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工作

2022-07-04

第一篇:促进农民增收工作

关于促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扩宽增收致富渠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为切实做好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南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我局将其作为一个黄金产业来经营。健全组织。成立了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同志任组长,就业服务局局长x同志为副组长,x科、x科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工作。明确目标。遵循“重点扶持、政策倾斜、全力推进”的原则,确定了“着力提高南部地区农民技能水平,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千方百计扩大南部地区输出规模”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全年南部地区劳务输出x人,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年增加劳务收入x万元的目标。严格考核。将全年目标分解到了有关科室及南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是促进其外出务工的基础。为此,我局着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活动。一是开展技能性培训。联合县职校、x校、驾校等x个培训单位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对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帮助其办理各种资格证书。今年以来,共为南部地区开办地毯绢花、计算机、电气焊、采煤知识、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人数达x人。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考虑到南部地区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实际困难,本着就近培训的原则,特设定南部地区的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为引导性培训基地,为初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政策、劳动法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陈旧思想,引导他们主动走出山门,走出家门,从农业以外的方面想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引导性培训x期,培训人数达x人。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使我县的农民,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致富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外出务工的技术敲门砖,大大地增强了外出务工的成功率。

三、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用工渠道

我县企业规模小,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为扩大用工单位渠道,我局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坐等用工单位上门招工的传统作法,坚持“跳出x、走出x,广交朋友,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在巩固与开滦矿务局业务关系的基础上,主动到北京、天津等周边的大中城市,寻找新的用工单位,搜集新的用工信息。重点客户局班子成员亲自出马,联系业务。今年x月份,我们就派出x多人次走访了x、x公司、x公司、x包线长等x多个用工单位,新建用工协作关系近x家,搜集用工信息x条。同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谊,在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期间,邀请各新老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来x洽谈业务,加深感情,增强友谊。目前,我们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国内大中城市的x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力促农民增收

由于我县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少,当地企业少且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较小,许多剩余劳动力想处出务工。为此,我局对其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的方法,加快当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是实行南部地区四优先。求职登记优先,凡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我局求职,一律优先登记;费用减免优先,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省外务工的,免收求职登记费、报名费、中介费;同等条件下录用优先,在招用农民工过程中,对无劣迹、无传染性疾病的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其它地区劳动力条件相同时,优先录用南部地区农民;选择输出行业优先,在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他们到路途近、收入高、条件好、风险低的用工单位务工。二是送信息上门,服务到家。对搜集来的用工信息,除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外,利用乡镇流动集市,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对用工数量少的信息直接送到村,配合用工单位直接到村进行体检,挑选务工人员。三是加强输出后的跟踪管理。今年,针对我县南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多在x各矿从事采煤行业,风险较大的实际,在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妥善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五、立足人才工作职能,加强农业科技扶持

为解决我县南部地区农民增收渠道窄的问题,针对其土地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蔬菜的特点,从人才工作职能出发,人才中心专程到x去考察大棚菜项目,为在引进大棚菜种植能手等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他们出资金、技术、原种,我县南部地区提供土地的方式,吸引他们来我县南部地区投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将做进一步的商洽。此举即可以使我县南部地区的土地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带动我县南部地区的发展规模产业,还能提高我县南部地区棚菜种殖户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不懈努力,我局为南部地区农民增收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年x月份,已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x人,其中南部地区x人,占总人数的x%,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为农民增收近x多万元。无论是输出数量,还是输出效益,今年都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经过调查,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凡经我局输出的务工人员没有一个盖不上新房,没有一个成不了家,没有一个子女辍学的。南部地区的农民把劳务输出称之为是“铁杆庄稼”。

虽然我局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南部地区农民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为已任,将其作为发展民本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南部地区的人民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精选范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扩宽增收致富渠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为切实做好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南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我局将其作为一个黄金产业来经营。健全组织。成立了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同志任组长,就业服务局局长x同志为副组长,x科、x科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工作。明确目标。遵循“重点扶持、政策倾斜、全力推进”的原则,确定了“着力提高南部地区农民技能水平,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千方百计扩大南部地区输出规模”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全年南部地区劳务输出x人,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年增加劳务收入x万元的目标。严格考核。将全年目标分解到了有关科室及南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是促进其外出务工的基础。为此,我局着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活动。一是开展技能性培训。联合县职校、x校、驾校等x个培训单位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对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帮助其办理各种资格证书。今年以来,共为南部地区开办地毯绢花、计算机、电气焊、采煤知识、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人数达x人。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考虑到南部地区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实际困难,本着就近培训的原则,特设定南部地区的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为引导性培训基地,为初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政策、劳动法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陈旧思想,引导他们主动走出山门,走出家门,从农业以外的方面想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引导性培训x期,培训人数达x人。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使我县的农民,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致富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外出务工的技术敲门砖,大大地增强了外出务工的成功率。

三、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用工渠道

我县企业规模小,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为扩大用工单位渠道,我局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坐等用工单位上门招工的传统作法,坚持“跳出x、走出x,广交朋友,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在巩固与开滦矿务局业务关系的基础上,主动到xx、xx等周边的大中城市,寻找新的用工单位,搜集新的用工信息。重点客户局班子成员亲自出马,联系业务。今年x月份,我们就派出x多人次走访了x、x公司、x公司、x包线长等x多个用工单位,新建用工协作关系近x家,搜集用工信息x条。同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谊,在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期间,邀请各新老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来x洽谈业务,加深感情,增强友谊。目前,我们与xx、xx、石家庄等国内大中城市的x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力促农民增收

由于我县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少,当地企业少且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较小,许多剩余劳动力想处出务工。为此,我局对其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的方法,加快当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是实行南部地区四优先。求职登记优先,凡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我局求职,一律优先登记;费用减免优先,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省外务工的,免收求职登记费、报名费、中介费;同等条件下录用优先,在招用农民工过程中,对无劣迹、无传染性疾病的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其它地区劳动力条件相同时,优先录用南部地区农民;选择输出行业优先,在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他们到路途近、收入高、条件好、风险低的用工单位务工。二是送信息上门,服务到家。对搜集来的用工信息,除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外,利用乡镇流动集市,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对用工数量少的信息直接送到村,配合用工单位直接到村进行体检,挑选务工人员。三是加强输出后的跟踪管理。今年,针对我县南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多在x各矿从事采煤行业,风险较大的实际,在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妥善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五、立足人才工作职能,加强农业科技扶持

为解决我县南部地区农民增收渠道窄的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第2页,针对其土地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蔬菜的特点,从人才工作职能出发,人才中心专程到x去考察大棚菜项目,为在引进大棚菜种植能手等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他们出资金、技术、原种,我县南部地区提供土地的方式,吸引他们来我县南部地区投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将做进一步的商洽。此举即可以使我县南部地区的土地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带动我县南部地区的发展规模产业,还能提高我县南部地区棚菜种殖户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不懈努力,我局为南部地区农民增收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年x月份,已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x人,其中南部地区x人,占总人数的x%,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为农民增收近x多万元。无论是输出数量,还是输出效益,今年都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经过调查,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凡经我局输出的务工人员没有一个盖不上新房,没有一个成不了家,没有一个子女辍学的。南部地区的农民把劳务输出称之为是“铁杆庄稼”。

虽然我局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南部地区农民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为已任,将其作为发展民本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南部地区的人民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篇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别必雄 2009年

组织创办。有的是跨村合作或联合办社型,如志鹏农机合作社,由净潭乡范围内所有农机大户联合创办。

——规范程度高。目前,天门市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全部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都经过主管部门确认备案。在市经管部门的指导下,各专业合作社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作法

——加强领导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民与市场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政府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好的生产经营难题。天门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同时,建立了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加强服务指导,促进合作社快速、规范发展。

——制定政策促发展。天门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对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在资金预算上,市财政设立了专项预算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交流、成员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在税收政策上,对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按照有关规定,给了优惠照顾。在信贷投入上,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扩大经营规模等所需的贷款给予相应支持和优惠。

——培植典型促兴办。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天门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工程”,一个产业办一个示范合作社,着力抓好示范合作社的培育、指导和宣传工作,产生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强化培训促规范。天门市充分利用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结合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对广大农民开展合作经济知识、经营理念和管理技能培训。去年市直业务主管部门专门举办了2期专业合作社培训班,重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促使他们规范运作。

初见成效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其成员及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扩大经济规模,促进了技术、信息、资金、品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使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保护了农民利益。如岳口镇兴达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社员统一订购鱼苗,确保了鱼苗质量和价格,及时收集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生产、协助社员销售,社员普遍反映入社后有了安全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

——开拓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构建营销网络,开辟销售渠道,保证了成员正常生产,产品销售畅通。如张港花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和玉牌”花菜品牌,主导产品花菜除销往国内市场外,还出口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张港花菜合作社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花菜种植5万多亩,成为全省最大的花菜种植基地,仅此一项每年为1万多农户户平增收2000元。

——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及时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如鸿远马铃薯合作社引进“大西洋”马铃薯,请中国农科院、河南省马铃薯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讲授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并为每户社员制定了一张生产技术流程表,注明了需施肥、施药、防病治虫的时间,统一开展技术指导,统一施肥、施药,统一机械收获,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水平。

——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将千家万户联系、组织起来,另一方面与农业龙头企业紧密联系,架起了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发挥着纽带作用,成为调节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的重要力量,较好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提升。

——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种苗,统一供应农资,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商品率,降低了市场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险,增加了农民收入。如蒋场镇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与蒙牛集团合作,蒙牛集团派人予以技术指导,严格按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在全国奶牛市场受到“三聚氰胺”影响的时候,天门市的奶牛养殖不仅基本未受冲击,而且鲜奶收购价比平常上涨了0.2元/斤,养殖户每户增收近2000元。■

(作者系中共天门市委书记)

篇二: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把日光温室蔬菜产业作为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种植效益的突破口来抓,多年坚持财政资金扶持,部门跟踪服务,技术人员包片指导,使日光温室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农户的增收主业。截

止目前,全市共建成日光温室4679座、5495亩,带动全市5600多户农户从事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种植与销售工作,初步形成了温室蔬菜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4年,全市日光温室蔬菜实现经济收入2500多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5。玉门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区域优势发展基地,找准突破口培育支柱产业

玉门市从1998年开始,持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适应性和战略性调整。在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紧紧依托城市人口多、新老两个市区市场需求空间大的优势,从1999年开始,在已有部分农户种植一代日光温室经验的基础上,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二代日光温室,当年投资760万元,在赤金镇和平村、营田村、玉门镇南门村等片区配套建成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1295座,并全部落实到户,当年成功试种出9大类、15个新品种的日光温室蔬菜,棚均收入达到4000余元,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当年取得经济效益的目标,使广大种植户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坚定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乡镇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由于二代日光温室空间大、立柱少、采光储热保温性能好,很快被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接受,并取代了一代日光温室。经过99年到2001年连续三年的建设,全市共配套建成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4049座、5180.4亩,改造一代日光温室298座,建成赤金镇西湖、营田、和平和玉门镇河西、中渠、东渠、南门两个千亩以上的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带,基地规模逐年发展壮大。

二、落实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夯实基础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多年来,玉门市在日光温室的打建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上,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益的原则,采取市、乡、村补贴贷款利息、定棚补助资金、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采购建设物资、统一架设灌溉设施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对全市集中连片的4000多座日光温室进行了田间道路、水、电及生活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日光温室生产效益和科技含量,从2001年开始推广应用日光温室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坚持每年为每座机质改造wenmi.net温室补助800元扶持资金,并固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常年坚持在基地划片包棚开展技术服务,逐棚指导改造建设和种植,目前全市已建成有机质无土栽培温室677座、880亩,2004年亩效益达到9439元。建成了赤金镇和平村、清泉乡跃进村、玉门镇河西村、北门村4个有机质栽培日光温室蔬菜示范小区,在新老市区市场设立了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组织开展了日光温室蔬菜产地认证和产品论证,使全市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向无公害方向发展。今年,我们将继续落实相关扶持政策,计划再改造机质栽培温室154座、200亩。

三、加强科技指导服务,稳步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近年来,玉门市不断地加强对农村重点产业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在草畜、日光温室蔬菜、啤酒原料等产业的发展上,聘请省内外有关院所的专家组成农业专家咨询团,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体系。在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上,玉门市设立了专门的扶持资金,用于日光温室先进实用技术和适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先后引进日光温室种植技术43项,成功地嫁接改造了18项新技术。截止目前,全市大部分种植户对日光温室的茬口安排技术、扣膜技术、调控措施及全程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常规技术都能全面掌握,并娴熟应用,常规技术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模式和技术措施。特别是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的引进推广,带动了穴盘育苗、节水滴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普及率达到了60。同时,全市先后引进推广了34个日光温室新品种,使日光温室的种植由叶菜向果菜等多品种方向发展,全市的日光温室蔬菜品种增加到了60多个,在传统的叶菜、果菜种植品种扩大的基础上,西甜瓜、樱桃西红柿、食用菌等特色蔬菜和花卉园艺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在种植品种结构的布局上,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玉门镇、赤金镇为主产地,以清泉跃进为主的茄辣种植区,以赤金西湖、柳河官庄子、下西号沙地为主的韭菜种植区,以玉门镇河西、北门为主的西瓜、甜瓜种植区,日光温室蔬菜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布局初步形成。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推广普及,有效提升了全市日光温室的整体效益,到2004年底,全市日光温室亩均效益达到了8219元,年均递增500多元,打建改造日光温室已经成为

[1] [2] 广大种植农户的自觉行动,农户的种植经营观念发生了实质性

的转变。

四、树立精品品牌意识,积极开拓外部销售市场。

从2001年起,玉门市紧紧依托本地的优势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提出了创优创名“草王”饲草、“绿峰春柳”酒花、“参乐”南瓜粉、“沁馨”甜玉米、“雅丹”红花油、“花季”孜然等农产品六大品牌,先后在兰州、酒泉等地举办

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和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并先后成功策划组织了酒泉市农产品“质量、品牌、效益”主题活动和全国啤酒原料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极大地提高了玉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近几年狠抓规范管理、资源整合、品牌打造等工作,不仅强化了品牌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把龙头企业和各个专业协会推到了创市场的主体地位。从2002年起,玉门市先后指导8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执行国家质量标准,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17种农产品制订并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对全市日光温室蔬菜和啤酒大麦进行无公害产地认证,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农业的发展,引领了全市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向无公害、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玉门市先后对5大类23个蔬菜品种,推广执行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暂无标准的17个蔬菜品种,制定出了地方暂行标准进行推广应用;统一注册了“沁馨”、“花季”蔬菜品牌,积极地进行市场运作,把品牌温室蔬菜逐步推向了市场。目前,玉门市日光温室蔬菜以其无公害、品质好远销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市场,年外销量达2万多吨。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大田蔬菜、脱水蔬菜、制种蔬菜的快速发展,全市每年的大田蔬菜落实面积都在2.5万亩

以上,已在赤金镇、玉门镇、下西号、黄闸湾等乡镇建成大田蔬菜、制种蔬菜和脱水蔬菜专业生产小区19个,建成脱水蔬菜龙头加工企业9家,年加工生产各类脱水蔬菜3000多吨。

五、培育发展专业经济协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文秘114[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版权所有

近几年来,玉门市把扶持专业经济协会作为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外地区发展市场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验,积极为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协会内部,我们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内部决策机制、经营机制、分配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手段,不断加强对专业经济协会的组织管理,使全市的专业经济协会能够坚持自愿结合、民主办会、兼顾服务与盈利的原则,还能够联企业创品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壮大实力,成为组织广大农民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在协会外部,切实改变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减少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对专业经济协会的行政干预,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来规范和管理运行行为。截止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类形式的专业经济协会83个,吸纳单位和个人会员20254人,带动辐射农户14850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4%。其中以日光温室蔬菜、啤酒花为主的种植业专业经济协会26个,发展会员5535人。

通过几年的扶持发展,玉门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已涉及到饲草、日光温室蔬菜、肉牛肉羊、啤酒原料、林果、优质专用粮等各个主导产业领域,并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专业经济协会一头联结市场和龙头企业,一头对接千家万户,成为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然趋势,正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推进小康社会进程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页

第三篇:*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力促增收争创一流

为申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申村党总支书记李山申村地处韩山脚下,位于市北郊二公里处,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全村168户,645口人,1033亩耕地,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是我市率先跨入宽裕型小康村的典型示范村。

申村的过去是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穷山窝,到处是砖头

瓦圪瘩,牛羊马粪满街撒,家户穷得叮 响,集体穷得连糊窗纸也买不起,人均口粮只有130公斤,人均收入仅50.2元,村里男青年娶不上媳妇,姑娘们争着往外嫁,申村在贫困光景中挣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申村人迅猛觉醒,沐浴着党的农村政策的春风,制定出了申村“一靠农业引路,二靠资源起步,三靠企业致富,四靠科技腾飞”的发展“四步曲”,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如今的申村村办企业星罗棋布,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幢幢装饰考究的农民住宅屹立街旁,宽敞明亮的学校,新颖别致的敬老院、幼儿园展示在人们面前,农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我村先后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高标准建设红旗党总支”、“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宽裕型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申村从贫困中走出,逐步迈向富强辉煌,申人从穷光景中摆脱,过上了今日的富裕日子,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干出来的。

一、靠农业引路,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实行农业产业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支部挖空心思在土地上做文章,借助生产责任制的东风,实行土地下放到户,在很短的时间内,粮食翻了番,人均收入明显增长。村党支部又在土地的经营和管理上做文章,采取责任田与粮田分离规模经营的办法,全村除每人一亩口粮田外,把其余278亩责任田收回集体连片经营,这就是84年申村历史上有名的家庭农场,当时不仅招来本县本省不少人参观学习,连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也慕名前来采访,成为轰动一时的农村土地发展模式,紧接着,又把企业承包的风险机制引入了农业,办起了户为基础,两级承包,三级管理的“申村合作农场”,实行农业产业化,上级有关部门在调研时总结了四大好处:一是保证了土地收入;二是收益分配更趋合理;三是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四是增加了集体积累,干部群众非常满意。

二、靠资源起步,鼓励帮助村民发展个体企业,让钱袋子鼓起来。

粮食够吃了,群众的温饱解决了,如何使群众口袋里的钱多起来,尽快富起来?村党支部精心筹划了第二步致富曲。申村有优质的青石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很具备发展经济的条件。村党支部积极鼓励和扶持村民办个体,帮助村民贷款,腾出集体的房屋,并聘请有关专家来传经授宝,先后办起了个体养鸡场、个体运输户、办石渣厂的、开石料的、挖铁矿的、烧石灰的,申村的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支部和村委又积极出谋划策,先后投资10万余万,修公路、架设高压线路、购买发电机、铺设地下管道,彻底解决了个体企业的水、电、路,帮助群众贷款办起了万块机砖厂,组织起专业运输队伍,并成立购销、机电、劳动等服务公司,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支持和服务。个体企业的迅速崛起,使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村的商品经济在健康的轨道上迅猛发展。

三、靠企业致富,就是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尽管个体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支村两委一致认为“大河天水小河干,集体经济是靠山”,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才有强劲的发展后劲。支村两委一班人舍小家顾集体,全村上下齐动员,集资20万元,又向国家贷款20万元,申第一个年产5万吨产值100万元村办的东山煤矿诞生了。又陆续建起了小水泥厂、机制砖厂、林场等8个集体企业,全村人均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达到了千元以上,进入全市首批小康村行列。集体经济有了起色,东山人没有满足,没有止步,而是又提出了“上规模,求效益”的发展新思路,干部们走出去“换脑筋”,学习外地经验,研究本村经济发展战略,党员和干部统一思想,于1994年投资2200万元,建成了一个年产1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安排劳力300人;并同时投资120万元,建起了一座年出栏3000头瘦肉型商品猪的高密度全封闭现代化的养猪厂,仅此两项,集体年总收入可达850万元,申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改革前的50.2元猛增到现在的5000余元,整整翻了100倍,成为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申村的变化,在全社会引起了强大反响,省市领导多次来参观指导。现在的申村人,没有在荣誉和光环面前陶醉,而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正在走“科技腾飞”的第四步棋。新上了万头现代化养猪厂。随着今年中央“一

号文件”的出台,申村人的干劲更足,投资1.27亿元技改百万吨干发回转窑大型水泥厂。年产值将超过3.2亿元,创税5600万元。目前,我村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运转正常,年产值达1900万元,利税100余万元,带动着我村运输、交通、采掘、服务、水泥预制等行业的发展。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率达85,出栏育成猪、仔猪、种猪近万头,总产值达到200万

元。新上马的编袋厂效益看好,安排了本村闲散妇女30余名,年产值达百万元。新引进技术兴办了一个涂料厂,产品主要有室内外装修用高、中档涂料。我村的企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去年年底,全村工农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农民收入稳中有升,全村处于一个祥和,稳定的发展态势。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下,带动发展起养鸡、养猪、石料加工、石灰,运输、采矿、商贸、服务等59个私营企业,安排周边村闲散劳力300余名,从而加快了我村宽裕型小康的步伐。

在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

1、从旧村改造入手,加大村镇规划力度。自1998年以来,共拆除旧房屋80余座,修建新楼舍70多套,全村70的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新颖、舒适的住宅楼,全部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电视、电话、供暖三配套。

2、先后投资800余万元,新建了东西长500米,宽30米的东宝街和南北长300米,宽30米的东鑫路各一条,并进行了绿化、美化、香化。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的街心广场即将竣工。

3、投资500万元新建的农民文化宫、学校教学楼、幼儿园、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职工培训中心、计划生育医疗服务所等工程已经落成并交付使用。

4、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评比活动,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塑造新时代“四有”农民。

在我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勤劳淳朴的申村人永不言放弃,永不会被“小康即满”的思想束缚住手脚,我们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孜孜不倦地追求,永不停息地拼搏,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创造申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XXX抗大旱促进农民增收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

今年6月下旬以来,我县持续高温天气,属紫云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重伏旱年份。截止9月16日,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XXX公顷,其中成灾XXX公顷,绝收XXXX公顷;全县因旱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XXXX万元,造成农作物减产XXXXXX吨,减产达XXX%。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我县仍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实现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

一、具体目标

(一)竭尽全力抓“三农”,以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按照“七个入手”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投入和争取上级支持力度,着力抓好通村组公路、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病险水库治理、烟水配套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XXX万元,整合资金XXX万元,完成XX省道XXX镇黄土村至格凸河风景名胜区公路沿线村庄整治和建筑景观整治工作;完成村组道路建设任务;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XXXX口;完成病险水库治理;完成小流域治理;抓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完成XX万亩烟水配套工程;新增解决XXX万人饮水困难;完成“四在农家”创建点XXX个,受益人口XXX万人。二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开展好“乡乡有品牌、村村有特色”活动,抓好五大种植基地、五大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识开发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农特产品商品化、商标化、品牌化,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XXX亩。三是抓好扶贫开发。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XXXX人,完成易地移民搬迁XXX户XXX人。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实施以“1户贫困农户转移1人,人均1亩经济林(园),1户掌握一项

二、三产业增收致富门路”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扶贫细胞工程”。继续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小城镇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XXX、XXX片区为主攻方向,努力拓宽贫困地区群众就业渠道,实施产业化培训XXX人,转产XXX人。

(二)坚持不懈抓生态,以生态建设加快旅游发展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XXX平方公里。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XXX平方公里,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XXX万亩以上。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完成XXX口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抓好节能灶具、灯具的推广运用,做好改厕、改圈、改厨工作。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加快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以XXXX景区XXX等景点开发保护为重点,同步进行XXXX园林、游览步行道建设和景区生态观光休闲综合服务区建设。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XXXXXXX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宣传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XXX、XXX、XXX、二关等原生态民族村寨旅游资源,逐步将XX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三)深入细致抓民生,以关注民生保障社会稳定

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城乡困难人群做到应保尽保。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XXX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XXX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XXX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XXXX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XXX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XXX人;开工建设廉租住房XXX套,实现城镇新增就业XXX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XXX人,组织XXX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二是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全面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总投资。落实好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等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抓好“两基”成果巩固工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促进学前、高中阶段、职业、民办及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3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0%以上。抓好非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着力抓好XXXXXXXXX的深度调查、挖掘、整理、编辑、出版、发布等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完成XXX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和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积极申报新建5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如期完成村级计生室建设任务。三是不断加强农村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根本、最直接的现实利益,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做好统筹协调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会,传达市委领导在抗旱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及相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成立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并就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县委书记陈勇及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乡镇和受灾一线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出差在外的郭昌华县长也多次通过电话了解灾情,并督促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转发、下发了抗旱救灾相关工作文件,对做好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级领导包片的措施,全力确保人畜饮水,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为抗旱救灾工作的有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加大投入,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财力投入。多方筹措救灾资金XXX万元,其中XXX万元用于抗旱救灾工作,共发放、出动抗旱设备XXX台(套、次),浇灌面积XXX万亩(次);XXX万元用于购买农药、制作技术资料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发放宣传、技术资料XX万多份。二是人力投入。全县共出动干部、民兵和技术人员XX人(次),深入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并根据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开展好临时性生活救助。三是物力投入。全县共发射XX枚增雨弹,成功实施XX次人工增雨作业,部分缓解旱情。采购马铃薯种XX吨,蔬菜种XXX公斤,用于灾后改种。目前已改种蔬菜XXX亩,马铃薯XXX亩,改种其它作物XXX亩。四是按照“大季损失小季补”的思路,立足早安排、早部署,提前谋划秋种工作,积极扩大洋芋、

蔬菜种植面积,最大限度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大可能地增加群众收。

(三)坚守岗位,确保信息畅通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各项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及各乡镇、各部门均安排专人值班,保证信息畅通。县水利局充分发挥行业职能,根据降雨、水源情况和旱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水资源管理及科学调度水库运行;县气象局随时关注并发布天气情况,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县农业局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抗旱救灾的基础上,积极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和农作物改种工作;各工作部门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帮扶村,帮助和指导群众做好抗救灾工作。

(四)强化督查,实行责任追究

为使全县抗旱救灾、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取得实效,县委督查室和县政府督查室及时对各乡镇、各部门开展抗旱救灾、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促,及时将督查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时反映抗旱救灾、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在抗旱救灾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工作不力的单位、部门及干部给予通报批评等责任追究。

XXX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第五篇:我镇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汇报

**镇地处仪征市北部,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万人,镇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镇区常居人口5000余人。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全镇上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集镇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XX年我镇顺利通过扬州市级卫生镇验收。近几年来,我镇大力开展 “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极大地提高了全民健康意识,促进了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党委政府重视,为“行动”工作提供保障

镇党委、政府一贯重视“行动”工作,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列入工作计划和我镇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年终考评。在年初财政预算中有专项经费安排,按照每年不少于1万元标准,将经费划拨给镇卫生院防保组,专门用于“行动”工作。各村(社区)、各单位均安排一定的经费以满足“行动”工作的需要。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过问“行动”工作的落实,每年至少听取镇爱委会“行动”工作情况汇报两次,并针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建设性地指导工作。此外,在有关工作会议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还一以贯之地强调爱国卫生工作和卫生镇创建成果巩固工作,提出“行动”工作要狠抓检查、督促,分管负责人要直接参与各类活动,要注重实效,要不断深化。镇爱卫会根据镇情实际,定期召开常规工作例会,专题研究部署“行动”工作,做到“行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

二、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行动”工作组织程度

近年来,我镇在调整镇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卫生、农业、教育、计生、文广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参与配合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形成了党委发令、政府领跑、领导小组实施、爱卫会督查的“行动”工作机制。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也设立了各自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齐了专、兼职的工作人员。镇爱卫会明确各个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担负着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行动办”,具体实施行动工作。镇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直接指导有关单位、部门开展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考核活动。镇卫生院积极履行职能,负责全镇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挑选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强的医护工作人员组成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卫生院院长任组长,散布全镇各村(社区)的乡村医生为行动联络员,并登记造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XX年,我镇取得扬州市级卫生镇荣誉后,我镇更加大了工作力度,做到组织机构不散,人员经费不减,“行动”工作依然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领导,为“行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紧扣目标任务,把行动工作抓细做实,全面提升质态

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任务是柔性的,目标却是刚性的。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镇政府共投入健康教育经费近11万元,其中XX年万元、XX年万元、XX年万元、XX年3万元、今年万元。间接投入近410万元,主要用于大仪中学学生公寓新建项目120万元、学生食堂翻建工程20万元、水冲式厕所15万元,大仪中心小学学生食堂新建项目45万元、各村小学、办学点危、旧房改造工程50万元,镇区公厕、道路等新建维修50万元,农村改厕10万元,自来水改造100万元等等。

2、加大宣传力度。按照要求,在镇区主要道路、中心区、村(社区)及相关单位都设有固定的不少于2平方米的健康教育画廊或板报,每年统一刷新内容四次以上;购置了必备的音像制品10多套,由文广中心在自办的健康教育节目中统一播放,通过有线电视送健康知识到千家万户。购买各类宣传手册1XX余册,发放自制宣传单60000余份,做到每户一册,人手一份,家喻户晓。添置了近6万元的除四害药品,发放至农(居)户和公共场所。

3、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一是突出镇卫生院是“行动”工作的主阵地。镇卫生院在过道醒目处设立宣传栏,门诊、病房、各诊室都悬挂招贴宣传画,积极开展卫生科普宣传,每月由专人定期刷新内容。每年都要聘请专家来院对医护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充电式”健康教育业务培训。二是突出学校健康教育辐射性。近年来,我镇中小学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掀起家、校、村(社区)共同进行的健康教育热潮,全镇中学、完小健康课开课率达100%,做到了“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效果评价,此外,大仪中心小学、香沟学校多年来一直是无烟学校。三是突出公共场所和饮食行业示范性。针对我镇食品加工企业众多的特点,我们组织业主学习行业卫生知识,每年至少组织2次以上;在商场、超市、饭店公共场所开展控烟、禁烟宣传等。四是针对特殊人群强化宣传教育。对家庭妇女、农药使用者、主要劳动力及节假日返乡的外出打工者做好诸如劳动防护、呼吸道疾病、非典型肺炎防治等相关卫生知识宣传,利用逢集在人流密度高的场所举办临时卫生知识咨询台,在各村卫生室设立固定咨询台。

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宣传,全民的卫生意识也得到明显提高,群众良好的卫生习惯已经形成。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目前,我镇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知晓率分别达81%和76%以上。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知晓率分别达90%和85%以上。

四、科学管理,依法管理,长效管理,将“行动”工作向纵深推进

“行动”工作的成与败,管理是关键。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管理环节:一是抓督查考评。每年初,由镇爱卫办制定工作实施意见,并下发至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年内,镇爱卫办不定期督查,年终,各单位进行总结,并上报至爱卫办,接受统一考评。二是抓自主提高。我们发动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征订卫生刊物,为广大农(居)民阅读、广播、讲座及宣传作知识储备,增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三是抓软件资料建设。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对“行动”软件资料分类归档,不断对照、总结、改进,将“行动”工作向纵深推进。

我镇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硬件设施投入等均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级汽车修理工试下一篇:创建卫生单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