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学科建设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的定位及改革举措

2022-11-16

科技创新主导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不可抗拒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科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 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 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因为科技创新能力落后, 我国曾沦落在资本主义国家铁蹄之下, 错失了多次科技革命和发展机遇。现代工业信息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不再是资源、能源和劳动力, 而是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今天, 科技创新更加成为决定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 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 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进一步突出了科技创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彰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 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国家科技创新的内涵及构成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 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分为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科技创新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既要“顶天”,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未来发展;又要“立地”,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赢得战略主动;同时还要“惠民”, 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为人民创造更多财富。目前, 我国已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四角相倚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主要负责现代科技引领科技创新的管理创新, 提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高校侧重知识创新;企业则更侧重于技术创新, 通过知识的运用和转化变为社会的财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坚持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创新服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辅相成。高等院校主动对接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努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为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 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转化为社会财富, 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质量保障。事实证明企业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才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进而在全球竞争中实现由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的转变, 华为集团和正泰集团就是非常好的两个例子。正泰集团成立30余年, 始终坚持实业发展、创新驱动理念, 逐渐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气全产业链集成供应商, 成为中国工业电器龙头企业和新能源领军企业, 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智造”新样本。华为集团同样是依靠科技创新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 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造就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商业奇迹。

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民族强。”, 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 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科技强国梦, 首先要夯实科技基础, 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二是要强化战略导向, 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三是要加强科技供给,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四是要深化改革创新, 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为科研工作者松绑。最后是弘扬创新精神, 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我国通过两次政策调整解放了农民和企业家的积极性, 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一次是198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第二次是1997年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释放了创业者和企业家的积极性。2016年召开的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从机制体制方面为科研工作者松绑, 使师生共享科研成果红利, 将有效释放了知识分子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又一个“春天”。

三、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任务和举措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瑞士发布了《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中国排名由2015年第29名进步到第25名, 首次成为"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以来第一个跻身25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国家。这与我国近年来发展策略相一致, 包括将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以及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等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人口体量庞大, 且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同时由于我国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 还远远落后于美国, 科技方面的投入产出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 (2016) 》预估未来30年我国的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在《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评估高校水平、科学出版物等顶层指标“创新质量“中, 我国名列17位, 可见高校创新水平提升是效果显著的。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 引领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 对高校科技创新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科方向与区域经济脱节, 将导致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和地方需求不匹配, 造成了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产能过剩。另外, 高校在高水平师资、评价机制、学科特色发展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补齐短板, 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一) 坚持学科育人, 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高校首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人才, 要培养一流人才须要有一流的师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强化学科引人功能, 实现多学科协同育人。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 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 才能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近年来高校学科之间频繁“挖墙角”选拔有才华的人才, 体现出高校对高层次一流师资的渴望和重视。个别高校在学术人才引进方面实施“非升即走”策略, 不利于学术成果的高质量化。高校要打造良好的学科人才生态, 有利于实施人才凝聚工程, 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一流科学家和学科领军人才,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让优秀的人参与到人才培养中。高校只有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达到高水平, 才可能真正对科技创新起到引领和驱动作用。

(二)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谋求学科差异化发展。

高校部分科研工作从“讲故事”拿课题开始, 以发论文“讲故事”结束, 科研成果从样品到展品, 最后成为废品。脱离实际需求的科研工作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的“短板”愈发明显。在2016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部特别提倡高校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 增加了对“已转化或应用的专利”以及“社会服务典型案例”的要求。服务社会是地方高校发展之根基, 应突出服务的“地方性”, 实现学科特色发展, 避免趋同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 其中: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学科, 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高校主动撤销大量的学位点学科意味着发展思路正调整为走内涵特色发展道路, 学科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凝练特色研究方向, 在高端人才引育、各类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鼓励特色优势学科方向先行发展, 形成学校的特色与品牌, 带动高校相关学科群的发展。陈宝生同志强调高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应聚焦重点和优势, 加快形成办学特色, 并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 构建与本校办学特色与定位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

(三) 完善高校科技创新鼓励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的问题在于如何释放广大科研工作积极性方面, 投身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浪潮中。2015年出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案》被称为中国的《拜杜法案》, 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技术转让的合法化。但高校仍存在重课题、重论文, 轻应用、轻转化的现象, 根深蒂固地认为“做基础研究才是做学问, 搞技术应用低人一等”。高校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就得先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须加快完成科研分类评价, 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等科研业绩评价机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绩效评价应注重知识的原始创新和国内外影响力, 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业绩评价应更注重市场需求和效益, 而不是简单的“唯论文、项目、专利和海外经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 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高校要尽快落实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使师生享受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红利, 以经济杠杆释放教师参与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四) 打造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凸显高校办学特色

特色师资是创新特色型大学、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的主要依靠力量。其水平决定大学的教育质量, 其科技创新活力决定着大学的竞争力。以特色学科专业发展需求为指引, 着力引育行业背景、企业背景、海外背景的特色师资。高水平特色师资建设不能仅限于挖“大树”, 也要注意育“小树”和引“洋树”, 避免做“灯下黑”。坚持引育并举, 重点引进高水平、高层次学科领军“大树”和“洋树”, 提高学科承担重大项目能力, 提升原创性、标志性成果的产出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企业访学与交流,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学术能力和整体素质, 重点扶持行业特色留访学与交流, 打造特色化师资队伍。

注重传帮带育“小树”, 依托“大树”和“洋树”的团队力量促进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行业、工程技术背景的科技合作、进修、培训和挂职等, 促进特色师资的培养。另外, 高校要努力吸引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建立“双聘双薪双赢”机制, 促进高校师资和企业、行业高水平科研人员的交流, 提升高校办学与区域经济的匹配度。

在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形势发展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高校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着力破解束缚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服务区域经济中谋求特色差异化特色发展, 努力做好高水平特色师资的引育工作, 加快成果储备与转化速度, 为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型改革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

摘要:科技创新主导人类社会进步, 本文从科技创新内涵、发展趋势及构成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政府、企业、高校以及服务中介机构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最后阐述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浪潮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从高校学科建设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在人才政策、评价机制、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破解束缚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改革举措

参考文献

[1] 温正胞, 胡敏.高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德国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16 (9) :58-64.

[2] 黄小平.五因子素质结构模型构建及其对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 2017 (2) :54-60.

[3] 刘志会, 刘钊.省属高校科技创新的机制障碍与改革策略—以吉林省省属高校科研机构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2) :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实践研究下一篇:探讨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