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文综历史

2022-08-13

第一篇:政法干警文综历史

政法干警文综历史材料题专练

1. 阅读下列三段评价商鞅的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虽灭,僭差亡度。

----《汉书·食货志》

回答:

① 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材料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

② 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一句话最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

③ 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什么地方?

④ 材料三中“务本”指的是什么?

⑤ 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商鞅变法导致的这一历史事实持何态度?(4分)

解析:

1. ① 材料一完全支持商鞅变法。 ② “民以殷盛”。因为变法后百姓的负担仍较重 ③ 认为商鞅为人“刻薄”(2分),其变法“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 ④ 重视农业生产。 ⑤事实:取消分封制,奖励军功,废除旧贵族的特权。作者持否定态度。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时,尚书令沈约上言曰:“凡粗有衣食者,莫不互相困依,竟行奸货,落除卑注,更书新籍(改族谱),通官荣爵,随意高下,以新换故,不过用一万许钱。昨日卑微,今日仕伍……臣又以为巧伪既多,并称人士,百役不及,高卧私门,致令公私缺乏,是事不举,宜选史传学士谙究流品者为左人郎、左人尚书,专供校勘……若谱注通,籍有卑杂,则条其巧谬,下在所科罚。”

--《通典》卷三

材料二 自宋氏失御,礼教凋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娅沦杂,罔计厩庶,贩鬻组曾,以为贾道,明日腆颜,曾无愧悔……风闻东海王源(士族)嫁女与富阳满氏……而托姻结,唯利是求(王源收聘礼)。玷辱流辈,莫此为甚……窃寻璋(富阳满氏)之姓族,士庶莫辨。--《文选》卷四十

材料三 至宋齐梁陈诸君……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① 材料一谈的是当时一种什么现象?沈约对此态度如何?对策是什么?

② 材料二中,士族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 材料三所述,庶族地位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2. ① 庶族地主通过贿赂手段更改族谱进入士族行列。沈约反对。主张重新校订族谱,对更改族谱者依法治罪。

②士族地位下降,开始从事经商。有的士族为求钱财,与庶族通婚。

③士族自身腐朽,不思进取;士族无能,失去皇帝信任,庶族地主“力勤”,深得皇帝“宠用”。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宗元鼎《炀帝冢》

材料三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材料四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回答:试概括四首诗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4.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都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许多建树。结合史实说明隋唐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各有何作用?

5. 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成功之处。

解析:

3. 观点:材料一认为是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材料二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享乐,腐化造成了帝业的败亡;材料三认为大运河开通虽便利了交通,但主要是为剥削东南地区提供了便利;材料四肯定了大运河在沟通南北方面的积极作用。

看法: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南北经济的发展是其开通的重要条件,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是其开凿的根本原因。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统治和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但过度的征用民力,加重了人民负担;而且运河开通后享乐腐化,加速了统治的灭亡。

4. ① 隋文帝综合汉魏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和皇权,为历朝沿用。②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前期统治者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度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

③ 隋文帝沿袭府兵制,但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给田地,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加强关中防守力量;唐玄宗时,实行募兵制。兵制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军队,也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④ 隋朝沿袭北魏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在此基础上,唐朝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庸不再有年龄限制;实行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

2的赋税制度,税费改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5. ① 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缓和民族矛盾。

② 军事上反击少数民族的骚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

③ 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注重边疆地区的开发。

④ 实行“和亲”等多种政策。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五年三月丙五)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铺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炯。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者,许至务中投卖 ,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挡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遂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熙宁五年,魏继宗上言)宜假钱别置,……不置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关的意思)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回答:①据材料一,指出文中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② 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文中的出发点?

③ 指出上述措施的实质。并就此谈谈你对以上措施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元典》载;"开元十三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集贤殿学士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辩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

材料二 宋元之士,自有国学及府县之学,而此外又有书院者,盖学校多近于科举,不足于餍学者之望,师弟子不能自由讲学,故必于学校之外,另辟一种讲学机关,其官立者,虽有按年积分之制,而私家所设,或地方官吏自以其意延师讲授者,初无此等拘束,故淡于荣利,志在讲求修身治人之法者,多乐趋于书院。此实当时学校于书院之大区别也。

材料三 宋时州县学校,皆有田产,以赡学者。然以属于官吏,亦可为强权所夺。若书院创自私人者,其田产当然属于书院,不致为政府没收。故当时定令,各地虽皆有学校,而士大夫仍于学校之外增设书院,不以并行为病,是亦书院与学校异趣者也。

材料四 元虽以蒙古人入主中原,而教授之权,仍操之吾族儒者之手。而送入讲学之风,虽易代不衰,亦可见矣。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文化史》

回答:① 据材料一说明书院之起源。并指出其职能与宋元时期书院之不同。② 据材料

二、三说明宋元时期官办学校与书院之异同。

③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明宋元时期书院兴盛之原因。

3. "西夏其设官之制,多于宋同,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元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上述材料反映出宋元时期少数民族什么共同特征?其背景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解析:

1. ① 北宋中期大商人操纵市场,囤积居奇,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政府设置机构平抑物价。

② 一是抑制富商,平抑物价,以稳定社会秩序。

二是通过政府控制市场以增加财政收入。

③ 实质:上述措施是在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采取的,其实质是封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并分取大商人利润。认识:上述措施一方面增加了政府

3收入,有利于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① "书院"名来源于唐玄宗时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

唐朝书院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古籍中治国的大政方针,以备皇帝;而宋元时期的书院则是私人兴办和讲学之处,两者毫无共同之处。

② 同:都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都以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学生。

异:官学为科举服务,而书院淡于荣利;官学田产"可为强权所夺",而书院是为私产经济为主;官学生员不能自由讲学,书院弟子可自讲心得,学风比较活跃。

③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宋代重用文臣做知州,不少地方官员延师兴办私人书院,这些都推动了教育,尤其是书院的发展。宋朝统治腐朽,一些人淡于荣利,或私人讲学,或进学学习,私人讲学书院兴起。元朝时蒙古贵族以汉族统治制度、儒学统治天下,蒙古族子弟为学中原文化也到书院学习。

3.(1)共同特征: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都接受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2)背景:①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中原地区有较发达的封建经济和较完善的封建政治制度;②社会动荡,各族人民迁徙频繁,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强;③少数民族统治者顺应潮流,主动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3)积极意义:①加强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开发;③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成祖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与海外诸藩国,导义礼仪,变其蛮习。"……中国封建社会历来重政治而轻经济,明成祖本人也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这些物品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通过交易换取一些宫廷需要之物,且可以补充一些船队浩繁的开支,属于情理中事。

--------摘自《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贾。"……据记载,仅前六次下西洋就耗费六百万两银子。

材料三 (梁启超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整合。……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殁以俱逝?

---------摘自《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

回答:

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航海不同的原因。

② 如何解答梁启超的困惑?

解析:

4.① 原因:西方航海是由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黄金、货币追求及商业危机影响而起,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郑和航海主要是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扩大明朝影响,宣扬国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②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官方贸易主要是为宫廷享用服务,对民间经济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小,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使国库空虚;出于政治目的的航海缺乏持久的经济支撑;后来封建政府逐渐实行海禁与闭关政策,中国航海活动难以继续。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西方的殖民活动,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

第二篇: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备考:秦汉历史练习题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备考:秦汉历史练习题

【导读】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备考:秦汉历史练习题。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Q群:247041660

做练习题是考生在备考中必做的功课,华图教育专家在此为参加文化综合科的考生送上几道最有意味的练习题,望考生们笑纳。

一、单项选择题

1.秦国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 B。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C。六国互相征伐 D。秦国成功的外交

2.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掌管国家监察事务权力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皇帝

3.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4.秦朝时日常文书来往通用的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5.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皇帝任命 C。考试选拔 D。地方推荐

6.成语“四面楚歌”出自( )。

A。楚汉战争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7.陈胜吴广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大楚

B。张楚

C。大顺

D。大汉

8.下列哪两个王朝的国都定在同一城市?( )

A。秦、西汉 B。西汉、新 C。西汉、东汉 D。新、东汉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什么时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 )

A。公元105年 B。东汉前期 C。东汉后期 D。西汉前期

10.著有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1.下列是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

①老子 ②屈原 ③华佗 ④孔子

⑤李斯 ⑥孙武 ⑦张衡 ⑧董仲舒

A.①⑤⑦ B.②⑥⑧ C.③⑦⑧ D. ③④⑤

12.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

B。西域都护的设置保护了商旅往来

C。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3.文人司马相如要给汉武帝写份奏折,他最有可能采用哪种书写材料?( )

A。纸张 B。砖瓦 C。帛 D。简牍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对“盗”也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律文中记载了各种刑罚的名称不下十余种。

摘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在《田律》《徭律》《仓律》《工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和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摘自林剑鸣《秦史稿》

材料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材料四: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摘自《汉书·刑法志》

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秦律的特点。

(3)评价秦律的实质及在历史上的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

——《荀子·性恶》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材料三:严家无悍虏(奴),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显学》

回答:

(1)概括说明上述各家的治国指导思想,并指出哪两种观点是相互对立的。

(2)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秦始皇建立了怎样的统治制度?对上述各家采取了什么不同政策?

(3)西汉前期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与秦的关系怎样?当时的治国指导思想有什么变化?

3.简述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措施和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第三篇:政法干警考试文综中国历史重点知识归纳1(育仕公务员)(模版)

秦统一:政治1统一:秦朝顺应历史趋势,完成了中国历史第一次大统一,影响十分深远2制度: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为后代所沿用。两汉从多方面发展和完善了这一制度3治国思想:治国思想趋于稳定,从法家,道家到改造后的儒家。经济-封建经济第一个高峰。民族-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1秦汉周边生活着匈奴,西域,白越,诸夷等少数民族,大多出于奴隶社会阶段或更早2秦汉采取有效的手段,巩固了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流,开拓了边疆。这些手段包括自卫战争,通使联系,经济文化交流,设立管辖机构,和亲等。外交-大开放的基本格局1秦汉形成大开放局面,源于国力强盛,政策开放,军事保障,交通开辟2秦汉在东亚初步形成东亚文明中心,通过两条丝路和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建立联系。两条丝绸之路是重点3秦汉和各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对矛盾含义和趋势: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中央集权的权力原则-两者相互联系。皇-相矛盾;中央-地方矛盾。五方面内容和趋势:中央官制削弱宰相;地方官制分权弱权;选官制度不断强化;监察制度不断严密;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六个阶段:秦建立,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强化,明清顶峰。近代结束。两面影响:前期积极为主,后期消极上风。积极-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华文明的连续稳定发展;消极-皇权暴政,激化阶级矛盾;保守阻碍新生因素。

封建国家的繁荣(隋唐)政治-封建国家统一安定1隋朝完成大统一,从各个方面巩固了统一2唐朝初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行程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3隋唐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开创和完善了封建制度,包括三省六部,科举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府兵制和募兵制。经济-封建经济全面繁荣1原因:国家统一,交通发达,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民族交流,中外交往2表现:农业上经济重心南移和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唐三彩和秘色瓷,商业的货币,市场发达,城市四大都市兴旺。民族-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1特点: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边疆各族都获得了重要发展建立了政权;中原和边疆交流密切,促进了双方发展;中央王朝政策开明加强了管辖和联系;唐朝的疆域空前广阔2中央采取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包括战争,管辖,册封,和亲,会盟,经济文化交流等。具体参看后表。外交-盛况空前:这一时期,海陆交通空前发达畅通;交往的国家地区空前广阔,交往的形式和深度空前发展,交往的影响空前深远。具体参看后表。文化-辉煌灿烂这一时期,应用型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唐诗辉煌灿烂,艺术多彩多姿。

封建社会盛世的出现的原因和认识原因:根本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适应,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具体来说,(1)经过前朝农民起义冲击,农民得到一定生产资料;(2)后继统治者进行政策调整励精图治-①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和资料,包括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等。②政治上革新制度,善于用人,革新吏治,反对腐败等; ③民族上,政策开明,相互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④对外开放,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3)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前提。(4)其他方面,如生产工具改良,水利兴修等。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和睦,外交开放交流。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认识:盛世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但统治者也参与了创造,有时候还起到关键作用;盛世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对协调;封建盛世由于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内在矛盾,注定难以持久。要形成盛世,要注意协调方方面面的矛盾。

宋元的继续发展:政治-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央集权强化。经济-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民族-民族大融合局面。外交-海贸空前。文化-高度繁荣

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西北地区:平定漠西蒙古噶尔丹的叛乱,后在天山北路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大臣,管辖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在天山南路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西藏地区:顺治帝接见和册封五世**,康熙帝册封五世**喇嘛,历代**都须经过中央册封;雍正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加强管辖;乾隆帝确立**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监督.西南云贵等地: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雍正帝大规模在云贵两广地区改土归流。台湾:清朝康熙平定郑氏政权,设台湾府加强管辖。东北:康熙帝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捍卫国家领土。中央: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形式: 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反击侵略。

明清科技和同时期西方科技的差异和成因差异:领域不同-东方集中于应用性的农学药学地理等,西方则体现在天文物理等基础理论科学方面;性质相反-前者属于传统旧科技总结守旧,后者则是新自然科学的创新。成因: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压制进步思想;西方封统治削弱,资产阶级壮大,推动科技进步。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稳固,资本主义萌芽受阻,缺乏经济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工场手工业刺激科技发展。此为根本原因。思想-中国思想专制,文字狱八股文,保守自满,影响科技创新;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这一条是直接原因。对外-中国闭关锁国,禁止西学,错失机遇;西方新航路开辟,对外开放,促进科技应用发展。

商鞅变法背景1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矛盾深刻,纷纷要求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3政治-诸国争霸,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4理论-法家理论初步形成,要求改革变法加强集权5直接-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策略。目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内容: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废特权,行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令民为拾伍,实行连坐。全方位地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评价:积极-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现代价值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5宋朝系统-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7近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8新的曙光- 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现代价值—和谐论;统一观;重视德化;重视家庭人伦;民本思想。

第四篇:政法干警文综(政治)3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9年9月18日,中共十七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经济建设

B.党的建设

C.新农村建设

D.党的廉洁 2.2010年5月 17日到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 打造为经济特区。 A.乌鲁木齐 B. 喀什 C.塔城 D.克拉玛依

3.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4.《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这是为了

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 ③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一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

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性 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 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09年11月起,由于“踏板门”和“刹车门”事件,丰田汽车在全球大规模召回有问题的汽车。此次召回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映,丰田公司陷入了信任危机。这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A.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免受国际因素影响 B.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切实保证产品质量 C.搞好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D.加强企业形象宣传,弥补产品质量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回答8-9题。 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和谐”,我们应

A.初次分配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好公平问题

B.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9.让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就要使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随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10%的县展开,一些年满60岁的老人已经陆续领到基础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将实现“养老不犯愁”。这些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在不断地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11.由于选举法的不断完善,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2009年9月25日,胡锦涛主席在第64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累计免除49个穷国债务,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些措施

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反映了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③表明了国际旧秩序已经瓦解 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两国不断加深政治互信,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进了一步。这主要是因为

①中俄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②中俄两国始终是友好国家 ③我国一贯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

④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①④

玉树地震,地动山摇;抗震救灾,感天动地。回答14~15题。

14.藏传佛教在玉树百姓生活中占重要地位。2010年4月28日,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结古镇禅古寺的喇嘛们进行了灾后首场法事活动,为逝者超度,向救援者表达感恩,给全国人民及世博会祈福。这表明在我国

A.只有少数民族才有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 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 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5.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种姿态叫坚守。地震时,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为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的事迹说明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B.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 C. 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16.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

杯。这表明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17.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 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宗教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19.“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这句歌词启示我们在生活中

A.要对光明的未来充满信心 B.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20.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这体现了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2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公安干警抓捕犯罪分子 B.学生小明到商店买衣服 C.居民王大妈观看京剧演出 D.李大伯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22.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23.“如果脱离了社会生活,就永远创作不出优秀的文化作品。”这句话强调了

A.文化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创作者的灵感 B.文化作品的创作需要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C.社会实践是创作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

24.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25.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分析、说明问题(共6小题,50分)

26. 2009年10月1日,在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程充分证明了什么?(4分)

27.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核心技术,不愿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了宏观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6分)

28.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起何作用?(6分)

29.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8年,我国启动了《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工作。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

《纲要》征求意见稿公布,再次征求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分析《纲要》出台过程体现了公民通过哪些渠道参与决策?(4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述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6分)

30.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1)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6分)

(2)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6分)

31.2010年4月30日晚,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共同表达了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和建设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6分)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总投资286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一轴四馆”的场馆建设、会展设施、服务设施等,还有一部分用于越江隧道、道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上海世博会吸引200多个国家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据估算,2010年到上海的境外旅游者将达到1.4亿人次。世博会的召开是上海经济转型的难得机遇,由此将推动上海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低碳经济等发展。 (2)结合材料,谈谈举办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单项选择题

1-5.BBDCC 6-10.BBDCC 11-15.BBDCC 16-20.AAAAA 21-25.CCCCC

二、非选择题

26.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程,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准确回答上述内容的不得分。)

27.①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②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节能减排。③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竞争优势。④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每个要点2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28.中华民族精神。(1分)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分)这种精神能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每一次战胜灾难和困难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不竭力量源泉。(2分,这两句回答一句即可得分。)

29.(1)①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纲要》征求意见稿公布,再次征求意见和建议,体现了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每个要点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

(2)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额特定功能,在人类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③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④教育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个要点2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30.(1)答案一 人大代表: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过形式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意见表决相关决定,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答案二 政协委员 ①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只需选择一种角色回答,每个要点2分。)

(2)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3分)

②《沂蒙》等“红色”影视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过就没有创新。(3分) 31.(1)①各国展馆创意独特,分别展示各自的文化魅力和最新的文明成果,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3分)②各国展馆既各具特色,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低碳经济理念,共同表达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3分) (2)①世博会投资会改善了上海的基础设施,刺激上海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②世博会召开会刺激旅游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③世博会的召开将促进上海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每个要点3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

第五篇: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综》模拟题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文综》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题本、答题纸上严格按照要求写好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 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 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4. 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 试题答错不扣分。

6. 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7. 严禁折叠答题卡!

※※※※※※※※※※※※※※※※※※※※※※※※※※※※※※ ※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1页 共(9)页

一、单项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选择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涂黑。 ...1.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利”。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 礼仪

B. 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D. 贡赋 C. 风俗

2.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根据这一定义,中华民族开始于: A. 黄帝时代

C. 汉

B. 秦

D. 清

3. 以下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建在黄河流域的是:

A. 芍陂

B. 郑国渠

D. 灵渠 C. 都江堰

4. 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的措施,其施行这种统治措施依据的是:

B. 儒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A.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5. 故宫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的观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观念的延伸,强调了君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有各民族之间的和谐。请问“太和”二字出自于哪部著作: A. 《周易》

C. 《孟子》

B. 《论语》

D. 《中庸》

6. 下列对于五四运动影响与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C.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五四青年节”设立的主要依据

D. 这一运动最后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的,但是也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7. 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下列城市中最先获得解放的是:

A. 北平

C. 沈阳

B. 徐州

D. 南京

8. 1953年我国提出实现工业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依据是: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2页 共(9)页

A. 当时新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B.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 C. 新中国建设前,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取得成功

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下列有关此次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A. 通过此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B. 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C. 开始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0. 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是:

A. 太阳中心说

C. 生物进化论

B. 能量守恒定律

D. 牛顿力学体系

11.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在推行过程中颁布实施了一整套法律法规,把新政措施以立法的方式确定下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是:

A. 《农业调整法》

C. 《全国工业复兴法》

B. 《土地法大纲》

D. 《工资工时法》

12.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A. 对付苏联威胁和消弱美国优势

B. 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 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D. 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13. 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关于地球上诞生生命的自身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在地表形成适宜的温度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较为稳定的大气层 C. 大小行星运行方向不完全一致,地球所处环境不安全 D. 地球上水的形成为生命的孕育提供必要条件 14. 两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

A. 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越小 B. 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小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3页 共(9)页

C. 比例尺愈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 D. 比例尺愈大,表示的内容愈简单

15. 下列天文台的选址及其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 天文台选址在海边——海平面利于观察 B. 天文台选址在平原——地形简单利于观察

C. 天文台选址在山上——环境安静,利于观察人员工作

D. 天文台选址在南极——环境质量好,大气能见度高,适宜天文观测 16. 下列有关“世界之最”的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B. 世界上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C.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D.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17.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可观,为世界所瞩目。贮煤地层的类型一般是:

A. 侵入岩

C. 沉积岩

B. 喷出岩

D. 变质岩

18. 国际上对于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约为20%,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却高达53. 3%,其根本原因是: A.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 B. 灌溉农业发达

C. 日常的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D.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19.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五岳中的中岳是:

A. 黄山

C. 泰山

B. 华山

D. 嵩山

20. 下列关于我国地区状况与其成因的组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东部耕地多,西部草原多——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B. 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地质史上植被覆盖情况不同 C. 西南潮湿,垂直地域差异大——降水多,地形复杂 D.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田——灌溉水源的丰富程度不同 21. 中东的石油运往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要经过:

A. 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B. 开普敦附近、大西洋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4页 共(9)页

C. 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D. 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

22. 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 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 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 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2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B. 世界上最大的湖是苏必利尔湖 C.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 D. 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是南非

24. “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C. 要尊重客观规律性

B. 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D.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5. “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现成答案,必须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回答”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 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6.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 血缘关系

C. 生产关系

B. 利益关系

D. 协作关系

27.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8. 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5页 共(9)页

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C. 国有经济对垄断性行业的控制力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9.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

A. 人类改造社会能力的加强 B. 发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C. 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 D.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30. 下列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仅仅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B. 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南北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 C. 它在战后突出地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

D. 它既表现在经济实力的不平衡上,也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上

31.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A.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D.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32. 下列措施中能够拉动内需的是:

A. 提高准备金率 C. 降低汇率

B. 提高利率 D. 降低贴现率

33.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

)取得重大进步。

A.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4.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6页 共(9)页

A.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D.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

)年的奋斗目标。

A. 2020

C. 2040

B. 2030

D. 2050

二、非选择题:36~41小题,共8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6.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13分)

37.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首先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3分) 38.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在图上指出地形区名称,A是

,B是

。 (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是

。 (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4)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

这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A、B、C、D四幅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7页 共(9)页

39.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40. 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人类经历了禽流感、非典、海啸、地震等天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人类的科技发现、发明与发展,可能会降低天灾带来的危害,但不能根本消除这种灾害。人们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8页 共(9)页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10分) 4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乃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1)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6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10分)

华图网校资料中心发布

更多资料http://www.htexam.net/

第9页 共(9)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镇党政办工作总结下一篇:重大隐患整治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