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类核心通识课教学改革设计研究

2022-10-17

近年来, 为适应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体系, 部分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包括创建一批优秀的文史类通识核心课程, 不同专业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团队, 经过几轮的课程建设, 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案例, 同时对于“通识核心课教学设计”在新阶段的理论与实践, 也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新特色的通识核心课设计体系。

一、通识核心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学习者与教师交流的手段依赖于教学, 如何设计和开发这种手段就成为教学设计。基于不同的教学领域、教学观念, 设计者对教学设计的看法也就不一样, 设计的方式与核心理论也不尽相同, 但是都围绕两个基本问题:“教什么”和“怎样做”。以核心通识课为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理解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的目的性

与以往传统专业课不同, 通识课主要在教学设计要针对某一个实际的学习目标, 支持学生对史类课程的全面了解进而优化教与学的活动与过程。在其教学设计中, 教师应思考应采用什么举措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有效学习。因此, 通识核心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 而不是以教学过程为目的。

(二) 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反复的过程

核心通识课的教学设计过程需要因对象或内容而不同, 分析学生的特征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同时, 教师通过检验、反馈、修改使教学实践趋于完美。

(三) 教学设计具有探索性

作为对知识的建构和二次加工, 教师应把通识课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学习过程, 反思自己的行动, 针对不同的学生立意和创新地解决课程架构问题。

二、通识核心课教材分析的模式

按照“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教材分析, “由大到小”是就其范围而言, 先分析学期学年, 再进行通识课目标单元的分析, 最后进行课时分析;“由粗到细”体现在分析的深度层面, 在通识课的教学设计中, 至少需要三次分析教材:一是通读把握整体教材;二是认真阅读每个单元;三是细读教材的每一节。

(一) 全面认识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

教师对教材的了解和认识反映了课程的价值观念, 有助于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体现课程特色。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材编写理念, 一方面研读课程的国际标准, 对编写理念有一个全面理解;另一方面通过文献参考教师会对课程编写理念不同程度的介绍。教师在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后, 还需要明确把握编写特点, 包括如何体现、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特点、编写思路等。

(二) 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特点

教师进一步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包括对所学内容在整体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所学章节与其他学科方面的联系, 以及如何运用和发展所学内容在今后学习中的研究等。确定了某重点章节的地位后, 需要确定其核心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 以及在整体课程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把握课程内容所处“地理位置”及教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等。

三、通识课学习者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

对于通识课的学习者而言, 都是大一或大二学生, 可从两个方面来了解:一是生活经验对学生有些初步的认识;二是学生是否具备与课程相关的知识技能。首先, 教师的任务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应重视以知识经验作为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对各种的现象的理解, 不断丰富和拓展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最终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其次, 在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新知识的技能基础上, 教师还需要分析新知识的起点能力。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预备技能”。教师必须将起点能力与学情分析结合起来, 才能够确定学生的理论起点。教师对学生起点能力分析的最佳途径就是从课堂效果进行衡量, 以逆推的过程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理论起点, 即“从上到下”的思路分析, 即起点到终点的能力标识确定学生认知的现实起点。

(二) 学生的认知特征

学生的认知发展即思维的转变模式, 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 已经从具体高考运算阶段逐步过渡到大学的分析阶段。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 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相信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对感性经验的支持, 实现学生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

四、信息化学习环境下通识课教学设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 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具备新的教学理念, 具备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一) 数字化教学设计

数学化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演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等。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 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时间的连续性, 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二是资源的共享性, 上传至网络的学习资源可以供全球的学生进行使用, 实现各种软件与硬件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三是学习界面的人性化, 学生可以根据喜好进行个性化学习界面的定制;四是学习过程的协作性, 远程协商利于学生与专家之间的交流。

(二)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采用模块式的教材结构设计方法, 为每一章设计了不同的板块结构, 即“理论讨论”“小组讨论”“实践活动”三个板块, 期望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种情境学习的支架。每章设计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活动安排”等栏目, 便于学生了解本章内容概要;每章结尾前设计“学习心得”等栏目, 便于学生总结本章重点内容;通过设置“情境创设”“任务卡”“请你思考”“案例研讨”“做中学”“学中思”“思而行”等栏目创设情境, 以案例为载体, 结合复杂的真实问题,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主题, 力图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中完成学习, 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力。

其次, 按照“总-分-总”的形式搭建教材的基本框架, 内容体系按教学设计过程逻辑线索编排, 围绕教学设计要素结合教学展开论述。

首先。第一章从教学设计概述着手, 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分析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等内容。其次, 分别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展开探讨。最后, 考虑到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是当下的研究热点, 以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为主题展开。

最后, 在通识课设计中积极树立教学资源开放化、学习服务多元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和学习过程自主化的价值追求。构建面向数字化学习的课程资料, 学生可通过二维码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的衔接, 引导学生获取网络资源, 利用丰富的案例、素材、教学视频等展开教学和学习, 最大限度地满足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方面, 学生可以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教师预先指定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 学生同时又是学习共同体的一员, 学生既可以从共同体中获取知识, 也可以分享和交流对话等活动, 使每一位学生都是其他学生的学习资源, 使学习成为意义协商和新知识的建构过程。

摘要:通识课程课堂教学成功有赖于有效地教学设计。为此, 必须提升其专业素养,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研究能力, 才能促进通识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核心通识课,教学改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二级学院构建创业工作室的模式探索与实践下一篇:金融聚集对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热门文章

文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