创造机会;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奖励体系,除了政府每年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外,鼓励各部门、各企业设立相关科技创新奖项。在对科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应进行精神和政治奖励,如:在评选市劳模时,优先考虑优秀科技工作者;在选举人大代表、推荐政协委员时,优先考虑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等,以此增强科技人员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各企业要为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既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又要宽容创新失败,努力营造参与创新和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

(五)部门联动,打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量大面广而又持久的宏伟事业,需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一是营造服务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方针和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加强宏观引导,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配套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和工作负担。发改委、经委、财政局、科技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二是营造创新环境。要抓紧建设专家与技术、研发与制造公共平台,加快建设省级市级开发区、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企业解决人才、技术、资金不足的问题,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营造法制环境。要增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避免知识产权流失。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立市知识产权局在保护知识产权过程中的牵头地位,强化执法工作,打击专利侵权行为,切实维护专利发明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营造社会环境。在政府采购中,要优先选用地产自主创新产品,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科技、科协等单位要经常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科普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的科普活动,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素质。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营造浓厚的激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舆论氛围。

第四篇: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一、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x区企业自主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所占比重很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为数不多,制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仍很突出,特别是在自主创新观念、体制、机制、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层次依然偏低,科技含量不高。我区大部分产业仍然存在总量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偏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且有些项目开工率、投产率不高。食品加工、纺织抽纱等传统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x%,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仅占全区的x%。

(二)企业本身实力有限,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自主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但目前我区企业中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毕竟只是少数。其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尚不具备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缺乏形成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大多数企业成本高,利润少,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

产品技术含量低,能耗大,市场竞争力弱。尤其是缺乏具有研发能力的人才,能够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家。

(三)企业自主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环境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区经济发展重投入,轻产出;

重外延,轻内涵;

重粗放,轻集约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从企业内部看,不少企业存在着不愿搞、不敢搞、不能搞创新的现象,围绕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体制催生创新动力、健全机制激发创新活动方面,仍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

(四)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的能力弱,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我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初建阶段,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手段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通道不对称,不畅通。企业的自主创新尤其需要优质的资源和良好的科研服务,有关部门虽然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整合资源的力度不够,为企业服务的区域技术研发机构发展不平衡,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五)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差。目前,我区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造成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甚至有些企业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无法批量生产。此外,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性长、风险大,尽管各级政府在科研中试、成果转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但由于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由企业承担,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由此带来创新的动力不足、顾虑较大。

二、关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广大企业要切实转变创新观念,认清发展形势,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增强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勇气,潜心研究和实施技术创新策略,抛弃违法侵权行为,紧跟科技潮流,主动参与竞争,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二)完善政策,构建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的竞争力。建议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财政补贴、奖励力度,对研发机构健全、研发投入比例高、发明专利多、新产品开发多的企业,政府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二是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要建立银企工作沟通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定期组织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联系会,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工作机制,加大资本注入力度,扩大担保规模,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三)突出企业,强化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x%以下的企业,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比例为x%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x%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区企业要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要认真落实各级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财政资金与企业科技项目挂钩,激励企业增加科研经费,使规模以上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达到x%,大中型企业达到x%,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二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机构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大力支持高新区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

鼓励多个相关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科研成果;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加速对现有各类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带动企业自主创新。

(四)部门联动,打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量大面广而又持久的事业,需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一是营造服务环境。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方针和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加强宏观引导,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

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配套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和工作负担。发改、经信、财政、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二是营造创新环境。要抓紧建设专家与技术、研发与制造公共平台,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企业解决人才、技术、资金不足的问题,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营造法制环境。要增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专利侵权行为,切实维护专利发明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营造社会环境。在政府采购中,要优先选用地产自主创新产品,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科技、科协等单位要经常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科普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的科普活动,提高全区人民的科学素质。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营造浓厚的激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舆论氛围。

(五)夯实基础,提供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培养使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有关部门对企业引进人才,要在安家落户、医疗养老、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奖励体系,除了政府每年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外,鼓励各部门、各企业设立相关科技创新奖项。在对科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应进行精神和政治奖励,增强科技人员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鼓励和引导企业为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既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又要宽容创新失败,努力营造参与创新和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二是建立选拔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选拔培养使用好科技人才,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建议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全区科技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形势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一方面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的方式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输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深造、学习、取经。人事部门要随时收集人才市场供给和企业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库,适时组织供需见面会,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配套服务。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

第五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园自主创新报告

XX园自主创新工作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政府职能部门倾力支持,通过园区企业共同努力,进一步丰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先导、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有效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XX园三年发展规划介绍

为提升XX园的整体形象,促进园区的全面发展,根据《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XX市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XX区政府制定了《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分区发展计划(2008-2011)》。计划在园区形态、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综合效应等各方面实现跨越发展,到2011年末,实现:园区总产值200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亿,园区单位产值100亿元/平方公里,年税收15亿元;入驻企业200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0家,总部经济企业达到20家;专利申请书1000项,专利授权数700项,自主知识产权800项;各类研发技术中心20个,其中国家级5个、市级15个,孵化器面积10万平方米。

二、XX园自主创新情况介绍

(一)创新主体得到加强

一是创新主体质量不断提升。截止2008年底,共有企业700余家,其中归国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XX

新傲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XX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XX信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的“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二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纵观近年来的科技工作,无论是载体建设、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还是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凸显企业的主体地位,园区的企业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

三是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随着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技人才队伍也不断得到壮大。至2008年底,研发人员总数为2434人,大专学历以上人数为6616人,千人拥有企业经营管理者135.45人。

(二)自主创新平台日益完善

一是源头建设明显加强。在产业发展中,XX园长期以来重点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用,积极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大后劲,促进了高新技术人才、知识、技术、资金的良性互动。XX园的产学研合作,经过长时间摸索和实践,在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成果、打造创新集群等方面成绩斐然,产学研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内涵不断提升,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攻克了一批产业技术难题,有效地推动了XX园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是科技研发平台布局合理。园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小巨人企业10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通过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园区在电子信

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与汽车研发等领域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孵化器成果显著。凭借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和留学生创业园二块品牌的积聚效应,园区已经成为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孵化器功效凸显的一个重要载体。孵化培育成功的企业累计达30余家,如生大医保、创开无框窗、科曼汽车、中讯申软软件、腾龙电子、英孚思为信息科技等。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高。2008年,XX园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总收入为88.9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9.86%,技术合同交易额为2731.6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3.41亿元。

二是特色产业优势强。结合XX地方产业特色,园区突出了光机电一体化和汽车零部件的优势产业;同时园区以百度在线、新浪中国研究院、英孚思为信息科技、中讯申软计算机技术、腾龙计算机软件电子入驻为契机,形成信息服务、软件设计等特色产业。园区现有企业700多家企业中,其中光机电一体化和汽车零部件两个产业的企业超过200多家,信息软件类企业近100家。

三是龙头企业实力强。XX园集聚了80余家世界和国内知名的汽车产业企业,其中即有菲亚特动力科技研发中心、德国大陆集团技术中心、宝马XX培训中心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和培训基地;也有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XX贯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萨帕汽车零部件等自主品牌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了汽车产业研发、生产、贸易、服务的产业链集聚。

(四)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创新政策频出。近年来,XX区先后制定了《XX区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意见》、《2009年度XX区推进小巨人计划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意见》、《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发展的有关意见》、《XX区优秀人才住房优惠实施意见》、《XX区促进文化信息产业行动方案(2009-2012年)》、《XX区促进文化信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多项科技扶持政策文件,XX园还积极承接、落实国家、XX市、及高新区各项科技政策,为XX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环境。

二是科技投入增加。XX园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增长。XX园200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2.42亿元,,R&D经费支出总额为3.145亿元。

三是创新创业氛围浓厚。XX园主动纳入大战略,参与举办的各类活动,《相约—走进XX》已经成为品牌活动,园区企业踊跃参加;XX园主动融入XX科技创新工作,承办XX区首届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和中国科学院XX分院与XX区人民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会”;组织参加第十届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活动和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成立XX高新区XX园软件信息企业创新联盟;重点举办“第七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技

部部长万钢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五)自主创新成效显著

一是创新推动园区经济迅速发展。XX园2008年营业收入178.45亿,总产值184.9亿元。年税收总额为7.9亿元,人均税收额为3万元,利润总额为8.74亿元。

二是知识产权硕果累累。XX园共拥有发明专利累计申请690个,授权319个,自主知识产权343个,共拥有155项商标,每千人拥有约6项商标。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多年来,XX园自主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通畅,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技服务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充实各类中介服务机构。

三、今后工作设想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创新要素集聚

在2009年成立高新区XX园管委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管委会管理协调统筹职能,明确相关委办局及街镇在推进XX园建设的职责,构建以管委会为核心、相关委办局为保障、有关街镇为支撑的组织体系。

以三年行动计划抓手,全面落实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实施园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要素配置能力,推进XX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新材料、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优化XX产业结构。

(二)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

积极探索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对接转化的模式,继续搭建一年一度的区域产学研合作洽谈平台;拓展信息交流方式,在园区网站上增设“技术需求”、“成果展示”等栏目;举办企业家沙龙,增加技术信息与成果的碰撞交流的机会;组织有针对性

的细分专业的产学研交流活动,通过搭建全方位、立体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同时,加大政策的聚焦和扶持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和成功率。

(三)积极探索,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XX园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公共平台,优化公共服务,使园区成为知识创新服务链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健全的发展平台。为规模以下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好的孵化条件,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提供系统的帮助。

(四)吸引人才,为“二次创业”提供知识和智力保障

充分发挥国家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千人计划”政策,发挥国家授予XX区的“XX国际汽车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优势,发挥国家留学人员XX创业园的良好基础和品牌优势,主动围绕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和新材料、物联网及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为XX园新一轮发展提供智力和知识的保障。

XX高新区XX园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一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护理病案范文下一篇:装修装修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