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教育论文

2022-05-05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语文情感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以语文情感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实施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和时代发展特点以及需求为主要依据,以情境作为关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以朗读作为重点,培养学生情感;以阅读为基础,感悟内在情感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目的在于提升留守儿童的语文情感教育效果,提升留守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语文情感教育论文 篇1:

也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特征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现状及原因,并从教师立场出发,指出了提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内容;现状;对策

现在心理学认为,影响个体成长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就能起到80%左右的作用。而情感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在对于初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选择上,必然是要站在为学生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融入社会,并力争成为未来社会中的建设者和佼佼者的立场出发。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内容、特征和意义

语文课程本身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情感教育则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就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而言,可谓是见仁见智,为了归纳方便起见,我们倾向于使用华中师范大学庄雪玫硕士的三分法,即理性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则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情感教育的意义非凡。首先,良好的情感状态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情感本身无所谓对错,但是对于初中生这个特定的身份群体来说,教师自然需要引导、促进那些能够助力于学生发展的情感。如,以初二现象为例,生理的趋向于成熟和心理的不成熟使得该阶段青少年叛逆、盲目、焦躁、情绪化,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便是两极分化和不稳定,因此被认为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危险期和关键期。语文课程本身的人文性就能很好地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引导学生安全度过初二危机。其次,情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情感教育一旦开展得当,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自然是事半功倍。如,当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借助情感的力量,发掘教材内容本身和学生生活之间的互通点,逐渐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共情能力,让学生感觉到语文不再是遥远的、别人的故事,而是自我内心生活的一种呈现,并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基于学习内容本身寻找自己的影子,长此以往,对于学习的兴趣自然是与日俱增。第三,情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削弱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逆反情绪。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就是应对青春期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的很好的缓冲剂。

二、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现状及原因

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经验教训以及对于身边注重语文教师以及学生的访谈调研,我们不得不说,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如下:

第一,初中语文睛感教育目标达成效果不理想。情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感性的东西,无法通过数据等形式直接衡量。而对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广大初中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往往是所谓的教学成果,即考试成绩,就导致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情感教育,而将教育教学的重点置于知识、技能、方法这三个方面,这就在无形中拉大了学生和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情感教育目标的达成。

第二,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也亟待提高。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而目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明显是不过关的,最多也只能算是“教书匠”水平。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前期受到的情感教育有限,另一方面,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较少将关注点放在自我教育上,尤其是自我情感教育上,更不用说对情感教育部分专门进行继续和深入学习研究。

第三,部分教师的情感教育方法有待商榷。也有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试图开展情感教育,但是由于方法单一,粗暴简单,造成学生对于情感教育的无感,甚至将情感教育等同于讲道理、“上政治课”,并发出“听过的道理千千万,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慨。

三、提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鉴于以上初中语文教师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第一,给学生积极正面的情感教育示范。首先,教师应该尽量将自己情感素质这么积极一面展示给学生。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这就意味着人具有理性的可能性。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情感素质,教师当学会克制和转移负面情绪。至少在学生面前不应该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表露出来。有人说当教师就和当演员一样,要有角色意识,对此我非常認同。其次,教师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合理的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造成负面情绪的原因是多样的,如,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安于现状、对情感教育的片面认识等。教师当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发现自身情感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按图索骥,对症下药,合理疏导负面情绪。身教胜于言传,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当教师以非常正面的情感状态出现在语文课堂上时,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教育,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第二,教师的情感教育当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功底基础之上。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往往是教师具备强烈的自信,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最强烈的自信往往来源于对于自己专业功底的自信,辅之与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其教学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还应该基于终身学习的姿态,不断查漏补缺,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尤其是提高情感教育相关理论素养,并将理论与与自身不断丰富的教育学经验相结合,使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不断整合、融合,共同发展。

第三,情感教育当源教材而高于教材。我们在这里所谓的情感教育并不等于讲道理,而是应该基于对教材的合理的分析、引导和创造。即我们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要做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而非强拉硬拽,硬性拔高。

第四,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也需要提前精心设计。换言之,在既真正进入课堂教学之前,都是要对于学生的相关情感教育主题进行基本了解,并寻找学生和教材内容之间的相关点,基于教材,部析文章,挖掘角色,体会作者用心,寻找文章中的真善美,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好脚手架角色,让学生在不自觉间和教师共同走进情感教育的氛围,达成理性、道德、审美等情感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雪丽.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研究--以亲情类文本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2020.

[2]葛琳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韩馨瑶.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情感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4]杨文颖.情感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推动[J].语文建设,2014(12).

作者:聂新梅

语文情感教育论文 篇2:

浅析语文情感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摘 要:本文以语文情感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实施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和时代发展特点以及需求为主要依据,以情境作为关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以朗读作为重点,培养学生情感;以阅读为基础,感悟内在情感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目的在于提升留守儿童的语文情感教育效果,提升留守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 留守儿童 全面发展 道德修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39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能有效弥补学生生活和家庭中情感教育的缺失,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中的情感教育,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如何去爱,如何接受。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一直以来,政府和教育部门着力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基础教育效果,保证学生在校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硬件条件也随之改变,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在情感教育上仍旧有所缺失,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性

情感是指自我意识、心理健康、价值观等方面,就是对客观事物保持真实态度的一种体验,人在接触客观事物期间,对现实中的现象秉持着不同的态度,并且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情绪和情感,逐步形成自身稳定的性格特征。语文是学生需要接触的基础性学科,存在强烈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使得学生更有教养,更富情感,懂得生命的价值,尊重和爱惜生命的同时,能够宽容待人,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因此,语文教师要高度负责,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增长学生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素材中包含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得学生“三观”得以建立,并且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同时,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并且还要注重在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中充分挖掘情感教育,激励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促使学生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情感体验。在不断发展中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外壳,没有任何思想可以脱离语言单独存在,也没有任何一篇文章不包含任何的思想内涵。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情感教育放在首位,并将其与语文能力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熏陶,思想得以提升,丰富自身的道德认知,同时能强化自身的情感。

我国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家庭伦理、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其他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造就独特的人格,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留守儿童开展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

1.以阅读为基础,感悟内在情感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多元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感受内在情感,并且通过阅读不同文章感受不同情感,有不同体验。所以,在中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开展课程时引导学生以阅读为基础,对文章的内在情感进行挖掘和感悟。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传达文章所包含的具体情感,将其以一种结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被动接受,并未真实感受情感。所以,新时代下,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在原材料中的挖掘,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体验文章作者的情感,而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最终得出结论。通过学生自主性阅读和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强化自主性思维,增强思辨能力,同时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中学阶段语文情感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相关文章时,教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在情感上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生活中又不太幸运,感到无助,所以教师可以引入类型相同的文章,要求学生阅读,感同身受,从而进行情感的融入,强化学生的理解,并引导其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留守儿童,保证留守儿童不但在文章中感受到情感,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爱,提升阅读能力和学习质量的同时,情感得以提升。

2.朗读作为重点,培养学生情感

朗读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情感交融的最有效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播放朗读作品或结合文章背景播放音乐,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音乐,感受文章的情感,并且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带着情感。带有韵味儿越多,能使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激发。

在写景物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动画和视频,并加以音乐,帮助学生感受文章中浓厚的情感。要求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烘托下进行阅读,在阅读中表达自身的情感,释放内心的情感。基于这样的鼓励,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自觉主动参与到朗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3.情境作为关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情感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虚拟的接近教材内容的情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会发生变化,并感受学习的魅力和乐趣。所以,针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开展教学活动,使其全身心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情境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积极进行阅读。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办课堂小剧场、分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释放自我,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不断提升语文情感教育的效果。

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素质,力求通过教育使得学生博学多才,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期间,需要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尊重,还要注重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中形成共鸣,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4.协调师生情感,推动情感发展

留守儿童自身情感存在直觉性和不稳定性,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可以凭借直觉判断好坏和真善,在学习中一旦发现感兴趣的事物,便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自觉主动地加入活动中,不会产生逆反和叛逆心理。所以,为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要高度尊重和热爱学生,时刻保持宽容,用真诚和学生对话、沟通,在互动中聆听学生的心声,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注重情感的挖掘,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根源上提升提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价值,为留守儿童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当前留守儿童是社会上一种比较特殊的群体,面对这一群体,教师在开展语文教育期间要高度重视情感的渗透,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及情绪的变化,结合时代需求,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在语文学习中融入更多情感,从而将内心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体会更多的关爱。新时期,教师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结合时代需求和留守儿童内心发展特点,制定适合的语文教学目标,注重情感的渗透,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并且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金锋《语文情感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实施策略》,《新一代:理论版》2018年第24期。

[2] 劉辉《语文教学开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窗》,《精品》2019年第5期。

[3] 王晓莉《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家长》2019年第30期。

[4] 杨安萍《浅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现状及对策》,《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16期。

[5] 张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文渊(高中版)》2018年第11期。

[6] 刘春晖《浅析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年第26期。

[7] 乔小芬《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读天下(综合)》2019年第25期。

(张继胜,1981年生,男,汉族,山东临沂人,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班级管理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李艳艳,1981年生,女,汉族,山东临沂人,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作者:张继胜 李艳艳

语文情感教育论文 篇3: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摘要】新课改下,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能够具体到语言架构、思维发展等多个层面,促进小学生思想、情感全面发展。文章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重要性入手,对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且极易受他人、周围环境影响,对情感的感知度较高,有利于情感建设。此时,将情感教育渗透至小学语文教学中,围绕着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学习,使学生体会和领域知识背后的内涵,促进学生情感发展,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更好地参与未来生活和学习。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育重要性

时代更新和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新课改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明确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情感的人。与其他年齡段不同,小学生各个方面都处于活跃发展状态当中,且更加关注教师、家长对自身的认可和理解。语文是小学基础课程,其中内容丰富、渗透至学生生活当中。为此,教师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媒介,增强师生交流,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同时,语文教学内容精选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审美、品格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可见,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策略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品格及能力。换言之,就是学生知识、技能及情感等多方面的融合体。在核心素养指导下进行实践教学,能够兼顾对学生语言素养与情感培育双重目标。

(一)核心素养下的情感教育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通过语言表达情感是语文的主要特点。小学课文中,很多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且伴随着故事情节,能够凝聚更多情感,渗透着深刻的理性思想,为师生情感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提炼出来,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如《桂花雨》一文,作者以桂花香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情境,并按照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能够给予作者提到的七次桂花香进行思考和解读,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作者传递的情思,品味思乡之情。

(二)核心素养下的情感教育要求教师“未成曲调先有情”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不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它还得注重语言材料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价值情感的熏陶感染。所以教师首先要得以动情,努力做到先声夺人,以情动人。有感情的排比引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能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体会到了非凡的创造,体会到了由衷的赞叹,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先深入作品,把握教材中蕴涵情感的内容,并通过教师“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长短”、“清浊刚柔”等语言表现方式,从而将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情感直接而直观的感染学生。

(三)核心素养下的情感教育教师要创建情境拨动学生心弦

真实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如教师在《我爱秋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感受秋天,收集一些树叶作为标本,记录秋天的足迹,然后在进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且能够在此过程中增强情感体会,提高教学有效性。再者,如在《月光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配乐朗读方式,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形式创设情境,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由此产生丰富的想象,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还能够积累语言知识,为日后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四)核心素养下的情感教育教师要深推细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领悟教学内容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世间万般情感。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围绕着“大年夜”特定环境,讲述小女孩幻想出来的东西。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过年都是如何过的,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隐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拥有的生活多么幸福。除此之外,基于核心素养基础之上,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评价方式,坚持成功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的评价,在评价时,可以进行师生、生生评价等不同形式,且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在同学面前鼓励和表扬,针对学生的缺陷,要先对可取之处进行表扬,然后再对不足之处加以纠正,采取人性化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情感培育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综上来看,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多的要朝着情感培育方面渗透。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核心,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语文教学,在知识讲授的同时,能够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培育,使语文教学做到“知”、“情”并举,德智双传,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郭丽霞.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6,19:14-15.

[2]陈海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21:255.

作者:赵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室内设计水管论文下一篇:小班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