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社活动策划书

2023-05-25

第一篇:影视评论社活动策划书

影视评论社活动策划书

影视评论社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评论社

活动策划书

影视评论社

1 时间: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五日

影视评论社

观 看

《重回十七》电 影

一、活动主题 ......................................

二、活动背景 ......................................

三、活动目的 ......................................

影视评论社

影视评论社

四、活动时间 ......................................

五、活动地点 ......................................

六、活动组织者 ....................................

七、活动参加者 ....................................

八、活动安排 ......................................

九、活动注意事项 ..................................

十、活动内容 ......................................

十一、活动感想 .................................... 十

二、活动总结 ....................................

一、 活动主题

拥抱理想,放飞青春。

二、 活动背景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由于大学生心理内部的需要结构发生变化,大学影视评论社 3

影视评论社

生的追求有其独特性,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心境变化快。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情绪冲突也较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大学生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才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才有可能升起。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观看心理电影,来引导同学们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活动目的

通过全院同学亲身观看心理电影,使学生在自我领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以便在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

四、 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0日晚自习。

五、活动地点

教学北楼320。

六、活动组织者 金垚

影视评论社 4

影视评论社

七、活动参加者 影视评论社全体社员

八、活动安排

1、社长向其社员征求意见,挑出一部适合大多数人的电影。

2、完善策划书。

3、社长确定观看的电影,并将其下载在U盘里。

4、全体社员2012年4月20号提前一小时到达教北320教室布置现场,并在晚上6:30前必须准备好。

5、6:30准时播放心理电影。

6、观看完毕后,社长及时开会总结经验,并要求社员写观后感

九、 活动注意事项

1、观看电影时,各位同学要注意保持教室的卫生。

2、观看电影活动必须拍照留底。

3、观看电影时要注意保持安静。

4、电影必须有一定的质量,并对同学心理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十、活动内容

集体观看电影《重返十七岁》。

十一、活动总结

挑选较优秀的电影影评,与社员展开讨论。

影视评论社 5

第二篇:影视评论

从未想过会为一部电影写这样的文章,原本只是冲着黄渤的喜剧去观赏,却未曾想竟弄的自己思绪万千,不吐不快。刺痛人心的情感,往往来源于梦境般的生活,醉生——梦死。梦醒,空留脸颊的两道泪痕。

开始是困难的,分手是痛苦的,何不只要中间最快乐的时光。——假装情侣

女主角是个干净的女子,素衣淡妆,眼睛纯净而哀伤。是一个内心有着潮湿,深深掩埋伤痛的灵魂。他与她的邂逅,是戏剧而又荒诞的。也许缘分本身就是荒唐的存在。面对情感如此强烈的女子,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的他,又如何逃离这宿命的枷锁。近似疯狂地互相伤害,让人想起从前一部小说的主角用刀片割开自己的手臂,看着鲜血从身体流出,一种病态的欢愉,终于,疼痛证实了虚妄的存在。

这仅仅是一个游戏,她,如风般不可琢磨,来去无影,他,仿佛只是游戏中的一件道具。或许,他们本该没有结局,宛若电影谢幕,人去楼空。他,如此平凡,怎能抓住像她这样的女子?后来我却发觉,我错了。斑驳的大雨,拍打着汽车的挡风玻璃,她对他说,游戏结束。他无言以对,她,泣不成声。原来,她只是个受伤的孩子。那强烈的情感,只是为了掩饰内心无法愈合的伤口。这一开始便不是一场游戏。她,将这场游戏当成灵魂的慰藉,所以她为此付出,是真是假,是现实还是虚幻已经不重要。感情的世界,覆水难收。那宿命的孽债,犹如因果循环,冥冥中已经注定。

他任由大雨拍打自己的身躯,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朦胧中,他渺小的身躯渐渐庞大。他敲开她的窗,一切过往都不重要,他爱她,仅此而已。如此纯粹,如此易碎。她埋头痛哭,她给不了他未来,她一直是没有未来的。他追赶着她的车,直到远去,消失......此时的他,已经不再平凡,因为那份执着,因为爱情中的人本身就是不平凡的。

冰天雪地中,他在一间小屋中找到她。终于明白他要找到她,这便是爱情,简单的令人不可置信。人们一直期待童话般的爱情,却将一切推卸于残酷的现实。人们却忘了没有相信童话的心,没有那份纯粹的执着,又如何得到童话般的她!

“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你不是不让我打给你么。”

傻傻的回答,刺痛了她的内心,她知道,他会是她的未来。

她病得很重,他必须要出去找医生。外面风雪连天,他跌跌撞撞,雪中的脚印,好像他在这场情感中的弥足深陷,不可自拔。最终,一切被风雪掩埋。他倒在雪地中,她躺在小屋中,听着他给她录得故事,渐渐睡去......

梦醒之后?他和她........

第三篇:影视评论论文

我的影视评论课程期末论文

选片背景介绍]

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苏州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内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内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内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女服务员(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鱼的女孩)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他接近。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马达逐渐明白扮演美人鱼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马达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沃特伽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鱼的女孩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她也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故事结构]

《苏州河》的故事从结构上其实夹杂着两段爱情--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叙述者即摄影师“我”与美美的爱情,这两个故事由叙述者的叙述加以衔接。第一个爱情: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叙述者。一番波折之后,马达终于找到了人间蒸发多年的牡丹,两人重又饮酒,最后意外地死去。这是本片的主线。

第二个爱情: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主要通过叙述者的自白来完成。美美是世纪爱心酒吧的“美人鱼”--一类在酒吧的透明水柜中表演的女优。叙述者“我”认识美美之后不久,两人即开始同居。不过叙述者可能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从他那反应神速的一句“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做爱之后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同居时代,同居而已,谁会去想“爱情”这两个字?马达、牡丹死后,美美也离开了。这是影片的辅线。

[电影人物分析]

1、美美

也许美美这样的女子,是都市里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爱情的女子。也许是曾经有过爱的伤痕,才会独自一人在大都市里谋生,生活的艰辛,使得她不得不做着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那些只是爱情故事里才有的。最后她离开了摄影师,或者是为了想验证他们之间的爱情,或者只是不想继续这段所谓的爱情,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2、马达

马达不是那种很善解人意,很温柔体贴型的男子。他应该是在牡丹跳了苏州河之后,才发现自己彻底地爱上了那个小姑娘。当然他寻找牡丹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谅,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结永远解不开。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余生都会一直地找下去。

3、牡丹

牡丹是一个没有得到过什么亲情温暖的女孩子,妈妈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习以为常,直到遇见马达,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乐。当马达欺骗了她,背叛了她的爱情之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于是她才可以带着那样从容的表情跳下苏州河。即使后来他们重逢,他们也没有因为喝酒驾车而双双死去,他们还可以回到以前那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苏州河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站,是开始也是结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两种人,却因为有着同样一张脸孔而结缘,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的迥异,却在爱情这一问题上有着一致性,都是想获得一份永恒的爱情,却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都逃不过爱情的追逐。马达是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爱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来他对爱情也是十分执着的,他始终相信牡丹不会死,寻找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

4、摄影师“我”

叙事者"我”应该不曾真正爱过,就算对美美也是,即使曾经有过爱情,也只有短暂的一刻,我们不断看到美美出门的情景,然后他等待着她归来。他无法完成马达所做的种种,因为他不是马达,他是个现实的爱情者,他知道他与美美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他最终决定放弃。

影片中的摄影师在结尾处推翻了自己在影片开始时所说过的话,美美问他:如果我走了,你会找我找到死吗?他语气不确定的回答:会的。但在结尾处美美终于走了的时候,摄影师对自己说:我将等待下一次的爱情降临。

这样的四个人物形象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各型各态的人,四种人的四种个性与对爱情的不同态度是整个影片的客观反映。反映现实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诚和纯真。

[电影分析]

许多影评盛誉,《苏州河》中的摇晃镜头、第一人称叙事的拍摄手法、两段式剧情发展,还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庆森林》中以爱情故事反映时代风貌的味道,也因此娄烨有了「中国王家卫」的美誉。而另有影评指出,《苏州河》中两个面容相仿的少女,爱情与生命因机遇而交会,更宛如奇士劳斯基《薇若妮卡德双重生命》的变奏版。下面就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一、 结构

整部影片绝大部分是以“我”——一个摄影师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断构成的。所以“我”的样子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苏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电影。这让我联想到了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同样是夹杂着导演的叙述,有时候,摄影机在记录别人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电影在导演的摄像镜头之下。影片的叙述者总是不紧不慢地叙述,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叙述者在电影开始便说明了.这样的结构让人感觉很干净、利落。

二、镜头

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胶片给人一种粗糙的颗粒感,镜头一直在晃动中展开,旁白叙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员的语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阿司匹林》那种的旁白电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机器拍的,所以,画面的素质似乎不能太较真,有时,镜头的运动和节奏也有一点奇怪,但即使如此,画面的震撼力,还是足够。整部电影的画面风格有一点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头一开始那条长镜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那不是透过镜头看一条河,那是透过一条河,看一座城市,和发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爱恨。

不合时宜地晃动,焦距得拉进和推远,画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实的表现出这个故事。 依旧摇晃的画面,中长的镜头,机位跟近,特写,他的镜头感觉与贾章柯导演的长镜头刚好有个对比。惊恐的男人的脸庞有着忏悔的表情,带着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着不辨虚实嘲讽的目光。水花四溅,一切安静了,成为过去。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别是拍周迅的脸时,忽远忽近,神情的变化和摄影角度的变化都为影片带来了色彩,让人不禁赞叹摄影技术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节奏很快,跳跃性强,对白简短而精炼,不拖泥带水。粗糙画面,晃动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着别人的同时也探究着自我。是窥视的姿势,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在影片用摄影机记录下在河面上诸多的景象,将镜头对准城市的低层,又是用非常纪实的拍法,这个段落给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后,镜头

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这暴露了导演的意图:蒌叶并无意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一段历史,一种真实,他所关心的,只是破败的城市景观下一个镜像般的爱情故事。

最后,说说两个自己感到特别震撼的镜头,一是牡丹从苏州河的桥上脱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马达掀开帷幕的一角看着美美梳妆打扮足有几分钟,两个镜头都是一气呵成拍摄的,娄烨的才华明白无误地写在了这两个出手不凡的画面上。

三、语言

1、对白

影片的一开始就打动了观众的心。一男一女的对话,女子的声音有些喑哑,男子的声音有些漫不经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会啊。

“会一直找吗?”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会。

“你撒谎……”

这是《苏州河》最开始的镜头。也是影片的主线。

然后是导演开始一段意味深长的陈述:“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然后依然是旁白,把你带入这部哀伤的电影之中。

2、语句

(1)、“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 我想我只有回到阳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爱情故事会继续下去, 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也许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才是精髓所在吧。这应该是现代人的选择吧。我不喜欢他的选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马达寻找牡丹一样,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问遍所有能问到的人,来寻找自己迷失的爱情。虽然马达只是个混混,信誓旦旦的说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最后只做了运输工人中的一个,虽然牡丹也只是个普通的扎两只马尾,穿红白色运动服的普通女生,虽然他们没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马达可以用以后几年的时间来寻找她,寻找离开的爱情,就已经足够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费精力会寻找自己的爱情,现代人的爱情观是和马达的爱情相违背的,却与叙事者有着相似,这是不是种对爱情的一种迷失呢。曾经,我们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的搜索。

(2)、“苏州河,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尽管娄烨在创作该片的时候看起来是十分自信的,不过那种通过摄像机进行的叙述方式和自以为是的旁白总让人想起过去的苏童的小说。不过,总体来说,在国产影片当中,《苏州河》属于比较成熟的那种,故事讲得不沉闷,旁白和对白也很适合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的口味,所谓一不小心成了“经典台词”。

(3)、“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去找我吗?”

听到这句话,突然觉得女人是愚蠢的,当她们相信爱情的时候。 就像美美一样。 当她不相信马达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她享受着这个故事。当她知道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溃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样的爱情。 于是美美离开

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是她寻找真正爱情的努力。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只是逃避罢了。 而她留下的字条,只是她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经质的女人。她的选择似乎让我看到自己和身边很多人似有似无的影子,选择离开,选择出走,无非是离开暂时的一个自己,结果我们还是我们,回头来想,不知道我们恋上的是那个人,还是爱上了爱情。

[电影主题]-----关于爱情

苏州河是娄烨展现才华的力作,不论是镜头还是涵义,都是上乘之作。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爱情的真实性和持久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特别是放在现在来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苏州河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觉冲击。

美美离开了我,留下一张纸条,“如果爱我,来找我”。显然,她震惊于马达和美美的爱情,并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够延续同样的浪漫。但是,作为叙事人的“我”正如片头中所表现的那样,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续前缘;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为他觉得,一切都不会永远,美美的离开未尝不是解脱,他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这个结尾显示了导演的才华,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爱情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个结局构思的很巧妙,相当具有独特性,和影片的开头相呼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是必须认真面对的。然而什么是爱情,我们很难说得清楚。可以感觉,但无法说明。娄烨注意到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回答,但是给出了一个建议: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也许爱情这个问题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赎形而上、深刻、严肃,可这并不能否定它

是一种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谁能回避思考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恐怕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声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使有,也是个自大狂,或者可以说,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人对作为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之一的爱情抱有空前的轻蔑态度,不知道这种轻蔑是出于本能的自负,还是出于有意识的敌对。

曾经,我们在一个街头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极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习惯在众人中寻找那个人的影子,而往往会一眼就看到对方,然暗暗喜悦。爱一个人,哪怕不说话,也可以一味去爱,或者只说一句,那么便是铭心刻骨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搜索,还是像最后一样,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向爱情发问。你是愿意继续你的爱情故事,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爱情。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许根本不许要答案。我想关于纯粹的爱与期待,旁若无人的找寻,或许只是怀念而无计可施。苏州河见证这一切。

这是我最近一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国产影片。在我眼里,它完全可以与

西方电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阳光下,它的音乐,它的摇摇晃晃的镜头,它的漫不经心而又 忧伤的对白,那条很脏很美极温暖也极亲切的苏州河一直在我心中荡着,与我纠缠着,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记在我的笔下,当然,此刻,这记载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苏州河》这部电影的名字也许并不重要,也许河流,只是一种隐喻。或者是某个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是我们生存的某些空间,在那里,我们相爱,痴迷,缠绵,激越;在那里,我们背叛,悔恨,痛苦,绝望,;在那里,我们变老,然后死去……

第四篇:舞动人生影视评论

当一个矿工的儿子热爱上了芭蕾舞,克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克服了家人的反对,在老师的鼓励和父亲的赞同下,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芭蕾舞者,那一刻,他倍受瞩目,那一刻他受到父亲的认可,那一刻他真的成功了,这就是由杰米·贝尔主演的, 史蒂芬·戴德利导演的《舞动人生》。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没有非常的曲折离奇,自然发展的同时,体现了最真实的一种信念。比利是一个矿工的儿子,将来或许也注定要做一名矿工,他要上学还要照顾痴痴呆呆的奶奶,比利的父亲给他钱让他去学习拳击,并且把他父亲留下的拳击手套给比利学习用,它不仅对这副拳击手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与此同时也认为这是一项男孩的的运动,然而比利小小的身躯并不能把这项运动学习的更好,他总是被击倒,因为他太瘦小。他会被老师留下独自练习。

偶然一次机会,他接触到了芭蕾舞,并且看的很专注,我想那时他喜欢上了芭蕾舞,老师的女儿一句“要不要一起跳?”使他加入到了芭蕾舞的学习上,他穿上了舞鞋,与女孩子一起学习芭蕾,看的出来,开始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但对于对芭蕾舞的热爱,使他不得不克服了,他瞒着父亲,坚持着跳舞。当父亲知道后,无疑是非常反对,但是他的老师仍然非常支持他,这就是比利舞蹈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她看起来脾气暴躁,满口脏话,总是吸着烟,看起来她不起眼,但是她对于比利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发现了比利学习芭蕾的天分并且一直支持着他,给与她芭蕾舞学习上的指导,他们也会像朋友一样交谈。因为比利哥哥被拘留的事,比利差点放弃了,于是她第一次去比例家说服他的父亲但是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还被比尔的哥哥大骂了一顿,然后在一个圣诞节的夜晚比利的父亲却找到了她,支持比利继续芭蕾舞的学习。

比利舞蹈生涯中又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是他的父亲,他的家庭条件,并没有能力支付比利的学费,然而在他看到了儿子对于芭蕾舞的热爱以及天份上,决定不再反对的时候,他面临的就是最根本的学费,于是他背叛了工友,放弃了罢工,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做了叛徒,与此同时忍受着别人的不解,当一个男人,能承受那么多的时候,这样的付出一定是对于爱的人,他为了只是给自己的儿子一次机会,一次成功的机会,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父亲的感情在电影中真挚的表达了,很多时候眼神,表情都流出自己的感情,非常形象的展示了父子情。

比利终于通过考试,进入到真正的舞蹈学院学习舞蹈,若干年后,当他站在舞台,他的父亲与哥哥坐在观众席中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含着泪水,当电影的镜头出现了比利,当他纵身一跃出现在舞台的时候,他成功了,告别了他的下层生活,成功的成为一名芭蕾舞者。故事的情节,没有夸张的演绎,,所有的情节都在情理之中,然而又在意料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最后真的成功了,并不逊色于丑小鸭变天鹅。

影片中的父子情与师生情,无疑是该部影片中最感人的地方,世界上最深的情是亲情,老师是最希望你成材,成功的,在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外界的因素,当这些外界的因素起到了正确的作用,那么就是你成功的催化剂,我为比利,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和这样的老师而骄傲。

电影的片头曲《CosmicDancer》翻译过来的歌词有几句是这样的:“我12岁的时候在跳舞,我生下来的时候在跳舞,我自己跳出妈妈的肚子。这么小就会跳舞是不是奇怪,我自己跳出妈妈的肚子,我8岁的时候在跳舞,这么大才会跳舞是不是很怪,我自己跳进坟墓。”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这首歌如果翻译成中文来唱的话,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一

首好歌,说的再难听一点,或许这些句子,根本不能组成一首歌,但是英文的唱法,配着曲子再配合着电影的片头,比利在床上一直跳,越跳越高,越跳越高兴,似乎贴合了这首歌,或许,又与电影相辅相成。

再来谈谈这部电影的导演,蒂芬·戴德利,1960年5月出生于英国多尔斯特城。父亲是位银行经理,母亲是位歌手。在史蒂芬的青少年时期,他的父亲一心期望他能子承父业当银行经理,曾逼着他学习金融管理,但热爱表演艺术的史蒂芬逃离了家庭,进入戏剧界参加了英国汤顿城的一个青年剧团。对表演的精准追求和人性的细节刻画是他得心应手的招牌,说起来,他执导过的电影从充斥着阳光的《舞动人生》到分析人性的《时时刻刻》,再到奥斯卡的大热门,以反思二战为题材的《朗读者》,算得上少产,但皆为经典之作。

关于《舞动人生》,是在2000年的时候,作家李·霍尔给史蒂芬看了一个剧本,讲述的是一位11岁的男孩不愿意继承父业做矿工,而一心渴望成为芭蕾舞演员,并最终战胜贫困和偏见,成为全英国最出色的芭蕾舞男演员的感人故事。史蒂芬选择了这个故事作为自己的银幕处女作。在这部芭蕾题材的音乐片中,史蒂芬以戏剧导演简洁的调度手法,深刻的煸情、步调流畅地将电影感人的父子情、恋人情和师生情,细腻真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每位观众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这部具有悲剧传奇色彩的影片,在英国上映后好评如潮,创下了2000万英镑的首映票房。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为史蒂芬带来了很多荣誉,2001年因《舞动人生》获英国电影亚历山大-科达奖最佳导演;2001年因《比利-艾略特》获英国学院奖最佳新人提名;2001年因《舞动人生》获英国电影戴维·利恩奖最佳导演提名。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比利,真实姓名叫做杰米·贝尔, 杰米·贝尔1986年出生在英格兰,家中的祖母、母亲以及姨妈以及姐姐都是舞者,而当他很小的时候曾偷偷躲在门外注视着姐姐跳舞的每一个动作,这也正和《舞动人生》的情节有相似之处;六岁的贝尔正式开始学习舞蹈,同学曾因为学习芭蕾而笑话他,但贝尔决心要证明芭蕾不仅是一项女孩子才能跳的舞蹈;但事实上他更加喜欢的是踢踏舞,并曾经在多项踢踏舞比赛中获奖。贝尔通过了七次面试,最终从两千名男孩中脱颖而出。这样影片感动了无数人,同时年仅14岁的他还获得了很多奖项, 无疑的说《舞动人生》让他一举成名。

看完了这部电影,真的有点自愧不如,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有自己的爱好,理想,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自己生活,我很羡慕这些敢于坚持,能够坚持的人们,当早上醒来之后,告诉自己,时间还来的及,再睡会,当留下来的作业明天准备要交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没开始写,当我们都已经20岁了,别人问你,有什么理想的时候,自己却说走一步是一步,这或许是很多大学生都有的现象,其实我们不需要有多大的报复,不需要有多大的理想,只是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的对着电脑,捧着零食,攀比谁穿的是世界名牌,我不是一个本地的孩子,家庭的条件也没那么优越,我不想成什么大明星,也不想成什么领导,只是希望将来可以回报为我一直付出的父母,让他们生活的更好,让我将来的孩子,比我小时候生活的更好,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要实行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小目标,我们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也不差什么,我们想做的,也一定能成功,比利,一个外国小孩的写照,我们中国的孩子难道都要一辈子啃老吗?我们不能,我们也不会,这部电影着实给了我一些心灵上的触动。父子情,师生情,又着实的让人感动,感动与触动同在的一部影片。

第五篇:影视评论教学大纲

影视评论课程大纲

来自: 易恒(@西安) 2012-02-19 18:12:35

影 视 评 论 (2006年修订)

一、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影视评论 学时学分: 36 2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简介 《影视评论》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本课面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所属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并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本课程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美学素质,也为本科学生的远程教育继续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电影电视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形态的视听显现,影视艺术借助了科技的手段,综合使用各种艺术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年轻的、也最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形式。二十世纪以来,电影电视视听传播工具在人类文化的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二十世纪人类重要的表达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影视评论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舆论工具,应该向读者提供关于作者的目的、技巧的有益见解,指出使一部影片成功或者失败的观念和技巧,引导观者去把握作品中富有意义、值得注意的元素,丰富读者的知识,启发和激励读者。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和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特性,提高学生鉴赏影视艺术的水平,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趣味,参与影视艺术的评论实践,乃至充分利用电影电视评论的舆论阵地,建设当代的精神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先修课程要求 无先修课程要求。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影视评论对于电影的未来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评论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的文学和美学伴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认识电影的本性、特点,初步了解影视语言,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站在理论的高度和文化的视野,对电影电视、以及影视文化现象进行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影视艺术具有综合性、跨文化性、多学科交叉性,通过课堂教学、观片以及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即时课堂讨论、专题性小论文写作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当前影视文化现象、影视作品关注与讨论,提高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文学科的发展建设的热情,训练学生分析研究影视作品以及当代审美文化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使之初步撰写出能够反映作品的质量,有一定独到判断的影视评论的文章。

五、教材(自编)

六、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难点说明

本课程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专业选修课程,重点有二:一是通过本课程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基本理论框架的搭建,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第二个重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贯穿一个主线,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比如全面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美学的观点等。

本课程教学难点有二:一是对于文学专业而非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初步进行视听语言的教育,授课过程中需要适当筛选相关资料,使用恰当篇幅,解决必须的“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提供书目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堂上尽量简约地解决“技术”元素,把大部分力量用到结合具体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影片“艺术”的实践。二是处理好评论影视作品的科学性和进步的价值取向的关系,既要坚持科学的观点,又要坚持进步的价值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奠定一个理论平台,以便提高学生的鉴赏分析评论影视作品的能力,使之能够对于影视作品有比较科学理性认识和思考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导 言 影视艺术--艺术形式发展的自卑与超越(3课时)

一、影视艺术是艺术形式发展的自卑与超越的结果

1、关于艺术的基本要素

2、关于自卑与超越

3、影视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全面超越

4、超越的原因

二、影视艺术在今天的地位和影响

1、最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

2、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形态

3、最具有现代性和挑战性的艺术

4、最具有多元性和对立因素的艺术

5、最年轻的最有发展前途的艺术

三、正确认识影视艺术的两面性

四、影视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3课时) 第一节 关于影视艺术的本质的几种看法

一、电影是综合的艺术

二、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

三、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

四、电影是一项世界性的语言 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造型性和运动性

(一)造型性

1、人物造型

2、环境造型

3、表现造型

(二)运动性

1、空间结构美

2、时间进程美

二、综合性和科技性

(一)综合性

(二)科技性

(三)正确认识科技因素

三、逼真性与假定性

(一)逼真性

(二)假定性

(三)逼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四、商业性与企业性

(一)商业的规律

(二)企业性

第三节 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区别

一、注重画面与注重语言

二、营造精美与追求时效

三、单片性与系列连续性

第二章 影视的表意结构和影视语言(6课时) 第一节 表意结构和创作方式

一、表意结构

1、知觉层面

2、故事层面

3、思想层面

4、审美特征层面

二、创作方式

1、知觉创作法(注重视听元素)

2、故事创作法(注重叙事)

3、思想创作法(意识形态表现)

4、风格创作法(审美风格) 第二节 视听语言

一、影像

1、画格和画面

2、景别与镜头

二、声音

1、话语

2、音响

3、音乐

三、剪辑

1、声音剪辑和影像剪辑

2、影像剪辑 第三章 蒙太奇和长镜头(影视语言的语法)(4课时) 第一节 蒙太奇

一、蒙太奇的概念和提出

二、蒙太奇的作用和原理

1、蒙太奇的作用

2、蒙太奇的原理

三、蒙太奇常用手法

(一)叙述类蒙太奇

1、连续式蒙太奇和颠倒式蒙太奇

2、平行式蒙太奇和交叉式蒙太奇

3、累计式蒙太奇和复现式蒙太奇

(二)表现类蒙太奇

1、对比蒙太奇和节奏蒙太奇

2、隐喻蒙太奇与抒情蒙太奇

3、理性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 第二节 长镜头

一、长镜头的概念和提出

二、长镜头的美学特点

三、长镜头的分类

第三节 长镜头和蒙太奇的互补关系

一、蒙太奇运用时空转换与组合,具有分解性与确定性

二、长镜头注意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具有综合性和多义性 第四章 故事和思想(4课时) 第一节 故事和叙事

一、什么是故事

二、经典叙事

三、现实主义叙事

四、形式主义的叙事

五、故事和观众

第二节 影视作品的思想

一、什么是思想

二、思想的显现

三、纵向看思想

四、横向看思想:

第五章 影视的类型与类型(6) 第一节 电影的分类与类型片

一、电影的分类

(一)从电影和其他艺术的关系上划分

(二)从电影发展历史上划分

(三)从电影的功能划分

(四)从表演元素划分

二、类型片

(一)类型片的特点

(二)类型片举例

三、电视剧的分类及特点

(一)伦理剧

(二)言情剧

(三)警匪剧

(四)武侠剧

(五)戏说剧

(六)喜剧

第二节 影视风格和探索性影片

一、风格的划分

(一)着眼于风格的共同性

(二)着眼于风格的个别性

(三)着眼于风格中的主观客观因素

(四)审美效果特征

二、民族的风格

(一)苏联影片的激情特点

(二)好莱坞影片的复杂性:

(三)法国电影的探索性(电影诞生、新浪潮电影、作家电影)

(四)日本影片的民族特色

(五)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

(六)电影风格的当代发展

三、导演风格

(一)导演风格的要素

(二)导演风格举例

四、探索性影片介绍

(一)英国勃列顿学派

(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与法国先锋派电影

(三)俄国蒙太奇学派(叙事蒙太奇— 艺术蒙太奇—思维蒙太奇)

(四)法国新浪潮电影

第六章 影视的读解与批评(4课时) 第一节 影片的读解方法 第二节 影视评论和写作

一、影视评论的原则

二、影评写作的要素

(一)影片作为时间艺术

(二)影片作为空间艺术

(三)作为观念的表现

(四)作为美,美的形式与风格,

第七章 影片例证分析以及讨论(6课时) 第一节《罗生门》 第二节《毒太阳》 第三节《霸王别姬》

(或者安排其它经典影片作为分析讨论的例证)

七、实践环节

1、课堂名片段落欣赏,鉴赏与分析,即时讨论,或当堂评论练习

2、文学名著片段阅读,即时讨论转换为视听语言练习

3、名词概念,由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解决,锻炼搜集资料的能力

4、收集部分影片的资料

八、考核考试考核说明

1、成绩比例:

平时15%(出勤和课堂参与。缺课三分之一,不能参加考试,) 期中40% (影评一篇) 期末45%

2、考核方式:

期中考试以小论文方式。期末根据情况,选择闭卷或开卷考试。

3、期中影评特写要求

影片讲了什么?(故事梗概100字以内。) 故事内涵是什么?(思想观点分析800字。)

视听语言的特色是什么?如何实现“意识的银幕化”?(电影语言解读600字) 400字稿纸,手写。卷面干净,没有涂抹及错字。

九、影视评论思考题

1、电影和电视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2、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3、简要论述影视艺术对于时空艺术的突破。

4、如何理解电影作为综合性最强的艺术?

5、如何理解电影作为现代性艺术的代表?

6、科技给艺术(电影)的进步提供了什么条件?有何伤害?

7、如何看待电影中的综合化和个性化?

8、影视艺术的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表意结构,都由那些部分组成?

9、导演的创作方式有哪几种?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0、电影的故事由哪些层面组成?其组织原则是什么?

11、结合一部短片,简述该片选材和叙述故事的特色(限于《十分钟年华老去》)

12、如何理解故事片的思想和主题?

13、简要回答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14、简要说明色彩的隐喻和暗示作用。

15、在音画蒙太奇中,音画对位的作用是什么?

16、蒙太奇的美学效果有哪些?常用蒙太奇手法有哪些?

17、什么是长镜头?其美学效果有哪些?

18、试比较蒙太奇和长镜头的美学风格。

19、你对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关系有何看法?

20、类型片有哪些共同特点,你喜欢哪种类型片?请阐述理由。

21、你对电影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有哪些认识和思考?试阐述。

22、如何理解电影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影片)?

23、在影视的评论当中,“执中的”思想方法有何意义?

24、简要回答影视评论的方法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依据是什么?

25、结合个案说明如何确定评论一部影片的切入角度?

十、阅读影片部分思考讨论题 《水的故事》)意大利,贝尔纳多·贝托鲁奇

1、作者按照什么线索剪裁生活

2、如何体现“年华老去的”意味?

3、首尾呼应,表现了作者什么观念?

4、短片中的牛眼睛特写有什么意义?

5、火车有什么画面含义? 《一瞬间》捷克,伊利·曼佐

1、影片三节的标题是什么?

2、什么把全片贯通为一个整体

3、如何表现了哪些生命的层次感?

4、体会画面表现生命的感觉

5、短片巨大的容量

6、意识流白日梦的特点(意识的银幕化) 《十分钟后》匈牙利,伊斯特凡·萨伯

1、长镜头的使用。

2、影片表现的观念是什么?

3、结尾空镜头的运用有何意味? 《狗没有地狱》芬兰, 阿基·郭利斯马斯基

1、体会和理解故事的内在张力。

2、影片如何塑造人物?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4、在戏剧性和生活化之间,本片属于哪一种? 《生命线》西班牙,维克多·艾利斯

1、试分析本片画面中的时间的意识

2、影片把一系列“碎片”组织起来,线索是什么?

3、影片表现了什么生命观念

4、本片使用光线上有何意图?

5、本片如何表现危机感? 《百花深处》中国,陈凯歌

1、本片如何扣题“十分钟年华老去”?

2、本片表现了何种对立元素的冲突?

3、人物性格是如何在人物造型上表现出来?

4、作者的倾向性是什么? 对两种人的倾向性 两个元素的倾向性

《辛德勒的名单》课堂讨论

1、在视听方面塑造人物的特色、表现人物关系的手法。

2、色彩使用对于历史题材的影片的作用

3、音乐的作用,声音和画面蒙太奇

4、蒙太奇剪辑的特点 《饮食男女》,思考题:

1、你认为本片倾向于戏剧性?还是更注重生活化?

2、本片表现了人物的何种冲突?

3、“伯母”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十

一、参考书目和参考影片片目 参考书目

1、《电影常用词语诠释》郦苏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影语言的语法〉》阿里洪,中国电影出版社

3、《世界电影美学史思潮〉》罗慧生,山西人民出版社

4、《电影是什么〉》安德列·巴赞

5、《电影语言〉》〉马赛尔·马尔丹

6、《电影作为艺术》鲁道夫·爱因汉姆

7、《电影的本性—现实的复原》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8、《论电影艺术》欧纳斯特·林格伦

9、《电影的元素》李·R·波布克

10、《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经典名片解读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蒂 中国电影出版社

14、《荣誉》苏牧 中国电影出版社 参考影片片目

1、《战舰波将金号》1925,97分(苏联)导演:

2、《公民凯恩》117分1941(美国)导演:威尔斯

3、《偷自行车的人》,90分 1948(意大利)导演:

4、《罗生门》220分1954(日本)导演:黑泽明

5、《雁南飞》1957,90分,苏,导演: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

6、《毕业生》(美国)1967 导演:迈克·尼克尔斯

7、《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1971年 171分钟 导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斯基

8、《法国中尉的女人》127分,1981年 英国,导演:卡洛尔·赖兹

9、《鸟人》1984年 美国,导演:爱伦·帕克

10、《蓝色》100分,1993年,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11、《罗拉快跑》德国 导演:

12、《辛德勒的名单》(美国)1993导演:斯帝文·斯皮尔伯格

13、《太阳灼人》1994 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14、《芙蓉镇》导演:谢晋

15、《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

16、《黄土地》85分,1984 导演:陈凯歌

17、《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

18、《饮食男女》/《喜筵》导演:李安

19、《放牛班的春天》92分钟,2004年,法国、瑞、德合拍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

20、《寻枪》2003年,导演:陆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生科室实习自我鉴定下一篇:艺术培训班招生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