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分析论文

2022-04-1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结构形态具有一般产业所具备的商业属性,其核心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过程和产品,就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模式作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其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分析论文 篇1:

现代产业体系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作用。进而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措施,以便更好的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现代产业体系信贷结构调整

2011年3月16日,新华社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但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针对我国目前的银行信贷管理现状,结构调整也是商业银行目前的首要任务。那么,信贷结构的调整是否有利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呢,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对全文展开论述。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关系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

从目前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湖北省十二五规划与成都经济区十二五规划概要中,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向着一下几个方面发展:制造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的新兴行业。加快服务业发展;改善运输体系,加强现代能源产业;;提升信息化水平,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二)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信贷资金流向的影响而发生变动。随着经济结构质量的持续提高,信贷结构也能向着更优的方向优化。信贷资金的流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信贷结构的优化。所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就提出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准备,银行信贷如能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实施支持性的银行信贷政策,对调节金融资源流向,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合理的信贷结构也就意味着不平衡的信贷业务,也意味着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虽然信贷业务面临着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的巨大机遇,但是,信贷存在的突出的结构性风险必须解决,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信贷总量的结构性风险。与国际上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业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大型商业银行的大概比例为50%~60%,因此承担了过大的风险。

2、行业信贷的结构性风险。长期以来,我国以初级制造业、出口加工业为基础实行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显现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造成一些重要产业领域达不到规模经济生产,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刺激需求,维持过剩、落后的产业等问题。有些银行在这一领域的贷款占总贷款高达20%以上的比例,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3、房地产信贷风险。房地产行业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局部的泡沫也确实存在。一旦供求关系发生改变,泡沫破裂的潜在风险也将会转变为现实风险。

4、信贷客户的结构性风险与期限结构风险。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方向几乎相同,都把有限的资源投向少数几个行业的大型客户,而且期限一般较长。这就形成了客户结构与期限结构的风险。

三、现代产业体系建立迫切需要调整信贷结构

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银行业也作为服务业的领头羊,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必须发展高效的银行服务业,信贷结构的调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必须通过深化和完善相关措施,逐步形成低消耗、高收益、资产质量优、有竞争活力的可持续的信贷结构。

1、加快信贷业务经营方式的转变。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体系形成中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和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走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信贷资本要以效益作为出发点,提高资本集约化水平,努力用现有的信贷资本创造更多的收益。必须综合运用经济资本、信贷限额和资金配置等手段,依据收益与风险水平,适时调整信贷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客户之间的配置系数,支持有质量、有效益的信贷需求,形成业务协同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的信贷结构。所以,必须提高中长期贷款的资金成本约束,通过信贷资源和资金的配置来强化现代结构的优化调整。建立与信贷结构调整目标相适应,能够有效提高信贷资产收益、拥有良好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信贷资源配置方式。

2、确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经营策略。

每一个银行都应有自己的不同的经营战略和不同的市场定位,也就必须有不同的信贷结构;同一个银行在不同时期的经营策略也不同,所以也应有不同的信贷结构。所以,信贷资源分布必须有所侧重,也必须合理有效。

当前的信贷投向要特别关注战略新兴行业的发展与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既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与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也要积极拓展其他非生产领域的信贷市场,尤其是文化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信贷业务。其次,要提高消费信贷在信贷总量中的比例,发展消费信贷。最后,要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对已有的存量贷款要坚决压缩推出,降低其转产、转制及转型等带来的信贷风险损失。

3、推进信贷业务创新,调整信贷产品和政策体系。

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通过信贷政策和管理要求等途径传导,所以,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必须制定清晰的目标,制定的策略不仅要有操作性,而且还要有力度。要努力形成具有多元化,有产业、客户特点的信贷政策和产品体系,开发信贷组合产品、中短期融资产品、结构性融资产品、供应链融资产品及并购贷款、债券收购等信贷产品,满足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需要。同时,完善营销体系和配套机制,积极引导营销部门根据目标指向,加大对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度。

4、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通过信贷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可以实现信贷结构优化调整目标。首先要依据业务发展需要增加信贷人员。其次要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风险管理仅有人员还不行,还要有与其岗位职责相匹配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按照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要求,要重点加强信贷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的素质建设,增强客户经理链式营销和全产品营销技能;要积极开展前中后台信贷人员组团培训、交叉培训和岗位轮换交流,提升前中后台信贷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要增强信贷人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适应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常广国.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配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M].经济与金融 2005.2

[2]郭柏杨.产业结构与信贷配置良性互动研究[M].福建金融 2005.2

作者:吴宏宇

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分析论文 篇2:

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

摘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结构形态具有一般产业所具备的商业属性,其核心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过程和产品,就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模式作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其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文化资本

Commercial Property and Business Model of Cultural Industry

CHEN Ya-min,LV Tian-pin

(School of Liberal Arts,Shan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Jinan 250014,China)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 business model; cultural capital

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企业自身、客户、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以及资源、流程、渠道和能力,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意图,同时也是实现价值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总体构造。由于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和商业双重属性,加之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单一的特定商业模式应用于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也不能保证某一特定的商业模式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产生优异的价值结果。

一、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深入,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

(一)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这需要将内容的原创性与形式的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依据经济规律,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的运行,最终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显然,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生产方面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丰富,从消费方面则首先表现为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收入的提高使得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及需求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物质产品效用的下降和文化产品效用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而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根据马斯洛理论,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明确指出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者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或者是产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来实现。文化产业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意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文化产品具有唤起人们联想愉快事物的能力,能够与人们有情感连结,产生心灵层次的共鸣,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一般而言,物质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饱和,交换价值或炫耀价值越来越扩展或放大,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消费者也会藉由具有符号、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建立自我形象,表现自我风格。消费者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现实身份和生活方式迥然相异的独特体验,这种象征意义从强调物质功能为中心转移到强调人的欲望为中心,又转移到强调个人与小群体生活方式,最后转移到强调在整个社会形态中物我一体的感觉,体验着物品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快感。

(二)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种资本形式,文化与知识作为资本要素投入,通过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机配制,将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效益的递增。传统经济学一般不把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但随着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学者们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如社会学家科尔曼对文化因素的作用给出了经典的分析,认为文化因素对于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角度看,可以将文化因素视为一种“资本”,纳入经济发展的模型之中。

文化最早被视为资本,始于社会学之父孔德,在他的《社会政体体制》的第二章里,孔德提出当人类的产出高于消费时,一部分资本代代积累,并随时空转换为耐用性资本。孔德继承了人类学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交融,这就是“文化资本”观念的最初萌芽。[1]到20世纪,经过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批判理论的复兴,“文化资本”又一次受到人文科学的青睐。布尔迪厄借用政治经济学术语“资本”,来揭示文化作为一种稀缺财富或资源的实质,在探讨教育再生产、文化消费、趣味和社会等级的多篇论文和著作中多次提出“文化资本”的观念,并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概念的批判张力。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和文化的再生产等智性实践,同样被还原为一种具有符号特征和自主逻辑的利益行为,和其他实践类型一样具有“资本”和权力积累的维度。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资本以四种基本形态存在: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和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1)主观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2)客观形态,以文化商品的形态(图片、书籍、词典、工具和仪器等等)存在;(3)体制形态,如教育文凭,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2]第一种存在形式指的是文化作为思想资源、智力资源的形式直接渗透、融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增加和体现文化附加值的形式将文化思想和智力智慧转变为经济价值。第二种指的是作为具体形式的文化产品,通过不断满足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使文化产品成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例如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图书等直接进入市场,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市场经济运营方式、现代文化生产方式,使传统精神生产方式、体制等发生突破和改革,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第三种指的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人才所具有的文化资质,包括他所具备的教育文凭、智力水平、创意才能以及科技手段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层面上的文化资源是所有形式中最具潜质的文化资本。

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进入现实公共文化生活和现实文化生产之中,文化资源才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必须经过创意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依靠生产企业、策划公司、市场调研、咨询评估、服务网点、行业协会、传媒推荐等中介服务机构,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最终变为文化消费和文化效益,从而拥有持续的开发价值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理论开启了对消费文化的研究,通过引入文化资本概念,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来思考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也可以在经济因素之外联系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文化实践,从而对文化产业的性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作为生产力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此后,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更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即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为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生产不仅能够像精神生产那样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够像物质生产那样进行一种集约化、批量化生产,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追逐巨大的商业利润。虽然“艺术生产”不能完全代替文化生产,但其具有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特点,对“文化生产”而言是通用的。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能力。文化生产力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商品属性:大多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欣赏活动,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人们通过文化市场,运用货币交换,去获取文化产品的保有权和文化艺术的欣赏权,文化产品既然成为商品,也必定拥有了与实物商品类似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生产线和高度专业化分工为标志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成为文化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文化生产者也是通过市场的货币交换,有相应的价格管理,成本核算、盈利亏损、再生产等范畴,这就是文化生产力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其二是精神属性:文化生产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力,因为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第一,它是为着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它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兴趣、情操,从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艺术观。文化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对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作为商品,要求注重经济效益,尽量地实现盈利;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则要求讲究社会效益,力求对社会、对民众以至对政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文化产品现代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生产主要以个人生产为主,效率低,产量低,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主要以生产者和传播者自身作为产品的载体或媒介进行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观念、符号和意义载体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和传播方面要求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范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产品效用的相对降低,使得人们有了对精神文化交流的更迫切的渴望,于是打着科学技术印记的生产工具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活字印刷术、机械印刷,再到今天的电子印刷术,科学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使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文化需求,实现了文化自身的目的。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战略分析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包括一个企业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产品的消费者目标群体、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管理的过程、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合作伙伴网络以及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一系列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依靠引入商业模式来保持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以了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一)价值主张

即文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明确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要将自己的核心认同和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需要首先确立一个价值主张,企业的一切传播和营销活动必须围绕价值主张来进行。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关键在于寻找不同于甚至于优越于同类产品的利益点,合理构建、妥善传递的价值主张可以对企业战略和业绩做出重大贡献,仅仅确立一个有效的价值主张还不够,企业必须能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制定合理的价值主张有助于公司抓住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向客户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价值主张的确立,既能为公司的产品生产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又能为创造卓越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消费者目标群体

即文化产品所针对的消费者群体。所谓目标群体一定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文化企业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它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是基于“分众营销”的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也就是说,它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人群制定战略,而这个人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分众营销的核心要点是“精确”、“细分”、“实效”,它不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消费群体,不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不试图进入所有传统的产品渠道,不试图制定细分目标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价格,不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播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通过分众营销,一改以往那种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企业只使用特定目标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术语、最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最易接受的广告传播方式以及最恰当的产品开发推广模式,通过提炼产品的差异化诉求,制定分众化价格,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最精确地命中目标群体,并因此来达成销售的稳定增长。

(三)分销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

分销渠道即文化企业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它涉及到公司的分销策略和市场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了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完成其商业过程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由于多年生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众多的文化产品经营机构。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同样非常重视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也是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化的物流态势,因为发达国家文化市场狭小,文化产业规模巨大,因此,文化产业集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培养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海外文化市场的争夺能力。

(四)价值配置与核心能力

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进行的资源和活动的配置以及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它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资源、资本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在生产、管理以及整个商业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这个配置过程中,由于每个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不同,配置的效果也就不同,锁定价值管理与持续能力资源和活动的配置是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这是商业操作能力的表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创意人才的管理,因为在创意为王的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其次,资本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规模上。中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中外文化企业之间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要缩小这一差距,就要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中,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管理构架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通常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

三、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企业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它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的设计极为重要,是应该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精心做好的,同时它也是一个随时间和环境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的战略层面的架构。有了商业模式后,执行层面的团队、经验、控制、调整也同样重要,因为模式是靠人想出来,并要人去运作实现。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但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它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两个要素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协同,成为一个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通常来说,商业模式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公司或产品的价值目标

成功的商业模式所设定的价值目标一定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合点,它要求一要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偏好,二要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二)明确消费者目标群体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是导致商业行为失败的首要原因,那么企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

(三)构筑商业模式内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合理规划企业内部运作体系,就是将商业模式分解为业务单元和具体的流程,这是商业模式设计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的合理配置:组织与机制、技术与装备、生产运作、资本运作、供应与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这些内部运作活动可以清楚地规定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及其结构以及计划实现的利润目标。

(四)构筑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即企业向顾客供应产品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渠道,是商业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部分,这里设计的重点是分销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五)建立有效保护利润的制度屏障

这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保护利润不流失而采取的战略控制手段。比较有效的制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产业价值链、行业领导地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客户关系、品牌、版权、专利等。

有了上述各种要素的保证之后,商业模式就可以具体实施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某些环节也许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故障,这就需要对商业模式的运行环境重新分析,改变组织结构、流程、思维和公司的信息系统等,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转变程度的大小。商业模式是一种企业创造利润的思维方式,它有许多不同的原型,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将多种模式组合在一起,企业的主导思维架构将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许多技术创新面对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极高的未来环境,而市场信息也无法全盘取得。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能确保未来利润一定会被实现,也没有所谓最佳的商业模式。在设计与执行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种弹性的心态,也就是说,商业模式的内涵需要因应环境变动,在设计时就应该留有一定的可变余地,运行时更应该顺势而变。

参考文献:

[1] 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9.

[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席晓虹)

作者:陈亚民 吕天品

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分析论文 篇3:

文化产业向商业银行融资的路径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存在着经营单位众多、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足,文化产业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等问题。其中,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产业融资的核心渠道来源,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市场地位

随着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资金供给逐步由以财政为主的高度集中的供给向市场化转变。个人和企业日益成为最大的资金净盈余者,大量社会资金逐步开始集中于银行系统,银行的实力日益壮大。一组数据足以反映这一事实:截止2008年底,我国形成了包括4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2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1000余家城市信用社和近40000家农村信用社,26家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及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125家、支行160家,117家外国银行分行等在内的庞大银行体系;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达到了同期GDP的2倍以上,中长期银行信贷占资本市场融資总额的比例超过50%。相较其它融资渠道而言,商业银行目前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占据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可动摇。

二、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文化市场管理的逐步放开,一大批的文化企业逐渐成长起来,银行信贷为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09年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国内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一)通过银行与政府合作,打通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通道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积极采取包括融资扶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等在内的各种措施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银行通过与各级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凭借政府平台引入政策支持,进行宏观布局,携手搭建各类文化企业融资服务网络。2008年,中国银行与文化部签署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采取“文化部组织推荐、中国银行独立审贷”的合作方式,中行已为多个文化部推荐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项目涉及文化园区、工艺品制造、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2007年11月,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诺设立5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2009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与上海市签订了《推进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将在5年内为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300亿元融资规模。2010年10月,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中国银行湖北分行与湖北省文改办签署协议,为湖北文化企业提供220亿元的授信额度。银行业通过与各级政府的合作,不仅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贷款融资,还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尝试在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整合并购、上市、“走出去”和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等更高层面进行深度合作,探索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二)针对文化企业特点,探索新的信贷模式

针对一些文化企业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只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的实际,部分银行逐步开展了以版权质押为核心、辅助专业担保方式向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创新了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如北京银行从2007年以来,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中小型企业,推出了“创意贷”文化创意升级系列产品,积极研发集聚区商圈贷款、集聚区内文化创意组合联保贷款等新产品;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则面向政府重点支持的影视、出版、演艺、艺术品经营、动漫与网游六大类型文化企业,开展专门用于文化企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贷款资金服务于融资项目的创作、制作、生产、销售、推广、衍生品开发等整个经营过程。截至2009年9月末,北京银行累计发放“创意贷”24.42亿元和软件设计贷款74.32亿元,文化创意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3.68%;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文化创意产业贷款累计发放37.7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2.05%。北京银行为华谊兄弟传媒发放的1亿元贷款是首笔电视剧打包贷款,支持的话剧《图兰朵》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剧目之一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成功上演;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为《宝莲灯前传》、《乡村名流》、《花木兰》等电视电影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同时,一些银行还积极探索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尝试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金融产品,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对接。一些商业银行还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行业细分,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如中国银行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文艺演出等若干子行业,对于不同子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产业集中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不同领域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有针对性地为文化企业提供具有良好适用性的金融产品。

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

尽管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一些银行已开始逐步摸索专门为文化企业开展信贷服务的新途径,但实际的信贷支持力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文化产业存在创意性强、无形资产比重大、可抵押实物资产不足、中小型文化企业经营风险较高等特点,加上国内信贷市场的有关规定的限制,对文化企业申请银行信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

由于银行和企业在信贷缔约的过程中,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相同,企业作为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在缔约过程中将处于有利位置。出于机会主义的动机,贷款企业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损害银行利益,从而为自身谋求额外利益。文化企业作为新兴产业,银行往往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系统性研究。银行在贷款前,可能会面临贷款文化企业隐瞒重要信息,银行缺乏了解贷款申请企业风险状况的充分信息,如果银行在基础利率上增添“风险补偿费”,风险较大的借款企业可能愿意接受贷款,风险较低的借款企业往往放弃借款申请,致使逆向选择产生;在贷款后,如果企业改变贷款用途发展高风险项目,银行将面临道德风险。出于上述原因,商业银行在对文化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时,一般将采取谨慎原则。

(二)信贷配给制度

信贷配给是指贷款人对于信贷风险与利润的考查,不完全依靠利率机制,往往还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进行信贷交易。斯蒂格利茨和韦兹(Stiglitz & Weiss)指出,由于信贷市场上借款人在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及资金实际使用方面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信息,如果贷款利率的上升,则将促使信贷资产风险增加和配置效率恶化,因此,银行应采用非价格手段,即信贷配给来配给资金,以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目前,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实行的是实质上的信贷配给制,在实施存、贷利率国家严格管理的同时,信贷主体开始追求自己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一些其技术和效益处于领先地位,企业发展步入成熟期的企业在信贷融资过程中,会得到银行优先考虑和扶持;而像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些企业,由于多数仍处于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前景不明朗,从银行或等信贷融资的仍然存在很大难度。

(三)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通则要求,商业银行在对企业开展贷款业务时,必须用企业的有形资产或金融资产进行抵押。许多文化企业特别是出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文化企业自身资产规模较小,且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更加有限,这对文化企业的信贷融资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与此同时,文化企业所拥有的大量文化创意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则面临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评估的难题。这些因素使得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评估难度加大,尽管少数银行对于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抵押开始了初步探索,但大多数银行仍然缺乏权威的方法和体系,对文化企业惜贷也是无奈之举。

此外,商业银行还存在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系统规划、与文化企业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针对文化产业信贷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其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地位的传媒出版领域,其他文化产业领域较少涉足;同时,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与文化产业的合作,还集中于存、贷款和结算等基本的银行服务,合作中的创新还比较少,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及时响应等。

四、文化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影响文化企业信贷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文化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他影响文化企业信贷融资的因素均由其派生出来。由于在贷款后的运营阶段和回收阶段,对文化企业的贷后监管与对其它类型企业的监管并无二致,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较小。商业银行缺乏对于文化企业开展信贷业务的经验,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贷款前,商业银行对文化企业发展前景和信用等级评估以及信贷合约的设计上。

要改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必须依靠银行和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首先,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银行的信息收集和处理、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提高银行的信贷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水平,深化对文化企业发展前景和经营质量等有关信息的认知和把控能力。只有对文化企业各方面信息全面掌握,弱化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才能增强银行对文化企业开展信贷的信心和水平。其次,要依靠文化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如果文化企业(或产业)的速度高于一般行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文化企业占所有文化企业的比重也较高,即便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仍然存在,文化企业也将更易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银行信贷市场利率定价机制

现有的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利率定价机制较为僵化和单一,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经营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采用同样的利率定价是不合理的。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内部的发展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同企业对于银行而言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采用同样的利率定价,将会使银行贷款的收益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造成银行的惜贷。另一方面,面对同样的贷款利率水平,也会对贷款文化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文化企业和投资风险较小的产业项目显然难以接受这一现象,即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和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也能通过支付同样的资本成本获得银行的贷款,否则也可能导致优质文化企业改变资金用途、从事高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要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对现有的利率定价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这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文化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针对不同文化产业项目周期特点和风险特征,商业银行可根据项目周期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特别是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或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二)建立科学的银行信用评级制度

商业银行在确定内部评级要素,设计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模型和计分标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的特点,针对性地为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特有的授信风险评价工具,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模式。银行可以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创作阶段的文化企业融资项目进行分类,通过专业化的授信工具解决项目风险评价、项目价值评价以及版权价值评价等文化融资项目信贷准入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将贷款企业和融资项目相关数据纳入授信工具的指标体系之中,完成企业与项目资质、商业运作模式、投资预算总额、项目主创团队、产品销售渠道等多角度、多方位的授信审查流程,并关注文化企业融资项目的预算执行计划及产品形成计划,凭借内部研发的专业性授信评价工具,确立文化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模式。在贷前阶段,深入考察文化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及项目主创团队等产品价值要素,组织包括项目风险评价、项目价值评价、版权价值评价等内容的融资项目评价,从专业角度估测出项目的风险程度和市场价值;在贷后阶段,银行信贷人员与担保公司专业人员密切配合,进行融资项目监理,对文化创意企业的项目进度、预算执行等情况重点监控,并形成定期项目监理报告,同时采取严密的融资项目资金监控措施。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的考评体系,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和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三)开发多层次的银行信贷产品

鉴于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资产构成多种多样,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和创新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如: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企业,可以优先考虑信贷发放;对于具有稳定的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可采用以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形式来发放贷款;对于以演艺、展览、动漫、游戏等为主营业务的文化企业,从事出版内容的采集、加工、制作、存储和出版物物流、印刷复制的出版类文化企业,以及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传输、集成和电影放映等相关设备的企业,可考虑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同时,还应建立针对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为金融机构处置文化类无形资产提供评估借鉴。尤其对于具有优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文化产权的企业,可通过权利质押等方式开展信贷业务。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探索適合文化产业项目的多种贷款模式。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探索和完善银团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四)文化企业要协同互助,创新信用担保模式

文化企业为有效降低商业银行所需承担的信息风险,以便更加便捷地获得银行信贷,彼此之间也应加强合作互助,通过相应的手段构建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从而改变商业银行单纯依赖有形资产抵押发放文化企业贷款的现状,充分利用文化企业现有资源和市场信用、社会约束等来增强企业的还款约束力。例如:企业联贷联保授信模式。即若干文化企业志愿组成一个信贷互助责任小组,小组成员协商借款金额,联合向银行申请授信,联合对贷款提供担保,小组成员均对授信承担联带担保责任。通过联贷联保模式,可以发挥企业间的横向监督作用,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企业道德风险,相互激励和约束,保证还款安全。文化企业还可以发挥创造性,继续探索类似联贷联保的授信模式,实现信用担保体系的创新,减少授信银行的调查和监督的成本,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转化为企业间的相互监督,把筛选和监控的环节从银行本身转移到企业或其他团体,既可以保障还款安全,又能降低交易成本。

(卢林: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改办>;姜艳:湖北省审计厅)

作者:卢林 姜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公共卫生事件法律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