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2022-05-0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逆反心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为探讨二孩政策、青少年心理安全感、逆反心理之间的关系,采用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青少年修订版),逆反心理量表对2077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1: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

摘 要: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防治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利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现象是长期以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有研究者涉足此问题,发表了众多相关研究文章。但直到今天,逆反心理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陆续有不少成果得以公开发表。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研究作述评,以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把握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客观存在,但学术界对逆反心理的理解和界定可谓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的界说。“逆反”一词,来源于英文negativism,《英汉辞海》解释为:1.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特点为对几乎所有一切别人肯定的事物照例持否定、怀疑的态度;2.违拗症、抗拒症。一种拒绝所要做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的事不同的事的倾向。此处的界定,把逆反心理既归结为心理状态又归结为行为。国内多数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判而表现出来的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对抗行为。有的学者则把逆反心理看做一种特殊的固有反对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思想等社会现实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逆反心理仅限于心理状态,并不是既包括心理又包括行为的现象,尽管包含了一定的行为倾向,但并不包含着行为本身。只有逆反的行为倾向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倾向才会转化为逆反行为。还有人笼统地把逆反心理称为一种心理现象,指出所谓逆反心理“即是指客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背离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以上种种定义,均有其合理因素,但笔者倾向于对逆反心理作一种态度反应的理解。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应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有研究者指出,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时,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的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在逆反心理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构成要素中,对信息的情绪体验,是逆反心理的内驱力,即现实生活中理通情不通的现象,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有三种:一是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心理动机,某事物在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有禁止而又不加以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各种猜疑、揣测、推度,以及追根究底。二是人们的好胜心理,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如青年人的偏执、好表现自己,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三是生活定势作用的影响,这指在一定的客观形势影响下,形成的某种定向认识。

从特征的角度讲,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具有反向性、二重性、盲目性、突出自我性等特点。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从不同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境等因素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有研究者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是受教育者在原有心理定势支配下,对不符合原有心理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所持的抗拒心理,或对内容相同、形式单调的信息过量传播所持的抵触、反抗的心理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首先是教育内容(外部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理解相关的信息,并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及其所带来的观点和态度与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观点)相比较;再次,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新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分析比较之后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会产生抵制或抗拒,长此以往,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表现形式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从根本上讲在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价值认识、目标追求、实践指向等方面不是趋同,而是发生偏离甚至完全背离,彼此由教育“轴线”上对应的两端发展为对立的两极,但在现象层面、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可以对其作不同的分类。

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分为超限逆反心理、信度逆反心理、禁果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等四种类型。所谓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刺激的强度过大、过强,过于集中而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逆反的心理;信度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信息源信度的怀疑、否定的一种逆反心态;禁果逆反心理指教育客体因为禁止而更加注意某种事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在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要做;自主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威胁,而为维护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当外界的压力使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可见,这里是从产生逆反的原因的角度作出划分的。

也有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有评价逆反、情感逆反、行为逆反等三种表现形式:评价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作的事实判断或

价值判断持相反性倾向。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宣传不认同、不信任,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不公正的事例或阴暗面以偏赅全地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宣传的正面形象作反面评价。情感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在其工作中蕴涵和表现的情绪、情感倾向性的拒斥、反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喜欢,受教育者却厌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褒扬,而受教育者却贬斥。行为逆反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采取与教育者所要求相反的行为。三种逆反心理是相互联系的,评价逆反可以激发情感逆反,进而导致行为逆反,而情感逆反可以引发评价逆反,只是三者表现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理解为是受教育者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有悖于教育者预先目的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提出逆反心理主要表现有抵触情绪、不信任情绪和反感情绪@。还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区分为“与引导者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内容和形式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情境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对象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四种类型。“与引导者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当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态度对立时,即使教育者所持的立场观点与自己相同,受教育者也可能进行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育者并不合拍,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些研究者所讲的信度逆反心理。“与引导内容和形式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强化及教育方式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包括了其他学者所讲的超限逆反和禁果逆反。“与引导情境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教育者教育引导时机和场合的不适宜,使受教育者“紧闭心扉”予以抵制所形成的逆反心理。“与引导对象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指由于受教育者存在着特定的人格障碍和态度障碍而可能产生的对抗心理或逆反心理,如自主逆反、归因逆反。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

不少研究者认为,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但不同的研究者在划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时的参照系不尽相同,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认为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观上主要是由于受教育者好强心理、好奇心理、对抗心理的影响,这方面的心理特征在青年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好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使一些青年处处想表现具有独立的是非观、价值观,喜爱争强好胜,说话办事总想论个我高你低,遇事容易冲动,喜欢一意孤行,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作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准,对现实的东西听不进耳、看不顺眼,长此以往,心理便会发生逆变,产生偏激情绪。好奇心理促使人们往往对于不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们的兴趣就越高,于是就产生禁果逆反。对抗心理的形成原因在于青年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对成年人的依附,具有反叛意识,表现为反抗权威的强制,反抗不同意见,反抗教育的束缚和干涉。客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在于社会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力量的削弱等。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的角度划分主客观因素,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造成人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素养,难以做到“晓之以理”。第二,教育主体形象不良,缺乏威信。第三,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教育方法违反民主原则。第五,教育氛围与教育内容不协调。这种观点把教育者方面的因素列为主观因素,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之外的其他因素列为客观因素。

还有研究者立足于更开阔的视野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主观上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和该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首先,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逆向思维已经形成。其次,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和反叛意识。再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青少年在心理的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其认识是不坚定的和易动摇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其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的偏差太大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而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客观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大众传媒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有研究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观上与受教育者年龄与生理条件、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好奇心的驱使、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等因素有关,客观上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还有研究者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对逆反心理的形成作系统考察,分别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和系统外探寻原因,提出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生理心理因素在于受教育者,特别是处于青年期的受教育者具有好胜、好强、好奇、好变、好疑等心理特征,本身就包含着某些逆反心理的因素和产生条件。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习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人们更容易接触到社会阴暗面,从而也更容易引发对社会的抵触。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也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流弊和问题有很大关系,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形式,教育者人格因素等方面。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防治对策的探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任其自然,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防治。

有研究者提出,加强对逆反心理的引导,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批判型”转向“建设型”,由“行政型”转向“服务型”,一切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教育的出发点要从过去追求“同一律”向“同一律”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比较重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忽视了个性品质、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作用,特别是忽视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应尊重个性的发

展,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第二,要投人情感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是“教师爷”、“法官”、“牧师”,而应是情感的传递者、沟通者。唯有如此,才能为克服逆反心理提供有力武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投入积极的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情人的统一,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克服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第三,教育方式方法要创新,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的方法转变,克服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式所带来的逆反心理;从显性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教育活动中力争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从“防堵型”向“疏导型”方向转变,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讲清两面理,坚持疏导,而不是简单禁止,以利于减少“禁果效应”逆反的发生。第四,教育环境要优化,既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也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

有研究者提出,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要做到“八要”“八不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真实,不要虚假,即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具有科学性、真理性的思想信息与内容。第二,思想教育目的要有内隐性,不要太直接。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教育目的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可以使人们消除不平等感和反等差心理,这样也容易使人们敞开思想,并且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巩固、持久。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转变,不要刻板。即要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情感要深刻,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创造性”,不要“滞后性”。即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教育方法,变单一型、封闭型的教育方式为复合型、开放型教育方式。第六,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层次性”,不要“一刀切”。即要注重差异性,进行区别对待,不能无视差异搞大一统。第七,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要“棒得很”,不要“糟得很”。即教育者要以自身过硬的人格特征、精神境界、知识底蕴去影响、教育受教育者。第八,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视“激励效应”,不要“俗套化”。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不能落人物质主义的俗套中去。还有研究者提出,消除逆反心理要做到“五要”:教育内容要“实”,教育方法要“活”,教育目的要“明”,教育情感要“深”,教育者的形象要“好”。二者在基本主张上具有一致性。

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表现形式五花八门,造成的危害也多种多样,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办法也很多。从疏导的角度讲,可以运用明理法、融情法、身教法、适度法、缓冲法、参与法等。具体来讲,明理法就是教育者要运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融情法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真情实感,要以情感人。身教法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适度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戒“假、大、空”,做到讲真话、讲真事、讲真理,不说绝话,不言过其实,更不能凭空捏造、虚构典型。缓冲法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给受教育者以缓解心情、思想的时间和机会。参与法就是主张受教育者在参与中、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有研究者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角度来探讨消除逆反心理的措施,提出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提高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第二,寓教于行,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的力量”。第三,在教育内容上讲求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在教育方法上真正贯彻民主的原则。第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还有研究者从心理学无意识理论的角度,提出运用无意识教育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第一,运用“自己人效应”与被教育者保持“同体现”,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缩短双方间的心理距离,对方不会感到某种心理压力的存在,也就不会有戒心。第二,依据“进门坎效应”,运用“无压力屈从”的登门坎技术。此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通过试验提出的,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根据这一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注意隐蔽教育目的,就可以运用“无压力屈从”的登门坎技术来纠正逆反心理。第三,运用艺术感染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避免空洞说教,尽量运用艺术形式来开展教育,一乃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直接接触,二来避免生硬的说教,用艺术美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消除逆反心理。第四,运用环境熏陶法,即在教育中注意教育环境的塑造与变换,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转移学生的兴奋点,消除逆反心理。第五,运用兴趣化解法,即把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在受教育者感兴趣的活动中开展教育,淡化逆反心理所指向的兴奋点,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总体来讲,研究者们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视角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研究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表现、原因、心理机制、防治对策等方面,形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系统认识,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常新的,不断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责任编辑 吕学文

作者:陈 新

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2:

二孩政策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安全感及逆反心理研究

摘要为探讨二孩政策、青少年心理安全感、逆反心理之间的关系,采用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青少年修订版),逆反心理量表对2077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1)青少年安全感和逆反心理在弟妹于二孩政策前后出生差异显著;(2)弟妹是否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的青少年的安全感、逆反心理在学段、生源地上差异显著;(3)弟妹是否在二孩政策后出生与青少年心理安全感、逆反心理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青少年 二孩政策 安全感 逆反心理

A Study on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nd Reaction Psych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wo-Child Policy

WU Ziying, ZHOU Jiamin, LIU Xiaotong, SU Yongyi, QIU Biqu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Guangdong 526061)

0引言

黨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不少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1]相关研究表明,二孩的到来使家庭承担更大的经济、教育资源压力,其精力更多分配在工作和二孩上,而对大孩的关爱与付出相对变小,大孩较少地被倾听与引导,就会变得压抑,自闭,没有安全感。[2]心理安全感指个体对环境的危险性以及个体能否应付危险性的主观评价反应。[3]有研究发现,64.4%的二孩家庭在二孩出生期易出现大孩心理不适的问题,[4]大孩在二孩出生后的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感缺乏。[5]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手段。[6]在部分的二孩家庭中,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大孩可能对人际交往、学业等产生困惑,加之情绪不稳定,两极化表现强烈,自我意识增强,部分具有逆反心理。[2]大孩的行为会因二孩到来而产生异常,比如出现打架、摔东西等行为。若得不到长辈父母关注,会将自己保护起来而远离周围人群。[7]

本研究将二孩政策划分为两个区间,“二孩政策后”仅指弟妹在二政策后出生的青少年群体,“二孩政策前”是指除弟妹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的青少年群体,以此突出讨论二孩政策实施后大孩的青少年心理安全感及逆反心理的状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肇庆市等数所中小学共发放207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24份,回收有效率97.45%。年龄在11-18岁之间,男生1088人,女生936人;城市982人,乡镇485人,农村557人;小学高年级生580人,初中生888人,高中生556人;独生或弟妹在二孩政策前出生1754人,弟妹在二孩政策之后出生270人。

1.2测量工具

1.2.1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修订版[8]

曹中平等人对青少年群体修订的量表,共44个条目,3个维度。每道题目包括“是”“否”“不清楚”3个选项,进行“0”“1”二级评分,选择与表中一致的记零分,其余的一律记1分,大部分选“不清楚”的记1分,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差。自我安全感、情绪安全感和人际安全感三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8,0.81,0.80,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1.2.2逆反心理问卷[9]

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3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5分、基本不符合4分、不确定3分,基本符合2分、完全符合1分。得分越高,逆反心理越低。情绪逆反、认知逆反和行为逆反三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0.84,0.76,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

1.3实施程序

上述问卷严格遵守心理测试原则,统一指导语,要求不得与他人交流,在10分钟左右独立完成,并统一当场收回,录入电脑整理分析。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录入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

2结果

2.1青少年心理安全感、逆反心理特点分析

对青少年心理安全感、逆反心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发现,就心理安全感维度平均值而言,人际安全感得分最高(M=0.62);就逆反心理各维度平均值而言,情绪逆反得分最高(M=2.78)。

2.2各变量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安全感(t3 =-4.33,P3<0.001)和逆反心理(t4 = -5.23,P4 < 0.001)弟妹在二孩政策前后出生上差异显著,且弟妹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得分较高,即受二孩政策的影响,青少年群体的不安全感增加,而逆反心理显著降低(见表1)。

从表2可知,以安全感和逆反心理为因变量,以学段和弟妹是否在二孩政策后出生为自变量进行3(小学、初中、高中)×2(弟妹是否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感上交互作用显著,对其的进一步简单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小学生而言,弟妹在二孩政策后出生其安全感显著低于弟妹在二孩政策前出生。

以安全感和逆反心理为因变量,以生源地和弟妹是否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為自变量进行3(城市、乡镇、农村)×2(弟妹是否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感上交互作用显著,对其的进一步简单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村青少年而言,弟妹在二孩政策后出生其安全感更高;在逆反心理上交互作用显著,对其的进一步简单主效应分析发现:对于农村青少年而言,弟妹在二孩政策后出生其逆反心理更低。

2.3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二孩政策、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与逆反心理及各维度相关分析可得:逆反心理与安全感显著负相关,弟妹是否在二孩政策后出生与安全感、逆反心理显著正相关。

3讨论

3.1差异分析

3.1.1安全感、逆反心理在弟妹是否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安全感和逆反心理在弟妹在二孩政策前后出生上差异显著,分析其原因:在二孩政策颁布前,国家提倡的独生子女政策限制了家长的生育意愿,独生子女无产生因家庭结构即将发生变化的心理预期。而政策颁布后,许多父母积极响应却缺乏与大孩及时有效的交流。本调查发现超50%的青少年报告在与弟妹发生矛盾时父母更偏向弟妹,因家庭结构的变化,从集中关注变为要求忍耐与退让的一方,这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父母不公平对待的感受。随着二孩政策的推行,面临二孩出生的青少年增多,依据观点采择理论,同伴群体的影响极大,不安的情绪通过同伴交往和信息交流中传递。在弟妹出生后对负面经历的恐惧和回避造成了自己对父母、弟妹的抗拒情绪。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二孩政策后成为大孩的青少年群体逆反心理降低,这可能是家庭结构带来的影响,有28%的青少年认为“弟妹出生给他们带来责任”,虽然弟妹的出生使青少年心理较易产生不安全感,但其家庭角色的变化也让他们担起了哥哥姐姐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青少年给弟妹树立标榜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3.1.2安全感、逆反心理在弟妹是否二孩政策后出生的生源地、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弟妹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农村青少年,其安全感增高、逆反心理降低,这是本研究的新发现之一。与城市青少年相比,二孩政策是否实施对农村孩子影响不大,因为农村青少年生活的环境更多的是多孩家庭,成长环境倾向于多同伴群体。因此,大孩从其他家庭中体验到有弟妹陪伴的快乐,对待弟妹的到来更多的是接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青少年的安全感和降低其逆反心理。相反,城市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以及家庭资源始终集中于个人,易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对弟妹的抵触情绪较强。

弟妹在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其安全感显著高于初高中生,逆反心理无显著差异,即小学生更缺乏安全感。家庭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环境,年龄越小,对家庭的需求感和归属感越强。因此,大孩因弟妹的到来而导致父母给予关爱的重心转移而产生同胞竞争心理;因需求被漠视或未被满足而缺少安全感,因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回应产生不真实感。[10]小学高年级学生关注中心仍围绕着父母,而初高中生交友圈开始扩大,关注点逐渐从家庭转向学校,因而小学高年级青少年对二孩到来的接受程度会比处于青春稳定期的初高中生低。

3.2相关分析

逆反心理与心理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即心理安全感越低,逆反心理越高;二孩政策与逆反心理、心理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证明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大孩的逆反心理与安全感有影响,因此家庭教育要在二孩出生前注意对大孩的语言引导及观念输入,在二孩出生后注意对大孩的公平对待并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学校要留意大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同时可通过心理课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并引导其解决烦恼。青春期是十分特殊的阶段,青少年受生理、心理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内心的冲突、家校双方面管束的增加都会降低青少年心理安全感,家长与学校要悉心关注他们的成长,转变错误观念,为其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4结论

安全感和逆反心理在弟妹在二孩政策前后出生上差异显著;弟妹是否二孩政策后出生的青少年安全感、逆反心理在生源地、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二孩政策与青少年心理安全感、逆反心理均呈显著正相关。

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国家级立项(项目编号:201910580005)

参考文献

[1]陈斌斌,王燕,梁霁,等.二胎进行时:头胎儿童在向同胞关系过渡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6(06).

[2]于志英.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3]Daniel B, Dan J.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security[J].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8(1).

[4]王娜,张宁,钱鹏亚,等.“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代际冲突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0).

[5]王娜,王逸扬,周芊.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1).

[6]Alison J, Adrian, Walter C. Psychology reactance: factor structure and internal consisteney of the questionnaire fort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reaetance[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5).

[7]李何丽,韩巍,张慧敏.基于全面二胎政策开放下长子女心理探析——长子女心理问题新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8]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在初中生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02).

[9]丁淑婧,冯维,梁晓燕.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问卷编制与一般特征[J].中国健康教育,2011(012).

[10]杜雪珂.父母教养方式对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20.

作者:吴紫荧 周佳敏 刘晓彤 苏泳仪 丘碧群

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3:

中职生逆反心理研究及对策

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指个体在接受外来的教育、规范、制约等刺激影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与大多数人对立及与常理相悖的心理状态或情绪反应。它是一种内心的反向力量,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产生心理障碍,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

一、中职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如家庭教育的放松与家长的放纵,使部分学生养成了娇气任性、自私刁蛮的习性,一旦违纪受到教师的批评,他们就感觉到万分委屈而予以抵触,发泄心中的不满。有些父母离异家庭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母爱或者父爱,从而形成比较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心理;有些家庭的家长脾气暴躁、诡异,子女在一些事上有过错时,不是先从思想上去教育,而是大打出手,这样势必会导致家长与学生的矛盾,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2.学校教育因素

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多时候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问青红皂白,先打几大板。之后也不做思想工作,而采取消极地防范和限制措施。这样,会造成学生讨厌教师,并也觉得自己已无可救药,于是破罐子破摔。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利用“一支笔、一张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因材施教,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必然会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对教师的敌对情绪、逆反心理。

3.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时时刻刻侵蚀着学生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等。再者,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中职生学历低、能力小,在就业方面人为地刁难,也加重了中职生的不良心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敏感而好奇的学生,腐蚀他们稚嫩的心灵,使他们潜移默化地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二、中职生逆反心理的应对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针对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疏导的迫切需要,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辅导、咨询站,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逆反心理,学校应多组织一些专门性讲座,邀请专家或专业教师或典型学生用讲解、报告、以身说法等讲座方式,在学生中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

2.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每个年级组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不仅要求通报学校、班级、学生的情况,更要求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学习指导,达到家校共谋、家校共育的效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庭教育的交流和示范,在家长中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3.教师要更新教育观点

教师要视学生为朋友,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要信任每个学生,对学生要大度、要真诚,遇事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教师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当师生之间有矛盾时,要能沉得住气忍着,绝不能硬碰硬,毕竟学生年龄小不懂事,要多对学生做思想工作,当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有错误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4.开展各种活动,创造 “成功体验”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应多在班上举办各种活动,如篮球赛、歌唱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使班级成员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也能行。也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付出了迟早是有回报的,要相信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发挥出来。教师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为他们进一步养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不要指责,要多鼓舞,只要能参与其中就已经是很棒的。

中职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又是逆反心理表现较为严重的阶段。作为中职教师,要了解引起逆反心理的各种原因及危害,学会利用恰当的方法与学生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做到相互理解与信任,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可以尽快地得以消除,也就能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参考文献

[1]邬强.当代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核心期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2]柳斌主编.学校心理教育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何维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水利科技论文下一篇:高校廉政文化论文

热门文章

逆反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