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发展纪实

2022-07-21

第一篇:建筑企业发展纪实

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纪实:提升

提升 2012年,一个四季的轮回,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是浪花一朵。然而,对于xx厂的干部职工来说,这一年却经历了波澜起伏,在艰难中前行;2012年,一个“铁修在变”的年份,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全体干部职工在“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目标指引下,开启了奔向“七化”主攻方向,实现了各项工作新的提升!(推出片名)

一、引领方向

2012年伊始,xx厂“两会”如期召开。“两会”相继提出了“攻七化”、“创三优”的主攻方向。“七化”的内容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点检定修管控化、线路钢轨重型化、老旧道岔统型化、道岔轨枕砼枕化、重载道口整铸化、物料管理微机化 ;“三优”的标准是:共产党员优质线路、共产党员优质项目、共产党员优质品牌。 这是一次提升内力的实践,定位高标准,工作才会出现高水准。 如今,“七化”和“三优”的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干部职工不禁感叹道:“创建的是精品,凝聚的是人心,改善的是环境,提升的是素质,促进的是安全!”

在一年的主攻七化、争创三优的过程中,我们攻坚克难、直面挑战,创造了xx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个又一个新业绩。

年初开始的薪酬改革,涉及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本着对职工负责的态度,我们一方面严格按照铁运公司要求,在集中学习培训,吃透精神、领会文件的基础上,调动精兵强将,放弃节假日休息,抢时间、争速度、保质量,先后七次调整薪酬改革方案,使其尽最大可能的趋于合理;另一方面,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冶金运输厂和运输总站等兄弟单位学习经验,组织召开各车间党支部书记和人事员座谈会,答疑解惑,统一思想,做到思想政治工作重心下移,同时妥善处理因政策不清导致少数职工思想波动问题,采取“疏导”的谋略,在最短时间里将影响和制约职工队伍稳定的消极、迷茫情绪予以转化,使薪酬改革在我厂得以顺利实施。

入汛以来,以“梅花”台风为代表的持续强降雨,对铁路线桥设备造成极大的威胁,全厂干部职工发扬“快速反应、敢打必胜”的铁军精神,“以雨为令、未雨绸缪”,各项防洪措施落到实处;“严防死守、盯死看牢”,汛期防洪控牢控实。顽强奋战在点检维修保运保产第一线。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采取雨前排查隐患、雨中全面监控、雨后跟踪整改等多种应对措施,全力以赴迎战高温雨季的双重考验,为铁路运输的安全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一个点检区因责任不到位、检查不彻底、心存侥幸而引发的一起严重违章事件时,我们及时在全厂上下掀起了一场以“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组织全厂职工围绕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如何及时有效贯彻落实上级指令,如何实现贯章贯制常态化,如何保证集中保运和“安全畅通”工作目标实现等四个专题进行讨论,查找在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x多项问题,征集岗位格言x多条,使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和困难,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明确集中保运保产目标和“七化”的主攻方向,充分认识到没有责任心的职工不是合格的职工;增强工作责任心要从我做起,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执行力重在落实,严格贯章贯制,做到令行禁止。5个专项检查组进行着全天候、全方位的大巡检活动,厂党委工作部撰写的《责任心与执行力》宣讲提纲,让全厂职工对“负责、认真、主动”的工作态度有了进一步的反思,持续一个季度的大讨论活动,经全厂干部职工理解、践行后,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确保了“攻七化”、“创三优”的前进步伐,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向前。

进入下半年以来,全国钢铁行业进入了“严冬”时代,厂党委编写了《认清形势、直面挑战、降本增效、共克时艰》的形势任务宣讲提纲,厂工会持续组织开展了“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专题讨论活动,极大鼓舞了全厂干部职工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斗志。我们运用会议解析、党课灌输、座谈讨论等方式,大讲x钢的形势任务、大讲铁运公司所担当任务、大讲xx厂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引导职工正确认识x钢、铁运公司、xx厂面临的严峻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立足岗位,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向科技攻关要效益、向点滴节约要效益,凝聚xx厂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的强大动力;通过走访、谈心、交友活动,大做排解思想疑虑、消除迷茫情绪宣传思想工作,把干部职工的心思聚拢到团结一致向前看、立足本职作贡献上来。

为了节省人工费用,厂领导班子决定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完成线路除草、清理废物、疏通线路排水、集中更换枕木等工作任务。各单位从大局出发,毫无怨言地承担了这些非维修工程任务。10月下旬,各维修间陆续展开换枕作业,并利用工余、双休日休息时间,组织党员、班组长、生产骨干,在东环干线、冷轧道口、七岭子眼前线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干部职工咬紧牙关,放手一搏!30天时间交上了更换普枕x根,岔枕x根, 节约劳务工时x个的完美答卷。这是一腔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一番舍我其谁的傲然气魄,一股势如破竹的强劲力量。

聚集力量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核心、最活跃、最重要的元素。一年来,从典型引路到群星争辉,厂党政铺就星光大道,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职工队伍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技术设备部部长徐慧同志想不到,她因为爱岗敬业、严格管理、高度负责、严于律己,而获得了液晶彩电的重奖;想不到会走上铁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的领奖台,赢得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一片掌声。

一年来,xx厂党政命名表彰了7名共产党员标兵、1名技术状元、12名技术能手,推荐6个班组为公司“五好班组”,1名同志为公司“优秀班组长”。为了扩大典型品牌的影响力,厂党委组织力量,先后在《x钢日报》、《北方晨报》、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鞍山电视台等媒体,多角度宣传了严格管理的品牌典型——徐慧、爱岗敬业品牌典型——顾延双、科研创新品牌——李作运、关心社区建设的离休老干部——陆芝生、关爱职工的品牌——樊祥明等一批品牌典型事迹,他们的事迹播出后,在铁运公司乃至x钢内外都产生了很大反响,为xx厂争得了荣誉。

在主攻“七化”的过程中,维修一车间主任许树贵担纲了“砼岔枕”课题攻关的重任,他带领团队成员先后与苏家屯工务段、小屯混凝土轨枕厂、鲅鱼圈铁运分厂、北京铁道科技设计院等多方联系合作,终于设计出适合工矿企业铁路铺设的xkg/m钢轨7号单开砼岔枕,经过反复试验,于10月份一次性预铺成功。

厂党委在两级机关干部中倡导“感恩”理念,提出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情工作,人才会变得更谦和、更快乐、更高尚、更进步。厂党政还特别关心、关爱知识分子的健康成长。请全日制大专以上知识分子到海边游玩,为新分配来的四名大专生过中秋节,厂里的“火车头四好团队”成果发布会,聘请大学毕业生作评委。当青年大学毕业生、维修三车间技术员陈大维的父亲因患癌症重病时,厂领导数次到医院和家里探望,不幸病故时,厂领导第一时间赶到,送来慰问金,并安排工会和车间帮助料理后事,令陈大维十分感动,并表示一定要努力工作,来回报厂党政领导的厚爱。目前,由他参与设计开发的,被誉为铁修ERp的铁路设备维修管控系统,已经进入到普及阶段,即将在铁路设备维修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毕业生、维修二车间技术员李作运被评选为xx厂的科研创新品牌后,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今年他的《 》和《 》等 项科研成果在 分获 等奖,由他亲自编写的《x钢铁路桥梁手册》,已经印制完成,该手册填补了x钢铁路桥梁设备的空白,受到了铁运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厂团委也根据青年的特点,大力组织“导师带徒”活动。一个全厂干部职工结合实际、强化学习、苦练内功,岗位成才、实现价值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一年来,全厂上下不负重托,以务实拼搏的姿态,以浴火重生的勇气,在“主攻七化”“争创三优”的实践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凝聚人心

一年来,厂党政班子在继承中变革与创新,全面围绕“从严管理、人文关怀”的治厂理念,叫响“安全大如天、万事排在先”的口号,以管理达标对全厂上下准确施治,为铁路运输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证。

为了确保两级机关转换职能,厂党政狠抓“四型机关”建设,强化专业管理和服务意识,使两级机关的办事效率、服务基层和职工群众的质量明显提升;为了提高车间、班组独立作战能力,厂领导班子针对我厂人员少、任务重的特点,加大“预防式养护维修”力度,提升“设备状态评定”工作质量,探索点检区联合作业模式,实现就近联合、强弱联合,提高了车间、班组独立作战能力。

当离休老干部李善福、维修四车间职工赵云成不幸病故时,厂领导第一时间赶到,送来慰问金,并安排工会和车间帮助料理后事;当维修二车间职工陆长占因胆管瘤住院手术时、当维修四车间职工赵学江的儿子不幸发生人身事故,大腿截肢时、当住养老院孤寡退休职工杨宝池因患膀胱肿瘤住院手术时,厂工会及时与集团公司工会和铁运公司工会沟通汇报,将救济金及慰问品送到病床前,车间工会安排职工陪护到病床前。

“谢谢刘叔叔、樊伯伯,我明年就大学毕业了,这些年多亏了xx厂领导和工会对我的长期资助,这种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说这话的是我厂精神病特困职工马洪绪的女儿马文诗。马文诗六岁不幸失去母亲,从此他的父亲就没离开过x钢小岭子精神病院。不是孤儿胜似孤儿的马文诗,生活陷入了窘境,是xx厂的“扶贫助困”和“金秋助学”,才确保了她的生活和顺利完成学业。

职工有困难,企业有真爱。今年年初,厂党政工发出了“爱心捐款”的号召,全体职工闻风而动,短短一周时间就捐得款项 元,就连远在丹东就读的马文诗知道消息后,也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挤出50元寄到厂工会。

在主攻七化、争创三优的进程中,厂党政工把扶贫助困作为事关全厂政治稳定、队伍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从厂领导,到机关部室负责人、车间领导,人人与困难职工结对子,坚持每年开展3次“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决不让一户困难职工生活过不下去,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因生活困难而看不起病。”厂领导班子的庄重承诺,给铁修人心中吹拂起阵阵暖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职工生活关乎铁修文明和谐、关乎职工人心向背,举全厂之力抓好扶贫助困后,主攻七化、争创三优的宏伟事业便有了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创先争优

“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体现保证监督作用。”这是厂党委坚持不变的总体工作思路。一年来,厂党委按照“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为我厂“主攻七化、争创三优”的主题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年来,厂党委坚持按照主题鲜明“不杂”、立意深刻“不玄”、内容丰富“不空”、形式新颖“不虚”、部署周密“不乱”的原则,注重政治工作的引领性、针对性、群众性、过程性,让干部职工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营造了全厂政治工作的春天。

厂党委着力夯实党建基础,使党建工作有制度、有标准、有抓手;夯实队伍基础,让党员干部舒心干、安心干、齐心干;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班子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以“结构调优、素质调高、队伍调活、功能调强”为目标,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全年交流中层干部4名;完善创建规划,量化创建指标,改进考核办法,深化火车头“四好”团队创建;夯实廉政基础,使全厂风气清、氛围正、形象好;把思想政治工作领先并贯穿于各项中心工作中,结合不同时期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内立功竞赛活动,做到紧扣中心、合拍共振。

厂党委鼓励和支持纪委、工会、团委等系统分别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月,重新修订厂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三管六外人员廉洁承诺;加大扶贫助困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导师带徒、“学习郭明义”爱心团队服务等活动,实现了政治工作活动的全覆盖。党政纪工团齐抓共干,形成巨大合力。

目前xx厂的企业形象,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主攻七化、争创三优”的主题实践在有效提升企业外部形象的同时,也创造了无形的企业财富。

当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我们看到了秋的收获、春的希望。当奔驰的列车呼啸而过,我们触到了风的速度、钢的力量。以奋进的姿态追求完美,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一曲铁军交响的乐章,成就了一场破茧成蝶的华丽变身!

今天,我们看见一条条钢铁巨龙穿梭于千里钢铁大动脉之上,今天,我们放眼一丝丝银色彩练漫舞于高炉轧机之间。没有终点,唯有起点。在铁运公司党政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一如既往,用激情和汗水书写“快速反应、敢打必胜”的铁军精神,用坚守和执着践行“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

第二篇:文化引领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免费

分享

创新

文化引领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走进新泰公司,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企业”、“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等荣誉是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荣耀。如果你问该公司的职工们,这些年企业的发展是如何驶上快车道?他们一定会自豪的告诉你,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用文化凝聚企业合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要形成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依靠人的氛围,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该公司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出发,大力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企业是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企业造人”的管理思想,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用企业文化这一只无形的手来引导职工,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拼上、豁上、靠上。”这是新泰公司职工耳熟能详的两句话,也是最能反映公司文化理念和员工精神风貌的两句话。公司完善、优化了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相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推行“

一、

二、三线”动态管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上上下下形成合力。列入公司职工自主创新成绩单的有:2个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4项全国优秀qc成果、8项山东省优秀qc成果、8项省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31篇省技术创新优秀论文奖、4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开展全员性创新实践活动带来的可喜成果。

目前,该公司各类群众性技术攻关小组已全面渗透到生产、营销、农电管理的各个环节,有近百项成果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通过参与群众性创新活动,不仅创造了效益,更主要的是创新了思维,开拓了视野,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生技部亮剑qc小组成员说。“学习榜样、尊重榜样、崇尚榜样”在很多员工办公桌上都有一本《榜样》画册,里面记录着员工的优秀事迹,是公司“我们是一家人”系列文化丛书之一,目前已出版12册。每一册,通过“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不同主题把员工的优秀表现记录下来,通过有形的文化宣传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创新文化理念用文化提升发展动力“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赋予了新电

免费

分享

创新

人干事创业的执著和闯劲;巍巍泰山,汤汤汶水,孕育了新泰电力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气质。新泰电力“企业发展巍如泰山、安全生产重如泰山、电网建设坚如泰山、优质服务美如泰山、企业文化厚如泰山”的“和谐五观、稳如泰山”企业文化成果,是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的塑造、传播和深植,该成果荣获“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奖。“我们县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国网公司“四统一”文化要求的工作机制,并融入到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队伍建设和基础管理等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中,强化文化执行力,让文化沉下去”。对企业文化建设,党委书记刘国红有着深刻理解与感悟。“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家里没了顶梁柱,俺娘们这日子还好过吗?家里遭了灾,公司也损害,孩儿他爹,这些事你想过没有......”这是该公司高洪军与妻子“联袂”打造的“家庭安全二人转”《生日之爱》。因其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在社区家庭巡回演出时很受广大电嫂的欢迎。安全情景剧的推出,是该公司“安全文化”活动的又一重头戏。公司在“泰山石”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红灯笼”系列载体活动,将国网公司“安全文化”做到家,既能让电力职工接受铁的管理,又能转变为一种自觉行动。“服务真情如泰山深厚,服务环境如泰山优美,服务品质如泰山高尚,服务品牌如泰山响亮”文化理念是该公司对“服务真诚、共谋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延伸,并相继开展“95598天使行”活动,制定了“感恩”服务活动载体。此外,创新廉洁文化理念,在廉洁文化“四进”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用妻儿句句叮咛、父母殷殷教诲、家人丝丝牵挂,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做成廉洁“家”文化。

打造知行合一企业文化“四统一”完美落地当前,“我是国家电网人”的意识,企业文化“四统一”精神,在每个新电人中落地生根。“《员工守则》是国网公司全体员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10月9日,新泰公司参赛选手在企业文化“四统一”知识竞赛中的精彩表现,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多数文化宣贯不同的是,他们在竞赛中采用了小品加现场情景剧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新泰公司坚持载体推进、全员参与,在充分解读和对接的基础上,于10月份举行了3次企业文化建设研修会,开展知识竞赛、调考和征文等载体宣贯活动,从理念文化、视觉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谋划共性与个性的融合,打造企业文化“四统一”认知力、执行力。“为了全运会的顺利进行,为了国电铁军荣耀,我

免费

分享

创新

们全力以赴,确保全运会的用电安全!”10月10日,新泰公司驻济11名保电队员们庄严宣誓,20天,两条110千伏特级线路,昼夜蹲守,他们用艰苦的劳作,用实际行动,以“零缺陷、零事故”的工作佳绩,圆满实现了保障全运电力任务。“我们是国家电网人,能为全运保电,非常的激动!”队长李雷自豪地说。全运保电、奉献社会,是诠释企业核心价值观最有力的印证。“树立开拓进取意识,为推进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树立统一发展目标,为促进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统一行动指南;树立统一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为提升企业生命力提供文化支撑。”这是新泰公司在落实企业文化“四统一”进程中,形成的“三树三为”精神。目前,公司上下正以全员的继承精神,统一塑造的企业品质,发挥“四统一”优秀文化力的引领、推动和激励作用,实现了企业文化“四统一”的的完美落地。

资料来源:http:///data/xdth/

第三篇: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这是一个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光荣群体:他们大多伴随共和国诞生,凝聚着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

这是一个被称为“经济顶梁柱”的中坚团队:他们数量不过百余家,却是各领域各行业的排头兵,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是中央企业。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 5年来,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收均实现翻番,企业的活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5年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一系列大事难事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披阅风雨,卓然而立。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中央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谱写出一曲瑰丽的时代壮歌。

骨干中坚促发展——抓机遇、迎挑战,中央企业的实力和效益持续增强,有力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刺苍穹,将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

在发射成功的那一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却并没有松一口气:“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后面还有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还有一系列航天任务。”

航天科技是高科技产业,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央企,我们的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大国地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马兴瑞说。

马兴瑞的话,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独特地位和作用。

中央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也是国有企业的骨干。

国企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上世纪90年代,以国企改革脱困为标志,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相继启动;从2003年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调整,众多国有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中型劣势企业逐步退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集中体现在中央企业层面。”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赵欣说。

这是一组最新数据:

——到2010年底,全部122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4.3万亿元,净资产9.5万亿元,净利润8489.8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621.5亿元),上交税金1.4万亿元、超过全国税收的六分之一;

——中央企业目前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以及运输、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支柱行业;

——中央企业承担着全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约占全国80%,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60%,发电量约占全国50%……

国之大企,国之根基。

“中央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为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百姓生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发挥关键作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2006年到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直接导致一场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随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粮价又大幅下跌。然而,与国际粮价“惊涛骇浪”相比,中国粮价始终保持平稳。中储粮总公司坚决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跨省移库等调控政策,有效抑制了市场波动。

“作为中央企业,就要想政府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说。

不论在哪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每天清晨的“必修课”是三张报表,一张记录了最新的全球石油价格、美元指数,一张是全球天然气价格以及我国进口天然气情况,最后一张则是公司、全国和全球的大事要览。

石油与百姓生活、与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执掌全球第五大石油公司这艘“航母”,蒋洁敏每天都要从这三个角度审视中石油。

“每天赚多少钱并不是我最关心的,但哪个地方少了油、缺了气,则万万不可!”他说,“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是中石油首要职责。”

国之大企,国之命脉。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从2008年5月20日到12月5日,国际贸易先行指标波罗的海指数从11793点的历史高位跌至663点,跌幅高达94%。企业订单剧减,一批企业面临倒闭,失业加剧……中国经济遭遇严重冲击!

“2008年底,全球汽车行业一片悲观。汽车产业链非常长,我们一家企业牵连着上下游钢铁、橡胶、玻璃、纺织等数十个行业、数千家企业。我们必须挺住。”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李绍烛说。

通过内部挖潜、外扩市场,东风公司最终实现逆势增长:2009年销售汽车190万辆,实现利润260亿元,成为全球盈利最多的汽车公司,也助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销售大国。

沧海横流显本色。作为“共和国长子”,中央企业逆境奋起,化危为机。一方面严控风险,积极采取“过紧日子”的措施,另一方面紧抓机遇谋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一定要和国家的发展战略需求结合起来,这是中央企业的首要职责!”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说。水电、风电、光电、煤电一体化、铁路、港口、钾肥生产……金融危机爆发后,国投密集上马一大批工程项目。

在最困难的2009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4%和17.1%,成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宇说:“完全有理由可以说,央企稳定了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又稳定了世界经济。”

国之大企,国之重器。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已成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2010年11月召开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国内外100架C919大型客机订单。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揭开了一款旨在与波音和空客展开竞争的大型客机样机的面纱。

当前,一批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央企业,正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企业在世界500强上榜数量由2006年的10家攀升至30家。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时代,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领制高点,成为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具有、也必须打造一批公司治理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企业,使之成为国家的脊梁!”胡鞍钢说。

勇于担当显本色——靠得住、打得赢,在大事好事难事中,中央企业勇担重任,践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骨干和表率作用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一列装载500吨航空煤油的货车受损困于宝成铁路109号隧道中,阻断了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一声令下,来自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的800名将士火速集结。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每前进一步都充满危险。抢险队员们义无反顾冲进隧道。

关键时刻,电气化局董事长王其增和总经理刘志远站在洞内摇摇欲坠的大石下和抢险队员并肩作战。刘志远动情地说:作为“国字号”队伍,必须拼了。如果塌方,我们大家在“那边”,还是一支队伍!

不只电气化局,中铁一局、中铁十二局等数家中央企业单位的抢险队也在现场奋战,成为抢险任务的“突击队”。经过12个昼夜艰苦卓绝、舍生忘死的奋战,受损隧道在中断了283个小时后胜利抢通……

“在紧要关头,作为„共和国长子‟的队伍,就要冲锋在前,无所畏惧!”王其增说。

“长子”二字,意味着担当和奉献。

“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八百勇士”是央企人在抢险救灾中的一个缩影。保电、保油、保气、保通讯、保运输……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电力电网、石油石化、航空运输、通信、建筑施工等众多中央企业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历史定格着难忘的一幕幕:

2008年1月26日,南方低温雨雪冰冻肆虐,正在高空除冰的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国家电网抢险队员,不幸因电线铁塔折断坍塌,壮烈殉职;

2008年5月17日,在四川抗震救灾中奋不顾身抢修通信线路的中国移动职工刘建秋,不幸被山体滑坡飞石击中,献出了36岁的生命;

2010年4月21日,连续多日在玉树震区抢险供电的国家电网职工杜金玉,因高原反应牺牲在岗位上,用生命为震区换来了光明;

……

这是一串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闪光的名字!正是在一次次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这些央企人忠于祖国、忠于职守,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

缅怀这5年来16名牺牲在工作岗位的员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感慨万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义无反顾!”

难事、急事,中央企业冲锋一线;大事、好事,中央企业大局为先。

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一个个车队整齐有序地经过天安门广场。从进线到出线,仅有200米,车子只需开72秒,但必须做到分秒不差!

早在阅兵前一年,航天科技集团就接到了阅兵特种车辆的研制任务:保质保量,万无一失!

“安装应急启动装置、改装转速表……我们昼夜研制调试,车辆转速表单位最终精确到了普通车辆的百分之一。”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特种车辆底盘研究室主任陈喜宝说。

在整个阅兵筹备中,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科、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中央企业以零缺陷、零故障为目标,高水平完成了武器装备生产和保障任务。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设施保障服务中,处处都有中央企业的身影: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电网加大投资并投入上万人力,使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33%,确保所有奥运场馆正常用电;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中航集团、南航集团、东航集团推出多项服务措施,全面完成世博会航空运输保障工作;

……

如果说“紧要关头挑重担”是中央企业所肩负的光荣使命的话,那么“促进发展保民生”则是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湖北食盐运送3000多公里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1斤成本价就超过2.5元,但售价只有1元多。

“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山高路远,往往要赔本,只能抽肥补瘦、抽近补远、抽中补边,保障边远地区的百姓吃上质优价廉的盐。”中盐总公司食盐专营部主管王军峰说。

“作为国民经济主导的中央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张宇说。

在金融危机中,大部分中央企业在严峻的经营形势下,承诺并切实做到不裁员,还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企业2009年招收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比2008年增长7%。

到2010年底,有47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通过向利益相关方发布报告,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给予高度评价。而国资委则要求,2012年前所有央企都要定期向社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自觉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企业战略和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这正是中央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责任勇担当,努力无止境。

 锐意改革增活力——求突破、练内功,中央企业不断开拓进取,深化改革,企业发展动力和活

在中央企业中,中国黄金集团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和关注,更鲜有人知道这家企业近年来发生了力不断增强 怎样的蜕变——

2007年以来,中国黄金集团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5倍、6倍和5.1倍,彻底摆脱了当初保行业地位、保央企“番号”的尴尬。

“得益于改革,我们已从一个单一的黄金生产企业转变为资本、产品、品牌综合经营的企业。”中国黄金集团总经理孙兆学说。

国企难,改革更难——曾几何时,人们还把国企改革脱困挂在嘴边。1998年全国所有国有企业一年总利润只有213.7亿元;短短10多年过去,特别是经过最近5年的改革发展,如今中央企业月利润即可实现近千亿元。

改革,成了中央企业的共同行动。“央企是要踢世界杯的”“只要央企老板睡得着,我就睡不着”……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的名言广为人知。

改革的真正动力是市场竞争的压力。

2006年时,尽管中央企业的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但布局和结构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行业分布面过宽,95个大类行业中涉足86个行业,企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产权结构单一,缺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展缓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了国企改革重组的进程。

2010年2月8日,东航和上航联合重组的“新东航”全新亮相,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 诸如“东上重组”,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改革重组的大潮此起彼伏。5年来,中央企业数量从169家整合到目前的122家,但资产总额却实现了翻番,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改革重组波澜壮阔的同时,中央企业自身也在“强身健体”。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铝业公司曾经是利润大户。然而,一场金融风暴让铝价“高台跳水”,中铝立时陷入了亏损泥淖。

24万职工要吃饭,近4000亿元资产要保值增值,怎么办?

中铝毅然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压缩近30%;实行新的战略管控型管理模式,下属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拓展业务链条,加快发展矿产资源产业;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先进企业对标学习……

改革让中铝重新焕发了生机。“从2008年到2010年10月,每吨氧化铝和电解铝的完全成本分别降低365元、724元。”中铝总经理熊维平说,“2010年,我们实现了整体盈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增强中央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以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为突破口,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中央企业用人机制更加灵活。

目前中央企业已从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00余名高管,其中还包括一部分正职。“公开招聘打破了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和身份界限,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使央企„官味‟越来越淡。”赵欣说。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改制面超过70%,大部分中央企业的主业资产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2.88%、净资产的68.05%,营业收入的59.65%都在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的核心资产大多集中在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可以说,中央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独资企业,而是产权多元化的独立市场主体。

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有32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工作,外部董事占了半数以上,董事会在科学决策、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赵欣说,“譬如宝钢引入外部董事后举行的首次董事会上,外部董事就对一项投资计划提出了异议,要求分析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

科学发展谱新篇——转方式、调结构,中央企业努力做强做优做大,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新年伊始,在天津汉沽的滩涂上,国投北疆电厂海水淡化项目自来水供给能力由试运行阶段的每天8000吨提高至3万吨,淡化海水大规模流入寻常百姓家。

但海水淡化只是北疆电厂循环经济链中的一个环节,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发电、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再利用等“一举多得”。

“虽然目前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还没体现出来,但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必须为未来发展做技术储备,也要在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方面发挥投资导向作用。”国投总经理冯世栋说。

中国华能燃煤发电年捕集二氧化碳3000吨示范工程、国投雅砻江水电开发项目、中国建材余热发电技术改造……一大批中央企业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路径,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新空间。

仅在2009年,中央企业就投入878.4亿元实施节能减排;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超过2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3%,中央企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自主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5年来,中央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在高铁领域,中国人用5年走完发达国家40年的路,创造了运营时速486.1公里的新纪录; 在航天领域,中国人用修2公里地铁的钱铺就了38万公里的漫漫奔月路,这是中国“嫦娥”缔造的惊人效率;

在电力领域,中国人用5年研制出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建成世界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这是中国输电技术的巨大跨越;

在通信领域,中国人完成了“TD-SCDMA”3G国际标准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商用,推动“TD-LTE-A”入选4G国际标准,实现了从3G的追赶到4G的领先;

……

“中国创造”的背后,离不开中央企业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从2006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科研投入年均增幅达37.3%,33家中央企业被命名为国家级创新企业,46.2%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在中央企业,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

与此同时,中央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正在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2009年底,国电集团旗下风力发电领军企业——龙源电力在香港成功上市,总市值进入世界风电企业三甲,这更坚定了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决心。“谋定长远,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提高水电开发规模和质量、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朱永芃说,凭借这些“绿色着力点”,到2020年,国电集团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40%。

许多中央企业抓住国际市场调整的机遇,还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五矿、中国有色等不断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产业链;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水电等发挥技术和成本优势,争得了一大批大型海外工程项目……

作为行业的“排头兵”,一些中央企业在力争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引领带动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成立3年,就重组近150家企业,改变了浙江等地水泥行业无序竞争格局,实现了各方共赢;中国移动一家企业就直接、间接带动产业链创造了700多万个工作岗位……

百尺竿头,尤须进步。

当前的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我国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和质量与我国经济地位还很不相称,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还很小。中石化年销售收入不到壳牌的三分之二,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仅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一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营业收入仅为波音三分之一,东风和一汽营业收入总和仅为丰田汽车的三分之一……

当前的竞争,是产业链高端的竞争。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中央企业中只有极少数靠卖标准,少数靠卖专利,部分靠卖技术,大多数仍然处于卖产品的阶段,还有一部分主要靠卖劳动力。

“应该加快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国家竞争力。”张宇说。

目前,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缺乏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中央企业母公司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相对落后,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转换经营机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中央企业办社会等各种负担仍然比较重,一些历史遗留债务、人员安置等问题尚未完全化解。

“继续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央企业做强做优的强劲动力,„十二五‟仍然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必须下大力气予以推进。”赵欣说。

回顾“十一五”,中央企业成就斐然;展望“十二五”,中央企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压力将继续增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从国际形势看,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我们的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国资委已将“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目标定位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着力点始终放在做强做优、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核心竞争力上,通过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和谐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中央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说。(记者张旭东、郑晓奕、何宗渝、陈玉明、安蓓)

第四篇:国有供销社企业改制扭亏为盈发展经历纪实

在刚刚过去的年,全市供销社完成销售总额4.8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社办工业增加值600万元,同比增长21.8%,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完善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站716个,新培育龙头企业2个,规范和创建专业合作社19个,商品生产基地18个,完善创建4万多平方米的市级农资商场4个。全系统企业改制工作和

社直属企业改制全面结束,运转效果良好。

拥有186个独立核算单位、在册职工13588人的市供销系统,由于改革滞后,体制不顺,包袱沉重,管理弱化,从年起,连续8年累计亏损超过3个亿,资产负债率达113.99%,加上社员股金4820万元无力清退,市供销社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供销社不消灭亏损,亏损就会‘消灭’供销社”,年初,当全市供销系统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基层职工都有这样的共识。在“供销社何去何从”的大讨论中,社领导班子认识到:改革才是供销社惟一的出路。于是,一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三转”(企业转变体制、职工转变身份、联社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制工作全面铺开,市供销社按市政府的文件精神,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发展无路的企业,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基础上关闭解体;对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全部转变职工的身份,按市场需求重组发展,对优势骨干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进行改造,扶强做大,并按市场需要,重点办好为农服务龙头企业。

“我们付出得太多……”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曹广明回首一路走来的6年改革风雨之路,感慨良多。他说,改革初的市供销社所走的路坎坷泥泞:1.3万余人要吃饭,每年仅发职工生活费都要近亿元,还有改制后职工养老金、医疗保险费的缴纳以及优惠政策的落实等。再加上沉重的债务包袱,真叫人喘不过气来。为了救活濒临“死亡”的供销社,领导干部勒紧腰带过日子,下基层包片自己掏腰包,顶住了来自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按“推进改革、全力服务、三年扭亏”的改革目标,依托供销社“点多、面广、区域好”的优势,对企业实施人员分流、资产重组、股份改制等一系列改革,从而使企业走上了轻装上阵的发展之路。

改革历经阵痛、历经风雨,终于见彩虹。据了解,全社通过人员分流,由原来的1.3万余人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人。在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兼顾职工利益的前提下,市茶果公司以净资产改制成功;原地区农资日杂公司在保留原公司基础上,按股份制企业要求成功组建;新组建的市供销储运有限责任公司、鑫合农产品有限公司运转正常。整体推进的面上改革各县也亮点纷呈:去年解决了全系统改制职工反映多年的下岗职工优惠证问题,为已转变身份的职工再就业创造了条件,赤水、桐梓、湄潭、凤冈等县(区、市)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筹资缴纳了改制前退休老同志的医保金和改制不足的养老金,一次性了结与长城公司的债务等等。遗留问题的成功解决,为企业发展扫除了障碍。

年定位为企业的发展年,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年。据了解,目前,仅市农资公司农资商品市场占有率就达全市的80%,如今市供销社不仅建立了全市化肥淡季储备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力保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去年12月28日,位于市赖壳山地段占地面积近3000米的农贸综合市场正式开业投入使用,这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辐射周边的大型农资综合市场的成功营运让黔北农民买到了“质优、价稳”的放心农资。市供销社已从改革中成功崛起。

供销社根基在农村,基础是农业,主体是农民,‘三农’是供销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年开始试点,在到年全面推开的市供销系统村级综合服务站目前已呈燎原之势。他说,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大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建设,要按多取少予的原则为农民送去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市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发展势头迅猛,从200年的452个增加到去年的716个,服务网络按统一标识、统一执照、统一服务承诺、统一税费交纳、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措施进行连锁经营,不仅提高了供销社的综合服务能力,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得到了全国供销社合作总社、省供销联社有关领导的肯定。在正安县的柿坪、谢坝两乡,由于当地党委的重视,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姻”,服务站既承担农村商品双向流通职能,服务方便群众,又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载体,同时供销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团溪镇村级服务站还建立了农资供应协会。据了解,我市农村综合服务站仅去年就实现销售收入9600多万元,实现利税150多万元,村级综合服务站向生产资料经营型、管理服务型等多种类型催生。

没有倘不过的河,没有过不了的坎。市供销从连续8年全省第一亏损大户实现了向连续6年盈利大户的成功跨越,最终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第五篇:支持建筑企业发展的建议

1.要树立产业发展意识。建议市政府把建筑业真正作为支柱产业来谋划,不能停在口头上。要研究和制定扶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尽快制定加快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我市建筑业提档升级,大力营造有利于建筑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

2.加大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建议市政府组成专门班子,积极向上争取,为企业申办资质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资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申办资质仅由企业单兵作战,费时多,成本高。浙江、南通、湖北的团风县等地都是由政府搭建服务平台,集中为企业申办资质服务,效果很好。

3.实施政策倾斜,保护本地企业。建议市政府建立保护性措施,设置技术性壁垒,提高门槛,限制外地施工企业入县,增强本地企业工程中标率。将开发区建设工程纳入统一管理,凡本县重大工程,应优先考虑由本市施工企业承接。如孝昌县等地均对本地企业承揽本县工程实施倾斜,特别是在制作工程标书上,制定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市的技术条件,迫使外地企业退出市内市场。

4.强化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全市应形成统一的市场管理模式、统一的工程项目招投标运行机制,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招投标书。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原则,强化审核、监管力度,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 5.扶持建筑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建议市政府制定鼓励和扶持建筑企业做强做大的政策意见。一是税收返还给予优惠。二是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由市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给重点骨干建筑企业在融资方面予以倾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壮大企业资本实力。三是为龙头企业争创品牌。建筑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有行业的名片。建议由各部门帮助企业建立各项质量标准体系、企业管理体系、信用评估体系、安全生产体系、环保体系等系列制度化建设,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打响自身的品牌。四是制定奖励政策。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我们认为扶持建筑企业发展壮大,市政府要采取果断措施,帮助建筑企业尽快摆脱各种困境,采取特殊政策扶持建筑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勘察设计资质标准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