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试题

2023-06-14

第一篇: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试题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 .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 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 .急诊室环境

a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b 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c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 .入院介绍

a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b 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a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 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c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d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e 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f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a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b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

外。

c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

标本送检。

d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e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f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g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 .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 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 .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

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 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 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a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b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

位在表或在里。急性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可参照本病护理。

1 .护理评估

a 生命体征。

b 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c 心理社会状况。

d 辨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a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b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c 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d 对于时行疫疠引发的高热,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e 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及时更换衣被,用温水擦身,定时变换体位。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 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等情况。

b神昏谵语、肢体抽搐等情况。

c 吐血、咯血、衄血、便血、溺血等情况。

d 高热不退、大吐、大泻等情况。

e高热、喘促、不能平卧、汗出等情况。

3. 给药护理: 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

热粥,以助汗出。 4. 饮食护理

a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忌食煎炸、油腻之品。

b 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

c 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亦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

5. 情志护理

内伤发热多病程长,患者常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改变,安慰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对自身疾

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6 .临证(症)施护

a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

b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降温。

3. 健康指导

1 .保持心情舒畅,怡养情操,利于康复。

2 .注意病愈初期的休养,避免过劳,适当活动。注意保暖,慎风寒,以免复感外邪。

3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4 .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 积极治疗原发病。

6. 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

脱证

因邪毒侵扰,脏腑败伤,气血受损,阴阳互不维系所致。以突然汗出、目合口开、二

便自遗、脉微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脑、经络、气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可

参照本病护理。

1 生命体征的变化。

2 饮食习惯,排泄状况。

3 生活自理能力。

4 心理社会状况。

5 辨证:气脱、阴脱、阳脱。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a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b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

c注意保暖。

d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

e尿失禁者,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并定时冲洗膀胱,保持外阴清洁。大便失禁者,保持肛

周皮肤清洁、干燥。

f 准确记录出入量,患者6小时无尿,注意检查是否尿潴留,尿闭者应及时报告医师。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b正确记录出入量,患者每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c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立刻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 给药护理

a 严格按医嘱用药。

b中药汤剂宜温服。

4 .饮食护理

a 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b 病情好转后,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5. 情志护理

a 患者元气已弱,劝慰患者安定情绪,注意静养。

b做好患者家属的劝慰工作,关心患者。

6. 临证(症)施护

a 四肢不温,汗出者,可予四肢放置热水袋等保暖,遵医嘱如给予参附汤或艾灸。

b 高热,遵医嘱给予十宣放血或针刺退热。

c喉中痰鸣、喘促痰厥者,及时吸痰,遵医嘱立即吸氧。

3 .健康指导

1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

2 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3 久病初愈,应注意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防止

正虚邪袭,变生他证。

4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

5 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暴泻

因感受外邪、疫毒或饮食、劳倦等所致。以发病急骤、突然腹泻、暴迫下注如水、

腹痛肠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肠,涉及脾、胃。急性肠炎、食物中毒、胃肠功能紊乱

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1. 腹泻的次数、量、色、性质及伴随的症状。

2 .近期进食情况、饮食喜好、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

3 .肛周皮肤情况。

4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 .辨证:寒湿困脾证、肠道湿热证、食滞胃肠证。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a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执行消化道隔离。

b卧床休息,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必要时便后坐浴,遵医嘱肛周涂中药。

c 及时留取大便送检或细菌培养。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观察大便性状、次数、颜色、气味。

b 暴泻甚者两眼窝凹陷、口干舌燥、皮肤干枯粗糙、腹胀无力,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C暴泻其势凶猛,面白肢冷、呼吸深长、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尿少或无尿,及时报告

医师,配合抢救。

3. 给药护理

a确保患者遵医嘱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b一般汤剂宜温服。

4. 饮食护理

a 吐泻严重者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可进流质饮食。

b暴泻气阴两虚者遵医嘱可用药粥。

5 .情志护理: 安慰患者,忌怒戒躁,保持心情平静,配合治疗。

6. 临证(症)施护

a 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液。

b两眼窝凹陷,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液体、药物输入。

c 腹胀无力者,遵医嘱给予参附汤、独参汤口服或针灸。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柴胡注射液肌注、针刺十宣放血。

e口渴烦躁不安者,多饮温开水,补充含钾、钠饮料,如鲜橘汁、淡盐水,防止脱水。

f 寒湿暴泻者,遵医嘱可隔姜灸或药熨;热泻者遵医嘱用中药煎水服。

g 吐泻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止呕或药物止呕。

3. 健康指导

1 合理饮食,定时、按量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过食生冷食物以免伤及脾胃。2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被。止泻后应避免再感风寒暑湿之邪。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4 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痛证

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或遭受某些伤害等因素,或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以出现某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心痛、胁痛、腹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1. 护理评估

1 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诱因。

2 呕吐物、二便等伴随症状。

3 疼痛承受能力。

4 心理社会状况。

5 辨证:头痛、胸痹(心痛)、胁痛、急腹痛。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a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b 伴有发热、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c 疼痛未明确诊断时,尤其是腹痛者,禁用镇痛剂。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面色、生命体征等。

b观察呕吐物、二便及伴随症状。

3 .给药护理: 汤药一般宜温服。

4 .饮食护理

a饮食宜清淡、富营养。

b热证忌辛辣烟酒;头痛、胸痹(心痛)、胁痛等忌油腻饮食;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食。

5. 情志护理

a 稳定患者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

b多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养病。

分症护理

头痛

因风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致。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经络、气血及脑髓。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1 .观察头痛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

2 .观察患者瞳孔、体温、二便、舌脉。

3 .头痛加重,出现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体麻木震颤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 .饮食护理:以清淡、利湿、易消化为原则,勿过饱,忌食肥腻、黏滑及烟酒刺激之品。5 .临证(症)施护

a头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

b 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

c 出现壮热、项背强直、喷射性呕吐、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d 伴有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

胁痛

常因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所致。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胆、经络。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1. 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 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咳嗽、饮食的关系。

b伴有上腹部及肩背痛、呕吐、黄疸、寒战、发热等症状,应报告医师。

3 .饮食护理:宜清淡,多食清热利湿的菜果,忌油腻、辛辣、酒浆之品。

4. 临证(症)施护

a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b 疼痛重者遵医嘱取中药熨胁痛区。

c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药物穴位注射止呕。

腹痛

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等所致。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肠、小肠,胞宫、膀胱。胰腺炎、阑尾炎、消化道肿瘤、肠梗阻或肠寄生虫等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护理。

1. 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观察腹痛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发现异常,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时暂禁食;禁用镇痛剂。

4.临证(症)施护

虚寒型腹痛,注意保暖避寒,腹部用腹带或置热水袋,忌生冷饮食。

腹痛剧烈者,遵医嘱针刺、艾灸或中药热熨腹部止痛。

腹胀痛者,遵医嘱采用耳穴埋籽或肛管排气。

腹痛伴大便秘结者,遵医嘱保留灌肠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5.健康指导

a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

b 注意气候寒暖之变化,避免六淫外袭。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c饮食以营养、易消化、无刺激为宜。禁烟,忌食辛辣、油腻、酒浆、浓茶等。

d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肥胖者,适当减少食量;高脂者,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e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f 早期发现,早期诊治。

第二篇: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1) 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 根椐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

(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 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 体温37.5℃以上者,体温、脉搏、呼吸4次。

(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记录。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医师。

(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

防止发生意外。

(3)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泌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

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 随时检查各种通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

护理措施。

(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第三篇: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 1.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1.1 病室环境

1.1.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1.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1.2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1.3 入院介绍

1.3.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1.3.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1.3.3 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1.4 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4.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1.4.2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1.4.3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1.4.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4.5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4.6 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1.5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1.6 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1.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1.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1.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9.1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1.9.2 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1.9.3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1.9.4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1.9.5 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1.9.6 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10 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1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2 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13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14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1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14.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第四篇: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肾病综合征护理

肾病综合征指肾小球弥漫性损害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三高一低”,即高度蛋白尿(35g/24h)、高度水肿、高血脂及低血浆蛋白(<3g/L)。

一、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

1. 评估患者病情及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知识需求。 2. 保持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宜。

3.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 4. 给患者讲解有关疾病、药物、治疗知识,并给予心理支持。

(二) 水肿的护理

1. 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局部皮肤破溃,水肿严重部位予以抬高,利于回流。

2. 水肿严重或伴胸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并每日测量腹围、足围。水肿消退后可室内活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活动。

3. 遵医嘱限制入量,并严格记录出入量。每日监测体重。 4. 应用利尿剂患者,应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电解质水平。 5. 加强安全相关宣教,防止跌倒。

(三) 预防感染的护理 1. 应用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2. 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3. 减少控制探视人数,病室内注意开窗通风。

(四) 预防血栓的护理

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栓子脱落,做好生活护理。

2.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肺栓塞、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发生。

3. 使用抗凝剂的患者需注意观察全身有无出血倾向。

(五) 健康指导

1. 避免过劳,劳逸结合,合理饮食。

2. 出院后应用激素患者仍需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 指导患者预防各种感染发生。 4. 定期门诊复查。

二、 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

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钠潴留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与水肿有关

3.有感染的风险

与蛋白质流失、营养不良、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蛋白尿及食欲减退有关。 5.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自我护理、用药注意事项有关。

第二节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护理

肾活检术是肾脏疾病检查中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肾活组织标本。它主要用于了解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脏损害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的改变,建立诊断观察药物疗效,判断预后。

一、 护理措施

(一) 术前准备

1. 向患者说明肾穿刺的重要性、安全性,讲解手术的简要过程。

2. 教会患者配合医师进行吸气、呼气、屏气锻炼及卧床排尿。 3. 术前1日患者需沐浴,尤其是背部及肾区皮肤的清洁;如患者不便,应协助清洗。 4. 注意休息,控制血压。 5. 术前排空膀胱、测血压。

(二) 术后护理

1. 患者绝对卧床24小时,平卧位12小时,如无肉眼血尿、持续性腰痛、腹痛、脐周痛,12小时后可翻身。 2. 检测生命体征

术后每半小时检测血压、心率、呼吸一次,血压波动大或者血压降低,应给予对症处理,注意观察有无脉搏细数、大汗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2小时后如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每小时检测一次。

3. 术后嘱患者适量多饮水,以利于血凝块排出,防止出血所致尿路梗阻,观察小便颜色。 4. 注意观察穿刺局部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5. 卧床期间进食易消化食物,防止腹胀及消化不良。 6. 经常巡视患者。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减少患者的躯体活动。

7. 倾听患者主诉。如患者主诉剧烈腰痛,应及时告知医师。 8. 术后24小时后如病情平稳即可下床活动。起床应排空大小便,缓慢起身,避免腰部剧烈活动。

9. 肾活检第三日复查B超,观察肾周有无血肿。

二、 主要护理问题

1.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2. 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肾活检有关。 3. 疼痛

与肾穿刺及术后被动体位有关。

第三节

腹膜透析护理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膜两侧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的原理,清除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代谢废物和水分随透析液排除体外,同时透析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物质,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目的。

一、 护理措施

(一) 置管术前准备

1. 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透析目的、位置、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以取得合作。

2. 皮肤准备

术前一日让患者洗澡,不能自理的患者有护士协助清洁皮肤。多毛者可备皮。 3. 术前尽量排空膀胱、肠腔,避免手术误伤。

4. 备齐用物(碘附帽、腹带、腹透液加热至37摄氏度)。

(二) 腹透置管术后护理

1. 卧床24小时,置管后2周内腹带包扎,禁止做增加腹压的动作。

2. 术后第1天、第7天1.5%1000ml腹透液三组冲洗腹腔,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冲出残留血块(或当日台上冲)。第1天冲洗后留取腹膜透析液标本。

3. 分别在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4. 术后14天拆线(糖尿病患者时间稍长)。

5. 术后第3天腹透置管处留取咽拭子培养,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再留取咽拭子培养。

6. 每天检查敷料情况,伤口情况及导管固定情况。 7. 导管妥善固定,禁止提拉,防止出血。

8. 一周后做有关正规腹透的宣教,包括方式,要点,饮食等。

9. 3周后可擦洗全身,3个月后可保护性淋浴,6个月后可直接淋浴,洗浴后应及时更换敷料。

(三) 常规腹透患者

1.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正规操作,严格记录腹透超滤量及时间。

2. 每日换药(按要求),注意管路情况,管道连接情况。 3. 患者房间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40分钟。

4. 按要求为患者行腹膜平衡试验(PET)、透析充分性(KT/V)测定。

5. 保持大便通畅,每日2—3次。

6. 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饮食。对于水肿和高血压患者应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四) 并发症的护理

1. 注意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注意腹透液的清亮度,排出液的性状、颜色,有无絮状沉淀。及时留取腹透标本,应用抗生素。

2.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液不畅等情况,检查管路有无打折、堵塞、漂浮。有其他异常情况时,通知医师,必要时按“腹透异常问题处理办法”执行。 3. 注意观察导管出口是否有感染,如有红、肿、热、分泌物,及时留取分泌物培养。

(五) 健康指导

居家行腹透治疗期间,嘱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并遵照腹透培训内容进行自我照护。

二、 主要护理问题

1. 潜在的并发症:感染。

2. 知识缺乏

与患者缺乏对腹透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关。

第四节 动静脉内瘘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指医师采用显微镜外科手术将患者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血流通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慢性血液透析仍以桡动脉、静脉(A-V)内瘘为主要通路。

一、 护理措施

(一) 术前护理

1. 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的意义,部位、并发症及术后自我护理。

2. 保护手术侧肢体的血管,不在此侧做血管穿刺、测量血压。 3. 清洁手术部位。

(二) 术后护理

1. 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并及时更换敷料。 2. 观察术侧肢体末端的颜色、温度、有无感觉异常。 3.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重视患者的主诉,注意有无心力衰竭的发生。

4. 观察体温,伤口局部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术后第3天、第7天换药,两周拆线。

5. 每日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听诊手术部位有无血管杂音,触摸血管有无震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 术后抬高内瘘侧肢体至30度,卧位,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禁止局部受压或包扎过紧,禁止局部测量血压、输液、抽血等。

7. 术后48—72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术侧握力锻炼,每次10分钟以促进A-V瘘的成熟,注意用力适度。

8. 为减少A-V瘘处血栓形成的可能,嘱患者患侧衣袖宽松,休息或日常活动中尽量避免患侧受压或受束。

9. 血透完毕,根据患者情况,在穿刺点用弹性胶带适度、适时压迫。

10. 如遇A-V瘘处已形成假性动脉瘤,嘱患者予以松紧适度的护腕保护。

二、 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出血、血栓、高输出量的心力衰竭。 2. 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A-V瘘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有关。

第五节 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

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是以一种带cuff(涤纶套)的双腔导管作为透析通路,由硅胶或基氨基甲酸酯等制成,质地柔软、光滑,通常置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cuff置于皮下,与皮下组织黏合牢固,使导管不易脱出,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皮下隧道感染,使导管留置时间延长。

一、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

1. 插管及透析间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 随时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每周定时换药两次。 3. 保持无菌敷料完好覆盖于出口处及外露部分的导管,保持导管部位的敷料干燥,减少感染机会。

4. 透析导管只用于透析治疗,不可用于输液或其他治疗。 5. 加强完全卫生宣教,给患者解释保持透析导管无菌的重要性,注意管路的自我保护,指导患者保持敷料清洁和干燥,活动时及穿衣时注意保护管路防止被刮蹭或脱出。建议患者不要淋浴,洗澡时注意保护敷料,不要淋湿。禁止游泳。 6. 插管后妥善固定导管,注意有无脱出现象,防止意外拔管。 7.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定期查血象。

8. 注意管路通畅情况,及时发现是否有血栓形成。

(二) 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

1. 导管堵塞

主要与导管内血栓形成有关,严禁强行冲管。并密切观察有无相关栓塞的并发症。

2. 导管相关性感染

局部有污染时(渗血、渗液、出汗多时)及时换药。

(三) 封管的护理

1.物品准备

空针、生理盐水20ml、无菌手套、治疗巾、方纱布、肝素钠12500U、肝素帽、无菌治疗巾。 2.方法

(1)两端用空针抽出原有封管液,直至引出血液(2ml)。 (2)用生理盐水冲入中心静脉,每管10ml。

(3)肝素钠2ml+生理盐水2ml、动脉端1.2ml、静脉端1.3ml(精准注入)。

(4)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5)整个操作过程应戴无菌手套完成,并使用无菌治疗巾。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

与缺乏管路自我护理相关知识有关

2.潜在并发症:血栓、感染。

第六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一种病程迁徙,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发展成为功能不全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下降为基本表现。

一、 护理措施

1. 评估患者情况,向患者介绍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知识及常见诱发因素。

2. 如患者无明显水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不严重,无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可自理生活,甚至可从事轻微劳动,但切忌劳累。有明显高血压、水肿或短期内有肾功能减退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摄入量为2—3g/d。

3. 盐、蛋白质和水分的供给应视水肿、高血压的肾功能情况而定,一般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4. 保护房间空气新鲜,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

5. 准确记录出入量。对水肿明显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后,不仅要注意尿量及水肿消退情况,还应注意血钾的变化,以防出现高血钾或低血钾。

6. 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患者血压变化,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同时保持排便通畅。 7.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停药、减药,以免引起反跳,并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兴奋、失眠、脱发、骨质疏松等,注意预防感染。

8. 应用免疫制剂的患者,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肝脏损害等副作用。禁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以防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9. 健康指导

(1) 对育龄期的女患者,要告知妊娠对慢性肾炎的影响。请其慎重妊娠。

(2)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做好饮食指导。

(3) 预防感染,控制血压,减少和避免可以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

(4) 指导患者合理按时用药,了解药物毒副作用。 (5) 定期复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差,摄入少,尿蛋白质 丢失增多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丢失蛋白,抵抗力下降有关。 4.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第七节 急性肾衰竭护理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数小时至数周内发生的肾功能急剧恶化,引起急性少尿或无尿,氮质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常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由之引发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代谢等功能变化的临床综合征。全病程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一、 护理措施

1.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护士应以关心患者为主,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和恐惧感。

2. 少尿期应绝对卧床,以减轻肾脏负担,直至症状消失。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3. 保持温度、湿度适宜。注意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4. 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

5.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测体重。少尿期应严格控制入水量,每小时测量尿量,每日进水量约为前1日排出量加500ml。

6. 饮食护理应适当补充营养,原则上应进食低钾(少尿期)、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及适量的蛋白质。尿少时应限制含钾食物。多尿器观察注意观察血钾、血钠的变化及血压的变化,注意补充营养。

7. 检测电解质、酸碱平衡、肌酐、尿素氮等。

8. 检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血压变化,如出现高血压应及时采取措施。

9. 做好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的准备。

10.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脱水剂。注意大剂量静脉注射利尿剂,如呋塞米可产生耳鸣、面红等副作用,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 11. 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积极预防、控制感染。 12. 健康指导

(1) 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2) 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避免使用伤害肾脏的食物、药物。

二、主要护理问题

1. 排尿异常 与疾病有关。

2. 体液过多 与肾脏不能排出足够液体和电解质有关。 3. 潜在并发症:心排血量减少。

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厌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关。

5. 有受伤危险 与血小板减少、贫血有关。

6. 有感染的危险 与中心静脉插管、营养状态差引起的衰弱状态、免疫力降低有关。

7. 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用药及预后有关。

第八节 慢性肾衰竭护理

慢性肾衰竭(CRF)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不可逆损害,以尿毒素潴留、水电解质紊乱、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

一、护理措施 1. 注意休息与适量活动相结合,改善活动耐力。对长期卧床患者,应避免发生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

2. 合理膳食,未行透析者应维持足够营养,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膳食为主,满足机体的需要。行透析治疗者原则上不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含钾食物应根据体内血钾水平调节,并避免含磷高的食物。

3. 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加强对生命体征的检测。并注意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4.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指导患者限制水的摄入,每日测量体重。对于无水肿和无少尿者应补充足够水分,保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

5.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

6. 预防感染 慢性肾衰竭患者多见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其次是皮肤和消化道感染。应注意保暖和室内清洁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腔护理,督促患者餐后漱口。

7. 皮肤瘙痒明显者,可用温水擦洗,必要时可涂止痒霜。切忌用手挠伤皮肤。

8. 督促患者按时服用降压药,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每日监测血压1-2次。

9. 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治疗信心,积极给患者讲解有关知识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透析生活方式。 10. 如患者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及时给予保护性隔离和其他预防感染的措施,并注意患者出血倾向,防止跌倒。 11. 贫血患者,遵医嘱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给予患者相关安全宣教,严重贫血者适当减少活动。

12. 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结束返回病室后,应测量血压,注意观察各类透析通路止血及固定情况,并记录超滤量。 13. 注意患者意识变化,观察有无尿毒症脑病或透析失衡的出现,如患者出现烦躁、抽搐时防止舌咬伤及坠床发生,加用床档及适当约束患者,以免发生危险。 14. 健康指导 (1) 定期复诊。

(2) 劳逸结合,根据肾功能合理安排饮食。 (3) 预防继发感染。

(4) 按时、合理的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5) 根据不同透析方式,给予患者相关指导。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 与盐摄入量过多、液体摄入量过多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排血量减少。

3.感染 与白细胞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4.有受伤危险 与血压高或肾性骨病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与晚期肾病引起的水肿有关。 6.知识缺乏 与对疾病过程不熟悉、信息不足有关。

第五篇:骨科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身高。

2、手术当天及术后3天、体温37.5℃以上,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3、体温39℃以上时,每4小时应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7.5℃以上,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测3天平稳后改测1次。

4、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每天4次或遵医嘱执行。

5、一般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五、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1次。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病情观察。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做好标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天更换引流袋。

3、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二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6、根据病情指导幷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九、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宣教。

十、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禁忌。

十一、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十

二、给予或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十三、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

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

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中配合,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的顾虑,安心幷积极配合手术。

3、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戒烟;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根据疾病种类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幷告知其目的。

4、备皮 (1)备皮范围

手部手术:全手,上界肘关节,臂丛麻须包括腋毛。 前臂手术:全手,上界至肩关节,包括腋毛。 肘部手术:上界腋窝,下界全手,包括腋毛。

肩、上臂手术:上界过颈部,下界全手,前后过胸、背中线,包括腋毛。 足部手术:全脚,上界大腿上1/3。

小腿、膝部手术:上界髋关节,下界包括整个肢体。

大腿、髋部手术: 上界平弓肋沿,下界包括整个肢体,前后过躯干中线,并剃阴毛。

(2)备皮:手术前一天下午或晚上备皮幷保护手术区皮肤,防止刮伤。如皮肤有水泡、过敏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术前一天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如发现病人发热、咳嗽,女病人阴经来潮等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6、督促检查或帮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洗头、修剪指(趾)甲、沐浴等。

7、根据医嘱做好交叉配血、皮试等工作,如皮试阳性及时向医生报告。

8、了解病人大小便情况,如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应向医生报告,按医嘱给予处理。

9、交代病人术前禁食10小时,禁饮8小时。

10、术晨测生命体证幷记录,如体温、血压升高或咳嗽、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延迟手术。

11、遵医嘱打术前针,幷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12、术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或按医嘱留置尿管。取下活动假牙、发夹、眼镜、项链、戒指等,协助病人更衣,贵重物品交由家属或护士保管。

13、佩戴手术病人腕带。

14、填写手术病人交接单。

15、检查病历中血常规、凝血测定、术前九项、心电图、X线片等检查结果齐全。将病人送至手术室。

16、根据手术要求备麻醉床及吸氧用物、监护仪等,全麻病人、VSD手术病人床旁备吸引装置。

二、术后护理

1、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后病人的交接工作(了解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搬运病人时应有 专人扶托患肢。

3、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安置适当的体位。

4、遵医嘱予输氧及上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幷记录。

5、观察病人神志,受压处皮肤情况,观察伤口敷料渗血、引留管是否在位通畅幷妥善放置,观察患肢肢端血运、感觉、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6、根据麻醉方式及病情指导禁食、禁水时间。

7、指导防管道脱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幷做好标识。

8、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证的变化,前3次每半小时监测1次幷记录,正常后改每1小时监测1次记录,遵医嘱监测至停。手术后连续三天每日监测T、P、R四次至正常后改为每日一次。

(2)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病人的反应决定开始进食时间。局麻后全身反应较轻者,术后即可进食;臂丛、颈丛麻术后4小时即可进食;硬膜外阻滞者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全麻者神志完全清醒后即可进食。可进食后宜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饮水。

(3)密切观察术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术口周围皮肤清洁,伤口敷料污湿及时报告医生换药。

(4)按医嘱给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注意勿烫伤皮肤。 (5)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

(6)四肢手术后,用枕头或布朗氏架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注意观察患肢血运、感觉及指(趾)活动、颜色。

(7)观察术口疼痛情况,按医嘱使用止痛药。使用镇痛泵的病人,注意观察镇痛泵的效能,固定好管道,防止管道脱出等情况,告知病人使用的方法。 (8)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站胜疾病。

(9)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注意观察尿液的量和性质,根据病情或麻醉方式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或于次日训练膀胱功能无异常后拔除尿管。

(10)未留置尿管的病人注意预防尿潴留:鼓励病人有尿意时尽早排尿,无禁忌的可坐起排尿。排尿困难的可听流水声诱导排尿,或艾灸三阴交、关元、中极等穴位,或热敷下腹部,或给予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 9.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压疮: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根据病情给予水垫或气垫床,并注意定时调整更换。病情允许时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减少局部长期受压。

(2)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早期床上活动,定时翻身拍背,嘱病人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进行有效咳痰,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等。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坐起和主动活动。

(3)尿路感染: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尿管者每日进行会阴擦洗,按医嘱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并更换尿袋。

(4)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患肢20~30º,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宜,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情况;避免在患肢输液;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病人术后早期下床运动:指导病人加强踝关节屈伸活动,有外固定者鼓励做肌肉舒缩活动。 (5)废用性萎缩: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10.功能锻炼:根据手术方式及固定方法,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方法。

(1)初期:术后1-2周,协助病人翻身记进行关节活动,活动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上肢手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同时做耸肩,握拳等动作:下肢手术后经常活动上半身和未被固定的关节,多做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2)中期:从手术刀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用物,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初期锻

炼的基础上增加活动时间、强度、范围,并配合简单的机械锻炼。

(3)后期:指从骨、关节等愈合,到恢复局部和全身正常功能这段时间。可根据病情下床活动,或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并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11、牵引、外固定手术患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护理。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三、整复固定后,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防止骨折端重新移位。

四、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幷保持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五、注意小夹板固定的松紧度,以布带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六、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冷,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七、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幷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八、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清洁。

九、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外敷、烫疗,应给予具体指导。

高分子夹板外固定护理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固定前清洁患肢,如有伤口先清洁再换药。

三、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

四、患肢抬高,以利于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防止患肢肿胀。

五、凡新上高分子夹板的病人应列入交班项目,进行床头交接班。

六、高分子未干时应用手掌托,禁用手捏,以免在高分子夹板上形成凹陷,对肢体形成局限性压疮。

七、高分子夹板干固后护理

1、保持高分子夹板清洁,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高分子夹板,避免折断变形。

2、高分子夹板里面有伤口的,应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为明确伤口是否再继续渗血,应在高

分子夹板上沿血迹做一标记,并不断观察,有明显继续出血现象,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高分子夹板干固后指导患者进行高分子夹板内的肌肉舒缩活动和未被固定的关节、肢体活动。

八、注意加强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的皮肤护理,发现局部疼痛、红肿、瘀斑等早期压疮症状,及时处理。高分子夹板包扎过紧或松动、变形时,及时报告医生。

九、高分子夹板拆除后,根据骨折部位及病情进行功能锻炼。

牵引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以使患者主动配合。

三、洗净患肢。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同医师做好牵引术。

四、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运、感觉、活动,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五、保证有效牵引。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2、指导患者牵引所需的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3、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4、下肢牵引要适当提高床尾,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

5、按医嘱定时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6、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泡、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7、骨牵引要保持针眼处敷料清洁干燥,定时清洁换药,每日用75%酒精滴针眼处2次,预防感染。

六、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

七、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多因外力使骨完整性和骨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常见的骨折有右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骨折、(尺)桡骨折骨折、手腕部骨折等。属中医的“骨折”范畴。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消肿。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指导患者做握拳及腕关节的屈伸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5、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情况,出现张力性水泡者,报告医生幷协助水泡穿刺。

6、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7、配合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或高分子夹板外固定术,幷按相应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8、行手术治疗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早期给予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如田七瘦肉粥,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多食高维生素、高钙、高锌的食物如骨头汤。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清热凉血类中药宜凉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类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给予中药烫熨治疗时注意药物的温度,防止烫伤,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以强筋健骨之品为主。

2、小夹板固定和高分子固定者,告知患者勿自行松解调整和拆除。

3、功能锻炼:早期,进行握拳、伸指及屈伸腕关节等活动;中期,进行耸肩等活动;后期解除外固定后应积极主动的进行关节屈伸活动,禁止使用暴力屈伸关节。

4、定期复查,检查骨痂生长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锁骨骨折

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属中医的“骨折”范畴。

一、临床表现

肩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抬高患侧肢体。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5、幼儿青枝骨折或无移位的骨折,将患肢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在侧胸。固定时间一般3-4周。

6、局部固定后,早期宜半卧位,在肩胛间部适当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严忌肩关节做前屈、外展抬举活动,防止骨折再移位。

7、坐起或下床活动时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保持挺胸,禁止做肩前屈、内收等动作。

8、疼痛难忍时给予止痛药止痛,观察止痛效果。

9、需手术治疗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早期给予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如田七瘦肉粥,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多食高维生素、高钙、高锌的食物如骨头汤。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使用中药汤剂告知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若有咳嗽胸痛者,应佐以行气止咳药物。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离床时应双手叉腰,保持挺胸姿势,保持有效固定位。

2、指导功能锻炼。早期可作握拳伸指及腕、肘关节的活动,避免肩前屈、内收动作;中后期可逐渐作肩关节前后摆动和肩外展上举等活动,防止应固定时间较长而影响关节功能。

3、定期复查:术后每个月门诊复查,了解骨痂生长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内固定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

多因外力使骨完整性和骨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肱骨外科颈骨折发生以老人和成人多见。临床可分为三种类型:裂缝骨折,骨折多无移位;外展型骨折:多见,骨折两端的外侧相互嵌插而内侧分离,多向前内方成角畸形;内收型骨折,少见,骨折两端的内侧相互嵌插而外侧分离,多向外侧成角畸形。肱骨外科颈骨折上臂内侧常可见瘀斑。属中医的“骨折”范畴。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抬高患侧肢体。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5、疼痛难忍时给予止痛药止痛,观察止痛效果。

6、使用夹板外固定按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护理,并将患肢屈肘用三角巾悬吊固定3-4周。

7、需手术治疗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早期给予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如田七瘦肉粥,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多食高维生素、高钙、高锌的食物如骨头汤。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使用中药汤剂告知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早期可作握拳伸指及腕、肘关节的活动;三周以后可作肩关节前后摆动并逐渐开始作上臂抬举、外展等活动,一般在四周可解除外固定,配合中药烫熨治疗,以促进肩关节的功能恢复。

2、定期复查:术后每个月门诊复查,了解骨痂生长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内固定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干骨折

多因外力使骨完整性和骨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易并发桡神经损伤。属中医的“骨折”范畴。

一、临床表现

上臂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抬高患肢。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5、疼痛难忍时给予止痛药止痛,观察止痛效果。

6、使用夹板外固定按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护理,固定时间4-6周。

7、需手术治疗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早期给予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如田七瘦肉粥,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多食高维生素、高钙、高锌的食物如骨头汤。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使用中药汤剂告知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注意腋下皮肤是否有压迫性溃疡。

3、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早期可做屈伸指、腕关节活动,中期逐渐进行肩、肘关节活动。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时肘部常见的损伤,多见于3-12岁的儿童。分伸直型、屈曲型。伸直型占90%以上。易损伤肱动脉、正中神经、桡神经。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抬高患肢。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5、疼痛难忍时给予止痛药止痛,观察止痛效果。

6、使用夹板外固定按夹板固定护理常规护理。

7、需手术治疗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8、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早期给予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如田七瘦肉粥,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多食高维生素、高钙、高锌的食物如骨头汤。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使用中药汤剂告知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拆除固定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防止烫伤。

五、并发症护理

神经损伤: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桡神经损伤:如出现垂腕、垂指、前臂旋转畸形,手臂桡侧尤其虎口部皮肤感觉障碍。

2、正中神经损伤: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活动功能和皮肤感觉全部消失,包括拇指、食指、中指不能屈曲。

六、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的配合方法,夹板外固定勿自行调整和松解。

2、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早期:进行握拳、伸指、腕关节屈伸等活动,解除固定后积极锻炼肘关节屈伸活动。在锻炼时严禁使用暴力做被动活动。

3、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尺、桡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指多发生于青年。尺、桡骨双骨折多见,若发生单根骨折,以桡骨骨折多见。

一、临床表现

前臂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抬高患肢。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配合中药涂擦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疼痛难忍时给予止痛药止痛,观察止痛效果。

5、使用夹板外固定按夹板固定护理常规护理。

6、需手术治疗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使用中药汤剂告知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拆除固定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防止烫伤。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的配合方法,夹板外固定勿自行调整和松解。

2、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固定期间积极做指掌关节、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和肩、肘关节的活动,解除固定后积极做腕关节屈伸和前臂的旋转活动。

3、解除固定后腕关节活动障碍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防止烫伤。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的2-3cm处骨折,以成人和老人多见。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以伸直型多见。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障碍,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明显时,可呈现“餐叉样”畸形。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抬高患肢。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配合中药涂擦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疼痛难忍时给予止痛药止痛,观察止痛效果。

5、使用夹板外固定按夹板固定护理常规护理。夹板固定前臂4-5周。

6、需手术治疗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7、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使用中药汤剂告知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拆除固定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防止烫伤。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的配合方法,夹板外固定勿自行调整和松解。

2、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固定期间积极做指掌关节、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和肩、肘关节的活动,解除固定后积极做腕关节屈伸和前臂的旋转活动。

3、解除固定后腕关节活动障碍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防止烫伤。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手外伤

手部疾病包括肘关节以下到手指的新鲜外伤(如皮肤大面积缺损、肌腱、神经、血管损伤、断指、手指缺损),陈旧外伤、骨与关节损伤、肿瘤等。根据病情手外伤的一般处理有骨关节损伤复位内固定;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吻合修复术;断指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和手部严重畸形矫形;以及各种皮瓣修复(包括拇指甲皮瓣、游离皮瓣、邻指皮瓣)等。

一、临床表现

局部伤口流血、疼痛、患手功能障碍。

二、 临证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3、疼痛难忍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保持禁烟环境,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消肿。

5、按医嘱给予可见光持续照射治疗,注意勿烫伤皮肤。

6、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注意观察患肢血运。

7、行高分子夹板固定按该项常规进行护理。

8、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三、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谈、富含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烟酒、茶及咖啡等。

2、神经损伤者多食维生素B

1、B2的食物,如花生、西红柿等。

四、用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注意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3、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注意间隔时间。

五、并发症护理

1、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严密观察体温及伤口渗出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2、微血管损伤:提高患肢,观察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手指血运、毛细血管反应情况等,若患指肤色由正常转为紫、为静脉危象,由正常转为苍白,为动脉危象。

六、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七、 健康指导

1、行高分子夹板固定者,应注意保持高分子外观干洁。

2、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以强壮筋骨之品为主,如鸡汤、排骨等。

3、保持无烟环境,禁抽烟,喝茶及咖啡,不使用激素类药物。

4、功能锻炼:根据损伤程度遵医嘱指导功能锻炼。

5、定期门诊复查,检查骨痂生长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如有不适,随时就医。

下肢骨折

指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骨折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踝部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趾趾骨骨折等等。属中医的“骨折”范畴。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提高患肢放置功能位,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外展20°,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疼痛不能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

5、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遵医嘱予消肿药物如甘露醇静滴。

7、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8、指导患者咳嗽、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9、建立翻身卡定时协助翻身,给予卧气垫床或卧水垫,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预防压疮。

10、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11、患肢行石膏或夹板治疗按石膏和夹板护理常规护理。

12、行牵引治疗者按骨伤科牵引护理常规。

13、行手术治疗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14、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按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常规。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凉血清热类中药宜饭后凉服,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类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给予消肿药物甘露醇静滴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

五、预防并发症护理

1、压疮:给予卧气垫床,骶尾部垫水垫,每2小时翻身或抬臀更换水垫一次;保持皮肤、床单位的清洁舒适。

2、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早期床上运动。指导病人多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多饮水,进行有效咳痰。定时翻身拍背,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坐起,主动活动。

3、 尿路感染: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尿管者每日进行会阴擦洗2次,隔天更换尿袋。

4、下肢深静脉血栓:抬高患肢,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情况;避免在患肢输液;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和踝泵训练。

5、筋膜室综合征:观察伤肢肿胀、疼痛情况,如出现皮肤发紫、持续剧痛、趾端麻木等情况要立即报告医师,行切开减压。

6、关节僵硬: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早期主要行肌肉的收缩练习,踝泵练习及患肢远关节的背伸练习,骨折中期除了加强肌肉的练习外还要进行健侧肢体的功能锻炼,晚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肢关节的屈伸练习及肌肉的对抗练习。

六、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发生骨折。

2、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练习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去除牵引或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损伤。

5、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骨折后因正常血供应受到严重破坏,易引起骨折不愈合,甚至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防止外旋、内收,必要时穿“丁”字鞋。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

4、给予消肿散外敷患处,以利于消肿止痛。

5、疼痛不能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

6、指导患者咳嗽、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7、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8、 行牵引治疗者按骨伤科牵引护理常规。

9、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按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常规。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凉血清热类中药宜凉服,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类中药宜饭后服用。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五、预防并发症护理

1、压疮:给予卧气垫床,骶尾部垫水垫,每2小时抬臀更换水垫一次;保持皮肤、床单位的清洁舒适。

2、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早期床上运动。指导病人多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多饮水,进行有效咳痰。定时翻身拍背,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坐起,主动活动。

3、尿路感染: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尿管者每日进行会阴擦洗2次,隔天更换尿袋。

4、下肢深静脉血栓:抬高患肢,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情况;避免在患肢输液;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和踝泵训练。

六、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牵引、手术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练习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4、功能锻炼:早期,以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和踝泵训练为主,勿忽略健肢及全身活动;中期,在早期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锻炼的次数及强度;后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从床上坐起----床边站立----扶拐下地----弃拐行走,循序渐进进行,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5、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股骨骨折

股骨骨折时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功能丧失,患肢可出现成角、旋转、短缩畸形,但股骨下1/3骨折时,易伤及腘窝动、静脉及坐骨神经。股骨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较严重时,易引起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

一、临床表现

大腿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提高患肢,促进消肿。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疼痛不能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

5、给予消肿散外敷患部,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遵医嘱予消肿药物如甘露醇静滴促进消肿。

7、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8、指导患者咳嗽、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9、建立翻身卡定时协助翻身,给予卧气垫床或卧水垫,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预防压疮。

10、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11、患肢行石膏或夹板治疗按石膏和夹板护理常规护理。

12、行牵引治疗者按骨伤科牵引护理常规。

13、行手术治疗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凉血清热类中药宜饭后凉服,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类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给予消肿药物甘露醇静滴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

五、预防并发症护理

(1)压疮:给予卧气垫床,骶尾部垫水垫,每2小时翻身或抬臀更换水垫一次;保持皮肤、床单位的清洁舒适。

(2)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早期床上运动。指导病人多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多饮水,进行有效咳痰。定时翻身拍背,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坐起,主动活动。

(3)尿路感染: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尿管者每日进行会阴擦洗2次,隔天更换尿袋。

(4)下肢深静脉血栓:抬高患肢,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情况;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和踝泵训练;避免在患肢输液。

六、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牵引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练习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早期锻炼以踝关节的背伸、跖曲以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为主,同时被动活动髌骨(左右推动髌骨),勿忽略健肢及全身活动;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应根据骨折复位的稳定程度进行,循序渐进。

5、去除牵引或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损伤。

6、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多见于成人,常有膝部肿胀、疼痛、瘀斑,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

一、临床表现

膝部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提高患肢,促进消肿。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疼痛不能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

5、给予消肿散外敷患部,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8、患肢行石膏或夹板治疗按石膏和夹板护理常规护理。

9、行手术治疗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凉血清热类中药宜饭后凉服,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类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给予消肿药物甘露醇静滴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练习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早期锻炼踝关节和趾关节的活动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为主,膝关节的活动应根据骨折复位的稳定程度进行,循序渐进,后期加强膝关节的活动训练,幷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中药熏洗等。

5、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21

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以胫骨骨折多见,胫腓骨骨折次之,单一的腓骨骨折较少见。胫骨中、下端骨折时,常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骨折时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功能丧失。

一、临床表现

小腿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提高患肢,促进消肿。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疼痛不能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

5、给予消肿散外敷患部,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遵医嘱予消肿药物如甘露醇静滴促进消肿。

7、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8、建立翻身卡定时协助翻身,给予卧气垫床或卧水垫,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预防压疮。

9、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10、患肢行夹板固定按夹板固定护理常规护理。

11、行手术治疗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凉血清热类中药宜饭后凉服,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类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给予消肿药物甘露醇静滴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

五、预防并发症护理

1、压疮:给予卧气垫床,骶尾部垫水垫,每2小时抬臀更换水垫一次;保持皮肤、床单位

22

的清洁舒适。

2、骨筋膜室综合症: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明显,皮肤苍白或发紫,持续剧痛,趾端麻木一旦发生,立即手术减压。

六、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牵引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练习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早期锻炼以踝关节的背伸、跖曲以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为主,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应根据骨折复位的稳定程度进行,循序渐进。

5、去除牵引或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损伤。

6、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踝部骨折

踝关节由胫骨下端、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踝关节骨折时可见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骨檫音和足内翻(或足外翻)畸形。

一、临床表现

踝关节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证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给予提高患肢,促进消肿。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疼痛不能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

5、给予消肿散外敷患部,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遵医嘱予消肿药物如甘露醇静滴促进消肿。

7、因患肢肿胀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10、患肢行高分子夹板固定按高分子夹板固定护理常规护理。

11、行手术治疗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23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凉血清热类中药宜饭后凉服,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类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给予消肿药物甘露醇静滴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手术、外固定、牵引的配合方法。

2、功能锻炼,早期锻炼以踝关节的屈伸和足趾关节的活动,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可配合手法按摩,但不宜过早下地负重行走,以免日后关节酸痛等。

3、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骨盆骨折

因外伤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坏,常可合并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内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髋关节功能障碍。

二、临症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出现休克征象时,立即取平卧位,监测生命体证,同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3、绝对卧床休息,卧硬板床取平卧位,避免大幅度翻身,指导正确床上排便的方法,避免因抬臀而致骨折再移位。

4、尿道不全撕裂损伤时,遵医嘱膀胱内留置尿管2周,注意防止尿管脱出。留置导尿管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及会阴部清洁,每天会阴护理2次,隔天更换尿袋。仔细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24

6、出现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7、行牵引治疗者按骨伤科牵引护理常规护理。

8、行手术治疗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早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凉血清热类中药宜饭后凉服,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类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4、给予消肿药物甘露醇静滴避免药液渗入周围组织。

五、预防并发症护理

1、压疮:给予卧气垫床,骶尾部垫水垫,每2小时抬臀更换水垫一次;保持皮肤、床单位的清洁舒适。

2、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早期床上运动。指导病人多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 多饮水,进行有效咳痰。定时翻身拍背,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坐起,主动活动。

3、尿路感染: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尿管者每日进行会阴擦 洗2次,隔天更换尿袋。

4、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嘱患者多饮水,予粗纤维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六、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2、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凉或受碰撞,挤压。康复期可自理生活,但不可劳累。

3、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25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

一、术前护理

1、 按骨伤科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2、 指导病人进行手术适应性锻炼,如床上大小便、翻身侧卧、抬臀、股四头肌收缩等。

二、术后护理

1、按骨伤科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给予正确的体位: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两腿间放软枕,搬动病人时,要扶托好患肢,勿内收,内旋。

3、密切观察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严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4、严密观察患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及趾活动情况,触摸足背动脉,注意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如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5、 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在位,记录引流液的量。特别注意术后2~4小时的伤口引流量。

6、观察患肢疼痛、肿胀情况,根据医嘱及时处理疼痛。肿胀严重者注意有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三、饮食护理

1、 饮食应清淡可口,易消化吸收,高维生素食品。

2、早期饮食宜活血化瘀之品,如田七田鸡汤,田七瘦肉汤,忌辛辣刺激温热食物。

3、中期宜食接骨续筋之品,如猪脚筋,鸡汤等。

4、后期宜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之品,如杜仲猪骨汤,水鱼汤,冬虫草炖鸡,饮食配以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四、并发症护理

1、髋关节脱位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重要性,使之主动配合护理。

(2)患肢予外展中立位摆放,软枕垫高患肢,患肢穿丁字鞋,两腿间放置梯形枕防止患肢内收、内旋。

(3)协助病人翻身时,让病人夹住腿间的软枕翻身,翻身时保持髋关节与下肢同一水平,忌内收。

26

(4)为病人移动体位时,必须用中单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放置便盆时,从健侧放入。 (5)告知病人勿做以下运动:抬腿超过90度、坐低于45厘米的椅子。

2、切口感染

(1)注意术后体温的变化,如持续高热,要警惕有切口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术后管理好伤口引流装置。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敷料污染时及时更换,注意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渗液增多现象,并及时处理。

(3)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吃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促进切口愈合。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洁净、减少探视人员。 (5)及时处理感冒和局部感染灶。

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术后软枕垫高患肢20~3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

(2)早期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进行股四头舒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 (3)定期更换体位,保持引流通畅。

(4)观察患肢有无疼痛,肿胀,压痛等症状;警惕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5)预防性抗凝治疗。

4、压疮:定时协助病人抬臀更换水垫,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干燥。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以保证康复的顺利进行,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2、功能锻炼

(1)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即指导病人主动进行股四头肌舒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 (2)术后第二天开始遵医嘱指导患者逐步练习半坐卧位→坐床边→站立床边→扶拐或助行器行走,下床活动时注意防跌倒。

3、出院指导

(1) 禁止坐矮凳或沙发,不盘腿,不交叉双腿,不弯腰拾东西,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以免假体脱位。

(2)出院后继续使用助行工具至术后3个月,不做剧烈的运动,如跑步,打网球等,上楼梯时,健肢先行,下楼梯时,患肢先行。

27

(3) 及时治疗感染症状,如感冒,局部组织炎症等。

(4)

随访安排: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能及早发现人工关节松动等不良倾向,便于保持人工关节良好的功能。如遇不适(患肢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随时就医。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时肩部肿胀、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呈“方肩”畸形。

一、临床表现

肩部局部肿胀、疼痛、瘀斑、畸形、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二、临症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脱位早期可冷敷,减少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水肿。

3、给予消肿散外敷患部,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疼痛较甚,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患者移动时,需托扶患肢,避免因活动患肢而加重疼痛。

5、复位后,用三角巾或宽带悬吊固定者,注意保持患肢于功能位。

6、在固定期间,要注意患肢的肌肉收缩活动及未固定的关节功能锻炼。解除固定后,要防止活动过猛及粗暴活动。

三、饮食护理

多食润肠通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

2、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 、健康指导

1 、复位后鼓励患者活动手腕、手指,一周后指导患者作肩关节前后摆动,防止关节僵硬,复位3周内,切忌患肢作外展抬举动作,防止在脱位。

2、功能锻炼,避免用力过猛,剧烈运动或过早运动而导致习惯性脱位。 3 、遵医嘱进行负重活动,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28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型脱位,以后脱位多见。后脱位呈屈髋、屈膝、内收、内旋、短缩畸形;前脱位呈屈髋、屈膝、外展、外旋畸形;中心型脱位一般无特殊畸形。

一、临床表现

髋部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二、临症施护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做好复位前的准备工作,协助医师及时整复。

3、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防止冻伤。

4、疼痛不能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

5、给予消肿散外敷患部,配合中药涂擦,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复位后宜卧床休息,持续下肢牵引。按牵引护理常规护理。

7、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8、需行手术治疗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三、饮食护理

多食润肠通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

1、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中药宜饭后温服。

3、中药外敷者告知6-8小时后及时揭去,以防过敏。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六 、健康指导

牵引固定期间后,应鼓励患者作患肢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和踝关节的活动。解除牵引后,在床上练习抬腿和屈伸患肢等活动,一周后扶拐逐渐下床不负重行走,三个月后患肢方可逐渐负重,以减少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

伤筋

29

伤筋是肌肉 、韧带、筋膜 肌腱、腱鞘 关节囊、椎间盘纤维等组织因跌打 、撞击 闪扭、牵拉或劳累过度所致。以局部瘀肿 、疼痛 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一、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

二、护理评估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

2、病情观察

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给药护理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饮食护理

多食润肠通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6、临症施护

(1)气滞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做好记录。 (2)遵医嘱刺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烧伤皮肤。

三、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

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

全身各关节、肌肉等通过合理运动,起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以加速骨骼的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的锻炼法。

一、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法(遵医嘱指导患者)

30

1、骨折早期

伤后2周以内。此期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不可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1)上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握拳及手指屈伸活动,腕关节做轻度背伸掌屈活动。根据骨折部位,做肘关节伸屈和提肩活动。 (2)下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脚趾自主活动、踝关节背伸和拓屈、髌骨按摩、股四头肌舒缩活动等每日3到4次。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做收腹提臀动作。

2、骨折中期

伤后2周,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已较稳定,骨痂开始生长。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变主动活动。伤后5到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加大关节活动的幅度,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但仍应注意限制不利于连接和固定的活动。

(1)上肢

鼓励患者握紧拳头,做自主性关节屈伸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并可放下悬吊带,自主抬举上臂。 (2)下肢

鼓励患者练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举动作。牵引者,可练习双手拉吊环,健肢逐步负重锻炼。小夹板固定的患者,鼓励并协助患者扶双拐下床,做患肢逐步负重锻炼。

3、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的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此期上肢可鼓励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得关节得到全面的锻炼。下肢扶双拐者,应逐步改成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脚,蹲下起立及旋转摇膝等动作。

二、功能锻炼法的注意事项(遵医嘱指导患者)

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坚持锻炼。

2、要求患者在锻炼中要思想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记粗暴过猛。

3、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骨

31

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再恢复锻炼。

4、应严格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上3分之1骨折的内收活动等。

5、锻炼下肢骨折肢体负重时,应保护患者,防止滑倒,碰伤,扭转等。

6、指导患者在出院后仍须坚持锻炼,直至功能完全恢复。

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下一篇:怎样让孩子快速记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