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研究论文

2022-04-22

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外学前教育史”起着贯通古今、融汇中外、以史为鉴、启迪思考的独特作用,其对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发扬学生的科学意识,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发挥该门课程最大的能动性和作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考点和落脚点。

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研究论文 篇1:

当代中国和日本学前教育制度的对比与借鉴

【摘要】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于改善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以及改革学前教育施行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对比当代中国和日本学前教育制度发展情况,试图借鉴日本学前教育發展的有益经验,为日后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以及发展方向提出有效的建议,为改善学前教育现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 日本 学前教育 制度 借鉴学前教育是幼儿脱离家长以后最先接触到的受教育阶段,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也成为了幼儿进入更深层次教育之前所必经的一个教育过程。学前教育可以看成是每个人人生教育的最先经历,因此,在幼儿的品行、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之前,优质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生活中的优良习惯,对于幼儿智商和情商等方面的开发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可以看成是我国培养新世纪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阶段。中日两国,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度都相当高,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状态,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而日本的学前教育,则存在着一定的可取之处。伴随着时代的持续发展,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不断上升,但是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却使得学前教育的有效开展面临着相当多的阻碍,需要对日本的学前教育加以借鉴,结合其中的优秀内容,进而使得国内的学前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合理有效。

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1.幼儿入园率逐年提高但立法不完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文简称十九大)已经结束。其中对于学前教育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小学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达98.4%,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小学新生都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学前教育。而且在十九大中教育部长说过到2020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85%。到目前为止,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比2012年提高了12.9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70%基本普及目标,也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73.7%的平均水平。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不过我们国家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较多,量大但却分散,缺乏一个专门的、综合的、高位的《学前教育法》。而有的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规章已是十余年前的,难以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且它们本身也存在着大量的、重要的缺失、疏漏。比如对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培训职称等缺乏规定。

2.学前教育机构发展不均衡

在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发展的进程当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其中学前教育机构私立化程度太深,市场化、盈利化倾向太严重,很多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达到更大的市场效果与盈利目的,严重缩减教育投资,师资力量也随之下降,教育理念逐渐被片面化。在我国大城市之中,有很多学前教育机构,但是优质机构却非常少,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根本不能达到正常的教育效果,而且很多优质的教育机构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他地区的教育机构的发展远远跟不上这些优质机构的发展,导致地域性的教育效果差距非常大,并且有继续扩大的不良趋势,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严重阻碍。

3.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仍有上升空间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非常快,学前教育也呈现跨越式发展。据十九大报告统计,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2802亿元,较2012年增长比率为86.34%。而且相比来说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幅最高,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所占的比重却很低。经过计算可以发现,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占总经费的比重约为7.6%左右,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占比约为45.3%左右。这明显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的经费相比较其他级教育的经费而言,是短缺的。学前教育通常占到三年的时间,涉及到大量的学生和老师,但仍有很多人忽视这个阶段,实际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非常重要。当然,现在政府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未来的学前教育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二、日本学前教育的现状

1.学前教育立法完善

日本很早就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大作用,早在明治初期,日本的学前教就有所发展,随后文部省还颁布《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等一系列文件和法律法规,二战以后,随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社会、政治、教育的重大改革,学前教育很快复兴,这期间也颁布了许多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生活保护法》《儿童福利法》《儿童福利设施最低标准》,等等。在《宪法》和《教职员许可法及其实行法》中,对学前教育也有要求。具体针对学前教育的法规有:《幼儿园设置标准》,《幼儿园教育要领》和《保育所指南》。这些法律和法规既保护了幼儿的权益,又使幼儿园、保育所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本的教育立法一方面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国家便于管理,使学前教育的目标得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学前教育机构设置完整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文部省颁布的《学前教育法》设立的幼儿园机构系统,收托3至5岁的儿童;另一类是根据厚生省颁布的《儿童福利法》设立的保育所机构系统,主要收0~6岁的儿童,从法律意义上讲,前者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后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育。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两者的教育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3.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比重较大

根据《学校教育法》和《儿童福利法》规定,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育机构的经费由国家负担,公立的由地方政府支持,私立的则由设置团体或个人负责。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幼儿的父母要负担学费。学费的多少要视机构的性质而定。国公立园所相对费用较低,私立的相对较高,有时相差数倍。政府对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经常进行补贴,对低收人户也进行一定数额的人园所费用补贴。从日本学前教育经费总体来看,有两个特征:一是经费投人逐步增长,无论从绝对数字看还是从增长的百分比看,或是从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看都有较大增长;另一特征是国家、地方和家长三方都有投人,其中地方政府拨款比例较大。以1993年为例,地方政府拨款占总额的44.74%,国家拨款占6.6%,学费比例为40.99%。

三、中国与日本的学前教育制度对比

1.中国与日本学前教育的教育体制

日本的学前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体现出了十分强烈的民族意识,而且日本大多数的教育机构都屬于私人所有。但是国内的教育机构,大部分都是国家性质。日本的学前教育,十分注重对幼儿动手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的培育,而且对其道德素养,会进行专业化的培育,通过这种教育培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具有相当高的自主生活意识,即使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遇到一些问题,也会加以独立的解决。但是国内则不同,基础的学前教育也十分注重对儿童知识能力的培育,要求孩子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而对于道德修养则没有过多的关注。此外,日本十分注重对学前教育的积极引导,要求教育人员对儿童的成长需要加以密切的关注,每时每刻都会有人进行相应的看护和引导,虽然大多数时候,儿童已然形成了良好的自主解决问题习惯。国内对于学前教育,一直没有过多的看重,转而认识其仅仅是一些知识的引导阶段,不需要加以过多的精力投入,可以适当引导儿童进行一些知识活动或生活活动即可。在这种学前教育体制下,我国的儿童往往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2.中日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区别

在日本所开展的学前教育内容中,大多数都是对幼儿思想道德素质的引导以及生活实践,不会提倡学生在这一阶段进行任何的小学知识内容教育,而更多地鼓励儿童与其他的小伙伴进行接触、玩耍,从中得出对生活的种种认知,同时还需要经常与别的小伙伴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日本的学前道德教育当中,十分强调礼貌的重要性,要求小孩在遇到其他人时,需要礼貌地打招呼,并保持微笑,懂得感谢别人。中国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中已经摒弃了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虽然现在有些地区还是会出现小学化的倾向,但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在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上,儿童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而其中的影响因素不仅有教育体制的不重视,还包括家长的庇佑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十分小,不具备基础的生活能力,因而不需要学习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日学前教育中家人与教师对待孩子区别

与中国家人对幼儿的宠爱不同,日本的家长和教师十分重视儿童独立性的培养,幼儿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家长和教师绝不帮孩子完成,重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日本,每天幼儿会自己乘坐校车到学校,家长不会将幼儿送到学校,也不会帮幼儿背书包,更不会看着幼儿进教室后再离开。每天,幼儿都会有至少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玩耍,不像中国老师会带孩子们玩,日本的老师只是负责幼儿的安全,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则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日本家长和教师不过多干涉幼儿成长的做法,能够极大地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让他们去实践、去思考、去体验,这样他们长大了才能更好地直面人生的困难。

四、启示与借鉴

1.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学前教育虽然本身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是其对于孩子的成长属于奠基的过程,而且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成长往往会对其以后的性格培养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如果对其没有加以实时的关注,容易使得学生的实际成长效率降低,而且实际的学前教育也会呈现严重的形式化现象。日本的学前教育属于国家关注的重点教育内容,给予了相关的教育保障和制度保障,我国也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采取积极的引导方式,促进国内学前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2.用法律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法律难以涉及到的隐性方面,很多学前教育机构就钻法律的空子,导致很多儿童无法进行正常的学前教育,而且还严重的阻碍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脚步。因此,我国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非法阻碍学前教育施行、非正常进行学前教育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处罚,并且加大各级教育部门、教育监督人员对学前教育施行的监督力度,加大对那些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单位的处罚力度,树立学前教育的地位,确保学前教育能够在不同的地区正常的进行下去,只有法律才能确保学前教育在项目实施以及日常运作的时候的安全合理,因此,我国应该在法律方面为学前教育保驾护航。

3.加大资金投入,减小城乡教育差距

我国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这种势头已经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经济发达的地区与贫困地区以及交通不便利地区的差距已经日渐明显,导致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与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利地区的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补充师资力量,并且制定法律法规,要求农村每一家每一户的儿童都与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对接,保障每一个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并且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尽最大努力缩小学前教育的城乡差距,促进学前教育的综合发展。

五、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每一个儿童在接受幼儿园以及小学的知识教育之前必经的重要阶段。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虽然较强,但有限资源的分配不公、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广大农村、山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还较为落后,儿童的入园率还较低。学前教育经费整体投入不足,学前教育事业没有在我们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也没有设立专项经费。而日本有很强的经济实力,重视学前教育较早,政府和民间都重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日本学前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高,政府鼓励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对财团、教会、企业和个人办学均积极支持,日本60%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私立的,这些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费主要靠自筹和学费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投资的压力。我国学前教育尚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应从日本的学前教育中取长补短吸取经验,使我国儿童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应该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分布、办学质量以及实际效果,为推动我国教育的综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向红霖.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赤子,2016,(23) :231.

[3]赵海利.美国政府学前教育投入的特点、趋势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05) :141-147.

[4]武军,梁晓爽.中外学前音乐教育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4,(18) :215.

[5]潘月娟.国外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进展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4,(03) :13-17.

[6]孙洋洋.国外学前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特点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2.

[7]曾珠,黄洪.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反思[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03) :82-85.

作者:王研

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研究论文 篇2: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外学前教育史”起着贯通古今、融汇中外、以史为鉴、启迪思考的独特作用,其对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发扬学生的科学意识,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发挥该门课程最大的能动性和作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考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包锋(1981-),男,内蒙古察右中旗人,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呼伦贝尔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YB201217)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调整及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各高校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系)均对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级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修订。总体上来说是增加了与教育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的内容,这在不同幅度地压缩了包括教育史在内的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教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分支学科之一的“教育史”学科从建立之日起发展至今,成为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必须涉及的内容,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和必修课程。因此,探讨“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在当前形势下的困境及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文拟以主要问题入手,来提出关于当前“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当前“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存在价值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教育界包括学前教育界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的性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认识,对学前教育史研究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课程的地位,及其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所涉及的历史性知识内容已经过时,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及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这种看法极大地影响并制约着本门课程的发展,乃至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而不愿意学习本门课程。

2.“中外学前教育史”不受重视,课程教学时数大幅度减少

中外学前教育史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前教育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理应通过增加教学时数的手段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的中外学前教育历史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很多学生由于某些错误思想的导向,认为本门课程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从思想上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它的相关学习和研究也没有足够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在诸多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计划的调整中,教育史学科教学时数被大大压缩。”①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不重视的态度,以及一些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该课程对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而不愿花大力气去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的现象,影响了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史研究队伍产生萎缩现象。

由于课时减少,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通常只有一名专任教师,而相当一部分院校实际上是由从事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兼任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给予及时的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收效。

二、“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

“中外学前教育史”是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在专业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却存在学生对历史类知识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明确该课程在教师教育中的价值,探索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学前教育事业培养高水平一线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学生从业目的明确为学前教育教师,因此一门课程的设置及实施的思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就起着这样的作用,教育史学家滕大春曾经对“教育史”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史能培养人们较为远大的教育眼光和对教育课题的领悟能力,而这种眼光和能力往往会产生人们意识不到的威力。”②具体而言,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的价值有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中外数千年的教育发展历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历史上许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对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仍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在幼儿园或相关的学前教育研究机构从事具体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时,能够将所学的历史经验用于指导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学生的创新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国家幼教事业的基础力量和改革者与探索者,我国幼教事业能否依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等基本国情,并遵循教育规律发展,主要取决于幼教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必须以教育历史发生的事实为基础,美国教育史学家布里克曼曾经说过:“教育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无知。”了解历史给予后人启示,清晰地认识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历史脉络,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走弯路,实现教育创新。

2.以知识拓展为抓手革新“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体系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多年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学科的基本体系和结构依然沿用20个世纪50年代苏联教科书。根据当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可以尝试把“中外学前教育史”从原有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专业基础课转变为通识基础课。

由于教育的继承性特别强,教育史课程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以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与理论。要使学生深入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可以结合自己高校本门课程的教师队伍成员的学术专长抓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基础课“中外学前教育史”为核心,以国别学前教育史(美国学前教育史、前苏联学前教育史、欧洲学前教育史、日本学前教育史等)和各国学前教育家思想史等必修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为手段、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课程体系。

3.以教学条件建设为保障转变教学方式

“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以往的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更新与研发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是目前本门课程不能更好吸引学生以实现教学效果的又一原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及教师自身的实际并借鉴高校中其他课程先进而有效的经验,为学生创造主动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手段。比如对学前教育史料的收集、识别、控制、交换、存储、显示、加工、提取、传输和利用的技术,这不仅可以省掉学生们搜集资料、泛读、抄写等方面的时间,还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的“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料和资源库,如建立包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童蒙教育素材的视频作品,以欧美历史文化为主题而创作的富于教育性的经典影视作品,也可制作进行网络教学和师生在线互动的本门课程的网站。

4.以教学内容为突破口强化“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中外学前教育史学科以其视角的历史性、内容的多元性、任务的艰巨性的学科特征,对学习和研究这一领域的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

(1)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而学习中外历代学前教育家的行为品德。在中外学前教育史上,历代优秀的教育家都以自己的教育事业视为生命,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家在从事幼教事业当中的品德行为本身的教育意义,抓住这些优秀教育家的典型事迹、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深刻分析历代教育家这种思想的合理性和对养成优良师德的重要意义,有感情地评述他们乐育英才、孜孜不倦、潜心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和行为,赞扬他们淡泊个人名利、献身教育的价值取向。力图使学生更多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明确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意义,这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幼教事业发展中形成完善自身道德品质的自觉性,成为合格教师打下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鼓励学生树立终身乐于从事这种“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伟大理想,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伟大的幼儿教育事业。

(2)鼓励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中外历代学前教育家的教学艺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只有丰富的学前教育学科性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高超的实践教学艺术。中外学前教育历史上许多教育家不仅具备了这方面的素质,而且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实践的成果。这些宝贵的遗产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是当代幼儿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源泉。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不仅让学生从知识的角度了解掌握这些史料,更提倡他们将其运用到自己在教学生涯中的幼儿园实习和实践。另外,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隐形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方面发挥着间接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认识“中外学前教育史”上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任务以真正了解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发展,并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切实做一些改进工作。

注释:

①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②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参考文献:

[1]王符.《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引发的哲学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2]常国良.关于中外教育史教学接驳问题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

[3]陈汉才.结合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l).

[4]王静波.浅析高校中关于学前教育史的教学不足及改进措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5]张红.研究性课程改革的路径探寻——以“外国教育史”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8.

[6]弓巧平.浅谈教育史学科教学的改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8).

[7]胡国华.关于《中国教育史》课程建设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

[8]孟旭.结合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进行师德教育[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9).

[9]张斌贤.北师大:外国教育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05-28.

注:包锋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包锋

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研究论文 篇3: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比较教育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比较教育为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加强中国比较教育高级人才的培养和比较教育学科建设?21世纪世界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和未来前景又将如何?2009年11月12日~1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社会转型中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理事长王英杰,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孙启林、陈时见、冯增俊、黄志成等比较教育学界一流专家学者,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会议以高端、专题、小型为主要特点,总结过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对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梳理,以为深化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加强我国比较教育学术交流、促进中国比较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比较教育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贡献巨大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认为,中国比较教育对中国教育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第一,比较教育作为改革开放教育领域的先锋,在教育改革中以先行者、探索者的角色始终走在前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比较教育就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国外原始数据和背景资料,而最近热议的中学校长推荐制,在比较教育领域也早已众人皆知。第二,比较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接触的窗口,引进了国外各种先进思想和理念。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翻译的《学会生存》一书,至今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该所后来引进了终身学习理论、翻译了《学会学习》,并始终都在对其进行介绍和批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之际提出的“四个学会”,也都是由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引进并指导。第三,比较教育服务教育政策,共享智识。比较教育在国家基础性教育改革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学分制、学位制、招生制到基础教育督导制、高等教育评估制的制定,比较教育功不可没。第四,比较教育是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实验室,是搭起教育改革已知与未知之桥。比较教育跟踪、评析、借鉴国外重大教育改革,从而推进本国教育改革。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对美国发布的各种教育改革议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东北师范大学对东亚地区的教育动向步步紧跟,进行全面评析与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对教育公平、全民教育、全纳教育进行了全面而集中地研究。第五,比较教育搭建中外教育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学者平等沟通与合作。第六,比较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领域,为教育改革提供重要视角与参照。第七,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在题为《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发展》的报告中,生动形象地将比较教育学科比作母鸡——孵化并孕育了其他的教育理论与学科。刘教授从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产生、我国教育科学的舶入这两个角度论述了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学科的关系: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教育规律的揭示者、教育科学产生的三个来源之一。其中,刘教授还谈到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内容的丰富性:它不仅是国外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引入者和阐释者,还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孵化站,也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实验室,更是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批判者。

二、21世纪世界比较教育研究呈现新范式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黄志成教授在《欧盟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报告中,以一个美丽的欧洲爱情故事《欧罗巴》开场,讲述了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所带来的教育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将下降,学前教育将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年限将延长,欧洲高等教育区将建立,等等。此外,黄教授还指出了欧盟国家比较教育研究的特点:开创了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且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的建立为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比较教育的研究课题涉及领域广泛,并与欧洲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同时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德伟教授在区域研究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他首先界定了教育的区域研究和区域教育研究的内涵,接着介绍了比较教育学中的外国教育研究和区域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他倡导将教育的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有机结合,并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区域研究+问题研究型(区域研究框架下的问题分析型),即以区域研究为研究框架,以问题研究为分析工具;问题研究+区域研究型(问题研究框架下的区域解释型),即以问题研究为分析框架,以区域研究为解释工具。他认为,区域教育研究不可单纯以机械的借鉴为目的,教育问题研究不可不问“区域”特性就去追逐“规律”。

中山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冯增俊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出:无论研究国际比较教育还是国内比较教育,都要牢牢把握住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比较教育的发展前景。他从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推论出,理性借鉴将成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探求规律指导下的实际研究;第二,在共同目的下的多样研究;第三,在整体预期视野下的学科洞察力。最后,他总结了比较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理性宗旨,即实践至上,服务至上,功效至上,创新至上。

全球化趋势是近数十年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所副所长邓志伟副教授在《全球化趋势与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化趋势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实质性转向,包括研究旨趣与价值追求、研究方法论与路径和研究内容等。具体来说,比较教育研究旨趣已经开始从工具性转向价值理性的研究,从教育实践研究转向问题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从描述性研究转向规范性研究,从评价性研究转向解释性研究,从分析性研究转向批判性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议题涉及从国别教育到国际教育,再到全球教育的转向。他引用“依附中的无奈——走向独立自主,借鉴中的苦闷——走向理性分析,合作中的尴尬——走向双赢局面,危机中的反思——走向文化自觉,解放中的自由——走向知识分子”作为该报告的精彩结语,耐人寻味。

在主题为《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的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王斌华教授认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而且大多源于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而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双语教育主要是指在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在学科选择上,多选择数学、物理、化学;在师资培养上,主要依靠高校培养,将英语教师转化成双语学科教师,使学科教师学好英语,并聘请外籍学科教师等;在教材建设上,目前国内使用的教材主要有原版教材、国内教材、自编教材、翻译教材等。

中山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王丽荣教授在题为《中日道德教育的历史变革之比较》的报告中,全方位地阐释了中日道德教育的历史变革。中日第一轮道德教育变革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面临同样外来侵入压力的情况下,日本的“和魂洋才”和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德教育改革给传统封建文化透进一丝新鲜空气。第二轮道德教育改革从20世纪初至二战前后之际,此时中国新旧文化激烈冲撞,而日本将儒家学说与法西斯主义融为一体并最终走上军国主义德育之路。第三轮道德教育变革从二战后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全面接受了苏联的思想教育从而创造了新中国的道德教育体系;日本则受美国占领军的指挥,在清除军国主义的基础上创造出民主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第四轮道德教育变革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日两国为应对新时代需求,主动、自发地进行道德教育变革。通过上述历史考察,王教授总结出两国的道德教育目标大致有如下共同倾向:首先,均存在道德教育目标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两面性,但以“社会本位”为主导方面;其次,都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整合过程,最终确立了两者兼顾的目标。

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徐辉教授,以美国比较和国际教育协会主办的专业期刊《比较教育评论》在1998年~2007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美国比较教育研究近十年的新进展。徐教授分析了学术论文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在研究地域上的差异,就《评论》近十年的研究主题得出以下结论:重视宏观教育制度研究,关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研究当前热点问题;微观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日益升温;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探讨起伏不定。《评论》近十年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六种,而不同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成为一大趋势,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也更能体现未来的发展趋势。《评论》近十年论文的研究地域呈现出如下特点:单一国别研究是主体,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尤其关注;大规模的跨国比较研究引人注目;全球趋势和区域研究增多;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教育状况也开始关注。

三、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处于转型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在总结比较教育学科30年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比较教育学科已经奠定了稳定的发展根基,展望未来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比较教育学科仍然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争论短期内难以平息,所以需要后起之秀不断努力学习。

比较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培育人才既是出于其学科延续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东北师范大学孙启林教授在题为《比较教育与高级人才——历史检视与现实反思》的报告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人才培养进入了多元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招收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几所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高级人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孙教授认为,比较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审时度势,我国在比较教育的人才培养上应注意:培养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征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培养真正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的研究者;培养具备高度专业化水平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培养具有合理层次结构的研究者群体,以完善不同层次间的联结与过渡机制;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学术道德的比较教育研究者。

西南大学副校长、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陈时见教授在其《比较教育学的现实境遇与未来前景》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比较教育现在和未来的状况。第一,现实境遇不容乐观。比较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模糊的联姻、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比较研究的混同,这三个方面使得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变得尴尬。第二,未来前景光明灿烂。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变化,比较教育学何以存在?是基于比较研究方法,还是基于特定知识领域?是基于国际交流的论坛,还是基于教育的公共知识领域?对此,陈教授提出了比较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战略:明确特定的知识领域,形成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开展系统的方法论研究。陈教授认为,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得我们学习、借鉴与革新,特定的知识领域要求我们拥有他国教育发展经验,学科的发展程度促进形成队伍、成果与应用,教育学研究的拓展使比较研究成为必须、成为可能、成为自觉,比较研究成为所有教育学科的经常性活动,比较教育的传统知识领域促进民族国家的教育发展。20世纪中叶后,比较教育研究的变革使得自身向宏观和微观层面拓展,同时教育的比较研究成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主体构成。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彭正梅副教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到底借鉴西方教育什么?他的答案是:成为理性主体是我们要学习西方教育的根本原则。所谓理性主体,就是指个体具有自我思考和自我行动的能力。彭正梅从“理性主体:现代教育中心思想”、“迈向理性主体:现代教育根本原则”和“捍卫理性主体:对于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回应”三个层面对理性议题做了深入的论证和解释。彭正梅指出,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而建立在主体契约之上的现代社会,核心是自我决定的理性主体。教师或教育者的所有教育活动,只能被视作一种帮助和引导,理性主体的形成主要还是受教育者自己的事情。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 熊建辉

作者:康 蕊 邓志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经营决策财务分析论文下一篇:审计工作人员心理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