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科研管理提升环境监测科研水平

2022-09-11

环境监测科研是环境监测工作系统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基础[1], 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人才队伍的培养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科研来带动和促进。近年来,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以下简称“省中心”) 在领导重视、制度明确、积极组织课题申报和实施的前提下, 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工作, 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环境监测科研规范化管理方法

1.1 成立科研管理机构

科研管理机构是一个单位科研管理规范化的基础。环境监测系统因为主要业务是环境监测工作, 历来科研工作就不是其主要业务, 所以一般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科研管理大多是某一内设机构的其中一项管理工作, 也不一定有专门的管理人员。随着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测科研日益受到领导重视, 科研课题也在逐渐增多, 科研管理水平亟待加强。2005年省中心正式成立了以科研管理工作为主的内部机构—总工办, 配备了2名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编制监测科研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组织各级课题申报和合同签订、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制定科研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组织科研课题的科技成果登记和报奖等, 有序地开展着各项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

1.2 制定科研工作规划和计划

科研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单位科研发展的方向。环境监测科研规划单独编制的较少, 一般都融合在环保科技五年专项规划中, 不够细化, 可操作性不强。再者因环境监测属于业务和技术性较强的单位, 故多年的环境监测科研普遍局限于监测分析方法、区域环境污染评价类的研究, 与环境管理结合得不是很紧密, 环境保护战略性的研究也较少。“十一五”期间, 省中心从提升科研水平的需求出发, 结合当前环境形势和江苏环保的热点、难点问题, 编制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科技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 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制订了环境监测科研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如针对江苏重要饮用水源地长江有机污染提出了“长江江苏段环境有毒污染物来源调查”, 针对日趋污染的土壤环境提出了“江苏省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综合评价”, 针对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环境空气污染提出了“空气污染物远距离传输模式、来源解析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并以此规划和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具体明确的年度计划, 稳步地在“十一五”期间组织课题申报和实施, 真正起到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作用。

1.3 制定科研管理制度

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一个单位科研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科研管理制度应包括课题申报、立项、人员、经费使用、进度调度、成果转化和利用、奖项申报和材料归档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 明确责任, 做到有据可依, 不至于在课题申报、实施到结题的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延期交付、档案缺失、成果闲置等情况。为此省中心制定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实施了对科研课题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同时为了激励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 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科研、发表论文要求》、《中心奖励办法》等一些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 要求高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承担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2篇, 中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参加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1篇, 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优内容, 一票否决。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的最高可获得5000元、4000元奖励,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可获300元~2000元不等的奖励,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技术人员参与课题、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加强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是选准课题、管好课题、做好课题的前提和保证, 是课题管理的重要环节[2]。省中心的课题论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题申报初审。每次课题申报, 总工办首先对课题负责人是否具备申请资格、所申报的课题是否在“申报指南”中等进行初审。其次组织单位技术委员会对申报课题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适用性等进行审查, 再择优申报。 (2) 课题开题论证。对于已经下达研究任务的课题, 课题负责人一般会组织开题论证, 邀请本行业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开题论证, 防止课题技术路线偏离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不足以支撑研究成果。 (3) 课题结题审核。课题负责人在提交验收申请之前会召开课题组专题讨论会, 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严格的梳理, 对照合同的研究内容和提交成果, 仔细审核是否满足合同需求。重大的项目和课题会由课题组召开专家预审或咨询会, 确保高质量地提交结题报告, 体现课题完成单位的水平。

1.5 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

随着科研课题的增多, 省中心科研经费近年来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 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尤其重要, 课题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课题申报、执行, 轻经费管理, 重预算、轻决算的情况[3]。因此, 省中心的科研经费管理单独成规, 制定了《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细则》,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制造的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或课题经费管理松散的问题。首先课题负责人一定要按细则中规定各项科研业务费的使用范围将课题预算做好, 并严格按照合同签订的预算来使用, 如有调整, 要将调整申请报送经费投入单位批准或备案, 以备审计。其次实行经费使用计划审核审批制度, 经费使用计划必须由总工办和分管主任审核、主任审批后才能按计划使用。最后执行规范的会计审计制度, 不规范的票据和使用一定不予报销。同时执行一定的惩罚措施, 凡无故终止科研任务的, 按已获经费的20%予以罚款 (从本人工资或奖金中扣除) 。对无故拖延一年后仍不结题的课题, 不得再提取人员费。

1.6 组织课题培训、研讨、学术交流活动

为促进单位承担的各项课题深入研究, 总工办每年组织2~3次有关环境监测发展方向或监测业务方面的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活动一般邀请国内外本专业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分析解决监测科研难题, 指导科研方向。课题负责人也会邀请同行业的专家就课题研究方向、技术路线、内容进行研讨和交流, 也可由课题组成员在外出参加相关培训后召开专题讨论会, 向课题组传达学习内容, 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只要有专业培训和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机会, 单位或课题负责人会及时组织科研工作人员参加, 或撰写论文投稿。通过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有利于拓宽视野、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提高科研素养、激发科研灵感, 进而促进单位科研工作的开展。

1.7 引进或聘请科研人才

2008年, 省中心承担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3个课题、5个子课题的研究。为保证此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提交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省中心专门制定了《水专项课题管理和实施补充规定》和《水专项外聘人员管理办法》, 规定课题和子课题可聘请本单位或高校具有相应职称或学历的人员, 专职承担课题及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和研究工作。2009年, 为更好地引进科研人才, 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省中心申请设立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并于2010年初获江苏省人社厅批准, 批准后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和博士后流动站共同招收博士后进站从事科研工作, 进一步确保了省中心重大专项和课题的顺利实施。

2 科研规范化管理的成效

科研规范化管理为省中心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研课题数量逐年增长, 科研水平和档次也在逐年提升, 不少承担课题和合作课题则是有关部门或单位慕名而来。2006年至2009年, 省中心在研省级以上课题共144项 (其中国家级课题71项) , 2006年至2009年新增的课题数分别为17、33、38、39项, 新增的国家级课题数分别为3、15、23、25项。2006年至2009年科研课题共获各类奖项7项, 其中《长江江苏段环境有毒污染物来源探查及控制技术研究》获国家环保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与检测技术体系建设》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合作863课题《环境遥感监测软件平台与业务运行示范》获得国家环保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省中心奖励办法的实施和对技术人员发表论文的要求使得省中心近年来论文的数量大幅增长。2006年至2009年, 省中心共发表和参加交流论文403篇、专著5部。每年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2006年至2009年发表和参加交流的论文数分别为81、80、103、144篇, 其中正式发表的论文数为52、54、69、119篇, 包括SCI文章7篇, 出版专著《环境监测操作技术考核指南》、《环境监测专业知识试题集》、《地表水环境质量80个特定项目监测分析方法》等。

3 结语和展望

规范化的科研管理是保证提升监测科研水平的前提, 一系列制度和奖惩办法的制定成为省中心科研和论文数量大幅增长的动力, 单位科研实力和形象的提升也为承担重大科研积累了资本, 吸引了不少主动寻求合作的课题。在单位领导十分重视科研的情况下, 省中心将进一步创新科研管理思路,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在发挥专家作用及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中寻求进一步的发展[4], 为环境监测科研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

摘要:科研管理规范化为提升环境监测科研水平提供了保障。江苏省省环境监测中心从成立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科研工作规划和计划及科研管理制度、加强课题论证、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组织课题培训、引进或聘请科研人才等方面规范科研管理工作。规范的科研管理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自我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规范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建生.正确处理环境监测与监测科研的关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2, 4 (3) :5~7, 43.

[2] 苏艳, 刘志敏, 方冰.浅谈规范化的科研管理对医院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3B) :361~364.

[3] 马亦梅.对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 2008 (1) :29.

[4] 胡冠九, 周春宏, 张涛.江苏省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科研的探索与实践[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8, 1 (1) :38~4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C307型甲醇催化剂在卡萨利合成塔上的应用下一篇: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财税政策问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