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2023-05-15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龙山镇生态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建设“美丽龙山”和“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以创建省级卫生镇和省级森林城镇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推进力度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生态建设工作得到稳步推进。现将我镇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3年龙山镇生态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生态工作机制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生态工作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环境优化和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坚持“大环保”的理念,重视环境整治和源头治理,做到思想认识、责任措施、财政投入和督查指导四个到位。同时将生态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内容纳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多次通过书记办公会议和党委扩大会议的形式专题听取和商量生态建设工作,并予以落实。

二是加强生态建设任务监督。制定了2013龙山镇生态建设任务书,确定了各项工作任务责任人,落实了重点生态实事工程每月督查工作机制,将任务纳入了镇村干部“干事对帐”工作体系,在班子领导、村党组织书记和全部镇村干部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集体对帐,并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二)水域生态管理方面

一是加强河道污染预防整治。编制完成镇村“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对5条市级河道、40条镇级河道、208条村级河道实

1 施“河长制”管理,同时确定施山泓和三八河作为河道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河道,实现了河道管理“河长制”全覆盖,截止到目前已经累计完成镇级河道整治15千米。对涉河污染源及河道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完成农药减量控害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杜绝因排污引发的河道发黑、发黄、发臭现象。

二是加强饮用水源日常管理。对三座水库及一级环境保护区进行日常巡查和不定期巡查,实行“禁钓”常态化管理。定期对水库库区及周边区域清理垃圾,严格禁止水库上游溪坑边养殖畜禽,关闭畜牧场3家,基本消除水库水质污染源头,同期水质明显改善。

三是加强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完成市政污水管网铺设5000米、污水纳管单位42家、核发排水许可证20家;新西村、太平闸村、筋竹村三个村全面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网铺设工作,淞浦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招投标。落实专人对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和已建成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对19座公厕进行改造,到目前已经有15座通过了验收,余下的四座已经建成,将在11月底验收。强化对新建小区和新建农民公寓生活污水处置力度,要求将生活污水治理列入“三同时”,单独编制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三)绿化生态管理方面

一是深化森林龙山建设。制定出台了《龙山镇“2012年秋-2013年夏”植树造林实施方案》,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030亩,其中山地中幼林抚育1000亩,完成“珍贵树种进百村”任务,

2 并顺利通过省专家组对我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的验收。

二是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完成方家河头、潘岙等村沿山精品线道路两侧增绿优化面积19300㎡,通过外包给农场种植苗圃林的形式对三塘横江沿岸进行绿化,完成绿化面积160000㎡。顺利完成长邱线、横筋线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坟墓“白化”治理扫尾工作,并对已完成坟墓“白化”治理的绿化进行长效管护。

(四)工业生态管理方面

一是执行污染企业月查制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电镀、重金属酸洗、铅酸蓄电池等重金属行业实行动态监管,对无证无照且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予以取缔。重点强化对小印染、小印花、小锻打、非法废塑料等行业的查处及反弹预防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发出环境违法行为整改通知书106份、立案查处18件,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以及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重大环境群访事件。

二是提高重点产业发展水平。加强行业污染整治,目前已完成宁波会德丰铜业有限公司的铜熔炼行业整治以及宁波大华锁业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喜尔美厨具有限公司的金属表面酸洗行业整治,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宁波联纺化纤有限公司的化纤行业整治正在验收,慈溪市晨阳包装有限公司、慈溪市龙凤纸业有限公司的造纸行业整治按照进度正顺利推进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力度,积极构建镇村两级落后产能巡查网络,三禾厨具、晨阳电器及龙山汽配等3家申报清洁生产目前已经通过审核,伟吉电子5月份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五)废旧产业生态管理方面

一是推进废旧产业整治。积极做好雁门岭、笔驾山等6个废弃矿山整治工作,目前雁门岭已于10底全面完成,金岙村的徐家岙项目完成八档坡度治理的三档,邱王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废塑料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累计开展集中专项整治35次,出动镇村各相关人员达380余人次,实现了非法废塑料加工在8月底全面取缔清零,48家持证废塑料经营户在9月底全面依法关停,目前正在进一步推进违章建筑的核实和拆除。

二是严格垃圾焚烧管理。建立垃圾焚烧日常巡逻管理制度,配备皮卡车一辆,专业灭火器10台及数十把铲、灭火扫把等相应设备,同时对热水供应点进行日常巡查,杜绝热水供应点焚烧垃圾、废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现象发生。

(六)生态创建宣传方面

一是深化各类生态创建。今年我们提出争创省级森林城镇和省级卫生镇,省级森林城镇上半年已经通过考核验收,省级卫生镇就在前两天刚刚通过了省考核组的检查验收。市级以上森林村庄、市级森林单位、市级森林家庭创建也积极推进,等待有关部门的验收。美丽家庭创建氛围浓厚,创建工作基本完成,等待市级相关部门的验收,筋竹村新农村生态河道示范村建设完成整体建设工作,在11月底进行验收。

二是强化环保理念宣传。结合“三〃五”、植树节、“六〃五”等纪念日,镇、村、学校等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植绿护绿活动等十余次。成立了镇志工委,拥有环保志愿小分队44支,日

4 常开展植绿护绿、环保监督、生态宣传等志愿服务。村级宣传教育栏均设有环保宣传的内容,镇广电站长期进行环保宣传语滚动播出。

二、桃湾区块整治落实情况

桃湾区块位于龙山镇方家河头村,是一个在山坳中历史遗留逐步形成的家庭作坊型加工区,共有加工作坊19家,主要从事五金配件、塑料制品等经营生产,据查无重大污染企业。该区域为非聚雨区,不直接影响水源,近年来由于市级饮水工程桃湾引水工程横穿其中该区域才被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尽管如此,从该区块实际地形地势来看对引水水质造成的影响也不大。从该区域加工作坊性质来看,该区域的加工作坊主要从事的是一些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五金配件、塑料压铸等家庭作坊,月均用水量超过100吨的加工作坊只有3家,有12个加工作坊月均用水量在30吨以下,是以生活用水为主的,基本上无工业废水产生。

考虑到该区块毕竟已列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党委政府对下步处置也十分重视,镇属有关部门也多次现场钻勘分析。下步,我镇将根据《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堵疏结合开展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工作,同时以落实村第一责任单位为落脚点,形成镇牵头抓、村主动抓和村民互动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切实堵截该区块对饮用水质可能带来的一切影响。

(一)切实抓好堵。加大对桃湾区块加工作坊的联合整治力

5 度,集中环保、工商、国土等部门力量进行分层次推进,严格控制桃湾区块新增违章建筑和污染企业的生成,对可能偷排超排行为进行严格监控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确保不发生新的违章建筑、污染企业和偷排超排行为。

(二)加快推进疏。根据实际情况,从长远来看拟实施桃湾区块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在2013年底全面完成桃湾区块居民生活、家庭作坊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登记在册;2014年启动村级标准厂房建设工作,抓好相关前期工作,主要包括落实好地块,完成项目报批等;2015年底前完成村级标准厂房建设,并逐步实施桃湾区块内加工作坊向标准厂房搬迁,到2016年基本实现区块内企业搬迁到村级标准厂房。

三、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和建议。

(一)生态建设的力度上有待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无论从市里还是镇里,都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但到下面具体开展生态工作的办公室时全市各镇没有统一,有党群书记担任生态办主任的,也有城建镇长和农业镇长担任的,具体各个组成人员基本上是以相关办公室兼职组成,一定程度上造成市镇两级在具体沟通协调上的不便,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效率不高的现实,因此,建议是否可以提高镇级生态办档次,市里明确统一由分管副书记担任生态办主任,同时抽调人员组成独立的生态办开展生态建设工作。

(二)生态建设的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当说当前从政

6 府各级层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思想上进一步重视,投入上进一步加大,但在群众层面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上还不够,行为习惯还比较落后,随地乱扔垃圾,乱排、直排生产、生活污水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在今后生态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多种方式更好的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真正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协作的良好的生态建设局面。

(三)生态建设的考核上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方面在生态建设目标任务书的设定上要更加符合各地的实际,在下达工作任务额时对一些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历年来一直无法实施或是指标无法完成的是否可以考虑暂时剔除或是指标适当减少;另一方面,加大对生态建设考核力度,真正起到督促和指导作用。

第二篇: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洽舍乡2010年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洽舍乡生态建设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稳茶、攻竹、抓养殖;兴工、活旅、茂山潮的总体思路,强力实施“一片两坞”经济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六大富民工程”,着力打造“平安洽舍、富裕洽舍、文明洽舍、生态洽舍”,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现将2010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组织。加强领导,加大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实施,促进我乡生态建设步伐,我乡及时调整生态建设工作领导组,由乡长担任组长,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同时,制定了生态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会议、板报、标语等形式加大对生态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人人爱洽舍、人人为洽舍”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着力实施生态建设各项工作。

乡生态办及时将生态建设任务进行分解,明确目标,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将生态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村为目标,积极对上申报争取年内达标,工作总结《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共完成如下重点工作。

1、依托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劝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继续巩固前两年发展的生态建设茶园,并组织实施新建生态茶园800亩。配合实施万亩油茶工程,新建或改造油茶500亩,建立了林业生态基地(千亩油茶基地)(300亩山核桃基地)和农业生态基地(之味农业综合养殖基地)各1个。

2、依托汪四坑高山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山生态土鸡养殖基地12处,采用控制规模分散养殖的方式,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3、加大村庄综合整治力度,积极编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规范了标准垃圾填埋池建设,开展村级垃圾处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长潭、洽舍村建设垃圾池三处,并谋划在洽舍村建一座垃圾焚烧炉,对各村的垃圾实行定点、定时、集中处理,确保全乡各村村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加强对引进项目的服务,认真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建设项目环保评价率达100%。

4、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止乱砍乱伐现象,加强了对山林资源的有效管护,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5、积极加大省级生态村和市级生态乡创建力度。加大村容村貌的整治,加快发展长潭村“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管好岸边林,路边房,湖中鱼,营造良好的人文、治安,生态环境。

6、洪通茶厂依托洪通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茶园800亩,并进行了生产线的改造,完成了“煤改电”清洁化生产改造工程,积极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积极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续认证。

三、对照目标,进一步做好生态建设各项工作。

明年,我乡将按照区生态办的要求,加强生态创建的各项工作,加强编制乡生态建设整体规划,创建好省级生态村和区级生态村及星级农家乐生态旅游示范点等各项工作,加强公益林、野生动物和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进一步对长潭村进行村容村貌整体整治和垃圾集中处理。树立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意识;做好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保护好。

()

第三篇:XX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促进生态示范乡建设

各位领导:

xxx乡位于xx区东南部,与xx、xx等县区市接壤。全乡总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1.8万,耕地1.9万亩,是个人均一亩田、五亩山的纯山区农业乡。多年来,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作首要位置,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1985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小流域治理先进单位,被国内外有关专家誉为国内最完整的小流域治理单元之一,1988年被xxx人民政府确立为自然生态恢复区,XX年12月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XX年被省政府确定为xxx风景名胜区景区之一,是全国美术写基地之一。

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沟壑交错,有大小山头446座,山沟241条,自然形成22条小流域。特殊的地域形势,使这里具有了多种小气候和微地貌,加上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抓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使这里的流域治理、荒山绿化、生态建设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色。境内共有植物物种1438种,其中国家

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百年以上的古树13286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2%。动物物种189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灵芝、香菇等野生菌类251种;野生和人工栽植的中草药品种有251种。乡内昼夜温差大,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30多毫米,空气湿度相对较高。现有水库5座,塘坝拦河坝64处,水面面积50公顷,形成了我国北方罕见的湿地约150公顷。就全乡而论,已初步形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杂果缠绕,山脚用材林成荫,水库塘坝成串,河道水面相连的亮丽风景,水利条件和生态系统有了较大改善和有效恢复。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和发展好一方生态环境,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艰苦劳动。多年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拒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不上有较大效益的污染工业项目,当地经济和群众收入以黄烟、林果、中草药等生态农业为支撑。同时,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堤筑坝,拦蓄降水,努力改善水利条件,提高水的利用率。仅在XX年的小流域深化治理工程中,投入资金420万元,新建水库1座,塘坝拦河坝37座,整修水平梯田800亩。对山林实行封、禁、育、管综合措施,按照山林面积每年投入资金5万元,配备了68名专职护林员。对已绿化较好的山林进行封禁,不准开荒,不准砍伐,不准上山放牧,防止人畜破坏,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绿化成果。坚持年年拿出专门资金用于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和生态修复,实行专业栽植和家庭承包造林相结合,防护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使造林、抚育、管护、收益环节紧密相连,取得了巩固发展的良好效果。多年来,全乡造林面积已达8.9万亩。制定出台《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意见》,乡村两级拿出专项资金,在主干道、村内配备了卫生清洁员,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

总结我乡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成在巩固,重在发展。为得到全乡上下的理解和认可,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打消了广大群众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模糊认识,自觉养成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习惯,成为我乡生态环境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乡里每年都制定发展以林果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扶持优惠政策,并在水利设施配套建设给予一定的补助资金,尽最大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仅去年实施的全区大绿化工程,乡里就投入扶持补助资金近80万元,基本实现了群众不减收又保护了生态的双重目的。

二是坚定发展思路不动摇。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投资高、见效慢,不利当前、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作为山区乡镇,财政捉襟见肘,但乡里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坚定发展信心,坚决不上有损于生态建设的污染企业。同时,我们每年还从乡财政挤出大额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用于兑付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的奖励资金。

三是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流域治理、生态修复、荒山绿化、水利设施配套等涉及生态建设的项目,上级部门都给予了较高的配套启动资金,保证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今年国土资源部立项的7500亩土地整理项目、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900亩国债公益林项目和市人大、区直七部门包荒山绿化工程已在我乡全面铺开,这对于生态示范乡建设将是更大的促进。我们已成立专门机构,安排得力人员,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按质按量如期实施和完成。

当然,在生态示范乡建设过程中也不容忽视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因xxx乡农业人口较多,耕地严重不足,受眼前利益影响,个别群众存在陡坡开荒种植农作物现象,将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危害。二是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我乡每年都遭遇风、雹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三是由于我乡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在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上,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在工程建设和保护措施资金落实上难度、压力较大。

会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投入,争取支持,努力实施相关项目建设,为使xxx天更蓝、山更绿、水更青、群众更富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乡镇2011年“生态粮仓”建设工作总结

**县**镇2011年“生态粮仓”建设

工 作 总 结

**镇位于黄栗树水库的下游,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水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工业零污染。**镇下辖11个村民组和1个居委会,341个村民组,总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农户1.08万,现有耕地面积12.2万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8万亩,总产5万吨,商品率在70%以上,是农民种植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2011年为呼应滁州市“百亿粮仓”建设,积极推进**县“生态粮仓”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方案要求,核心示范区安排在镇内水稻生产面积较大、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白酒、草庵、郑桥3个行政村,示范面积1.1万亩。

一、主要做法

为顺利开展我镇“生态粮仓”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安排核心示范区,高产攻关片,确保达到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

为提高我镇水稻总体生产水平,主抓了万亩核心示范区、百亩高产攻关片。在草庵、郑桥村建立11130亩核心示范区;在草

1 庵村石桥组建立200亩高产攻关片;在白酒村下坝组建立了300亩机插秧示范片;万亩核心示范区的单产指标为650公斤,高产攻关片的单产指标为700公斤。

(二)、认真分析我地水稻生产现状,推广应用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经分析,我地水稻生产上存在着品种多、杂且优质率不高;播种期不合理,后期易遇高温热害;肥床旱育技术使用不规范;栽插偏稀,基本苗严重不足,影响产量;大穗型品种的平衡施肥技术未全面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盲目,农药使用方法不当,影响稻米品质等问题。针对问题,在市县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主要技术措施。

1、确定主推品种。万亩核心示范区主推品种有:杂籼“新两优6号”,杂粳“Ⅲ优98”、“9优418(天协1号)”等;高产攻关点选择“新两优6号”。

2、主推七项技术,改进现有生产状况。①改习惯早播为适期播种;②规范肥床旱育技术,提高秧苗素质;③推广宽行窄株栽培,确保田间密度;④推广秸秆还田,逐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提高地力水平;⑤改氮肥偏施、忽视穗肥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⑥改病虫防治盲目用药和滥用剧毒农药为生态防治;⑦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

3、开展田间试验,摸索适用技术。一是在草安村塘西组高产攻关点配合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土肥站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及

2 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通过试验、示范,为来年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开展秸秆还田试验,摸索节本增产、增效、改良土壤新方法;三是建立叶龄记载点、苗情观察点,研究主推品种的标准化栽培模式。

(三)、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科技入户率。 为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及科技入户率,春季以来,在备耕、播种育苗、移栽、病虫防治等生产环节深入到农户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指导农户进行种子选择、旱育秧苗床的选择与培肥、苗床管理、合理密植、科学防治病虫等生产措施;在核心示范区内的石桥组设立“生态粮仓”建设工作站,安排5名农技农机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对农民反映的技术问题及时作出解答;结合科技入户工程,每名技术人员对接10个村民组,20个示范户;邀请市县技术专家到核心区的村组进行授课,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实施以来已开展现场会、户主会培训会等20余场次,农民累计受训有3000余人次,向核心示范区农户散发技术资料6000余份,惠及每家每户。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生态粮仓”建设有序开展。

1、成立组织,明确分工。为认真落实**县2011年“生态粮仓”建设任务,打造优质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组织保障到位。镇政府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主任及农技站、农机站、财政、科协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

3 责实施方案的制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及信息上报等。核心区设立工作站,聘请市、县专家技术辅导,镇安排5名专业技术人员驻点,在各生产环节全部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来办。每名技术人员分别对接10个村民组,20个示范户。整体工作政技结合,职责明确。

2、强化过程考核,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参照县实施方案的考核细则,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竞赛。对在“生态粮仓”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带头学用先进技术且增产显著,并带动周边农户学用先进技术的示范户、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物化补贴。镇定期召开各村碰头会,交流情况,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3、广泛宣传,使社会关注和支持程度到位。通过会议宣传建设“生态粮仓”工程的重大意义;通过技术人员到核心示范区的村组开会,宣传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要领;利用技术明白纸,宣传各阶段农事要点及先进典型事例。累计培训20余场次,散发技术资料6000余份,接受技术咨询有3000多人次;在关键农时季节4次组织镇村组干部、种粮大户、人大代表等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4、订单生产,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行订单生产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措施。镇政府为实现农民增收增效,与郑桥稻米协会签订订单,使企业与生产基地紧密联系,签订生产订单 1.6万多亩,涉及3个村,核心示范区1.1万多亩全部

4 签订了购销合同,订单率达到100%。

5、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助推技术培训。扶持壮大核心示范区内原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新建**县支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程度,该合作社今年已经推广机插秧面积1700亩,其中在核心示范区白酒村下坝组建立了300亩集中连片的示范片,并培训农民达280人次。

(五)、加强对核心示范区的政策扶持。

加强对核心区的扶持,积极将水利建设、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重要项目安排在核心示范区内实施;积极申报相关建设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今年核心示范区申报了县农发办土地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年底实施;镇政府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向核心区倾斜,确保技术培训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示范效果到位,已对项目区给予资金扶持5万余元。

二、建设活动开展初见成效。

在市、县领导及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镇政府和农技站的共同努力,“生态粮仓”建设取得一些喜人效果,核心示范区经县专家组及督查局实收测产,单产位于全县前列。

1、主推品种的应用普及率达在核心示范区达100%。通过广泛宣传、培训以及物化补贴措施的引导,核心示范区农户全部选择杂籼“新两优6号”,杂粳“Ⅲ优98”、“9优418(天协1

5 号)”等主推品种。

2、适期播种措施普遍得到落实。改变了清明泡种(4月5日)的老习惯,今年播种期普遍推迟到4月25日左右,既有利于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热害天气,又有利于培育适龄壮秧,今年的抽穗期也由往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明显推迟到8月中旬。

3、肥床旱育技术得到规范。规范了旱育技术,有效地提高农民育秧水平和秧苗素质。根据田间实际调查,秧苗素质明显好于往年,应用普及率由去年的85%提高到今年的95%以上。

4、推广宽行窄株栽培,确保田间密度。推广株行距4×8寸宽行窄株栽培,较好地解决水稻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利于前期早发,中后期早控,增加田间通透性,延迟封行期,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纹枯病等发生危害;提高水稻成穗率,增加穗数,并增施穗肥,提高结实率,进而为增粒增重创造条件,同时对预防倒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经调查,亩均栽插2万穴,成穗18万左右,奠定了高产基础。

5、综合配套技术普遍得到应用,水稻整体长势良好。一是病虫防治适时适法,无明显病虫危害;二是水浆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得到加强,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正常,无早衰、倒伏现象;三是主推品种在核心区和示范区基本达到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种植,示范效果突出。

6、农业产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由于今年水稻生产在注重提高单产的同时注重优质,优质高产品种形成一定规模的区域化

6 布局,引起稻米加工企业及上级部门关注。农业部、驻皖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稻米加工企业、各县市区农委、推广中心等专家和领导多次到核心示范区及优新品种展示区观摩考察,并就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了研讨,社会反响很大。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镇“生态粮仓”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多或少制约了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科学种田水平较低;优新品种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种植,不利于打造品牌;农业订单兑现难;农田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生态保障不到位等。

(一)、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妇女,呈现出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的“三化”现象,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滞后,很少接受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主要靠老辈的言传身教和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农业技术,直接影响了农民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较少,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应大力发展农村科学种田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能力。利用冬闲,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巡回服务团和服务小分队、开通服务

7 热线、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入户等形式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从源头上逐步解决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加大对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改善培训设施,创新培训手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二)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推进,突出特色,建设优质粮生产基地。

目前,处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候,农业产业化逐步推进,但整体发展上规模化、区域化还不到位,规模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民组织起来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保证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结合良种补贴,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态防控、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措施,进一步健全各种服务组织,努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展订单生产,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三)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努力提高订单兑现率。

订单农业是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产物,但今年农业订单兑现率低,履约难,引起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忧虑,由此可能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此,提高兑现率是当务之急。建议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模式,以产业化经 8 营促进合同的落实,这是个方向。因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能为落实农产品购销订单创造良好的基础。

目前,农业产业化生产才进入初级探索阶段,农民合作组织刚刚处于萌芽时期,根本没有能力承担组织干家万户的农民进行规范化生产农业订单的能力。一旦市场行情高于订单,就无法控制农户高价转卖订单产品。政府应为订单农业的红娘,协调各方关系。一是政府要转变职能,自觉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过渡,做到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地引导,辅助农民建立自己的经济协作组织,完善订单农业的主体,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让农民协作组织(协会)与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同时,加大对订单农业的支持力度,将订单农业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项目,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让订单农业的主体快速强大起来,只有这样订单农业才能正常运转和发挥优势;二是农民合作组织,一定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广大农民实施农业订单,严格按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对农民进行诚信教育;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后的处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产品的档次有了保证,就不怕人挑三拣四;四是抓好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对农产品流通的导向作用;五是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各项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农业合作化专业组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加大示范力度,推动整体均衡发展。

用典型引带促进整体均衡发展。一是要以展示园作典型,组

9 织农民参观学习。通过田间参观,现场培训,使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真正发挥展示园的典型引带作用。二是要以科技示范户作典型,注重总结和推广他们学科技、用科技,会致富、快致富的经验。用农民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带动村民学习新技术。三是要以高产攻关点作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技术成果的优越性,带动一方,辐射一片的作用,使农民的思想能有一个大解放,观念有一个大更新,素质有一个大提高,技术有个大进步,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五)增强农机装备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目前,总体来说,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存在着农业机械结构不尽合理,小型农机具数量多、大中型农业机械跟不上发展需要,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基层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机与农艺结合程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全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一是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加大对高性能插秧机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范围和规模;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熟化机插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加快插秧机技术升级步伐,应用先进、可靠、经济型普通乘座式插秧机;不断探索机插秧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服务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积极示

10 范推广新型水稻直播机及其配套技术,加速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引进、示范、推广水稻机插育秧播种机械、大田耕整机械、先进适用的高效植保机械、施肥机械,集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逐步推进水稻生产向全程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

(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耕地生产力,增强农业产业后劲。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农田基本建设、重视水土保持;建设标准堤塘等防洪工程,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污染治理,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品牌。

第五篇:川底乡建设生态宜居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樊曙钰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前来我乡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将我乡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导,留下宝贵意见帮助我们将林业生态建设做到更好!

川底乡位于泽州西部,辖27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有农户6550户,农业人口20169人。全乡总面积约68.6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36102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7655.11亩(包括退耕还林地1485亩、退耕还林山2078.68亩),宜林荒山8447.1亩,主要分布在18个行政村55个山头。

目前,我乡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的主要成果:一是通过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程将32790.17亩林地确权到户,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将宜林荒山的绿化率达到了85%以上;二是严密部署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截止目前,我乡退耕还林地面积达到1480亩,退耕还林山面的达到2078.68亩,退耕林地苗木的成活率和保有率均达到90%以上;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园林村”达标建设工程,截至今年已建成以郭庄村、和村村、川底村、马坪头村等村为代表的生态园林村16个;四是大力开展环村道路绿化、通道绿化和镇村增绿工程,大力开展村间空地的“四 1

旁树”种植工作,高标准的完成了陵沁线、岳圣路、小河路、天户路等10条路33公里的通道绿化工作,积极鼓励开展村村道路绿化工程,累计绿化环村道路120多公里。大力开展镇村增绿工程,在全面建设生态园林村的基础上又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65亩的川底乡生态园,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帮扶等措施,积极引导各村建设起了以下麓村小公园为代表的村级公园,取得了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的好成绩;五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推进乡镇建设生态化、林业发展产业化工程,出台奖扶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发展干果经济林建设等林业项目,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向林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成了以张泗沟村绿海苑种植(核桃)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林业产业种植基地3个,累计发展干果经济林面积2706亩;六是要求新增的居民小区建设、企事业单位和厂矿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建成了润宏煤业、海天煤矿等园林矿山4座,2008年以后建成的南苑新村、半坡新区、和村小区都同步进行绿化工程,今年新建的上小河新区、川底小区和下麓小区的生态绿化工程正在紧张进行,同时,我们新建的川底乡寄宿制小学也相应的进行了绿化设计,目前绿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具体为:

一是思想重视、规划先行。在我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们将乡镇的发展方向明确定位为:以市级“重点镇”建设为统揽,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强力打造经济发展重镇、绿色宜居美镇、文化商贸新镇、平安

和谐强镇,早日把川底乡建设成为泽州西部、长河流域中心城镇。可以说,建设林业生态宜居乡镇既是我乡“十二五”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川底乡两万父老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为此,我们在坚持不懈的开展上述6项工作的同时,今年又在镇区西南、和村村东面规划了一处占地100多亩的湿地公园一处。湿地公园建成后我乡将形成以长河、拐河为纽带,北接沙沟水库园林区、南至圪套水库川底乡湿地公园,中间(界)长河景观、川底乡生态园的景观带,为我乡绿色宜居乡镇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是政策引导、全民参与。为了加快我乡生态绿化工作的建设步伐,我们先后形成了:园林村建设中,一类村乡财政不予补贴,二类村补贴30%的建设资金,三类村补贴20%建设资金;种植桑林乡财政每亩补贴500元,种植核桃、花椒等干果经济林乡财政每亩补贴550元,达到连片规模发展的再重复奖励的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策奖扶等措施,充分调动起了社会各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掀起了集体争先、大户带头、全民参与生态绿化工作的新高潮,特别是干果经济林种植项目,我乡更是全民参与、广泛发展,截止目前,连片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企业、种植户就有13家。

三是产业引导、提高效益。效益是最响亮的动员令。林业发展要想走出高投资、低收益、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就必须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效益,让发展者、建设者切实得到实惠、收到回报,就必须走林业发展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为此,

我乡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揽全乡林业工作,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以建设“生态川底”为目标,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的原则,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林业生态乡为载体,以实现林业产业化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空间,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绿色宜居川底作出新的贡献”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产业引导工作,助推林业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对他们予以信息上的充分指导、政策上的充分扶持,帮助他们办手续、跑项目、找资金。截止目前,我乡川底村的众森鑫(枣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功的注册了商标、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取得了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将产品成功的挺进了凤展、金辇等超市等高端市场;张泗沟绿海苑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了核桃、红果、山楂等产业项目,注册了以“川底”为字号的商标,通过“中长期与短平快项目相结合”的多样化经营,是入社农户的收益大幅度提高,俨然已经成为了我乡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引导和号召者我乡广大群众不断地投身于林业产业化建设、发展中。

四是加强监管、确保实效。为扎实有效抓好创建林业生态乡工作,我们成立了以乡长樊曙钰为组长,以乡纪检书记、林业工作分管领导尚刚团为常务副组长,乡“两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创建林业生态乡工作领导组,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安排专职人员,专门督导、检查林业生态乡的创建工作。通过统

一制定造林规划设计方案和造林技术标准,科学部署植树造林任务,包片包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等措施,进一步讲我乡的植树造林、生态绿化工作落到了实处,确保了工作的成效。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乡在林业生态乡创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深知还存在许多不足与缺点,距离建设绿色、宜居、生态乡镇还有较大差距。在这里,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点,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到更好。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镇维稳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团委换届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