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论文提纲

2022-08-30

论文题目: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

摘要: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非是一部随着交往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的历史。从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成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往始终是个体群体化和群体社会化的主要演进方式。面对全球一体化和大工业文明造成的技术理性、价值理性等不合理的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试图用合理和规范的交往方式达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然而由于缺乏现实的“武器的批判”,理论最终也不可避免得沦为历史的尘埃。当今世界虽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但交往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依然灼目:国际秩序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断威胁他国的独立与主权;恐怖主义、领土纷争、民族矛盾等安全性问题时刻挑战着“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转型时难以避免地会造成民族主体性削弱、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等经济现象;意识形态、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关键;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破坏等生态性问题逐渐演化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交往理论亟需新的时代转向。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探索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方法之一。虽未形成独立的著作,但“交往”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思想之中,甚至在晚年的著作中马克思也多次提及交往的概念。作为一种历时性理论资源,交往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分别体现着人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等基本构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论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规范性价值基础,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以实践为纽带,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基础上,完成了对以往交往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创立了具有科学性的唯物史观义交往理论,从而打开了认识和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新世界大门。受传统教科书影响,国内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不存在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三个基本概念:经济因素、阶级分析和交往,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前两者,而对交往的研究明显不够。实际上,马克思在构建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时,十分注重交往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交往才会摆脱异化的状态,从而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世界历史中的个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共产主义才可以最终实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不仅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更是解开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新方位,全面把握其理论的重要价值,从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问题分析、文本解读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今社会关系中仍旧存在的五种类型的交往问题进行科学的划分与总结,并进一步指出该问题的现实意义与当代发展方向。论文的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梳理式研究模式,以问题陈列与理论梳理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语境出发,力图把握从文本的部分剖析到理论的整体构建、从表象的社会观察到背后的原理总结、从问题的现实发现到意义的深层阐发,以便帮助我们在学习与探索马克思交往这一问题中找到解决当今交往问题的最佳方案。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阐述理论本身,还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交往理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承载着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心路历程。其中,物质生产、需求、现实的人都是其交往理论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必须站在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践、逻辑与思想的多重视角,方可全面把握其理论的真正内涵。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做一个大致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交往理论的相关概述,分别对交往概念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一个历史性梳理与文本性还原,力图以文本解读的方式还原理论的真实面貌。第四部分在前文基础上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一般的抽象和概括,其中包括理论的历史演化、理论构建、辩证特征三个方面。第五部分则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评价。第六部分着重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交往的新理念,论证了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难点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西方哲学交往观

(二)英国经验哲学交往观

(三)法国启蒙主义交往观

(四)德国古典哲学交往观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最广泛的意义”

(一)交往范畴的界定

(二)交往与生产关系的辨析

(三)交往相关性范畴的理解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社会机理

(一)交往是社会产生的重要前提

(二)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交往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现途径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生成脉络

一、早期探索:从“天上的云雾”到“尘世的生活”

(一)人与自然的交往:《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意志

(二)人与社会的交往:《莱茵报》时期的社会实践

(三)交往关系的产生:《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

(四)交往关系的异化:《穆勒摘要》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中期考察:“新世界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

(一)实践中的交往关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二)实践中的交往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交往中的社会产物——《致安年科夫的信》

(四)交往中的阶级划分——《共产党宣言》

三、晚期审理:社会不平等的交往关系

(一)商品拜物教——《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二)虚幻的社会关系——《资本论》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阐释

一、不同历史形态下交往的衍生样式

(一)渔猎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二)农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三)工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四)信息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唯物史观建构模型

(一)交往与人

(二)交往与生产

(三)交往与需要

(四)交往与交换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辩证特征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二)实践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四)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注释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述评

一、认识领域:主体间性问题的双重整合

(一)从个人的交往到交往的个人

(二)从交往的社会到社会的交往

二、方法指南: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

(一)交往理论哲学范式的式微

(二)交往实践哲学范式的崛起

三、现实批判:两种不同制度间的交往

(一)资本主义交往的理性审视

(二)社会主义交往的科学审理

四、未来构想: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一)面向过去的反思——世界历史

(二)面向未来的建构——共产主义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发展

一、当代交往关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政治:完美世界的“暗流”

(二)安全:和平上空的“乌云”

(三)经济:中等收入的“陷阱”

(四)文化:话语领域的“围城”

(五)生态:自然法则的“黑洞”

二、一种新的交往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政治: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

(二)安全: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三)经济: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四)文化: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五)生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跨越:“认识-实践-认识”的二次飞跃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目标:“自然-人-社会”的和谐互动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旨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习动机培养论文提纲下一篇:加工贸易技术外溢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