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活垃圾处理

2022-07-05

第一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即生活垃圾以“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或“村集中、镇转运、区清运、市处理”的模式纳入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处理;而生活污水则通过城乡污水管网收集统一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该模式适用于离城镇地区距离较近、道路交通发达、拥有较完整的污水收集管道的近郊村落。其优点是城镇生活污染处理系统技术成熟,通常采用的大型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污水效果好且稳定;不需要在当地建立额外的生活垃圾或污水处理设施,土地资源占用少;无需配备专业的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技术人员,减少了当地的人力投资。但是,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的缺点是生活垃圾运输成本高,且该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前提是近郊村落建立完善的农村污水排放与收集管网系统。

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就地集中处理模式,即联合一个或多个村庄,在当地建立合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如堆肥、填埋等技术,对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处理。该模式适用于离市区较远、但规模较大或几个村落毗邻而居、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该模式的优点是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行费用低、运输费用少;可根据当地村落条件建立合适的处理设施,传统的堆肥、填埋工艺操作简单。缺点是堆肥、填埋技术均易产生二次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集中处理模式,即对于规模较大的村庄或联合多个邻近村庄,通过污水收集管道集中到当地建立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处理。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小型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包括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蚯蚓生态滤池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等等,其中,蚯蚓生态滤池技术适用于50-300集中性农户生活污水的处理。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布局较紧密、经济较发达的偏远单村或联村。

该模式的特点是村落内需要配套较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以生物处理和自然处理为基础,工艺较为成熟。其优点是满足中大型偏远村落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缺点是传统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能耗较大、而土地处理技术占地面积较大,投资相对高,需要专业人才日常管理运行设备。

分散式家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家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家庭处理模式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将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除有机垃圾可并入生活污水处理以外,可回收垃圾可经分拣后进行综合利用或送到回收站再利用,建筑垃圾及灰石渣土可作为农村小路的铺设,而剩余垃圾可就地填埋。

该模式适用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农村。由于村落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水平不高而环境容量较大,因此垃圾产生量小且组成相对简单,村落自行消化即可解决生活垃圾的问题,但要求村民有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

农村生活污水家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家庭处理模式主要针对单户或多户家庭,采用家庭式一体化处理装置等分散型水处理设施处理家庭灰水,现今国外应用较广泛的分散型水处理设施主要有日本的小型净化槽技术、澳大利亚的“filter”污水处理系统、韩国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等;而黑水及家庭产生的有机垃圾(主要为厨余垃圾)可通过堆肥或沼气工艺进行资源化处理。该模式适用于布局分散、地形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处理的村庄。

相比大规模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分散型处理装置建设周期短、无需铺设长距离输送管道、基建费用低,并可根据当地条件灵活布局、可进行一体化设计。但是,其缺点是处理效果容易出现波动,简易的堆肥装置肥效低且容易出现二次污染,而低温、低浓度污水是沼气技术限制因素。

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不管采用何种处理模式,都需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环卫装置及设施,及时清理改造现有的不合理垃圾收集点,避免产生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及河道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相互结合,过于单一的垃圾处理工艺会降低垃圾分类效果。

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需要提高村民的节水意识。不管采用何种处理模式,都需完善村落的污水排放与收集系统,按照村落布局合理设计污水管网;将垃圾处理模式与污水处理模式有机结合,根据农村自然、经济及社会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多元化生活污染处理模式。

第二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

村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

2018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央乡村振兴发展重大战略、实施省政府“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工作部署,落实《罗田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2018年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组织管理体制,按照政府推动、城乡统筹、因地制宜、严格标准、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收转运体系建设,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工作保障机制,稳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生活环境质量。

二、工作任务

1、制订垃圾分类方案,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推进垃圾分类试点;

2、启动存量垃圾治理工作,制定排查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3、完成40%的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任务;

4、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做好组、农户两级季度考评和通报排名工作。

三、责任分解

农户:负责房前屋后及自家庭院环境卫生保洁和垃圾分类。 小组:负责各小组自然湾内日常保洁与垃圾收集。

村委会:村负责本区域范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理转运的组织实施,将村庄垃圾收集转运到镇垃圾中转站,引导组建村民理事会等社会性群众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发动群众通过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村组负责辖区范围内(含山体、水体、作业区)日常保洁与垃圾收集。村民负责房前屋后及自家庭院环境卫生保洁。

四、工作考核

建立责任考核机制,村每季度考评小组和农户。

1.日常考评。每季度各村对小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核结果通报排名。村对组按自己制订的计划组织开展考评工作,并形成通报公示,努力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年终考核。按照年终工作目标村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考核排名,并在公示栏公示。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统筹。村成立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工作小组,由书记任组长,负责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重大政策和问题。

(二)资金筹措。村委会要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纳入一事一议项目,筹措一定资金,并积极鼓励社会捐资和能人捐款。要规范保洁费用征收管理使用,支持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

(三)强化舆论宣传。要通过微信、宣传标语、横幅、宣传栏等广泛宣讲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常用知识。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主动清洁房前屋后,维护公共环境,自觉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四)加大督办考核。村将组织专班对各小组开展季度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公示。并在党员代表会上通报,推荐先进、曝光后进,村要将考核结果与奖补资金挂钩,要按得分比例结算到组,对于考核排名连续靠后、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组,要将小组长工资300元拿出与该项工作挂钩,实行奖惩,促进工作。

第三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乡环卫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体系,实现全县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全力打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健康和谐的城乡环境。

二、工作目标

建立与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和环卫服务体系,健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城乡环境卫生保洁制度,推进城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进程,实现垃圾从以简易填埋和简易焚烧为主的处置方式逐步向卫生填埋和带有烟气处理设备的焚烧处置方式过渡,使全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三、运作机制

(一)建立环境卫生网络管理机制。

县城市管理局负责加强对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运行监管,保证其正常有序运转,县城区内生活垃圾由县城市管理局负责清运,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城乡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每1.5万人配备1辆清运车辆的标准配备垃圾清运车辆,按每75人配备1个垃圾箱的标准配备垃圾箱,按每300人配备名保洁人员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每天保洁人员将各户门口垃圾定时收集运送到村内的垃圾箱,由乡镇(街道)清运车辆进行收集并运送到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或乡镇(街道)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广饶街道、乐安街道、大王镇、稻庄镇、李鹊镇、花官镇辖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送到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处理,不可焚烧的固体垃圾运送到自建垃圾处理场自行集中处理。丁庄镇、大码头镇、陈官乡辖区内产生的各类垃圾集中收集运送到自建垃圾处理场自行集中处理。

(二)建立运行资金保障机制。 县财政承担全县垃圾清运车辆、垃圾箱购置费用和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服务费;各乡镇(街道)承担辖区内的垃圾清运费、保洁人员工资、垃圾箱和清运车辆维修维护费、自建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费等费用。各乡镇(街道)每年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垃圾集中清运处理专项经费,保障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正常运行。

(三)建立考核机制。

县政府将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纳入对有关部门、单位和各乡镇(街道)的综合考核。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各乡镇(街道)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进行考核。各乡镇(街道)根据各自实际,成立相应组织管理机构,配备精干力量,全力抓好辖区内村—庄(社区)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至3月5日)。

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行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爱护环境,按时定点投

放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氛围。

(二)准备及试运行阶段(3月6日至3月25日)。

1.统一采购垃圾集中清运车辆及垃圾箱并配发到各乡镇(道),各乡镇(街道)、村(居)按标准配齐保洁人员及垃圾集中清运车辆驾驶员。

2.县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县环保、安监、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运行前初步验收,确保其达到运行条件。

3.各乡镇(街道)成立组织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管理运行制度;对政府(办事处)驻地及辖区内所有村庄(社区)和道路两侧的垃圾进行集中清运。

(三)检查验收阶段(3月26日至3月31日)。

县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共同对各乡镇(街道)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准备及试运行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确保3月31日前全部验收合格。

(四)运行管理阶段。 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全面运行后,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各乡镇(街道)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实行月检查、月调度、月考核,月考核结果及时报县政府,每月考核结果累计计分,作为县政府对各乡镇(街道)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环保局、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广饶县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加强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不间断地宣传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逐步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

(三)明确责任,严格督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完善层级责任制,将任务层层细化、量化、指标化,落实到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各乡镇(街道)要积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各村卫生保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落实农户门前屋后保洁的各项制度;各保洁员要按照标准要求及时清扫、按时清运,确保农村卫生环境整洁,无垃圾污染。对因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影响工作进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按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成绩突出的单位和有关人员,予以通报表扬。

垃圾集中清运实施方案为切实提升全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营造整洁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经研究,全镇垃圾集中清运及资金筹集提出如下方案:

一、筹资方式

1、按人口筹资。根据2011年农业年报各行政村人口数,分老集镇、一类村、二类村。老集镇为清

一、清

二、清三,上述3个村按人均3.5元筹资;一类村为江贺公路、新老水张线沿线各村,即清泉、七斗、毛塘、祝家坂、路口、浮桥头、新塘底、蔡家山、路陈、童家、九村、十村、华夏、花园岗、和睦上述15个村按人均3元筹资;二类村为泉家弄、贺周、前村、乐意、蔡家、东儒、读溪口,贺仓,上述8个村按人均2.7元筹资。除按人口筹集外,路口、新塘底、毛塘、祝家坂、蔡家山、路陈6个村因工业企业和外来人口多,根据2010年9月2日协调会议纪要另行增加筹资。

2、按增加的垃圾池筹资。原则上按照每200个人口核算一个垃圾池,每增一个垃圾池增收垃圾清运费150元。

3、不足部分由镇财政贴补。

二、垃圾清运

由镇集中清运,其清运范围为公路沿线两侧及各村所设的垃圾池或垃圾屋或垃圾分捡站,打扫工作由所在村负责。 垃圾集中清运工作由镇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公开向社会招标进行,原则上老集镇为一天一清运,一类村二天一清运,二类村三天一清运。

三、要求

1、各村于2012年12月30日前将所筹资金交镇财政,镇政府将制定考核办法对各村资金筹集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各村要根据本村实际,合理设置垃圾池。在本方案实施中途,各村新增垃圾池,由各村自行负责清运至本方案实施期满。要配备保洁员,负责将从农户(自然村)收集的垃圾和主干道及两边视线范围内清扫的垃圾通过垃圾车运至集中清运的垃圾池(屋)或分捡站。

3、各村要加强宣传,教育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扔垃圾,垃圾入池入屋,建筑垃圾不倒入垃圾池内。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强管理,严禁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倒入垃圾池(屋)内,对企业生活垃圾的处理,各村与企业协商收取一定的垃圾处理费,人人共同营造洁净的环境,提升生活的质量。

第四篇:沙湾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研报告

沙湾幅员面积610.89平方公里,下辖8镇5乡1办事处127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8.23万人。近年来,随着沙湾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城乡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已成为城乡居民一大公害,污染了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正视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严峻形势,同时为我市人大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立法调研提供相关情况及决策依据,我局组织专人对辖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做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全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根据调查统计,沙湾中心城区每日每日产生1公斤垃圾产生量,中心城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约为40余吨;城镇及村、组按每人每日产生0.6公斤垃圾估算,农村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估算为110余吨。

(二)生活垃圾成分及危害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复杂电子产品和生活日用品等大量进入老百姓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得日益复杂,据环保专家对垃圾进行分类、称量统计,日常生活垃圾中含:剩余食物20%、纸张19%、煤炭16%、塑料12%、菜叶9%、废弃金属9%、电子产品6%、生物残骸5%、玻璃4%。这些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不可降解的玻璃和塑料合成产品;难以降解的塑料、纤维等产品;有辐射危害性废电池、电子产品中等;有些物质一旦进入体内就难以排出,如含铅、锌、铜等。细小固体废物会进入空气中,加重大气污染。这些物质一旦渗入地下,则会形成地下水污染。

(三)生活清运处理

1.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现状

我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太平镇费槽村5组,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2009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00吨,总库容54.54万立方米,剩余库容量约21万立方米,总服务年限17年。

城区现有一座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位于城区污水处理厂侧,于2016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涉及日处理能力100吨,投资190余万元,主要用于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

我区拟于2018年计划在沙湾城南和葫芦镇新建两座日处理能力100吨的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其中,城南垃圾中转站拟用地面积6.4亩,建设面积420㎡;葫芦镇垃圾中转站拟用地面积2.18亩,建设面积400㎡;总投资约81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辐射中心城区城南区域和葫芦镇、轸溪乡等2个乡镇,使福禄镇、龚嘴镇、牛石镇、铜茨乡、范店乡垃圾运距变短、成本降低。

区环卫部门用于收集中心城区街道生活垃圾电动三轮车33辆,垃圾转运车4辆,扫地车4辆,洒水车2辆;各乡镇用于垃圾转运的车辆合计10余辆。

2.中心城区和集镇生活垃圾清运范围

中心城区和沙湾镇、嘉农镇、轸溪乡、葫芦镇、沫江办事处等乡镇生活垃圾由区城管局环卫车辆负责清运到太平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太平镇、踏水镇、碧山乡、谭坝乡、福禄镇、铜茨镇、牛石镇、范店乡集镇生活垃圾由乡镇自行租赁车辆转运至太平镇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3.村、组生活垃圾清运现状

全区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由村、组组织人力运输至集镇垃圾桶倾倒,并由乡镇租赁货运车辆统一清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仍然还有地理位置偏远、海拔较高、交通不便、人口分布不集中的村、组生活垃圾采用的就地掩埋措施进行处理。

4.城乡生活垃圾面临的形势

尽管我区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城乡环境从表面上来看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农村还有部分生活垃圾被集中堆放在偏僻角落,或丢弃于房前屋后,或被焚烧。乱丢、乱堆、乱烧的现象依然存在。

5.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2018年,我区将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前端(清扫保洁)、中端(收集清运至移动式压缩垃圾箱体压缩)、后端(车辆转运至无害化处理场)三段模式,积极完善我区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确保我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全覆盖。同时由区环保局、区供销联社等部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监测和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工作。

二、贯彻落实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一)执行法规,完善标准

1.改进垃圾处理运行管理。生活垃圾处理严格执行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切实提高设施运行水平。垃圾填埋场制定作业计划和方案,实行分区域逐层填埋作业,缩小作业面,做好雨污分流和防飞散工作,科学实施消杀除臭,防止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无序排放,有效控制垃圾异味。

2.全区各乡镇、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加强了对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3.区治理办及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现行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标准。

(二)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我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部门建立了针对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中转站和环卫清扫保洁承包公司的考核评价细则,全面加强了对已建成投运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

(三)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目标责任

我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了对生活垃圾处理监管队伍建设,按照部门分工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对垃圾收运和处理工作及设施建设的监管,完善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化指标,落实了城乡垃圾处理监管目标责任。

三、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面临困境。 我区城乡生活垃圾目前主要是采取无害化填埋处理,填埋场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其产生的恶臭、废水、苍蝇与鼠害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周边老百姓的生产与生活。由于源头上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无法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日益增多的城乡垃圾已经大大缩减了原有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

(二)农村乱丢、乱堆、乱烧垃圾的“三乱”现象严重污染环境。

近年来,我区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卫主管部门和乡镇增加了垃圾运输车辆,并安排了专人清扫保洁,给村民配备了垃圾桶并建起了垃圾池,一些重点路段与区域配备了专门的保洁员,开展了环卫检查评比,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集镇及村、组清扫的生活垃圾并未全部实施无害化处理,只能就地掩埋或乱堆、乱弃。垃圾中所含水分和淋入的雨水产生的渗沥水流入周围的地表水和渗入土壤,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产生大量二噁英,严重污染了空气,同时还会产生其他的有机物和颗粒物。

(三)城乡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推行难。

我区城乡生活垃圾普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还未开展。一是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普遍未养成。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仍然停留在宣传发动阶段,多数居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参与垃圾分类的愿望和热情不高。二是分类设施和设备未配置到位。我区尚未配置垃圾分类运输车,没有建设分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目前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收运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距离城乡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目标还比较遥远。

(四)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全区还未正式开始征收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费,财政对城乡清洁投入虽然显著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环卫保洁工作需要,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经费保障等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乡镇环卫经费严重不足。

四、生活垃圾处置的对策建议

(一) 出台措施,强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是资源化减量化的前提和基础,不从源头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化与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而且能减量70%以上。一是要根据我区城乡实际,遵循“源头分类、源头减量、源头资源化”的原则,出台城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办法,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各种资源的回收利用网络,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加快分类收集、运输配套设施的建设。三是要以政策导向、经济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对生活垃圾的分拣中心、回收利用企业、再生处理企业加以鼓励,促进其产业链的形成和延长,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健全机制,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链条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基本原则,加快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发挥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不同作用和优势,不断增强环卫工作的动力和活力。要积极借助企业力量,切实减轻政府投资压力,解决环卫设施不足问题,提升城乡环卫保洁工作水平。

(三)城乡统筹,切实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一是要加大农村环卫工作经费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担、多元筹措的指导思想,采取财政为主、收费补充、市场运作方式。要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环保原则,对镇村居民、商铺、企事业单位适当提高卫生保洁和处理费。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鼓励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将农村环卫作业中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二是要统筹考虑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切实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出路。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鼓励农村居民对可腐烂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对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后余下的不可腐烂垃圾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真正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乱丢、乱堆、乱烧的污染之患。

(四)着眼长远,加快推进我市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工作。 传统的简单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不仅对周边土壤、地下水源、空气形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已经处于无地可埋的境地。待2019年乐山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产运行后,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将转运至乐山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焚烧,使生活垃圾真正获得无害化处理,实现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卫生填埋处理方式大量占用土地空间且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时,建议尽快将我区餐厨垃圾处理统筹纳入市级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试点区县。

乐山市沙湾区城市管理局

2018年7月26日

第五篇:德清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 一体化工作情况介绍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市委“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在杭湖宁城市发展带中间奋力崛起”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德清在区位、生态、人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和“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四个工作重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9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为第45位,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列第15位,居全市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首批生态县、全省首批平安县、全省首批教育强县、全省首批科技强县、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城乡垃圾量逐年增长,但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乡镇环卫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农村环境卫生“脏、乱、 1

差”,部分地区存在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的现象,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等问题,都影响和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按照中央和省统筹城乡发展统一部署,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花大力气,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创新思路,统筹发展,把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来抓,突出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社区)收、乡镇中转、县处理”模式,从而改变我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真正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被列入浙江省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候选项目之一。

一、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1、坚持规划引领。通过开展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环卫专项规划等编制活动,形成了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有效结合的城乡规划体系。全县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规划在2006版的基础上,于2008年根据实际

工程建设情况,重新委托规划编制单位完成了《德清县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县域篇和城区篇的修编工作。通过规划指导,逐步建立了以镇为核心、村为节点,城乡衔接、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2、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建设局,积极与各乡镇进行紧密联系,做好业务指导,及时通报各乡镇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同时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的督促指导。各乡镇也纷纷建立工作小组,紧紧围绕上级部署的目标任务,创新办法、狠抓落实,出台相应文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相关部门抓落实的浓厚工作氛围。

3、完善各项制度。在《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个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德委发[2007]71号)、《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清县2008-2010年加快推进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办发[2008]191号)、《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垃圾集中整治专项活动的通知》(德委办发[2009]24号)、《中共德清县委办公室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清县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及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德委办发[2009]41号)、《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德政办发[2010]87号)和《关于印发〈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德建[2010]97号)等相关指导性文件。

4、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农村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切实改变公共场所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特别是加强对外来民工的宣传教育,改变他们的不良卫生习惯。

5、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及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总体部署,县建设局成立了专业的管理机构县环卫处;全县各乡镇按照大镇不少于3名,其它乡镇不少于2名的标准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所(办公室);各行政村(居委会)除部分行政村因整村拆迁等因素,均成立了环境卫生

管理站。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保洁员队伍的行政村达到92个,占总数的55%,其余行政村通过公开招聘、择优选择的方式录用了保洁员,形成了一支专业的保洁员队伍,有效的提高了保洁员队伍的素质,目前全县共有保洁员2097人。由此,通过设立专职环卫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明确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健全和完善了县、乡镇、行政村三级环卫专职管理队伍。

6、加强设施建设。为完善垃圾收集、中转、运输系统,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自2007年开始,由县统一部署,乡镇具体实施,共建成村级垃圾收集房250座,设置垃圾箱(筒)32070只,投入资金约400余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35座,(其中吊装式16座、储存式6座、压缩式12座、地坑式1座),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配备镇级以上各类垃圾专用车辆89辆;全县166个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了短途运输车辆(手推车、电瓶车、拖拉机等)914辆,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2008年-2009年期间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于2009年3月31日投入运行,投入资金1.2亿;总投入约1.8亿。

7、强化长效管理。一是健全长效管理督查机制。根据《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县建设局对全县166个行政村进行系统性调查摸

底,积极做好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指导工作,建立了工作检查台帐,制定下发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记录本,同时利用《德清环卫简讯》纽带加强与各乡镇之间的交流,利用乡镇信息网络平台,加大督查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日常考核管理力度。通过采取抽调乡镇环卫管理人员参与的形式定期每季度对全县各乡镇(开发区)开展长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互查、检查、督查,一方面以《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交办单》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督查通知书》的形式,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书面交办和通知,另一方面将检查情况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召开全县环卫所长会议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剖析。三是探索创新保洁管理模式。各乡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保洁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如新市镇、钟管镇、雷甸镇、新安镇组建了镇垃圾清运员队伍,各行政村垃圾收集房内的垃圾统一由镇清运员运至镇级垃圾中转站等。四是加大垃圾清运收集力度。目前,我县城乡垃圾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有效改善了二次污染严重的现状,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工作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8、加强资金保障。根据《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精神,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提请县委常委会审议同意,提高了长效管理资金补助力度。长效管理直补资金从5元/人提高至7元/人,年终考核补助资金维持10元/人不变,垃圾运输补贴从0.8元/吨公里提高至1.0元/吨公里;加大对外来常住人口的补助,直补资金5元/人,并以5元/人为基数进行年终考核补助。积极鼓励村企结对等多种形式筹措长效保洁资金,各行政村对每个农村人口(含外来常住人口)按1元/月〃人的标准收取保洁费。同时县财政转变了长效管理资金补助方式,将往年的县财政进行补助,乡镇财政按1:1配套转变成由乡镇财政进行补助,县财政按1:1进行配套,有效保障了资金投入使用。

二、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主要成效 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本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全县环境卫生管理,完善了全县的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使全县的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全面推进了全县环卫事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结束了农村长期以来随意倾倒垃

圾、环境卫生管理空白的历史, 使乡镇农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一步到位,实现了与城市的接轨,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二是使乡镇农村享受了城市化服务,发挥了环卫部门在人才、管理、设施设备、连片作业等方面的优势。三是提升了环卫部门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理顺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四是改进了垃圾倾倒和收集方式,淘汰简易垃圾场,露天垃圾点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垃圾收集方式,封闭了垃圾填埋场,节省了土地,避免了镇村环卫工作的重复性投资,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是高投入的产业,投入的是金钱,回报的是环境。随着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县、镇(乡)、村、户四级联动,分级负责,规范运作,农村有了保洁员,村民告别了垃圾满地、尘土漫天、污水横流、蚊蝇乱飞的日子。村民们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受到教育,环境卫生意识也普遍增强。现在,绝大部分村民都能够自觉将生活垃圾收集起来,堆放在指定的地点。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从而结束了我县农村长期以来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呈现出一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气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险公司年度总结下一篇:促销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