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政治理论论文

2022-04-2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道德文化政治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寓德入教的道德教育须先行。道德教育并非是简单的道德说教,道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是道德践行的现实根基。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之目标展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切实得以践行。

道德文化政治理论论文 篇1: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校园生根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积淀的优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大步走进大学校园,对于厘清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道德文化;高等教育;道德教育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前校长杨叔子曾說过:“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是落后,就是衰弱,一打就垮,永远受制于人,痛苦受人宰割;然而,没有优秀民族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空虚,就会异化,就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自愿受人宰割。”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历代生息繁衍积淀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回应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的使命所在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首先彰明了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使之自觉,然后帮助其他人祛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但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基本的“明德”反而成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最大问题,遑论止于至善!大学的使命从未孤单,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再到信息经济社会,人们总是把期待的目光聚集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大学的五大功能。每一个功能都对应着大学的一次“历劫”。但是,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始终是大学的使命所在。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德育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视线。关于德育的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更是见仁见智,但好像从来没有一种能够“好,就按这个来”的制式解决道德教育的问题。德育是真正关乎“人的教育”的教育,人是变化发展中的人,所以要求德育也要变化发展,那么德育所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不能够高瞻远瞩的问题就成为摆在教育面前最大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德育并非只是教育的任务或者使命,既然关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那就是全社会和全人类普遍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微观上说,德育更是一个从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社会教育的终身教育过程,并不能单一地落在大学这个阶段。

从客观角度来看,如果大学教育是一个倚重知识技术的传授而相对忽视了人性、德行教育的左支右绌的教育,那么,后果就直接导致了人类的再一次荒蛮——德行的荒蛮——成为有知识无道德的野蛮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洪堡认为:大学应兼有两项任务,一个就是对纯粹科学的追求,另一个是提倡个性与德行的修养。大学是客观的学问和主观的教养的结合体。在对人的认识上,洪堡认为人本能地要求发展自己的天性,追求和谐完善的人格,这就需要借助某种东西来发展自己的天性、理智,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和协作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修养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境界,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们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能无关。唯有探求纯科学才能使人达到修养,科学探求天然地适宜于修养的进行,大学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便可实现其“道德修养”的目标。但现实不容乐观,大学传授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并没有如洪堡设想的那样让学生“由科学达致修养”,大学科学研究并没有认清自己的全部分量,没有充分发掘自身的力量。由科学到科学,由知识到知识,大学好似成了知识训练的场所;由大学走向社会的人,也大多只是机械式、工具式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并不过多地思考这些背后的意义和人之为人的根本价值。有的甚至更糟糕,为了某种目的不择手段,危害社会,有的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反而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学习技术的人也在工厂变为操控机器的工具,成了掌握科学知识、拥有技术的野蛮人。

传统道德教育的一股清流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是德育界的一股清流。“清流”,汉语词汇,在古代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在清朝时,也指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但现在的“清流”,是指当下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有的事物就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不与雷同的现象同流合污,指赞美某件事、某个人有种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传统,这是中华文化具有德行特征的具体表现。首先必须澄清,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人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所以,势必涉及“什么样的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最有效”的问题。德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据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实践的德育最有效。“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实践的德育分为直接的德育实践和间接的德育实践——前者是个体亲身感知德育过程和参与德育活动获得的德育认知;后者就是根据前人总结的德育经验和德育理论或者德育传统的指导进行德育活动,也就是德育文化育人树人的德育实践活动。因为我们所能感知的德育实践活动,并不足以应对和处理当前的德育发生的环境,所以德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传统的德育文化和教育传统来进行。

尤其在我国,道德教育的传统历史悠久,自古关注的都是以伦理治天下。《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时的教学主要侧重于教育,有所谓“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长期的优秀道德文化的积累,是大、中、小学包括家庭教育的宝库,毫不夸张地说,这由来已久的传统道德文化的德育传统,已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社会心理特征,有着高度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认知。

传统道德文化育人树人有其深厚的民族心理特征,更有其他德育方式没有的独特优势,技术性的、工具性的、灌输性的大学道德教育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但这种“快餐式”的道德教育方式远不如传统道德文化的“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来得实在,对人的影响也愈加扎实。

传统道德文化走进大学

抡起膀子,迈开步子,让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大步走进大学校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浸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发挥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以学生为中心,拓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打造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育人与主阵地化人相结合。

主渠道:加快大学“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课程建设进程 加强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浸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思常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课程,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也是现代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丰厚底蕴。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可以有效地增強现代德育的实效性。大学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承递现象,它本身的内容是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注重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我国的学校主要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影响、教师的影响、学校制度管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指导、参加党团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我国台湾有学者说:“斩断传统的现代化是一条通往断崖的绝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重视人伦道德和做人的修养,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大学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确立具有深远的借鉴和继承意义。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应该推进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增强大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主阵地: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尤其注重历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等一系列的培养合格健全与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要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指出大学的根本目的在培养人。“立德树人”关键在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重点在如何立,如何树。2014年至2016年,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连续3年对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占比重低于包括社团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重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内容和形式上开展能够贴近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进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进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效果呢?这些做法值得一试,因为文化的熏陶是基础性的、长久性的熏陶,是生长在骨子里、刻印在灵魂里的教育,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和“水过地皮湿”的短期性教育。

结束语

当今的大学道德教育,不妨摒弃以往“蜻蜓点水”式的德育方法。改变观念,认清大学德育的全部根本主旨,让大学真正走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为目标,以培养个性完善、理想信念坚定的合格的健康的人为目标,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引进大学校园,开展以“道德讲堂”讲学和传播道德文化为主的周期讲学活动,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大力营造以弘扬主旋律为基调的氛围,弘扬和学习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让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教育中具体化,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7-198.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作者:陈卓伟

道德文化政治理论论文 篇2: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寓德入教策略

摘要: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寓德入教的道德教育须先行。道德教育并非是简单的道德说教,道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是道德践行的现实根基。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之目标展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切实得以践行。

关键词:中国道德文化;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践行;寓德入教

要想实现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在现代社会的践行,对道德主体进行教育应先行。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一个前提性条件是道德主体对道德文化的认知,易言之,对道德文化的把握,是道德主体践行道德文化的前提。“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对道德文化认知,也即“知”的获得,在很大层面上倚赖于教育。多维教育措施的实施,必将为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基础。

一、道德践行——道德教育须先行

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核心策略在于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教育是对道德主体的道德灵魂进行熏陶的前提,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明鉴。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毫不夸张地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史。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在一定层面上是道德教育的力度与强度使然。《礼记》言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语阐明了个人践行道德并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途径,即进行学习和教化。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现代践行之先导,宋明理学的总结与开新者王船山说:“唯立学校以教俊士,而德明于天下,则民日迁善而美俗成矣。”船山此言点明了教育在优序良俗中的重要作用。古代社会在相对长时间内能实现相对意义上的优序良俗,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古代有识之士密切关注,历代统治者亦从现实需要的层面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推动道德教育的合理化。“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形成了统治者重视,知识界推波助澜,由此为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了基础。

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传统,奠定了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践行、化民成俗的原始根基。自古及今,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依旧需要现实立教。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那么何谓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德性,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同时道德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规范,这样才能够实现所设定的目标。道德教育是促使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践行的一大法宝,因为“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的”,即是说,人之德性的获得,并非完全是天赋,是生之俱来的;但人天生都有良知,通过教育可以把人身上良知变成行动的指南,这又是自然的。人之德性的养成,既需要内在的道德禀赋,亦需要外在的道德教育,内在禀赋和外在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成就其理想人格。

古代社会重视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在古代社会,从贫民界到知识界,再到上层统治者,道德文化的践行呈现出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系列道德信仰危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如何践行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学术界、政界都有热议,提出的解决办法多种多样,如有人提出利用宗教解决道德信仰与道德践行的问题,但亦有人持相对意义的否定态度:“正式的宗教教育对于道德的发展,并未占有特别重要或独特的地位,至于公立学校和家庭则相反,应该扮演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即是说,从纯粹宗教的角度不能解决道德践行的问题,解決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教育,而不是其他。我国虽然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但依靠宗教教育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道德践行问题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优秀道德文化的践行,教育是促使古代优秀道德文化践行的一种内驱力。道德教育对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在于使道德主体成为审美之人,通过道德教化而具有美德,践行美德之人,内心世界激荡着一种审美愉悦。正如德国教育大师席勒所言:“教养的最重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是可行的,因为审美愉悦的内驱力在发挥作用使然。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了解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进而使人树立耻感文化,产生道德焦虑,促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实际上是通过教育,对道德文化进行美德分析、美德评判。正如西方现代教育学家艾德勒直言:“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种各样的习惯,而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传统上作为美德分析的东西。”此言表明了道德教育促使道德文化践行的方式,遵循的路径为:道德教化一审美的人一美德分析一耻感文化一唤醒良知一道德焦虑一道德践行。由此可知道德践行的源头在于道德教化。道德教化是道德践行这个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道德教化这个大系统中,首要的任务是唤起道德主体的道德良知。通过良心的发现,促使道德主体产生道德焦虑,进而促使道德文化现代践行。“凡人之为不善者,虽至于逆理乱常之极,其本心之良知,亦未有不自知者。但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是以物有不格,意有不诚,而卒入于小人之归。故凡致知者,致其本然之良知而己。由此,道德教化,发明本心必不可少,通过道德教育,使道德主体的良知由“坎陷”到呈现,最终促使道德文化的践行。“一切的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通过良知的呈现,去遵守传统道德文化规则,在规则指引下,真正促使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由此,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化应首当其冲。

二、道德践行——道德教育

必须生活化

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其必备的基本原则。古代社会多重视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道德践行。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脱离现实根基之嫌疑。新儒学三大主流派之一的陆王心学,主张格物致知,主张回归本心致良知,不假外求以致良知;多讲求心性修养,道德生活多内求于心,道德教育不是生活化,而是在道德理想的形上王国里自得其乐,这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由此,陆王心学一派遭受到了西学东渐的严厉冲击,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实学”,主张道德学问的经世致用,在他们看来,空谈心性的道德修养不利于道德文化的传播,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大众化、生活化,也即道德教育应有利于道德在当代社会

的践行。不单单是我国古代的实学家讲求道德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现当代一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亦主张道德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曰:“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显然,陶先生此处谈及的教育涵盖道德教育,其核心宗旨在于道德教育生活化,否则道德践行则是天马行空、空中楼阁。陶先生此言,为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指明了方向,要想通过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主体的道德践行,道德教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否则道德教育不能转化为道德践行,知行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切合实际和真实的发展伦理学都必须牢牢地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这一语道破了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道德教育需根植于道德生活,如此方能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不仅仅是国内学者关注这一点,在国外更是有诸多大师强调这一点。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生活大众化是人类的共识。在亚里斯多德看来:“教育明显应基于三项准则:中庸、可能的与适当的。”很明显,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有一适度的标准,这适度的标准即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不应该在彼岸世界的道德王国里游离,而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也即道德教育生活化、大众化。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取道德知识,但不能获得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只有道德教育生活化,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魅力所在。“德性使我们确立目标,实践智慧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手段。”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得道德知识,但不一定获得道德践行的理性,只有在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使道德主体在践行道德之时获得道德践行之动力,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实施下去。故此,亚里斯多德于此谈及了道德教育与道德践行的关系,首先是道德知识,然后才有道德践行,也即有着先知后行的韵味。此外,亚里斯多德还从道德践行的层面谈及了道德知识,也即道德践行亦能促使道德知识的积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上善,离开道德理性也不可能有实践智慧。”但在这期间,一个首要的基本前提即是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惟其如此,道德文化知识才能向道德践行转化,道德践行才能导致优序良俗的美好和谐社会的实现,道德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实践智慧的德性,他就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此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道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是道德教育向道德践行飞跃的理论前提。

三、道德践行—在教育时机和教育

策略中游离以利道德践行

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道德践行,并由此实现社会的优序良俗。由此,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之目标,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但传统道德文化离现实践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究其原因是道德教育的践行目标没有瞄准。诚如王立仁先生所说:“人类生活经验历程的本身同时演示着两个事实:一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德育一直没有停止过;二是人类非德(道德)的行为也伴随着人类生活。”中国当代社会一直比较重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的效果却值得商榷。道德教育的动机和道德教育的效果显然不能成正比发展,由此必须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其问题在于道德教育脱离现实根基,单纯地重视道德说教,忽视了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在当代社会才能切实践行下去。

道德教育的目标须瞄准道德践行,这是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的关键性一环。道德教育如何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教育的时机与策略至关重要。道德教育的时间起步早,策略定得好,可以很好的实现道德主体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践行,可以形成道德教育的终生性以提升主体的道德水准,此乃我国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

對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时间上起步早是关键。具体措施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阶段都要实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这应该是一项普遍的道德教育建制。即是说,道德文化的教育与付诸践行,应该从娃娃抓起,而不是相反。西方哲学家洛克所称道的“白板说”,反对道德认识的天赋观念论,主张人之道德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洛克此言,说明天赋观念并不能给人以道德良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人的道德良知、道德信仰、道德践行都是从经验的层面,依靠后天教育或实践而来的。洛克此言,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时间段理念,即从幼儿开始进行道德教育、进行道德熏陶是最佳选择。因为幼儿的头脑相对成人来讲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书写任何的东西,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很容易把道德知识传输到幼儿的大脑,使幼儿接受道德文化,在持续的道德教育中让人形成道德信仰并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即是对小孩的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就能培养其道德品质,此乃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亦提出,道德教育使人形成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最佳时机是在六岁以前,惟其如此,道德教育才有可能之基础。“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故此,实施道德教育,应该从幼娃娃抓起,通过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为道德践行奠定基础。

古代社会的道德践行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其秘笈就在于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得当,并由此而形成了古代社会相对发达的伦理文化。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成功的,这“显然与儒家价值的普遍建制化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所说的普遍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古代社会伦理文化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古代社会稳定的普遍性的道德教育建制。具体说来,涵盖着两个层面:其一,幼儿道德教育抓得早且及时:其二,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比较强。比如说,古代社会有小学与大学之分,小学之时讲求的是洒扫应对的道德教育,既有对道德文化的强记博闻,亦突出道德文化的践行;大学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之“理”,以道德教育作为人们科举取士的重要依据。“学而优则仕”,这里的“学”应该包含着对道德知识的把握;道德知识优秀之人,才能为官,才能“为政以德,如众星拱之”。由此,中国古代社会在逐级层次性的道德教育之下,最终促使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能很好地推行下去。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当我们重提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时,我们须重新反思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国古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寓德入教的普遍建制,“自辛亥革命以来,这个建制开始全面解体了”,“儒家经典在新式教育中所占的分量减轻。民国初年,中小学堂的修身和国文课程中还采用了不少经训和孔子言行,五四以后一般中

小学教科书中所能容纳的儒家文献便更少了。”一方面对道德教育的普遍建制改变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经典文本亦逐渐减少乃至全盘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典逐渐遗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在现代践行困难重重,与我们今天对待优秀传统经典的态度有关。在古代历史上,即使在魏晋南北朝名教与自然之辨非常剧烈的情况之下,儒家有识之士仍然以振兴儒学,恢复其纲常名教为己任,为此有“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说明传统伦理道德的践行,是在以教育为先的前提之下,通过先知后行实现的践行。由此,以教育为根基,是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前提与基础。

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起步要早,要从幼儿开始就对其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为了使人们的道德知识能够转换为行动,实现道德践行,制定一定的道德教育策略也很重要。

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可采取的具体策略为:

首先,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建立道德文化的逐级教育模式。具体方式为:幼儿园的传统道德教育一小学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初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高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大学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统道德文化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统道德文化。由此,则逐级形成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如此可为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明确上述七个阶段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道德教育文本。具体策略为:幼儿园明确规定小孩学习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基本的传统道德教育文本,并让老师不断地讲解;小学阶段必须每周有4节课的时间学习古代道德文本,比如说《幼学童蒙》《颜氏家训》等经典文本;初中阶段学习《孝经》等文本;高中阶段学习《论语》《孟子》,并作为大学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予以规定。大学阶段学习《大学》《中庸》等科目,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规定学分,必须修完传统道德文化课程并拿到学分方能毕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方面,政治理论的考试除了马克思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外,应该把传统道德文化的知识加进去,可占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应该有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13个具体范畴的学习、体悟,并辅以专门的道德文化的论文,作为必修课程出现,如此作为研究生方能畢业;在博士入学考试阶段,要将传统道德文化的考试作为一门必修课,强化考试力度,也即加强道德文化的学习与修养。上述不同阶段、不同文本的传统道德文化之教育,为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基础。最后,高等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道德文化教师,鉴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乃是长线型学科,故此,需要政府建立免费师范教育,以确保传统道德文化之师资力量,也才能确保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践行。

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道德教育应瞄准道德践行而实施具体的教育方略。我们应重视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教育的方式又可从多重角度出发,因为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至关重要。对幼儿道德文化教育可以采取视觉动漫策略,这种教育主要基于幼儿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接受能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成人教育亦要因材施教,因为成人有自己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知识积淀等。成人接触到的媒体主要为电视、报纸、网络等。故此,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对成人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总之,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不能离开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但教育模式必须以道德生活化为其出发点与归宿地。在此前提之下,注重道德教育的时机与道德教育的策略,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践行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 张廷玉,明史‘二十四史·第19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一[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4]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 LAWRENcE K.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M].SanFrancisco:Harper&Row Publishers.1981.

[6]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公司,1984.

[7]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6.

[9] 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胡道玖,发展伦理学: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56.

[1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6]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17]于时英,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魏收,魏书二十四史·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作者:李建华

道德文化政治理论论文 篇3:

立德树人在高校建设中的实现路径探析

【摘 要】本文论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针对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教育方式不当、对主体认知模糊、学校道德文化建设力度不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平衡等问题,提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现路径:因势而新,文化育人;因事而化,实践育人;严守底线,模范育人;因材施教,关怀育人;因时而进,网络育人。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树人  实现路径

教育強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立德树人”是党中央把握教育规律,掌握教育发展趋势,为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而做出的重要决策。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以“育人为本理念”为隐性路径、以“师风师德建设”为重要路径、以“社会齐抓共管”为基本路径,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目标的科学界定,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战略回应。高职院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方式和模式,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展开,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四个服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本文探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模范育人、关怀育人、网络育人等途径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

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

(一)立德树人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升华。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培养一流的人才,对其高尚道德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注重人性道德的发展,以人为本,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这就充分凸显了人本主义教育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这是对传统教育错误观点的颠覆,是对应试教育的摒弃,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升华。

(二)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的必由之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保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而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德、智、体、美中“立德”占首要位置,因此,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重视道德践履。由此,高校立德树人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更要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学生的行动。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办学经验,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明辨是非,从而才能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立德树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坚强阵地,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被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尤其重视对被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培养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此,立德树人的本质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立德树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一)望获得认可,情绪波动较大。当代大学生处在18~22岁的年龄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大学生开始将注意力由探索世界转向内心的探询。进入大学以后,挣脱了父母的看管和束缚,身处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生活学习氛围,使其独立感、成人感迅速增强。此后,他们开始重视自我评价,表现欲望越来越强烈,也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们政治意识较高,关心社会现实,关注国家大事,爱国意识强烈,满腔热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这一时期的大学生道德品格可塑性最强,高校教育者应该把握教育时机,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此外,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会产生更多新的追求和需要,这些追求一旦能够实现,他们便会产生正面的肯定的情绪,如果实现不了,则会产生负面的否定的情绪。因此,大学生还缺乏对客观事物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尚未形成客观的、理性的判断能力,思想观念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经常在价值取向的选择时摇摆不定,情绪的波动较大。

(二)易接受新事物,享乐主义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传媒方式和互动媒介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喜欢打破传统,乐于探索,思路开阔。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开阔的眼界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现代媒介的一些不当宣传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他们尚未形成客观理性的判断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难免具有盲目性,而没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且大部分大学生从小物质条件优厚,无须为家庭生计担忧,其父母更是一味地溺爱,对其物质层面过多地关注,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因为虚荣心过分追求生活质量、追求潮流,喜欢与同学攀比,甚至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又因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较自由,而且尚未承受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加上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相对缺失,个人规划的缺失,大学生活也就成了部分大学生暂时的“乐土”,追求安逸,缺少艰苦奋斗的作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较为明显。

三、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不当。以往的应试教育妨碍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他们部分人缺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道德教育被虚化。而且,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父母对其溺爱有加,导致他们大多以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满足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较少考虑公共利益。面对在这些特殊背景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许多高校依然停留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过度强调认知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青年大学生理想视野狭窄,磨灭了他们的天赋,而且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還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大多以学校为主体,缺乏高校与社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要客观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思想特征,因材施教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高校立德树人对主体认知模糊。部分高校对于立德树人主体的认知模糊,在立德树人理念养成过程中涉及的主体不应该仅包括大学生,还应该包括教师、家长等教育者,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把被教育者培养成才,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方面的事。当今高校的立德树人工作中,存在管理者对教师价值认知不足的问题,忽视了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并且教师受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限制,只能按照教学计划去教授知识,这种教学运行模式使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个性、道德的培养。其实,教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道德模范,教师的乐观精神、高尚的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都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部分高校却忽视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只是一味地细化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加重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教师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从而不得不逐渐脱离学生管理工作,忽视了立德树人的职责,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言传身教。

(三)高校道德文化建设力度不足。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离不开以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为依托。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受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的影响,而这些又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部分大学生存在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缺失现象以及教师出现师德失范等种种问题,这表明高校道德文化建设与全体师生价值取向的培植息息相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乘虚而入,加上部分高校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仅仅是授业解惑,并没有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从而抑制了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平衡。教育的最高层次就是共通性和关联性,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应融合创新,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但是,当今高校的教育模式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独立性明显,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教育关联性差,联合教学形式应用不到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高校在开展立德树人工作中,只是把思政教育作为独立的培养内容来开展,忽视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专业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高尚社会人,而思政教育则使学生成为有觉悟、有政治理想和信念的合格中国人,只有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合力,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因势而新,文化育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必须抓住大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是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因此,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牢固占领学校文化活动阵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建设高雅丰富的校园文化,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引导、打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娱乐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自觉地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比如每年国际读书日期间开展读书月活动,旨在传承书香文脉,形成更加优秀的校风、学风。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要因势而新,充分发挥文化塑人、文化育人、文化聚人的作用,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每周升国旗仪式、晨跑活动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连贯化、常态化,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校园思想文化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聚焦主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

(二)因事而化,实践育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必须抓住事务、解疑释惑、化解难题,立德树人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局限于思政课,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效果往往不佳。而“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之外的延伸学习平台,是指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的各种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的理念是鼓励大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认识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知识涉及面广,讲座论坛、社会实践、文艺体育、创新创业、社团活动等都是“第二课堂”的有力载体,“第二课堂”是对教材知识的扩展和应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还有利于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相互融合,充分践行“育人为本”发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活动并有所收获。“第二课堂”化解了“第一课堂”的烦闷和枯燥,特别是思想素质类课程,具有能力特长的学生可在“第二课堂”中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知识,由知识的理解变成知识的践行,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快乐学习,培育出更坚强的意志品德,更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的实践机会,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的能力与意识,为大学生拓展多途径的学习方式,也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丰富的经验,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三)严守底线,模范育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我国高校应从“三个统一”着力,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必须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以“授业”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切入点,用丰富的知识内涵吸引学生,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学术水平影响学生,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維、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尊重、关爱教师,真正为他们提供发展、创新、创业的空间。高校还应该建立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优化教师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自觉性,让教师感受到到教育事业的温暖。

(四)因材施教,关怀育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必须针对学生的性格差异、爱好差异、工作差异、实践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牢固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此外,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努力发掘学科中蕴含的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多向人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善于给予宽容和信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使其能够时刻保持昂扬奋发、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因时而进,网络育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必须抓住时机、锐意进取、谋求发展。网络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开放空间,这种开放性为信息传播带来很大的便利,从而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在互联网大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必须牢牢占领年轻一代人的思想“主阵地”,加强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加强网络思想引领和网络安全监管。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校园门户网站、易班、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推送高质量、有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正能量宣传教育,建设动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库,通过点击率和阅读量等信息反馈,分析学生的阅读喜好,不断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采用云课堂教学,做好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分层次分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网络育人的目的,不断地在改进中加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类课程的开展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教育的理念,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现代高等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徐秦法.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J].广西教育,2014(43)

[2]李卫东,农素兰.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思考——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J].广西教育,2017(47)

[3]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4]韩自成.对“立德树人”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14(3)

[5]“德育为先”的深刻意蕴[N].中国教育报,2011-01-25

[6]史忠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1)

[7]范琳琳,石海英.从大学生的一般特点出发浅谈如何做好立德树人工作[J].文教资料,2013(35)

[8]于洁.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9]王元.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探究[J].才智,2013(10)

[10]李颖.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本行动研究[J].兰州学刊,2012(2)

[11]让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N].人民日报,2017-11-18

[12]从“三个统一”着力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N].人民日报,2017-02-13

[13]李捷.以人为本: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理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6)

[14]尹洁,陈长伟.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师风的提升[J].文教资料,2017(5)

[15]陈昌兴,陈奇娟.从民间“最美现象”评价活动的显著成效看核心价值体系工程实施的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3(4)

【作者简介】陈筱云(1994— ),女,广西岑溪人,双学士,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实训室管理及学生管理工作。

(责编 黎 原)

作者:陈筱云 张立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粮食土地流转论文下一篇:民主政治制度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