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突出,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同时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加上中学生生理快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困扰和障碍。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

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综述

以题名“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检索万方数据库,有关文献报道仅14篇,其中期刊论文13篇,学位论文1篇;以高校、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报道共计161篇。

一、 研究方法综述

归纳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方法,基本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主观性的研究,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其二是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如通过量表的客观研究。

二、 研究内容综述

概括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内容,其主要涉及压力源的调查、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压力程度的比较、学生对压力的应对措施、供学生参考的解决方案,以及典型人群的心理压力问题,等等。

压力源的调查主要涉及学习、人际交往、经济状况、恋爱、前途等方面;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等;学生的应对措施一般有消极逃避、宣泄、找人倾诉、认知调节等。

解决方案中的社会方面主要提出应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机制。多位学者提出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进取、愉悦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意识,为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通过社会减轻疏导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相关部门要切实制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配合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机制来减轻、疏导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遏制用人制度上的不正之风,使学校和用人单位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机制。

家庭方面主要提出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等。一方面,父母本身要在耳濡目染中教会子女宽容理解、乐观豁达、自信开朗、与人为善的良好性格和品质,为子女营造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父母应与子女多进行交流沟通,使子女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给予的强大支持,让子女能够在家庭成员间健康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尊重与信任,进而树立自信;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为了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需要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营造宁静愉快的家庭气氛,和孩子形成亲密关系,并注意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多引导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或比赛,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多给予子女理解支持和鼓励,培养子女的自信心;父母对子女提出的要求要实事求是,不能不切实际地将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强加于子女身上,等等。总之,要尽可能地采取科学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减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学校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提出应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环境,培养综合素质,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等。

压力程度的比较主要涉及性别压力之间的比较、年级之间的比较、生源地区之间的比较、专业比较、年龄比较等;对典型人群的心理压力研究一般是对学生干部或身体健康有问题学生的研究。

三、研究结果的综述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没有压力的学生占极少数。男生的压力水平要略高于女生。

从整体来看大学阶段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对学习、人际交往和前途方面的考虑,经济状况、恋爱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比重不是很大。

虽然学习问题是大学阶段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大三以后学习方面的压力是逐渐减少的,恋爱问题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比较突出。在恋爱的问题上女生所承受的压力要比男生大得多;地区差异表现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经济上所承受的压力要大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另外,不同专业方面的比较显示,理科生的学习压力要远高于文科生;人际关系维度一般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

综合研究报道,学生认为压力给自己带来的是消极影响,大学生应对压力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多元的。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压力事件,少数学生缺乏解决能力。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是当下的研究对于压力源的划分缺乏一致性,诸多研究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学术界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同时大多数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压力状况的描述方面,关于压力的应对策略研究尽管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参考,但是总体来说,这些方法推广性不高,有的比较空泛,有的又过于具体,对于实际问题的根本解决指导意义不大。大学生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做,这些有应用价值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另外从研究方法来看很多人都采用问卷法,实际上就是通过大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进行研究,主观性很强,尽管也有很多研究者使用了量表法,以实现客观化研究的目的,但是这些量表的推广性不强。最后从理论基础来看,目前的研究由于是描述性的居多,因而理论的依据不是很充分,对于一些由压力性事件带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没有从心理学理论的高度加以解释,不利于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文丰安.当代大学生压力之理性审视[J].社会科学家,2009,10.

[2]周少贤.当代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策略[J].心理研究.2009,2.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以秦皇岛某高校为例,编号:20100101A402

作者:张敏 刘敬禹

第二篇: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突出,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同时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加上中学生生理快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困扰和障碍。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当代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话题。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成败。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问题,掌握初中生心理健康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采用有效的手段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健康生长。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压力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学业的深入发展,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下,心里往往十分紧张,总是担心学习不好,考试失败,受到教师、学生、父母的责备与冷眼,往往会产生焦虑、悲观的思想。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还会加重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的。

2.人际关系不协调人类是群居种族,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是需要相互沟通、了解、交流。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会给学生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同学间的关系以及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其中一种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3.青春期问题困扰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身体逐渐成熟,会产生各种不一样的情感,如对异性的爱慕之心,类似的情况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否则可能会出现青春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形成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上有诸多不良现象,致使青少年对行为及思想形成认识上的模糊;另外,社会上一些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营不正规,往往成为青少年形成不良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还由于受一些社会上存在的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影响,以及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侵害中学生的思想,致使中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2.家庭原因

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备受家庭的重视与呵护,家长的溺爱使孩子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心的事,行为偏激,心理承受能力低。还有些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对孩子不管不问,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些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形成孤僻、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家长把孩子升学和就业的高期望转化为学业上的高指标、严要求,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从而使学生不堪重负、精神苦闷,但又缺乏释放渠道。另一种极端是,在教育落后的一些农村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偏低,“读书无用论”思想严重。从而造成这些学生散漫成性、难以管束,心理极不健康。

3.个人原因

因为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极易扭曲,他们自我认识能力差,对社会上的一些信息没有正确的辨别能力,缺乏生活经验,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会走极端,造成心理紧张焦虑。

4.学校原因

首先,观念落后。当前,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和学校,只能造成忽视道德品质和人生观的教育。在分数杠杆的催动下,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学生对心理健康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方法陈旧、简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们还停留在主要靠班主任发现学生一点毛病,进行批评教育的老套路上,局限于班主任个人的认知水平上。严重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然后教师失范。部分领导和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大,他们的不良情绪与日俱增,加上缺乏排遣渠道,缺乏良好的心理调解,他们常常处于焦虑、压抑的,或者是暴躁的状态中,出现厌烦学生、神经质的现象。教育者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不良的,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自然难以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

三、中学生心理教育的对策

1.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意识及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开展,首先,要求教师认识到建立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其次,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知识与经验,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丰富教师的心理教育知识,培养一批自身心理健康、熟练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努力。

2.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基于此,学校应该在校园内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学生如果遇到难题,可以通过咨询、宣泄、倾吐等方式释放心理的压力,以便缓解和解决心理困惑。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尊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积极帮助学生走出心里阴影。

3.在学校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单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心理、情趣调节技术与方法,课程要涉及心理健康养护,主要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理论和和实践操作的调节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的方式,以及发泄情绪、转移情绪、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方式等,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总之,初中时期是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在这一时期,不管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学生个人,都应该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利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4):115-116.

[2]张秀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大观周刊,2012,(50):226-227.

[3]刘红梅.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品质培养[J].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67-168.

[4]张秋艳,张卫,岳颂华,王刁`康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08).

[5]张智,李文芳,梁庆,董瑶洁,周波,廖峻,胡发稳中学生日常烦恼与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國行为医学科学,2011,(07).

[6]文晓琴透视中学生心理冲突积极寻找应对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11,(02).

作者:景欣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这一问题,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概念,来源,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适应能力,学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去解决问题,成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综述

1. 研究目的

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国内各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不断增多,大学毕业之后,大家都要面对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许多大学生往往在就业时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问题,这些问题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笔者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出适合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

2.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概念

心理压力随时伴随着生活而存在着,余锡祥等认为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真正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时形成的带有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而应激则是心理压力的特殊表现形态。从上述观点来看,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压力的定义并不尽相同。可见,压力是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1】

3.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来源研究

大学生在经历了几年的大学生活,刚刚开始走向社会,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心理受挫能力比较弱,加上自信心不足,给大学生的心理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因素。

3.1社会因素

随着毕业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加上退休年龄的延长,新增的工作岗位的速度往往比不上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速度,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现代社会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就业市场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许多大学生心目中的适合岗位不能够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福利以及基本户口问题,这些现象在北上广地区尤为显著,还有许多中西部的地区的工作岗位虽然不存在户口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许多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许多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3.2学校因素

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往往因为受之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大学生活也只是简单的接受教育。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因为受分数的限制,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给以后的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许多学校主要对学生主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许多大学生进入学校后不能够全面的发展和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才会发现这些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加上许多学校缺乏专业就业指导和相关的心理疏导。血多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心理压力时,往往不能够客观理性的去解决问题。

3.3家庭因素

许多家庭因素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现在许多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溺爱孩子,导致大学生自身性格比较要强,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往往不能够独立去解决问题。加上中国固有的家庭观念导致许多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受到家庭的制约,就近选择合适的工作。也有部分大学生选择工作由于父母的原因被迫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由父母帮其决定工作,往往这部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问题尤为突出。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问题,为了解决生活而盲目就业, 但是往往在后来会发现专业不对口,兴趣也不对口,导致以后的工作发展受到限制。

3.4个人因素

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觉得自己自由了,再也不会有各种压力,自制力差的大学生往往会受到身边的各种诱惑,迷恋上网络游戏,不愿意参与学生社团以及各种学生活动。有的大学生还是像高中一样努力学习,但是却忽略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虽然他们可以轻易地解决掉学习上的难题,但是却不能够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能人。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没有什么重要,荒废掉了学业,导致了最后无法顺利毕业,自然不能够很好的就业。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开始寻找自己的情感,在就业时往往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也会进一步加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4.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应对措施研究

就业过程中由挫折和冲突引起的心理压力既不利于毕业生就业,也不利于其个人成长。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有力措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准确分析就业形势,学会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训练求职技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就业心态,从而达到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罗品超提出应该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的力度,提升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大学生求职技能的训练,构建心理干预和危机预防机制。【2】

冯雯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学校应该完善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自主创业能力,调整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3】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学会去正确面对自身的就业压力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余锡祥,汪剑.心理压力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08.08,1353-1354

[2]罗品超.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来源及调适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7,117-119

[3]冯雯.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对策【J】,新西部,2012.12,149-150

作者简介:张洁(1994-),女,汉族,四川江安县,本科在读,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2714043

作者:张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木工程新材料论文下一篇:护士职业道德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