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制度的影响分析

2022-09-1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交通便利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私车作为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 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 势必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也是我国扩大内需的砥柱。然而, 随着私车数量的增长, 各种弊端日益显露, 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日益严重, 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类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在这种背景下, 1994年, 上海首先在全国实行有底价非公开的私车车牌拍卖政策。2000年, 上海又开始实行无底价的私车拍卖政策。2003年上海又宣布国产车牌与进口车牌合并拍卖。发展到至今, 上海私车拍卖已成为兼具市场化与行政化的政策工具[1]。

1 车牌拍卖制度下的需求分析

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月的车牌拍卖价格调整确定下月的车牌投放数量, 人们则根据车牌投放的数量和历史价格决定是否参与竞标。在一定的车牌价格水平下参与车牌竞标人数可反映当前价格下人们对私车的需求情况。我们对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每月参与拍卖投标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以每半年为一个阶段, 汇总每年的1~6月及7~12月的总投标人数。假设某一半年的总投标人数为1X, 其上一个半年的总投标人数为0X, 则这一半年的投标人数增长率为 (1X-0X) /0X。用此方法我们求出的各半年投标人数增长率作图如图1。

图1显示, 上海市通过控制投放车牌数量影响车牌价格进而影响私车需求的作用是明显的。以投标人数代表需求水平, 上海私车需求水平增长率较低, 多数年份低于0.5, 很多时候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说明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制度能够有效抑制私车需求的过快增长。

当然, 部分市民会因为车牌价格过高而放弃上海车牌, 其中一部分人又有购车需求, 这部分市民会上外地牌照。我们对上海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不同上海车牌价格下欲购车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上海市民在不同上海车牌价格下选择上海车牌的人数0A、选择外地车牌的人数0B、放弃买车的人数0C, 从而得到不同上海车牌价格下选择购车的比例R= (A0+B0) / (A0+B0+C0) , 并作图如图2。

如图2所示, 购车 (包含上上海车牌和外地车牌) 比例随着车牌价格的上升逐渐下降。假设当前的平均车牌价格为3万元, 则与不施行私车车牌拍卖制度相比, 实施私车车牌拍卖政策可以使私车需求量下降约40%。假设当前的平均车牌价格为3万5千元, 则与不施行私车车牌拍卖制度相比, 实施私车车牌拍卖政策可以使私车需求量下降约45%。假设当前的平均车牌价格为4万元, 则与不施行私车车牌拍卖制度相比, 实施私车车牌拍卖政策可以使私车需求量下降约50%, 下降了将近一半。由此可见, 上海的私车车牌拍卖制度在抑制私车需求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

为了更好的说明上海私车拍卖制度下私车的增长情况, 我们比较上海市和北京市私车保有量及居民消费水平, 见表1。

从图3可以看出, 上海的每百人私车保有量相对其居民消费水平而言远小于北京的数据, 并且这一差距呈日渐增大的趋势。这正是上海十几年来实施私车牌照拍卖制度效果显著的有力证明, 这很好地解释了北京道路远比上海宽, 但是比上海明显拥挤这一反常现象。

上海与北京的购车成本在私车价格、各种购车费用及使用成本 (如停车税、保险费、燃油费) 等方面相差无几, 主要差别来源于二者截然不同的私车消费政策。上海理性地采用了私车拍卖制度, 采取私车牌照供给服从道路容量的政策, 抑制私车数量的过快增长。而北京虽然采用了单双号限行的政策, 但道路还是过度拥堵[2]。

2 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制度分析

上面的统计分析表明, 根据道路容量现状安排投放的车牌数量, 实行牌照拍卖制度行之有效。这一制度一方面有效地抑制了上海私车的过快增长, 缓解了交通压力。另一方面,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上海市政府将拍卖收入投入交通建设, 促进了上海交通的发展。

但是, 任何政策不可能至善至美。首先,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价格显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重要成本, 成为影响需求的一个因素, 这就使车牌拍卖在实质上更类似于税收, 可以看为是政府在向消费者征收奢侈品消费税, 也可以看做是在向消费者征收稀缺资源的使用税, 这里的奢侈品与稀缺资源指道路。购买私车的“高税收”抑制了需求, 影响了上海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其次, 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制度存在一个极难弥补的缺陷, 如今上海越来越多的居民迫于高价车牌的经济压力, 选择江浙等非上海车牌, 这就使得这一政策的效力打了折扣。最后, 车拍拍卖制度增加了管理成本以及采取措施抑制外地车牌的行政成本, 造成了部分资金的浪费。

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制度一直存在争议, 这些争论主要围绕三方面:拍卖政策合法性、拍卖政策公平性、拍卖收入使用透明性。

对于拍卖政策合法性, 国家应当健全与规范私车消费政策, 但是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中国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 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适用的私车消费政策不同, 这从我国历史上汽车消费政策的几次变更即可看出。因此, 地方性的有为之举也是励精图治的表现, 应当在合法前提下予以必要支持。

对于拍卖政策公平性, 一是车牌收入取于购车者, 但用于交通建设的受益者并不仅仅是购车者, 而是全体上海市民。二是私车与公车的不同待遇, 公车牌照不必拍卖。三是不同价格车牌同起点拍卖, 这就好比对于购买不同价格的私车征收相同的“税”, 比如40万元的轿车与10万元的轿车, 都竞拍到同等价格的上海车牌, 那么这对于10万元的轿车购买者显然是不公平的。

3 建议

上海的发达程度低于东京, 人口密度低于东京, 汽车拥有量也远低于东京, 但是交通却比东京拥挤得多。可以看出, 我们的很多交通拥堵问题不仅仅是因为车多, 而更多是因为软件条件。道路政策规则、街道的设计理念、街道整体布局、国人对于交通法规的重视程度等等, 都制约着上海交通容量。因此, 上海市的交通发展, 应当在坚持私车数量服从道路容量、协调发展一体化交通的同时, 还要加大力度提高道路容量。这样做既是上海向着一流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上海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汽车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 历来促进汽车需求是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经济平稳、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3]。对于需求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 抑制需求就意味着放缓发展速度。从某种意义上说, 上海私车车牌拍卖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汽车市场, 抑制了私车需求, 影响了上海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影响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步伐。

上海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人们对于“行”这一生活质量的追求是不可阻挡的, 上海车牌拍卖这一缓兵之计并不是长久之计, 必当另寻出路。应当充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及先进城市的措施。比如, 法国巴黎为缓解交通拥堵于2006年重新大力开发建设有轨电车。美国则利用手机信号来判断交通流量, 从而有效调度交通压力。而新加坡则通过对繁忙时段繁忙地段收取更多费用的方式疏导交通[4]。

总而言之, 上海的私车牌照拍卖对上海控制私车数量、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存在一些争议存在一些弊端, 但不失为当前阶段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要:上海是国内最早实行私车牌照拍卖制度的城市, 本文介绍了这一制度的背景和相关情况,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车牌拍卖制度对私车需求的影响, 提出了个人对上海私车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私车牌照,拍卖,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德吉.上海车牌拍卖的政策效应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1) .

[2] 朱高峰.对发展私车要有全面认识[J].群言, 2003, 1 (214) .

[3] 朱洪.关于私车牌照拍卖的若干意见[J].上海城市规划, 2002 (5) .

[4] 程振彪.国外是如何培育汽车市场促进汽车消费和销售的[J].汽车工业研究, 2000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机工程学在智能水杯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