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PsySLA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探析

2022-12-21

一、引言

作为必修的语言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是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展开会话交流, 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鉴于语言的社会性和互文性特点, 本文以影响二语习得的积极因素为依托, 旨在探索医学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的有效路径, 以期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现实问题, 为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语言基础。

二、促进二语习得的积极因素

(一) 国外的研究进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 A.H. (1954) 在其论著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最早提出“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PosPsy) ”概念, 主张关注能够让人类成功、满足、实现自我的积极品质。20世纪70年以来, 基于对此观点的深刻解读, 学者们不断推陈出新, 共同推动“积极心理学”的深入发展。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 (2000:55) 从主观、个体和集体三个层面确定了PosPsy的核心内容, 侧重强调体验、秉性和环境的积极作用。Seligman (2012) 建立的PERMA模型, 成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此模型代表五个英文词汇的首字母, 即正性情绪 (positive emotions) 、参与 (engagement) 、关系 (relationships) 、人生意义 (meaning in life) 及成就 (accomplishment) 。Tin (2013) 将“兴趣”定义为正性情感与认知水平的结合体, 是一种在任何教育环境下均可激发深度学习的动力源泉。

而后, Lake (2013) 作为代表人物, 率先将PosPsy视角引入二语习得 (SLA) 领域, 详尽阐述PosPsy中的重要概念, 以实证研究为基础, 阐明整体积极自我变量与动机变量 (如努力、自我效能) 之间需要积极自我变量发挥纽带作用, 进而促进二语习得, 这一论断标志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n SLA, PosPsySLA) ”概念正式形成, 确立了积极心理学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Dewaele&MacIntyre (2014:4) 还指出, 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 “愉悦”可以使其激发语言潜能, 营造心理空间, 提升思维能力, 摆脱负性情绪。

Oxford (2016) 基于对PERMA的修正与完善, 提出EMPATHICS模型, 即情绪与情绪智力 (emotion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意义和动机 (meaning and motivation) 、毅力 (perseverance) 、自主性 (autonomy) 、时间观 (time) 、思维习惯 (habits of mind) 、智力 (intelligence) 、性格优势 (character strengths) 及个体因素 (self-factors, 尤其是自我效能) 五个英语词汇的首字母, 阐明每个词汇代表一个重要的心理维度, 它们在动态变化中, 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人类幸福及语言成就的发展。论文集Gabry´s-Barker&Gaajda (2016) 及MacIntyre. (2016) 借助大量翔实案例充分论证PosPsy理论、示范实证研究、介绍干预实践, 有力地说明了具有科学视角的PosPsy理论能够拓展SLA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字发现, 与国外的研究成果相比, 国内的PosPsySLA研究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

孟春国 (2004) 倡导英语教学应体现“知情并重”,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情感。

毛浩然 (2007) 探讨了正性情绪对外语词汇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余卫华等 (2015) 论证了情绪智力对于调节焦虑的积极作用, 进而促进外语成绩的提高。

詹先君 (2015) 以实验为基础, 证明“理想二语自我对外语焦虑有较强的缓解作用, 从而对外语学习体验和自主学习行为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这些成果虽然在国内开启了研究积极情绪的序幕, 但是, 基本感性地肯定积极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而相对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

因此, 本文从教改实践出发论证二语习得过程中, 正性情绪对医学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的积极作用。

三、创作背景

(一) 政策导向

毋庸置疑, 当前, 英语仍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2007年7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使他们在未来学习、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明确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使我国真正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强国。2016年4月,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将继续拓展双边、多边教育合作, 使教育对外开放更加规范化、法治化。同年7月,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语言、医学等领域急需专业人才。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进一步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以便在未来工作中有效使用英语, 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全球化背景下, 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由此可见, 未来的医学人才必定是素质全面的一代: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强, 跨文化交际水平高, 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能够满足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 教学反馈

目前, 对于我校一部分学生而言,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 英语学习被其视为一种被动、必修的任务, 他们盲目上课、畏惧表达、“学用分离”。因此,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适时改革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 改善教学效果。不仅要增加语言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更要实现人本主义英语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潜能, 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使其学以致用。

四、结语

鉴于正性情绪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以及国家战略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努力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英语学习氛围, 设置“寻医问诊”等医患诊疗会话环节, 可以增强英语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学生的情绪呈现“积极-消极”的动态变化, 新教改有助于学生将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转换为主动、积极的正性情绪, 调动学习兴趣, 增强临床意识, 提高心理韧性, 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不断拓展思维模式, 开阔视野, 追求新知, 改善英语学习效果。其次, 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二语习得离不开语境, 同时, 语言能力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的心理受到自身发展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因此, 为学生营造医患诊疗会话语境, 不仅能够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医疗场景中, 获得身份认同, 增强表达自信, 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语用能力。

此外, 参与口语实训所获得的正性情绪可以延续并消解负性情绪的影响, 有助于拓展学习能力, 提升自我效能。

摘要:语言的社会性、互文性、历时性和共时性使二语习得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PosPsySLA视域下, 开展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 有助于医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 增强英语表达自信, 最终成长为国际化医学人才, 服务于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PosPsySLA,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桂英, 李成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语界, 2017 (5) :33-39.

[2] 孟春国.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的解构与重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 :73-76.

[3] 毛浩然.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167-171.

[4] 余卫华, 邵凯祺, 项易珍.情商、外语学习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J].现代外语, 2015 (5) :656-666.

[5] 詹先君.中国情景中的理想二语自我多群组验证[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 (4) :573-58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分析下一篇:泰勒原理对我国高中新课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