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研究论文

2022-05-07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践美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根据音乐美学课程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从音乐美学的层次性、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角度讨论了音乐美学系统理论,对音乐的关系美、层次美、动态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音乐美育系统学课程的基本框架。研究表明,音乐审美系统学是将音乐美学的哲学思维扩展到系统思维,代表了新时代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

实践美学研究论文 篇1:

实践美学的逻辑模式

一、practice与praxis

在实践美学的发展进程中,practice与praxis的说法最早出自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李泽厚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都喜用‘实践’(praxis)一词,以包罗人们的一切活动。正是这个缘故,本书才再三重复指出,要以使用和制造工具来界定实践的基本含义,以统一实践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我认为,是practice而不是praxis,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正如李泽厚所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倾向于从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劳动这一“原点”出发,来改写、续写或重写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把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等同于韦伯的工具理性,转而用语言和交往实践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他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明确地说:“我的出发点是劳动和相互作用的区别。我把‘劳动’或目的理性的活动理解为工具的活动……另一方面,我把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交往活动。”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哈贝马斯指出,由于后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产范式”(Pmduction Paradigm)已经过时。对马克思来说,科学技术意味着解放的潜能;而在卢卡奇和马尔库塞那里,科学技术又变成了一种有效的社会压迫手段。哈贝马斯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理论困境,“是和实践哲学的规范基础——特别是实践概念对批判理论的贡献——从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明确界定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把实践概念从劳动转向交往行为,就会出现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这就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出发点。

与哈贝马斯用交往取代劳动概念不同,卢卡奇则重新赋予了“劳动”在其“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基础地位。卢卡奇指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主要错误在于,“它对经济现象的分析,不是肇始于对劳动的考虑,而是肇始于对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复杂结构的分析”。因此晚年卢卡奇转而从劳动概念人手建构其“社会存在本体论”。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卢卡奇指出,要想从本体论上阐明社会存在的范畴,“那就非得从分析劳动开始不可”。由此可见,在将劳动设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上,卢卡奇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两者的分歧主要在于何者为本体的问题(是自然本体论还是社会本体论)。针对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刘纲纪指出,“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社会存在并不是‘本原’,从而也不是本体,本体仍是物质生产实践”。刘纲纪由此提出了两个本体论——自然本体论与人的本体论,认为前者对后者处于优先地位。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就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在当前关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对物质生产实践的强调遭到了尖锐的批判。这种批判与霍克海默、阿多诺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以及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范式”的批判如出一辙,即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实践美学不应该再推波助澜,甚至有学者批评说,“在今天,一种附和着肯定人类实践活动的美学将是一种恐怖美学”。从学理上说,实践美学的批评者之所以将物质生产实践看成实践美学的“原罪”加以批判,是因为他们将李泽厚、刘纲纪从本体论和“基础含义”的角度对物质生产实践的强调误读为“实践=物质生产实践”,而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实践与物质生产实践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同一或对等关系。有鉴于此,李泽厚在其2004年的新著《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中特意将实践概念区分为“广义实践”和“狭义实践”:“实践概念至少需分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即指上述基础含义,广义则包含宽泛,从生产活动中的发号施令、语言交流以及各种符号操作,到日常生活中种种行为活动,它几乎相等于人的全部感性活动和感性人的全部活动。”

李泽厚对“广义实践”(praxis)和“狭义实践”(practice)的区分,既坚持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又为实践美学的发展创新留下了理论空间。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本身就有狭义、广义之分。作为本体论范畴,实践的核心和基础含义是物质生产劳动(狭义实践)。这是传统实践美学的理论重心,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误区。作为价值论范畴,实践是人的能动的、现实的、有目的的活动(广义实践)。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亚里士多德就将“实践”界定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与伦理的、政治的目的性行为相关的活动。在《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的谈话录中,加达默尔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践”(praxis)概念作了如下解释:“首先人们必须清楚‘实践’一词,这里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实践’还有更多的意味。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了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为……在这意义上的‘实践’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实践哲学的主题。”这种意义上的“实践”(praxis)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将“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的活动”。这一方面反驳了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贬低为“饿不死”的哲学(混同于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为新实践美学对实践内涵的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新实践美学论》中,张玉能指出,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元概念,是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不把‘实践’范畴搞清楚。实践美学就会是空中楼阁”。为此,张玉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实践”范畴的基本界定,并融会了西方现代语言美学的理论成果,从类型学上把实践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三大类型。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借鉴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合理思路,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实践,也包括感性个体的生存活动,即广大的人生实践。我们认为,新实践美学对实践内涵的拓展,实际上就属于李泽厚所说的“广义实践”的范畴,并非“宣告了传统实践美学的终结”。实践美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是一脉相承的,即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和核心(李泽厚、刘纲纪),以包含个体存在实践(朱立元)、话语交往实践(张玉能)以及其他类型和层面的实践概念来解释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

二、A与B

在实践美学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种“A与B”的逻辑学模式。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这个“A与B”的理论模式,即是“主观”与“客观”。这种理论模式直接促成了实践美学的诞生。所谓美学“四大派”就是这样的排列组合:A(客观——蔡仪),B(主观——吕荧、高尔泰),A+B(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A+C(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李泽厚)。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李泽厚的排列组合显然有些问题,以至有学者批评李泽厚“不遵守游戏规则”,犯了常识性的逻辑错误,是“牛头对马嘴”(主观一客观/自然性一社会性)。所以李泽厚后来直接用practice(实践一元论)“终结”

了各路人马的大讨论。

在20世纪80-90年代关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A与B”的“变量”主要包括:A(物质、理性、群体、必然、积淀),B(精神、感性、个体、自由、突破),其中每一个变量都是二元对立的。后实践美学的基本思路同样建立在这种“A与B”的逻辑学模式上:实践美学强调A,后实践美学就强调B。

后实践美学的这种批判模式显然来自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众所周知,德里达解构传统哲学的“三板斧”套路就是,先将传统哲学简化为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然后认定其中一项统治着另一项,最后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就算解构了。在《多重立场》中,德里达用一种20世纪60年代特有的“革命”口吻说道:“要认识到在古典哲学的对立中,我们所处理的不是面对面的和平共处,而是一个强暴的等级制。在两个术语中,一个支配着另一个,或者有着高高在上的权威。要消解对立,首先必须在一定时机推翻等级制。”这种批判模式与后实践美学一样,都陷入了一个完美的“麦比乌斯”怪圈之中(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强调的A与B就处在这个怪圈的两向)。

与后实践美学的批判模式不同,彭锋在《从实践美学到美学实践》中指出,后实践美学的批判模式“并没有击中实践美学的要害,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误读。因为实践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忽略B,甚至也强调B”。同样以李泽厚为例,彭锋将实践美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归结于逻辑上的“巧妙”,即李泽厚对美学中诸多二元对立的两极性范畴(A与B)的辩证处理,“这使得李泽厚在美学论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彭锋对实践美学的批判,与阿多诺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如出一辙。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有一个命题:“存在作为否定之否定,就恢复了它的肯定性。”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指出,“没有‘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的原则,黑格尔的体系结构毫无疑问就会倒塌。但辩证法的经验实质不是这个原则,而是他者对同一性的抵制,这才是辩证法的力量”。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被否定的东西直到消失之时都是否定的。这是和黑格尔的彻底决裂”。

在彭锋的论述中,实践美学和黑格尔美学一样,成了吸入各种片面真理并使之消融于无形的理论“黑洞”。我认为,实践美学尽管很讲辩证法,但它绝不是“巧妙”的庸俗辩证法。实践美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之上,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本身就具有强烈“价值介入”的批判精神。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不仅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而且将“实践”与“批判”相联系,明确提出了“实践批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刘纲纪明确提出了以“实践批判的存在论”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思路。

刘纲纪提出的“实践批判”美学,意味着从传统实践美学向“批判导向的实践美学”(Critique-oriented Practice Aes-thetics)的范式转换,意味着从传统体系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这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向是一致的。本·阿格尔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向,就是整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之外的宽广多样的理论洞见,“走向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批判理论(toward a lifewodd-grounded criticaltheory)”。与此相应,当代西方美学出现了所谓的“实践转向”。德国美学家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认为,由于整个社会生活从硬件到软件都全面审美化了,“美学这门学科的结构,便也亟待改变,以使它成为一门超越传统美学的美学,将‘美学’的方方面面全部囊括进来,诸如日常生活、科学、政治、艺术、伦理等等”。西方美学的“实践转向”,就是超越传统美学,转向日常生活。

要走向实践批判美学,走出实践美学论争的“麦比乌斯”怪圈,就不能纠缠于抽象的哲学争论(无论是强调A,还是强调B,或者A与B的折中,都不能解决实际的美学问题),而必须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将实践美学发展成为一种直面现实的审美社会学。由于实践美学诞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其中一个主要局限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审美社会学的事实,陷入了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无谓争论,或者执著于抽象理论的体系建构。与此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很少讨论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类永远也不会有结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不是对哲学美学传统问题的回答: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美是客体的自然本性,还是主体的审美态度?如何区别优美与崇高?趣味判断、审美判断是客观的吗?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承袭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立足于马克思之后的新的社会现实,对新媒介、新技术条件下的艺术审美现象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从而超越了传统哲学美学的问题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社会学。因此,发展中的实践美学完全可以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意识,走出体系哲学的樊篱,回到现实生活本身。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说“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的假设……假如美学还有谈论的价值的话,我们对美学的信念就应该符合这一点”。正是从这种尊重现实生活、强调审美关系的审美社会学视点出发,蒋孔阳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美学当中的一切问题,都应当放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当中,来加以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命题的关键词就是“现实”。即在思考美学问题时不能脱离现实的此岸世界,不能脱离现实中的经济社会关系。实践美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就在于它从人的现实实践出发,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建构了一种直面现实、与时俱进的实践哲学和审美社会学。正因为此,实践美学才能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在80年代的美学热潮中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的主流美学,并在90年代至今的美学论争中继续前行。

作者:陈全黎

实践美学研究论文 篇2:

音乐美学系统与美育实践模式研究

[摘 要]

本文根据音乐美学课程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从音乐美学的层次性、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角度讨论了音乐美学系统理论,对音乐的关系美、层次美、动态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音乐美育系统学课程的基本框架。研究表明,音乐审美系统学是将音乐美学的哲学思维扩展到系统思维,代表了新时代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审美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系统美学;音乐美学;审美系统学;美育系统;实践智慧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音乐艺术领域同其他领域一样面临着强烈的时代需求牵引。对于音乐院校的课程建设来说,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音乐课程体系,乃是音乐專业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18年8月31日,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对中华美育精神学术研究。要深入研究美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学科规律、评价规律。”[1]要深入研究美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学科规律、评价规律,关键的问题是要具有一个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征的美学理论体系。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本文从音乐美学系统学角度,以习近平文艺思想为理论基础,对音乐美学系统与美育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从系统美学到美学系统 

从系统角度研究美学和美育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面临着新时代对美育系统的新挑战。西方哲学史研究表明:“在康德时期就进行过美学系统方面的研究,虽然理论体系不完备,但作为哲学的独立分支,早期的系统思想对促进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较为完善的美学系统理论产生于形式主义美学遭遇危机的20世纪60年代,即系统美学。系统美学对社会文化意识和艺术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了美学和美育研究者的关注。实际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就是基于整体观的系统思想,不论是佛家美论、道家美论、儒家美论都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的系统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审美实践智慧。

21世纪以来,我国美学研究在借鉴国外现代美学系统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系统理论角度对不同领域的美学和美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例如,乌杰的《系统美学——一种新的美学思想》(2017),段似膺的《伯纳姆“系统美学”及其对当代艺术理论的启发》(2016),[3]曾耀农的《试论美育系统的内容层次构成》(2019),[4]林同华的《略论中国美学系统的研究》,[5]等等。这些文献都是从系统理论角度对美学和美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美学理论研究与美育实践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得到了极大关注。如何深入开展新时代美育工作,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热点话题。例如,《实现伟大“中国梦”进程中的中国美学》(李新市,2014),《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是审美教育的行动指南》(赵旻,2018)等文献都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不难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美学理论和美育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系统观,即新时代系统观。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不同的国家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方面的差异性,对美学与美育具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国外美学研究者关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伦理和哲学方面的研究,思考路径侧重于对审美感知本身,注重从历史性、民族性以及不同精神需求角度研究与探讨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问题。尽管不同的民族特点、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传统,在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国外在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我国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研究方面的有效借鉴。

以上分析表明,美育既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与文化教育话题,又是一个与时代发展需求同步的新课题。伴随着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美育研究已经跳出了传统的精神文明属性,从单纯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属性回归到审美精神需求的系统价值属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美育研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围绕着审美的民族特征、审美的心理感知、审美的精神需求、审美的道德准则等方面,研究者需要在如何创新美学理论、如何建立美育系统与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美学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审美属性的认知系统,而美育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面向精神需求的系统化过程。因此探索美学系统理论,总结中华民族的美育实践智慧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音乐美学系统 

(一)基本概念

音乐美学研究涉及音乐学科的各个方面,学科中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都对音乐审美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将所有与音乐审美相关的内容组成为一个综合体,这个以音乐审美为相互关联的综合体称为一个音乐美学系统,那么,研究音乐审美学问的系统称为音乐美学系统。音乐审美要素决定了音乐美学系统,所以不同的音乐审美要素构成了不同的音乐审美系统。

(二)音乐美学系统结构。

围绕着音乐审美系统的研究,音乐美学理论所要讨论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审美系统中。音乐美学系统是由音乐属性的本质美和音乐对象的形式美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三)音乐美学系统的特征

音乐美学系统的一般特征。音乐美学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模糊性,这些美学系统特征是研究音乐审美认知的核心内容。根据音乐美学的系统结构对音乐美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有:(1)音乐审美的关系特征,具体讨论各个音乐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每个子系统音乐要素间的关系,各个音乐子系统以及音乐要素对音乐审美的影响;(2)音乐审美的层次性特征;(3)音乐审美的动态特征;(4)音乐美学的整体性原则。音乐审美的整体性是音乐美学系统研究的核心,不论是对音乐审美系统的本质美还是形式美,系统整体性原则都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的模糊性和自组织功能是音乐审美系统的本质特征。音乐审美是来自音乐艺术本质确定美与音乐对象形式不确定美的相互融合,这是构成音乐美学系统的前沿问题——音乐模糊审美系统。音乐审美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实现音乐审美系统的自组织优化是音乐美学系统化的目标,也是音乐美学研究的新时代的特征。

(四)音乐美学系统的意义与价值

音乐美学系统研究来自人类对音乐审美的认知,而音乐美学与美育的系统理论必然是音乐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对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模式,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必然要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音乐美学的研究方向。同时,音乐美学是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构建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音乐美学系统理论,乃是音乐理论研究者们的艰巨任务。将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音乐美学系统理论的基础,其理论价值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从音乐美学的系统思维角度把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美学从整体上映射到审美的各个层面,将音乐美学与人民的关系扩大到音乐美育工作和音乐系统的各个要素中,从而使许多音乐研究与实践有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从一定角度解决了音乐美学审美价值观上的难题。

二是从音乐美学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方面,去实现音乐美学理论从单一的概念演绎向到现实系统逻辑的范式转型,实现了音乐美学理论从引进依赖到主体自信的系统认知模式转变,是音乐哲学的一种发展。也就是说,将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从长期陷于西方学说的泥淖和迷信中摆脱出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理论,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外美学在认识不确定性上的难题。

三是厘清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传统、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对音乐美学理论的价值,从理念到规则、从路径到方案、从顶层设计到实施办法,全方位地、系统化地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美学的新体系,为音乐美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贡献上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

音乐美学系统理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对音乐美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与方法。例如,不论是音乐创作美学的系统思维、音乐表演美学的系统方法、音乐作品美学的系统分析、音乐欣赏美学的系统思想,以及音乐教育的系统方法等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其次,音乐美学系统理论在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三、音乐美育实践智慧 

(一)音乐美育系统构成

美育研究涉及美学的各个方面,美学中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都对美育内容、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将所有审美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层面的相关内容组成为一个综合体,这个以美育与精神文明相互关联的综合体称为一个美育系统。从理论上阐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思想的核心。

1.美育系统类别。由于不同的审美要素构成不同的美育系统,因此审美要素分析是研究美育系统形态的前提,然后给出由审美要素决定的美育系统的类别。

2.美育系统性质(特征)。美育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模糊性是美育活动中审美认知的四个特征,整体性是审美认知的核心性质。[HJ1.6mm]

3.美育系统结构。围绕着各种审美范畴的划分,美学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纳入美育系统结构中。

4.美育系统分析。根据美育系统的结构对美育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是:

(1)各个美育子系统之间的關系;(2)每个美育子系统要素间的关系;(3)各个美育子系统以及要素对精神文明的影响。

5.美育系统的模糊性。审美认知来自确定美与不确定美的相互融合,这是构成美学系统的前沿问题——模糊审美认知,也是本课题研究中的一个特色。

以文化自信理论为导引,运用美育系统理论和基本方法,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研究框架与实践智慧。具体研究内容围绕着:

(1)美育系统要源于生活并真实反映社会生活;(2)美育系统的核心是树立人民审美观;(3)美育系统应把传承中国精神作为思想灵魂;(4)美育系统要塑造人们真善美思想品格;(5)美育系统要体现自然与科学是人类的财富。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新时代美学系统观,将以上五方面内容加以归纳可以形成新时代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在实际研究中,重点讨论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是一种系统化美育工程。系统化的美育工程充满着中华民族美学特点与美育实践智慧。在具体分析中,将从系统学的角度讨论人民的审美观、中国智慧的审美观、中国精神的审美观、中国梦的审美观。这些都体现了美育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充满着中华民族审美特色的大系统思想。在新时代美育系统的研究框架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将美育评价标准定义为本质美和形式美相统一,分析与探讨美育系统要素之间的审美法则,来自各类别美育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然后,基于新时代美育系统理论体系,对如何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工作进行阐述,并且给出美育系统构建的框架和运行模式。最后得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育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

(二)音乐审美系统实践模式

以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为导引,运用音乐美学系统理论的基本方法,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美学的研究框架与模式。研究内容围绕着:(1)音乐美学要源于生活并真实反映社会生活;(2)音乐美学的核心是树立人民审美观;(3)音乐美学应把传承中国精神作为思想灵魂;(4)音乐美学要塑造人们真善美思想品格;(5)音乐美学要体现自然与科学是人类的财富。如果将以上五个方面加以归纳可以形成新时代音乐美学的研究框架。

实际上,基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音乐美学就是一种系统化音乐美学。这种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充满着系统思想。在实际研究中,要从系统理论的角度讨论人民的音乐审美观、中国智慧的音乐审美观、中国精神的音乐审美观、中国梦的音乐审美观。这些都体现了音乐审美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充满着音乐审美的大系统思想。新时代音乐审美系统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将音乐审美标准定义为音乐本质美和形式美相统一,分析与探讨音乐要素之间的审美法则,各类别音乐审美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构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音乐美学系统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工作进行研究,给出音乐美育系统构建的框架和运行模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音乐美学理论体系与实施对策给出优化设计。

综上所述,将系统学运用到音乐审美活动中,必须了解音乐审美系统的结构、动态及相互关系。同时,音乐审美是一种处于时空永恒变化的观念系统,对音乐审美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都无法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只能运用模糊思维和模糊信息处理方法。音乐创作、音乐作品、音乐表演这三大子系统,构成了整个音乐实践活动的核心。对每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何雨梦

实践美学研究论文 篇3: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堂深度阅读的美学实践研究

摘要:在如今我国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的新時代中,各界人士对高中语文教育越发重视。其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在阅读中开拓新思想、不断思考,并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并且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有着重要影响。深度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进而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漏洞,促进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提高,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深度阅读的使用让高中语文课程能够发挥最大作用。此外,深度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促使学生能够提升阅读能力,将之与生活实际结合,丰富学生阅读素材,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根据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堂深度阅读的美学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深度阅读

前言: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因大多数教师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使用的不合理,使教师在教学时各种问题频繁出现。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科学使用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是现阶段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通过深度阅读方法的使用,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语文深度阅读中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学生不断完善情境构建,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质量。

一、高中语文课堂深度阅读的重要作用

深度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度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深度阅读有效融入课堂氛围。深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阅读中对学生品质进行升华。深度阅读是通过在构建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不断学习,并且将书中内容大量接收,进而增强语文学习效率与质量。深度阅读还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知识的渴望。通过新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对情境教学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感受[1]。

二、高中语文课堂阅读现状

(一)以题代读

学校受到以应对考试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影响很大。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总是以练习测试题为主,在做阅读的时候,总是习惯先从教师所布置的题目入手,然后再以极快的速度阅读短文,才进行做选择题,但这个速度对于深入阅读而言是毫无一点儿助益的,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或影响深入阅读的效率,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总是没办法把精神全部投入到读书中,这也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一味寻求速度,但却不能对其内涵有所了解。同时,也有教师在教授学生读书时,告诉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快速解题技巧,虽然有利也有弊,解题速度是有所提高,可是学生对文字却不能完全掌握,无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2]。

(二)缺乏语感

对于阅读,学生总是速度至上,这也就不利于学生在阅读时候形成良好的阅读语感。而且在读书的时候,学生语感上也比较死板、生硬。好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更好地了解文章含义,并且通过语境也能够更好地对文章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当学生在遇到相对较难以把握的文章时,如果没有很好的语感的话,对文章的把握就会更加艰难。所以,对于语感的掌握对阅读来说非常关键。

(三)单向解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待一个事情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写文章的作家,对于自己小说在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这么一种问题,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往往对文字内容的认识较为片面,因此,教师在对文字中人物形象理解的时候,学生往往仅仅对该人物当前的生活状况加以介绍,过去学生无法深入分析导致该人物当前状况的深层因素。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读书习惯。

三、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性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是对学生性格、爱好培养的重要阶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存有好奇心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构建情境教学课堂,促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积极性[3]。

(二)在情境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开展教学

通过在高中语文深度阅读中使用情境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情境构建提高学生在语文深度阅读中的学习效率,进而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兴趣,并同时根据其特点展开对深度阅读教学,比如,让学生听过角色扮演亲身模仿课本中的人物,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性格特点,教师在一旁进行合理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外类似诗歌等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结合实际生活融入深度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情境教学时,语文教师需要将实际生活合理融入到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在学生深度阅读中体现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阅读动物类文章时,可以采用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在讲解人物类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人物模仿等形式,让学生能够真听、真看、真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语文阅读本质上就是来源于生活以及实践于生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深度阅读的培养结合实际生活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提升学生学习效率[4]。

总结: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中通过构建情境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现阶段,新时代的不断发展,构建情境在所有课程教学中比较普及,从而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效果不断提升,促使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汲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凤霞.试论高中语文构建主题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J].新课程,2022(04):170.

[2]陈自明.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81):30-32.

[3]郝金兰.浅析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构建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9):57-58.

[4]黄少杰.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堂深度阅读的美学实践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18):47-48

作者:刘国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财政预算论文下一篇:汉字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