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科幻绘画是在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对未来科技发展进行的畅想与展望,运用绘画的艺术手段,创造性的表达自己对未来生存空间的变化,未来资源的开发,未来星空的变化,未来交通工具的革新等等的遐想而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论文 篇1: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及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渐推进,人们对小学美术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更多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使学生学会创作的方法,能用美术语言和视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些内容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最终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可谓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希望美术教师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参考文中观点对美术教学工作进行调整,最终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美术教学工作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及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帮助,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学生因课业压力过大,美术教学方式刻板等原因不愿意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对美术教学工作实效性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上述问题,美术教师需要将更多新颖有趣的内容融入教学工作中,对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等进行合理应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为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提升奠定基础,使学生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美术魅力和学习乐趣。

此外,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优化。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视为一种手段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掌握更多美术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美术素养,并且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享受乐趣。为了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美术教学,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与学生进行更多沟通对话,在传授美术知识之后,能够使学生真正消化吸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并对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學美术教学工作任务。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内心渴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和开拓者。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这样的机会,创设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更多探索、创造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例如,对《我设计的童装》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欣赏,通过多媒体播放器为学生播放一些古今中外的服饰,如汉服、少数民族服饰(朝鲜族、哈尼族、苗族等),唐朝服饰、清朝服饰,旗袍、中山装、和服、韩服以及现代不同用途的服饰(如舞蹈服、西服、睡衣、雨衣和不同季节的服装)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问:“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服装呢?若可以自己设计一套衣服,大家想将衣服设计成什么样子呢?服装有哪些有趣的功能?”等,借此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动脑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火苗,积极主动地自主创作,最终在完成美术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童装的设计过程中,可能将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点子融入创作和设计过程中,或是将很多不切实际的功能融入设计中。此时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设计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鼓励性评价,并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避免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造成打击,使学生在童装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创建快乐课堂

为了对学生的创新潜能进行充分激发,使学生乐于创作,美术教师需要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气氛从严肃、紧张向轻松、自由、民主的方向进行转变。在实际美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尊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下面对相应的策略及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其一,对幽默的语言进行使用。小学期间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教师需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用更多幽默有趣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一些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美术幽默故事,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方面的兴趣,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二,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予以学生更多鼓励和赞扬。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提问和质疑,为学生的创作带来更多灵感。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更多鼓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赞扬,满足学生情感及心理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美术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创新,大胆尝试。

其三,教师需要面带笑容走进教室。教师的情绪、态度等对小学生具有较大影响,若教师面部表情僵硬,十分严肃地走进教室,便会向学生发出一种“教师心情不好”的信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畏首畏尾,不敢与教师进行更多沟通和交流,课堂气氛较为压抑沉闷,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美术教学工作产生较多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以微笑的方式进行解决,面带笑容走进教室时,教师的正面情绪也会带动学生,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谐,师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启发引导,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自由地进行创新和创作。

(三)小组合作学习及探究方法的应用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对“欣赏、临摹、手工”以外的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开发利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美术教学工作,将美术教学工作重点由模仿能力的训练向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向进行转移,对开放式探究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等进行合理应用,加强对学生想象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及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对《可爱的童帽》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即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展示出来,感受造型和设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之后,教师围绕“童帽”这一主题进行动画视频展示,使学生进行欣赏和小组合作学习创作: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内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决定分工,如学生A、B负责折纸和制作基本形状,学生C负责粘贴,学生D、E负责剪出装饰物造型,学生F负责装饰美化……进而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最后,各小组对各类材料、制作手法进行应用,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帽子,通过折剪的方式制作出立体的帽子;教师与全班学生一起评选出做得好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不同造型帽子的制作,学生能够想出更多有趣的装饰方法,充分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及教学方法,创建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方法。在实际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師需要打破常规,对“一题多表现”“一思多问”的方式进行应用,避免学生单纯凭借自己的印象,或是模仿教师与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创作,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创新性进行充分展示,在“一题多表现”“一思多问”后,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表现欲,使学生愿意将自己有趣、新颖的想法向大家展示。

例如,教师对《用线条、色彩画感觉》一课进行讲解时,学生乍一听比较茫然迷惑,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器展示一些图片,并且提出几个问题:“大家觉得直线、波折线、波浪线分别给人怎样的感觉呢?如果用线表示心电图,那么波折线和直线哪种代表心脏是健康的呢?”学生:“直线能够给人一种平静、安宁的感觉,波折线给人一种兴奋、激动的感觉,而波浪线给人一种恬静柔和的感觉。”“波折线代表心脏是健康的。”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提问:“大家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学生:“红色、黄色、粉色……”教师:“《雪山》这幅画的颜色给大家的感觉是什么?”学生:“很冷的感觉。”教师:“《日出》这幅画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温暖。”“充满朝气。”这些问题,使学生获得启发;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对向日葵图形进行填充,将其涂成冷色调与暖色调。学生得到启发后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和形容自己的感觉,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画出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及艺术情操,教师需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至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适宜创作的情境,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进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支持。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语文.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148.

[2]陈美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交给儿童开启美术之门的金钥匙[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169-172.

[3]李颖.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7(18):208.

作者:吴诗咏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论文 篇2:

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 要:科幻绘画是在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对未来科技发展进行的畅想与展望,运用绘画的艺术手段,创造性的表达自己对未来生存空间的变化,未来资源的开发,未来星空的变化,未来交通工具的革新等等的遐想而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

关键词:美术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一幅优秀的科幻绘画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科学性,作品须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和逻辑;二是想象力,即畅想创意的新颖程度;三是绘画水平,作品要注意画面的构图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在这三个要素中,“科学性”是最重要的一点。科幻画的幻想应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不是随意的乱想,应符合一定的科学依据。

美术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习造型的过程,更是诱发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尽可能采用多种美术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来诱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具有2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目前面向在校中小学生规模最大(由各区、市(省)层层选拔推选到全国的比赛)、层次最高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把奇思异想表达出来,每年全国举办一次全民为XX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学生参加科幻绘画比赛,能提高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用脑去探索相关科学知识,了解科技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让他们从小就埋下一颗科技的种子。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切入点

科幻绘画比赛的主题没有限制,特别是对于初次参加比赛的孩子来说,心中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笔。对于他们的问题,我常常是带领孩子从日常生活入手,科技是为大众服务的,也就缩短了我们与科技的距离,其实他就在我们身边。在美术特长队的课程中,我会先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哪些发明创造是很棒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接着再问孩子,那有没有什么事和物是让你在生活中烦恼的事,你接触的哪些产品还不够先进,是否可以增加它的功能?哪些自然灾害通过科技进步是可以避免或是变害为利的?还有哪些生活中的人类目前还无法解决?

学生在观察、体验生活过程中果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发现了许多问题,我校的魏渝宸同学想到了自己放学回家,由于工作的原因,爸爸妈妈要很晚才能回家,她常常不是自己随便吃点,就是饿着,所以她想发明一个智能机器人。它通过接收太阳能,能做饭、能扫地、还能当车开,最主要是十分的环保。你看这样的例子不就是来源于生活吗?

周瀚佐同学设计的饱腹感应器,是源于家里有位胖爸爸,他想让爸爸通过控制食量来减肥,只要把饱腹感应器围在腰间胃部的位置,就可以感应胃里食物的多少来判断你的饱腹感,有效的防止人们多吃、憨吃,引起肥胖的现象。比如,当你每天想吃七分饱时,你可以在机器上输入饱腹值,当你吃到七分饱时,饱腹感应器的警示器就会边闪边亮,提示你不要继续用餐啦!

金昊同学的《托管机器人》是源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太辛苦了,不仅要上班,下班后还要帮孩子辅导作业,他发明的这款托管机器人,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批改作业,还可以辅导孩子写作业,它的头顶上有扩音器,还有定位仪,不用担心它会丢,而且它的脚上安装了微型吸尘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打扫房间,真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的好帮手!

二、相信学生——童心是创新之源

孩子的作品多姿多彩,他们的构图、色彩、以及表现的形式迥异,教师不要轻易给孩子肯定的优劣评价,让孩子发展定式化,需要注意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孩子作品,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有的画面。

科幻画的成功需要教师科学协助、多元评价,让学生体会科幻画成功的快乐。胡家源同学在创作之初,想设计一个新型的医院,可以救死扶伤,让人类免去病痛的灾难,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还没有涉及到人体细胞的复制,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先充分肯定孩子的想法和可操作性,让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受损的细胞可以通过新型的“细胞充值医院”得到修复和再生,人类的生命将生息不止,我们就可以永远和家人在一起。简单的点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新鲜的血液,笔下的医院外型也成了细胞的形状,绘画的灵感一下子被大大的激发开来。

张睿晴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同学,很喜欢吃各种膨化食品,吃的时候很开心,但是事后想起妈妈说过吃多了垃圾食品身体会不健康,又很后悔,想设计一个把食品变成健康食品的仪器。经过老师的肯定和点拨,一款时尚的食品“健康锅”就设计出来了,通过这个具有安全过滤系统的食品锅,食物中的色素、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一系列威胁人类健康的物质都能通通排掉,留下的都是有保障的安全食品,这样小朋友就再也不用担心吃了不健康食物了。

三、交流讨论、思维碰撞、启发学生

科幻绘画创作中虽然学生是主创者,但是由于其知识面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都存在差异,从确立主题到创作成作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种种问题。辅导教师在关键时刻应该为学生提供帮助,做好全能助手,还要启动集体智慧创作,在选好绘画主题后安排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相互启迪,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点子横空出世。

我校成毅圆同学在创作《吸霾公路》时,最开始的想法源于當时重庆雾霾非常严重,我们生活的环境被各种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所笼罩,很多人每天出门都要带个厚厚的口罩。为了解决这个雾霾的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各种防霾口罩、雾霾清除器、吸霾涂料类似的科幻画产生过,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学生把把关,注意避免雷同的作品,于是吸霾公路的产生,不仅能将各种工厂废气、汽车尾气通通吸收,还能通过公路底部的过滤系统进行处理,转化成新鲜的空气释放出来。

四、注重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确定了表现题材后,画面的效果也同样重要,构图能很好的呈现作者的科幻构思,选择最擅长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主题思想。不管怎样的技法都可以运用到画面中,甚至是运用多种综合材料表现都是不错的,这样的作品能在众多的单一技法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往往也最能打动人。

我校苏欣同学的《全自动儿童牙疗仪器》,作者就是一位被蛀牙困扰的孩子,而由于现在的零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也有越来越多的儿童患有蛀牙等各种牙齿问题。但是大多数孩子对于牙疗还是十分恐惧的,这个全自动儿童牙疗仪器的诞生,让小朋友的牙齿问题轻松解决,此画运用了绘画和刮画两种技法的结合,刮画纸的运用,不但打破了绘画技法单一的局面,而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色彩。

周瀛寰同学设计的“超能煤矿挖掘机”不仅能进行远程控制提高煤矿采集的工作效率,还能将深处的有毒气体自动转化为氧气,保障了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整幅画运用了绘画与剪贴手工结合的形式,彩色卡纸的拼贴在黑色的背景中显得格外亮眼,画面的对比十分强烈!

总之,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幻画创作要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出发,把科幻画的创作作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科幻绘画成为学生热爱科学的桥梁和媒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一粒粒科学的种子,经历岁月的洗礼,终有一天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作者:郭翔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论文 篇3:

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 生的生活经验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生的兴趣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学生的 想象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翅膀;开放的教学环境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沃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 术教育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乃至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从各方面陶 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复合人才 为目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 性发 展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主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值得每一位美术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质上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所谓个性差异就是一 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要 求教育应该根据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基本教 育理念贯穿整个课程标准之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 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 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自由、灵活、开放,选择学生身边的、最熟 悉的、最喜爱的题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经验,适合学生年龄 心理特点,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与创造欲望,使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和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这种灵活、开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距离接触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 为中心,就是真正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位学生。这种充满兴趣与激情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为 学生创新能力的生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近年来,由于教学的需要,笔者经常带领学生赶往苏南、皖南等地进行实践。这些地方古民 居非常 有特色,对古民居进行速写训练,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在于观察发现。苏南、 皖南等地的古代民居,凝聚着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充盈着东方建筑审美的特质。苏南、皖 南古民居多为二层,青砖灰瓦,石料为门,内设木架结构,门檐窗棂多有绘画和雕刻,庭院 天井 常植树木花草,外墙一般采用马头墙组合,参差错落,典雅别致。有些建筑依水而建,沟渠 、 小溪弯曲于小巷之中;石桥、路径贯通于水乡古镇,给人以宁静幽古之感,充满诗情画意。 用写生的形式来观察、记录和传达视觉感受和心灵意象,有着自然、奔放、随心所欲的特点 ,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能使画面保持简洁,它对比例、协调、构图能力的 训练是非常有益的。通常在外出写生前先让学生临摹一些相关的作品,观察分析作品表现 处理的手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安排教学实践,能使学 生较快进入角色,帮助学生在写生中获得成功感。

二、学生的兴趣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

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应该改 变以 书为本的强迫、灌输式教学方式,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式。现代教学论 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灌输”式的教学 方 式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情趣需要,教师为教书而教书,不仅 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反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确立启发、 诱导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学会关注、鼓励和欣赏每一位学生,真诚地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 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欣赏、鼓励和帮助,给学生以“我能行”的信心,从而激发了学生浓 厚的兴趣、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旺盛的表现力、创造力。

1.绘画兴趣与教学形式创新相结合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从培养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兴趣是进取和创造的内驱力,也 是创造性教育模式操作的第一个环节。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呢?笔者 的 做法是,除了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和方法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和对教材的选择处 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和课余活动的兴趣中心,以制定一 个 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新颖而有创意的目标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多维 的流畅的创造性思维生发,使学生的头脑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处于一种兴奋活跃的状态。

2.绘画兴趣与文学作品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是我国古代诗与画的突出特点 。古典诗歌不仅是那个时代生活的 反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诗人王维擅 长诗、书、音乐,尤其以诗和画的成就更为突出,他的水墨山水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 的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个个诗情画意的境界。那么,如何将诗 词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呢?唐诗中有一首《枫桥夜泊》,在教学中,笔者先请学生诵读,然后 再根 据诗词的内容创造出不同的诗词配画。由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角度不同,因而他们构思出的 画面,有的注重情的表达,有的注重景的表达。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

3.绘画兴趣与音乐歌曲相结合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 和 感情表现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欣赏,能使学生充 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之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 、所陶醉,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么,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呢?在这方面, 笔者尝试从美术欣赏课入手。有一次上美术欣赏课,选择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播 放给学生听。随着旋律,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灵感和创造热情。一首赞美大 西北的歌曲,使学生画出了许多好作品,作品充满了稚嫩气息,闪烁着创造的智慧之光。

4.绘画兴趣与工艺制作相结合

绘画是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唯一的内容。实践证明,绘画与工艺美术制作相结合 ,可以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例如,通过设计,废 旧的易拉罐能被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动物。这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一 个创造的过程 。这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 力。

5.绘画兴趣与外来文化相结合

在同一题材的创作中,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观察他们的不同视觉现象,可以 开阔视野,启发创造灵感。例如,笔者问学生:你们心中的太阳是怎样的呢?你们可以用 夸张 、比喻、拟人等不同的联想形式来想象一下你心中的太阳吗?话音刚落,学生争先恐后地 回答说:“我心中的太阳是绿色的,因为绿色代表着和平。我希望人们都能生活在一个和平 、安宁、祥和,没有战争、没有恐怖的环境中。”“我心中的太阳是金黄色的,因为金黄色 代 表着丰收。我希望人们都能有粮食吃,不要受到饥饿的折磨。”说到这儿,笔者又拿出几幅 外 国学生画的太阳的图片,学生看后感觉很新奇:“他们画的太阳咋是这个样的呀?”正当 学生迷惑不解时,笔者讲了一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听完故事后,学生明白了为什 么外国学生把太阳理解为阿波罗神,在他们笔下将太阳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 形式,使学生懂得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生的想象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翅膀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联想和创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 借助形象思维的,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 感,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想象。

美术课之所以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因为美术活动是一种脑、手、眼等多种器官并用的 活动,在训练感觉和想象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并能促使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种综 合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内核。

创新是最富于激情的活动。在情感的驱动下,审美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在课堂教学 中,要注重调动学生情感的投入,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举一反三,真正进入自由 联想的空间。学生一旦进入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就能创造出无数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画面。 在这种充满激情的学习、制作和创造中,教学过程自然会呈现生动、活泼、自由、激情、诗 意与美的气氛与意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四、开放的教学环境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沃土

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活动就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的 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 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 养创造力的良好氛围,并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 境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教学环节上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 美术课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 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去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性 。重视 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独立性与个性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 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提出与他人不同的理解或有所创新。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培 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不搞“标准答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 以教材为本。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 体。

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享受教育的主体,具 有 内在生成的自发力,是有知觉、感觉、冲动、精力和意志力的个人。艺术教育不是教“艺术 ” ,也不是进行“教育”,而是激发主体“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自觉,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 精神,促使其创新能力的自发形成。

参考文献:

[1] 全国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协作编写组.学校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 81.

[2][苏]奥尔相尼柯夫,拉祖姆内依.简明美学辞典[K].冯申,译.上海:知识出版 社,1982.

[3]鲁雁飞.高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2008(12).

〔责任编辑:曲阜文〕

作者:潘 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文社科激励机制管理模式论文下一篇:民族地区教师备课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