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研究

2022-11-20

一、引言

心理契约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和基础。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成员间的满意度, 增进工作绩效, 当组织成员感受到心理契约遭到破裂违背, 则会降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业绩, 带来一系列不良结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心理契约同样适用:高校教师与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中会形成对彼此的期望和心理承诺, 当双方感知到了对方的期望、承诺并接受, 二者之间就形成了心理契约关系。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义务与期望是双向平等的, 是一种稳定的承诺关系, 更易获得共同的尊重和重视, 因此心理契约能够加强教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引导, 转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在维系师生关系、增强沟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用。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对于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方法、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Argyris在1960年首先提出心理契约的概念, 用于描述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存在着一种隐形的、非正式的理解和默契关系。Levinson将心理契约描述为一种“未书面化的契约”, 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后期, 心理契约的概念、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 并产生了学派的争论。一派以美国学者Rousseau等人为代表, 强调心理契约是员工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一种理解和信念, 只研究“员工理解的员工责任和员工理解的组织责任”。另一派是以英国学者Guest等人为代表, 将心理契约定义为雇佣双方对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国内学者李原、郭德俊 (2002) 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契约的概念、类型, 把心理契约研究的总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概念引入、发展、实证三个阶段。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心理契约的研究, 可以将其定义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内隐的、未明确说明的对彼此责任、义务的相互期待的总和;是员工与组织双方感知、理解彼此关系并对其进行反映的过程。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双向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契约理念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契约是指在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 感知到双方之间存在的隐性的、非正式的责任、义务和期望, 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两个方面, 如:学生期望教师给予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较高的学识水平等;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学习, 遵纪守法、志向高远等。双方一旦默认接受这种契约关系, 将会形成一种比制度规范更加稳定的心理纽带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契约, 更加深入和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行为, 使教育双方形成一致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因此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契约理念, 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现实可行性, 表现为:

(一) 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培养人、完善人、塑造人的过程。“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原则。传统的思政教育, 由于教育双方在人生阅历、理解能力、观念立场等方面存在差别, 所以在教育关系中很难实现平等交流。将“心理契约”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利于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 将教育双方放在平等的地位中, 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个性, 重视其价值和需要, 将教育者的心理期望无形地影响受教育者, 使其自觉履行其责任, 从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 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性

在思政教育中, 心理契约是调整教育双方心态, 维护契约双方关系的有效纽带。教育者通过了解受教育者对学校和教师的期望, 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目标、职业生涯、自我实现等方面, 并以此为切入点采取相关管理与激励措施来进行激励, 以满足他们的合理期望, 将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从而使受教育者更加努力地履行作为学生的责任;受教育者也会根据学校、教师的要求, 结合个人期望, 适当调整心理需求, 正确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活, 并把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三) 有利于促进教育双方良性互动,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中, 教育者习惯从自身角度出发, 采用说教方式, 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感受和情绪。面对追求独立意识的90后、00后大学生,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和抵触情绪。心理契约要求教育双方必须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更深层次、更有效的心理交流, 了解彼此的期望和心理需求。这样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教育者根据反馈信息, 也可及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实效性。

四、基于心理契约视角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

(一) 心理契约探索期:把握心理预期, 构建契约基础

心理契约探索期, 是指在契约关系形成过程中, 彼此对对方的期望和对自身责任义务的了解并不清楚, 需通过谈判、沟通等手段, 不断明晰契约关系的主要内容, 逐步建立稳定契约关系的过程。在思政工作中, 如何获得对方的认同或和自身的期望值一致是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基础。受教育者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与认可教育者, 才能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虚心接受教育。对于思政工作者, 不仅要了解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期望, 也要积极挖掘每个受教育者的潜能, 再将其转化成心理契约中的责任关系。因此, 只有把握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预期, 才能促进心理契约关系的稳固建立。

(二) 心理契约建立认同期:加强双向沟通, 深化契约关系

心理契约建立认同期, 是一个师生之间彼此责任与义务关系加深理解、修正, 最终达到平衡的过程。在此阶段, 沟通是契约关系正常履行的有力保证。通过双向沟通, 首先可以促进师生充分表达出各自对对方的期望, 加深对心理契约内容的了解;其次可以在契约受客观条件影响无法履行时, 得到对方理解, 确保心理契约及时调整。在思政教育中, 要重视沟通的方式方法, 利用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进行全方位沟通。一是善于利用正式沟通渠道, 即用学校公告栏、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固定渠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弘扬社会主旋律和价值引领。二是巧妙运动非正式沟通渠道, 即师生在课后利用QQ、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进行沟通, 也可利用集体活动、深度面谈辅导等活动进行交流。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 做到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期望, 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契约的构建打好基础。通过对学生及时加以引导,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 心理契约危机期:积极调适维护, 促进契约重塑

心理契约危机期, 是指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某一方感觉原本匹配的相互期望和自我期望发生变化时, 即对方承诺的义务没有满足自身期望时, 例如教师发现学生没有履行努力学习或者在思想方面存在偏差时, 或学生感知到教师没有尽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责任时, 会产生一种心理落差感。此时需要契约双方积极调适彼此关系, 及时补救, 减少心理契约违背的消极影响, 促进契约关系重塑。师生之间心理契约违背大多因为认知歧义造成。因此, 教育双方在发现彼此存在认知歧义和契约违背感时, 要及时加强沟通, 合理解释, 促进双方理解及时达到一致, 最终推动双方重塑心理契约关系,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本研究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分析了心理契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内涵, 将其引入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最后从心理契约发展的探索期、建立认同期、危机期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心理契约视角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契约,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聂延庆.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模型的构建与维护[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 (7) :60-63.

[2]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2:3-36.

[3] 赵静, 刘礼大.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2) :19-20.

[4] 王秀景.“心理契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与应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分析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下一篇:炼厂高含盐污水处理方案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