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系统故障及分析

2022-10-12

第一篇:热工系统故障及分析

关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统计与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飞速提升,人们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 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发生率,使电网能够高效、稳定输送电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厂控制系统故障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热工;控制系统;电厂;故障;分析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中,加之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和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某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在过去的一年里,共发生59次故障,二类以上故障(含二类)共有27次。文章对该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降低该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误动作次数与故障发生率的防范措施。 1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统计 1.1一次设备故障

在该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所有故障中,一次设备故障所占比例最大。如火焰检测装置和风机振动探头有时会误发信号,压力开关、热电阻及限位开关也经常会出现故障。

①火焰检测装置。由于在锅炉燃烧工况发生变化时,火焰检测器的检测能力欠佳,导致有3次失火信号发生,使得炉主燃料跳闸。在2009年4月份,某机组负荷为316MW,由于A2和A4的火检失去导致A磨煤机在运行中突然跳闸,使得汽包水位升高,造成锅炉主燃料跳闸。第二天的负荷为270 MW,由于风压扰动,使得A2和A

3、B2和B

4、D5和D8的火检信号失去,导致3台磨煤机在运行中全部跳闸,造成炉主燃料跳闸。后来该机组将负荷降低到200 MW,由于A7和A8的失去火检,使得A、C、D三台磨煤机先后跳闸,炉MFT主燃料跳闸。

②风机振动探头。在2009年2月份,该电厂某机组的控制系统的4台磨煤机在TF方式下运行,ADS投运。由于一次风机1B振动高信号的误发而引起跳闸,联跳D磨煤机后RB失败,同时由于没有及时加大一次风机A的动叶,使得一次风压较快下降,造成失燃料的MFT。

1 / 4

③压力开关。在2009年8月份,该电厂某机组的控制系统在负荷为305 MW的协调方式下运行,E磨煤机停止运行。一次风机A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它的液压油开关出现漏油故障,使得油压低保护动作,最终造成机组主燃料跳闸。

④热电阻与限位开关。由于轴承热电阻的误发信号,使得风机多次跳闸。在2009年的1月份,该电厂某机组控制系统由于电机耦合器端的轴承热电阻出现故障而误发信号,使得汽包水位过低,造成炉主燃料跳闸。该电厂在去年四月份,某机组控制系统在负荷为105 MW的环境下正常运行,由于主汽门的突然关闭而引发发电机跳闸。 1.2线路故障

该电厂由于线路故障而导致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出现5次。在2009年5月份,该电厂的某机组控制系统在负荷为160 MW的环境下运行,由于BN-7200系统的局部线路出现绝缘老化的现象而引发跳闸。在2009年的四月份,该电厂的一号机ETS装置由于超速保护动作原因而连续3次停机。经事后查明,该ETS装置内部的试验板接地端子和地不通,使得试验板抗干扰能力下降。 1.3误操作、检修维护不当等人为原因

人员的误操作、对设备检修维护不当等也是引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例如在大修时需要进行机组闭式水系统联锁试验,由于试验人员,跑错位置,使得运行机组信号被强制,从而使闭式水泵在运行中由于水箱水位低而跳闸;再如,热工人员校验完一次风机的液压润滑油系统的某个压力开关后,由于对放气阀的误操作,就会使该油系统出现严重漏油现象,导致无法看到油箱的油位。

在焊接穿线管时,由于热控人员没有堵塞孔洞,使得焊接产生的火花由孔洞落入油箱小室,进而引发火灾。在对DCS系统进行故障查找时,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电源断路,系统出现异常,最终导致机组主燃料跳闸。

由此可见,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等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机组故障的重要原因。 2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防范措施

现在,DC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之中,随着热工控制系统机组运行特点的不断变化、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强,自动化设备成为决定热工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如果其中任一环节存在故障隐患,都有可能导致热工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严重时还会损坏电厂主设备。另外,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发生率和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职业素养、操作水平以及其他专业的密切配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热工和

2 / 4

有关部门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降低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发生率、减少误动作的次数。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出现,及时进行正确操作,可以有效避免主燃料跳闸现象的出现。

1)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合理有效地消除热工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解决DCS历史数据库及SOE等功能存在的不足,同时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处理锅炉火检运行的不稳定、风烟测量回路出现灰堵等问题。另外,严把设备采购、选型与验收等每个环节的质量关,对于更换给水泵、风机等保护系统中使用的温度元件必须慎重起来。

2)在严格执行现有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对仪器控制设备的通讯电缆进行定期紧固,对保护系统中的风烟测量管路进行定时吹扫,在机组进行大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一些固定式吹扫管路,利用阀的自动切换或手动切换进行吹扫。

3)对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存在的隐患与缺陷进行仔细分析排查,并及时对其整改。做好防水、防高温、防冻、防误操作、防灰堵工作,五防措施必须常抓不懈;为了有效避免由于连接处高温氧化而使得接地电阻增大,可以采用间接或直接焊接的方式来连接测量筒体和保护用电接点水位计的公用线。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不断完善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硬保护系统,尽可能地把能够引起机组跳闸的全部热工信号都引入DCS,并确认测量元件的自诊断和保护功能,使其能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对DCS的软报警进行整理,使其和经审核颁发的保护定值表及热工控制系统报警相符;不断完善热工控制柜内的各项安全措施,例如消除外露接线、提高工作人员可能触及到的电器设备的安全性等。

4)加强对电厂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与责任感的同时还要提高电厂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另外,也要对电厂热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在统计发生的全部保护动作次数后,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尽可能地消除重复性与多发性故障。 3结语

通过对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并认真分析故障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有效措施是降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发生率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电厂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将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应用于电厂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误动作次数与故障发生率,最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 4

参考文献:

1 周铁锤.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 2 张恒远.浅谈火电厂热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09. 3孙长生.浙江省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统计分析[J].浙 江电力,2001. 4罗茂春.分析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 策[J].广东科技,2009.

4 / 4

第二篇: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专项应急预案

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专项

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防止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导致事故扩大,避免由于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导致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依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写。

1.3热工控制系统故障:指热工控制系统硬件、软件以及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锅炉、汽轮发电机组本体设备、辅助设备、其他相关系统及设备的控制故障,造成设备被迫停止运行,对机组安全运行及设备健康状况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1.4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事件的应对工作。

1.5热工控制系统现况: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

1、#2炉、1#机DCS系统为XDPS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的控制范围覆盖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燃烧器管理系统BMS、数据采集 1 系统DAS、汽轮机控制系统DEH、给泵汽轮机控制系统MEH和电气控制系统ECS。控制室里,采用CRT控制并辅以大屏幕显示。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分散控制系统操作员站和过程控制单元等故障,导致控制信号消失或被控对象失去控制;

2.2分散控制系统网络或模件总线通信故障,导致信息传输中断或坏质量;

2.3热工控制系统软件存在缺陷、错误,导致控制系统发出错误指令;

2.4热工控制系统电源故障,导致控制系统停止工作; 2.5汽机控制系统(DEH)或给水泵汽机控制系统(MEH)故障,导致汽机或给水泵汽机不能正常控制和运行。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当分散控制系统局部故障,重要的局部区域信号异常、部分主重要运行参数失去控制或其显示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况时,由值长按照规程,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现场监视和操作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尽可能使机组运行稳定、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当部分操作员站(OIS)出现故障时,应由可用操作员站继续承担机组监控任务(此时应尽量减少操作),同时迅速排除故障。

3.2当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OIS"黑屏"或"死机"),若主要后备硬手操及监视仪表可用且暂时能够维持机组现况,则转用后备操作方式运行,同时排除故障并恢复操作员站运行方式,由值长

2 按照规程布置处理,并立即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否则应立即停机。

3.3当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OIS"黑屏"或"死机"),由于无可靠的后备操作监视手段,运行人员不能通过操作员站对运行设备进行控制,必须通过硬手操设备立即停机,防止事故扩大,避免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

3.4当分散控制系统环网发生严重通信故障时,导致信息传输中断,造成所有数据不能进行刷新,由值长按照规程布置处理,并立即联系检修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否则应立即停机。

3.5当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单元节点离线或主、备控制器模件均出现故障(中断运行)时,在无法维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时,应立即采取停机措施。

4应急处置体系 4.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王洪平

副组长:郝培龙 王磊 张明 杨松川 刘大海

成 员:由运行部、检修部、技术部部门专工、热控专业相关班长、班组技术员、相关设备工作负责人组成。

4.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4.2.1提出修订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

3 4.2.2领导小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2.3负责向上级报告本厂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4.2.4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4.2.5组织事故调查,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救援的事故教训,并形成总结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2.6组织落实整改。 4.3工作小组职责:

4.3.1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事故预想,负责提供技术指导。 4.3.2定期组织演练,加强技术培训。

4.3.3定期巡查设备, 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4.3.4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检修规程,正确执行各项运行操作、做好日常维护检查和检修消缺工作。

4.3.5根据事故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 4.3.6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事故情况,及时通知专业应急组和其它事故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救援;

4.3.7参加调查事故原因,进行事故分析。

4.3.8根据故障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审批程序审核后,及时落实整改。

5预防与预警

4 5.1危险源监控点

5.1.1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环境包括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抗电磁干扰能力等,以及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

5.1.2热工控制系统电源及接地。 5.1.3仪用气质量及系统的可靠性。 5.2危险预防

5.2.1认真执行定期巡检制度,加强对热工控制系统的监视检查,特别是发现主控制模件、环路模件、重要子模件、电源等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并迅速做好相应对策。

5.2.2认真执行定期维护、校验制度。

5.2.3定期通过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对有关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4机组检修前,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缺陷的系统或设备进行试验,查出问题,在检修中消除设备缺陷。

5.2.5检修后对热工控制系统进行完整的检查、试验。 5.2.6认真执行软件修改、审核、审批程序,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受权及责任人制度。

5.2.7认真执行热工保护管理制度,严格履行保护定值修改、审核、审批程序,程序修改后必须检查验证。

5.2.8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切实做好安全措施。 5.2.9投入运行的模拟量控制系统应定期做扰动试验。

5 5.2.10认真执行软件管理制度,规范热工控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热工控制系统中使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热工控制系统防病毒措施。

5.2.11认真执行图纸资料管理制度。

5.2.12认真执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在工程师站备有适当的应急备件。

5.2.13热工控制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

5.2.14主要控制器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的冗余配置应分配在不同的板件上。

5.2.15系统电源的设计应可靠、合理。一是电源设计的负荷率;二是电源应冗余配置,保证两路电源的独立性。

5.2.16通信负荷率设计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在高负荷运行时不出现"瓶颈"现象)之内。

5.2.17系统接地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电缆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

5.2.18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处理的要求。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

6 5.2.19控制器故障时,主要参数应有独立其控制器的参数监视,控制器(包括电源)故障和故障后复位时,保护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应处于安全位置。

5.2.20对涉及机组安全的执行机构、阀门等现场设备,在失电、失气、失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向安全方向动作或保持原位。

5.3预警

5.3.1热工控制系统模件、电源状态指示异常; 5.3.2操作员站显示异常、控制键盘异常; 5.3.3报警窗发出异常报警; 5.3.4监控画面出现异常显示。 5.4预警程序

一旦发生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现象,应按照事故处理规程处理。立即通知检修部所有热控班组或值班人员(夜间或节假日),检修部、运行部专工和部门负责人。在出现危及机组正常运行的事件或危及设备安全的情况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

指挥人员及应急工作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向运行人员了解情况,迅速排查原因,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措施,尽可能保护设备安全。

5.5应急联系电话

集控室:8298066 8298016 生产经理:8298005 检修经理:8298006

7 总工程师:8298007 控制中心:8298030 运行副部长:8298060 技术副部长:8298070 6应急处置

6.1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1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发出改变运行方式的指令,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现场操作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使机组及设备尽可能处于安全状态。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达现场,检查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确定故障点,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值长统一指挥。

6.2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2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按照事故处理规程处理。向生产副厂长、检修部、运行部、技术部负责人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现场。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生产副厂长(或生产副厂长指定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统一指挥。

6.3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3款、3.4款、3.5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下达通过硬手操设备停机、启动应急设备的指令,并对下列设备进行检查。向厂长、生产副厂长、检修部、运行部、技术部负责人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现场。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厂长(或生产副厂长)统一指挥。

6.3.1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已解列;

8 6.3.2检查并确认汽机已跳闸; 6.3.3检查并确认锅炉已跳闸; 6.3.4检查并确认厂用电已切换成功;

6.3.5检查并确认盘车油泵或事故润滑油泵运行; 6.3.6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密封油泵运行; 6.3.7检查并确认汽机盘车正常; 6.3.8检查确认真空破坏阀状态; 6.3.9检查并确认所有抽汽逆止门已关闭;

6.3.10检查并确认汽机疏水门、蒸汽管路疏水门已打开;6.3.11检查并确认汽轮发电机监测仪表参数; 6.3.12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已跳闸; 6.3.13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油泵运行; 6.3.14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疏水阀开启; 6.3.15检查并确认汽机盘车正常;

6.3.16检查并确认快关阀、所有油枪轻油阀已关闭; 6.3.17检查并确认磨煤机摆阀已关闭; 6.3.18检查并确认所有一次风机已跳闸; 6.3.19;检查所有引风机状态; 6.3.20检查确认循环水泵状态; 6.3.21检查确认电气系统及设备状态; 6.3.22检查确认定冷水泵状态; 6.3.23检查确认真空泵状态。

7事故处理恢复

7.1查找故障原因,按系统(电源、气源、通讯、汽轮机控制、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锅炉炉膛安全监控、保护联锁控制等)、按区域(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汽机侧就地设备、锅炉侧就地设备、其他系统就地设备等)排查,确定应急工作方案,执行安措,消除缺陷。

7.1.1通过试验判断是现场设备故障还是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故障;

7.1.2若是现场设备故障,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进行设备修复、校验或更换等工作;

7.1.3若是分散控制系统通讯故障,复位通讯模件,不成功则更换模件;

7.1.4若是分散控制系统主控制模件故障,切换到冗余模件,不成功则更换模件;

7.1.5若是分散控制系统辅模件故障,更换模件;

7.1.6若是电源系统故障,排除故障原因后,逐级恢复供电。 7.2在值长的协调指挥下,逐步恢复功能,对故障点进行功能恢复试验。

7.3协助运行启动机组。 8事故调查分析与整改

8.1及时记录并打印事故发生时的事件、跳闸首发信号、运行参数、趋势记录等原始资料。

8.2由当值运行人员提供详细的监控信息。

10 8.3由检修人员提供详细的检查、处理情况汇报。

8.4由安全办负责人召集应急指挥部成员、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当值运行人员、参与应急的检修工作负责人召开事故分析会。

8.5由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填报事故报告,编写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经审核、审批后贯彻执行。

8.6问题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将整改资料汇总存档。

第三篇:热工误动及DCS与DEH系统故障应急处置预案

热工保护误动及DCS与DEH系统

故障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2013年1月3日 实施:2013年1月3日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防止分散控制系统(DCS)与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故障导致事故扩大,避免由于DCS与DEH系统故障导致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和上级相关要求,又依据《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等结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写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热电公司热电三车间分散控制系统(DCS)与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故障事件的应对工作。 1.4应急基本处置原则

分散控制系统(DCS)与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故障:指分散控制系统(DCS)与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硬件、软件以及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锅炉、汽轮发电机组本体设备、辅助设备、其他相关系统及设备的控制故障,造成设备被迫停止运行,对机组运行及设备健康状况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1.4.1当出现重要辅机控制异常,DEH控制异常、局部区域信号异常、部分主/重要运行参数失去控制或其显示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况等分散控制系统部分失灵情况时,由值长按照规程,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现场操作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尽可能使机组运行稳定、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当部分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应由可用操作员站继续承担机组监控任务(此时应停止重大操作),同时迅速联系热工检修人员排除故障。

1.4.2当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导致机组跳闸以及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上位机"黑屏"或"死机"),值长立即安排运行人员去就地监视给水泵和除氧器运行情况,并将给除氧器上水调节门打至就地操作或手摇执行器进行调整,保证汽包水位正常;,同时派人到汽包就地监视汽包水位,并通过双色水位计和电接点水位计密切监视汽包水位。同时迅速联系热工检修人员排除故障并恢复操作员站运行方式,由值长按照规程布置处理,并立即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 1.4.3当分散控制系统失灵,运行人员不能通过操作员站对运行设备进行控制,必须通过硬手操设备立即停机,防止事故扩大,避免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 1.4.4当DCS系统失电,DEH失电造成汽轮机跳闸时,应按汽轮机跳闸处理。并做好事故预想,立即联系热控和电气检修人员处理。 FSSS失电后MFT保护应及时动作,否则应手动停机停炉。若手动MFT按钮无效,则应立即采取同时停止给煤机电源措施,同时关闭进油速断阀、回油再循环阀。 DCS辅机控制系统失电后,运行人员尽量稳定机组运行,加强监视,立即联系检修处理,不能维持运行时(运行设备跳闸,备用设备无法启动),应采取紧急停止机组运行的措施。 2.危险分析

2.1主要危险源、危险目标分析

2.1.1 DCS与DEH系统全部失电或部分失电。 2.1.1.1 DCS与DEH系统全部失电或部分失电现象。

2.1.1.1.1 DCS与DEH系统全部失电将导致系统所有控制器停止工作,网络中断,操作员站停机,同时停机、停炉,机组甩负荷;

2.1.1.1.2 DCS与DEH系统部分失电将导致部分控制器停止工作,影响相关控制设备工作,或部分操作员站停机,影响运行人员操作; 2.1.1.2 DCS与DEH系统全部失电或部分失电原因。

2.1.1.2.1 系统内供电线路部分发生短路造成电源开关跳闸; 2.1.1.2.2 误拉DCS与DEH系统电源开关; 2.1.1.2.3 厂用电失去,电源切换装置失灵;

2.1.1.2.4 电缆沟进入水蒸汽,导致机柜进汽需引起柜内设备损坏; 2.1.1.3 应采取的预防技术措施。

2.1.1.3.1 点检、维护人员定期检查电源柜的电源指示灯,看电源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2.1.1.3.2 点检、维护人员定期检查热控电源总柜快切装置是否工作在自动状态(AUTO指示灯亮),如不在自动状态,则应迅速切换回自动状态,做好记录并调查原因。 2.1.1.3.3 点检、维护人员定期检查机柜风扇是否运转正常,机柜散热是否良好;维护人员定期清理机柜滤网,并做好记录。

2.1.1.3.4 每次A、B、C级检修后,维护人员对机柜内灰尘进行1次彻底清理; 每次检修时进行1 次电源切换试验。

2.1.1.3.5 运行人员每班要对电缆夹层、电缆沟进行巡检,尤其是对DCS远程站的电缆沟要加强巡检,发现有水蒸汽泄漏入电缆夹层、电缆沟时要及时查找泄漏点,隔离漏汽的系统,并迅速通知检修人员对漏点进行处理。 2.1.2 DCS与DEH系统通讯故障 2.1.2.1 DCS与DEH系统通讯故障现象。

2.1.1.1.1 DCS与DEH系统通讯故障时,可能出现操作员站不能操作,其数据不能刷新,控制器之间数据不能交换,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2.1.2.2 DCS与DEH系统通讯故障原因。 2.1.2.2.1 系统网络负荷过高,造成通信堵塞;

2.1.2.2.2 通信模件发生故障,网络交换机故障或通信网络接口接触不牢。 2.1.2.3、应采取的预防技术措施。

2.1.2.3.1 维护人员定期检查通信模件(DP),保证通信模件(DP)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网络交换机各指示灯是否正常,通信网络接口的接头是否有松动或接触不牢现象并处理。

2.1.2.3.2 点检、维护人员定期检查控制器、数据总线的负荷率,负荷率小于20%。

2.1.3 DCS与DEH系统控制器故障。 2.1.3.1 DCS与DEH系统控制器故障现象。

2.1.3.1.1 单个控制器故障不会影响机组运行,当一对冗余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影响相关控制设备工作。

2.1.3.2 DCS与DEH系统控制器故障原因。 2.1.3.2.1 控制器组态丢失或组态不正确; 2.1.3.2.2 控制器电源故障;

2.1.3.2.3 控制器上一级网络故障,控制器下一级网络故障; 2.1.3.2.4 控制器死机; 2.1.3.2.5 控制器感染病毒; 2.1.3.2.6 控制器运行非法指令; 2.1.3.2.7 控制器内部元件损坏; 2.1.3.3 应采取的预防技术措施。

2.1.3.3.1 维护人员定期对控制器进行容错能力测试,人为退出正在运行的主控制器,备用副控制器应无扰自动投入工作,在切换过程中,控制器不得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

2.1.3.3.2 检修维护部工作师站的操作人员为培训合格具备上机操作能力的人员,上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师站管理制度;上机操作时要严格按工作师手册操作,以防因操作不当造成组态丢失或组态不正确。 3. 应急处置体系 3.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总指挥: 车间主任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副总指挥: 车间生产主任、车间设备主任 成员:自动化服务部,热控专责,自动化维护班组,当值值长。 3.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3.2.1提出修订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

3.2.2领导小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2.3负责向上级报告本车间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2.4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3.2.4组织事故调查,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救援的事故教训,并形成总结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3.2.6组织落实整改。 3.3应急工作小组职责:

3.3.1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事故预想,负责提供技术指导。 3.3.2定期组织运行人员和热工人员演练,加强技术培训。 3.3.3运行和热工人员定期巡查设备, 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3.3.4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检修规程,正确执行各项运行操作、做好日常点检、维护检查和检修消缺工作。 3.3.4根据事故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

3.3.6及时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事故情况,及时通知专业应急组和其它事故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救援; 3.3.7参加调查事故原因,进行事故分析。

3.3.8根据故障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审批程序审核后,及时落实整改。 4. 预防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分散控制系统工作环境包括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抗电磁干扰能力、分散控制系统远程控制设备环境等。 4.1.2分散控制系统电源及接地。 4.2危险预防

4.2.1认真执行定期巡检制度,热工加强对分散控制系统的监视检查,当发现DPU、卡件、网络、电源等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及热工人员并迅速做好相应对策。

4.2.2热工维护专业认真执行定期维护、校验制度。

4.2.3检修前应通过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对有关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以制定和补充检修相关项目。

4.2.4机组检修前,应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缺陷的系统或设备进行试验。 4.2.4检修后对分散控制系统进行完整的检查、校对和试验。

4.2.6认真执行热工保护投退和修改制度,严格履行保护定值修改、审核、审批程序,程序修改后必须检查验证。

4.2.7按照安全规程,严格执行热工工作票,切实做好安全措施。 4.2.8投入运行的模拟量控制系统应定期做扰动试验。

4.2.9认真执行DCS软件管理制度,规范分散控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严格履行软件修改、审核、审批程序;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分散控制系统中使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分散控制系统防病毒措施。

4.2.10认真执行图纸资料管理制度,做好图纸修改变更记录。 4.2.11认真执行备件管理制度,物资库必须备有适当的应急备件。

4.2.12分散控制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

4.2.13主要控制器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应考虑采用非同一板件的冗余配置。

4.2.14系统电源应设计有可靠的冗余配置。

4.2.14通信负荷率设计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在高负荷运行时不出现"瓶颈"现象)之内。

4.2.16系统接地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电缆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 4.2.17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处理的要求。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应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

4.2.18控制器故障时包括电源故障),故障后复位时,保护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应处于安全位置。

4.2.19全面整理阀门和设备在控制电源失去后的状态,分析对机组安全影响。对调门失电后保位问题做相关的试验。如电泵最小流量阀、汽泵最小流量阀、除氧器上水调门、给水调门、勺管位置以及高低压旁路等等,其状态对主机和重要辅机的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4.2.20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在各种情况下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后的紧急停机停炉措施。 4.3危险预警

4.3.1 分散控制系统模件状态指示异常; 4.3.2 操作员站显示异常、控制键盘异常; 4.3.3报警窗异常。 4.4预警程序

4.4.1 一旦发生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现象,应按照事故处理规程处理。立即通知检修维护部所有热控班组或值班人员(夜间或节假日),检修维护部、热控专工和部门负责人。在出现危及机组正常运行的事件或危及设备安全的情况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

4.4.2 指挥人员及应急工作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向运行人员了解情况,迅速排查原因,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措施,尽可能保护设备安全。 5. 应急处置

5.1 DCS与DEH系统出现故障后组织措施

5..1.1 如DCS与DEH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问题,一律在当班值长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进行处理,值长应对所发布的所有事故处理命令的正确性负责。 5.1.2机、炉、电专业主管。在接到值长通知后,在厂里时应于5分钟内、在家应于40分钟内赶到集控室,其职责是协助值长对各自专业的现场处置,主动向值长提出对本专业的现场处置建议和要求,指导运行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的操作,且对自己所作指导的正确性负责。

5.1.3热工专业主管、自动班的班长(技术员)及设备负责人,在接到值长汇报或通知后,在厂里时应于5分钟内、在家应于40分钟内赶到集控室,其职责是协助运行人员进行隔绝操作,指导运行人员实施安全措施,向值长提出隔离设备的检修申请,并立即组织人力对已隔离的故障设备进行抢修,对抢修现场的技术安全措施的完善性负责。

5.1.4 厂领导(厂部值班领导)。在接到值长汇报后,指导值长指挥事故处理,提出故障设备抢修及机组设备恢复的原则意见,指导各部门组织对事故的处理工作。

5.2 当DCS系统故障时处置程序及技术措施

5.2.1 运行人员应该常监视DCS画面上系统的网络运行情况。出现下列情况按重要缺陷处理程序,迅速通知检修维护部热工自动班班长组织消缺。

5.2.1.1 当发现各控制站的右上角由绿色变为红色时,说明控制站的一路电源失去,运行人员应及时通知热工检修人员处理。

5.2.1.2 当发现有站点的网络线由绿色变为红红色时,说明该网络离线,运行人员应及时通知热工检修人员处理。

5.2.1.3 当发现有控制站由绿色变为白色时,说明该控制站故障,运行人员应迅速通知热工检修人员处理,并对该站控制的设备进行临时紧急监控。 5.2.1.4 当部分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 “黑屏”或“死机”),可以在其它操作员站操作监控,通知热工检修人员处理。

5.2.1.5 对MACSV系统来说,发现卡件故障,运行人员应联系热工检修人员及时处理,做好安全措施后进行在线更换卡件。

5.2.1.6 无论哪个系统控制单元(DPU)的单DPU离线故障后,运行应及时联系热工检修人员处理,进行在线更换DPU。

5.2.2 如出现下列情况,值长则按DCS、DEH系统出现故障后组织措施的要求,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开展故障处置工作。

5.2.2.1 当只有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上位机“黑屏”或“死机”),而控制站电源未失去时,运行人员及时通知热工检修人员处理,并进入工程师站和在值长站以操作员身份登录后暂时监视操作,

5.2.2.1.1 如果是全部操作员站的电源失去,运行人员或热工人员进入电子间,抢合DCS电源柜内的各操作员站空气开关一次,对于抢合成功的操作员站迅速开机恢复操作,未抢合成功的操作员站热工检修人员查明故障继续处理。 5.2.2.1.2 如果本机组的工程师站也无法操作,值长站也无法操作,运行人员可到另一台机组的工程师站在热工检修人员的指导下切换到本域进行操作,如果都不能进行操作且操作员站空气开关都抢合不上,应采取立即停机、停炉的措施。 5.2.2.2 当分散控制系统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时,造成所有数据不能进行刷新(“死机”)和操作时,及时通知热工检修人员处理。

5.2.2.2.1 检查电子间GPS柜的交换机电源是否失去,如失去迅速查明原因并抢合跳闸的空气开关一次(GPS柜内本身的电源开关和DCS公用系统配电柜内的通讯空气开关),如抢合不成功,热工人员应在最短时间查明原因处理故障。 5.2.2.2.2 如交换机电源是未失去,则应检查网络交换机是否故障,如故障热工人员迅速进行处理故障;网络交换机工作正常时则应检查服务器是否故障,如故障热工人员可用公用系统的一台服务器(处于从状态)来暂时代替故障服务器,维持机组运行。

5.2.2.2.3 如长时间不能处理好上述故障且机组运行工况不允许时,应采取立即停机、停炉的措施。

5.2.2.3 当一般DCS系统控制单元(DPU)的一对主、副DPU均发生离线故障后,根据机组运行情况,若运行参数达到停机停炉值时,应采取紧急停止机组运行的措施。

5.2.2.4 当SCS系统控制单元(DPU)的一对主、副DPU均发生离线故障后,尽量稳定机组运行,运行人员加强监视,立即联系检修维护人员处理。不能维持设备运行(运行设备跳闸,备用设备无法启动)时,应采取紧急停止机组运行的措施。 5.2.2.5 当主要模拟量控制(MCS)系统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或主、副控制单元(DPU)均出现故障(“死机”或“失电”)时,在无法维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时,应采取停机、停炉。

5.2.2.6 当锅炉炉膛安全监控(FSSS)系统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或主、副控制单元(DPU)均出现故障(“死机”或“失电”)时,在无法维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时,应采取停机、停炉。

5.2.2.7 若系统控制单元(DPU)的单DPU运行且发生离线故障后,按上述两个DPU均离线时的安全措施处理。

5.2.2.8 DCS所有站电源失去时,按停机、停炉处理。

5.2.3 如机组不能维持运行需停机、停炉,值长立即汇报地调,口头申请停机;在故障处理后,联系地调申请开机。 5.3 DEH系统故障时处置程序及技术措施。

当DEH操作员站画面中的左上方System绿色条框变成红色平光或者红色闪烁时,应立即通知热工检修自动班人员检查处理。运行人员注意观察DEH各种参数。当 DEH系统出现下列故障,值长则按DCS、DEH系统出现故障后组织措施的要求,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开展故障处置工作。

5.3.1 当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黑屏”或“死机”),及时通知热工人员处理,首先进入工程师站进行操作控制,如果工程师站无法操作,再使用后备硬手操(辅盘)打到就地操作。如果上说方式都无法操作,应采取停机、停炉处理。 5.3.2 当控制系统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时,造成所有数据不能进行刷新(“死机”)时,按“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方式处理。

5.3.3 当DEH系统故障时(失电或控制器故障),汽轮机跳闸,热工检修人员尽快处理故障,恢复系统后运行重新挂闸冲转。

5.3.4 当厂用电中断,UPS电源故障时,DCS、DEH等控制系统都失电,汽轮机跳闸,应紧急停止锅炉运行。

5.3.6 机组需停运,值长立即汇报地调,口头申请停机;在故障处理后,联系地调申请开机。

5.4 DCS与DEH系统故障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5.4.1 值长立即派人检查电子间GPS柜的交换机电源是否失去,如失去迅速查明原因并抢合跳闸的空气开关一次(GPS柜内本身的电源开关和DCS公用系统配电柜内的通讯空气开关),如抢合不成功,热工人员应在最短时间查明原因处理故障。

5.4.2 若是全部操作员站的电源失去,运行人员立即进入电子间,抢合DCS电源柜内的各操作员站空气开关一次,对于抢合成功的操作员站迅速开机恢复操作,未抢合成功的操作员站待热工检修人员查明故障后可以恢复送电。

5.4.3 当厂用380V45B030

2、46B030

2、UPS至DCS、DEH电源全部中断后, DCS、DEH等控制系统都失电,汽轮机跳闸,应紧急停止锅炉运行。此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厂用电全部失压后的处理步骤操作,严防出现误操作及事故扩大现象发生。 5.4.4 DCS与DEH系统故障,应及时通知热工检修人员处理;

5.4.5 在DEH系统正常的情况下,DCS操作员站死机或失电后,在画面上无法监盘或操作设备时,应迅速打开DEH画面,监视负荷、转速、汽压、真空、油温、振动等,并不断刷新画面,便是于实时监测,同时将DEH功能切至手动方式,对机组暂不进行负荷升降及调整工作;

5.4.6 锅炉在维持运行时,严格监视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若汽包水位出现高水位无法调整时,电动给水泵勺管就地调整,必要时就地开启再循环门或事故放水门进行控制水位;

5.4.7 严格监视汽温、汽压的变化,机组人员应及时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在设备确已不具备运行条件或继续运行,对人身、设备有直接危害时,应停机、停炉处理;

5.4.8 DCS与DEH系统故障,机组在不能维持运行时,紧急停机、停炉; 5.4.9 紧急停机、停炉前,一定要合理安排人员到位,先在盘上硬操或就地启动交流润滑油泵, 手动MFT,停止向炉内供应一切燃料,机组手动打闸后,顶轴油泵在转速1200rpm时,应立即就地启动,各抽汽电动门在就地按下电动关闭,注意除氧器水位、热井水位等,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好相关调整,并汇报值长、单元长及分管领导;

5.4.10 处理事故的每一个阶段,要及时汇报值长,正确地组织处理,做好机组启动准备工作,若具备恢复条件,方可重新启动。 5.5应急装备与物资

按照电厂事故备品备件管理的规定,采购库存一定数量的事故备品备件。 6. 事故处理恢复

6.1查找故障原因,按系统(电源、气源、通讯、汽轮机控制、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锅炉炉膛安全监控、保护联锁控制等)、按区域(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汽机侧就地设备、锅炉侧就地设备、其他系统就地设备等)排查,确定应急工作方案,执行安措,消除缺陷。

6.2在值长的协调指挥下,逐级恢复供电,对故障点进行功能恢复试验。 6.3协助运行启动机组。 7. 事故调查分析与整改

7.1及时记录并打印事故发生时的事件、跳闸首发信号、运行参数、趋势记录等原始资料。

7.2由当值运行人员提供详细的监控信息。 7.3由检修人员提供详细的检查、处理情况汇报。

7.4由安全检察室负责人召集应急指挥部成员、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当值运行人员、参与应急的检修工作负责人召开事故分析会。

7.5由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填报事故报告,编写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经审核、审批后贯彻执行。

7.6问题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将整改资料汇总存档

第四篇: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10kV系统经常发生单相接地问题,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得到了很大进步,文章通过分析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原因及危害,总结出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关键词:单相接地故障;危害;处理;注意事项

1 概述

电力系统在进行分类时常分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有一大优点就是系统某处发生单相接地时,虽会造成该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其他两相的相电压升高,但线电压却依然对称,因而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继续运行1~2小时。10KV系统无论是在供电系统还是配电系统中都应用的比较广泛,故10KV系统是否可靠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然而10kV系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机率却很大。10kV系统若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未得到妥善处理让电网长时间运行的话,将会致使非故障相中的设备绝缘遭受损坏,使其寿命缩短,进一步发展为事故的可能得到提高,严重影响变电设备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熟知10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一旦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必须及时准确地找到故障线路予以切除,以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2 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及危害

导致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主要原因:

(1)设备绝缘出现问题,发生击穿接地。例如: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单相绝缘击穿或接地、绝缘子击穿、线路上的分支熔断器绝缘击穿等。

(2)天气恶劣等自然灾害所致。例如:线路落雷、导线因风力过大,树木短接或建筑物距离过近等。

(3)输电线断线致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例如:导线断线落地或搭在横担上、配电变压器高压引下线断线等。

(4)飞禽等外力致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例如:鸟害、飘浮物(如塑料布、树枝等。

(5)人为操作失误致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等。

10kV系统的馈线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危害除了使非故障两相电压升高以及可能产生的几倍于正常电压的谐振过电压引起绝缘受损危及到变电设备外,变电站10kV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也将检测到零序电流,在开口三角形上产生零序电压,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励磁电流增加,如果未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将烧毁电压互感器,造成设备损坏、破坏区域电网的稳定,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

3 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

由于采用接地变的变电站,在发生接地故障后,馈线保护可以通过零序保护跳开开关,无需进行处理。所以这里主要讲的是对于采用消弧线圈的变电站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运行人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故障处理:

当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值班员应马上检查10kV接地选线装置是否动作,10kV线路保护是否动作,在把记录做好的同时,应该报告当值调度和有关负责人员,并按当值调度员的命令寻找接地故障。在查找接地故障时,应先详细检查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有无明显的故障迹象(如绝缘是否有击穿的痕迹等)。在发生接地故障的10kV系统中,若未通过查看故障痕迹来发现故障点,就需进行各线路接地故障的排查,可采用断开某条线路断路器来查看接地故障现象是否消失,从而来判断该条线路是否为故障线路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线路,当确定该线路是故障线路时,要立即汇报当值调度员处理,同时要对站内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若逐条线路依次进行排查后仍未找到故障线路而接地故障仍然存在时,运行值班人员可考虑是两条或多条线路同时发生了接地故障或10kV母线设备发生了接地故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故障查找。另外,若10kV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熔断器熔断时,用于更替的熔断器除必须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和较大的断流能力外还需具有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切记不得用普通熔断器来代替。

4 在10KV系统中处理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注意事项

(1)10KV系统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一般在规程中规定不得超过2小时。

(2)10KV系统带接地故障运行时,为了防止因接地故障时电压升高使电压互感器发热、绝缘损坏和高压熔断器熔断等情况发生,需加强对电压互感器的监视。

(3)在10KV系统中寻找单相接地故障时,若有关人员汇报某条线路上有故障迹象时,可先拉这条线路。若未发现故障迹象,为了减少停电的范围和负面影响,应先操作有其他电源的线路,再试拉线路长、分支多、历次故障多和负荷轻以及用电性质次要的线路,然后试拉线路短、负荷重、分支少、用电性质重要的线路,双电源用户可先倒换电源再试拉,专用线路应先行通知或转移负荷后再试拉。

(4)在10KV系统中处理接地故障时,禁止停用消弧线圈。若消弧线圈升温超过规定时,可在接地相上先做人工接地,消除接地点后再停用消弧线圈。

(5)做好详细故障记录,以便为下次出现接地故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董勇,李光友.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及处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2]田轶华.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与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4S.

第五篇: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措施探讨

1、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

1.1液压系统振动和噪音

振动和噪声直接危机到人的情绪、健康和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疲倦,造成安全事故 当吸油路中有气体存在时产生严重的噪音。一方面可能是吸油高度太大,吸油管道太细,油泵转速太高,油箱透气不好,补给油泵供油不够,油液太粘或滤油网堵塞等原因,使油液不能添满油泵的吸油空间,使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分离不出来,产生所谓空蚀现象;另一方面,可能是吸油管密封不好,油面太低,滤油网部分外露,使得在吸油的同时吸入大量空气。噪音和振动也可能是油泵或马达的质量不好所致。油泵和马达的流量脉动,困油现象未能很好消除,叶片或活塞卡死,都将引起噪音和振动。

1.2 油温过高

调速方法、系统压力及油泵的效率、各个阀的额定流量、管道的大小、油箱的容量以及卸荷方式都直接影响油液的温升,这些问题在设计系统时要注意妥善处理。除了设计不当外,液压系统出现油温过高的一些可能原因如下:1)泄漏比较严重。2)散热不良,油箱散热面积不足,油箱储油量太小,致使油液循环太快,冷却器的冷却作用差。3)误用粘度太大的油液,引起液压损失过大。4)工作时超过了额定工作能力,因而产生热。

1.3液压系统泄漏

液压系统泄漏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与振动、温升、压差、间隙和设计、制造、安装及维护不当有关。泄漏分为外泄漏和内泄漏。外泄漏是指油液从元器件或管件内部向外部泄漏;内泄漏是指元器件内部由于间隙、磨损等原因有少量油液从高压腔流向低压腔。为控制内泄漏,国家颁布了各类元件出厂的试验标准,标准中对元件的泄漏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控制外泄漏,常以提高元器件几何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合理设计、正确使用密封件来预防和解决漏油问题。

1.4工作机构运动速度不够

产生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油泵输油量不够或完全不输油,系统泄漏过多,进入液动机流量不够,溢流阀调节的压力过低,油泵转向不对或油泵吸油量不够,吸油管阻力过大,油箱中油面过低,吸油管漏气,油箱通大气的孔堵塞,使油面受到压力低于正常压力,油液粘度太大或油温太低,这些都会导致油泵吸油量不够,从而输油量也就不够了 油泵内泄漏严重。油泵零件磨损,密封间隙变大或油泵壳体的铸造缺陷,使压油腔与吸油腔连通起来 处于压力油路的管接头及各种阀的泄漏,特别是液动机内的密封装置损坏,内泄漏严重。

2、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检查方法

2.1 直观检查法

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故障,可以通过眼看、手模、耳听和嗅闻等手段对零部件进行检查。

2.2 对换诊断法

在维修现场缺乏诊断仪器或被查元件比较精密不宜拆开时,应采用此法。先将怀疑出现故障地元件拆下,换上新件或其他机器上工作正常、同型号的元件进行试验,看故障能否排除即可作出诊断。

2.3 仪表测量检查法

仪表测量检查法就是借助对液压系统各部分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油温的测量来判断该系统的故障点。在一般的现场检测中,由于液压系统的故障往往表现为压力不足,容易查觉;而流量的检测则比较困难,流量的大小只可通过执行元件动作的快慢作出错略的判断。

2.4 原理推理法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不同的液压元件、按照液压系统回路组合匹配而成的,当出现故障现象时可据此进行分析推理,初步判断出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对症下药,迅速予以排除。

对于现场液压系统的故障,可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按照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的顺序在系统图上正向推理分析故障原因。

现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根据系统工作原理,要掌握一些规律或常识;一是分析故障过程是渐变还是突变,如果是渐变,一般是由于磨损导致原始尺寸与配合的改变而丧失原始功能;如果是突变,往往是零部件突然损坏所致,如果弹簧折断、密封件损坏、运动件卡死或污物堵塞等。二是要分清是易损件还是非易损件,或是处于高频重载下的运动件,或者为易发生故障的液压元件。而处于低频、轻载或基本相对静止的元件,则不易发生故障。

3、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

3.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在选择液压油时,除了要严格按照产品出帮规定及泵、阀使用要求以外,一般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1 液压油的粘度选择应考虑环境温度的高低及变化情况,环境温度较高时,应采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反之,应采用粘度较低的液压油。

3.1.2考虑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的高低,通常工作压力高时宜选择粘度高的液压油,因为高压时的泄露问题比克服粘阻问题更为突出。在工作压力较低时,则选用低粘度的液压油。

3.1.3考虑运动速度的高低,当工作装置运动速度很高时,油液速度也高,液压损失随之增大,而泄露量相对减少,故宜选用粘度较低的液压油,反之,宜选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

3.2 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

3.2.1 彻底排掉废油,最好在温度高的时候进行,清洗前拆开一部分管路,拆开一些阀,检查管内及阀内的锈蚀,污物粘附状况。

3.2.2 选用与工作油同类而粘度稍低的油液做清洗油,最好将清洗油加热至 50- 60度,热油使系统内的附着物容易游离脱落,设备空载运转循环清洗系统。

3.2.3 清洗后在热状态下排掉洗液,并立即加入新的工作油液。

3.2.4 油箱的清洗,油箱大多是敞开式,清洗后不能从放油塞排出的油要用海绵吸干净,油箱内滤油器需要再一次洗净。

3.2.5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以下几种较先进的清洗方法,加油清洗小推车,加压机械喷洗法,超声波清洗等,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3.3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3.3.1 250h检查保养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

3.3.2 500h检查保养工程机械运行500h后,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3.3.3 1000h检查保养此时应清洗滤清器、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滤芯和液压油,长期高温作业换油时间要适当提前。

3.3.4 7000h和10000h检查维护此时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液压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致命性的破坏。

3.4作业中注意事项

3.4.1工程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工程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工程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会使工程机械结构早期磨损、断裂、破碎,另一方面又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使油温上升。

3.4.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在工程机械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4、结论

工程机械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施工,而液压系统对于工程机械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当中积累经验,保证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许囡.浅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正确使用语维护[J].甘肃科技,2009.

[2]董守聪.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J].建筑机械化,20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入党申请的思想汇报下一篇:入党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