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材与思想品德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学教材与思想品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作为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教育学生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行为,具备放眼世界的远大眼光、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目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适合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把时事资源与思想品德教学结合起来。

教学教材与思想品德论文 篇1:

论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与意义

摘 要:体育教学质量是当下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关注热点,但由于前期研究较为匮乏、研究层次不深、研究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讨论了质量、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及其关注体育教学质量的意义,结果认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是:与体育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最终体现了学生在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和情感等方面所获得的达标等级。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体育课教学质量;概念;体育教学评价

查阅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文献,获得有关“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论文823篇。从阶段上划分以上研究文献,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1年),属于初始阶段。该阶段针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尚少,其研究论文每年基本维持在个位数;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0年),体育教学质量的探讨逐渐被重视起来,有的学者从量化角度做了思考,有的学者将模糊数学的方法应用于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之中,其论文数量每年基本维持在10篇左右;第三阶段(2001年至2010年),体育教学质量在评价方法上呈现多样化趋势,如应用ISO9000标准、马尔可夫链评估法等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等,其论文数量每年基本维持在20~40篇;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该时期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论文大量涌现,反映了该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其论文数量每年基本维持在50~100篇不等。从研究内容角度分析以上文献,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不仅包含了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还包含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其中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109篇,占绝对的优势;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22篇,仅占2%,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期研究非常匮乏。

尽管在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期研究中,我国学者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并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但在实践操作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概念的界定、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等理论问题与实践操作问题难以落到实处。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这个难题,这也是我们近年来重点关注与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及其关注点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与外延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

对于“教学质量”概念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质量界定为‘事物的特性满足其价值主体需要的程度’。鉴于教学质量是其下位概念,教学质量是指‘教学的特性满足教学价值主体需要的程度’。”[1]

也有人认为:“教学质量的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 其三,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2]

还有人认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特性上,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与水平,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结果和反映。”[3]

有学者归纳了教学质量的概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教学质量就是教学结果质量,即学生质量;(2)教学质量包括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3)教学质量包括为教学所提供的人与物的资源质量(投入),教学实践的质量(过程) ,成果的质量(产出或结果)。[4]

笔者认为,要准确理解什么是“教学质量”,就必须明确什么是“质量”。“质量”应该是一个复合词:“质”有几种不同的含义,如:(1)本体,本性;(2)朴素,单纯;(3)辨别,责问;(4)抵押等。结合本选题,“质”主要是指“性质、品质、资质”。“量”是指确定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总而言之,“质量”即对物体的品质进行衡量、判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05年颁布的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尽管影响“产品”的质量因素很多,如资金投入、个人技术、生产过程、管理力度等都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可以对其中的投入、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但这些评价都是围绕最终的“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因此,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是最重要的评价,也是最终的评价。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首先,“教学质量”不是物质产品的质量,而是一种直接指向学生这个活“产品”的培养结果,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的结果完全数量化,同时也不能按照物质产品“投入、过程与产出”这个路径进行思考,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物质,而是活生生的富有情感的学生,对学生的培养不存在“有多少投入就有等量的产出”;其次,结合体育教学领域,尽管教学的前期投入、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场地设施条件等对体育教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围绕学生变化与发展而进行的;再次,从“教学质量”的词意角度分析,教学质量应包括教师“教”的质量与学生“学”的质量,但体育课程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师的“教”最终还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体育教学质量应直接指向体育教学之后的学生身心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可定义为:“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最终体现了学生在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和情感等方面所获得的达标等级。”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外延与特征

1.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外延

体育课堂教学表现在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具体的每一节课,但一节课并不等于“体育教学”,一节课是体育教学的最小单位,从各课的衔接性角度看,有关联的数节课组成了单元体育教学,数个单元教学又组成了学期体育教学,以此类推,构成了学年体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学、学段体育教学等,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质量的最小单位,超学段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质量的最大单位。但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评价学生体育学习成绩时,通常是以学期为计算单位的,而学期与学期之间又有“假期”间隔(“假期”通常情况下是体育教学的间断期),特别是学年之间“暑假”时间很长,学生若在假期很少参加体育活动,那么,经过一个暑假之后,前期的体育教学效果已基本回归为原始状态(学生本有的生长发育除外)。因此,探讨学年体育教学质量意义不大,以此类推,水平之间、学段之间也应同理。

如上所述,体育教学质量的外延有:“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单元体育教学质量”“学期体育教学质量”“学年体育教学质量”“水平教学体育教学质量”“学段教学体育教学质量”等,但笔者认为,由于学期之间、学年之间、学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体育教学盲区,而学期内的体育教学、单元内体育教学的衔接较为完整,因此,探讨“体育课教学质量”“单元体育教学质量”与“学期体育教学质量”比探讨“学年体育教学质量”“水平体育教学质量”“学段体育教学质量”等更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根据以上分析与实践所需,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外延包括:“体育课教学质量”“单元体育教学质量”与“学期体育教学质量”。

2.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特征

要明确体育教学质量的特征,我们需要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下的“产品质量”所具有的特征,其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可以存在于不同领域或任何事物中。既可以表现为零部件、计算机软件或服务等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的工作质量或某个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指企业的信誉、体系的有效性;(2)定义中的特性是指事物所特有的性质,这些固有特性的要求大多是可测量的。(3)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4)顾客对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5)“质量”一词可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等来修饰。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体育教学领域,本文提出了体育教学质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体育教学质量应具有可测量性与操作性,即便于实践过程中的测量与操作;(2)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即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与最终结果;(3)体育教学质量需要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等级,如优、良、中、合格与不合格五等或百分比值。(4)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与要求是相对的,随着不同的时期呈现出动态性。

二、与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相关的几个层面的关系

1.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包含的内容很多,有体育课教学质量、单元体育教学质量、学期体育教学质量、学年体育教学质量等,因此,体育课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最小单位,又是一个内含的组成部分。其次,体育课教学质量也是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因为数节体育课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单元体育教学,学期内数个单元体育教学的排列又构成了学期体育教学,以此类推构成了学年、水平、学段等体育教学。因此,探讨体育课教学质量是我们最直观的、最重要的、最可行的核心单位。

2.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

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与体育课教学评价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共性在于两者最终都要有一个评价的结果:优、良、中、合格与不合格等级评价结果或百分比值评价结果;两者之间也有较多的评价指标是一致的,如学生在运动技能、情感方面的发展等。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关体育课教学评价可以涉及体育课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从教师角度(教的角度)探讨体育课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学的角度)探讨体育课教学评价,还可以从某些微观的角度探讨体育课教学评价等,而“教的角度”又可以从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与手段的安排、组织管理与实施、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预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的角度”也可以从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教师威信、学习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等。但是,根据前文所述的有关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应侧重对学生体育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体育课教学评价的内容与范围要比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更宽泛,而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直接指向了体育课教学之后学生变化与发展的评价。

3.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学理上分析,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与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一致性,这样才能在事后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判,以便于反馈与修正体育教学目标。然而,历年来我们较少关注体育课教学评价,从而造成了对体育课教学目标科学性认识的或缺,这种现象可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的随意性、课后目标评价的形式化等。其次,从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内容上分析,我国体育课教学目标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课改前的“三基+思想品德”目标、新课改的“五大课程目标”、新课改后期修订的“四大目标”。这里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1)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教学目标等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本质内容缺乏统一的认识,导致了它们之间的混淆(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待深入研究);(2)体育学科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构性与差异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导致了广大的基层教师到底是以“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学目标制定方式)还是以课程目标(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的方式进行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产生了混淆。

从学科教学的共性来看,体现在学生变化方面的主要指标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这与课改之前的体育课目标“三基和思想教育”相对应(三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从现在的角度看,这是不正确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具有重复性),但与目前的四大课程目标却难以对接起来:“技能”可对应新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价值观”可对应新课程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但“知识”与新课程目标却无处对应。以上这些问题在学理上都没有理顺,导致了一直以来基层体育教师对如何撰写体育课教学目标感到困惑不解。

笔者认为,我们暂不论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课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单就体育课教学目标而言,我们不能远离学科教学的共性:“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即体育课教学要体现学生在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与情感(心理与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变化;另外,我们还要兼顾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即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的变化(因一节课无法体现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的变化,因此,我们可用“体能”作为替代)。综上所述,我们在制定体育课教学目标时,可以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思考:运动知识目标、运动技能目标、体能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由于体育课教学目标主要侧重的是学生的变化与发展,而体育课教学质量也重点关注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因此,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与体育课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三、关注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意义

1.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历来皆是弱势学科、边缘学科,不像语文、数理化等学科备受校长与学校教师们的重视,既有周考、月考,还有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等“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的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而体育学科由于没有高考,中考分数也不高,因此,学校领导们很少会关注与过问体育教学质量问题,既如此,体育老师们也乐得清闲:只要把自己的课上完即可,至于上的如何,也就“随意了”。基于以上现状,要广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短时间内其难度很大。同时也只能依靠自己——广大富有良知的基层体育教师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当然,学校领导们、教育部门领导们、专家学者们能够尽量关注与呼吁体育教学质量问题,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出谋划策则为更好。总之,当下提出的体育教学质量问题对基层教师既是一种福音(我们所付出繁重体育课教学的努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与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有效防止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放羊教学),更是一种鼓励(说明我们的体育学科在进步、在发展,体育教学还是很有希望的)。特别是在当下国家、教育部、学校、社会、家庭等主体关注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大背景下,提出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更显得具有现实意义。

2.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与结果的评价、管理与监督,防止中小学体育课无效教学

由于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存在“老师只管教、不管学生会不会”的现状,导致了体育教学“蜻蜓点水、低水平重复”现象,学生学了十六年的体育,最后也没有学会一项较为熟练的、经常锻炼的运动技能,而那些较为熟练操作运动技能的学生并不是体育教师教会的,是他们平时凭借浓厚的兴趣自学而会的,这不能不说是体育教师的一种悲哀,其个中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学过程无人监管,也从无监管,从而导致了众多体育课无效教学的现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质量问题的重点关注与深化研究,特别是实施了各类体育教学的定量评价,体育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进行放羊教学了,而是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备课,努力研究学生、教材教法,针对各种评价指标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努力保住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工作岗位。这种变化必将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已提出十余年,但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理念,如何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成了广大体育教师的难题,特别是如何把体育课教学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难度较大,从而导致了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多走了一些弯路,如产生了“过于赞扬学生”“随意放纵学生”等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说明了基层体育教师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还是一知半解或是产生了误读。因此,要真正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落实到体育课堂,还有待于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由于体育教学质量直接指向了体育教学之后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关注体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聚焦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效果(包括身体、心理、运动技能、健身意识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有助于突出重点,切实把握体育教学众多影响因素中的学生发展因素,有助于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四、结语

由于目前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较为匮乏、研究层次不高、研究难度较大,因此,有关体育教学质量、体育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所提出的体育教学质量概念也仅为一家之言,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学者和基层教师关注与深化研究体育教学质量各个层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莉琴.对教学质量内涵的新认识[J].江苏教育研究,2007.3:35.

[2]曹大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9:49.

[3]黎琳.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应用TQC理论构建广西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2:37.

[4]刘志军.论教学质量的内涵与构成[J].教育评论,1999.10:29.

作者:邵伟德 黄海滨 李启迪

教学教材与思想品德论文 篇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时事资源与教材有效整合的探讨

【摘 要】作为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教育学生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行为,具备放眼世界的远大眼光、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目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适合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把时事资源与思想品德教学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时事材料,教师可以采用辩论、讨论、实话实说、找准结合点等方式实现时事材料与教材内容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时事资源;教材;有效整合

一、前言

思想品德教学作为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与课程知识、课程涉及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与学生生活、兴趣密切相关的时事资源,设置各种情景和相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问题、过健康生活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时事资源与教材有效整合的特征和优势

(1)特征。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可以同国内外的各种政治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在编写教学计划时要围绕时政事件来开展相关教学内容准备,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要点。例如在讲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内容时,可以将2008北京奥运、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等有机联系起来。通过这类重大国内国际事件来引导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同感,还可以借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2)优势。时事政治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都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每当教师提及到关于这方面的国际新闻和评论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时政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讲解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用一些时政新闻融入到课堂讲解内容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讲解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口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果。这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课程知识,也培育了他们关注国家大事的兴趣,可谓一举二得。例如教师在将讲解“和平与发展”这一章节时,可以以当前最新发生的中越南沙岛、中日钓鱼岛和朝美核武问题等作为示例。上述问题由于具有广泛关注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巧妙的根据新闻事件本质引导学生将其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选择时事材料的标准

(1)选择积极的材料。首先,要尽量选择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时政材料,摒弃那些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新闻事件,减少对学生注意力的干扰。其次,初中是重塑学生人格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尽量采用正面时政新闻来作为分析材料,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2)选择真实的材料。教师用来作为课堂讲解例子的时政新闻,必须要有合法的出处,避免不实新闻产生的误导性。政治新闻是十分严肃的新闻事件,必须要保证其真实性、客观性。

(3)选择典型的材料。由于每堂课只有45分钟时间,教师要保证时事新闻占用的时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而不能使用数量过多的新闻例子,避免挤占教材讲解时间。毕竟教材内容是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时政新闻只是辅助学习工具而已,要防止本末倒置。

(4)选择近距离的材料。在讲解“小康社会”时,为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突出成果”的理解,教师可以以香港、澳门回归事件作为引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将最近几年国家最新科技成果如神州载人飞船、“辽宁号”航空母舰入列等结合起来讲解,由于大多学生熟知这类新闻事件,因此课堂氛围会立即活跃起来。

四、有效整合时事资源与教材的方式

(1)找准时事与教材的结合点。国内国际发生的事件,具有偶然性、时效性,而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代表性。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时事资源为教学服务呢?通过不断的探讨实践,有效的方法是教会学生找准时政新闻与教材的结合点。每一个时政新闻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联系不同的教材内容。首先,教师在选择时政新闻时,要把握好其与教材的联系性,在整体上对其进行综合把握。其次,要做到主次分明,防止本末倒置。教材是主导,时事资源是辅助。再次,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结合时政新闻来思考教学内容,教会他们善于将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自然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时,可以设置这样的课堂问题:①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广东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何现实意义?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新闻事件来展开联想,找出正确的答案。

(2)实话实说,时事与教材相互渗透。相对来说,绝大多数初中生思想都是比较纯洁质朴的,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追求真理的品质。在讲解“社会主义祖国”一章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在最后总结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这样一个观念:祖国的强大,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的不懈奋斗,就会换来更加强盛的祖国。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大多学生都会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大多学生的答案会涉及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也有的学生会举出教师不曾关注的科技成果,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对于部分同学提到的一些负面社会现象,例如“腐败问题严重”“房价上涨过快”“校园犯罪频繁”等,教师首先要对他们的发言给予认可,表扬他们关心社会事件。同时,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既要看到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也要学会正确对待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

(3)采用讨论或辩论方式,实现时事与教材的高效整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些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例如,可以借助“小康”这一概念的讲解,发动学生举出自己身边生活水平提高的事例。例如衣服款式的变化、饮食变化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效提高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中学生大多年纪在12~15岁之间,但是他们对各种社会知识和新闻的涉猎都比较广泛。许多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主见和个性,大人对此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例如在讲解初三课程“开放世界”内容时,针对互联网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互联网的利与弊”开展辩论。为了保证教学时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自习时间组织辩论会。学生通过参与辩论赛,可以深刻的认识到互联网的利与弊,同时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正确的时事信息,丰富自己的媒介素养。

五、结语

不断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教会他们学会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眼光看待新闻事件,这对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繁杂的课本知识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为他们提供关注国家大事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学会关心国家大事。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就是要实现这一基本教育目的,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时政新闻,学会利用政治教材的知识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帮助学生塑造符合社会主义人才观的思想品质,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栋梁之才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可佳.因时说事,相机行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时事教与学[J].中國农村教育,2012(04)

[2]李炳海.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2(8)

[3]陈纪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主观题的解题能力[J].学周刊,2012(5)

作者:黄耀灵

教学教材与思想品德论文 篇3:

小学品德开放型教学的实施策略

“开放型教学”是与“封闭型教学”相对立的。封闭型的品德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课本以及固有的教学模式上,而开放型品德教学是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地学习、感悟,促进良好品德的自然形成。

一、开放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虽然,我们教学时有相应的教材,这些教材的设计也是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择了儿童生活中典型的事例、题材,然而品德学科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课本再优秀,也不能穷尽整个生活,很难顾及到儿童的个性差异,儿童生活的环境差异。只有开放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1.教材内容向生活开放

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例如,在教学《父母的难处》(苏教版)一课时,教师删除了教材提供的案例,而是结合当今家庭中出现的特殊现象——离异后的重组家庭为背景,以本班学生生活在离异重组家庭中的烦心事为例,通过课前访谈,课中讨论与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与家长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使学生走进了父母的内心世界,懂得了父母的爱心与难处,明白了自己在维系家庭和谐方面的重要责任,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拉近教材和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如在教学《心中有规则》(苏教版)一课时,教材中运用2003年的SARS(非典)的实例引出“规则”的概念。由于2003年至今已有7年之久,对于现在10岁的五年级学生来说,没有切身的感受,于是教师结合2009年出现的“猪流感”预防为题展开讨论,重点讨论学校对师生提出的预防必须遵守的规则和预防措施。由于选择了学生亲身经历的社会事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拉近了学生与道德标准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科书的过程,而且还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增强品德课程的活力和魅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放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可以说,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媒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1.开放的课堂活动形式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本课程经常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搜集与处理、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活动、教学游戏、歌曲欣赏、讲故事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例如,在教学《家庭树》(苏教版)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学生展示自家的照片,在音乐声中介绍家庭成员;在猜谜语中了解家庭亲戚中的长辈和平辈;通过录像、录音再现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的甜酸苦辣;通过“画一画”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勾画出枝繁叶茂的“家庭树”……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习,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2.开放的教育活动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以及向课外延伸,还可以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班级》(苏教版)一课后,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在全年级组织了一次“夸夸我们的班级”主题队会活动,各班同学积极行动起来,将本班的特点和长处编成一个个片段,采用颂童谣、打快板、说相声、情景表演、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自由选择的状态下进行价值建构。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环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发现自我,发挥自我,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完善自我,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最终目的。

三、开放教学时空,深化道德认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活动主题与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课时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更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就给老师捕捉课题,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留有时空。同时,一项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有课前准备阶段,也可以有课后延伸活动,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苏教版)一课时,课前老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近年来我国南方冰灾和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好知识以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这类危害的欲望。课堂上,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放手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课前所搜集的材料及所产生的感受。这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交融,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帮助他们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本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架,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总之,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程。这一课堂具有广阔的空间,是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例如,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苏教版)一课时,教师将教学的地点转换到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让学生亲眼目睹了死难同胞的白骨,观看了陈列馆中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播放的纪录片,并与李奶奶的孩子(受邀)进行了对话……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许多学生流下了眼泪。在课后的观后感中孩子们纷纷写下了“国弱受人欺,落后要挨打” “国耻难忘,振兴中华”的感言。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就是体现在教师能根据学生中即时出现的且需及时进行教育的教学事例,适时通过品德课和家庭、社会广阔的教育空间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放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氛围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学习过程的主持人,学习成果的欣赏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努力把学生推向主体的地位,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即师生间是引导者与学习者的关系。首先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学生走向教材,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发掘。同时,教师也是演员,通过一系列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中学会动脑、敢于提问,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即师生间是参谋者与探索者的关系。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范围很广,除了学校规定的课程内容外,还包括课外书内容、社会生活内容、实践内容、时代内容等等。在如此丰富而鲜活的学习内容面前,学生往往以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在自主的学习、探究过程中肯定会碰到许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而教师则处于被咨询的角色。面对不同的学生所提出的不同的问题,教师不可能通晓一切,“三人行必有我师”,此时的教师往往以参谋者的身份出现,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性意见或建议。

除此,开放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人员安排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打破了老师包教的模式,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由家长支持参与,由社会各界的帮助,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交往互动的热闹的课堂。

五、开放评价形式,促进自主发展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他们的生活。学习活动时,除了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体验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在体验中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从而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也不意味着儿童认识的终结。应该引导儿童对自己参与活动的情况作出正确、民主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儿童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更好展现。

1.建立品德档案袋

开放的评价不仅关心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建立品德档案袋,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装入其中。如学生平时作业(书写作业、操作作业等),收集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心得,老师、家长的寄语、同学的评语、自己进步的记录,获得的奖励证书等都可以放入。当然也可以随时随地让学生取用、翻阅,不满意的内容允许其补充或更换。

2.评价做到多元化

每学期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评价标准,整理、统计自己档案袋中的材料进行自我评定,家长按照评价标准对照孩子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老师按照评价标准结合学生平时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开放的教学评价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有效地激励、启发、保护学生学习动力的评价策略,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发展。

反思我们的品德教育,之所以实效性差,恰恰是因为我们受传统的“封闭型”教育思想影响太深,在教育上往往追求“高标准” “大口号”,它往往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教育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背离了德育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解放教师旧的教学理念,实施“开放型教学”,变单一的说教型教学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教学。

作者:刘海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精神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