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绿色消费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绿色消费是一种满足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战略的全面推进,绿色消费作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日益成为我国国民消费的共同追求。但是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确十分缓慢,困难重重。关键词:绿色消费;问题;对策21世纪是绿色世纪。

第一篇:绿色消费论文范文

绿色消费影响因素及刺激绿色消费对策研究

摘 要: 绿色消费是当前消费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推动绿色消费还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环境等都对绿色消费产生着不利的影响,为此,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消费;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倡导推广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必然现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逐步呈现出对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好环境的需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重点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因为绿色消费这种体现出更加注重社会环境效益价值的消费价值观念,进一步反映了人们消费质量、层次的提升,也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探索绿色消费,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1 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

在国际社会绿色消费的认可度很高,在国内也有着绿色消费生存发展的土壤,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约70%的人认可绿色消费,但是真正有所行动的不足40%。这种现象表明绿色消费有了一定基础,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不多,这其中,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1 消费意识

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人的消费观念是跟随人类社会进步而进步的,绿色消费不仅仅是理性的消费,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的内容。这种消费理念与传统的消费理念完全不同。要能够实现绿色消费,必须要消费者具备较高的生态环保意识以及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近几年随着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发力,我国居民在生态环保意识方面有力长足的进步,在消费当中,行为也在趋近生态化、绿色化。但是这种状况尚不能称为绿色消费。一部分人在消费中存在着明显的面子文化观念,攀比性质重,而也有一部分人对于环保并不重视,或者说表面重视而内心不重视,这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特别是在农村,一些地方禁止焚烧秸秆的横幅还在,但还是有人焚烧秸秆。一些地方明令禁止电、毒黄鳝、鱼,但还是有人去电鱼,因为野生的鱼比饲养的鱼更加值钱。

所以从一定角度上来说,现在绿色消费还是在少部分人中开展。真正要实现绿色消费,必须要社会公众普遍的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这在短时间内很难成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这是一场革命。为此必须要长时间的坚持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教育、引导和控制,多种途径构建绿色消费的氛围。

1.2 消费需求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有购买力并且有购买欲望的人群构成了市场,引申出绿色消费市场,则是有购买力,并且愿意购买绿色产品的人所组成的。

换而言之,绿色消费要成行,首先社会公众要具备购买绿色产品的欲望。实际上生态文明是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要,但是关于生态的需要,往往深埋在人的潜意识中,要从潜意识中激发出来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其次,有购买欲望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购买能力,但绿色消费品,在目前来看定价往往会比较高,很难被普罗大众接受。比方说,被允许的正常捕获而来的野生鱼在市场上的定价一般都在30~40元一斤,仿生态鱼相对便宜,至少都在13元以上一斤。野生鱼在市场上非常少,消费得起的人也比较少,但更多会选择仿生态鱼,而不是野生鱼,这是人们的购买能力所决定的。市场上最多的还是人工饲养鱼,这一类往往非常便宜,如鲤鱼、草鱼,市场上定价一般都在7元左右。在消费经济理论当中,人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和方式,如果收入高一般消费水平也比较高,但收入高也不一定就表示消費水平一定高,这还要受到预期收入和未来开支的影响。比方说,月工资1万元,看起来似乎还可以,但是考虑到还房贷、车贷、老人的赡养费、子女的抚养费等等,实际可供支配的收入很少,有些时候可能还不够,当然要注意,房贷、车贷可能是不理性消费下的产物。

1.3 消费环境

由于绿色消费意识并未成为社会上的主流,人们的消费意愿虽然尚可,但购买力不足。以至于目前社会上的消费环境并不利于绿色消费的发展。具体而言,绿色消费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经营者,绿色消费,消费的是绿色的产品,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对健康的追求加深,绿色产品的优势开始显现,很多消费者开始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绿色产品。而经营者在其中就看到了有利可图的一面,以绿色产品为幌子,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绿色产品多不胜数,但真正得到国家认可的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消费者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准确的判断。而由于购买力的限制,一些消费者在选择绿色产品时,往往会选择价格低廉的产品,但这一类产品很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甚至可能只是打着绿色口号幌子的虚假产品。而能够承受绿色消费的群体,在林林总总的“绿色产品”中也很难把握真正的绿色产品。

综上,绿色消费在国内尚未成为主流,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绿色消费意识尚未普及,完善的绿色消费市场尚未形成,人们的消费水平与消费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推广绿色消费,并取得成果,还需要走一段不短的路。

2 刺激绿色消费的对策建议

2.1 要让社会公众乐于消费

现在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也有一定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也是敢于消费的。但这并不是在绿色消费方面。比方说同样价位的新能源车和传统能源的车,只要还没有禁止传统能源车上路,那么就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传统能源车,而不是新能源车。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理念问题。所以要让社会公众乐于参与绿色消费才是关键问题,所以要积极的引导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培养理性的消费者。

首先,把握住当前时代的脉搏,把握住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的契机,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帮助消费者树立文明的消费观,要让消费者充分的认识绿色消费,了解绿色消费的好处,即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现代人对健康非常重视,这也是一个发展绿色消费的重要契机,要通过教育、引领使社会上出现长久不衰的绿色消费浪潮,而不是政府下了一份文件,在抓得紧的时候刮起一阵风,一旦放松就倒退。

其次,要引导消费,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鼓励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从现在的状况来看,由于绿色消费市场上的一些乱象,消费者并不乐于消费绿色产品,因为很多所谓的绿色产品并不能让消费者放心,这在国内单单依靠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实现往好的方面发展。而政府的调控则不同,在国内,政府的权威性是比较强的,如果政府出台一些措施,鼓励购买节能环保的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补贴,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例如说新能源汽车,现在大街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就是得益于购买新能源汽车有补贴。

最后,要通过教育宣传绿色消费知识,如将绿色产品购买、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广泛的推广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正确的辨识绿色产品,才能保证绿色消费的顺利实现。这需要政府在绿色产品的认证上予以配合。

2.2 要讓社会公众有钱消费

消费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可支配资金,有钱才能有消费能力。尽管目前我国大部分人在开始习惯提前消费,但是由于提前消费而导致还不起银行贷款,而致使信用降低的例子比比皆是。房奴、卡奴为什么多,就是因为收入不够高,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进行了不理性的消费。所以要采取措施,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比方说政府出台的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增加农产品收购最低价格,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等。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必须要进一步完善,要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让消费者将钱从银行取出来用于消费。

要注意,让社会公众有钱消费,但不是盲目的消费,必须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把消费建立在经济实力的允许范围内。比如说买车的问题,现在相对较好的新能源车约10万左右,当然也有非常昂贵的,也有非常便宜的,若确实要购买,就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甚至还可以不用买车,买车的根本目的是代步,没有车可以步行、可以骑行(共享单车)、可以乘坐公交。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绿色消费的行为,也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

2.3 要让社会公众放心消费

实际上消费者乐于消费,并且有钱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绿色消费,但是并不一定长久。若要长久,必须要让社会公众放心消费。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通过制定并完善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法规,扶持绿色消费市场,并逐步规范和完善绿色消费市场。比方说利用税收减免政策来扶持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者说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来推动绿色产品开发与生产,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快速替代传统的、有害的生产方式。同时要建立并完善绿色消费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完善的绿色产品认证标准体系、检测体系。

其次,强化监督管理工作,重点要从绿色消费的源头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上下功夫,严格质量检查与打假,严格绿色产品认证,培育绿色产品先进品牌和专利,并且要积极引导推动行业自律。务必做到,进入市场的产品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推动绿色经营。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事实上全过程的绿色管理,并不断探索强化清洁生产、绿色生产,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同时要强化绿色营销,以绿色为前提,开展营销活动,尽可能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自主自觉的争取相关职能机构的绿色认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绿色消费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时期,给绿色消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但是要把握住机遇,实现绿色消费,必须要深入的研究影响绿色消费发展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 陈凯.绿色消费模式构建及政府干预策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3).

[2]吴波.绿色消费研究评述[J].经济管理,2014,(11).

[3]劳可夫,吴佳.基于Ajzen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J].财经科学,2013,(2).

[4]白光林,李国昊.绿色消费认知、态度、行为及其相互影响[J].城市问题,2012,(9).

作者:史长宽

第二篇:略论我国发展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绿色消费的对策

摘 要:绿色消费是一种满足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战略的全面推进,绿色消费作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日益成为我国国民消费的共同追求。但是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确十分缓慢,困难重重。

关键词:绿色消费;问题;对策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一种适度节制并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为目的的消费模式,以其安全性、持续性、适度性成为21世纪全球消费的呼声。随着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已刻不容缓。但是,现实中我国绿色消费模式的建立却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阻力,进度缓慢。

一、我国发展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者消费水平参差不齐

绿色产品作为一种无污染、质量好并有利于健康的消费品,其价格要比普通产品高出很多。作为高消费产品的绿色产品,相应的也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整体收入水平还处于较低或中等阶段。同时由于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高收入地区或群体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还有部分地区或群体的收入水平却仅仅停留在维持温饱的水平。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就成为了绿色消费模式在短时间内不能在我国全面发展和建立起来的重要因素。

(二)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概念

绿色消费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消费,要求消费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责任感。但总体而言我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知还处在较低阶段,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的概念,从行为和意识上对绿色消费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消费者产生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使“反绿色消费”还占据较大的市场空间。例如为获得“绿色天然”的产品肆意破坏自然环境;追求奢侈豪华、热衷攀比,从而刺激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等。

(三)绿色产品消费市场鱼龙混杂

绿色产品必须经过国家相关认证机构严格审查才能进入市场。但是现实中,一些不良企业和商家看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需求和信赖,在产品宣传中假冒绿色产品,谎报绿色指标。使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失去信心。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提高本地产品的竞争力,以地方政府名义擅自给产品贴上“绿色”标签。使消费者很难辨别其所消费的产品是否是真的“绿色”产品。从而造成了绿色产品消费市场的鱼龙混杂,制约了绿色消费的实现。

二、发展绿色消费的对策

传统的消费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资源耗竭型的消费模式,随着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全面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消费模式刻不容缓。

(一)建立完善有关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由于管理机制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相关产品没有统一的绿色检疫标准和认证机制,导致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混入绿色产品市场,造成市场混乱,从而使一些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失去信心。同时,由于政策监管上的缺失,我国绿色产品消费市场鱼龙混杂,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绿色产品种类少质量差的问题很难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所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例如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增加生态税、绿色税。从而引导企业向低耗能、低污染、高产能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

(二)发挥政府主导力加强政府监管

在绿色消费模式的建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力。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增加、鼓励和扶持绿色投资,不再为追求经济发展而盲目破坏生态环境,把绿色GDP的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严格执行相关的环保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高污染企业绝不姑息、坚决取缔,并严格加强企业排污管理。同时把政府宣传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为绿色消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建立健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概念

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概念是阻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消费者没有认识到个人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都相对薄弱,一些消费者还受到消费水平的先天限制和消费习惯的固化。要建立健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概念,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宣传使绿色消费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管理,从产品生产入手建立绿色产品生产线。

总之,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消费趋势,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同时要了解绿色消费的普及不是哪个部门、哪个群体和个人的责任,它需要我们社会全员的上下联动、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沈根荣.绿色营销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刘长生,简玉峰.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J].商业研究,2003.

[3]尹世杰.需要消费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

[4]俞海山.可持续消费模式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尹世杰,蔡德容.消费经济学原理(修订本)[M].经济科学出版社.

[6]杨家栋,秦兴方.可持续消费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朱玉 金镶玉

第三篇:绿色商业引导绿色消费的障碍分析

摘要: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模式,绿色商业和绿色消费是和谐统一的。目前,我国在引导绿色消费过程中存在障碍,解决障碍的关键是绿色市场主体之一——厂商应努力做好相关的工作。

关键词:绿色商业;绿色消费;和谐统一;障碍分析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一百提出了“发展绿色商业”并创建了“绿色商业发展基金会”,至此开始了我国“商业发展”的新纪元,“绿色商业”成为了商界的时尚。但关于其概念的界定仍然处于模糊状态,缺乏科学的定义和规范。绿色商业理论体系的框架尚在形成之中。2000年,尹世杰提出了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李明生提出了绿色消费观。程红等认为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循环系统。绿色流通是指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商品流通活动。这里的商品流通,是指商品自离开生产领域直至进入消费领域之前的整个所有权交易及实物流通过程。其行为主体以专业流通企业为主,同时,也涉及有关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

笔者认为,绿色流通基本上属于绿色商业,通过绿色商业引导绿色消费根本上取决于构建绿色生产、发展绿色产品、推行绿色营销。

二、绿色商业与绿色消费的和谐关系

绿色商业与绿色消费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统一的,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与完善的。

商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对引导生产与消费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商学界已经明确提出,发展“绿色商业”,就是要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国民健康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和改进我国的商业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商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模式。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国内学者文启湘教授则认为,绿色消费把人与自然摆在平衡协调的地位,以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为伦理基础,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包含了人类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念。注重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平衡:强调人的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人性的丰富性,注重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与优化。也就是绿色消费注重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不断与有续,以期实现可持续消费,达到可持续发展,不仅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讲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讲求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由上可见,绿色商业与绿色消费都是从保护环境出发,力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二者之间客观要求是和谐统一的。

三、绿色消费的模型建立

该模型是在一些经济学假设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绿色产品需求供给曲线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绿色和传统消费者、厂商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投入的费用分配状况,从而认清绿色产品市场发展的特殊性和相应解决核心。产品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本身,产品供给则来自于生产厂商。因此,这套模型将由消费者效用——花费曲线,生产厂商利润——销售量曲线和厂商——消费者损失分摊图三个部分组成。

1.两个基本假设

绿色产品需求供给曲线模型有两个假设前提。

Ⅰ消费者和企业都是理性人;

Ⅱ科技进步和规模生产能使绿色产品的相对成本降低。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

(1)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及政府对环境的逐渐重视。非绿色产品的生产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使绿色产品的相对成本降低。

(2)科技的日益发展会降低生产绿色产品的成本。

(3)在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充分形成时,将导致绿色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规模化生产将导致成本降低。

2.绿色产品与传统产品在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差异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下面将分别从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角度出发,探讨绿色产品与传统产品在市场上的差异。消费者效用——花费曲线(如图1所示)分析分别使用传统和绿色消费品的消费者在获得相同效用时所付出的不同费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考虑关于消费者的花费和效用规律上存在着收益递减规律:随着购买产品(一般属于日用品)的数量增多,得到的效用也越来越大,但效用的增加值越来越小。现阶段,使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的同类产品中,绿色产品的花费会偏高一些。因为花费中包含了一部分绿色生产成本。但正如假设Ⅱ所提到的。当社会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生产相同功能的产品,绿色产品的成本会比传统产品更低。因而,两条曲线必会存在一个交点P。当前,生产绿色产品的某时期处于F点效用时,对应的传统产品和绿色产品的价格会出现差异(图中的MN)。可见,现阶段要达到相同的效用,使用绿色产品的消费者必须比使用传统产品的消费者要付出距离为MN的利益损失。

由于社会性商品的生产供给主要来自生产厂商。而厂商的市场行为是与利润紧密相联的。厂商利润——销售量曲线中。描绘了分别生产同类传统产品和绿色产品的企业供给消费者相同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不同利润(如图2所示)。

一般产品的销售量越大,厂商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多。随着产品市场的不断成熟,竞争者间的激烈竞争将会导致单个厂商的利润增长幅度放缓。而就横向比较。因为现阶段企业在生产绿色产品时增加了绿色成本,当销售了相等数量的产品时,绿色厂商利润一般会低于同类传统产品的企业。但由于假设Ⅱ的存在。未来的社会和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终将使绿色产品的生产规模化和成本降低,因而两曲线也会存在一交点P。假如某件产品的销售量处于K点处。对应的同类传统产品的厂商将比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商的利润要减少EF间距离。

3.厂商与消费者损失分摊图和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绿色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绿色成本的出现有可能使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出现损失。作为理性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只要解决好利益损失这个问题,绿色市场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成熟和完善的。因此,解决好利益损失问题就成为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核心问题。

由上面的讨论得出绿色产品的消费和生产厂商为整个绿色市场所付出的额外损失(MN和EF),将图1和图2中的损失并列在一起时(如图

3所示),得到厂商——消费者损失分摊图(如图4所示),发现市场参与者们总体利益损失是可以分摊的。假设生产某绿色产品,厂商因绿色成本的增加所损失的费用为OA(相当于图2中的EF),但厂商通过定价使所有的损失费用转移到产品的价格上,即由消费者来完全承担,假设消费者的损失为0B这两种极端情况下的损失是相等的。即OA=OB。AB间的连线上每一个点对应的分别是企业和消费者分摊损失的情况,称之为承受点U。厂商一消费者损失分摊图的功能是建立一个考察绿色市场参与者的损失分摊情况的基本模型,通过承受点U位置的移动使绿色市场的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将可以得到不同形态的绿色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绿色市场形态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依据图4厂商——消费者损失分摊图,可以将绿色消费市场划分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机能优化市场。图4中,承受点U在直线AB上。这是一种机能优化和健康成熟的市场。整个市场中,绿色厂商们竞争激烈,因而厂商们不断自愿地进行产品研发,并且不断提高市场价格,所以损失由厂商们自愿承担。这时市场参与者为消费者和生产厂商,政府无需进入,比如我国目前的家电市场。

第二种折中市场。图4中,承受点U1在AB内部,当损失的费用超过了绿色厂商和消费者承担的范围之内时,U1点将出现在直线AB与横坐标围成的三角形内部,为了绿色行业的发展,政府必须以社会福利保障的身份参与进来。分担一部分绿色损失。因而市场参与者为厂商、消费者和政府。政府可以通过给消费者和厂商适当的补贴,来分担他们的费用和风险。并鼓励消费者和厂商使用和生产绿色产品;或通过减少税收、给予特许经营权等,对于绿色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第三种是非良性市场。图4中,由于绿色市场的不够成熟和完善,可能会在生产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出现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政府处于全局上的考虑。将采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标准,强迫承受点U2向企业或消费者逼近,而不是由市场自发调节。这时的市场参与者为厂商、消费者和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针对整个市场。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协调。即在国内推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用经济和行政法律手段监督和管理绿色市场。包括按照国际环保标准,对部分消费者的使用进行限制,或制定相应法律约束消费者和生产厂商,最终将实现第一种机能优化的市场。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促进绿色消费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损失。

四、引导绿色消费的含义与障碍分析

引导绿色消费是指政府、经营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采用经济、行政、舆论和法律的手段。对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教育,对其消费行为加以科学指导,使其消费行为合理化和科学化。以实现预期的绿色消费目标。从引导绿色消费的主体来看,引导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从宏观上有计划地调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二是生产者生产和销售有关绿色商品和服务时,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内容和绿色消费观念进行引导:三是商业经营者通过组织商品流通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消费行为进行引导。可以看出,绿色商业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合理地引导绿色消费,这样,在实践中才能使绿色商业与绿色消费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为此必须先搞清楚在商业领域中影响我国绿色消费的障碍。

1.市场需求障碍

市场=购买力+购买欲望+人口。绿色市场即由购买绿色产品欲望,又有购买绿色产品能力的人群组成,三者缺一不可。首先消费者必须具有购买绿色产品的欲望。尹世杰教授认为,生态需要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但经常处于潜意识状态,目前在我国,生态需要未被多数消费者所意识,不能对绿色产品形成有效需求。其次,我国人均收入不高,消费水平低,购买力有限。而绿色产品因考虑环境社会成本,定价较高,难以被普通的消费者接受。消费经济理论指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取决于人们收入水平的高低;同时,消费受预期的影响,如果在现期收入高,预期收入稳定增长,未来开支较小。风险系数不大的条件下,消费者会选择高档次、高水平的消费,如绿色消费。但我国目前人们的现期收入较低,预期收入不稳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改革全面展开,加大了人们的预期支出,增加了未来风险,在消费效用最大化既定条件下,消费者为使自己的支出或成本最小化,会选择非绿色产品。从而使我国的绿色消费成为奢侈消费、贵族消费。这些消费的普及率和大众化程度较低,导致有效的、足够的绿色消费群体难以形成。绿色市场的发展壮大受阻。

2.价格障碍

绿色产品大多采用较为高新的技术和材料制成,成本和生产工艺以及市场开拓费用相对高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而价格较高,而那些不顾及生态环境、浪费资源的产品,价格较低。由于我国消费者购买力较低,绿色消费观念淡漠,在现实生活中。更关注产品是否价廉、是否质优、是否适用。而不是产品的绿色标志。绿色产品的高价格。往往使消费者感到难以接受。例如无磷洗衣粉除去了普通洗衣粉中的主要致污成分——磷,也克服了普通洗衣粉污染水源的缺点,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仍未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一次性环保型餐具面临同样的尴尬,废弃后会自然分解,不会污染环境的环保一次性餐具比一次性发泡餐具贵5角钱,二者成本相差30%,这种价格上的差距使得许多消费者和快餐经营者不愿改用环保型餐具。

3.消费环境障碍

绿色产品具有的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等效果。是促使绿色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部分企业利用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利用已经启动的绿色消费市场作虚假绿色广告,根本不是绿色产品,却假意包装,自称为“绿色产品”,谎报绿色指标,非法使用绿色产品标识,导致消费者对真正的绿色产品信心不足。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严重威胁着绿色营销企业的生存,甚至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整个社会福利因此下降。事实上,消费品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绿色”产品,真正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还相当有限。譬如,国家对“绿色食品”就有严格的科学界定,必须经过严格的手续,并且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才可以生产与销售。而时下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绿色大米”、“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等等。其实许多就是一些农民自家种植的仅仅没有使用过化肥农药的农产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主体的利益损失恰好体现在这三个方面障碍中。

五、结论

本文的分析表明。绿色商业在促进绿色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恰好也就是绿色市场参与者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损失。如何解决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摊问题成为促进绿色消费的核心问题。有人认为推动绿色消费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们的道德约束是不确切的。加强对人们道德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为促进绿色消费,绿色市场参与者(即市场主体)之一——厂商应该从发展绿色商业出发,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绿色营销组合策略,尤其要加强绿色产品的研发,真正保证绿色产品的绿色效果。

2.应以市场经营为导向,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的设计、制造、保管和运输等各方面坚持绿色标准,加强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安全控制,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产品。

3.要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加强技术创新,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产品的价格,激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动机。

4.坚持诚信原则,客观宣传绿色产品,科学介绍绿色产品,提高顾客的绿色消费满意度。

(本文责编苏君)

作者:宁薛平 文启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施工企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