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人生责任,实现意义人生——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

2022-09-12

人不仅是个体的实在, 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作为受过教育的高素质的大学生来说, 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追求意义人生, 实现人生的价值, 就必须通过创造性的人生实践, 承担起人生责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始终对大学生寄予厚望。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会上的讲话, 要求当代大学生和全国青年坚持“四个统一”, 这四个“统一”将青年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与履行社会责任辩证地统一起来, 既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目标。胡锦涛同志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具体要求, 为我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使其积极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 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命的意义与人生责任

人是寻求意义的存在物, 理性赋予人反省的意识, 并使人具有自觉的关注自身价值与存在意义的能力。而人的生活要有意义, 就必须超越人仅仅满足自我生命保存、自我生存的狭隘性, 就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人应当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人要通过创造性的活动, 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生命真正的价值不仅仅是自我的存在, 而是自我表现出来的生命意义。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就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施展的舞台, 然而, 物质生活的丰富, 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使大学生享受到了社会进步带来的种种物质资源, 另一方面, 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 不少大学生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 迷失在“存在性危机”之中, 寻觅不到人生的意义。在这种迷失中, 他们对自己的责任, 逐渐淡忘, 不再强烈地追求生命, 这给我们的责任教育敲响了警钟。

但是,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的大学生, 我们不能够自我放纵, 碌碌无为, 虚度一生。“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们要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不断培炎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陶冶自己的情操负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种种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 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最终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2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来看, 大学生思想纯净, 理想高远, 学习勤奋, 工作热诚, 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大学, 徐本禹放弃读研支教山区, 刘芳艳背着盲人母亲上大学,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使当代大学生的形象熠熠闪光。但是, 无庸讳言, 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 他们漠视自己的责任, 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 这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 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些问题, 现将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分析如下。

2.1 自我责任感明显感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使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现实地确立, 而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样也日益增强, 其进去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强化。在升学、就业、爱情等重大问题上, 他们力争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 并为此负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努力学习, 不懈追求, 珍爱生命, 勇于负责等作为对自我负责的主要例证。他们对自我责任的认知是清晰地, 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 少数大学生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 使得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合功利化倾向, 对此, 教育者应当及时引导, 否则, 这些同学的自我责任感容易走向处处以个人为中心的极端。

2.2 家庭责任感心理准备充分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 就在家庭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发生关系。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了对自己与家庭的关系的感性认识, 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升大学的激烈竞争中, 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对他们呵护备至, 因此, 他们在希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 产生出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正如有些大学生所说, 父母很辛苦, 在高中阶段我学习的动力来自父母的责任, 只有考上大学, 才对的起他们的养育之恩, 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大多数同学会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 对未来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 大学生也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2.3 职业责任感总体是向上的

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总体而言是积极向上的, 对责任心在事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有很高的认同率, 这种认知状况有助于他们将来对职业责任的承担。利益和情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责任感的重要因素, 但在职业选择上, 对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利益, 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增强。未来职业的定位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当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冲突, 个人不得不放弃兴趣和爱好而服从社会需要的时候, 由于工作情感的缺失, 这极易降低他们对工作的尽责程度, 要克服这种情绪化倾向, 建议在工作过程中队他们的工作成绩予以及时肯定, 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满足其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将使他们的职业责任感逐步趋于稳定。

2.4 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

广泛地承担他人的责任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大学生由于个人自主性的增强, 个人自由度的扩大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 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因此, 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汇总, 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 不关心他人, 而且对他人的要求还十分苛刻。受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的影响, 人际关系处理中利益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与此同时, 由于竞争加剧, 人际关系又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 尤其是大四学生, 毕业分配及考研等实际问题使竞争更加激烈, 人际关系利益化的倾向势必影响对他人责任的践履, 所以大学生的责任感急待培养和加强。

2.5 集体责任感淡化

对大学生而言, 集体主要指校、院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宿舍等。就目前而言, 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 对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非常热爱的风气并不浓, 对于校、院系、班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的并不多, 少数学生甚至对此毫无兴趣。虽然他们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 但在内心深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 有些大学生表面上关心集体但它是建立在意定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的, 而不是完全处于内心的自觉自愿, 大学生集体责任感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情感缺失。因此, 培养集体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对增强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甚为重要。

2.6 社会责任感有待增强

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当今不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 他们并不否认承当社会责任, 可一旦涉及到具体利益时, 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但他们多数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 讲求策略技巧, 力求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找到折中点, 既承担社会责任, 同时又使个人利益不受损害, 或者是将这种损害降到最低。对这种情况, 我们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 虽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世建立在这种责任认知的基础之上的, 而社会是以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作为衡量标准的, 但这两种责任呢认知是可以调和得。当无法再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之间找到折中点而必须舍弃其一的时候, 如何适时的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其自觉放弃个人利益主动服从社会需要, 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处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 有着雄心壮志的他们一定会抓住机遇磨练自己, 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充盈自己的人生, 实现人生的超越。而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则要为他们创设种种条件让其施展才能, 实现人生价值。我认为,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 作为大学生, 应该提过自身修养, 培养正确的价值理想。

大学生作为已经具有责任承担能力的群体, 整体素质较高, 但是目前, 一些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 虽不成气候, 但却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因此, 作为大学生应该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 加强精神境界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责任意识, 积极为自己负责, 为社会和他人负责, 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

价值理想是支撑一个社会或一个人的理想与原则, 是人的精神中最具根本性的东西。价值理想是人的立身之本,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在其价值理想指导下进行的, 失去价值理想指导的生活, 就是无意义的生活, 也就算不上真正的生活。当前部分大学生之所以价值观念混乱, 易受社会不良倾向的袭扰, 目光短浅, 个人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从一定意义上讲, 同其价值理想的缺失不无关联。因此, 作为大学生,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才能使体悟到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快乐, 才能志存高远, 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大展风采,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业绩。

其次, 作为学校、社会、家庭, 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 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 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突出教育的重点内容

大学生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 有着不同的内容, 所以我们该应与时俱进, 突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当前, 应该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敬业精神教育、子职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休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 深入了解中国国情, 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不负时代重托, 肩负历史使命, 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 建设祖国, 报效祖国。

诚信属道德范畴, 是个人立身之本, 处世之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诚信”精神就是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指引大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大学生以诚立身, 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酷, 讲究信用, 就能守法、守纪、守约, 取信于人, 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 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做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大学生。

敬业精神指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忠诚于热爱, 包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等。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敬业精神正在失落, 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敬业精神策划年改为当前中国社会最稀缺的精神资源之一。对大学横进行敬业精神教育, 就要引导他们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注重个人兴趣和情感的基础上, 培养事业心, 力争把个人抱负同祖国的建设紧密结合, 把个人追求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紧密结合, 自觉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创业拼搏, 进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子职教育与亲子教育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指的是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子女的教育。长期以来, 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如何做称职的父母, 而对如何做称职的子女重视不够甚至完全忽略, 尤其是在父母的尽心呵护下长大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更为缺乏。当代大学生应该从家务劳动做起, 逐步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与能力, 从对家庭负责开始, 进而超越个人的利益, 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 发展一种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2) 优化教育的途径

进行责任教育, 要优化教育的途径, 选择合适的方式, 建立合理的机制, 只有这样, 责任教育才能真正见到失效。

加强道德实践, 进行责任体验。在责任情感、责任信念形成的过程中, 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 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这种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践行来学习责任。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献血、义务支教等体现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回馈责任意识, 也使得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人负责本身就是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获得实现的过程, 从而产生责任认识和责任行为相结合的需要, 进而内化为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建来合理的责任评价、监督、惩罚体系。我们要在实践中通过对履行责任好、实现责任坚决的人进行鼓励、奖赏, 给履行责任不好、甚至是逃避责任的人给予惩罚, 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并逐渐建立合理的责任评价、监督、惩罚体系, 做到以制度管理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就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评价和判断的标准。只有赏罚分明, 才能体现出责任的严肃性, 社会的公正性。公正乃道德之基。国家公正, 社会公正。组织公正, 才能培养出公正无私、视责任为天职的大学生。

总之, 大学生的责任教育需要社会的各方面进行努力,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最终培养出积极负责, 勇敢进取, 能够实现意义人生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摘要:人, 必然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追求意义人生, 就要承担人生责任。文章从自我、家庭、职业、集体他人、社会六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对策;对个人来说, 提高修养, 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对家庭、社会、学校来说, 则要全力配合, 突出教育重点内容, 优化教育途径。

关键词:人生意义,人生责任,大学生责任感,责任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 梅萍.生命的意义与德育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3] 李萍.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 2005.

[4] 杜凯.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2004.

[5] 王燕.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观及其教育[J].江苏高教,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结构创新与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下一篇: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