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2022-09-12

1 引言

中药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治病方式, 由于中药大多数在配药时讲解平衡和温和, 因此中药的药效发挥作用时大多数比较温和, 但是近年来我国对于中药的关注逐渐增多, 研究中药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中药的给药方式和给药途径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 给药方式的改变提高了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几率, 因此, 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和预防对策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中药制剂反应不良的31例病人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1例病人中, 其中14例为女性, 16例为男性, 年龄分布为:0-10岁5人, 20-30岁2人, 30-40岁3人, 40-50岁4人, 60岁以上17人, 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8岁, 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1岁。31例患者之中, 所患疾病可大致分为三类: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其他疾病, 患病人数分别为9、16、6人。所有患者均可被认为是采用重要制剂进行治疗且产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

2.2 方法

将3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 信息收集包括:在采用中药制剂前的疾病情况, 中药制剂佩方、中药制剂用量、给药途径、产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病时间、发病情况等。对上述所描述的这些情况进行收集之后, 对其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患者的实时监控和观察, 并且在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时由药师与医师进行配合, 及时进行治疗。

2.3 观察指标

患者在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之后, 记录患者出现反应时与给药时间的距离, 出现反应后的持续时间,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对患者原有病情的影响。

2.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在31例病例之中, 60岁以上的患者17人, 占总体人数的54.8%, 10岁以下的患者5人, 与除60岁以上组之外的其他年龄组相比人数较多, 我们能够看到,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其中中药制剂高发的年龄段为小于10岁和大于60岁的区间之中。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不受性别的影响。31例患者的给药途径不同, 大致可分四类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内服、外敷。其中静脉注射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人数为8人, 占比25.8%, 肌肉注射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为15人, 占比百分之48.4%, 内服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5人, 占比16.1%, 外敷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3人, 占比9.7%。患者产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时出现的病状主要部位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其他。其中皮肤黏膜有病状出现的患者为18人, 占比58%, 消化道出现症状的患者为3人, 占比9.7%, 呼吸道出现症状患者为6人, 占比19.4%, 其他4人, 占比12.9%。4讨论

中药在我国使用的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出现时期, 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逐渐学会使用药草来治疗伤口, 随着时间的推进, 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逐渐产生进步, 中药在我国得以继续发展, 因此, 中药是我国在治病时, 大部分病人都会选择的一种治病方式, 不过中药的有些药效还需要经过实验和科学的检验才能够在临床上进行使用。中药的大部分给药途径都为外敷和内服, 这两种传统的给药途径由于其拥有自身的特点, 因此中药使用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 但是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医术也在不断的完善, 近年来, 中药制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向潮流, 被广大的医护人员所使用, 但是将中药制剂进行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之后, 人们开始逐渐发现, 利用肌肉注射可能提高了相关药物使用者对于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经过对31例病人的研究后我们发现,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出现首先与年龄有关, 60岁以上的患者和小于10岁的患者, 在进行中药制剂的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 这主要是因为, 年龄过大的患者, 其身体机能开始逐渐退化, 抵抗力开始下降, 因此对于中药制剂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而对于年龄过小的患者, 由于其身体机能还未发育成熟, 相关的抵抗力等身体机能都相对不完善, 且个体差异相对较大, 因此使用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很高,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医师都不建议年龄过小的患者进行中药制剂的使用, 如果要进行中药制剂的使用, 就要求医生必须对相关的年龄较小的患者进行特异性的给出治疗方案。

另外, 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也与给药途径有关, 出现重要制剂不良反应最大的给药途径是肌肉注射, 这主要是因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的给药的速度较快, 因此当病人对中药制剂出现不耐受的情况时, 病情的发展也会最快, 因此这种情况的出现, 就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中药制剂治疗时, 谨慎选择给药途径, 如果使用静脉注射, 需要医护人员在一旁进行实时的监护, 保证病人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摘要:目的:研究重要制剂应用之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且给出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中药制剂反应不良的病人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根据病人出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年龄大于60岁或是小于10岁岁的患者较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 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时, 男性患者的发病率与女性患者的发病率相当, 并无太大影响。肌肉注射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大于外敷、内服等给药途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琴.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33) .

[2] 刘卫东.探讨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FTTx+VDSL宽带接入技术初探下一篇:石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