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基础研究论文

2022-04-2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银行业务基础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私募基金近年来在全球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角色。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得到国际大投行的青睐。虽然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私募基金在我国还面临许多挑战。私募基金要在我国健康发展,还急需解决基础研究、退出方式等问题。

银行业务基础研究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OT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SWOT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机遇、外部挑战等四方面的内容,充分展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面临的现状。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框架,借鉴国外私人银行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开发出符合我国市场适销对路的财富管理方案,才能切实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私人银行 SWOT分析 本土化优势

一、引言

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金融服务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零售产品服务、理财产品服务、私人银行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和理财服务发展迅速,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发展有限,这与我国迅速增长的私人银行业务需求严重不符。所谓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以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为目标,根据这些客户的需求提供的一种量身定制的高端金融服务。这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涵盖了资产管理、信托、投资、遗产安排、拍卖等内容。现今,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美国私人银行业务每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5%。在欧洲,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已经达到零售产品业务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SWOT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机遇和外部挑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OT分析

从现阶段来看(如图1所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既存在私人银行业务需求巨大、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本土化优势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的竞争劣势也很明显,诸如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种类数量少且专业化水平低、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缺乏品牌号召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缺乏高端人才等,目前形势相当严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也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大发展。

图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OT分析结构图

(一)竞争优势(S)

1.国内市场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巨大。我国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和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内在需求。一方面,我国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造就了包括企业家、私营业主、企业高管、明星在内的庞大的私人银行目标客户群。根据《世界财富报告2012》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拥有可支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达到41.5万人,而且每年大约保持10%以上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个人金融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有了新的认识,也逐渐接受了先进的理念,产生了各种个性化的私人银行业务需求,这就造成人们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就更为迫切。

2.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本土化优势。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本土化优势主要表现为本土市场优势和本土文化优势。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客户群体和网络资源上具有绝对明显的优势,我国的商业银行,拥有分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可以提供便利的服务,已经积累了众多的高端客户。由于多年来优势客户和高端客户在我国商业银行办理融资、结算等多种业务,彼此间易于沟通且值得信赖,只要能获得同样的服务,这些客户一般会选择我国的商业银行。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内高端客户的文化和价值观更为接近,可以更好地把握客户的理财偏好和需求,其所推出的产品也容易满足客户个性化、区域化的需求,客户也更容易接受。从这点来看,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重要优势。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根植于我国文化,其经营模式、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其所开展的私人银行业务更易于被客户信任和接受。

(二)竞争劣势(W)

1.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种类数量少且专业化水平低。私人银行业务是以提供私密性、专属性、尊贵性、专业性的高端金融服务而著称,其中专业性是指商业银行要为客户提高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金融政策不完善以及自身开发设计能力不足,使得所开发的产品种类数量少没有实现差异化,而且存在单一性和同质化的趋势,不能够满足私人银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丢失大批客户。

2.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缺乏品牌号召力。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均为高端客户,其十分看重品牌,无论是瑞士银行集团、JP摩根私人银行还是花旗私人银行、汇丰私人银行,无不历史悠久,制度完善,盈利模式合理,与刚刚起步的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相比,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全球性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缺乏高端人才。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不仅要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而且要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信托计划的规则以及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由此可知,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不仅专业知识渊博,而且要有足够的从业经验。从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私人银行业务的中坚力量都是在投资银行、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从业人员,他们不仅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亲历一个经济或金融周期的实战经验。然而,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合格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导致私人银行的客户经验极度缺乏,特别是高品质的人才,更是一才难求。

(三)潜在机遇(O)

1.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实施经营转型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过于单一,以传统存贷款为主;利润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而非利息收入平均约在15%左右。这种过分依赖于存贷差的盈利模式,已经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的商业银行往往处于既要降低经营风险,又要实现利润的困境中。如何将盈利模式从交易型转向顾问咨询型模式,这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结构转型,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实现收入来源的均衡发展。从目前来看,私人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和拓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平台,其服务于高端客户,利润稳定、风险性小,是商业银行增加非利息收入的一个较佳的新渠道。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个现实战略选择,是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2.发展私人银行有利于金融创新。随着我国对金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参与竞争,使得本已竞争激烈的商业银行业的形势更为严峻。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趋于单一性和同质化,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往往稍逊一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行目标客户群的细分以便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由此可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服务于高端客户,本身就以专业性为其特点之一,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更为其本质体现,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金融创新和业务整合的契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

3.私人银行市场份额高度分散。从私人银行业务本身来看,其市场状况非常分散,即使世界最大的私人银行巨头也仅分享了1.5%~2%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在抢占我国市场时,往往首先注重目标客户较为集中的大城市,只发展盈利水平较高的业务品种,这就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流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我国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并且增长速度快,这表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众多的目标客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要立足于客户资源的基础上,为高端客户群提供更为广泛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必将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大有可为。

(四)外部威胁(T)

1.外资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趋于白热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外资银行全面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商业银行业由此步入了与外资银行全方位竞争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巨大的财富管理市场,进入的外资银行无一例外地将其经营战略定位于适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高端客户。外资银行由于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历史悠久,制度完善,人才齐全以及强大的开发设计能力,使得外资银行相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拥有的产品种类多,各种投资方案丰富。这就造成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的流失。例如,花旗集团仅在亚洲就为6000多位富豪管理近600亿美元资产。从目前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代表处和业务部均派驻具有深厚从业经验和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我国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高端客户方面进行激烈地争夺,这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原先垄断高端客户服务市场和财务管理等业务领域受到严重威胁。

2.我国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从目前来看,我国没有非常明确的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规章,主要适用于《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也许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刚刚起步,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监管规定正在制定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外资银行正是利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空挡,在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中,扰乱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因此,为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维护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我国监管部门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准入,必须严格执行私人银行市场准入标准;第二,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对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员,要从严要求,制定适时可行的认证制度;第三,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私人银行业务产品丰富,财富管理方案多,而我国客户对境外金融市场了解有限,为充分保护我国客户的利益,有必要要求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制定出风险管理的详细措施与规定。

三、小结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市场规模巨大,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本土化的市场优势和本土化的文化优势明显,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发的产品容易被我国客户所接受与认可,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不可否认地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存在产品、品牌、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劣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要抓住私人银行客户分散、银行转型升级的潜在机遇,迎接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克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弊病,制定确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来增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必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陈宏臻.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策略研究[M].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2]张长征,付玲玲.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07年第7期.

[3]黄春玲.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7年第3期.

作者简介:尚桂珍(1962-),女,辽宁人,现就职于兰州银行银隆支行。

作者:尚桂珍

银行业务基础研究论文 篇2:

论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摘要:私募基金近年来在全球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角色。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得到国际大投行的青睐。虽然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私募基金在我国还面临许多挑战。私募基金要在我国健康发展,还急需解决基础研究、退出方式等问题。

关键词:私人股权投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以下特点:募集方式不同;募集对象不同;投资更具有灵活性;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由于其受到政府监管相对较宽松,操作缺乏透明度,有可能出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将不利于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在可能在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蕴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如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代理风险等。如何大力健康发展我国私募基金尤为重要。

一、私募基金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是上世纪80年代在欧美慢慢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这种资本投资手段已经发展成熟并壮大起来,在欧美资本市场饱和的前提下,国际投资者们纷纷看重亚太地区的发展潜力而开始向这一地区转移自己的投资重点。现在,美国、欧洲的基金和大投资机构都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战略基目标。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无论新兴或传统行业都有极大的增长空间,这对于本国的尤其是外国的投资商来说,有着巨大的利润诱惑。当前我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大约有500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略多于1/3,规模较大的单一基金数额估计2-3亿元。而证券投资基金的股票资产约为1600亿元,保险投资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总数超过了1000亿元,QFII增加额度之后将达到约800亿元的投资规模。

随着中国企业制度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升,投资银行、法律服务等支撑系统的迅猛发展,中国私人股权投资市场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制度法律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其在中国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私募基金规模较小

我国私募基金通常专指专门从事与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不同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其内涵类似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而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内涵类似于共同基金(Mutual Fund)。共同基金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组合投资(portfolio)和随时赎回。私募基金则不受这两个条件的约束。对冲基金在50年前刚刚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对冲基金发展迅速,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25%。根据Tremont公基金中,到2003年,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有6500-7000亿美元,这些资产分布在约5000个基金中,平均每个基金的数额超过1亿美元。同时,全世界的对冲基金数量有92%在美国,有7%在欧洲,只有1%左右的数量存在于亚洲和世界其他剩余地区,美国是对冲基金的主要控制地。我国的私募基金大部分的资金来源包括一些国有机构、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者。相比较而言,我国私募基金规模很小。据估计,我国A股市场的私募基金规模有5000-6000亿元,约合600-700亿美元。规模较大的单一基金数额估计2-3亿元,合3000-4000万美元。

(二)私募基金在国内的投资面临外国投资者的竞争

私募基金生存的重要条件是来源稳定的资金,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不光受到国内储蓄、证券、信托、保险、外汇等理财产品的竞争,也受到外资金融机构开发的互换产品的竞争,以及外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开拓的竞争(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是高净值私人投资者)。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共有225家营业性机构和240家代表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96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银行在金融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对于开发我国市场也是有的放矢。例如渣打银行和荷兰银行在2005年5月推出的理财金融产品是比较典型的互换业务。而私人银行业务也受到外资银行,尤其是有经验的欧洲银行的重点关注。相比之下,我国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基金经理与资金方的特殊的私人关系维系。这对于发展一种可利用现代营销技术开发客户的业务是难以成功的。如果没有客户的资金,私募基金名存实亡。

(三)私募基金的身份得不到确认

可能是担心私募基金对市场的破坏作用,还可能是担心私募基金与国有机构合作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私募基金身份一直不能得到确认。加上我国对私人及其机构筹集资金有严格的限制,使得私募基金在证券市场投资的手段主要以短期投机为主。一般是做完一个波段后,将客户资金归还,并将剩余利润按照事先约定进行分割。其实,这种政府管制的方案既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正常发育,也不利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力的培育。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其趋利性是非常强的。如果市场不开放,私募基金发展就会出现畸形。

(四)运作机制尚未建立

美国的有限合伙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较好地解决了风险投资中突出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私人股权基金的运作至少涉及到三个主体:基金投资人、基金管理人、企业家。为了规范和治理三方的关系,需要设计一系列复杂的合约条款和治理结构,包括:

1、私人股权基金的基金结构,用于规范和治理基金的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的关。

2、私人股权基金管理人的报酬机制,用于有效激励基金管理人。

3、私人股权基金管理人与企业家的合约,用于规范和治理基金管理人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上述三方面问题是私人股权基金运作的核心,然而目前国内对其认识不足,制度缺失,专业人才匮乏,在实践中难以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由于没有有限合伙制的法律制度安排,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态只能以公司的方式出现,单一的组织形态对风险投资的资金进入以及决策效率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基本还是以公司制形式运作。研究表明,公司风险投资存在先天缺陷,必须依赖与母公司的战略协同效应才能取得成功。

(五)理念、工具和手段落后

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并不在其雄厚资本,而是在非组织结构货币方面:收集信息和对目标企业监控。这是私人股权基金投资管理的核心理念。创业企业在争取外部投资时存在如下障碍: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合同的不完备性和不可执行性。

国外学者和风险投资家在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机制,包括工具和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创业企业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目前国内对其认识不足,很多创新工具的设计和使用仍面临制度约束,无法有效收集信息并对目标企业实施监控。

(六)退出方式不通畅

私人股权投资的退出虽是投资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成功的退出对于投资者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进而筹集新的资金至关重要。发达的IPO市场使得私人股权基金更容易筹集到新的基金,因此资本市场比较健全的发达国家往往以IPO的方式实现退出。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健全的资本市场,私人股权基金更倾向于以出售的方式来实现退出。

我国大部分私人股权投资者最初希望在上海或深圳的证券交易所通过IPO实现退出,但事实证明在国内通过上市实现退出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决定权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更受关注的是急需筹集资金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与母公司关联度较高。因此,很多拥有国际资本支持的公司一般不考虑本土上市,大部分公司要么选择出售给战略投资者,要么公司自己进行股票回购,要么争取在海外上市。

二、对我国私募基金的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为使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基础研究是国内整个投资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随着股权分制改革的深入,股票数量将大幅增加,股票市场的博弈结构将变得更加复杂化,易变性增加。私募基金过去的如操纵股价、联合坐庄、内幕交易,以及行贿等这些落后甚至违法的盈利模式将不复存在。私募基金必须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获取可靠的投资机会。加强基础性研究是理解市场的前提。基础研究是金融理论创新的源泉,也是当前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我国投资界需要大力加强的。

(二)加强私人股权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建设,消除制约因素

应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发展的制度环境,积极培育和促进具备较丰富投资经验和较高声誉的本土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群体的形成,拓宽企业年金、银行附属机构、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富裕个人等为代表的投资者的资金投向,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共同促进社会资金以基金形式参与到私人股权市场,推动储蓄资金的转化。

(三)基金管理人要加强自己判断市场的全球化眼光

基金经理在基金行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基金行业投资水准的主要代表是基金经理。我国证券投资行业虽然不乏人才,但要与QFII等这些老练的机构投资者竞争,尚有不小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差距是投资的国际化眼光。私募基金作为有长远发展潜力的前沿行业,其资产管理人必须通过自己独立的、客观的判断用全球化的视角来评价我国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建立客观的估值体系,不人云亦云。在金融市场全球跨市套利的背景下,我国投资机构如果不能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判断国内资产,就难以对A股市场中的资产有一个可观的判断,从而易受他人影响,在对我国金融资产定价权争夺中失利。

(四)建立和完善以有限合伙为代表的私人股权基金

建立有限合伙制这一特殊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非常必要。未来发展风险投资的组织机构选择应明确以有限合伙为基本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工作。

(五)积极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理顺私募基金的退出方式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已发生许多积极变化,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推出中小企业板,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推出创业板,为创业投资的股权增值和成功退出提供了新的渠道。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为包括创业投资、并购基金在内的私人股权投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退出通道,为解决制约国内创业投资退出的瓶颈问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时卫干.国际投资基金在中国[J].看世界,2006(1).

2、李晓明.私募股权基金的中国起步[J].中国投资,2006(11).

3、王巍.迎接私募股权基金的时代[J].中国金融,2007(11).

4、杨海霞.私募股权基金走到“阳光”监管下[J].中国投资,2007(6).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作者:李 昉

银行业务基础研究论文 篇3:

对我国发展私人银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富人阶层迅速崛起,财富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中外金融机构纷纷把中国视为私人银行业务极具潜力的市场。文章结合当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机遇、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 机遇 挑战 对策

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ing)是指商业银行以富人阶层客户为目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向社会富裕人士所提供的一揽子顶级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起初,私人银行业务只是向皇室成员提供服务,内容也只是单一的财富管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范围涵盖资产管理、投资、资金转移、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私人银行业务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

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率先在北京、上海推出私人银行服务;6月25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北京正式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同年8月,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相继正式推出私人银行业务;2008年3月,交通银行私人银行管理中心成立。与此同时,国内多家银行正在积极筹备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成为了当今国内外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也成为了全球金融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本文根据国内目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如下的分析与思考。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管法规不断改进,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

1、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数量已从2001年的12.4万上升到2006年底的32万,跃居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同时,中国市场现有65%的所有资产是以现金的方式持有,是世界上现金持有率最高的国家。2007年12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论坛活动中,人们再次将视线注视到了私人银行这个话题上来,目前中外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争取已有高净值客户、发展和挖掘潜在的客户。

2、外资银行的广泛进入,给中资银行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发展私人银行的经验

外资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和新兴银行业务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金融全面开放必将打破中国银行业的低效率均衡,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成为中资银行在变革过程中选择的可行性路径,目前我国已有20家多中资银行先后接受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入股,在改变单一股权结构、提高了自身经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做到了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外资银行的深入合作,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将从传统上过分依赖存贷款利差而生存转为更注重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并更注重私人银行业务的开拓,在一定的程度上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水平上的差距。

3、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金融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了非利差收入业务的拓展,许多银行都纷纷组建了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理财业务、现金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衍生金融业务等得到快速发展,资金运用渠道日益多元化,综合化经营进一步显现,这些做法在某些程度上恰恰迎合了对私人银行业务全能化、复杂化的要求,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内银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与获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4、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范围扩大了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

近两年,中国银监会逐步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相关政策,允许商业银行代客投资,并已与银监会签订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机构监管的股票市场,以及上述境外监管机构所批准、登记或认可的公募基金。截至目前,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境外投资范围扩展至香港、英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底,共有23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取得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 这对于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来讲是一个好消息。

二、国内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

富裕人群的急剧增长给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带来诱人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不容忽视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配套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大踏步发展仍面临人才、法规、产品及市场观念等障碍。

1、专业人才缺失是国内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重要问题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最关键的环节是发现客户需求,并做出满足客户要求的解决方案,这就有赖于高素质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及其背后的专家顾问团队,而目前我国私人银行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招募到足够的专业人才。由于专业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要求很高,客户经理必须根据客户的资产、性格、风险偏好等情况,当好客户的“财富管家”,这就要求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须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了解保险知识,熟悉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熟悉信托计划的规则和运作,同时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前国内能达到此要求的专业人才缺乏。

2、分业经营的局限性影响私人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水平

目前,国外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对私人银行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户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享受包括基金、股票、证券、保险外汇等多种投资组合,而我国一直是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 ,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相互分离,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流转,银行无法开展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别的综合业务,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有限的变通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这势必影响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水平。

3、对私人银行的监管政策还处于空白

在监管方面,由于私人银行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目前国内所有的银行法规中均没有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和约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政策还处于空白状态。2005年5月25日,中国银监委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第九条中首次提出了私人银行的概念,但同年9月正式出台的《办法》最终删掉了私人银行服务条款。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产品不同于普通理财产品,大多是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而创新和监管之间的矛盾也将凸现出来。私人银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识别难度大,金融监管还有待加强。

三、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及对从业人员高素质的要求,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须结合我国银行的经营环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道路。

1、优化客户结构,对客户进行有效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长期以来,国际私人银行业细分客户的基本思路是基于财富水平标准,即“财富金字塔”,但由于目前财富水平相似的客户可能需求根本不同,近年来国际私人银行机构又开始不断开发应用各种新的客户细分标准,如财富来源标准、财富管理参与程度标准、多重细分标准等。对于我国商业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来讲,应首先找准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市场,在重点突出富裕认识阶层的同时,应兼顾中产阶级的需求,不宜将服务门槛定得过高,首先,在可选择的经济金融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试点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其次,在对目标客户进行细分的时候,应考虑多种维度,如金融资产、风险承受度、年龄和人生阶段、职业与工作特征、金融需求的特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细分的难易程度,采用几个维度进行客户细分,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2、拓展丰富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

外资银行在国外投资工具多,手段多。在目前我国投资工具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利用现有资源,力争帮助客户找到市场上最好的投资产品,同时确保投资组合的运作效果达到客户想要的理想效果。为满足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必须学习和移植西方私人银行业务的财富管理产品,在我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金融产品。

3、防范风险,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

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其涉及的投资产品日益复杂化,而国内对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监管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交易风险在一定程度内存在,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议银监会尽早推出包含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金融监管相关办法, 统一制定私人银行业准入标准、业务范围, 提出明确的风险管理和对客户了解的详尽规范, 制定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和从业规范;其次,立法部门应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法律保障;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私人银行业务在规范和低风险下运行。

4、培养和引进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

由于目前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具有高标准、多元、全面化的特点,服务高端客户必须是精通银行、财务、税收、不动产策划、会计、法律等领域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非一味地推销银行自身产品的一般银行的理财经理。在国外加拿大皇家银行、百达银行等外资银行中,从事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理财师大多拥有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认证财务顾问师(RFC)等国际通用的理财师认证资格,目前国内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分别举办了认证私人银行家(CPB)培训班,学员大多是全国的理财人员中层层选拔出来的理财精英。在今后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方案。

5、与外资金融机构构建战略联盟

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是管理、经验、人才等。同时,受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限制,将制约着私人银行业务全面开展。通过战略联盟,商业银行可以与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形成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具备全能银行的业务功能。另外,合作后,资源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成本降低和客户基础分享,更快地培养专业人才、积累经验,从而扩大商业银行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2] 王元龙、王艳: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若干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 张长征、付玲玲: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07(7).

[4] 梁文宾:竞争合作关系下的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J].上海金融,2007(12).

作者:王 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集团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医院集团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