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事迹

2023-05-28

第一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事迹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天然气总公司下派到**市**镇**村的第一书记——**同志,一年来,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 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精准扶贫第一线,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成绩。

**村位于****、**、**、**、**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由原15个社合并为现4个社,现有农户447户,农业人口1617人,耕地面积1535亩,林地3200亩, 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户,贫困人口307人。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到村后,他迅速走遍全村的98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并深刻认识到贫困村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以“四个突出”落实脱贫工作,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为解决**村基层党建薄弱,发展缺乏带头人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联系天然气总公司帮扶部门,完善村委会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切实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教育培训,并按组织要求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三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四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当好全村“两学一做”的带头人,组织和带领村支部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标杆、树榜样,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四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XX年7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15次,参会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五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蓝色火焰架起了暖心桥。在驻村走访调研过程中,当他了解到当地群众希望使用天然气的迫切愿望,便积极与各级领导沟通交流,在**天然气总公司的全力帮扶下,投入32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至**天然气双向输气管道。对输气管道沿线的贫困群众天然气安装实施了部分减免土建费用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安装了150余户,共减免土建费用12万余元。二是产业园区种出了脱贫椒。为推进村辣椒、韭黄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村“两委”班子在**同志的带领下,精心谋划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方案,积极向各级部门、帮扶单位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八十多万元,成功将原已废弃近百年的元宝山建设成为200亩左右微小辣椒产业园,园区新建道路公里,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渠系3000米、提灌站1个。三是泥泞小道铺出了致富路。**同志深深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总公司的大力帮扶下,**村新建村级道路近5公里,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四是真诚帮扶结成了穷人亲。针对贫困户情况,积极与总公司领导进行沟通,并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制定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24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98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春节前,在**同志的积极筹划下,总公司驻村工作组带着慰问品到村开展新春扶贫慰问活动,为98户贫困户送去大米20斤、面粉20斤、菜油20斤、鲜猪肉5斤、慰问金各200元,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五是全力打造阵地建设。在村上,**同志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积极争取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向总公司争取资金5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作为第一书记,**同志带领村“两委”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在贫困户房屋改造上,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地灾搬迁,在生产就业上确定了劳务输出和发展种养殖业,确保贫困户能脱贫稳的住。特别是在种植业上,一是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裕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猫儿山产业园,种植辣椒62亩,完善了园区道路,水池、渠系等建设,现有27户贫困户入园,由专合社提供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签订辣椒回收协议,确保农户持续受益。二是发动贫困户种植韭黄56亩,接收12户精准贫困户参与务工,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双向补贴,即给领办创办的贫困户根据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以适当补贴,又给参与务工的贫困户在正常的务工收入上予以补贴,这样既减轻了领办贫困户的劳务支出,又增加了务工贫困户的收入。

四、突出基础设施,确保新村建设

脱贫攻坚的成效,不仅要群众收入要增加,乡村风貌也要焕然一新。针对贫困村情况,**同志带领村“两委”多方联动,发动群众筹资投劳,按照“一低七有”退出标准,使**村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等,逐步实现了 “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美丽小山村。

**同志自任职于第一书记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整个**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盛夏的**镇**,太阳毒辣无比,村里静悄悄的,只有树上的知了还时不时发出些许响声,“第一书记”***却并没有像别人一样找个地方避暑,他心里还惦记着村里刚刚修好的水管是否能正常工作,正与村干部一起到村民家中查看供水情况……

原来,前一阵子村里的饮用水水泵年久失修,难以为村民们正常供水,对于**的村民而言,人畜的用水问题一时成为了最急迫的事情。***得知这一状况后,结合自己的职业优势,努力协调各部门,通过***福利管理处为村里安装了一台水泵,解决了困扰村里的一大难题,村民纷纷称赞他:“多亏了孙书记,给我们修上了水管,在家又能吃上甘甜的自来水了!”这只是***在**任“第一书记”以来所做的诸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

今年4月初,***从区***局来到**担任“第一书记”,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铺下身子,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平时做完手头的工作之后,他便走上街头,与群众聊聊家常,了解百姓们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说起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多数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来到这里之后,首先便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展开帮扶活动,为他们发放了救助金和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此外,村里还有几户患病的村民,***便为他们跑了村上跑镇上,最终为几户患病村民争取到了大病救助金,解决了这些家庭面临的难题。

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眼下,他正计划着帮助村里再修一条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使“第一书记”这个职务变成群众与党之间真情的纽带。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20XX年以来,商务局先后承担李庄乡曹楼村、朱楼村定点帮扶工作,商务局在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组织部门具体帮助指导下,驻村工作队围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驻村工作得到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到位

商务局对驻村工作极为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驻村工作,同时选派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政治素质好的两名副科级、两名股级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专职负责帮扶,并明确一名经验丰富的副局长胡继红任曹楼村、朱楼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先后进驻李庄乡曹楼村、朱楼村开展工作。工作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时间到达曹楼村和朱楼村,和群众同吃同住,进行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群众,学习驻村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提高了对驻村帮扶工作的认识。

二、摸清底数,帮扶政策制定到位

驻村工作队到位后,立即组织调研,摸清实情,具体做到了“四深入四明确”:一是深入村民家中,了解该村经济发展状况,村民收入渠道,明确今后在经济上帮扶重点;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做好两委班子建设的重点任务;三是深入五保户、低保户家中,了解贫困户具体情况,明确对困难户的帮扶重点;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该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今后稳定工作重点和方向。通过调研,掌握了朱楼村的实情,朱楼村占地3300余亩,全村1740余人,约420户人家,全村贫困户270户,外出打工人员近100人,60岁以上老人235人,五保户有22户,孤儿1户,低保户70户,全村党员25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年产值XX元每亩。朱楼村是一个农作物结构单

一、无经济作物种植、农民收入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落后的贫困村。朱楼村严峻的形势和困难压在了驻村工作队的头上,压在了第一书记的头上,针对这些情况,工作队及时向局党组进行了汇报,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建立了产业结构档案、贫困户档案、五保户档案、不稳定因素档案等,制定了《曹楼村帮扶实施方案》、《朱楼村帮扶实施方案》,确立了“班子强起来、队伍聚起来、群众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的帮扶工作目标。

三、多措并举,村级两委建设到位

村级两委阵地建设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坚实基础。为此,驻村工作队强化阵地建设。一是抓理论强思想。驻村工作队积极做好村两委班子的政策理论学习,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文件的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帮扶村干部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素质;二是抓机制强组织。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党员选优配齐曹楼村、朱楼村班子,从而提高了干部积极性,让基层组织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抓制度强民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村级党组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驻村工作队严格要求帮扶对党员实行科学领导和管理,严肃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激发和培育党员的民主意识;抓好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落实“四议两公开”,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从退休人员、复转军人、有威望的老人中选取人员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和村民调解小组,制定了村民调解制度,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四是抓阵地强保障。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4万余元,加强曹楼村和朱楼村基层组织活动阵地的建设,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使帮扶村级党组织基本达到室外景观标准化、室内设施规范化、干部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公开化,真正做到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制度健全。

四、立足村情,形成合力真帮实扶

近年来,商务局和驻村工作队立足帮扶村实情,对帮扶村进行真帮实扶。一是局长谢明亮、驻村工作队率先垂范,每七

一、中秋节、春节都要到帮扶村困难户、特困党员家中走访慰问,送去慰问品,几年来,先后慰问特困户50户,慰问金额万余元;二是针对帮扶村种植单一,年收入不高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对帮扶村党员进行大培训,采取邀请专家讲课等等方式,为朱楼村党员及村民举办现代农业、花卉、、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参加了多种培训,朱楼村越来越多村民由原来的思想陈旧、保守,向要求尝试新项目、新产业的观念转变,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明显增强。目前已建立蔬菜大棚30个,每个大棚占地2亩多,每亩年收入可达2-3万元,有10户村民要求扶持尝试养羊、养牛、养鱼等项目;三是商务局驻村工作队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位,争取、整合和落实有关项目,为朱楼村新修一条道路,改善群众行路难问题。正在调研,利用村里土地资源,成立农村合作社,开发种植药材、花木等经济作物和高效农作物,同时还将为朱楼村申办农村文化大院项目,丰富朱楼村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如今的帮扶村在商务局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通过驻村工作队卓有成效的工作,从里到外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支部班子坚强有力,学员干部人心思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发展思路逐步清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干劲实足,各项工作都在全乡都有较大进步。我们深知,这离党委、政府的要求,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地为帮扶村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

第二篇:脱贫攻坚优秀包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典型事迹

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1

**,**街办百二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从**年5月驻村至今,**突出抓基层党建、抓思路创新、抓精神脱贫、抓项目建设、抓村级产业“五个方面”,铆足干劲,带领百二河村村民拓新路、谋发展。

两年多时间,先后发展了蜜蜂养殖、食用菌、艾蒿深加工等产业项目,帮助成立了物业公司,千方百计开发村内工作岗位,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年获得全区“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1、抓基层党建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抓党建不能玩虚的。”**同志首先解决的就是百二河基层党建薄弱的问题,她多次找到街办党委主要负责人汇报百二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和街办领导一起到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等单位申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为百二河村争取了10万元资金,用于完善村委会办公设施,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参加了几次百二河村的党内会议后,**发现百二河村17名党员,年龄偏大,引领意识不强,会上基本不主动发言,为此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将党员民主议事制度常态化、制度化,把议事决策权归还党员。

通过党员议事,不仅提升了党员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同感、获得感,也激发了党员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抓思路创新

确保脱贫工作实效

**同志充分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开拓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思路、学习先进的扶贫理念和项目。她先后带着村“两委”干部去郧阳区香菇小镇、铁炉沟村车厘子基地等地实地观摩学习,了解龙头企业带动下的扶贫工作思路,回来后又让村干部结合本村的实际在党员大会上谈体会,找出本村的发展思路。

为进一步刺激和开阔党员的眼界,**联系城区走在前列的社区、企业,来百二河召开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村支委一起精心选定活动主题,策划活动方案,先后开展了送春联、脱贫事迹宣讲、保护母亲河、久久重阳圆梦微心愿、文明大家同行等活动。

3、抓精神脱贫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同志切实把“精神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来抓。她筹措资金在百二河村梨树洼易地拆迁扶贫点建起了“脱贫奔小康

感恩共产党”主题文化长廊,对村民进行感恩教育。

结合实际修订了《百二河村村规民约》和《百二河村红黑十条》,通过民主评议,在文化墙红黑榜上予以公示,借此来规范村民行为。开展了“卫生文明户”和“百二河之星”民主评选,通过褒扬先进以鼓励后进。

4、抓项目建设

增强村民获得感

**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百二河村的人居环境。

一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年建成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年又争取资金陆续配备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中心、警务室、农家书屋、市民学校、群众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为村民议事决策、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开展提供了场所。

二是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添置了完备的医疗设施,在区卫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了资深全科医生全天坐诊,为村民就医提供了方便。

三是安装了8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集聚区域的照明问题。

四是建成了村文体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配置了篮球场,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5、抓村级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将百二河村的村级产业和到户产业齐抓共管,同步发展,组织成立了2个农民合作社,吸纳村民219人,其中贫困户近124人入股,开发村内务工岗位20多个。

经过充分的调研,她发现百二河村山大人稀,自然植被完好,山花花期长达九个月,是养殖蜜蜂的好地方。养殖蜜蜂的方案经过全体党员讨论后一致通过,村集体率先养殖100箱蜜蜂,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社+贫困户”紧密的产销联系和利益链接机制,合作社对无经济能力的贫苦户进行种苗铺底,对无技术的进行技术培训,对无经营能力的实行产业托管,帮助贫困户发展企业。

**年,百二河村人均纯收入达1064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如期实现了脱贫成效巩固的目标。

**任劳任怨,始终风雨无阻坚守在精准扶贫一线,切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真情走访农户,用真心服务农户,用质朴无华的行动,努力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男,藏族,中共党员,现年30岁,**镇**村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带领群众致富,是他在基层工作的目标。在牧区生活成长的他,深知牧民最需要的是致富途径,需要的是引路人。工作中,他把如何带领牧民群众致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尺子,将心思放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因**村地理特殊,属湿地保护核心区,为减轻草原载畜量,加强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走传统畜牧业生产向村级集体经济转变的新路子。为了转变传统增收方式,引导广大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劳务技能提升,转移就业脱贫致富,结合**村实际,由帮扶单位出资,整合扶贫产业资金和天津援建资金、牧户入股资金、总计73万元,创办了**县****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现有挖掘机一台,装载机一台,自卸车一辆,将全村建档立卡户和低收入户中有劳动力的牧民全部纳入到了该劳务队中,形成了一支设备及人员齐全的劳务队,劳务队的组建,能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贫困户收入得到提高。现在入股分红的牧户有8户,既为牧村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为广大牧民提供了致富门路。公司自成立以来,作为负责人的**在想怎么才能使劳务服务公司有活干,他积极与镇政府和县项目单位主动联系,为劳务公司招揽工程。就近在镇政府驻地和**村为期解决项目施工地,发挥致富带头作用。

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他积极宣传医疗、教育、养老、低保、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等与牧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有关政策。为投保牧户提供服务并且完成镇党委下达的目标任务,做好草原防火宣传工作,加强对病死牛羊的无害化处理,说服群众按照政策对死牛羊进行科学处理。

做好维稳工作,创建和谐牧村.走亲访友、进村入户宣传讲解国家政策和“两高一部”法律法规,积极动员党员做好情报信息搜集工作,划区分片对重点人口进行结对帮教,做好正月法会和“三月敏感期”的值守联防和党小组管理工作.近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村民和谐相处,民风得到改善.

【篇三】

xx,现任x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62年10月出生,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敢闯敢干、创新意识强,带领村民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振兴等,让xx村从边远的“贫困村”蝶变为美丽的“幸福村”。

情系百姓,任劳任怨

xx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团结两委班子成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引导群众苦干实干勤劳致富。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守纪律、严规矩,提高自身素养,注重理论学习。

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生活中对大病户、特困户、五保户等格外关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发展高山生态蔬菜种植、猕猴桃种植、农家乐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快发展。

二是经常性开展自学和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建设学习型的班子,利用“三会一课”和每季度的党员大会等,采取多种形式与班子成员一起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文件。

三是自己率先垂范,打铁还需自身硬,抓班子,带队伍,坚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建设放在首位,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村风民风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是严把村干部入口关,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思路,从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中选出高素质人才,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两委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乐于奉献,敢于担当

xx在决胜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中,敢于担当,勇于探索,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全村133户土坯房,改造建好38户全部入住。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精准识别,三评一公示一入户,62户195人实行项目精准、政策精准、帮扶精准、资金精准,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如期高质量推动全村脱贫。

抓民心工程,解难点问题

xx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人民办实事当作头等大事,实打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做好了护林防火、抗洪抢险、群众突发事件等,两年间调处矛盾纠纷60余起。

他坚持矛盾不上交,邻里矛盾不出网格,一般事不出村,无聚众上访,邻里关系和和美美。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对照党员标准检查自己,带头遵守党纪党规,带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等,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篇五】

“马书记,快到屋里来坐坐。”6月24日,看到xx区大川镇党委副书记xx入户走访,卡子村贫困户郭安培高兴地打招呼。

“地面还返潮吗?”xx拉着郭安培的手询问道。

“不返潮了,感谢马书记!”郭安培高兴地说。

前不久,xx在开展户户走到过程中,了解到郭安培的易迁房地面有些返潮。xx立即联系村委会安排施工队伍进行维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户户走到,关键是发现问题,重点是解决问题。”xx说。20xx年8月,xx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卡子村很多孩子都在集镇上的学校上学,村民大都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集镇租房照顾孩子,不仅没有收入,每月还得支付几百元的房租,这一进一出,给很多村民带来不小压力。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得知十堰温州商会计划选择一个乡镇建设精准扶贫车间的消息后,他立即行动,上门拜访,并主动邀请商会负责人到大川考察。双方一拍即合,利用大川村闲置的厂房建设鞋帮车间。一个多月后,首批电动缝纫机安装调试完毕,30多名在集镇照顾孩子的妇女正式上岗,在车间里上班,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每月按件计酬。“扶贫车间开在家门口,出门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孩子,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卡子村4组贫困户王桂银说。

xx所联系的卡子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里近三分之二的群众长年在外打工,居住地也十分分散。xx坚持利用中午、晚上和节假日,挨家挨户走访。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详细记录着走访的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主要困难和问题诉求,然后再分门别类地将这些问题诉求交办给具体责任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拿出民情日记本,看看还有哪些问题诉求没有得到解决,然后明确时间抓紧督办和落实。

卡子村2组村民严立云长期居住在汉江路,但本人却在东风大道沿线的一家工厂打工,十分不方便。同时,严立云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是由于户口问题学校还没有着落。能不能想办法让她就近打工,让孩子就近上学呢?xx与驻卡子村第一书记分工协作,一个负责联系学校,一个负责落实房屋,孩子很快顺利进入xx小学就读,东风大道沿线的房屋也及时租到。开学那天,严立云专门发来短信,感谢xx对她的帮助。

在20xx年精准扶贫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中,卡子村顺利实现脱贫目标,摘掉了贫困村帽子,群众对扶贫工作认可度也由最初的70%左右上升到90%以上。“只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兴富民事业,解群众难题,群众就认可我们的工作,群众满意度就高。”xx如是说。

脱贫攻坚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合集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他们为了带领大家走向致富的道路,尝试多种方案,对每家贫困户进行深度了解,你知道哪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

2018

脱贫攻坚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

2

篇。

篇一

2017

11

月,区统计局干部×××同志被选派到秦岭镇×××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他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惠农支农政策,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协调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积极联系对口部门争取项目。同时,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强党员队伍、夯实党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坚定群众脱贫信心。

2017

年底完成脱贫任务

17

87

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

2014

年的

%

降到

2018

年的

11%

,今年预脱贫

18

85

人,有望年内实现整村脱贫。

理顺工作思路

科学谋划助帮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能全面掌握×××村产业发展情况及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他和帮扶成员扎下根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首先开展座谈会,初步了解村情民意。然后逐一走访

2013

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113

户,

500

余人次,全面细致了解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和致贫原因。通过不断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

2017-20

年秦州区秦岭镇×××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计划》,不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能顺利开展且落地见效;全面完成了

11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未脱贫户

24

户)“一户一策”计划,取得良好工作成效,为尽快实现整村脱贫营造了良好开局!

明确目标责任

精准施策抓落实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能明确工作目标,勇担帮扶责任,扎根基层,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健全工作队制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实驻村开展工作,积极撰写《驻村工作台帐》《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制定《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并严格落实。二是落实“第一书记”主体责任。加强“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计划及时召集全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深入贯彻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协调工作开展。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区食药监局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协调区文管局帮扶责任人到村入户完善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登门拜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商议今后帮扶工作如何有利开展。四是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组织贫困户

16

16

人参加驾驶证技能培训;种植×××至台子同村主干道两侧行道树

2

㎞,共计

1500

苗;维修改造自来水管道

150

余户,其中新上水

9

户;成立秦达种养殖合作社,协助流转土地

180

余亩建设蔬菜大棚

60

余座,带动村上

20

余人就近务工;入户巷道硬化

11000

平方米、文化广场硬化

1300

平方米和配套排水渠

1

千米已基本完工;“一事一议”亮化工程

100

盏路灯项目已完成施工;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

9

户,已完成

5

户;庭院硬化

37

户、

2220

平方米已全部完成。五是推进村貌治理移风易俗。对×××村现有的

1

6

人环卫队伍建章立制,专人分段包片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形成垃圾清运常态化管理。重点从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入手,通过广播宣传,走访劝诫,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动员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垃圾清扫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营造出村级全域无垃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不断弘扬文明新风,推进全村移风易俗。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典型事迹申报材料

2017

11

月,区统计局干部×××同志被选派到秦岭镇×××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他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惠农支农政策,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协调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积极联系对口部门争取项目。同时,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强党员队伍、夯实党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坚定群众脱贫信心。

2017

年底完成脱贫任务

17

87

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

2014

年的

%

降到

2018

年的

11%

,今年预脱贫

18

85

人,有望年内实现整村脱贫。

理顺工作思路

科学谋划助帮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能全面掌握×××村产业发展情况及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他和帮扶成员扎下根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首先开展座谈会,初步了解村情民意。然后逐一走访

2013

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113

户,

500

余人次,全面细致了解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和致贫原因。通过不断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

2017-20

年秦州区秦岭镇×××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计划》,不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能顺利开展且落地见效;全面完成了

11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未脱贫户

24

户)“一户一策”计划,取得良好工作成效,为尽快实现整村脱贫营造了良好开局!

明确目标责任

精准施策抓落实

工作开展以来,他能明确工作目标,勇担帮扶责任,扎根基层,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健全工作队制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实驻村开展工作,积极撰写《驻村工作台帐》《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制定《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并严格落实。二是落实“第一书记”主体责任。加强“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计划及时召集全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深入贯彻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协调工作开展。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区食药监局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协调区文管局帮扶责任人到村入户完善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登门拜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商议今后帮扶工作如何有利开展。四是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组织贫困户

16

16

人参加驾驶证技能培训;种植×××至台子同村主干道两侧行道树

2

㎞,共计

1500

苗;维修改造自来水管道

150

余户,其中新上水

9

户;成立秦达种养殖合作社,协助流转土地

180

余亩建设蔬菜大棚

60

余座,带动村上

20

余人就近务工;入户巷道硬化

11000

平方米、文化广场硬化

1300

平方米和配套排水渠

1

千米已基本完工;“一事一议”亮化工程

100

盏路灯项目已完成施工;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

9

户,已完成

5

户;庭院硬化

37

户、

2220

平方米已全部完成。五是推进村貌治理移风易俗。对×××村现有的

1

6

人环卫队伍建章立制,专人分段包片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形成垃圾清运常态化管理。重点从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入手,通过广播宣传,走访劝诫,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动员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垃圾清扫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营造出村级全域无垃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不断弘扬文明新风,推进全村移风易俗。

党建引领发展

强基固本促脱贫

作为×××村“第一书记”,他不断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并为党员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宣讲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惠农政策,坚定贫困户脱贫信心,让群众真正理解政策落实,积极支持帮扶工作,保证帮扶措施顺利实施开展。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村“两委”班子中仅有

1

名党员,党建带头人力量十分薄弱,党员队伍中老年人占比较大、年轻党员较少。他通过走访了解、党员推荐、自我申请,于

2018

5

月召开党员大会确定

2

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推进学习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村党员年龄整体偏大,学习教育抓的不够紧,学习积极性不高。他入户走访党员家中,了解党员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面对面深入谈心交流,单对单进行宣传教育,党员队伍思想整体转变,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召开“主题党日”学习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学习研讨和讲党课,加大学习力度,确保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多措并举抓好党员管理。对部分党员因事因病不能及时参加学习的,通过建立“×××村党员学习微课堂”微信群及时发布学习内容,加强平时党员沟通交流;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建立上门送学机制,通过入户走访及时传达党的新精神、新政策;对农忙时党员不能集中开展学习的,通过召开“喇叭会”,在党员回家吃饭期间及时传达学习内容;对村上的老党员、困难党员,建立联系帮扶机制,在平常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用真心换真情

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坚持逐户走访了解真实情况,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干实干帮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了村上能尽快通上自来水,他四处奔走联系相关单位,对全村老化自来水管道进行维修改造,终于在

6

月底实现通水,解决了群众半年来吃水困难。虽然近期由于水房故障导致×××自然村供水再次中断,但他没有气馁,继续多方联系协调进行维修,确保尽快恢复通水。

7

10

日傍晚,连日降雨的×××村突遇暴雨,正在走访排查安全隐患的他冒雨带领村干部劝导群众转移安置,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抢险自救,经过

8

个多小时抢修,村级主干道基本疏通,安全隐患得到妥善处理,群众人身安全得以保障。

8

1

日傍晚,群众端着刚出锅的玉米面馍送到了村办公室,让正在完善资料的他十分惊讶和感动,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用他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情。刚驻村开展工作时,群众对他不看好不认同,觉得这个“娃娃书记”太年轻估计干不出什么名堂。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他事事为群众着想,逐渐和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现在大家见到他都会亲切的叫一声“杨书记”。

用脚步丈量艰辛扶贫路,用真心温暖秦岭百姓家。他将继续扎根×××,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在精准扶贫一线时时磨炼、锻造基层工作能力。他会继续精准施策抓落实,强基固本促脱贫,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强党员队伍,夯实党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会制度化开展,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坚定群众脱贫信心,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懈努力!

第三篇: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篇一】

从xx县驾车出发,向西行驶大约一个小时,导航提示,马头镇xx村到了。

与想象中不同,进村的路宽阔而平坦,路两边也没有垃圾,几株花草从农家的院墙内探出头来,一副闲适的田园风景图。

村里的第一书记xx正领着村民忙修路。

从2015年10月开始,xx从xx科协到xx村任第一书记已有两个年头。

两年帮助648名村民脱贫

“xx村的贫困程度出乎我的意料,没有钱、劳动力流失、产业发展不起来。”了解了xx村的实际情况后,xx感觉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他上任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村民们找赚钱的门路。

xx村的特产红皮花生颗粒饱满,火龙果口感酥爽,土鸡肥美鲜嫩,村民常拿这些土货馈赠亲友。经过一番考量,xx决定将这三种产品作为发展当地农业的“排头兵”。“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当地村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种养经验,上手没那么困难,加上xx村的花生、土鸡、火龙果在附近的村镇有点名气,更方便我们打开市场。这些产品的收益期都不会太长,符合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要求。”

两年时间里,村里一共向农户发放13650只鸡苗、110万株桑苗;

发动群众种植火龙果150亩,每亩年产3000斤,红皮花生600亩,每亩年产130-150斤。为了扩大销售渠道,xx为这三种产品设计了不同的包装盒,并标上“扶贫济困”的字样,既表达了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初衷,又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去年9月,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xx召开,xx带着xx村的特产现场推销,收获颇丰。

为了规范村民的种养方法,提升产品的质量和规模,xx通过后盾单位——xx科协请来相关专家进行科普讲座,解答大家在种养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同时,他费尽周折从各方争取经费购买鸡苗无偿发放给贫困户,让他们有了收入来源。2016年,xx村成功脱贫56户共计259人,2017年脱贫92户共计389人。目前,该村已经通过了自治区贫困村脱贫摘帽市级、自治区级的考核验收。

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

去年11月,由中国科协组织的女科学家走基层活动安排到xx村参观农村电子商务。当中国科协副主席程东红看到当地年轻人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由当地特产桑蚕丝制成的面膜时,惊讶不已。

事实上,除了桑蚕丝面膜,xx村的花生、火龙果都有在网络上销售,因为在xx看来,电商不仅是为村民带来便利的工具,还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谈起发展电商的初衷,xx说:村里年轻人跟我聊天时老是问“盘书记,什么时候我们村里也能跟城里一样,买东西有快递小哥送货上门?”这句话坚定了我发展电商的思路。群众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盘健斌梳理好思绪后,立刻跟赶街网联络,让他们到xx村布点。从此,村民网购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了,大家从网络上下单,几天后便可到村委会取货,xx村村民也享受到了网购的时尚生活。

几个月前的一天,xx外出开会搭车回村。司机师傅并不知道他是第一书记,闲聊到xx村的变化,夸赞村里的路比以前平坦、结实了,喝的水也更清亮了。“可以看出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办了不少好事!”司机的这番话让xx湿了眼眶,他感慨道:“村民很淳朴,你只要真心为他们办点事,他们就会记得你的付出。”

其实,刚到xx村时,xx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光是语言不通就让他挺尴尬。不少村民心存疑虑:这个说普通话的书记会真心在村里领着大家干吗?

xx用实际行动打消了群众的疑虑。两年来,他带领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为村里8个自然屯都修建了水泥硬化路;

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带两委干部外出开阔视野;

在当地小学里建立起青少年科普工作室,帮助小学生实现“微心愿”,还给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募捐;

硬化美化了村里大榕树脚,扩建了戏台,建设了儿童家园,购买了健身器材……

xx村的村民们终于看到了xx的真心。

【篇二】

“蒙书记到我们村之后,带领我们发展边贸,还帮助村里引进项目,村民们看到脱贫希望,一个个干劲十足。”提起驻村第一书记xx,xx市友谊镇英阳村党支部书记黄振宽说。2016年2月,xx市工商局白云工商所副所长xx被选派到英阳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脱困首要任务,坚持办实事,办好事,获得群众一致赞誉。

2016年4月,英阳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联合本地实业家陈光明等人,注册成立了桂川养殖专业合作社。靠近合作社的下阳屯,有块80亩左右的丢荒田地,闲置9年无人耕种,长满杂草。2016年之前,有不少人想租下这块荒地进行开发利用,但由于群众顾虑多,一直未能如愿。xx了解情况后,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大家一致同意将荒地流转出来,出租给桂川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

2017年2月,下阳屯64户村民分到土地租金,最高的有6798元,最少的也有几百元。通过将荒地出租,下阳屯村民每年都能得到固定的土地租金,不仅增加了收入,也使合作社种养一体的生态农庄规划得以实现。

英阳村村民周国民等5户贫困户有养鸡的技术和场地,但因资金短缺没法施展手脚。xx主动找到xx市乡情养殖合作社业主洽谈,成功将这5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由对方免费提供鸡苗,贫困户养大后可以自行销售,也可以按协议价交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目前这5户贫困户已将第一批肉鸡返销给合作社,每户获利约3000元。

3月5日,记者在英阳村采访时了解到,xx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2017年12月,xx入选崇左市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对此,xx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驻村第一书记,要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就必须先从为民办实事做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取群众的信任,鼓舞大家的干劲,最终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篇三】

开春,万物复苏,一方占地6亩的鱼塘,蓄好了盈盈春水。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xx村,该水产养殖项目是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驻村第一书记xx找建设方商谈,希望早日把管理人员用房建好。“有人管鱼塘,就可以养鱼了。”他说。

xx村是贫困村,产业零散,不成规模。2015年10月驻村之初,怎样开展产业扶贫的问题困扰着xx。他走村串巷调研,召集村干部开会研究,确定了以发展晚熟砂糖橘产业为主、以种养殖项目为辅的“以短养长”发展思路。

xx村昼夜温差大,砂糖橘晚熟近一个月,且果皮光滑厚实,售价略比山外的高。早前村里种有320多亩砂糖橘,但是果农管理粗放,除几个种植大户,其他村民都缺少管理技术。xx请来水果专家,到村里举办2期砂糖橘种植管理培训班,为110多人次贫困户和村民开展培训,群众种植砂糖橘积极性高涨起来。

2017年4月,全村种植砂糖橘近720亩,产量达75万公斤。2018年初,群众又租地扩种砂糖橘140亩,种植面积达860亩。目前,71户贫困户有67户种植砂糖橘,2017年挂果率达90%。

种植砂糖橘,一般要3年才能收果。xx积极向后盾单位xx联通公司争取帮扶经费,向贫困户推广短期收益的种养殖项目,购买淮山种子、猕猴桃果苗、土鸭苗、蜂箱等,分发给有需求的贫困户种养。

为让该村摘掉集体经济空壳的帽子,xx与驻村队员、村委干部多次深入山谷考察调研,为建设立体种养示范基地选择场地,选定12亩闲置土地及周边3亩林地,建设立体养殖场。

2017年7月,“小金龙立体种养殖示范基地”动工,总投资60万元。目前,养鱼项目已进入鱼塘蓄水阶段,二期将建设禽舍,三期计划建设四星级农家乐。

在xx的带领下,xx村的产业和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他也先后被评为来宾市“2016年五星级第一书记”、xx联通“2017年度十大基层劳动模范”。

履职以来,xx像一只飞入瑶寨的扶贫“领头雁”,带领瑶族同胞做强产业,增产增收。

【篇四】

2016年3月,时任xx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秘书的xx,主动请缨到该局挂点帮扶的xx县xx镇xx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如今,在他的引领下,xx村各项脱贫指标全部达标,村集体经济、脱贫产业蒸蒸日上。就在两年任期已满之时,xx却主动向组织提出留任申请,要求在xx村再干两年。原来,xx早已为xx村规划了一幅长远发展蓝图。

发动捐款为贫困户建新房

3月23日,记者在xx村采访xx。提起自己两年前第一次进村,他仍记忆犹新。

刚一进村,迎面而来的村支书就给他出了道难题。“黄书记,贫困户陈春达的房屋倒塌,现在住在猪栏里,全村就数他家最穷,你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xx二话没说,立即召集村干开会,研究如何解决陈春达的住房问题。经过集体商议,决定通过发动社会公益帮扶、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和后盾单位支持等方式,争取在3个月内完成危房改造,一定要让陈春达住进新房。

随后,xx马不停蹄地跑单位、跑公益组织,做群众工作。最终,在危房改造启动资金尚未落实的情况下,新房仅用85天就竣工了。

驻村两年来,为了帮扶贫困户建房,帮助留守老人和残疾人等,xx先后组织发动公益团队开展扶贫慰问活动6次。他认为,只有像帮助自己家人一样对待贫困户,才能做到心到、情到,才能提高群众满意度,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萌发自我发展意识和动力。

生态乡村建设结硕果

2016年,xx村被列为xx县首批4个预脱贫贫困村,必须落实宽带、路灯照明等硬件设施,要在群众的田间地头或者房前屋后架设电线杆。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谩骂,xx就带着工作队,挨家挨户耐心地做群众思想工作。

村民韦某家有一块狭长的耕地,按照整体规划,需要在中间架设一根宽带光纤电线杆。韦某认为会影响整块地机耕作业,坚决不同意。xx与村干及电信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商,韦某故意外出躲避,连人都见不到。xx只好先做韦某爱人的思想工作,让她权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轻重,不要因为一根电线杆,让全村人背后戳脊梁骨。就这样,由其爱人出面劝说韦某,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据统计,xx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利用一事一议、水库移民项目等资金,先后为xx村新建和改造了村屯办公场所150平方米、篮球场3个、舞台2个,硬化村屯道路及巷道5.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51盏,新建农田水利水肥一体化灌溉基础设施1座、便民码头1个,种植绿化树苗2000株,并倾力打造1个生态养牛示范基地、1个果蔬示范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4万元。

主动申请留任

“仅有贫困户的脱贫还不是真正的脱贫,必须让更多普通群众从发展中享受到实惠,那才是群众感到最满意和最幸福的事。”

xx村那辣屯速生桉种植泛滥,造成土地水肥流失极其严重,甘蔗产量连年下降。为此,xx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村屯党员干部对那辣屯1250亩速生桉整村连片整治,同时组织开展了“小块并大块”土地整合。近日,施工单位已经进场,xx屯连片6000多亩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随后,xx借助毗邻风光秀丽的客兰湖的优势,因地制宜将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作为脱贫产业来抓,并向自治区水库移民局申请风貌改造等资金400万元,目前正在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准备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xx认为,xx村的脱贫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盘大棋,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这个节骨眼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听说我向组织主动申请留任,妻子最初也很不理解,认为我一心只顾工作,对家庭、孩子付出太少。但我始终坚信,只要能继续带领xx村600多户村民奔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跟我个人的得失相比,这点牺牲微不足道。”

【篇五】

“老百姓想的,就是我要做的。”这是xx县教育局派驻武利镇xx村第一书记xx牢记的一句话。

2015年10月,xx到xx村上任后,他干了一系列群众想干的事:6.1公里村屯道路实现了硬化,54盏路灯让村子亮起来了,8个危房户完成了改造,投资400万元的xx小学幼儿园立项建设,20万元贫困户扶贫产业奖补项目落实到位……xx村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快!

曾经的xx村委,让人不堪回首:一排残旧不堪的瓦房、临时搭建的简易木屋卫生间、古老的手打水井……

“先从改善村委会办公场所入手。”在入村摸情况的时候,xx就下了这样的决心。于是,他奔走在筹资路上。xx县教育局拨款3万多元,他建好了水塔,维修了厕所,建起村委60多米文化长廊,使得村委大院干净整洁,驻村脱贫攻坚工作办公室焕然一新。

群众的事,就是xx要办的事。已20年没有户籍及二代身份证的户主叶枝密,因户口问题错失了很多优惠政策。xx了解此事后,马上联系武利、那隆两镇和xx县户籍管理部门,帮其解决难题。叶枝密感动得紧紧握住xx的双手说:“韦书记,感谢您啊,让我不再是‘黑户’。”

村里的100多名贫困生,也时常让xx牵挂着。经多方奔走,他帮助贫困学生申请“雨露计划”补助助资金3万多元;

学前教育减免保育保教费25人次,减免资金1.5万元;

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助学金或生活补助36人次,金额达3.5万多元。贫困户叶银深的女儿,2017年考上中国地质大学,xx经多方联系,替该孩子申请到1.35万元资助费,还联系xx县园丰公司每月资助生活费500元,让她安心到北京上学。

为了让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xx争取得到县教育局拨款2万元,购置黄皮果苗发放给30多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同时,xx常常充当村民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起。在村民的心里,他还是一个好“办事员”,共帮助村民办好事实事12件。

【篇六】

近日,一位83岁的老人将一面印着“热心领导

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来宾华侨管理区,表示要亲手送给xx。

老人是该区桥巩镇xx村的贫困户,其两个孙女的特困家庭补助、爱心企业赞助,都是xx积极奔走争取来的。“看到您送来锦旗,我比收到玫瑰花还要惊喜。”xx说。

xx是来华管理区农业局干部,2015年10月挂任xx村第一书记以来,努力带领该村68户贫困户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水泥马路宽阔平坦,小康住房拔地而起;

娱乐项目丰富多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xx村当前的写照。通过近3年的努力,xx村达到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标准,贫困发生率降为2.2%。

脱下“高跟鞋”真心驻村

“用真心去扶贫”这是xx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xx村共有725户2976人,原先有贫困户68户,贫困人口282人。当地曾流行这么一句话:“有女不嫁xx村。”

xx刚驻村时,不少村民质疑:“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能帮助村里脱贫吗?”面对质疑,xx暗暗告诉自己:既然来扶贫就要吃得苦,穿得了高跟鞋也要穿得了跑鞋!

当时,村里路灯坏了很久,群众都盼着这位新来的驻村书记解决这个难题。xx开始筹款修路灯,经常奔走于各个部门,汇报、填表、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xx申请到了20万元的经费,完成了xx村的亮化工程。此外,她又申请到7万元,建成了屯西屯的篮球场、戏台,还修建了两座水利桥。

两年多来,她共为xx村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物资合计215万元。

撸起袖子发展富民产业

xx村主要种植甘蔗,还种植一些水果、蔬菜、玉米、花生等。村里没有特色产业,没有集体经济。

xx与村干部多次调研,选定种植柑橘、三红蜜柚,发展养蚕、肉鸡养殖。方向一定,雷厉风行的xx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

她通过创新肉牛养殖方法以及小额贴息信贷平台,引导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仅此项产业,贫困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村民们看到养牛赚钱,也纷纷加入养牛行列。

为发展产业脱贫,xx还组织成立了xx村水果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养蚕合作社,吸纳带动约80%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促进增收。

如今,xx村形成种桑养蚕、水果、“双高”糖料蔗、肉牛四大特色产业。全村共申办专业种养合作社5个,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2.8%。

两年来,xx共帮助36户贫困户申请产业奖补资金35.96万元。

成为贫困孩子的知心姐姐

在村里,xx还是孩子们的知心人,孩子们叫她“书记姐姐”。

萧凯文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二学生,10年前父亲出去打工至今未归,杳无音信,此后母亲改嫁。多年来,她和妹妹跟着叔叔和年过八旬的奶奶生活。由于奶奶生病住院,家庭经济紧张,萧凯文无法上学,找到了xx。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xx立即帮助萧凯文申请资金,重圆上学梦。她还自掏腰包,为萧凯文添置生活用品。

xx经常走访xx村33名贫困儿童,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及生活用品,解决他们的困难。

为了解决贫困户家庭孩子的学业问题,xx四处奔走,帮忙联系爱心企业开展公益助学活动,让17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资助金额1.2万元。

【篇七】

“到xx村当第一书记,我心里过了‘三道坎’。”驻村快两年时间,谈起当初的感受,xx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

接到任务时,他在xx市保障住房资格审核和管理中心上班。2016年5月13日上任的路上,他被一条大河挡在眼前,要去xx村必须得渡河。这是他遇到的“第一道坎”。想想今后往返都要过渡,不免有些畏难情绪。但一个在部队和政府部门受过锻炼的共产党员,再难也要从心里跨过这道“坎”。

来到xx村,“第二道坎”即刻出现了:村子处在横亘的沟壑里,基础设施相当落后。更让人揪心的是,群众大都住在破烂低矮的房子里。他暗下决心,一定竭尽全力做点实事。

xx市青秀区伶俐镇xx村总共14个村民小组,649户人家。他用3个多月时间,将xx村20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摸清,形成了一册册规范、完整的扶贫工作台账,实现了“一户一册一卡”,完成了贫困户“双认定”工作。接着,他多次向政府递交xx村的发展规划等资料,申请到990万专项扶贫资金,作为全村9个坡的基础建设经费。当年,他的后盾单位先后筹款共5.4万元用于扶持产业。

就在他动员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时,遇上了“第三道坎”。当年6月,xx在对11户危改住房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贫困户不太乐意改造,有4户受封建迷信思想或缺自筹资金影响放弃改造。贫困户蒙子燃认为自己的儿子属虎,而黄历年份属猴,在民间有寅申相冲、相克的说法。为了儿子的生命安全,他放弃政府4.5万元补助,执意不在当年建房。xx多次登门劝说,从专业的角度告诉蒙子燃,这房屋倒塌的风险较大,万一塌下来怎么办?现在政府帮出那么多钱盖房,这样的好事别人想要还要不到,咋会犯冲呢?5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使蒙子燃下定了决心改造危房。

当年11月,11户贫困户新房全部竣工,成为青秀区第一个全面完成危改任务的贫困村。看到贫困户能住上新房,xx比谁都开心。

为了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xx想尽了办法。去年春节前,贫困户因为自养的鸡没有销路而发愁。xx连夜联系车辆,联系各兄弟单位,联系好卖鸡地点,又亲自拉着贫困户的鸡到城里去卖。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而当看到一车鸡被抢购一空、贫困户露出喜悦的笑容时,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2017年5月,xx获得xx五一劳动奖章。

第四篇: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篇一】

xx乡xx村地处xx县西北干旱走廊,全村12个组,386户,1679人,是一个共有建档贫困户73户,贫困人口313人的重点贫困村。

2018年3月,县委党校给村里派来了一位女“书记”。从此,村里的人们常常看到:山间小道上,有她四处奔波的匆匆脚步;

村组院落里,有她访贫问苦的忙碌背影……

她——就是县委党校派驻xx乡xx村第一书记xx。

舍小家,顾大家,责任重担扛肩头

在xx县委党校,作为办公室副主任的xx一直是党校的“管家婆”,每天忙忙碌碌做着那些琐碎而繁杂的工作。

2018年是xx村脱贫摘帽之年,但全村尚有40户160人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要想顺利脱贫摘帽,必须把这剩下40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拿下来。而容易脱贫的基本上在前几年经过帮扶退出了,剩下的这40户基本上属于深度贫困户,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这紧要关头,县委党校原来派驻xx村的第一书记因为年纪大、身体差,提出不再担任第一书记。校委只好决定重新选派第一书记。但校领导心里清楚:学校在编17人,4人退二线,2人临退休,再加上2014年以来学校一直承担三个重点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现有的干部基本派下去担任扶贫工作队员了,谁来接替这个第一书记?校主要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觉得办公室副主任xx非常适合。因为xx虽然是个女同志,但为人正直,性格开朗直率,工作责任心强,凡事能为他人着想,平时在办公室,不管是份内份外的事情,只要能够做的,她总是没有二话、从不推托。不过校主要领导也有一点担心,按照有关规定,驻村第一书记必须保证在村时间不少于二十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她是否愿意下去,校主要领导心里没有底。

当校主要领导找到xx,动员她下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她刚开始确实有点犹豫。一方面办公室本身事情多,做起来就疲于奔命,有些工作自己不做没人做,如果下村扶贫,等于又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另一方面自己作为一名女同志,在村吃住二十天确实有诸多不方便。更让她感到有压力的是,因为女儿今年下半年要读高三,所以丈夫对她下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事情极力反对,甚至扬言:“你下去当第一书记,我就和你离婚!”。一边是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盼,一边是家庭的需要、家人的反对。“大家”的责任和“小家”的亲情,就像天平两端的托盘,重重地压在xx的心头,让她难以抉择。那几天,思想斗争一直在心里交织着。然而令人钦佩的是,在经过一番艰难思索之后,2018年3月26日,xx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在组织需要的关键时刻,毅然放下了“小家”,顾起了“大家”。她耐心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舍下下半年读高三的女儿,带着被褥衣服,住进了偏僻的xx村,挑起了第一书记的重任。

刚开始,村民们看到来了位40来岁女同志当村里的第一书记,便投来了怀疑的目光。有的甚至私下嘀咕:“女人家屙尿过不得篱笆,一个女同志,能做得么子事出啰。”迎着村民们怀疑的目光,xx暗暗下了决心:为了不负此生,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入村后,她一方面认真学习扶贫知识和扶贫政策,使自己迅速从“门外汉”变成“老里手”。另一方面带着雨伞、手电,走院落,入农户,了解村情民意。为尽快熟悉全村和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她每天清早6点多就到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有时一直走访到晚上10点多,回到村里还要整理资料

,躺到床上时常常是凌晨1点多。4月4日,是国家法定的清明节假日,xx却把它用在了贫困户的走访上。因为天气炎热和过度劳累,下午5点多,她突然呕吐不止并晕倒。回家吃了些药,第二天身体稍稍好转,又马上投入了脱贫攻坚战斗中。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她就把全村386户群众,户户上门走访一次以上,村里的贫困户,更是走访三次以上!

一天,县委党校主要领导到xx村调研扶贫工作,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叫曾兰婆的村民,顺便问她:“你认识xx吗,工作怎么样呀?”曾兰婆发自内心地答道:“我认识唐书记呀,她是个好人,我不是贫困户,但她也到过我家里好多回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xx对村里群众的疾苦了如指掌,村民们也都认识叫xx的“女书记”。

聚人心,增合力,筑强堡垒立潮头

贫困村一般有三个典型特征:地理位置偏,村级班子散,党员作用弱——这也正是xx村的真实写照。

xx村由原来的新安、正田两村合并而成,全村12个村民小组、386户,1679人散居在一个方圆3.55平方公里的偏僻山旮旯里。xx入村时,村支两委班子处于“合村不合心”的状态,再加上支部书记喜欢搞“一言堂”,村干部相互之间存在不少矛盾。全村65名党员中,部分党员先锋意识不强,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个别党员甚至与村里“唱对台戏”,给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xx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把困难当作考验自己党性的“战场”,把压力当作砺炼自己能力的“熔炉”。经过深入调查后,她深深明白: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要想把村里的精准扶贫搞起来,必须建强支部,为村里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为使村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书记的xx主动当起了“双面胶”。一方面多次上门找每一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促膝谈心,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内心隔阂,解决他们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多次召开村支两委交心通气会,组织班子成员谈心谈话,统一思想。同时明确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班子成员头上,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村支部书记王惠阳原来家住城里,在村时间不多,村里工作基本靠“遥控指挥”,其他村干部意见较大。xx入村后,积极做他的工作,现在他主动住回村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村里的工作上,而且工作方式也有了很大转变,村里大事小事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不再搞“一言堂”。支委委员文德忠因竞选村委会主任没有成功,心里不平衡,从去年5月份一直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不按时参加支部会议和党员大会。xx了解这一情况后,先后多次晚上到他家做工作,在连续登门三次以后,文德忠终于放下心结,不仅积极参加支部会议,还主动建言献策。还有原正田村的老支部书记王晓芳“人退党性退”,参加支部活动不积极,xx主动找他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工作,使王晓芳老党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不仅按时参加党员大会,还主动担当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

为了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第一书记的xx在村里大力推行“三化”管理,即:村务管理民主化、组织生活正常化、党员作用先进化。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她先后指导村里召开村支两委会议20余次,对关系村里发展的大事、难事、实事,一律采取“四议两公开”的办法进行民主决策。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党建工作制度。在每个主题党日上,xx都发挥自己党校教员的优势,根据不同的主题,给党员上一堂生动活泼的微党课。此外,她还给每名党员家里制作了“党员之家”牌子,与每一名党员签订了抓党建促脱贫承诺书,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党员中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挑选出致富有门路、帮人有热心的王歧格、王岐林、王惠松等多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xx7组的党员王贵明,从事青蛙专业养殖。2018年他成立了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包括2户贫困户在内的4户农户在xx乡花桥村租用农田106亩,开展全生态的稻田蛙鳅养殖,预计年收入可达60万元,带领贫困户共奔脱贫致富路。

办实事,解难事,真扶实帮出彩头

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只是手段,增加群众获得感才是目的。要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就必须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能受益的大事、实事,解几件群众信得过摸得着的难事急事。

xx村是一个偏僻山村,村里的基础设施一直比较落后,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xx与xx村村支两委一道,多方奔走,积极争取到了xx乡唯一的一个扶贫工作亮点村建设指标,预计将投入300万元资金用于村里的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她还与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到县水利局进行衔接,争取自来水项目,目前项目已经通过勘察设计,正在进行投资预算。大堡之圳落马桥段,在2017年的特大洪灾中被冲毁,由于大堡之圳属于市水利部门管理,不归xx县水利局和防汛办管理,一直得不到修复。今年的汛期即将来临,给居住在水渠下方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xx同志知悉情况后,多次到现场进行察看,多次向xx乡防汛站、县防汛办进行汇报,陪同相关领导在损毁水圳段查勘。经过县领导的调度和协调,目前该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圳已由xx乡人民政府出资进行了修复。

要想脱贫快,扶起产业来。在以xx为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xx村开始走上一条产业兴村之路。他们发动群众利用本地优势春季种植脐橙150余亩,准备秋季再扩种350亩,将脐橙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引导群众种植烤烟100余亩。除了为村里找准一条发展之路外,他们还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先后帮助贫困户王小平、王祥平、王征和等发展牲猪、牛养殖产业;

帮助贫困户王瑞旦发展蜂蜜养殖业;

帮助贫困户王征桂、王征棉、文世龙、文德国发展中药材槐米、博落回种植等。在此基础上,xx还带领村支两委到本县的黄金乡百宝村考察竹狸养殖产业,准备由部分村干部先行试养,成功后再在贫困户中推广。

xx同志从来都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只要老百姓提出的合理要求,她都会全心全意地去帮助他们。xx村12组与温塘村相邻。2014年以来,温塘村老是把垃圾运到xx村12组入组公路旁的山坡上,一到热天,臭气熏天,蚊蝇乱飞,而且由于地势较高,给12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安全用水带来严重影响。12组村民多次诉求无果。xx驻村后,多次到xx乡政府进行协调,最终引起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两村协调会,使这一拖了四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群众交口称赞。王会高、王会健两兄弟在承包的责任田上产生了纠纷,找到了xx,要求村里进行调解。xx放弃了周末休息,组织村委会为他们进行了调解。村民曾兰婆因为宅基地的事与邻居文世龙产生了矛盾,xx也多次与工作队上门为其协调。63岁的贫困户王瑞旦,在90岁老父亲的赡养上受到了村民的误解。他来到了村部,找唐书记诉说心中的委屈。xx与工作队的同志一起与其交谈了一个半小时,慢慢地帮其解开了心结,高兴地回家了。

只要付出真心,总会换来民心。驻村帮扶的艰辛和汗水,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今,只要xx走在村子里,总有老百姓盛情的邀请:“唐书记,来我家里吃顿饭吧!”偶尔回到单位,同事们看到累得瘦了一圈的xx,又由衷地送她一个雅号: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

【篇二】

xx,男,汉族,1982年8月生,xxxx人,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副处长,2015年9月由教育部选派至xx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精神,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牢记使命,勤奋务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为xx村党支部战斗力的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民主治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9月,xx由教育部派驻到xx村时,村子“一穷二白三弱”,是枣元乡排名垫底的一个村。首先是村子穷,全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种植结构单一,村民收入较少,2015年人均收入只有3139元,是一个贫困村。其次,村集体经济空白,没钱办事,难以为继,这导致村内基础设施落后,服务群众的水平非常低下。再次,村两委班子不够强。时任支书已71岁,工作视野和精力比较有限,加上没钱办事,村干部的威望不高,而且村子还面临着“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干、愿意干的人党员群众不认可”的接班人问题,在县委组织部挂着“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名。这就是他当时面临的基本村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特别在深入了解了xx村上个世纪的辉煌历史后,他下定决心推动xx甩掉贫困的帽子,重新走向发展之路。回望村子发展的跌宕起伏,他深切感受到村子发展和党建工作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村子的实际,他遵循“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按照“党建引领、民生导向、经济先行、民主治理”的思路,全面推进村内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党建引领,打铁还需自身硬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xx认识到,村子要发展,就必须切实发挥好党支部的作用。要把村党支部打造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就必须切实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在增强凝聚力方面,他重点打造两个“家”。一个是精神之家,他为共产党员户挂牌,配发党徽,彰显党员的身份,增强党员的荣誉感;

组织党员全面参与村内重大事项的研讨,保障党员的权利;

关心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给党员以关怀。在这基础上,他大抓党员队伍管理,从严格收缴党费、加强党规学习等方面切入,严明制度,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重点推进“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努力解决党组织生活不严肃的问题。从正反两面入手后,党支部的凝聚力慢慢增强,全体党员普遍感受到党支部既是温暖的家,更是讲规矩、有纪律的组织。另一个是实体之家,他四处筹集资金建设了占地1100㎡的党群活动中心,并高标准配备了办公设备,大大提升了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全体党员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两个“家”的目的都是希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增强战斗力方面。首先,他强化党支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解决部分党员信念不牢、立场不稳、纪律松弛的问题。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全体党员讲党课4次,配发系列学习材料,以合格党员标准严格要求全体党员;

二是学榜样,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吕玉兰纪念馆学习,学习吕玉兰同志带领家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境界。三是在作风方面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绝对不能脱离群众,搞官僚主义,遇事必须冲锋在前,亲力亲为,争当先锋表率,每名党员都必须努力维护支部的形象,全体党员向他看齐。其次,强化支部的能力建设。他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着重解决干部视野不宽、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学政策,建立党员和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制度,先后10余次组织学习上级脱贫攻坚、农村党建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学发展,多次组织村党员干部前往党的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先进村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村内梨园项目的最终落地就得益于党支部的多次考察学习。再次,强化党支部的组织建设。重点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把住党员队伍纯洁性的“入口”,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吸收到支部中来。目前,已严格按程序吸收1名预备党员和4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结构,补足了队伍短板。目前申请入党的村民越来越多,党组织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此外,围绕班子建设下了大功夫,特别是在前任支书(兼村委会主任)突然去世后,xx代理了村里的全面工作,协助乡党委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新支书人选的意见,并配合乡党委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顶住宗族势力的干扰,推选出了新任支书并实现平稳过渡,一举激活了党支部和村干部队伍的活力,稳妥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村班子不团结、软弱无力、工作不在状态的问题。

二、民生导向,打造人心工程

民心惟本,厥作惟叶。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党建。他带领党支部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聚人心、树立党支部威信的切入点。他带领村干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硬化了村内所有的道路共计1600米,安装70盏路灯,修建排水设施2处,解决了群众出行不方便问题;

投资27万元绿化美化了村内大街,改善人居环境;

新建了村民服务活动中心,改写了xx没有村子没有阵地的历史,“xx村”这个概念终于有了最富有代表性的有形载体;

建设900㎡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体育健身器材16套,该广场如今已成为全村老老少少欢歌笑语的幸福地;

筹集资金,建设10米长的文化长廊,让党和国家的声音和脱贫致富的政策在村内传播起来;

针对群众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病致贫多发的状况,多次为村民联系进行了免费体检和义诊;

争取深水井、深水泵、变压器2套以及防渗管道项目,便利群众的农业生产;

协调和落实上级的春节慰问活动,涉及慰问款(物)5万元,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关心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和孤儿的生活,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协调危房改造,让困难群众住上安全的房子等等。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关心村内学龄儿童的学习,为全村适龄儿童配发了一大批图书资料;

争取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的支持,建设了村文化阅读中心,开展农民教育,并打造成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

开展xx村幼儿园建设项目,预计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这些工作有效破解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三、经济先行,推进脱贫致富

“抓好党建促发展”,xx认为党建的目的要始终着眼于发展。发展重点围绕“脱贫”“致富”“增收”三个方面开展。第一,重点保障好弱势群体的生活,特别是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他带领村干部认真落实“金鸡产业扶贫计划”项目,成立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全村贫困人口全部入股合作社,2016年度已按照300元/人的标准向全村贫困户发放了首期分红;

促成村内企业与河北相关高校的合作,帮助企业迈向新台阶,带动村民就业,并引导企业重点吸收多名贫困村民务工,每年每户可增收3000元以上;

对于确实无劳动能力和生大病的10余名贫困群众,帮助申请政策兜底和医疗救助,切实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帮助贫困家庭孩子申请教育救助;

做好脱贫的入户调查、资料准备、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第二,探索致富之路。针对xx村没有特色产业这一实际,他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他采取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多渠道融资、引进社会力量帮扶等举措,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按照威县扶贫主导产业梨产业的发展规划,成立了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00余亩高标准梨园,调整种植结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造血”功能,同时推进“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模式,带动全村贫困人口增收受益,将有力地巩固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效。第三,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集体收入是农村党建的“牛鼻子”,没钱办事,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无从谈起。他带领村党支部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努力摘掉“空壳村”的帽子。目前,“金鸡项目”每年都将给村集体带来至少2万元的收入;

高标准梨园项目预计三、四年后将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0余万元收入;

通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村集体机动地收回,种植高产红薯,每年将至少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

正在推进村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村子未来将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村子长期持续发展的根基正在逐步筑牢。

四、民主治理,筑牢制度基础

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支部的威信才能真正地树立起来,长久地树立起来。xx指导村两委从自身“开刀”,改变了过去“一人说的算”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逐个打通“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肠梗阻”。他先后组织召开近10次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及几十余次村两委班子会议研究村内重大事项,不断引导和规范民主决策程序。特别是重新组织村民代表的民主推选,通过了《xx村村民代表会议规则》,大力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打造了民主治理的主体框架并实现了有效运行。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信息公开,积极落实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

开通微信公众号和村内微信群,广泛发放第一书记联系卡,鼓励村民参政议政,充分发挥信息公开、畅通交流、解难答疑、宣传政策的作用。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大为提升,村子的民主治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在良好政风的带动下,村子的家风、民风、村风有了较大改观。村党支部乘势而上,组织制定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xx村村规民约》,很好地发挥了村内“小宪法”的作用,孕育文明村风;

组织开展“孝道饺子宴”活动,弘扬孝道文化;

在村内设立光荣榜,评选魏寨好人,表扬和奖励为村子做出贡献的村民,激发正能量。今天,xx村仍在“正政风、树民风、养民风、育村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做到风清气正,从而为村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一个村子从内到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饱含着xx的汗水和心血。回首既往,面对着当时几近空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xx没有畏惧和退缩,他视之为挥洒汗水、描述画卷的空白画布;

面对着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错综复杂的村情,他视之为历练党支部的磨刀石;

面对着离家千里、形单影只的孤寂,他把这种坚守视为锤炼党性的熔炉。他经年累月将身影留在魏寨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既因为他心里装着的那份沉甸甸的职责,更因为他对xx再次启航扬帆那份深深的期盼。任期将至,他仍在为xx的未来筹划着,盼望着继任者带领着党支部“一张蓝图绘到底”,奔走在重塑xx辉煌的梦想道路上。

【篇三】

2015年7月,xx被选派到xx区高陵镇xx村挂职第一书记。二年来,他始终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情系驻村百姓、一心为民服务,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领头雁和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全村奋发努力,所驻村的集体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发展,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打铁自身硬,身先士卒做表率

xx村位于高陵镇政府驻地南11公里,两面环山,土地贫瘠,系省级贫困村。全村人口160人,其中党员12人,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3人,土地及山峦1738亩。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打零工、种植农作物和果树。

挂职第一书记前,xx曾在部队锤炼数载,退伍后又从事民政工作十几年。经过组织多年的教育培养,他深知“第一书记”称呼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担子和神圣的责任,自觉以第一书记的楷模沈浩为标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带领干部群众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让xx村的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驻村伊始,xx的村委办公室就成了他“第二个家”,外屋是办公室,不足八平方米的里屋,则既是寝室又是厨房。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除外出开会、联系业务外,他几乎天天靠在村里,不是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就是找村民了解情况,体重也瘦了30多斤。爱人心疼的同时又忍不住埋怨他,因为当时女儿尚不满周岁,双方父母年高体弱,且岳母多次病危抢救他都无暇照顾。对此,他心里也感到内疚和难过,总是劝爱人:“既然组织选中了我,我就要千方百计把这副担子挑起来。要想不辱使命,无愧于第一书记称号,我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村里的党员干部被他的一片诚心所打动,村委会主任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贴补村里的项目,其他党员干部也是要人出人、要物出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空前强大。

选准突破口,因地制宜促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第一书记工作千头万绪,但他深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他认为xx村的贫困根子是地处偏远山区,发展也要从“大山”入手,因为村里土地多、山峦多,自然xx丰富,只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完全可以走出一条靠山吃山的发展路子。为此,他多次到区农业局、林业局和财政局跑项目、要资金。在村委成员和党员认真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敲定了由区扶贫办配套20万元扶贫资金的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园项目。当时,村里的土地全都承包给了村民,如今要收回部分土地上项目,很多村民既不理解也不配合,抱怨说种得好好的地就这么收回去了,到头来还不知道能不能真正增收致富!对此,他迎难而上,利用早中晚村民在家就餐和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纷纷拿出自己的承包地入股,使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园项目得以顺利开工。目前,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园已顺利建完成。待示范成功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xx村支柱产业,为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xx村虽然地处山区,但要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必须借助外力,走招商引资的路子。他主动协调某网络公司为村免费建立村级网站,打开了xx村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经过他与村委会主任的努力,目前已与台湾商人初步达成投资5000万元,建设木屋别墅、阳光花卉大棚、生态种植和养老为一体的休闲观光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余元,并带动全村2户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从而彻底甩掉贫困村的帽子。

在深入宣传富民政策的同时,他积极跑资金、揽项目,筹措资金,先后争取派出单位及社会资金10余万余元,为全村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此外他还利用个人关系搭建起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平台,他协调烟台市日升人防设备有限公司与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每年为村提供不低于1万元的无偿帮扶资金。协调xx区钓鱼运动协会将xx村的鱼塘指定为钓协定点钓场,每年为村增收万余元。主动联系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他们送去现金、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怀揣一团火,结亲交友解民忧

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场合,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深化改革、扩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使全村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树立和筑牢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勇气和志气。他始终把坚持倾听村民呼声作为第一要务,只要有空就进门入户同村民拉家常、叙感情,依靠多年的民政工作经验和掌握的政策法规,自觉为村民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还利用该村曲姓为第一大姓的优势,真心实意地与曲姓长辈结亲交友,很快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基本掌握了村情民意。结合全区开展的第一书记“寒冬送温暖”帮扶活动,为该村困难群众送去价值近万元的米、面、煤等生活必需品,使其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自挂职第一书记以来,在尽量不麻烦和打扰群众的同时,他自觉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他的私家车成了xx村民的“公交车”,不管婚丧嫁娶还是迎来送往,甚至到集市上购种子、买树苗、抓猪仔,只要吱一声,他总是二话不说,有求必应。如今,只要看到停放在村委会门前的那辆车,大家似乎就看到了第一书记跑前忙后、为民服务的身影。他还十分注重抓好维稳工作,邻里发生纠纷他主动出面调解,村里工作有时得不到村民理解他主动上门疏导,党员和干部群众遇到困难他鼎力相助。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过去又穷又乱的xx村发生了令人称道的变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委会的自治能力进一步加强。二年来,全村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无一例因地界、浇水纠纷造成的打架斗殴,无一例因上坟、炼地堰、烧秸秆造成的火灾隐患。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村上下呈现出干群关系融洽,邻里之间和谐,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新局面。

【篇四】

xx,男,75岁,1965年9月从河南焦作矿业学院毕业来到xx新东煤矿工作,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xx市经信委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曾任xx市新东煤矿党委书记、矿长、xx市煤炭局局长、党委书记、xx市经委专职委员。历年来,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为党务工作和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15次荣获省、市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次评为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一、热爱学习,思想不落后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新时期党务工作给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更快进入工作角色,xx不断地钻研政治理论,提高自身素质,除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党建理论和党务工作业务知识以外,他还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从电视新闻以及报刊杂志上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且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中央提出“两学一做”教育时,他及时地组织了支部进行学习、讨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他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更加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热爱党务工作。担任市经信委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参与起草了多个党建方面的文件、材料和党组织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帮助支部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了支部职责和任务,按照上级要求做到“五有五上墙”,建立党员活动室,并整理规范了活动台账和学习教育资料,为支部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投身党务,退休不退岗

70古稀,本该是一个修生养性、颐养天年的年龄,但自2002年退休至今,如今已75岁高龄的xx又在新的党务工作岗位辛勤耕耘了14个年头,而且丝毫没有休息的念头,这种退休不退岗、继续为党的事业发光发热的精神,让人感到由衷钦佩和赞叹。

市经信委离退休支部有退休人员74人,其中副师级2人、处级干部42人,科级干部38人,这些离退休干部,一方面都曾在各个部门担任过重要职务,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如今他们都年事已高,从各个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安享晚年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阅历丰富,多数又处在家庭的主要地位上,要面对的大事小事、琐碎事必然不少,管理难度必然很大。xx同志说:“每个老党员以及他们家庭的难处就是我们党的忧处,为他们解难就是为党分忧”。切实关心、爱护服务好老同志,是党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市经信委离退休党支部书记,xx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此,他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一心扑在支部工作上,牢牢抓住支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放松,强化支部的服务意识和模范意识,把支部建成离退休人员的温馨之家和正能量的传播基地。他领导的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及其子女近10年来实现了无“xx功”者、无超计划生育、无黄赌毒涉案者、无恶性上访者。

真情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在xx的带领下,离退休支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使老同志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支部的老同志,只要是生病住院,他都亲自前往医院或老同志家里探望慰问,仅2015年探望老同志43人次。比如,退休干部何正云老人身患绝症,xx多次到医院和他家中探望,送去组织温暖,力所能及帮助其解决家庭经济上的困难,直至何正云老人去世。谢安国是1949年参加工作,1953年入党的老同志,今年已85岁,长年体弱多病,xx同志多次到医院和家中探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本人和家属十分感动,对组织的关心表示由衷的感谢。我委机关8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有13人,xx同志十分关心这些老同志的生活情况和健康情况,2015年10月份组织支部同志挨家挨户进行了走访慰问。2015年春节前夕,对三位离休和10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志,进行了一次专访和慰问,送去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对于老同志的家庭有什么纠纷要化解或需要做子女的思想工作时,xx同志从来不避寒暑,随喊随到,协助老同志平息不少“家乱”,解开年轻人不少思想上的疙瘩,老同志和他们的儿孙们深受感动。

加强支部思想和组织建设。在思想建设上,善于协调离退休老同志与在职干部之间的关系。在接手离退休支部工作前,xx就发现离退休老同志与在职领导之间的关系有时比较难处理,甚至存在一些隔阂。正式接手离退休支部工作后,xx经过反复深思,终于找到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沟通和相互理解所致。为此,xx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到一起座谈谈心,自觉担当起老同志和在职领导之间的中间人,讲明各自的难处,赢得了相互的谅解和信任,如今离退休老同志与在职领导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稳定了在职干部的大后方,让在职干部能够心无旁鹜地干好事业。在组织建设上,抓支部和党小组的建设,注重发挥党小组的作用,做到每年召开离退休干部职工大会、四次支部会,一季一次活动,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制度来执行。

打造廉洁支部。在xx的带领下,离退休支部把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保持晚节、廉洁自律作为重要工作课题。比如:离退休支部收入来源十分有限,用好用活每一分钱十分必要。为此,xx从自身做起,和支部班子其他成员一道,严格要求自己,在他担任支部书记期间,他从未领过工作津贴,也从未报销过一元电话费,完全是义务服务,更不损公肥私,确保支部每一分钱都花在党的事业上、花在组织老同志学习、开展活动和为老同志服务上,当不少干部退休后,忙于创业增收,而xx同志却默默无闻地在为老干部服务十多年,这种坚持、这种情操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是大家公认的、当之无愧的好书记、好党员,他的精神和品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009年2月xx同志爱人身患肝癌晚期,直到2011年元月去世,他从未因此影响支部工作。艰苦奋斗是xx同志一贯坚持的精神。因公办事,他从不要单位派车,不是走路,就是乘坐公交车,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三、历经磨砺,坚毅不屈节

辛勤耕耘“老黄牛”。xx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务工作者,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为其他党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1965年9月从河南焦作矿业学院毕业来到xx新东煤矿工作,在煤矿一干就是20年,期间下煤井达2090多天,他拼命三郎的工作给自己落下了一期矽肺病和国家6级伤残,他来经委工作已经24年,他很少报销过医药费,为国家节约每一分钱。面对身体上的伤痛和工作中的困难,他从不叫苦叫累,始终怀着一颗感激感恩的心默默地在工作岗位耕耘和奉献。他为煤矿解决技术难题和廉洁奉公的优秀事迹曾被湖南日报报道过三次。

甘于清贫不谋私。xx同志视名利如粪土,他多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及奖状绝大多数已荡然无存,但他在干部群众的心中矗起了一座清正廉洁的丰碑。在担任新东煤矿党委书记、矿长和xx市煤炭局党委书记、局长期间,xx手中拥有比较大的权力,按常理只要随便打个招呼,就可以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安排进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但是,xx始终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深知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在为人民谋福上。他的妻子和3个儿女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进企业上班,后来又在企业改制中都下了岗。市煤炭局有一台公务用车,他去长沙等地出差总是搭客车或坐火车,他为公家的事抠门在单位被传为美谈。尽管生活不宽裕,现在还是与大儿子、儿媳及孙女挤在一个75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但他从不接受他人的任何钱物,也不准家属收受礼物,从不进娱乐场所,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也忠实地坚守了他“一日为党员,终身做模范”的诺言。

xx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全心全意为支部服务的理念、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关心集体,热心党务,得到了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篇五】

2016年12月驻村以来,xx同志严守驻村工作纪律,坚持入户走访经常化,讲协调、抓党建、扶产业、做宣传、办实事,积极履行第一书记工作职责,能圆满完成各阶段性工作任务,一直以来在县乡开展第一书记履职测评活动中始终名列前茅。

一、严守驻村工作纪律

入村以来,该同志坚持做到住在村、吃在村,严守工作纪律。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开展走访工作。一是坚持每个星期都要到贫困户家走访一次,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状况;

二是督促帮扶责任人坚持每月与贫困户最少对接一次,每周与贫困户电话联系一次,及时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三是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为每一位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和建立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台帐;

四是自觉加强扶贫政策学习,确保扶贫工作有思路、有打算,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严格履行党建工作职责

驻村以来,为推进“党建+脱贫攻坚”工作,xx同志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要求,积极协同村党支部书记按照乡党委“一月一主题”党员活动日活动安排,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抓党员学习教育,在村讲党课,讲政策,做宣传,让农村党员在实现脱贫致富时做到经济、思想“两条腿走路”,通过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使前仪岭村党员责任意识得到了提升。同时,为规范扶贫项目有序实施,其主动监督村级落实“三定双评四议三公开”民主决策制度,确保了各项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扑下身子真扶贫

xx同志深深知道“发展增收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主抓手”,在驻村工作以来,其积极争取工作队的帮助,引进了和顺县兴峰供销合作社实施了露地蔬菜种植,实现了11个贫困户流转土地40.2亩,每户平均每年增收1000元。同时,引进了山水林综合开发项目全村间接受益23户。并帮助村规范了养牛园区的使用,园区养牛达到70头,为巩固已脱贫户增收起到了保障作用。2017年扶贫队下拨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支持村民发展产业,xx同志积极与村支两委和广大群众座谈研究确定了发展养羊项目,得到了帮扶单位领导的支持,利用部分帮助资金为全村农户购买成年母羊90只,实现了年产值2.8万元的收益,并使用部分资金每户补贴300元,为全村每户装进了联通“一线三通”计算机网络,助力信息帮扶。同时,为3户贫困户争取到了5万元的金融扶贫免息贷款资金用于扩大农户家庭养牛,实现了户均增收5000元。在推进产业帮扶的同时该同志与乡村干部积极协调参与推进“五洁净”、“六要六有”“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达标建设工作,使前仪岭村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各户“五洁净”、“六要六要”达标建设成效显著,在市级验收组验收评分中,得分96.55分,优秀等级。

四、主动作为办实事

任职第一书记以来,其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xx年轻未婚,一心扑在工作上,每遇村里婚丧嫁娶,都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和村书记、副书记做为总管,忙碌不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经常帮助村民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利用扶贫车辆为村里免费拉化肥、拉地膜,帮助老年人买药,帮助75岁老人去乡里办理老年优待手续,帮助村民放羊等细微关怀数不胜数。每一次的刮风下雨xx同志都会及时询问各户情况,2017年7月26日,和顺县空降大雨,前仪岭村通村道路、农户房屋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在灾情面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走村串户,查看灾情,及时收集登记灾情所造成的危害、道路等损毁情况,并及时上报乡政府,并指导对通村道路、桥梁进行抢修,以保障村民生产、生活、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多方奔波协调,为村里解决了以前多年未解决的手机移动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入户问题,为每户装上了无线网络,父母的相思子女之情和子女的担忧父母之情由于网络的隔屏相见而得到了很好的缓解,村民们都很感谢第一书记,村民们都亲切的叫第一书记为小闫,没事的时候,村民们都喜欢去和小闫坐一坐,拉拉家常,谈谈心,遇到困难了也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小闫,小闫也尽最大的努力去帮村民们解决困难,深受村里群众的爱戴,村民们为了表达他们的感谢,都叫小闫去他们家吃顿饭才行,还时不时的把做好的稀罕吃的给小闫送到工作站,让小闫感动不已,觉得村民们是最可爱的人,同时也为自己的辛勤付出而自豪、欣慰,能得到百姓的满意和爱戴是最光荣的事。

【篇六】

入村伊始,xx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入户走访,对每户的具体位置,包括每户的意见想法,一趟趟、一圈圈的跑,熬了几个夜晚,结合寺沟村的实际村情,驻村第一书记把寺沟村未来两年的发展规划做成表格,贴在自己的床头。

要想富先修路。回望入村的公路,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帮扶工作队细细进行了实地勘察和丈量,跑有关部门制作预算,出修筑方案,然后进行了项目申报。嘴上的口疮,长(zhang)长的头发,晒黑的皮肤等等,到县里办事碰到熟人都说驻村第一书记咋变了,驻村第一书记嘿嘿一笑:驻村第一书记人变心不变。如今投资270万,长2.5公里,宽4.5米的入村公路,在拓宽路基的基础上整个路面用混凝土浇筑,工程受益人口全村146人。

在几经考察与商讨中,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根据大家的想法再结合寺沟村实际,因地制宜,在帮扶单位争取到10万元帮扶资金,骑着小摩托车每天往返70多里地,跑审批、买羊、建档立卡等等,创办了和顺县金田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月过去了,黑山羊养殖项目落地生根,终于开始盈利。项目受益54户146人,户均增收240元。有了一次经验,再加上寺沟村水草丰茂,林草地宽广,村民又有养牛经验,苦于没有资金,驻村第一书记再次利用惠农政策为1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户争取养殖帮扶资金50000元(国家贴息,三年之内贫困户不交一分利息)的帮扶资金,扩大养殖规模,使养殖户年均增收5000元。看着寺沟村的乡亲们一天天忙起来,一天天富起来,驻村第一书记觉得所有的罪都没白受,吃过的所有苦都值得。

为了提高整个驻村工作队的形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驻村第一书记在村里吃饭就像大公社时期的下乡干部一样吃“派饭”。每到一户,乡亲们都用自己特有的最好方式来招待驻村第一书记,有一贫困户甚至把自己结婚时珍藏起来的一瓶30年的北京二锅头拿来与驻村第一书记分享,而且每次吃完饭大伙都不收钱,每次驻村第一书记只能悄悄把钱塞到他们的褥子下边。有一位县领导知道情况后,和贫困户讲,他是下来扶贫的,都挣的工资,他吃了你的饭,你就该收他的钱,还有就是不能“破费”为他准备家常饭菜以外的“好东西”,这位贫困户一听着急的讲:给小陈书记做饭是驻村第一书记们自愿的,给他吃好的,肯定是他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他好,别人驻村第一书记不管,反正给驻村第一书记不能收他的钱。乡亲们朴实、简单的话语比任何奖励都弥足珍贵。

自己的扶贫工作干不干,干得怎么样,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驻村工作以来,巷道院落,有驻村第一书记的足迹,田间地头,有驻村第一书记的身影,驻村第一书记把群众当亲人,大伙也没人把驻村第一书记当外人,村里的大事小情,群众的难事、急事,都愿意拿来和驻村第一书记“商量、商量”,在接近两年的相处时间里,让驻村第一书记成为了寺沟群众心中的“主心骨”。

xx愿意做好扶贫这个工作,愿意俯下身来,甘当百姓的孺子牛,为他们奔小康过上更好的日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

前不久,在xx县脱贫攻坚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上,该县审计局驻xx镇雾云山村工作队被授予“十佳驻村帮扶标兵”。这荣誉表彰的背后,凝聚了审计局干部、雾云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xx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20**年8月,占彥生被县委组织部委派到xx镇雾云山村任第一书记。从此,他就与雾云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把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进驻点村、带进基层,扎实苦干、倾情帮扶、为民服务,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带领雾云山村干部群众脱贫奔小康,旧貌换新颜,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扶贫之歌。

当好政策“宣传员”

宣传好党的扶贫政策,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占彥生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多次召开“场院会”、户主会、党员会,举办宣传栏、文化墙,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

一来到雾云山村,占彥生就狠抓支部建设。他带领支部一班人认真学习基层党建工作知识和扶贫工作政策,完善支部管理制度,建强支部活动阵地,努力把村党支部建设成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充分发挥村党支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占彥生带领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农村工作生活实际宣讲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率先作为,争做脱贫攻坚的引领者和带头人。

利用“场院会”和户主会,占彥生耐心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就精准识别标准、产业扶贫重点、教育扶贫举措、医疗扶贫政策、五保兜底情况等方面,逐条逐项宣传解读,为群众解惑释疑,引导大家做扶贫政策的明白人,做脱贫攻坚的主人翁。

4年来,占彥生撰写学习笔记和工作日记两大本、XXX万余字,撰写精准扶贫调研文章3篇,发送精准扶贫信息稿件30余篇,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发表雾云山景区宣传推介文字XXX万余字、图片500余幅。他撰写的《关于贫困山区实施药旅联动发展战略的思考》和《雾云山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启示》荣获优秀调研论文奖。

当好脱贫“领头雁”

“过去雾云山,穷得锅底翻,男人打光棍,女嫁山外汉。”这是雾云山3年前的真实写照。

4年来,占彥生走遍了全村7个村民小组、XXX个农户,对雾云山每个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了如指掌。为发展经济,他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制定了以乡村旅游业为平台,实行产业带动、能人带领,党员干部包保,从少数富到群体富,再到全村富的远景规划,形成了“一拖三”发展思路。

“一”,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倾力打造雾云山4A级生态旅游景区,以此带动人气,带动财力、人力资源,实现贫困村民就业创业。目前,景区建设已顺利通过湖北省旅游委4A级生态旅游景区评审验收,成为全县第一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

“拖三”:一是拖动农家乐发展。近两年村里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XXX户,安置XXX人就业,实现农家乐户平年收入3万元。二是拖动雾云山茶叶发展,形成品牌。全村依托茶场,实现茶业劳务用工年创收XXX万元。三是拖动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发展。大力发展种养业,组织村民种植高山水稻、水果、疏菜,养殖猪鸡牛羊,全村户平年产土鸡20只、土猪3头,户平年增收5000余元。村集体发展扶贫产业茶园200亩、桃园230亩,贫困户人平年增收2XX元以上。

20**年,雾云山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XX元、贫困户人平收入达到3XX元,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全国政协组团来xx调研时,对雾云山村精准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一致认为雾云山的精准扶贫工作,切合实际接地气,工作扎实有成效,可供全国贫困山区借鉴。

“如今雾云山,茶叶绿满山,兴办农家乐,年挣XXX万……。”4年过去,当地群众用歌谣描绘雾云山旧貌换新颜。

当好群众“服务员”

一到村里,xx就把农户安全饮水、道路出行等难题抓在手上,多次到县直部门反映情况,争取安全饮水项目资金30多万元,农家乐项目资金XXX万元。他还积极组织村党员干部关爱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自己先后拿出3XX元资助贫困户,组织社会各界为贫困户捐赠资金3万元、衣物1000余件。

对于特殊困难村民,他不仅记在本本上,更是放在心上。村民查应梦30岁的儿子患精神分裂症,在一家医院治疗花费3万多元,他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得知这种病主要靠精神抚慰再配合药物治疗,然而医院却开具了10000多元的冬虫夏草、人参等名贵中药,他主动协调院方索回医药费用3XX元。村民田耀多,丈夫突发脑溢血去世,无暇顾及医疗费用报销事,他主动联系报销医疗费用3000多元。还有他的结对帮扶户田耀环,妻子慢性病常年住院,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他多方联系争取救助资金2000多元。

在工作中,xx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前年,xx“6.19”特大洪灾,他第一时间赶回村、赶到现场,组织村干安置灾民;21日凌晨再次普降瀑雨,他深夜带班值守,组织党员干部排除新修公路沿线路段险情,转移安置五保户和孤寡老人。灾后,他千方百计筹措涵管、水泥等材料,安排专人修复水毁项目100余处。

4年来,xx每月坚持在村工作20天以上,带领村“两委”干部在基层党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红色传承等方面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使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全省闻名的旅游名村。他个人被黄冈市委表彰为“一派两聘先进个人”、被xx县委授予为“精准扶贫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xx镇党委评选为“优秀第一书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线员工述职述职报告下一篇:银行战略转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