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2022-04-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针对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本文在阐述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类型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分析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篇1: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浅探

摘要: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当代大学中的一个重要专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分类也逐渐向国际化接轨,突显出细化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改进与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发展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效率的瓶颈。通过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 实践教学 改革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职业适应力与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深入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求学生掌握以学科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求学生在注重应用性原则指导下具备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适应企业管理岗位的需要,并逐步成长为高级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因此,必须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而从用人单位对管理岗位的要求来看,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必须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从而使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相应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参加工作后快速成长为一名管理人才。但是,当前一些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比较薄弱,且在理念上更加重视理论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再者,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也需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地区仍然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之下残留着应试教育模式,学生在进入高校前的十多年时间里,更多的时间花在书本知识、题海之中,对于自然实践和社会实践都有欠缺。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甚至直接影响毕业后前几年的就业能力。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细化已经较为完善,包括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物流管理、商品学、电子商务、审计学、国际商务、资产评估等,而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课程不仅需要理论教学,更需要通过相关的实践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设计上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不重视实践教学,在课时安排上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过少,难以满足专业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够科学

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包括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设计等内容,但部分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层次不够分明,缺乏相关环节或者不遵循能力形成规律,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内容落后

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仍然以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为主,这些环节受企事业单位对工作效率的要求及学生能力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尤其是难以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实践的学习中去。此外,有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虽然建立起了模拟沙盘、第二课堂等实践教学模式,但不够普及、不够深入,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4.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一是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都不强。二是重点围绕理论而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5.缺乏复合型师资力量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招收入,专职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多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这些教师基本上都缺乏在企事业单位任职的经验,也就是说缺乏企业管理相关岗位的实践经验。目前,缺乏双师型教师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三、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高素质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强实践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工商管理类专业在这一点上则更为突出。因此,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共同学习到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首先,教学体系建设要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要根据专业发展及社会需要来研究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其次,要理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关系。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规律,在大学各个年级科学设置实践教学项目,如参观企业、举办交流会、进行模拟决策、模拟企业运作等,都要拉开层次,使学生能够一步步深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再次,要加强实验环节的建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验环境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来构建,采取现场实物教学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应适当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并强化校内、外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尽早地接触管理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选取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仿真模拟实验软件开展实验课程,体验企业运作或管理的流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稳固的实践平台,推荐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使学生有机会获得真正的工作体验,为将来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4.建立实训基地

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联系企业开拓实训基地,使企业能为学生提供不同岗位的参与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消化学到的理论知识,并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实务操作等环节。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建立管理先进、教学手段先进的实训基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深入到企业或其他单位中进行管理咨询等活动,从而丰富相关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优秀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聘请中高级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学生实践实习活动导师,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人员的优势。高校应与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总之,只有做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工商管理类专业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琳,段晖,曹静.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需求调研[J].教育界,2013,(03).

[2]吴天舒.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J].辽宁师专学报,2009,(03).

[3]严佳琪.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它山之石,2011,(07).

作者:刘宏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篇2:

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针对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本文在阐述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类型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分析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手段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深入,辽宁省各所大学也建立了相应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应起来,并体现为构成系统的互补性、有机性以及与专业特色的适应性。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所谓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为现代工商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动手能力突出的综合管理人才。因此,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将专业特色结合进来,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被特色”起来。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类型

工商管理类专业既具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特征,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既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又包括进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讲,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1.分析型实践。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该法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实例,但是这些案例大部分是二手的公用案例,很少有专业教师自己通过实践研究而编写的案例。

2.验证型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步骤,如会计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记账簿等,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提单、装箱单等各类单证的填写。

3.设计型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围绕需要解决的主要目标进行问卷的设汁,确定调查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

4.模拟型实践,又可分为情景模拟型和软件模拟型。前者称为体验型,如会计实习的综合模拟、综合营销活动模拟等;后者称为实战演练型,如国际商务软件、市场营销模拟软件等。

5.实战型实践。它是校企合作共同实施的实践教学。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建立利益共享关系。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共建实验基地,开展课题研究,落实学生就业,等等。

二、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辽宁省具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调查后发现,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忽视实践教学。辽宁省具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正在全面推进实践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大多数高校在实践教学上流于形式,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只为了教学而教学。而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只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采用了实践教学的方法,但是传统教学理念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基本相似,仍然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浓厚的学科气息。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在形式上开展,并没有深入的对课程进行设置和优化,也没有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进行结合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就会失去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3.缺乏企业实践基地。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是尤为重要的,这对于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2]。然而,辽宁省高校在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仍旧不够理想。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都是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若是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到实际企业的真实运作,那么所掌握的技能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三、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目标,突破以往固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活动变成弹性的课程,并进入实践学分,丰富实践教学课程,筑成“课内学习、课外探索、综合实践和校外实习”四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学习。课内学习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开放课堂。采用“教师主讲+企业家参讲”的方式,邀请有实践经验、具备课堂执教能力的企业家走进课堂,讲授相关专题,主讲教师进行点评。在主要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可安排4—6学时邀请企业家为学生讲授企业发生的实际案例,从而增强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实践的了解。(2)实验模拟教学。依据专业实验模拟软件的支持,加强面向学生的实验模拟教学。通过实验,学生一方面可以熟悉相关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验中扮演相关角色,熟悉岗位工作流程。

2.课外探索。课外探索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案例教学。将主要专业课设置为小班授课(30人以内),在课时分配和章节训练中规定案例数量,并在学习资源库中储备大量的教学案例,采取课堂和课后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2)毕业论文设计。倡导学生用毕业设计取代传统的毕业论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毕业设计的质量由指导教师来把关,教研室主任进行总体审查,具有一票否决权。

3.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主要竞赛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策”中国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資源管理沙盘模拟竞赛等。通过各类竞赛,能够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2)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通过教师推荐、学生自荐、综合考查等方式,选拔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市场调查、项目策划、企业诊断、方案论证等教师课题的研究工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可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

4.校外实习。校外实习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企业实习。为了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积极与政府及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就业选择。实习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定位,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2)社会调查。深入农村、城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专题考察、参观访问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阐述相应的见解和对策。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增加社会阅历和积累工作经验。(3)科技服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技服务与咨询、科技成果推广等活动,挖掘创新创业灵感,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四、结论

根据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能力层次,将实践教学的类型与高等教育阶段性的特点相结合,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建特色鲜明的“课内学习、课外探索、综合实践和校外实习”四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全面、系统地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教育理论,有利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桂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工商管理专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42-244.

[2]杨浩政.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及其反思探讨[J].科教文汇,2016,(10):90-91.

作者:丁秋雷 姜洋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篇3:

简析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既掌握一定工商企业管理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它既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又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职 工商管理 教学

一、现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缺乏创新,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但获得成效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缺乏创新,主要问题在于:首先,传统保守的教育遏制了创新的步伐,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当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未能形成独立体系和突出特色。其次,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技能的培训模式仍处于探索发展期。再次,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建立。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选择以及求职范围都有所不同,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要求。

(二)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要求相脱节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3.3%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认为高职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要求脱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学生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提升以及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样,当前实践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与现实不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提升管理思想,需要了解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这些知识都无法在现阶段的实践教学中获得。

(三)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陈旧

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缺乏、师资力量缺乏成为了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的重要问题。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规律以及专业特色,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职业素质,一般高职院校建立了兼职、专职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在引进人才时,重视学历,关注职称,对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要求较低,部分教师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这部分教师教学重视理论知識灌输,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探析

(一)课程目标定位是关键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能够在各企业或部门独立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注重对人才“实用型”的培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该要突出其“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要求,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为目标。在课程组织过程中,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更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重具体管理方法、技巧等的传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要深入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因此进行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深化实践教学。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指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使学生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并融会贯通。第二,选择合适的实训基地,实践的内容必须是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而不是为实践而实践。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作为长期合作发展对象,同时,可选择企业内部业务水平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第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单纯的“观摩”课堂,而是要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最后,可适当邀请企业家或者校外专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交流,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三)探讨合作办学

从实践教学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是基础条件之一。根据这一思路,可深入探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问题。与单纯的签订实习基地不同,合作办学将从课程的培养目标、方式等方面,影响学校的教学。具体来说,第一,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拟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学校则根据这一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并将人才直接输入给合作企业。第二,加强教师进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这主要是改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知识结构过于理论化的倾向,使教师增加关于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提高其教学水平。第三,充分利用企业各种资源,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课堂无法预设的问题,学生也会由此接触到更多,这不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很好地训练其思维能力,对将来进入工作状态大好基础。第四,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评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改进,以促进专业课程更好的发展。

(四)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要严把学生成绩考核这一关,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考核。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客观、全面地反映实践环节教学的水平及效果,避免成绩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各院校应根据国家制定的《评估体系》,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每一个指标据其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最终构建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三、结语

实践教学开展得如何,决定着高职工商管理类培养的质量。因此,实践教学应成为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加大专业办学的投入,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重点,打破传统办学思路和模式,注重团队建设,改革考核方式,走出一条立足高职院校实际、体现高职特色和专业要求的专业实践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左芊,龙昱.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湘潮月刊,2010(10):47-48.

[2]欧阳琳.浅析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J].教育,2016(8)

[3]官灵芳,王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Z1):82-85.

[4]喻荣春,雷静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5(4):85-86.

作者:陈晓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自然环境下农村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