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职能发挥信息素养形成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育职能发挥信息素养形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传统理念里,图书馆强大的信息功能得到充分的认识,但是图书馆教育功能却被长时间的忽视,本文在探讨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功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之上,探讨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途径。

教育职能发挥信息素养形成论文 篇1:

基于用户差异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摘  要:数据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发展方向之一,全面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是实现现代图书馆教育转型的关键。本文阐释了数据素养的内涵和教育现状,针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用户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差异的数据素养教育策略,以期提高数据素养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用户差异

Research on Data Literac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User Differences

Yang Li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了各行业关注与利用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此背景下,数据素养成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热点。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种延伸,需要具备数据敏感度、收集数据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数据的能力以及数据道德和行为规范。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资源和人才基础,要立足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深化数据素养教育,让学生和教师等用户对数据有更为充分的认识,把握和发挥数据的价值,提升数据的利用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数据素养教育通常主要集中在培养用户的数据敏感度,以及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能力上。[1]

1 数据素养的内涵

对于数据素养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郝媛玲[2]等以信息素养理论为研究基础研究,认为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的延期和拓展,需要以数据的意识和敏感度为基础,具备数据的获取、分析、利用等能力,并保持对数据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沈婷婷[3]立足于科学数据管理的角度,从数据文化、数据意识、数据技能三个维度对数据素养内涵进行阐释,认为数据素养是对数据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张艳梅[4]结合国内外相关机构的理论与标准,将数据素养归纳为在数据行为符合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辩证以及科学认识并进行操作和管理从而发现数据价值的能力。黄如花等[5]结合国外学者对数据素养的定义进行思考,将数据素养概括为数据意识、数据能力、数据伦理三部分,认为数据素养的内容更加宽泛。本文结合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素养能力要求,总结出数据素养的五个维度,如下表所示。

2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的数据素养教育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目前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现状对比、数据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数据素养教育的模式研究等方面,内容相对多样化。其中张晋华[6]从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出发,提出了加强理念宣传推广、创新数据资源利用模式、促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提升馆员数据素养这四种教育途径。吴卫华[7]等结合大学生数据素养的要素构建了课堂内+课堂外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模式,设计了包括专业化数据素养教育、网上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以及非专业化数据素养教育在内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吴爱芝等[8]对国内10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进行实践调研,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在数据发现与获取、数据保存与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卢祖丹等[9]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内容进行调查,将一流学科建设与数据素养教育深度融合,提出了数据素养教育的有效建议。王焱等[10]基于新型科研范式带来的挑战,梳理了数据素养教育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并從用户需求、学科交叉与融合等四个层面展开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刘彤彤[11]对馆员数据素养构成的要素和框架进行阐释,以重塑馆员批判性素养理念、完善馆员数据素养培育机制等手段提升馆员数据素养,为数据素养教育的落实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当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多侧重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路径分析,但缺少对用户需求的全面评价,本文立足这一现状,探究了基于用户差异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策略。

3 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用户分析

3.1 学生的数据素养

学生读者在就读期间会接受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这些课程往往相对固定,不同的年级会有相应的信息素养课程,如信息检索、论文写作等,其教学模式也相对固定,总体来说差别不大。数据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比更加深入化,与学生的科研选择和就业发展关系更为紧密,相对来说数据素养更注重学生的科研需求,而信息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由于数据素养服务于学生的科研发展,其教学目的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可以进行数据的利用与转换。由于数据素养教育更具针对性,学生对于数据素养的需求表达出较大的差异性,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数据素养教育时需要更为精准的需求划分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更为复杂。

3.2 教师与科研人员数据素养

教师与科研人员同样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用户,在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针对教师与科研人员开展的教育比较笼统,主要的教学对象集中在学生群体中,针对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教学内容比较固定,通常由图书馆员与学院等进行协调,开展主题讲座等。而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时就要重视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教学,这对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有重要导向作用。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数据意识要明显高出学生群体,针对教师与科研人员数据素养的数据素养教育应该关注这部分用户的数据收集与加工能力,保证其能对自身获取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归纳,从而获取自己想要的科研成果,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重视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数据伦理与道德教育,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获取数据,保证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做到数据传播与利用过程的合法化,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与科研道德氛围。

3.3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数据素养

与前两者的数据素养教育相比,面向馆员的数据素养教育不仅要求馆员自身具有敏感的数据意识,掌握数据的收集、处理、评价和转换能力,遵循伦理道德,还要求馆员立足自身教育实施者的身份,推动数据素养教育的开展和落实,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以此培养出更多的数据专家。理论教学是数据素养教育的基础,更多是的需要学习者的动手实践,因此馆员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手段下,为学生示范数据的收集、处理、利用等操作,同时在教学中影响用户的数据意识以及数据伦理道德。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馆员的数据素养不仅仅要求其具备数据素养本身所要求的目标和内涵,同时要具备培养学生和教师、科研人员数据素养的能力,强化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自身数据素养能力的示范,提升其他用户对数据素养的认知与学习。

4 基于用户差异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策略

4.1 关注用户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不同的用户群体之间的数据素养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同一群体间用户的数据素养基本水平也各不相同,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时要重视因材施教,根据用户群体的需求特点进行数据素养课程安排。在开始课程之前,馆员可以通过调研了解用户群体的数据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其宣传数据素养知识,使其对数据素养的内涵以及技能有所了解,提高用户的学习意识。[12]对于数据素养比较薄弱的学生群体,馆员可以侧重设计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的教学内容,从基础性的知识起步进行教学,对于有一定数据素养基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馆员,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数据素养教育的重点落于数据共享、管理、利用以及数据伦理与道德方面,通过精准化的教学安排实现数据素养教育的系统教学,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用户的数据素养能力。

4.2 与专业课程对接,深度融合

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与专业课程对接,深化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将数据素养融合到现有的教育体系之内。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数据素养教育的专业馆员、各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师以及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为其提供数据素养教育培训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数据素养,满足为其他用户群体提供教育的能力需求。在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后,数据素养教育可以服务于用户的科研、学习等活动,使学生、教师等有意识地接触数据素养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模块提升数据素养教育的实际成果,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落实所学的数据素养技能。同时,这种合作教学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沟通环境,馆员可以借助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确定学生的数据素养层次以及实际素养需求,形成良好的反馈。

4.3 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打破局限

开展多样化的数据素养教育、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是满足不同用户数据素养需求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除了开展已有的数据素养培训课程外,还要对用户的学习形式偏好进行调查,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进行教学活动安排。在教学形式上,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数据素养能力竞赛、举行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教师等补充数据素养相关的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数据库等,如中国大学MOOC,结合优秀的网络课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高校图书馆还要积极探索数据素养实践平台的建设,或者与大型数据驱动型公司合作,通过数据平台为学生、教师等用户提供数据素养能力实践的机会,将馆员主导的数据素养教育转向为用户的自主学习教育,借助数据实验平台引导用户挖掘数据的价值,提升对数据的获取、利用与处理等能力。高校图书馆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要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学习的模块,如面向本科生的数据检索课程、面向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科研管理软件课程、面向馆员的数据挖掘课程等,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全面提升数据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用户接收的信息量以及信息的传播速度,面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利用,数据的发现与获取、处理、保存与利用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以及馆员必备的素养技能,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要关注不同用户群体的数据素养需求差异,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划分,分阶段、分层次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重视馆员自身的数据素养教育,鼓励馆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数据素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雷红刚.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09):41-43.

[2]郝媛玲,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培养机制的构建与策略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01):58-63.

[3]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对科学数据管理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5,35(01):68-73.

[4]张艳梅.用户数据素养教育视角下的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04):139-141+109.

[5]黄如花,李白杨.数据素养教育: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6(01):21-29.

[6]张晋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10):59-60.

[7]吴卫华,崔继方,宋进英,赵茗羽.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1):42-46+62.

[8]吴爱芝,王盛.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体系设计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06):96-103.

[9]卢祖丹,余达淮.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08):36-41.

[10]王焱,袁先文,林晨晨,程結晶.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其要素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11):42-49.

[11]刘彤彤.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0):136-137+140.

[12]王浩,张琳琳,刘冰,陈新洁,王建勇,张素娟.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探究[J].图书馆学刊,2015,37(10):68-70+73.

作者简介:杨丽(1993—  ),女,硕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作者:杨丽

教育职能发挥信息素养形成论文 篇2:

论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摘要】 传统理念里,图书馆强大的信息功能得到充分的认识,但是图书馆教育功能却被长时间的忽视,本文在探讨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功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之上,探讨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途径。

【关键词】 图书馆 教育功能;高校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了极大的缺陷,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时代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素质,还要有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信息、创新素质及劳动技能素质。因此,积极开拓新的教育途径和建设立体式的教育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必须面对的客体。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培养能力型、开拓型、复合型人才观念的转变,使得图书馆教育功能成为一个使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有更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基础和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所必需具备的教育条件。

1 更新观念,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党中央加快“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紧迫任务。1999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养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

1.1 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的概念。图书馆教育功能意指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承担大学生第一课堂一样重要的文化知识传播作用。这是一种思维转变的过程,斯是之故,高校图书馆是否能发挥教育职能,以及教育职能发挥作用的力度和范围,都和观念转变的时间和力度有关系,越早认识到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越是能充分的体现图书馆的这个作用,对日益多元化的大学教育越能发挥作用。

1.2 图书馆教育功能的主要特征有:

1.2.1 高校图书馆是和“第一课堂”一样重要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情报中心,向大学生展示了一个无边的知识海洋,大学生必须借助图书馆这个“第二课堂”了解和获取更广博、更新鲜的知识营养,不断地积累经验、增长智能,学生们在这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使用各种帮肋自己提高的工具。图 书馆的教育形式比课堂教育更具有主动性、广泛性、情报性和灵活性。在这个“第二课堂”里,大学生不但可以巩固课堂上学来的知识,而且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目标从各种文献中汲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图书馆丰富的、高品位的馆藏,雅静整洁的阅读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精良的设备,优良的信息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优化的社会人文环境是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所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置身其中,能受到美的陶冶和高尚情趣的 感染。这种教育环境中所蕴含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给人的心灵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完成其理想人格的塑造,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1.2.2 图书馆教育功能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而不是自发的过程。1989年,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的信息素质的定义被普遍地接受,ALA指出:“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国内外信息资料,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最佳条件。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是一个复合型人才结构体系,他们大都毕业于专门的信息管理专业,长期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和开发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高的信息技能,能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对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素质教育活动。但是并不是具备相关的专业条件就能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作用,只有在拥有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信息资源的方法,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查找信息、评价信息、自觉自学的能力的意识后,才能发挥这个作用。

1.2.3 高校图书馆的教育是一个有侧重面的角度。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在各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把信息素质教育融合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已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对1987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进行了修订,新的《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主要任务;第四章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新《规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肩负起信息素质教育重任,并把它作为图书馆传统用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作为图书馆服务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 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功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的过程中,从正确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环境和社会认识评价”“自我设计”“自我激励和行动”到达到“改变自我”的目标,图书馆均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条件和优势。

2.1 图书馆拥有素质过硬的信息队伍。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图书馆拥有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具有专业背景的信息队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校图书馆员熟悉本馆的馆藏文献、常用数据库结构和检索语言以及本馆的服务软件,另外,他们还具备某些学科的文化背景。现在是信息社会,不断地有新的文献资料涌现。在众多复杂多样的信息形式和内容中,图书馆人员能够对馆藏书刊、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重组、浓缩和深加工,进一步获得新的信息内容,进而帮助大学生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检索、查询、筛选和利用各种信息。多方面的信息指导会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能够将“第一课堂”的知识和“第二课堂”对接,实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个过程就是图书馆教育功能的表现。

2.2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拥有覆盖面广,数量可观的各种馆藏文献,是发挥对大学生教育作用取之不尽的源泉。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的海洋”,馆藏文献具有博、专的特点,各种信息资源是多年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积累,高校图书馆与外界信息的交流还具有多源性和快捷性。图书馆丰富的动态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客观地了解自己和社会。教育学生在众多信息文献中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方向,以此为中心,自觉地学习,借此形成个人感兴趣的知识点,并主动地由此及彼地扩展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从中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最终形成系统的具有个人认识的知识体系。

2.3 图书馆拥有先进的信息检索设备。在图书馆,多种形式的学习会增强学习兴趣,使得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开馆时间长,明显超过课堂时间,高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视听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可以使大学生接受图书馆多元化载体的信息教育。在图书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较灵活,可以阅读书刊、欣赏声像资料,也可以上网以及以座谈的方式与他人展开讨论等。因此,在图书馆适合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他们想获取的知识、信息,在关心的领域进行系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实现。

3 高校教育功能发挥的途径

为了有效地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应该做好图书馆的建设工作,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 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建设。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围绕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职业道德,还要具备与信息和学校所设专业有关的广博的知识。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要适应图书馆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适应今后学校的要求,这也是为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发挥的基本前提。

3.2 加强馆内条件建设是教育功能发挥的必备条件。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服务观念和方式,为大学生教育提供必备的条件。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文献、资源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充分合理地利用馆藏资源,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强管理,走到学生中间,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服务。要求图书馆围绕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进一步开展特色信息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图书馆要在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管理、技术上不断创新。

3.3 加大宣传促进大学生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加大图书馆资源宣传力度,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化意识,促进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动机。图书馆可以利用好展板、宣传栏、图书馆网页等宣传渠道积极推出各种资源宣传和咨询活动,以不同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对高校教育功能的认识。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组织好知识讲座,各种专题报告,用专题报告的形式促进自我教育。图书馆应发挥跨学科优势,采取 “请进来”方法,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作理论专题、学术报告和讲座,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可以在纵向对比的同时,加深学科横向的认识。同时,可以请毕业生作报告和对毕业生追踪调查,通过树立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和事去带动大多数同学,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图书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求知群体”对教育功能的认识。通过这项工作,深化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促进了图书馆的改革。

3.4 利用信息资源促进大学生教育实现。指导学生利用好各种文献信息资源、书籍,特别是图书馆的主要馆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可以使他们获得系统的知识;各种期刊,作为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创新知识的重要载体,极具适时性和科学性;声像资料的特点是生动、形象,给人以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抽象的、未见过的或不易理解的学习内容。各种书籍、专业期刊和声像资料种类繁多,在众多的信息中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程度和兴趣的内容,就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开展好参考咨询工作,有效地减少大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盲目性和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咨询人员加强导读,根据学生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资料的服务等,都是图书馆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蕙.教育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2] 陈寿.试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新使命[J].图书馆论坛,2003(6).

[3] 李枞.发挥大学图书馆优势 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

[4] 刘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2(5).

[5] 汪雁.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3).

[6] 翟娟娟.浅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J].河北科技图苑,2005(2).

收稿日期:2008-4-11

作者:房 敏

教育职能发挥信息素养形成论文 篇3: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摘 要:文章在分析“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内容、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策略,以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育人能力。

1 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其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1]。随着“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的深入开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优秀人才,对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意识到将信息素养教育精准、灵活地嵌入学科课程教育体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2 “三全育人”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2.1 “三全育人”理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樹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准则。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3]。此后,“三全育人”理念成为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手段。“三全育人”的重心在“全”,因此,基于全员参与育人、全程实施育人、全方位多维育人理念的有机结合,高校要构建育人新模式,营造育人新生态,形成“人人履行育人之责”“育人无时不有”“育人无处不在”的新格局,全面实现从“教”走向“育”[4]。

与高校整体建设层面的“三全育人”研究相比,目前有关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的研究较少。一些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对图书馆的“三全育人”进行了理论探讨,如:黄友均等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将“三全育人”理念与读者服务结合起来,并从主体、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构建“三全育人”服务模式[5];李静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6];李艳春针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创新展开了研究[7]。

2.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新途径,它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馆员主动作为教学助手嵌入课堂或网络平台的方式,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融合起来,并在馆员与专业教师的协作下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8]。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对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突破和创新,是高校图书馆主动提供的、能够融入用户环境的专业服务,具有针对性强、个性化显著的特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三个要素,其中,教育主体承担着信息素养教学内容设计与项目实施的重任;教育内容是核心要素之一,需要高校图书馆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兼顾信息素养内容和专业课程内容;教育方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嵌入用户环境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多样、灵活[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翻转课堂等新兴理念的引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得到广泛实践和研究。石建华从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入手构建了基于移动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型[10],李娜提出了利用翻转课堂开展嵌入课程式信息素养培训的教学模式[11],华翊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围绕“双创”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12]。

3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

3.1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虽然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逐渐受到高校图书馆重视,日趋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重要举措,但仍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教育主体看,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以学科馆员为主要力量,但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不健全,相关专业人员数量少且学科背景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按照专业课程的特点设计课程内容,也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教育内容看,高校图书馆侧重于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的简单介绍,缺乏对信息伦理、信息整合、信息挖掘、信息再创造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介绍,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其开展创新性学习和研究。从教育形式看,教学平台建设尚未得到强化,如线下教学以教师课堂面授为主,在单向、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其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或科研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育效果不明显。

3.2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因素[13]。高校一流本科建设思路和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要求高校图书馆以满足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不断挖掘教育潜力,开创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格局,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三全育人”理念的广泛实践和应用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图书馆应以一流本科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重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结构,构建全新的方法体系,打造全新的技术环境,嵌入学科服务工作链的各个环节,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服务育人的能力,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

4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策略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图书馆要从全力打造教育主体、合理细分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方式三个角度出发,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推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4.1 构建全员育人体系,拓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主体的范围

高素质的信息素养教育主体队伍是推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争取校内外的支持,构建全员育人体系,拓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主体的范围,打造一支包括馆员、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及社会力量的教学团队,推动不同主体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4.1.1 倾力打造专业教学队伍。成立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部门是高校图书馆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一种途径,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及兰州大学图书馆都成立了相应的服务团队(中心)或教研部。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成立专门的信息素养教研室,培养一批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信息素养教学馆员,加强与院系教师的合作,结合学生的通识教育需求和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探索“双向嵌入”的教学体系。教学馆员可通过与专业教师的密切合作,充分掌握师生的需求,准确设计能够满足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训需求的信息素养内容,灵活安排上课方式。教学馆员与专业教师间的良性互动既能够有效融合学科专业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也能够吸纳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队伍中。

4.1.2 着力打造协同教育队伍。高校图书馆作为牵头力量,应积极与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信息管理等部门合作,使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得到学校决策层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加强与图书资源供应商、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制定科学的合作机制,吸引学校管理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推动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开展。

4.2 建立全过程育人机制,扩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图书馆围绕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细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建立贯穿大学生涯和专业课程学习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为不同阶段的授课对象讲授针对性强的学习内容,推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4.2.1 建立贯穿大学生涯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高校图书馆应以指导和服务学生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能力、专业和兴趣,开展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和服务,重视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等在学生成长各个环节的实践与应用。在大一阶段,高校图书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在大二、大三阶段,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掌握获取、利用和评价专业文獻的方法,还要开展信息素养主题教育;在大四阶段,求职、考研成为学生首要思考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满足他们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4.2.2 建立贯穿专业课程学习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高校图书馆应以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围绕教学内容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构建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双向嵌入模式,主动参与实训课程并提供信息应用指导服务,为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等科研活动提供精准服务,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深度分析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4.3 构建全方位育人矩阵,创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利用虚拟技术、新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式服务矩阵,推动了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创新。

4.3.1 深化线下教育改革,提高线下教育实效。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线下服务矩阵一般以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以配合日常教学的主题讲座、研讨会、个性化培训为辅。高校图书馆应注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规范化管理,统筹规划针对专业学科的嵌入布局,通过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渗透到各个专业学科中。在教学方式上,高校图书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引入游戏闯关、课题开发、小组研讨、上机实操等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

4.3.2 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发挥线上教育功能。信息时代,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无障碍的学习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线上服务矩阵包括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网络社区等。高校图书馆应将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联合制作的专题化信息素养课件发布在学习服务平台上,打破时空的限制,形成灵活、开放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模式。

5 结语

目前,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及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因势而新,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以全员育人体系、全过程育人机制、全方位育人矩阵为基础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内涵和新形式,寻找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道路,充分发挥教育职能,进而为高校一流本科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21-03-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 87.html.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21-03-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21-03-20].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4] 张晓东.“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路径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7):33-37.

[5] 黄友均,黎泽伦.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9(1):12-14.

[6] 李静.探析高校图书馆助力三全育人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图书馆工作,2019(1):44-46.

[7] 李艳春.“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3-117.

[8] 谢守美,赵文军.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新途径[J].情报资料工作,2012(1):108-111.

[9] 林珊.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9(1):25-28.

[10] 石建华.基于移动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型研究[J].情报探索,2018(6):69-73.

[11] 李娜.基于翻转课堂的嵌入课程式信息素养培训教学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4):55-58,63.

[12] 华翊.面向“双创”人才培养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7):129-132.

[13] 代磊,刘羽萱.信息生态视角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J].现代情报,2018(12):40-47.

(编校:孙新梅)

作者:张路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