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政治

2022-08-10

第一篇:粤教版九年级政治

粤教版九年级上期政治教学计划

一、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责任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祖国的地位、增强综合国力观念,进而强化爱国意识、维护祖国统

一、明确社会责任,在认清历史趋势基础上,增强使命感,争做合格人才,最后落实在立志报效祖国,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学校教研组的要求,严格教学每一环节,一切以学生为本,认真钻研教材,细心备课,下功夫研究考题,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力争在各种重要考试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二、本学期应达到的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为新课教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在本学期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得学生能在相对紧张的教学时间里掌握课本中识记、理解、运用等各类知识要点。

具体目标:

提高优良率,培养一批优秀学生,为下学期的中考做好准备,同时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有大家齐头并进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具体实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加工梳理,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2. 课外收集大量的与社会热点相关、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的资料。充实到教学中,丰富课堂内容。同时采用灵活多样实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注重学法指导和答题技巧训练。

4. 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应用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5. 这学期刚接手初三年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这学期刚接手九年级,所以要从头开始,从严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经常了解学生对我教学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同时照顾少数,不忽略一个学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四、 保障措施与可行性

1、 从事政治教学工作7年了,我在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微薄的经验,同时我会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对待每一名学生。

2、 除了规定课堂教学外,课外我准备抓部分学困生的,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本人目前的信息与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教学杂志、教辅资料、及同事朋友间的信息,我非常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充实教学内容、加大自身知识容量,与教研组同事尽量加强沟通。

4、 平时的教辅资料主要有《教学参考书》、网上资料、课件、报纸、杂志等。教学中使用的教辅材料除了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外及习题强化训练外,还有还有其他资料,试题新颖,与考试方向一致。

5.平时的单元练习卷,按照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一部分筛选、改编自各类相关资料,一部分是自己命题。

五 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因为学生情况不一样,所以只有边摸索边教学。由于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给我去找方法,我必须尽快适应,目标达到的宗旨有三:

1.初三所学内容是中考的内容,必须打好基础,为下期的总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答题技巧,为中考作准备。

2. 一切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努力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也有相应的提高。

3.努力钻研教材和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争取早出成绩。

4. 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为学校的发展做自己应有的贡献。

六、 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在教学中,尽量加大课堂容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便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简洁、明了、清晰,形成自己的风格

七、教学安排:

1——4周第一单元

5——8周第二单元

9——10周期中复习、期中测试、试卷评讲

11——14周第三单元

15——17周第四单元

18——19周期末复习

20周期末测试

注:节假日、学校和年级组临时和特殊安排的,教学安排可变化

第二篇:政治粤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二)

6,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课件、算式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件演示,红红到书店买台历,并与售货员对话)售货员:每本台历6元。 红红:我买4本,要多少元? 教师:你们能帮助红红吗?学生:4本台历24元。 教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1:因为一本台历6元,2本台历就是12元,3本台历就是18元,所以4本台历24元。

学生2:我想一本台历6元,2本台历就是12元,那么4本台历就应该是24元。

学生3:我是用乘法口诀算的,四六二十四,4本台历24元。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了不同的方法帮助红红解决了问题。那么哪一种方法算得既对又快呢? 学生:用口诀。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6,7的乘法口诀。 揭示课题并板书:6,7的乘法口诀。

[点评:这里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个活动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找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有利于学生利用原有知识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乘法口诀

教师:一本台历6元,要求4本台历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会列乘法算式吗? 学生:6×4=24。教师:能根据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吗? 学生:四六二十四。

教师:5本台历多少元?算式怎样列?口诀怎样编?6本呢„„ 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6×1=6一六得六6×6=36六六三十六6×2=12二六十二6×7=42六七四十二6×3=18三六十八6×8=48六八四十八6×4=24四六二十四6×9=54六九五十四6×5=30五六三十做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再请学生在全班展示,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那么每句口诀的意思你都知道吗? 学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个6得数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点评:利用学生已会编1~5的口诀等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先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类推出6的其他算式和口诀。体现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主建构,培养了学生迁移学习能力。]

2教学7的乘法口诀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台历。(课件出示)1个星期有几天?(7天)5个星期有多少天?6个星期呢„„

教师:小朋友,你们能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同桌互相检查,互相帮助,集体订正。 教师:你是怎样想出“7×7”的得数的? 学生:刚才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已经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数。

教师:你是怎样编出“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的? 学生:我想7个7是49,那么8个7就是56,所以七八五十六。

[点评:用编6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类推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能力。]

3找规律,记口诀

教师:真棒,你们自己编出了6,7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有没有规律呢? 学生1:6的口诀,六不变,另一个数是从一开始一直到九,得数一个比一个多6。

学生2:7的口诀,七不变,另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大1,得数从七开始一个比一个大7。

学生3:老师,我认为一六得六到五六三十,一七得七到六七四十二都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已经记熟了。„„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愿意用什么方法记就用什么方法记。老师给大家计时2分,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抽2名学生试背。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记得这么快? 教师:你认为最难记的是哪一句? 教师:如果“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我忘了,怎么办? 学生1:我就想“七七四十九”加7。

学生2:我还可以用“七九六十三”减7。

教师:一句口诀可以根据上一句或下一句口诀得出,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认为不好记的,或还没记熟的口诀再记一记。

[点评:记口诀并非“死记硬背”,是在学生通过观察、找口诀的规律基础上进行的,不但让学生熟记了口诀,而且还作了学法上的指导。]

4背口诀

教师:哪组同学愿意背给大家听? 教师:谁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背一遍? 教师:哪一组愿意和我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 教师:谁愿意和别的组对口令?你们当小老师。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记住了6,7的乘法口诀。 [点评: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自然地记住了6,7的乘法口诀。]

三、深化理解 1摆小棒

教师在展台上用6根小棒摆1个六边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六边形。 教师:摆1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6根) 教师:那么摆两个六边形要几根?摆3个呢?摆摆看。 学生摆后汇报。

教师:如果不用摆,那你知道摆7个六边形要几根小棒吗? 学生:我知道,要42根。因为1个六边形要6根小棒,摆7个六边形就是7个6,六七四十二。

教师:怎样列式?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7=427×6=42口诀:六七四十二 2应用

教师:(课件出示)一笼小包有6个,王婆婆买了8笼,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6×8=8×6= 教师:(课件出示)一只七星瓢虫有7个星,9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个星?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9=9×7= 教师:怎样算?用哪句口诀?请同学们把它写在书上(第38页)。 学生做完后,让他们说一说怎样想的。

[点评:关注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开放的观察和学具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表象支持,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列式和计算都已是水到渠成,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感均得到发展。]

四、运用拓展

1看口诀,写算式

帮小熊过桥,看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就能通过此桥。(课件出示) 2把积填在花瓣上 3抢答 教师:这是什么?(出示七星瓢虫)为什么叫它七星瓢虫?现在它身上的7个点变成了7颗星,谁抢答题答得又对又快,就能得到一颗星。( )×6=368×( )=569×( )=636×( )=48( )×9=54( )×7=426×7+( )=6×87×8=7×9-( ) 4把因数填在蝴蝶的翅膀上

[点评:练习的情境性、游戏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变式练习,加深学生对6,7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水平。]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小结,回答略。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7的乘法口诀,你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算一算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吗? [点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陈宏)

6,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例

1、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7页的画面,营造商场情境)

教师:星期天,小红、小明一起去逛商场,瞧,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他们在买台历。

教师:从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1:我知道每本台历6元。

学生2:我想知道买2本台历需要多少元? 教师: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吗?抽生回答并说出计算的过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6的乘法口诀

教师:如果买6本、7本、8本、9本台历,分别需要多少元?该怎样列式呢?小组讨论,抽生汇报。(板书:6×6,6×7,6×8,6×9)

教师: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推算出6×6,6×7,6×8,6×9的积各是多少吗? 学生1:因为5个6是30,我认为6×6比30多1个6,所以是36。 学生2:6×7=36+6=42。 学生3:6×8=42+6=48。 学生4:6×9=48+6=54。

教师:孩子们真能干,推算出了这几个算式的积,你能根据推算的结果自己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抽生汇报,教师板书口诀。

学生1:我根据6×6=36编出了口诀“六六三十六”。

学生2:看到算式6×7=42,我就想到了口诀“六七四十二”。 学生3:我猜下一句口诀应该是“六八四十八”。

教师:你为什么这样猜?学生3:因为六七过了是六八,多1个6,积就增加6,所以是六八四十八。

学生4:六八过了应该是六九,积比48多6,应该是54,所以是六九五十四。

教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请齐读这些口诀,边读边观察6的口诀有几句?有什么规律?

学生1:6的乘法口诀有4句。

学生2:我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六。 学生3:我还发现相邻两句6的乘法口诀积相差6。

教师:你们真能干,不仅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而且还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这些规律能帮助我们很快记住6的乘法口诀。

[点评: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己编出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学生总结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既有利于帮助学生记住6的口诀,又为学生自己编7的乘法口诀作好孕伏。]

2教学7的乘法口诀

教师:请孩子们观察台历(多媒体出示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多少天。 学生:1个星期有7天。

教师:你能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以往编口诀的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

学生:那2个星期、3个星期、4个星期„„9个星期各有多少天? 教师:请每个小组先讨论这几个星期各有多少天?然后再试着编7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抽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和口诀)。

学生1:1个星期有几天用7×1=7,口诀是“一七得七”。

学生2:我们小组算出了7个星期有49天,列式为7×7=49,口诀是“七七四十九”。

学生3:8个星期就是比7个星期多7天,49+7=56,口诀是“七八五十六”。 学生4:9个星期就是比56天多7天,就是63天,56+7=63,口诀是“七九六十三”。

学生5:前面6句口诀都已经学过,只有“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是新的。

教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请仔细观察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教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点评: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编口诀的经验自己编7的乘法口诀,符合数学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3找规律,记口诀

教师:请齐读6,7的乘法口诀,观察各有什么规律? 学生1:6的口诀相邻的两句积相差6。 学生2:7的口诀相邻的两句积相差7。

教师:如果你忘掉了6,7中的一句口诀,如六八(),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

学生1:我先想前一句“六七四十二”,42+6=48,所以六八四十八。 学生2:我先想后一句“六九五十四”,54-6=48,所以六八四十八。 教师: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记住6,7的乘法口诀。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付秋萍)

8,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8,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记忆能力。

2.掌握8,9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正确计算乘法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水中动物活动的短片)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最喜欢片中的哪些动物呢?

学生:红鲤鱼、乌龟、螃蟹„„教师:你们知道1只螃蟹有几条腿吗?(大屏幕出示1只螃蟹图)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学生:8条。 教师:(大屏幕出示书中情境图)现在小明和小红想统计一下1~9只螃蟹的腿的条数,可他们只统计到4只螃蟹就遇到困难,你们谁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帮帮他们吗?下面请同桌的同学合作完成,看谁最快?

教师:5只螃蟹一共有多少条腿? 学生:40条。

教师: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4只螃蟹有32条腿,5只比4只多1只,就多8条腿,32+8=40(条)。 学生2:因为是5只螃蟹就是求5个8是多少?我用了“五八四十”这句口诀。

教师:这句口诀可以写出几个算式? 学生: 5×8或8×5两个算式。 教师:6只、7只呢?(同上)

教师:谁知道8只螃蟹一共有多少条腿? 学生:64条。 教师:这里是求几个几?怎样给它编一句口诀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8,9的乘法口诀。(板书:8,9的乘法口诀)

[点评:通过动画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灵活运用教科书提供的统计表,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自然引出新知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看情境图写算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知道了8只螃蟹一共有64条腿,你们能根据它写出乘法算式吗?

学生:8×8=64。(板书)

教师:9只螃蟹一共有多少条腿?学生:72条。 教师:是求的几个几呢?

学生:求的是9个8是多少。 教师:怎样列式呢?

学生:8×9=72或9×8=72。(板书) (2)看算式编口诀。

教师:你们能编出乘法口诀吗?请4个小朋友一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情况。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板书) (3)总结并记口诀。

教师:请小朋友观察8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8的乘法口诀有两句。

学生2:下一句口诀的积比上一句口诀的积多1个8。 教师: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第一句“八八六十四”表示8个8是64,第二句“八九七十二”表示9个8是72。

教师:如果我们忘了八九得多少,怎么办?

学生:想上一句,八八六十四,8个8再加1个8就是9个8,64+8=72,就可以想到八九七十二。

教师:齐读口诀。师生用拍手、对口令等形式练习记口诀。 (4)学习9的乘法口诀。

教师:你会编9的乘法口诀吗?请联系生活试一试。4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学习,再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学生1:1支钢笔9元钱, 9支钢笔就是9×9=81(元),可以编成口诀“九九八十一”。

学生2:前面我们学习8×9=72,再加1个9就是81,所以9×9=81,可以编成口诀“九九八十一”。(板书)„„

(5)找规律,记口诀。

教师:(课件出示1~90的数表)分别把9乘1~9的积圈起来,再找规律。小组合作完成,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1:相邻两个数相差9。

学生2:几乘9,积就是几十少几。

学生3:积的十位上的数加上个位上的数都等于9。

学生4:从上往下看,积的个位上的数字依次减少1,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增加1。

学生5:有的积的个位和十位正好换了一下数字。 师生互动,做手指游戏。

教师:告诉你们一种记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先观察老师的手指变化,再跟着一起学。

(课件出示下面的口诀,教师做手势,学生跟着做。)一九得

九、二九十

八、三九二十七„„九九八十一。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这两道题表示什么意思?计算时用哪句口诀?为什么?(同桌议一议)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只要是一位数与9相乘,就可以通过“几九多少”的口诀进行计算。 [点评: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扶放结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观察、讨论、比较,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学生很快掌握了8,9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轻松和乐趣,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男女同学对口令记口诀

2开火车口算乘法91 2 3 4 5 6 7 8 9 3

游戏:找朋友老师请4个小朋友分别拿着数字卡片:

32、8

1、6

4、72站在讲台前面,下面小朋友手中拿着算式卡片,如果发现算式的得数与讲台前面的数相等,就站在一块,看谁先找到自己的朋友。4×8 8×8 9×9 8×9 8×4 9×8 [点评:运用对口令、开火车、游戏等多种形式,突出了练习题的趣味性、开放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新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希望今后继续努力。

[点评:让学生自己小结、质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四川省宣汉县中小学教研室张宁) (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一完小刘定美)

8,9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

1、例2。 【教学过程】

1教学8的乘法口诀 (1)看情境图写算式。 教师:(课件出示书上情境图和统计表)刚才小朋友们知道了8只螃蟹一共有64条腿,能根据它写出乘法算式吗? 学生:8×8=64。(板书) 教师:9只螃蟹一共有多少条腿? 学生:72条。

教师:是求的几个几呢? 学生:求的是9个8是多少。

教师:怎样列式呢?学生:8×9=72或9×8=72。(板书) (2)看算式,编口诀。

教师:你们能编出乘法口诀吗?请4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学习。 学生:汇报合作学习情况。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板书) (3)总结并记口诀。

教师:请小朋友观察8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8的乘法口诀有两句。

学生2:下一句口诀的积比上一句口诀的积多1个8。 教师: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第一句“八八六十四”表示8个8是64,第二句“八九七十二”表示9个8是72。

教师:如果我们忘了“八九”得多少,怎么办? 学生:想上一句“八八六十四”,8个8再加1个8就是9个8,64+8=72,就可以想到“八九七十二”。

教师:齐读口诀。

师生互动——做徒手操。要求做完一个八拍就齐声说口诀:一八得八等等。(放录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一八得八)

二、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二八十六)„„

八、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八八六十四)

九、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八九七十二) [点评:由于学生已有编1~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和认知基础,所以在8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构建8的乘法口诀,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2教学9的乘法口诀 (1)看算式编口诀。

(板书:9×9=81)教师:谁能给它编一句口诀吗?请4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合作学习情况。(板书:九九八十一) 教师:九九八十一你是怎样理解的? (2)找规律,记口诀。 教师:齐读口诀。

教师: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1句,表示9个9是81。

教师:(课件演示)出示1~9的数表,分别把9乘1~9的积圈起来,再找规律。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学生1:相邻两个数相差9。

学生2:几乘9,积就是几十少几。

学生3:积的十位上的数加上个位上的数都等于9。

学生4:从上往下看,积的个位上的数字依次减少1,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增加1。„„

教师:告诉你们一种记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先观察老师的手指变化,再跟着一起学。

(课件出示下面的口诀,教师做手势,学生跟着做)一九得

九、二九十

八、三九二十七„„九九八十一。

[点评:9的乘法口诀教科书上虽然只有1句,但它与前面学习的1~8的乘法口诀中一个因数是9的口诀有实质性的联系,引导学生把这些口诀集中起来对比、整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口诀的掌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吸管。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树人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桌的大小就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大,你能想办法告诉木器厂的经理课桌应做多长吗?你准备用你身边的什么东西来量课桌的长度?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文具盒量、有的用铅笔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作业本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学生自由量后汇报,教师板书记录:课桌大约有3支铅笔长,大约有3本数学书长,大约有2个作业本那么长,大约54厘米长„„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奇怪,教室里的课桌都是按一样的尺寸做的,可你们量出的结果却为什么不一样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因为我们测量的工具不同,所以测出的结果不同。把哪个结果告诉经理,能使经理清楚地知道桌子有多长?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2.导入课题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请仔细观察这些商品上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冰箱高165厘米,牙膏盒长22厘米,文具盒长20厘米。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这些商品常常用什么做单位来度量长度,引出并板书课题。(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点评:这一环节将生活导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测量结果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找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量课桌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尺子上有刻度,有很多数(随学生的汇报,课件显示尺子上出示0,1,2,3等数), 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 (课件闪烁0刻度) 。有表示厘米的字母“cm”,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点评: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对尺子的充分观察中自主认识长度单位,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探究二:建立1厘米的概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教师:尽管同学们的身高不同,但1厘米却是一样长的,结合你或同学的身高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学生自己用手比出1 cm的长度)刚才有的同学比1厘米有这样长,有的比的这样长(师边说边比),1 cm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 cm长,从2到3也是1 cm长„„课件演示1 cm的长度。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 cm。(如果学生问到1小格,教师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学习。)学生找身边长度大约是1 cm的物体。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小纸条的短边长是1 cm。图钉的长是1 cm。小方块每条边的长是1 cm (全体验证小方块每条边是1 cm长) 。 手指的宽约是1 cm (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 cm,之后汇报,投影反馈) 。请孩子们再用手比画一下,1 cm是多长呢? (学生比画出1 cm的长度) 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 cm有多长?刚才有的同学在观察尺子时发现尺子上有字母“cm”,它表示厘米,我们今后在写厘米时,就可以直接用这个字母“cm”表示。(教师板书:1 cm)

[点评:通过观察,结合想象引导学生自主建立1 cm的概念,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1 cm长的物体,有利于加深学生对1 cm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究三:认识几厘米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里面分别有几个1厘米?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2 cm大约有多长。

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6 cm长?从哪儿到哪儿是8 cm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 cm长?

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点评:学生从尺子上找1厘米、几厘米的具体长度,以及用手比画2厘米有多长,使学生形成了初步的估测能力,为下面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体验,掌握方法 1.估一估

(出示喝牛奶的吸管)让学生估一估,有多长? 2.量吸管的长度

刚才大家估的只是一个大概数,要知道吸管的准确长度究竟是几厘米长,应怎么办?学生试着用尺子测量吸管的长度,量好了可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用直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零刻度对准要量的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的是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3.量课桌

现在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你有办法了吗?量一量吧。学生同桌测量,量后交流,注意对误差的说明。师生共同确定把哪一个数据告诉木器厂的经理。

[点评:通过估一估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实际测量体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并与同桌合作量出课桌的长度,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厘米长度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1.填空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56页例1,让学生填一填。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课件出示) (1)数学书的长大约为20 cm。 (2)家里门的高度大约为2 cm。 (3)爸爸的身高是170 cm。 (4)黑板宽约3 cm。 3.断头尺量橡皮的长度 出示没有零刻度的直尺,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用这块断尺子量出橡皮的长度,再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量的方法。

4.介绍数学文化

教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行测量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课件展示古时人们如何测量,介绍数学文化。) 5.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测量自己一庹、一拃的长度及肩宽等人体身上的数据 .[点评:这一环节可谓学以致用。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等活动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估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以及用不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总结

反思,拓展延伸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回家后,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作单位的?

[点评: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大舞台。]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付秋萍)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一)(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的内容。 1认识直尺和厘米 (课件出示直尺)请小朋友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反馈交流。 学生:有数字。 教师:有哪些数字? 学生1:有0,1,2,3„„这些数。 学生2:有很多线。

学生3:有字母“cm”。

教师:你知道“0”这个数在这里表示什么吗? 学生1:表示起点或者开始。

教师:这些线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刻度线。“0”对着的这条线,我们就叫它“0”刻度线。教师:字母“cm”是什么?它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厘米,厘米是量长度的单位。[板书:厘米(cm)] 2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师:1厘米有多长,你知道吗? 教师:(课件演示)直尺上,0~1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以写成1厘米。你知道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吗? 教师:请在你的直尺上找到0~1。0~1这一小段是多长? 学生:1厘米。

教师:0~1这段的长度是1厘米,那么7~8这一段的长是多少?(1厘米)直尺上还有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厘米? 学生:3~4,5~6,9~10„„ 教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直尺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教师: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比一比(拇指尖和食指尖张开的距离),1厘米有多长。比好了举起来互相看看,比对了吗? 教师:放下直尺,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课堂活动第1题)小朋友们都有10个小手指,请用你的小手指的宽去和直尺上的1厘米比比,找找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教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1:橡皮的厚度大约1厘米。

学生2:数学书的厚度大约1厘米。„„

教师:我们感知了1厘米的长度。那么2厘米有多长,你能在直尺上找出来吗? 学生3:从0~2这一段的长是2厘米,从3~5这一段的长是2厘米。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强调:0~2就是2厘米。) 教师:你能在直尺上指出5厘米和8厘米的长度吗? 学生4:从0~5的长度就是5厘米,从0~8的长度就是8厘米。 教师:从0~9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15的长度呢?从0~20呢? 教师:从0到几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小结:孩子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了直尺,也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我们认识这些是为了做什么呢?(板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点评:通过从直尺上直观感知1 cm、用手指比画出1 cm,到联系实际想象出所见过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cm,再到认识几厘米,由直观到抽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厘米”这一概念形成较好表象。]

3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1)(出示1支7 cm 长的蜡笔)这是一支小蜡笔,先想一想它的长度有几厘米。你能用直尺量出小蜡笔的长度吗?量好后,给同桌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2)独立操作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并作一定的指导) (3)请学生操作演示。

学生1:把一端对准0,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7,这支蜡笔长7厘米。 学生2:左端不对准0,1厘米1厘米地数出长度。

教师小结:在量蜡笔的长度的时候,我们要把蜡笔紧靠直尺,一般应把测量蜡笔的一端对准0,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

(4)量小棒。

教师:(出示1根9 cm长的小棒)请量出小棒的长度。

教师:小棒长多少厘米?(齐说)教师:你是怎样量小棒的长的?学生:(在展示平台上边演示边说)把小棒紧靠直尺,左端对准0,另一端对着9,所以就是9厘米。

(5)量喜欢的物品。

教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选你喜欢的物品量一量,请同桌检查,量对没有。学生操作后交流。

[点评:让学生试着测量小蜡笔的长度,并说出自己的测量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测量,无一不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学生在自主测量活动中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方法。]

(重庆市北碚区实验小学李华玲) (重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吴平)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体会分米的含义,建立1分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等于10厘米。

2掌握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学会了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你能估计一下,课桌面大约有多长? 学生:80厘米,90厘米,100厘米„„

教师:课桌面这么长,那我们在测量时是不是应该选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分米。

揭示课题:分米的认识 [点评:在上节课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单靠“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从而产生了一种认识的需要,并借助这种认识的需求,直入主题,引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教师:分米我们通常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

学生独立操作,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教师:把你指出的1分米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老师同时示范给同学们看。(用手指量出10厘米,并介绍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教师: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我们的手指尖到手掌心的距离大约是1分米„„

教师:1分米=10厘米,那么2分米是多少厘米?3分米呢?4分米呢? 学生:2分米=20厘米,3分米=30厘米,4分米=40厘米„„

[点评:通过教师的介绍以及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1分米这个长度概念的表象。]

2运用合适的单位量长度

教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认识了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分米”。刚才我们还估计了课桌面有多长,现在有几个组的小朋友正在测量他们课桌面的长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看了他们测量课桌面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你们想不想量一量你们自己的课桌面的长和宽,或者是板凳面的长和宽? 分组活动: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小组的同学合作,动手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或者是自己板凳面的长和宽;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测量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里。(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课桌面的长课桌面的宽板凳面的长板凳面的宽抽生汇报测量的结果,纠正测量不准确的情况。

[点评: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知可以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表达物体的长度单位后,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既进一步巩固了测量的方法,又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学教科书第60页第6题。小组同学互相合作,量一量手臂的长度,并把量得的结果填在书上的表中,并将量出的结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合作参与。

教师:说一说,谁的手臂最长? 学生:我们小组里我的手臂最长。

教师:看到表中数量,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1:我发现了同学们手臂的长短都不一样。

学生2:我发现小明的手臂要比我的手臂长××厘米。

学生3:我还发现个子高的同学手臂通常要长一些,个子不高的同学手臂要短一些。„„

教师:同学们不仅会测量物体的长度,还能发现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可真不错。 [点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一系列的测量、记录、观察、发现问题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测量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数学课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分米)对了,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去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其他成员,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吗? [点评:归纳整理新知的基础上,给学生留下学习的余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危谊)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吴平)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1认识分米,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7页下半部分,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书后反馈。 学生1:我们知道了分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它比厘米大。

学生2:我还知道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学生3:我知道了1分米=10厘米。请学生填书上的空。

教师: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分米,并用手指比画一下(拇指尖和食指尖张开的距离),看看1分米有多长。请学生反馈比画的过程,并展示比画的结果。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米,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教学课堂活动第1题。请学生在三角板或直尺上比一比,自己一拃大约有多长?学生独立活动后小组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一拃长大约是1分米。

2教学例2 教师:请大家先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面有多长、有多宽。

4人小组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测量前,小组内作好分工,落实测量人员和记录人员。小组活动后在全班组织反馈。

学生1:我们在测量时先将直尺的零刻度对齐课桌面的一端,量出20厘米后,作一个记号,接着又再量,然后把每次测量的数据加起来。

学生2:我们量出课桌面的长大约是57厘米,宽大约是40厘米。

学生3:课桌面的宽还可以说是4分米,课桌面的长还可以说是5分米7厘米。

学生4:我们量出的结果跟他们不一样,我们是58厘米,宽41厘米。 教师:由于我们在测量的时候,有时候直尺稍微放歪了一点,有时候读数的时候不准确,有时候我们的直尺不标准,这些都会使我们的测量产生一点误差,但我们应尽量测量准确。

(重庆市北碚区实验小学李华玲)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1,2题及练习十三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1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 学生:黑板很长,用学生尺量要很多次才能量完,很不方便。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教师:请大家看教科书第62页的第一段话,把它读一读。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 [点评:利用学生已有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去进行测量,让学生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的不便,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学生1:我发现1米比1厘米长多了。

学生2:我发现了1米里面有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学生3:我还发现米尺上每10厘米处的数字都要大一些。 学生4:我发现1米大约有我两个手臂伸平那么长。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1:教室门的宽大约是1米。 学生2:我的身高比1米多一点。 学生3:我睡的床大约1米宽。„„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 学生: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量门、窗的长、宽,量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 [点评: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自主发现与米有关的知识。同时,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长度为1米的物体,使学生对米有了直观的认识,感受到“米”这一单位的作用,较好地建立起米的表象。]

2教学例1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学生:黑板的长约3米,宽约1米。

三、巩固练习

1教学第64页课堂活动

第1题,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一量身高,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的表中。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1: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行测量。 学生2:请被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号,再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

学生3:测量时被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度算起。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从填好的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们这组×××同学最高,××同学最矮。 学生2:我还知道我和×××的身高相差5厘米。

[点评:测量之前让学生思考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

2教学课堂活动

第2题请你找出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学生量后再告诉同学或老师,看你估计得对不对。

四、课堂作业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第2题学生填后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五、反思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重庆市北碚区实验小学李华玲)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吴平)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一)(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及第63页例1的内容。 【教学过程】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教师:(出示米尺)这是米尺,它的长度为1米。观察米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活动。每4个人一把米尺,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观察、研究米尺。

教师:说一说,在观察米尺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米尺比直尺长。

学生2:我发现米尺上1米正好等于100厘米。

(请每一位同学仔细看直尺)(板书:1米=100厘米)„„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从米尺上发现1米=100厘米,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张开自己的两臂,用两臂来比一比(学生用左右手拿住直尺的两端,再把米尺取开),看1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充分感受1米的长度。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感受到了1米的长度,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呢? 学生1:我们两臂张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2: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1米。„„

教师:同学们的例子举得真好,那么,在实际测量中,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米作单位呢? 学生:量黑板的长度、书柜的高度、我们的身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那么刚才上新课前,老师提出的“黑板有多长?”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了吗? 学生:能。

2用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1)活动前讨论。

教师: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1:注意测量的方法对不对。

学生2:注意测量的过程中数据不要记错了。

学生3:还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要团结合作。 教师:下面就请小组分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作好记录。 (2)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进行正确的测量。 (3)汇报活动结果。

教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测量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我们一边量一边作记号,量出结果是黑板长大约有4米„„

[点评: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米尺和建立1米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形成概念的整个过程。在本环节中倡导了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学生的思路。]

3测量身高

教师:刚才同学们非常认真地测量了黑板的长度,你们想不想量一量自己有多高? 学生:想。

教师:那么你们准备怎么测量自己的身高呢?小组的同学可以商量一下。 分组讨论,抽生汇报。

学生1:我们先用米尺从一个同学的脚跟开始量,一边量一边作记号,还要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再进行计算。

学生2:我们准备让被量身高的同学靠着墙壁站直,然后在他的头顶作记号,再用米尺量出墙根到记号中间的这段距离。

学生3:可以直接用卷尺,从脚跟拉到头顶。„„

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测量身高的活动,并作好记录。抽生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教师: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1:从表中可以看出××最高。

学生2:我们这一组的同学的身高都差不多。„„

[点评: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注意对实践活动方法的引导。通过对小组同学身高的测量,了解到测量身高的多种方法,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方法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危谊)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例2,练习十三4~10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测量较长物体或距离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米用什么字母表示?(m),米与另一个长度单位——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教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多宽呢?学生随意猜。 教师:要想准确地知道它有多长、多宽,该怎么办? 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教师展示准备的测量工具:卷尺、米尺、绳子、学生尺)

教师:请4人小组选择测量工具,并小组内思考,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1:我们这组用卷尺量。测量时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较准确。 小组2:我们这组用米尺量,测量时要在每次测量完处作好记号。还要注意每次都要对齐0刻度。

小组3:我们这组用绳子量,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

教师:大家考虑得很周到。请各小组的同学作好分工,然后进行测量。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再交流测量结果。 小组1:我们这组用卷尺量得教室长„„宽„„

小组2:我们这组用米尺进行测量,测量速度比用卷尺量要慢得多。„„ 教师:虽然大家用的工具和测量的方法不同,但都发现教室的长大约是„„宽„„

[点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测量的注意事项、合作进行测量、汇报测量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2测量立定跳远的距离

教师:学会了测量长度后,我们可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立定跳远的距离,该怎样测量呢? 学生1:可以在地上用粉笔画一条横线,起跳时脚尖紧贴横线,起跳落地后马上用米尺进行测量。 学生2:还可以把米尺的0刻度对齐起跳线,摆放在地面上,同学跳完后,用另一米尺紧贴同学的脚后跟看刻度。

学生3:还可以把卷尺拉直放在地上,在0刻度线的地方起跳,跳完后直接就可以在卷尺上读出脚跟所在的刻度。„„

下面,就请两人一组,测量自己5次立定跳远的距离,并在数学书第65页上作好记录。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测量完后请学生思考:跳得最远的一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你还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3测量两臂间的距离

前面我们通过测量知道了自己的身高,其实在我们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现在就请四人配合,用卷尺测量自己两臂之间的距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测量,你们有什么发现? 教师:有不一样的吗?是什么原因? 学生:我发现自己两臂之间的距离跟自己的身高差不多。

[点评: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测量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增强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测量方法时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

三、独立练习

教学练习十三第4~8题。教师引导学生看懂图题后,请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1练习十三第9题

教师:如果我们想测量一棵大树的树干一周的长,可以用哪些办法?学生:„„教师:请大家课后自己选一棵大树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2练习十三第10题

回家选择一些物体量一量长度,并把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点评:把测量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不仅让学生学会根据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重庆市北碚区实验小学李华玲)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吴平)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例2。 【教学过程】

教师:前面我们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吗? 1分组讨论

(1)你们小组准备用什么工具测量? (2)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注意事项

学生1:我们小组准备用米尺量,由于米尺比较短,一次不能量完,所以应边量边作记号。测量时要注意记录要准确,计算时要正确。 学生2:我们小组准备用线沿着教室的墙壁角从一头拉到另一头,然后再用米尺量出线有多长,就知道教室的长是多少。测量时要注意线要拉直。学生3:我们是用卷尺直接量的。„„

3分组进行测量活动

(1)选择合适的工具和长度单位及测量方法。 (2)分工合作量教室的长和宽,作好记录。

(3)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学生:我们这一组是用米尺量的,结果是教室长7米,宽5米„„

[点评: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4拓展运用

(1)第65页第6题。实践活动:把两臂伸平,用卷尺量一量,再用两臂之间的距离与自己的身高比一比。教师:一边测量,一边记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观察并汇报记录。[点评:注意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延伸,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观察、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2)第66页第7题、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

(3)第66页第9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可以用哪些办法量出树干一周的长。

第三篇:粤教版九上政治提纲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里?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特点?

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

2、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P6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7

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7

4、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P7

“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6

5、党的基本路线P7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1)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7(2)为什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8、坚持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9、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P8倒数第三段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

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0、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2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公有制包括哪些内容?P15非公有制又包括哪些内容?P16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P16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公有制经济的作用——P16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P16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

7、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8、我国分配制度的作用(意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1、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或必要性?P26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3、国家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5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P26

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实行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6、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容: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8、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9、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怎样的方针?P35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P36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3、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P36

4、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或共同富裕的含义/怎样理解共同富裕?):P36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5、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或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

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8、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P44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2)、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及中国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性质)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内容)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意义是什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7、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5

8、依法治国的含义: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实行依法治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P45

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或怎样依法治国)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含义自己看书做到熟悉)

10、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1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P46

12、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重要性)。P46

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3、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1)信访、(2)电子邮件、(3)电话、(4)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5)通过媒体舆论监督

14、如何行使监督权利?我们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1、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P54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2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P54

我们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4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精神。

1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如何?P86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 渊源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 继承和 发展。

12、科学发展观P84

(1)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第一要义:发展(4)核心:以人为本(5)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6)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3)地位:(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5、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54

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关系: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7、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含义)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内容:P55

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10、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地位: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P55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三单元科学发展振兴中华

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P66第一段)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2、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和平,谋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3、当代时代的主题是什么?(P66 黑体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为什么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它们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2)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安宁。

5、 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如何?P67第二段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1)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 前提条件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2)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6、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

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7、国际竞争主要表现是哪些?其实质是什么?P73

主要表现:原料的争夺、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P74第一段黑体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9、在当代,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10、什么是时代精神?P76

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3实施科教兴国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85 14我国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教育的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15、科教兴国的内容(含义)是什么?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16、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7、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P86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8、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P8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9我国的资源状况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P86

20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什么?P86

我国环境形式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什么?其要求是什么?P87

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要求: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2、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P 87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23、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4、如何节约资源?P87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5(1)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P87(2)如何保护环境?环境保护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1立报效祖国之志

1、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系 (1)祖国命运影响 个人前途。

(2)国家的兴旺、富强也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2、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P96黑体字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是当代中国青年精神世界的主流。

3、中学生如何把立志报国落实到行动上?P96第三段

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以振兴中华为已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4、崇高的理想有什么作用?

崇高的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P104 有什么意义?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理想的意义:P104第四段

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6、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是什么?P104第五段

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7、艰苦奋斗的含义:

艰苦奋斗就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畏困苦,坚持不懈地奋斗。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8、艰苦奋斗的意义:P104-105三点黑体字

(1)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2)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3)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9、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10、学习压力有什么积极的消极的作用?P114

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过度的学习压力又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11、如何面对学习压力?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12、学习上我们怎样学会适度的加压与减压?P114

如果没有学习压力,我们就要自觉适度加“压”,即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学习压力过大,我们就要学会缓解,如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等。

13、如何面对考试?在学习过程中应理智面对考试。考试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面对考试,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4、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P115。

原因:面临的考试很重要;考试难度大;他人或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自身的实际能力等。 影响:考试焦虑往往会影响我们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还可能导致考试失败。 15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是什么?P115

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 16如何学会正确选择就业?

(1)首先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2)其次,在就业选择上要考虑几个因素: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需要。(3)再次,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4)最后,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

17、爱岗敬业的地位: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18、爱岗与敬业的含义分别是什么?P116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19、爱岗与敬业之间关系?

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的人,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

20、什么是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有什么关系?P116

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

关系:爱岗敬业是奉献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奉献社会是爱岗敬业的最终目的。

2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奉献社会。

第四篇:粤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

说明:带★符号,特别重要,是常考点。

1.1 感知祖国发展的脉动

一、改革开放 中国奇迹

1、什么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指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改革开放的重要事件和节点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角。 (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4)201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5)2016年, 中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

3、改革开放的目标?

(1)促使国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从经济社会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转向到全方位开放、融入世界,在与他国的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4、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强大动力,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使社会财富像泉水般涌流出来。

5、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著变化)具体事例(表现)? ①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我国出口贸易排名全球第一 ③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

④中国建造首艘航母——“辽宁号”

⑤“亚投行”得到世界认可与支持,“一带一路”成功展开

1 ★

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

(2)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

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8、什么是经济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是指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我国经济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状态。 ★

9、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点 (1)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增长动力切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新常态下,我们要追求的是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我国的基本国情(最大实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或主要表现 (1)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 (2)地区发展不平衡

(3)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4)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性质上:我国已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发展程度上: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初级阶段。 ★

4、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意义

①对国家: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根本依据) ②对个人:是我们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5、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2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我国国情的“两个没有变”

(1)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7、我国的根本任务(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和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①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②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具体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实现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理论,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保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动力)

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1)邓小平理论(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最新理论成果)

6、我国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几个易混点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4)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10、(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0、两个百年目标是什么?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2050)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 ★★

11、青少年该怎么做?

★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少年该怎么做?(中国梦) 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②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勇担责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做守法的公民。

★⑵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青少年该怎么做?(资源、环境、民族团结、一国两制)

①思想上: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宣传、支持和拥护依法治国方略;

②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具体做法); ③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4 ★(3)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青少年该怎么做?(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 ①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 ②增强民族自尊心、危机感、责任感;

③关注国内外大事,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④树立理想,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

⑤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1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分别是什么?

⑴共同理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⑵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

13、活动形式和调查方法?

⑴活动形式: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图片展览。 ⑵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寻问有关人员(老师,老红军等)、实地采访。

1.2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中国各民族人口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意义?

(1)地位: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意义: ①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

②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 ③调动了各民族人民的积极性

4、我国省级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5 ★

5、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共同繁荣的前提。 ★

7、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取得的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国家贯彻落实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④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⑤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帮助等。

8、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什么?

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等。

9、我们青少年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①积极拥护和宣传我国民族的民族政策。

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的学生。 ③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10、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样做?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国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③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 ★

11、列举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①蒙古族:“那达慕”,②藏族:献哈达、 ③回族、维吾尔等民族:“开斋节”④傣族:“波水节”

二、祖国统一

共同心愿

1、为了解决祖国的统一问题,党和国家从特殊的历史原因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方针? 一国两制

2、一国两制的内容?

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 6 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允许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保持着繁荣稳定,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巨大成功,中国统一大业得以大大向前推进。证明“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和海内外中华儿女梦梦寐以求的心愿

5、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方针(或对台政策、基本态度) (1)基本原则、基础、前提: 一个中国 (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基本立场态度:

坚持和平统一为主,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6、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①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②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③积极拥护好支持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④自觉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2.1社会治理

政府依法主导

1、“一府”是指人民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机关)

2、什么是依法行政?

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 ★

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必要性)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4、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哪些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制定相关社会治理规则、政策和标准体系, ②提供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 ③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管,

7 ④维护社会良好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等。

5、社会主体合作共治,主体有哪些?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

6、社会主体合作共治的地位?

社会主体合作共治,是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7、社会主体合作共治的作用?

各社会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良性互动,能够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治理整体合力。

8、政府的形象是人民的公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9、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政府要依照行政程序,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依法担责、依法追责。

10、什么是法治政府?

各级政府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1、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3)通过公开透明的机制,让人民群众看得见、监督得到,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参与 。

12、建设法治政府对政府的有哪些要求?

政府要依照行政程序,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依法担责、依法追责。 ★

13、应该如何为社会治理做贡献?

(1)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3)这社会治理建言献策等

14、我国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基本准则? (1)我国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3)宗旨:为人民服务 (4)准则:对人民负责。

2.2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一、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1.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重要内容,是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和民主的保证。

2.人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是“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贯彻。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4.公共事务

(1)含义: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体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让他们共同受益的事务。

(2)一般来说,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但在现代社会中,公众的积极参与在公共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5.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

(1)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公共管理的社会资源,既有利于节省管理成本,也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2)可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3)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可以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和民主。

(4)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公民自身参与其中,有利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有助于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搭起良性互动的桥梁,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6.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组织化水平的提高, 也为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7、公共决策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它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为了加快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提高制定公共决策的质量,公民的积极参与是必要条件。

二、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与方式

(一)民主选举

1、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2、人民行使权力的有效途径是选举

3、民主选举权利与选举权。

(1)选举权是指选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2)民主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的权利,如选举国家领导人、村(居)委会干部等。

4、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人身自由权利。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民主协商 (1)含义:

民主协商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民主形式。

9 ★(2)形式

政治协商制度、公共论坛、立法听证等。 (3)意义

民主协商可以广泛达成決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三)民主决策

1、含义:民主决策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与方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参与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1)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2)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相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3)社会听证制度: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4)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四)民主管理

1、重要性: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现阶段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这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的途径。

(1)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注意:不是国家政权基层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说“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就是错误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机构)扩大基层民主自治,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但并非等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

(五)民主监督

1、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 (1)主体:公民

(2)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

2、监督权的含义和内容: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 有利于保证依法行政的推进。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1)信访举报制度(2)网上评议政府(3)电话、手机短信(4)当面提意见

10 ★★

5、公民行使监督权应该注意的问题:(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该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三、我们中学生应当如何参与公共事务?

①初中生还没有年满18周岁,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目前,我们可以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②从小培养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我们可以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的发展建设,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参与公共事务,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 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民主选举,参加社团活动。我们还可以为社区公共事务建言献策,参加社会服务,如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帮扶活动、助残活动等。

3.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背景

中国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对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发展。 ★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 理念就是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5、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二、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1、我国资源状况的特点(资源国情)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我国环境形

2、势的总特点是怎样的?(环境国情)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一种形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

5、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什么要坚持节约、保护环境?(意义)

(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11 (2)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5)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8)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6、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怎么做?

①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③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

④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采取鼓励性措施,如节能补贴等政策。

7、建设生态文明,你打算怎么做?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做到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将垃圾分类处理,使用节能电器,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或自行车,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

(3)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同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8、建设生态文明,青少年能做些什么?(具体做法)

①出门不坐或少坐私家车,多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低碳生活) ②使用环保购物袋;

③出门自带水杯,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④不燃放烟花爆竹;

⑤使用节能电器(开关、充电池); ⑥空调温度调到不低于26度;

⑦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攀折花草树木。

三、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我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2、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

3、目前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主要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

中国人口发展已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平稳增长轨道。 ★

5、人口面临什么新问题?(新特点)

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结构和分布不合理、性别比失衡 ★

6、人口政策的完善(全面二胎)

12 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我国仍然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二胎只是完善我国的人口政策 ★

7、人口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8、目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素质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变得尤为重要。每个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的压力,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

3.2民生优先

造福人民

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什么是“民生”?

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

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

3、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目标)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

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为什么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①我国民生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政府是为人民的政府,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政府工作的准则和宗旨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政府要在发展中保障和发展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⑤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5、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⑤有利于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6、党和政府应该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之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②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

③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建立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解决好民生方面的公平问题 ⑤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

7、近年来我国正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解决民生问题?

13 ①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

②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③精准扶贫和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 ④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 ⑤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

8、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教材的观点?(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答: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其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④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⑤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⑥维护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

⑦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社会和谐

人人共享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 、内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4、加强社会建设的原因

(1)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实现。 (2)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

5、如何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1)加强社会建设,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2)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3)中学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我们要增强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主动了解社会问题及政府的相应政策,积极关心和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出一分力量。

6、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⑤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

7、党和政府采取的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社会和谐?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4 (2)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3)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4)统筹发展城乡经济,重视“三农”问题,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新发展战略等。

(5)坚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四个尊重”方针,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8)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青少年能为民生回題做些什么?

(1)关心我国的相关民生政策,关注国计民生:(2)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为解 决民生回题建言献策:(3)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4)积极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奉献社会等。

9、从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做法。

(1)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做法:

①民主法治:国家要完善民主制度,扩展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途径,并培养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让公民享有表达民意的机会,能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与管理中;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法制,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继而全民能树立法律信仰、法治意识、自觉守法,达到全民守法。

②公平正义:国家完善社会制度,保障各项社会事务的公平与正义;公民能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树立公平意识,正确对待差异,不歧视他人,并根据具体情况看待公平;能树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维护规则与社会正义。

③诚信友爱:完善诚信体制的建设,加强诚信、友爱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公民要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自觉关爱弱势群体,关爱需要帮助的人,礼貌友善待人。

④充满活力:国家加大对创新与良性竞争的鼓励、激励人才、完善政策和制度,激扬社会活力;公民要加强学习能力,锐意创新,通过良性竞争提升能力,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⑤安定有序: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及社会规则,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的维护,其他国家部门做好维稳工作,解决社会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社会、组织的规则,服从社会秩序。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打击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的改造;公民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节约用水、用电,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与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

10、(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发现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答:部分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讲卫生;吃穿攀比、浪费资源等。

(2)为学校开展的“构建和谐校园”活动设计活动形式和宣传口号。

15 答:活动形式:主题班会、黑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 宣传口号:构建和谐校园,争做“四有”新人

(3)针对校园里的不和谐因素,对学校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 ①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②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③加强学校管理,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④与社会、家长密切配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等

第五篇: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3.2制取氧气3

3.2制取氧气

教学目的

了解催化剂的概念。直到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

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和制备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和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所起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量筒、带导管的橡皮塞、带铁夹的铁架台、集气瓶、

玻璃片、水槽。

3%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火柴、小木条、棉花。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提问]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多变一)

实验室制氧气反应原理的两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三.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AB → A + B

[提问]前面有哪些反应是分解反应?

氧化汞 + 氧气

HgOHgO2

[引言]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时,是不能再用实验室的方法制取

[阅读]P.17 “氧气的工业制法”

[板书]四.氧气的工业制法

空加压液氧(沸点-183℃)液氧 蒸发

气降温液氮(沸点-196℃)氮气

1.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2.原理: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控制温度使其分离

[小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布置作业]练习:P.78/ 1. 2. 3.

作业:抄写“分解反应”概念两遍。

P.78/ 4.

-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应急预案活动方案下一篇:原教师读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