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区域规划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美国区域规划范文

美国区域规划的死与生

Robert Fishman 城市及其郊区是同一个整体中相互依存的部分,通过交通、公共设施网络以及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整体的发展逐渐必然地成为一种合作的冒险。„„要求对整个大都市区域所有主要的公共和私人行为的支撑设施整体有效的组织,以形成这一整体。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s Special Message to Congress on

Hous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1

早就有人尖锐地讽刺说:“我们找不到解决地区问题的方案,就把它们整合成更大的区域,这样就安全多了。”

— 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2

美国区域规划在1960年代经历了集体的濒死体验,在规划理论和规划实践两方面的全面崩溃。当然,美国的规划从未完全健全,其历史中也充斥着恶劣地构思、贯彻不力和缺乏主动性。无论如何,1960年代区域层面的规划理论着眼于全面的总体考虑,却只能完美地诠释了自身深入地无效性;同时,旧城更新的方案如果付诸实施,将会造成比现有问题更加糟糕的局面,并给预计中的受益者带来沉重的负担。不过,规划还是在这个关头坚持了下来,并被设想为个体服务,美国规划以一种评估体系和优先考虑的形式从它的考验中显现出来。这些教训直到1990年代仍对美国区域规划起着塑造作用。

无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对传播抨击“垂死规划”思想并指出复兴之路的最重要著作——Jane Jacobs的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y3一书的赞颂。尽管她的书既不是对战后美国规划失败之处的全盘批判,也不能作为应形成的新体系的完美指南,Jacobs的贡献仍是至关重要的。Jacobs刻意将她自己限定于中心城市,或明确限定于城市中的某些地区。她坚信只要“反动的”规划者、银行家、官僚主义者停止他们无谓的干涉的话,大城市有其内在的活力,是可以“自我复兴”的。

与她的反对者差不多,Jacobs也没有察觉城市危机中形成的从根本上可以重新定义“城市”、“郊区”、“区域”概念的整体结构尺度:大量人口从中心区向市郊的转移,带来大量工业产业、零售业、办公空间进入郊区的“郊区城市化”;似乎集中在边缘而非原有中心区产生具有活力的低密度、多中心或无中心的区域。也许更令人吃惊的是,Jacobs的书几乎完全忽略了在产生区域的城市结构转化的过程中,强化城郊分割,把曾占主导地位的中心城市陷入无休止的危机之中(由上涨的社会责任和缩减的税收基础)的“黑人移民潮”。(只要中心城市的问题被局限在那些多管闲事的规划者手中!)但Jacobs的确清晰地看到了美国城市自身受到的威胁程度。悲剧性的是,1960年代的规划者们沾沾自喜的号称他们掌握了一种完全“现代化”的解决区域问题的方法,但不能理解区域结构的重新定义和黑人移民潮现象,对于他们的整个理论和实践而言,说得好听是毫不相干,说得难听就是可怕的彻底推翻。在1960年代初,城市规划师们最初面临在功能上延伸于中心城市边界外的大都市区域的挑战时,这些理论还是对这个世纪的转变有所响应的。尽管这些1960年代的设计和蓝图看起来很现代,它们不合时机的无意中假想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城市或区域。由于这一原因,1960年代规划的“死亡”必然被理解为世纪初理论的苟延残喘。同样地,在Jacobs和其他人开始直面战后美国城市和区域的本质时,规划的“新生”开始了。 这个过时的规划理论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模式——大都市主义和地方主义,并在1920年代达到了它们(理论上)的顶点。首先,大都市主义的观点占据统治地位,并在两个标志性的规划中得以体现:Daniel Burnham和 Edward Bennett的Plan of Chicago和The Regional Plan of New York and Its Environs4。大都市主义认为,即使大都市区已容纳下两千万人口,地域也由其核心区向外蔓延五十英里,形成于19世纪的基本城市构成在20世纪仍将继续保持。这个庞大的城市仍可以由它的市中心、大区域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文化集聚来加以定义。大多数人口仍然紧密聚集在市中心周围,并由构成大都市区产业核心的大片“工业区域”所包围。在这范围之外是郊外住宅区——相对小型的居住群——更外面,则是农场、森林、草坪等组成的“外域”。

对于大都市主义,规划方面最主要的挑战在于: ——为城市文明创造相应具有纪念意义的市中心;

——构建紧密的轨道交通网络来把都市区内所有居住点与市中心连接起来; ——使卫星城的工业区在生产方面达到高效的同时,也成为大量人口适宜的居住地;

——保持外围地区能为大都市区提供新鲜空气、水源和开放空间; ——在外围地区建设公园和其他娱乐设施,并使交通线路能让人感受到未被破坏的大自然。

1920年代到1960年代,由Robert Moses主持的纽约大工程中标志了在大都市区模式方面涌现的两种重要的现代思潮,都是相当糟糕的。在大都市区模式最早致力于发展轨道交通以将各区域紧密连接的地方,Moses和他的助手们还是奉行汽车至上主义。城市必须被重建得适应于高速公路。第二项更新是把城市复兴奉为解决“城市病”的至高方法。只有完善的整个邻里社区及其在新的禁止汽车通行的街区中重建“公园塔楼”的模式才能建立一个宜居的中心城市5。

Jane Jacobs对大都市区模式中城市更新、城市快速路及其他颓废方面的批评是组成美国文学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论点之一。基于她的批判,人们可以产生一种大都市模式是建立在一个对繁华有着天然兴趣的“大都市精英”,并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中形成其区域的假定基础上的想法。在政客们必然被其眼界局限的地方,精英们会无视当地居民的想法而形成区域性的观点。芝加哥和纽约的区域规划被明确设计为提供这一长期的、统一的构想。凡是这种基于精英兴趣的均好简易判断在大变革时期都没有遇到任何的怀疑,这种区域领导阶层在各种大都市公园区、水域、港口、轨道以及连接城市和郊区的密集交通工程的非凡成就中做出了贡献6。

然而,到1960年代,大都市精英的高度可替代区域明显呈现了出来。他们仍对中心城区灌注高度的注意力,至少作为总部区域和文化核心,但并不注重核心区外围已衰败工业区的人或产业。国家机关的管理者非常清楚,联邦政府对郊区和“阳光带”供应高速公路、电力及其他民生设施意味着旧城中的工业区不再是最有效的生产场所。例如,典型的组建于1945年以后的区域商务规划组织——匹兹堡Allegheny商会,将城市产业和财务部门联合起来以确保市中心的改建适合于总部集团。其间,这个组织还考察了匹兹堡产业基地的解体7。

尽管城市更新理论起源于现代建筑大师们的理想主义理论,但其实践却趋向于优先考虑精英阶层。靠近市中心的旧区——其历史结构和企业的多样性标志着整个城市的历史和特征——是被最早宣布“毁灭”并被冷漠地抛弃,尤其在定居者是黑人的时候。黑人居住区也是优先沿新建高速公路建设以连接市中心和郊区的场所。最后,就像Arnold Hirsch为芝加哥所展示的那样,公共住区被故意组织得像一条永恒的彩色线条一样——他所谓的“第二犹太区”——布置在白人和8黑人居住区之间。

更深刻些,大都市模式的衰落意味着不能把旧的市中心加起来就代表这个区域整体。在限制工业发展破坏了旧城工业区并对由此带来因大量失业而产生黑人移民潮的特别指责时,人们可以预期相对于为保持市区的繁华而投入的大量花费对城市“产业政策”造成的压力。但这样的事从未发生,因为这就将挑战作为1960年代真正产业政策的城市产业投资的潜规则。相反,1960年代呈现出一种区域工业生产投资大量从城市转移到郊区工业园的形式。在旧区普遍衰败的时候,区域的本质变成了中心城市和其郊区为了税收基础和其他资源的战争——一场郊区注定会获胜的战争9。

这种深刻的城郊分裂,在1960年代给大都市议会政府和进一步的区域规划带来了一种不现实的风气,并占用了规划者们的大量时间。也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华盛顿特区2000年区域规划。作为芝加哥和纽约区域规划理论的称职继承者,2000年区域规划提出了从华盛顿市中心向外发散的六条由新建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线所界定的走廊。由受约束的开放空间构成的“楔”将这些走廊分隔开,以保持其从整个区域中的生长。这种廊—楔的规划因而形成了保留开放空间的区域10延伸的有效模式。

2000年区域规划以其通过密集的轨道交通线作为控制郊区发展的核心方式体现出确切的前瞻性。这个规划成为了Peter Calthorpe的“交通导向发展”11的预兆,其对区域的先见之明尤其在建造华盛顿地铁的时候赢得(大量缩减的)交通系统的支持方面相当重要。该规划在保留开放空间方面的考虑相当值得赞扬,也更加的棘手。就在对覆盖两个州的五个县以及特区本身的区域的“限制”的倡导中,2000年区域规划提出了关于如何说服或迫使拥有对土地使用具有明确权限的地方政府遵照该规划所倡导的开放空间楔形发展模式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实际上,随着一种破坏性的速度,规划的楔地会被低密度的发展所侵入,而纯粹意义上的廊—楔模式从未真正形成过12。

可以想象,由于具有长期的预期并力主城市分散,地方主义方式规划学派在1960年代发展超过大都市主义。在诸如Lewis Mumford、Benton MacKaye、Clarence Stein等1920年代著名的设计师和社会评论者的领导下,地方主义者尝试在美国的环境中应用Ebenezer Howard和英国的田园城市运动。他们把世纪之交的城市拥挤视为暂时现象,是19世纪技术发展和大都市集权的结果。在这个电力和汽车的新时代,用Clarence Stein的话来说,大城市就是一个以其拥挤和低效率大量吞 食社会资源,妨碍居民生活的“恐龙城市”13。

20世纪呈现出一种仅通过能便利的将先进科技输送到区域中各个地段的区域性电力和高速公路网络的19世纪早期分散居住模式的回归。地方主义者指责用来维持拥挤的城市中心的基础设施投资,并号召建立疏散道路系统以支撑称为“新城”规划的区域网络。在中心城市萎缩的同时,城市区域将主要由遍布全区域,镶嵌在开放的绿色环境中,复合工作与居住功能的新城组成。这种真正的区域城市将占据旧的拥挤的城市与旧的被孤立的乡村地区之间的地区,John Thomas称之为“中间地带”14。中间地带将居住在技术进步社会中的经济优势与人性迟钝、地区认同感和每个小城镇团体联合在一起15。

1930和1940年代联邦政府在道路、区域电路系统和其它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远远超过了地方主义者们在1920和1930年代曾做出的设想。但对于新城——New Deal的绿带计划——则在仅开始了三个试点之后中断:Maryland的绿色地带、Ohio的绿色丘陵和Wisconsin的绿色溪流。更重要的是,战后数年的无计划占用山林农田建造厂房、社团赞助的增长呈现出导致与地方主义者所倡导的人性尺度公共建筑的相对立的结果。在土地利用的力量在大多数区域边界上割裂了数以百计的县郡和城市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由政府津贴的手段来对这种破坏力量在大尺度层面思考的限制或指引。1920年代,地方主义者曾就城市必须分散于区域中发起争论。现在这种分散主义的思潮成为了现实,但同时也破坏了中心城市并凌驾于地方主义者所期望的中部地带之上。

无论如何,1950和1960年代地方主义者的继承人们仍然坚持着建立相对于英国式的战后美国式的新城规划的希望。就其影响程度而言,新城就是重新利用——不是作为一种减少城市人口的途径,那已经发生过了,而是作为“蔓延的可替代方式”,一种在进入有界限的、连续的、相对密集地区的边界时,保留开放空间和线性低密度发展的途径。在两个私人开发者Robert E. Simon和James Rouse都承担华盛顿特区地区的宏伟新城:介于华盛顿和巴尔的摩的Simon的北维吉尼亚复兴和Rouse的哥伦比亚的时候,新城理念受到一种意料之外的认可。由Rouse可观的开发和公共组织机构所支撑的哥伦比亚,似乎呈现出一种规划的新城作为大都市地区发展的最佳方案的思想的复苏。但先后困扰Simon和Rouse的财政难题也似乎预示新城概念的成功需要私人开发之外更多的投入16。

经历过争辩的十年,国会在1970年度住房供应行动中增加了“新团体”的供给:Title Ⅶ17。隐藏在Title Ⅶ背后的观念是对建设新城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是远远超出甚至最强大的个人开发者所能掌控的能力的。与其将新城的责任转移给一个公共的团体,Title Ⅶ允诺任何承担HUD(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核准的新城计划的个人开发者将得到全联邦的抵押担保、规划津贴和来自其他联邦和州政府计划同样的服务。一年之后,九个新城计划有HUD核准通过并得到联邦支持。这表示地方主义思想将最终在美国区域规划方面取得重大的冲击18。

不过,在1974年到1976年的大衰退中,Title Ⅶ的新城计划明显陷入混乱之中。最后,只有休斯敦以北三十英里的一个叫做“森林地”的新城大体幸存了下来,只因其开发者是一个在石油危机中获得巨大利润的石油大亨。如果城市更新是大都市主义的失败,那么Title Ⅶ的新城计划则是地方主义了同样的(但更少宣扬)的失败。确实,这失败如此的彻底,以至于就在规划专业者的集体记忆中被完全抹去了。然而,它的教训也许是与城市复兴的教训同样意义重大。

首先,不管联邦政府表面上慷慨的借贷保证,保证长期、符合礼仪(尤其在一个经济混乱的年代)的困难使新城开发者很容易受到哪些可以更快把握市场的传统开发者的攻击。其次,无论1960-70年代的新城规划内在的价值如何,它从根本上就是在自我建立为常规方式的可替代选择方面的失败之后的妥协产物。尽管谈到了对本体零售业、社区中心、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复合利用”,规划还是跟典型的城市蔓延差不多的蔓延和依赖于汽车。(这里,也许由1990年代“新的城市规划师”为创造真正“步行尺度”的更多激进的尝试是更实际的投入在这场长跑中。)19

最终,也许也最重要的是,新城追求生产大都市管理的利益而无视其本质。相反,他们论证说如果没有大都市发育和交通政策中的某些部分,新城理念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英国的新城市运动由国家内阁积极分子所倡导,他们有能力严格养护在全国范围内主要城市外围的绿色地带,并将绿色地带外的发展限制在新城之中(或用来填补现有的城镇)。新城成为与毁灭了华盛顿2000年规划中廊-楔设计的高速发展同样压力下的牺牲品。并没有区域性的土地使用政策来利于新城发展得足够强壮,来预防传统意义的郊区发展争夺新城周边的土地并在蔓延的环境中保持封闭。20

如果说大都市主义和地方主义两者的失败象征着美国区域规划的死亡的话,那么什么代表着它的新生呢?1960年代美国规划的新生基于以下三个源头生长:

——一种对“城市化”的脆弱和重要性的新的认识,尤其是Jane Jacobs所提出的那样;

——一种对开发空间的脆弱和重要性的新的认识以及对环境的尊重,在Ian McHarg 的Design With Nature21中得到最好的表达;

——开始认识到这两种表面不同的目的——城市化和开放空间——实际上都是一种新的区域规划,甚至首先是一种新的区域联合所必需的基础。

由Jacobs开始,她的著作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集中于近来在城市复兴方面的失败,也批评了从城市美化到新城运动的所有美国规划的偶像。她指责所有这些规划策略的问题在于,他们通过他们的规划看到了城市的“混乱”,但他们在理解和尊重健康的城市已有的更深层更复杂的规律方面却失败了。这种复杂的规律——她称之为“多样性”——并不是由大的规划产生而由所有独一无二的普通人才产生多样性,这才是大城市的真正有价值之处。

Jacobs通过丰富详细的对比观测规划公共住宅荒凉危险的情形与类似她曾经居住过的曼哈顿西村的休斯敦街那样的传统的“无规划”城市街道,来强有力的支持了这种批评。尽管Jacobs关于官僚主义城市更新理论的破坏性是她书中最辉煌也最必需的部分,她书中其他一些部分则讽刺性的证明了编制城市复兴规划的高度必要性。通过对专家理论的激烈抨击,Jacobs对美国规划观念回归到综合利用和注重实效方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所见,她反对学院派的规划并协助重振曾是美国规划核心的“城市交流”。也许最重要的,Jacobs提出在几乎所有城市功能迅速郊区化时,在一个权力分散的年代中,城市规划最需要的:她为城市作出了规定。

据她的分析城市的密集提供了积极的作用,因为它提供了财富、可供个人和小商业者实现其计划的综合设施。一个大企业机构可以独立的运作,但为了成功,一个小的企业则需要周边有大量的补充企业。城市中的小企业的多样性持续着,并由城市里密集多样,具有极其不同的品味和需求的城市人口所支持。正如Jacobs所强调的,城市化体现在大城市的街道生活之中。对Jacobs而言,人行道上所发生的一切与建筑物中所发生的同样重要。一个成功的街道是邻居与陌生人的混合体,一场定义了邻里生活的由熟悉和偶然所组成,并欢迎外来者的持续变化的“城市芭蕾”。这些街道的成功不仅由于它们稳定的治安条件,更因为居民们互相关注而时刻注意。城市化的本质是安全、活跃和多样化的街道。

以一种Jacobs自己从未预见的方式,她的城市理论成为了一种重新定义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方法的起点。她不仅指出了城市研究的新目的——通过城市中人性尺度的街道和其他公共空间的宝贵遗产对城市原有肌理的保存——同样重要的,她识别出了规划的局限性。在城市更新寻求全盘控制的地方,后Jacobs的规划回归到Alexis de Tocqueville在Democracy in American一书中的理论,美国式的管理在它退到幕后并给市民们留下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空间时,是最有力的23。曾经被城市更新判断为已毁坏的地区如今被确定为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而这场历史保护运动中原来需要搬走的人们则自愿地购买和修复老建筑物。

然而,规划者们很快完成了比在历史街区中保留砖砌人行道和美丽的路灯更加重要的任务。成功的历史存留通常包含对历史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这需要对有效的新用途和如何征募能带来转变的个人开发者的考虑。市中心规划日渐成为一种公共企业行为,在其中规划者们致力于处理吸引新投资的事务。这种公众-个人的合作模式由波士顿1976联盟和James Rouse在1826昆西市场转变为当代购物廊街中采用,该市场很快被证明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之一。市中心规划在今天致力于保护的综合利用和结合新办公楼、门廊旅馆、会议中心和露天运动场的合适的重新利用24。

如果说城市病曾经促使Jacobs和她的继承者们对城市的意义和重要性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认识,郊区发展的爆发也同样的促成了地方主义者对他们在人类居住和自然之间相协调中所承担的责任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认识。唯一能接近于Jane Jacobs之于大都市主义的重要贡献那样在地方主义者中作出贡献的是Ian McHarg,苏格兰裔风景建筑师,Design With Nature25的作者。像Jacobs一样,McHarg了解在思考和建设方面倾向于在破坏性的以一种简单的考虑覆盖在复杂的系统上这一基本问题。对于Jacobs,复杂性是遭到规划者们试图强加的一种简单的伪秩序的破坏的城市本身的多样性。对于McHarg,复杂性在于区域的奇妙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而遭到从低地到山脊的由高速公路和地块组成的,同样强加破坏性简单模式的郊区蔓延的破坏。

McHarg的理论是“按照自然设计”,也就是说,由区域的生态系统来指导建设。

第二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 对自己熟悉的区域,分析是如何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的?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10年),有24个民族。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年平均气温13.4℃,交通便利,登封已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代旅游名城。

登封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该市已探明的矿产品种达37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优点。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钒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储量30亿吨。现代装饰材料花岗石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硅矿储量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的综合性生产经营格局。

长期以来,登封市主要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煤、电、铝、水泥等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在推动登封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等问题,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呈衰减趋势,综合分析登封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面临枯竭。放在全国比较,优势不突出;而登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蕴藏着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良好业绩,登封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条件培育成全市的主导产业和接续产业。

目前登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登封市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

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刚刚结束的中央和河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这是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登封市作为河南省十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现,特别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普遍遭受重大影响,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立足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基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对于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登封市旅游资源价值高、转化潜力大。一个地区最有效的发展模式、最合理的经济结构,往往是由他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的。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环境优美,矿产丰富,最主要的资源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丰富的矿藏。现已探明的矿产多达41种,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资源储量大,品质优,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全省2个铝钒土基地之一。二是优美的生态环境。登封地处山区,石厚土薄,气候干旱少雨,发展传统农业没有优势,但山区特有的森林资源,使登

封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登封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殊荣,为发展生态性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岳嵩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奇观世界独有;嵩山三皇寨风景区,山壁陡峭,岩层竖立,自然风光奇特秀丽。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雄倚市境的中岳嵩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有人文景观150处,自然景观30余处。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8处,市(县)级123处,已发掘出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其中“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驰名天下。嵩山地质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质构造,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每年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登封市在适当开采矿资源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来推动该市经济的发展。

2. 以平顶山为例谈谈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正确处理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再度繁荣的城市。平顶山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平顶山因煤而兴,从1957年建市以来丰富的煤炭资源就像老天给与平顶山人的特殊礼物一样,惠及几百万平顶山人。中国煤炭工业城市,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这些名片全是平顶山的。平顶山原煤总埋藏量103亿吨,保有储量80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平顶山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已知矿产57种。位于市区和宝丰县、郏县、襄城县交界地带的平顶山煤田,新中国建立后在此开发建设的大型矿区,面积约65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27958.6万吨,保有储量202542.9万吨。多为肥煤、气煤、焦煤。煤炭工业是平顶山重要的支柱产业。煤炭资源的长期持续开发在为平顶山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一个高度依赖煤炭的资源型城市。但现在,“一煤独大”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都会出现至少是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经济衰退现象,如果再加上资源使用不合理、大量的浪费、管理不善等其他原因,又会加速这一过程。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现象发生,必须及早规划,实施积极转型战略,以保证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及早发现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确保平顶山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刻不容缓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其主导产业包括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

以平顶山为例,长期的煤炭开采带动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形成了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导、第

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的典型“嵌入式”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遇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重点产煤地区煤炭工业单一发展,加工转化深度不够,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二.资源枯竭问题凸显。目前,平顶山市煤炭资源的开采强度大,长时间、大规

模、超强度开采,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

三.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目前,平顶山市煤炭资源回收率低,大部分乡镇煤矿资源回收率更低。由于其它产业发展不足,共生、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由此可见,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是因煤而兴,而一旦煤炭产业拉动弱化,必然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回落,这方面不乏前车之鉴。面对比较严峻的形势,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产业转型是突破点,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归结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两个方面。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没有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就失去了载体;城市功能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前提,没有城市功能转型,产业转型就会失去基础,难以成功。

因此,平顶山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在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的互动中,通过产业延伸与产业替代的途径,明确城市转型的思路。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点,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接替产业为重点,建设产业园区;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突出技术改造与创新;强化开放引资,不断推进资源导向型思维向市场导向型思维的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处理好平顶山市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园区、搭建平台促进转型

建设新的产业园区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其他省市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资源型城市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集成、良性发展的要求,重点规划和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园区,既为现有煤炭企业发展接替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又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建设平台。

2.项目带动、产业延伸推进转型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重大接替产业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元产业格局。

3. 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带动转型

资源型城市在环境建设上应“软硬兼备”, 制定有效的措施,着力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用环境吸引投资者,用服务留住投资者,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把国内外资金引来留住,让引进项目落地生根。

4. 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推动转型

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公经济发展不足。转型进程中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精干主体,剥离辅助,聚集优势资产,建立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型煤炭企业要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进一步消除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5. 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支撑转型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接替产业必须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战略,转产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坚决制止低水平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节能降耗。资源型城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从政府、企业、区域

产业和社会五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6.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引导转型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源型城市转型涉及产业政策、财税政策、资源政策、国企改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的对口争取工作,给予资源型城市积极的支持。资源型城市也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重点,把转型摆在突出位置。同时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型煤炭企业实施转产项目,资源型城市转型建立产业园区,解决煤炭职工生活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一方面要靠国家及地方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要立足于自力更生,增强自身筹融资能力。如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强化招商引资、嫁接合作,推进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民营经济用活民间资本,学会科学有效地经营城市资产„„多渠道筹集资金,积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目前,平顶山市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的有利时机之际,通过积聚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要素资源,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步伐,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相信一定会在加快转型、跨越、崛起的进程中,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平顶山,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经验。

第三篇:区域规划调研提纲

1. 经济资源调查

⑴ 国土资源

土地资源总量、质量、利用、规划;

国土志,国土整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政策文件、讲话等。 ⑵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类型、分布、总量、质量、开发利用、规划;

矿产资源普查资料,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相关政策文件、讲话等。 ⑶ 水利资源

水利资源类型、分布、总量、质量、开发利用、规划;

水利志,水利资源开发规划,相关政策文件、讲话等。

⑷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利用、规划;

旅游统计年鉴,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相关政策文件、讲话等。

2. 产业发展调查

⑴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的特点、布局、现状问题等;

工作总结,相关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文件、讲话等。

⑵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的特点、布局、现状问题等;

工作总结,相关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文件、讲话等。

⑶ 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面积、位置、发展方向、现状问题、发展规划等;

⑷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特点、布局、现状问题等,第三产业发展相关规划;

工作总结,相关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文件、讲话等。

3. 综合资料调查

⑴省、市、县统计年鉴

⑵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领导有关产业发展的讲话

⑶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文件等

(4)地方志

4.人口调查

历年人口统计资料,城镇人口

5.城镇发展

(1)城市总体规划资料

(2)各乡镇总体规划资料

(3)城镇体系规划资料

6.旅游发展规划

(1)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各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规划

(3)各城镇旅游发展“十五”计划

(4)各城镇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5)各风景名胜区游览统计报表

(6)重要旅游建设项目进展情况通报

(7)各旅游区对外宣传资料及旅游指南

(8)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位置、保护范围及开发利用情况

第四篇:北部区域概念规划方案

太原市召开北部区域概念规划方案评审会

2007年01月10日山西青年报徐俊斌

昨日,太原市举行了北部区域规划方案评审会,英国工程设计院和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参加了评选。经过专家论证,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方案胜出。这一方案将结合其他设计方案的优点以及专家和市民的意见作进一步的完善。按照德国方案,太原市北区未来在改造搬迁现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致力于把北区建成生态环保型区域。两外国设计单位角逐北区规划

太原市北部区域是太原市重要的重工业区,涉及三个行政辖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和杏花岭区。此次规划范围北起北外环高速,南至兴华街、北涧河一线,东起东山过境高速,西至西外环高速,规划面积约为 147.3 平方公里。太原市发出征集规划设计单位的征集令后,共有57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报名参加,经过考察,太原市选择了英国工程设计院和德国(SBA)设计事务所做的北部区域规划方案。

搬迁兴华化工厂

按照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北区首先要搬迁兴华化工厂。然后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三部分规划。

一、在以尖草坪区政府为中心的基础上,向东向南形成两个综合型副中心,包括商业购物、办公、酒店、居住等多种功能类型。

二、位于柴村大桥两岸的区域是滨水城市活动中心,其功能包括酒店业、文化娱乐、科研、博览、休憩等功能,形成太原市沿滨河区域重要游憩娱乐中心。

三、新华化工厂搬迁后可以形成120公顷的空余城市用地,结合工业建筑的改造,将建成一个商贸办公为核心,兼容高档零售商业、文化教育、体育等城市有机体。为周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太钢集团提供服务,可以容纳总部行政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销售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高档酒店等多重服务功能。

形成三大居住区

以这三个中心区域为核心,区域内将发展三个大型的居住功能组团。

一、太钢东侧以现有的城市功能改造为主。规划通过南北向的交通干道解决东西向交通出口问题,未来考虑架设高架桥,跨越太钢集团南部用地,形成该区域的西向城市出口。

二、尖草坪区政府的居住团将在现有西侧村庄带与东侧滨水林带之间进行发展。依托柴村公路作为快速交通干道,柴村以西道路作为城市功能轴线。南侧果树林区域发展小型文化、体育、教育、商业中心。

三、迎新街组团将以兴安化工厂改造为基础,带动整个迎新街向北发展。西侧改造为商业设施为主的功能区,为居住区服务,东侧以办公商贸为主,服务于周围的工业区。太原未来最大的生态绿地公园

根据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柴村大桥两岸的滨水区域将为整体太原市提供滨水城市文化娱乐、教育科研核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娱乐中心。

东侧泄洪区范围内以退耕还林的林业用地为主,西侧泄洪区受污染较少,保留部分耕地和林地间植。整体按照现代地景美学原则重新塑造,形成太原未来最大的生态绿地公园。汾河未来将恢复生态化河流平面,河床内三分之一面积为自然河流,三分之二面积为生态林草地,形成良好的生态自洁系统。

沿汾河两岸有近400米宽的连续城市公园绿带,以连续开放的绿地形态为主,结合各种游园、花园、体育绿地、野生动物保护区,自行车与步行散步道,形成太原市北部滨河公园的特色功能。

在上兰村和尖草坪区政府以南形成两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北侧以崛山围山、寺庙和雕塑为主,形态包括度假村、主题公园,向东发展黄土侵蚀地貌的参观与旅游设施管理,南侧服务于崛山围山和城市开放绿地公园。[Page]

黄寨景观保护区在牛驼山区域设立疗养度假中心设施,向北侧结合山地形态,在高速公路以内建设低密度高质量住宅区域,将城市建设和生态功能紧密结合。

滨河东路延伸到工业区

北中环东西两侧的快速道路,以及滨河东路,建议继续延伸引入北部重工业区,并在钢园路一线与太兰公路一线两次成环,分别与高速公路入口联系,借此打通南北交通,主干道除大同路、恒山路、柴西公路、滨河西路,基本以南北向为主,和快速路勾连,将客货运交通快速引入城市快速路系统。尖草坪区域的东侧由于山地地形缺乏南北向道路,建议沿现有高速道路,平行设置辅路。

提倡北部建高层

太钢以南,沿涧河、卧虎山、西防洪渠一线,建议利用其中大量的厂矿占地改造区域,重新布置城市功能,允许提高建筑高度,但绿化率要达到50%到70%的标准。

英国方案致力于旅游开发

英国工程设计院的规划把北部区域分为十大功能区:中心城区、杏花岭休闲生活城区、太钢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不锈钢产业园区、滨河生态旅游风光带、柴村高尚居住区、西山机械工业园区、中北信息产业园区、控制及后备发展用地。该方案主要致力于北部区域的旅游开发,要把北区建成以历史文化胜地和古晋文明为主导,辅之于现代工业文明的风景优美、环境宜人、配套齐全的综合型旅游区域。另外在交通上倾向于新建快速路,提出了区域内各区20分钟内上高速的目标,并规划建地铁线。

第五篇:区域规划复习资料解读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3、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4、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5、资源承载力:是指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当人类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其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完善来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但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其整个系统就会出现崩溃,这个最大限度就是资源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6、比较成本理论: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

7、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

8、“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品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品工业所占比重。

9、政府补偿:是指由政府作为补偿的主要承担者来对补偿对象进行补偿,即各级政府通过非市场途径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经营者进行补偿。

10、生态环境补偿: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11.产业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1)资源密集型产业:亦即资源趋向型产业。通常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

(2)资金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每个劳动力或单位产品所需或占用投资较多的生产部门。

(3)劳动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部门。

(4)技术密集型产业 :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 。

12.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13.非均衡发展理论:发展一类或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通过这几个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它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增长及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14.(1)增长极:经济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2)极化效应: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称为极化效应。

(3)扩散效应: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称为扩散效应。

15.边缘区域:是指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可以分为两大类: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

16.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广义:一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二是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

二.简答:

1. 区域的基本属性(书本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1)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 (2)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度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 (3) 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具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横向或纵向)。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 (4)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 区域发展的新趋势(书本

p3~4)

(1) 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 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 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3.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书本p160~161)

a.“起飞”是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概念

b.国家或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

(1) 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

(2) 准备起飞阶段——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这一阶段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阶段。

(3) 起飞阶段。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

(4) 向成熟推进阶段。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

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显著改善,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

(5) 大众消费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 。后期,越来越多的资源又逐渐开始从生产耐用消费品的制造业部门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开始向上攀升 。 (6) 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c.经济起飞必须具备3个条件:

(1)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而且要有较高的积累比例。 (2)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

(3)要有一个政治、社会制度结构,为“起飞”提供保证,并使现代部门的增长扩散到整个经济。

4. 霍夫曼经济发展阶段如何划分?(书本p163) 工业化过程分为四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居于压倒优势的地位,其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5倍。

第二阶段:消费品工业最初所具有的主导地位趋于削弱,资本品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前者的产值仍是2.5倍于后者的净产值。

第三阶段:两类工业的近产值大致相当。

第四阶段:消费品工业远不及资本品工业增长来得迅速,后者的净产值将大于前者。

5.主导产业的特征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代表着区域经济的根本优势。

(1)主导产业的定义: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2)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

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 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

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

(3)主导产业的意义

(1)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 (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6.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或各不同区域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会导致各国或各区域之间存在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或各区域应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 亚当·斯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 --代表著作《国富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 绝对优势说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7.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基本特征及基本点

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后由布德维尔进行深化。

(1)定义: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2)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8.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能够最充分有效地利用区域各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来发展区域经济。

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表现在使区域经济能够以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为核心,形成一个由产品链、价值链或技术链连接起来的部门间联系密切、合理分工协作的有机整体,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聚集经济效益。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只有陷阱的产业结构才能保证地区经济发达兴旺,而最关键的是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先进性,这种部门越先进,就越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9.如何对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一、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1、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

2、产业系统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或上一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能否做出独特贡献。

3、区内产业之间关联度如何,即产业之间是否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规划新特点,新动向

特点:

1.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并进。 2.规划理论取得突破,规划内容不断充实。 3.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革新

新动向:

1.加强规划立法,使区域规划走上法制轨道。 2.重视市场的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的研究。

3.编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促进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

论述题: 圈层结构理论

一、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3、狄更生和木内信藏 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20世纪年代以后)。 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式。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纵观世界城市和其周围区域,从内到外最少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有许多各自的特征;

(一)内圈层的特征

内圈层,可称为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核心建成区。该圈层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二)中间圈层的特征

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

(三)外圈层的特征

外圈层可称为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外圈层中也许会产生城市工业区、新居住区的“飞地”,并且一般在远郊区都有城市卫星镇或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城市圈层向外扩展往往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的特征,这与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现象密切相关。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工业投资增加,居民住宅、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大规模展开,边缘区土地被征用,改变为工业、商业、文化、娱乐、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

在经济萎缩时期,基本建设项目少,大建设项目停建或缓建,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失业人员增多、厂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出现悲观情绪,城市人口规模停止增长甚至减少,城市圈层扩展基本上就停止下来,处在稳定状态。 当经济走上复苏阶段,是城市社会经济从萎缩向增长的转折点,城市建设主要在原有圈层内进行结构调整,边缘区向外圈层扩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只有当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圈层结构才会产生变动,产生扩大、向外延伸等新的阶段。

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一)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

(二)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中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了城市圈层结构概念,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

(三)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一)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

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能上相互以来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

(一)离散型

(二)聚集型

(三)扩散型

(四)均衡型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一)核心区域

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

(二)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又可分为两类:过度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过度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

上过度区域: 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

下过渡区域: 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四、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一)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二)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三、论述题

1、增长极理论

内涵:1.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2.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内容:增长极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个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 主要观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基本点: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3.具扩散和回流效应

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两大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作用: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打造增长极的必需条件:

(1)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 (2)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3)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软环境”。 优点:

第一,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

第二,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

第三,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 缺陷: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 增长极的效应:支配效应、

乘数效应、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意义:增长极理论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长极对区域积极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积极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扩散效果。 运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开发理论探索中已引入增长极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加以应用。

应用时要注意:一是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 二是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 三是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 四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 五是增长极的体系

六是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2、点—轴开发模式

“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 基础及基本要点: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核心:

①.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关

②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点—轴开发模式主要思路:

第一,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选择若干比较优势明显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第二,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使之成为增长极,并确定其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

第三,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重点开发较高级别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最终形成由不同等级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点轴开发模式往往成为开发程度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首选的空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特征:方向性和时序性;过渡性。 点—轴开发模式工作步骤:

首先,确定若干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点—轴开发模式适用性:

第一,注意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注意各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第三,注意发展轴的经济合理的空间距离。 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重点开发镇的选择: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现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极具经济的效果

(二)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

(三)有利于把经济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

(四)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发展

运用:中国沿海与长江流域相交的“T”型空间发展战略。

点轴开发成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空间发展战略的主体思想。

3.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所谓网络开发,就是强化网络和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内各节点与腹地、腹地与腹地联系的广度和强度,促进区域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评价及实践意义

理论评价:网络开发理论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该理论一方面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布局的平衡。新区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网络开发一般适用于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地区,在不发达地区不宜应用。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因此,该理论应用的时机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网络开发理论在发达地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已达到了较高水平,网络开发已成为当地发展模式的主要选择。这一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选取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心城市的生产成本日益加大,在利润最大化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相对便宜的落后地区扩散和发展更加有利可图。二是当地政府的主动参与。政府加大了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引导资金流向末开发地区,推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门店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毛概复习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