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文

2022-04-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各高校也做出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大学生创业,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创业消极受到创业资金、创业政策、创业培训、资金保障、社会保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就需构建起对大学生的创业保障体系。

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文 篇1:

大学生择业观述评

摘 要: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CNKI对相关文献进行搜索,从研究成果年份分布、学科分布、研究群体、研究方法,择业观的含义、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建议进行梳理,指出前期研究的不足,明确笔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述评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麦可思研究院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在《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1]。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大学生择业观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一、研究概况

(一)年度研究情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选用“关键词”为“大学生”且“择业观”、“篇名”为“大学生”且“择业观”、“主题”为“大学生”且“择业观”进行搜索,共搜索出210篇文章,其中以期刊来源为主。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从1996年开始,在2005年之前研究成果较少,从2010年研究成果突增,具体年份分布详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界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重视程度与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关。

(二)学科分布情况

学界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学科分布较广,包括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社会学及统计学、经济管理、职业教育等学科。但是,从搜索的文章以及作者涉猎的学科领域来看,210篇文章其中有187篇文章都分布在高等教育领域,占到总数的89%;在社会学领域分布较少,仅有2篇。

(三)关注群体情况

学者选取的研究对象,从文献搜索的情况来看,超过85.7%的文章将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研究的是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然而,仍有少数学者将大学生这个群体进行分类,其中有12篇文章研究关注点在女大学生,3篇文章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1篇文章研究贫困大学生的择业观,3篇文章关注“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除此之外,少量文章把研究对象定位在艺术类大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大学生。

(四)研究方法

从搜索的文献来看,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多数选用的是规范性研究,对于文献资料的总结和归纳,停留在描述性分析层面,较少学者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中,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远远多于使用访谈或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深度访谈的方式,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作者所在学校某个年级,较少以整个学校的大学生或以所在地的几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例如,邱程以该校大三学生[2]、甘晓霖以该系2011级学生[3]、马英以辽宁医学院的“90后”大学生[4]、刘小海以广东3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5]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一)择业观的内涵

何为“择业观”?择业观包括了“择业”和“观念”两方面。

择业,简而言之就是选择职业。择业是一个过程,是主体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选择社会职业的过程。学者提出,择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择业是指人们对事业的选择;狭义的择业是指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包括人们对职业、岗位、自然和人文等各种环境的选择。”

按照新华字典对于观念的解释,观念包涵两方面涵义:一是思想意识,二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观念是主体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反复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点或看法,是各种认识的集合。

综合择业与观念两方面的涵义,学者对于择业观的界定类似,他们认为择业观是个体对于择业目的和择业意义[6]、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报酬、职业的声望[7]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

李红同意上述学者对于择业观的理解,同时,她也提出了需要和自我需要是择业观的形成有两个直接的前提条件,这两个条件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8]。

根据上述对“择业”和“观念”两方面的阐释,笔者赞同上述学者对于“择业观”概念的界定。

(二)择业观的特点

刘成斌将择业观分为社会奉献、兴趣爱好、物质利益和自我实现四种类型[9]。无论是哪个年代大学生的择业观都包含在这四种类型中。

学者在研究大学生择业观,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时指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表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10]。大学生将经济利益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衡量标准,在择业上过分选择环境舒适、工资高的发达地区和单位,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艰苦行业。他们对职业的选择首先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的物质经济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

二是择业规划早[11]。受到现代科技以及研究就业形势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能感受到社会的现实,因此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较早。

三是竞争意识增强[12]。因为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感受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考取各种证书;有时在竞争同一岗位的情况下,出现互相揭短,两败俱伤的情况。

四是盲目求高[13]。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仅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比如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地理位置、工作压力、发展机会等,即使一方面低于自己的期望都会选择放弃此工作,这种盲目求高的心理使得不少大学生与适合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三)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认为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首要的因素,家庭的过度保护和过高的期望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除了家庭,学校也是重要因素,学校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大多停留在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方法、就业注意事项等技术层面,较少从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样,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社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除上述三个诸多学者提出的择业观的影响因素,也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指出性别差、学历、专业、兴趣、工资福利、工作的稳定性等也是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重要因素。

(四)端正大学生择业观的建议和意见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均指出了大学生在择业观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这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总的来说,端正大学生择业观的建议和意见包括了学校应采取灵活教育的方式,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学校还需大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挫折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等措施。除了学校之外,高校主管部门需要调整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不单纯以高校的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指标。

三、结论

目前,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的成果较多。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缺乏实证研究。大部分的学者仅以一些理论或总结他人的观点,进行主观的分析,这些研究显得大而空。实证研究的成果虽然有但极少,覆盖面不广,理论性不强。第二,现有成果的研究对象大多比较笼统、模糊,缺乏针对性。针对“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仅三篇,针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和少数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的择业观的研究几乎为零,还有研究的伸展空间。第三,缺少比较研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缺少同院校不同专业、同专业不同性别、同专业不同院校等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因此,笔者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是对公安院校的法学专业与非公安院校的法学专业进行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邱程.“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大三学生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3]甘晓霖.边疆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分析——以普洱学院生命科学系2011级在校生为例[J].黑河学刊,2013(190:5).

[4]马英.“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J].经管研究,2012(4).

[5]刘小海.从社会互动视角解读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4).

[6]袭惠香,陈杭瑜,周坚.当代研究生择业观的演变趋势[J].青年研究,2000(8).

[7]陈成文,胡桂英.择业观念对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8]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9]刘成斌.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观念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8(1).

[10]袁美学.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

[11]龙国存,王亚明.“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引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2).

[13]王仲德,李晓安,蹇东伟,姜策.大学生择业观不良心理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作者:符琼

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文 篇2:

大学生创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摘要】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各高校也做出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大学生创业,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创业消极受到创业资金、创业政策、创业培训、资金保障、社会保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就需构建起对大学生的创业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  创业  培训

一、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简析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来推进全国的创新创业活动,各省各高校全面贯彻这一文件精神,不断采取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不断完善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教育体系,不断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各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降低对大学生的准入门槛;搭建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指导体系,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系统化的创业服务和指导;组建了创新创业培训队伍,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技能和知识培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专项活动,促进大学生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新创办或者在成长中的企业也提供了经济支持。然而,在现实中,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愿并不高,真正参与创业实践的大学生人数很少。

二、大学生创业消极原因分析

从创业资金上来看,由于大学生的创业资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资金管理模式不够成熟,使得大学生创业时资金缺乏。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资金,大多数来源于自筹或者是合伙人的储蓄金,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借贷和风险投资。这样的创业资金面临的问题很多,首先,自筹资金的数额非常有限;其次,借贷的资金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时间期限,负担利息的压力也比较大;再者,风投很难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管理困难,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大学生的创业资金难以满足创业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

从创业政策上来看,虽然各级政府均出台了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很难以落实到位,无法解决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从创业培训上来看,培训的形式以讲座、社团活动为主,课程化的创业培训较少,负责培训的老师往往本身就缺乏创业实践,给大学生培训时,只能传授一些创业的理论知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这样的培训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也无法将创业的精神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虽然经过了培训与学习,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准确的认识到创业的实质是什么,没有领悟到创业的精神与意志,缺乏实施创业的技能,因此很难形成创业的积极性,将创业的想法转变为行动。

从资金保障上来看,国家财政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面临着一些压力,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在保障大学生创业方面水平较低,无法满足较高水平的需求;此外财政支出保障大学生创业还存在资金的管理问题,资金管理模式不够成熟,资金运用不够有效,造成社会保障机构与财政机构之间的衔接不畅,难以发挥国家财政就业保障的作用。

从社会保险上来看,一般情况下,参与社会保险能减少生病、失业、养老等等的不确定因素给大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社会保险有助于创业的大学生谋求生存,提供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失业保险会平滑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风险。然而,由于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有限,创业人员没有被全覆盖,他们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对创业的辅助,尤其是失业保险。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的建议

以创业带动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体缺乏创业意识与精神、缺乏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在校时创业教育培训与社会实践不同步、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等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热情不高、创业质量不好。为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就必须要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我国“双创”的发展趋势。

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的“双创型”教育和培训,鼓励产学研合作和培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创业、自主创业。高校还应逐步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师资授课水平,通过一些案例分析、知名企业家的汇报演讲以及学生亲身实践观摩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综合能力。政府财政上也应给予创业的大学生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此外,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应该进行合理的設置和监测,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大学生创业者纳入进来。

参考文献:

[1]周广肃,李力行.《养老保险是否促进了农村创业》,世界经济,2016年11月

作者简介:

杨慧敏(1990-),女,山西忻州人,华中师范大学2015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作者:杨慧敏

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文 篇3:

社会保障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以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农民工进城等造成我国每年的劳动供求缺口达到1 500万左右,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大学生的扩招,每年有400多万大学生进入社会,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可以想象,一批虽然是年过20的大学毕业的青年,刚一结束近乎天堂的大学生活,便遭受刚就业便失业,或者是根本就不了业的打击,突然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却只能整天游荡在大街上的情景。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失业的严峻形势,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諧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社会保障原因

1.统筹层次低。目前社会保障还没能做到中央统筹甚至在部分地区还没有做到省级统筹。这给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带来了不便,有些地方甚至人为地设置诸多限制社会保障资金流转的障碍,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阻碍人力资本市场灵活发展的桎梏。受其影响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就会有一种终身职位的考虑,甚至不惜选择自愿失业以期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职位。同时,由于地方统筹难以平抑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福利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2.立法层次低。现有的社会保障立法层次明显偏低,仅有《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在解决部分企业拒缴员工社会保障金及违反社会保障法的问题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有限,执行效力低下。既损害了毕业生的劳动权益,也难以解决地区和部门之间福利差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3.社会化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仍依赖于用人单位,未实现充分的社会化,保障费用征缴的单位依赖性抑制了用人单位的招聘积极性,由于执行力度不强,形成了不缴纳社会保障的用人单位相对于缴纳单位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社会化的缺陷还限制了公共财政进一步介入的正当性,给企业造成了较重的负担,这是企业以减少招聘规避负担的原因。

4.地区间不平衡。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对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而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这一事实说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去向。

5.单位间不平衡。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5.4%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去党政机关工作,而只有3%的人能实现这个愿望。这是人民网的一组极显眼的数据。同时,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单位、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从理性上,人们都知道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呈急剧增长之势。但大量毕业生仍将眼光盯在国有企业上,忽视了民营企业中巨大的人才市场。似乎从潮流的发展趋势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转变是不理性的。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才的自由流动还存在着体制、制度上的障碍,而这一切都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决定息息相关。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拥有干部身份,享受政府在住房、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保障,而在非国有经济部门就业,身份、档案无着落,没有稳定的社会保障;在国有企业上班,休假、工作时间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劳动合同的签约也是有制度保证的,而在民营企业上班,由于就业压力,劳动者处于相对劣势,用人单位随意用工增多,不少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短期化,大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或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规定,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劳动者的法定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些都成了高校毕业生流向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严重障碍。因此,要促进大学生合理流向民营企业,一方面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加快劳动人事及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规范民营企业的监管,建立大学生就业维权机构。目前劳动社会保障部所提倡的加强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失业情况纳入就业和失业统计体系的做法就非常好。为促进大学生在不同企业间的流动或自主创业,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风险基金也是必不可少的。

6.性别间的歧视。女性对生育保险和产假有着特殊需求,然而我国传统的生育福利制度规定妇女生育以及四期保护的费用支出由单位承担。这对企业尤其是女职工多的企业,可能不堪重负。在讲求投入产出的市场经济时期,企业的经营者们必须考虑经营成本。这无疑阻碍了企业对女大学生的吸纳,造成了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常处于劣势。很多用人单位坦言在录用大学应届毕业生时,坚持男性优先的原则。但与此对应的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也在出现,就是年轻的妈妈研究生却备受用人单位欢迎。这说明生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允许女性硕士生或博士生在学校或离校后的一段时间生育小孩,无论从优生优育还是从就业的角度,都对女性非常有利。可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对读书期间享受生育保险是一个空白,并且许多学校对女性在此期间生育都有一些不太人性化的规定,他们担心女研究生的怀孕影响学业,影响他人,管理难度会加大。而事实情况却是,在研究生读书期间,选择空隙期,如论文修改、刚入校阶段、毕业前一段时间怀孕,对学业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特别是弹性学分制下,如果允许女生在读书期间怀孕,她们会对学业及早做好安排。至于对其他人的影响,在心理年龄已趋于成熟的情况下,相对也小。所以应为在校的女硕士生和女博士生建立生育保险。对于这部分女生的生育保险的建立成本则由社会承担,这样不仅有利于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管理,而且有利于用人单位的成本支出处于相同的起跑线,更有利于女性得到更公平的竞争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的社会保障原因的对策和建议

1.扩大覆盖范围。要促进大学生合理流向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企,就必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可分三步走:首先,扩大到城镇所有用人单位的所有职工,加强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加大缴费的稽查,保证每个职工都得到社会保障待遇;其次,扩大到城镇所有非正式就業者和自由职业者;再其次,扩大到广大农村劳动者。加快劳动人事及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在未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现行状况下,建议对去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建立双向畅通的劳动力流动体系,并辅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如:进行专门的人事档案备案,建立吸纳和储备人才的长效机制,并时常抽查其工作情况;对在农村工作两年以上的大学生,进行一次新的专业和实践培训,扩展补充所需知识;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弥补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2.提高统筹层次。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减少因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福利差距,缩小各组织之间的福利差距。社会保障的不同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政府应当努力协调各地区的利益,尽量消除社会保障差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在同一行业内实现同工同酬,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增长,必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我国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

3.加强基金管理。大量个人账户的“空账”显示出基金管理方面的漏洞。必须实现个人账户基金和社会统筹基金的独立运行,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严格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作,以实现保值增值。还应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全国联网,开通社会保障金的异地缴纳和领取业务,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应加强对民企的监管,建立职工就业维权机构。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建议采取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纳入就业、失业统计体系的做法,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风险基金。

4.加强立法工作。制定覆盖面更为广泛、效力更高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保障法的层次,为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建议为在校的女硕士、女博士生建立生育保险,其成本由社会承担。

5.提高社会化水平。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障金征缴办法,改变由用人单位依据员工数目缴纳保费为统一征缴社会保障税,以税收的形式统一征缴社会保障金,克服部分用人单位由于不为员工缴纳保障金带来的不公平竞争,克服目前部分企业为了规避社会保障成本而不招录新员工或不依法参保的行为,提高社会的就业容纳能力,保障就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作者:张干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实践爱国主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