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发展劣势

2022-07-23

第一篇:兰州新区发展劣势

省政府副秘书长解读支持兰州新区发展47条

12月4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省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武毅向媒体介绍了省政府新出台的《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的相关情况,并与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睿一起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针对各媒体记者的提问,武毅对极具含金量的《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的47条政策进行了解读。武毅说,省政府为兰州新区量身订制的47条支持政策,重在力求有所突破,提升了含金量,突出了可操作性,不但可以全方位提升兰州新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而且可以更大力度地发挥各种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举全省之力加快新区建设,使兰州新区成为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政策洼地和政策效应高地。

武毅介绍说,省政府在研究制定47条支持政策的同时,还提出了向国家争取的10条支持政策,并确定专人负责,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汇报衔接,把国家的支持政策尽快争取到位。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已向全省发出《关于督促落实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通知》,这些支持政策,将对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政策解读

■财税金融政策

给钱、不收钱、吸引钱

武毅说,省政府此次出台的这47条政策意见,最大的亮点是财税金融政策,这些政策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给钱、不收钱、吸引钱。

47条的第一条就是关于“给钱”的,即设立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专项资金。从2013年至2017年,省政府和兰州市人民政府将按7∶3的比例,每年筹集10亿元资金,用于新区开发建设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奖励补助等方面。此 1

外,省政府提出的向国家争取的10条支持政策,其中也包括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兰州新区将进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的新阶段。

“不收钱”,就是在未来几年,兰州新区的所有税收都将留给新区。47条的第2条规定,以2011年为基数,省级分享兰州新区增值税10%、企业所得税20%、个人所得税20%、一般营业税30%、金融保险业营业税100%、资源税50%的增量全部返还新区,用于新区滚动发展。从目前来看,这些钱的数量并不算大,但随着新区的发展,税收数额将逐年增多,这些钱将全部返还新区,期限至2017年。此外,“出城入园”企业按企业搬迁前一年实际税额核定省级和兰州市基数,属兰州市基数部分,也将由省级结算返还兰州市。

在“吸引钱”方面,47条也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意见,即:支持兰州新区开展综合金融改革创新,在放宽社会资本准入和开展民间融资服务与管理、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改革、多种所有制金融业、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并争取各商业银行总行单列兰州新区信贷规模。此外,省上还将发挥省属投融资集团融资优势,帮助和支持兰州新区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孵化、培育、发展各类投融资主体,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开展债券融资,拓宽投融资渠道。这些政策,都将为兰州新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产业投资政策

重大投资可参与矿产开发

武毅说,我省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因此在制定新区产业投资政策时,我们在47条支持政策中特别设定了一条极具吸引力的政策,即:鼓励来甘开发矿产资源的企业,参与兰州新区的投资开发。3年内在兰州新区有重大投资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优先参与省内矿产资源开发。此外,为加快推进企业的“出城入园”,47条的第19条规定:搬迁企业原址土地挂牌出让收入的85%留给企业。金融机构对积极搬迁的企业优先提供贷款支持,并适当下浮贷款利率。

2

■科技人才政策

国家级专家享百万“安家费”

武毅说,加快兰州新区建设,科技人才是关键。因此,在稳定科技人才落户新区方面,47条的第36条规定:对兰州新区引进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专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选,省政府给予100万元“安家费”。这是我省在参考了部分省市的“安家费”之后确定的,其他省市基本上都是70万、80万左右,我省给的“安家费”目前是全国最高的。此外,我省还将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兰州新区引进的高端特需人才在编制上予以特殊保障。47条第31条规定:对在新区设立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牵头单位,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外开放政策

首次出台区域合作政策

武毅说,此次出台的47条政策在对外开放方面,还首次提出了加强省内区域合作、整合省市招商引资资源的政策。以往,我省没有出台过此类政策,目前国内其他城市的对外开放政策中也

没有类似政策。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加快兰州新区的建设。经过认真研究,我们最后提出了“谁引进、谁受益”的省内开放政策,这使得兰州新区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由一家之力,变成了全省14个市、州的全力,大家共同对外进行招商引资,谁引进、谁受益。47条第24条明确提出,我省将建立兰州新区和各市州招商引资合作及利益分享的新机制,以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向兰州新区集聚。14个市、州引入兰州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及其他项目中涉及房地产开发的部分)产生的税收中兰州新区留成部分,实行按比例在兰州新区和市州之间分享,在每年年终由省级财政部门通过结算进行划转。项目的分享比例:前3年,企业税收100%归招

3

商市州,以后每年兰州新区与招商市州按3∶7比例分享。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兰州新区也会将一些不适合新区的项目推荐给其他市州,从而实现各市州之间的互动,实现全省招商引资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新闻链接

工业、生活、生态新区用水有保障

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睿答记者问

记者:兰州新区的水源如何解决?以后是否存在缺少问题?

李睿:兰州新区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已经通过省水利厅的专家评审。兰州新区的主要水源,是引大入秦水系。我们经过测算,目前引大入秦工程每年可为新区提供4.4亿立方米的水源,而目前兰州新区的生活、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在2亿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说每年还有2.4亿立方米左右的水量可以用于支配。我们可以进行这样一个计算,兰州老城区目前每年的生产、生活、工业等用水量在3亿立方米左右,而老城区的常住人口是360万,流动人口为60万。按照这一比例进行换算,到2020年之前,兰州新区的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需求,是完全有保障的。

记者:在社会发展政策方面,47条提出了哪些具体意见?

李睿:在社会发展政策方面,兰州新区将通过开展一系列试点,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如在社会救助方面,新区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以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住房建设方面,新区通过建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部分职工宿舍结合的方式,构建稳定的职工生活社区,以留住产业工人。在教育、医疗方面,兰州新区将通过一些支持性政策,吸引最优质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搬迁或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以聚集人气,为新区居民、职工消除后顾之忧。(记者 方言)

发布时间: 2012-12-06 14:48:38

第二篇:兰州新区德育教师培训总结

兰州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德育

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兰州新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兰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德育教师培训的通知》(兰教师〔2013〕81号)和《兰州新区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新教科文发〔2013〕40号)的要求,兰州新区教育科技文化局于2013年4月17日—4月26日组织开展了兰州新区德育教师培训,现就有关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参训人员

兰州新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共计221人参加了培训。

二、培训方式及内容

兰州新区教育科技文化局在各中心校(学区)、永登五中选拔了德育工作优秀奖获得者、优秀班主任共计8人组成了培训团队,通过专题讲座、与教师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了培训。

其中有5位德育工作优秀奖获得者、优秀班主任为兰州新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分别作了《教师的人文素养》、《网络与青少年》、《如何培养学生感恩》、《如何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分析》的专题报告;

兰州新区教育科技文化局

2013年5月6日

第三篇: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

核心内容: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该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给予企业最高100万元的扶持,投资达一定规模,企业获补100%土地出让金。还有吸纳新区户籍劳动力,按照每人每年给予企业奖励200元等。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大兰州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国家发改委《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结合兰州新区实际,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本政策适用于在兰州新区规划范围内合法投资经营符合兰州新区产业投资导向项目的各类投资主体。

第三条入驻兰州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产业布局、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等方面符合兰州新区有关规定标准。

第二章优惠政策

第四条入驻兰州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除享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政策、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甘肃省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政策外,享受本优惠政策。

第五条入驻兰州新区的工业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开工建成后,兰州新区财政按照项目实际完成的投资总额及投资强度,以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为基数,按下表比例给予扶持。其中项目投资总额以按程序审计确认的各类票据为准。投资总额在10亿元以下的项目建设周期超过3年的,不享受本条优惠政策;投资总额在10亿元(含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周期按合同约定执行,未在合同约定建设期内完成建设任务的,不享受本条优惠政策。

第六条入驻兰州新区的工业项目,一年建成投产的,自开工建设起五年内土地使用税新区留成部分由财政全额列支;两年建成投产的,自开工建设起四年内土地使用税新区留成部分由财政全额列支;三年建成投产的,自开工建设起三年内土地使用税新区留成部分由财政全额列支,建设期超过三年的项目,不享受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第七条入驻兰州新区的工业项目,以企业当年实际缴纳的税收总额换算为每亩土地平均纳税额高于10万元的,自投产起连续5年内,将税收新区本级留成部分的50%由财政列支企业;每亩土地平均纳税额在10万元基础上每增加1万元,列支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以新区本级留成部分全额列支封顶。

第八条入驻兰州新区的工业企业,自投产之日起10年内,每吸纳新区户籍劳动力1人,每年给予企业200元奖励。就业人数以兰州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企业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实际人数为准。

第九条2015年12月31日以前建成投产的工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十条兰州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特许经营项目和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入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新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购和使用入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所产生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新区本级留成部分,由新区财政按20%的比例列支奖励给采购、使用企业。

第十一条在兰州新区投资总额5亿元以上的物流项目,参照工业项目优惠政策执行。五星级酒店和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前两家建成的享受工业企业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入驻兰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经相关程序认定,参照享受第五条政策,投资总额、投资强度和扶持标准按下表执行:

第十三条入驻兰州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除享受以上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列入国家重点科技发展计划并获得相应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低于国家补助资金30%的配套资金支持。

2、引进或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研究院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试验)、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在享受甘肃省奖励政策的基础上,由兰州新区财政一次性再给予最高100万元扶持;引进或创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研究院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试验)、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在享受甘肃省奖励政策的基础上,由兰州新区财政一次性再给予最高50万元扶持。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第十四条在兰州新区注册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内资企业总部、管理型营运中心、外商在兰州新区投资的生产型企业自纳税起5年内,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新区本级留成部分由新区财政全额列支给企业。

第十五条新办的独立核算从事金融业、咨询业(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内,企业所得税新区本级留成部分由财政全额列支,第三年至第五年按50%列支。

第十六条入驻兰州新区的金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大型企业总部基地,自纳税起10年内,其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新区财政全额列支。

第十七条注册并在新区上市的公司,新区财政一次性给予500万元资金奖励。

第十八条国家“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才在新区注册公司创业的,经新区管委会认定,给予100万元的创业资金支持,并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和不少于8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

第三章附则

第十九条对于在本行业全国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在兰州新区投资建设企业主营方向的产业项目,可一事一议,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

第二十条本政策中所述的工业项目,包括农产品加工项目。

第二十一条本政策内容将纳入与招商引资企业签定的合同文本中,实行合同管理。

第二十二条本政策由兰州新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1年颁布的《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同时废止。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第四篇: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认定报备办法)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

资金认定报备办法的通知

兰政办发〔2013〕179号

2013年7月12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认定报备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认定报备

办法

根据《关于做好2013年兰州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兰办发〔2013〕7号)、《关于推进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兰发〔2012〕32号)和《兰州市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兰办发〔2013〕69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认定考核工作,确保完成兰州新区1100亿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项目认定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是指各园区、县区、产业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单位(以下简称“引荐方”)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市外(含国外)各类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通过现金、实物、产权(知识产权)等方式,以合资、合作、独资或其他形式,在以下范围内(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负责建设的兰州新区现代物流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兰州经济区负责建设的兰州新区北部现代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农业生态产业园)(以下简称“引入方”)投资落户的项目。

二、项目到位资金认定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当年新引进项目实际建设投入资金、历年引进项目当年实际建设投入资金和技改投入资金。

(一)工业项目到位资金是指用于生产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及其配套的办公、生活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技改、扩产扩能投入的资金)及流动资金。

(二)农业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外来投资者从事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

(三)总部经济以注册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总和为到位资金。商贸流通业、餐饮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项目原则上以注册资金算作到位资金,但其固定资产投资大于注册资金的以其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到位资金。

(四)基础设施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外来投资者无偿投入、自主经营用于属地方管理的水利、公路、桥梁、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五)社会事业性项目到位资金包括外来投资者无偿投入、自主经营用于医院、福利院、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六)文化旅游项目以其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到位资金。

(七)城市综合体及房地产项目以建设投入资金作为到位资金。

(八)其他项目到位资金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三、项目认定报备

(一)报备主体

兰州新区区域内招商引资项目均需填写《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认定报备登记表》报备。1.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为本园区引入项目的,作为引入方报备。2.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除本园区外,为其他两个园区引荐项目的,作为引荐方报备。3.各县区、各产业小组办公室为兰州新区各园区引荐项目的,作为引荐方报备。

(二)报备主体认定

1.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为本园区引入项目,由投资方出具证明认定。2.各县区、各产业小组办公室为兰州新区引入的项目,属于兰州新区园区的项目由兰州新区管委会指定的招商部门出具证明认定;属于高新区、经济区园区的项目由各自招商局出具证明认定。

(三)报备要求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两次报备,即在项目洽谈初期和项目开工阶段,分两次填写报备登记表,盖章确认后报市经合局备案;凡证明材料不全的,一律不予确认。

四、项目到位资金核算

(一)新签合同项目

1.各县区及各产业小组办公室引入到兰州新区的项目,到位资金全额计入各县区及市有关单位。2.经过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前期洽谈,但因不符合各自产业布局要求而落户到其它园区范围内的项目到位资金,双方按5:5的比例进行核算。

(二)结转项目

在2012年年底前已经签订合同,在高新区、经济区建设范围内的已开工项目,后续到位资金计入兰州新区;未开工项目到位资金,高新区、经济区与兰州新区按4:6的比例进行核算。

(三)“出城入园”项目

1.中央及省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项目到位资金由省“出城入园”领导小组与落地园区协商确定核算比例。2.市属国有或国有改制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项目到位资金由市“出城入园”领导小组确定的产业组责任单位与落地园区按5:5核算比例。3.县区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到位资金由原县区与落地园区按5:5的比例核算。4.民营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的到位资金由原县区与落地园区按5:5的比例核算。5.高新区、经济区原雁滩、安宁园区管辖企业出城入园落户到兰州新区自己园区的,到位资金全额计入各自园区;落户到自己园区外的,到位资金由企业管辖开发区与落地园区按5:5的比例核算。

(四)移交项目

因园区规划调整、职能调整而发生移交的各类项目,到位资金移交方与接收方按5:5的比例核算。

(五)争议项目

存在争议的项目,由相关各方协商确定核算比例或由投资商认定。

五、项目到位资金汇总统计

各园区、县区、产业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单位必须如实填写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认定报备登记表、兰州新区招商引资新签合同项目情况明细表、兰州新区招商引资结转合同项目情况明细表和兰州新区月招商引资项目统计汇总表(附后),由市经合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统计报表实行月报制,于每月25日前报送至市经合局经合一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必须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购置土地的协议及付款凭证;新建厂房、购置设备、配套设施以及其他项目投资的合同及付款凭证;项目公司在银行的开户证明和埠外资金进入本地开户银行的进账凭证等。

六、项目引荐方与引入方责任

(一)引荐方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要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直至企业落户为止。具体参与客商联络、项目洽谈、督促投资商资金到位、开工建设等项目引进各项工作。指定责任领导及具体负责人员主动与引入方联系,协助引入方做好项目引进全程的各项保障工作,促进项目顺利建设投产。

(二)引入方要指定责任领导及具体负责人员做好与引荐方和投资商的沟通、洽谈和引进工作。负责项目洽谈、选址,报批、办证工作;负责提供场地备选、征地、供水、供电、供气、治安等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七、其他事项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市经合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中国游艇发展的优劣势

一、国内外游艇产业发展概况

游艇起源于17 世纪中叶。当时英皇查尔斯二世登基时, 荷兰送给英皇第一艘做工精细的皇家狩猎渔船, 这是历史上第一艘游艇。到了18 世纪, 游艇逐步发展并成为欧洲海洋国家的贵族、富豪夸耀自我, 显示地位的一种象征。19 世纪以后, 螺旋桨、蒸汽机、小功率的马达、自动导航驾驶仪器被先后运用在游艇上。直到20 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中衍生出游艇俱乐部,在解决了游艇的停泊难题后, 使游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游艇在国际上普遍用于私人消费, 与巨大的海船相比, 游艇虽然很小, 但发展却很快,有巨大的市场。现代游艇产业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英国和意大利均为游艇制造业的先驱国。由于游艇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品, 因此游艇工业和游艇市场发展特别快。20 世纪50 年代70%的游艇为木质结构的小型机动艇和帆艇。60年代, 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技术上的发展和成本下降, 推动和促进了游艇工业的发展, 游艇产量大增, 年销售额从50 年代的5 000 万美元升至1.5 亿美元。70 年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际游艇市场需求趋旺, 亚太地区游艇制造业迅速崛起, 日本、中国台湾和美国一起成为世界三大游艇出口商, 法国游艇制造占世界总数的11% 。这一时期, 游艇开始向大中型、豪华型发展, 现代游艇上的先进装备超过了汽车, 成为仅次于私人飞机的行走游玩工具。80 年代中期, 各国游艇年产量约为90 万艘, 其销售额接近海运商船的销售总额。当前世界游艇工业的市场规模约占整个船舶工业的1/3。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由于海湾战争及某些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 世界船艇市场一度有所下滑, 但很快就得到复苏。除游艇制造外, 游艇经济还包括专用码头建设、游艇维修、俱乐部建设和管理、零配件制造、专业保险、旅游等范围。

国际游艇设施委员会( ICOMIA) 的数据表明, 发达国家每171 人就拥有一条游艇, 挪威、新西兰等地人均拥有游艇高达8∶1 , 美国为14∶1 ,内陆国家瑞士人均拥有游艇也达到69∶1 。美国 的游艇拥有量1996 年达1 721.8 万条, 比1988年的1 506.8 万条增加了215 万条。目前, 世界游艇年消费额达400 亿美元。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 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 亿美元。私人游艇的价位从20 万元人民币直至千万元、上亿元。起步不久的中国游 艇消费, 最受青睐的是36~60 英尺的中型游艇,价格从40 万元到200 万元不等。

我国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制造游艇。由于消费水平低, 主要发展公用型游艇, 如供公园、人工湖及海边用的划艇、机动小艇和游览艇。后为适应旅游区的需要, 逐渐建造客位较多的游艇, 私人和家庭用豪华游艇很少。80 年代初, 香港、台湾等游艇厂商开始与大陆合作生产游艇。通过合资等形式, 引进了先进的游艇生产技术, 采用国外原材料和设备生产游艇。目前, 中国游艇生产厂家近300 家, 达到年产值超过1 000 万元的生产企业近30 家, 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 游艇出口1 700 余万美元。与西方相比, 中国游艇业历史短, 但这并未减慢中国人对游艇消费的增长速度。根据国际惯例, 当地区人均GDP 达到3 000 美元时, 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我国沿海多个城市达到这一临界点,“ 珠三角”、“ 长三角”2005 年的人均GDP 均已达到5 000 美元。游艇与高尔夫、私人飞机一样, 一直被视为富人的休闲运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中国逐渐有了帆船游艇的需求人群和市场。一些有识之士以超前的意识, 率先在国内创办了帆船游艇会和航海俱乐部, 投以巨资, 建设会所和帆船游艇航海设施,并以企业、公司化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 推动了我国帆船游艇产业和航海俱乐部的发展。1997年, 全国有十余家帆船游艇航海俱乐部, 至2003年, 全国的帆船、游艇、航海和水上运动等各种俱乐部已发展至上百家, 并从沿海延伸至内地沿江靠湖地区。青岛、大连、上海、深圳等十余个海滨城市在几年之间冒出了60 余家游艇俱乐部。中国游艇俱乐部已进入圈岸、圈岛、圈海时期,为下一阶段的中国游艇的兴起铺就了基础。在2005 年4 月的上海国际游艇展上, 有52 艘参展的豪华游艇被国内富商订购。目前, 上海拥有私人游艇200 余艘, 据上海船舶工业协会预测, 到2010 年, 上海将有1 000 艘游艇, 到2020 年将达到万艘。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奢侈品市场正在中国显露端倪。 尽管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帆船游艇俱乐部蓬勃兴起, 但其发展是不平衡的, 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消费人群有直接关系。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水准的帆船游艇俱乐部, 当属深圳浪骑游艇会和苏州美国水星游艇俱乐部。据商家调查,仅深圳一地就有2 600 人具有购买帆船游艇的经济实力, 这还不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和港、澳地区。苏州太湖本身就是环太湖工业经济开发区和著名风景旅游区, 又辐射上海、杭州、南京、湖州等经济、旅游发达地区, 这为苏州水上运动俱乐部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03 上规模民营企业排序结果,上榜的500 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浙江有183 家, 占总数的36.6% , 居全国首位。江苏占21% , 上海占6% 。

二、中国游艇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 一) 优势分析

1. 优越的航行水域资源条件从自然地理位置上看, 中国南北疆域跨越达50 度, 具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寒带气候。全国大多数地区, 每年都有200 天以上的时间可进行航海和水上运动, 海南省更是全年四季都可进行航海及水上运动, 这是发展航海运动及水上运动的优越基础条件。从水域资源上看, 我国拥有1.8 万km 余的海岸线, 6 500 余座岛屿, 众多的优良港湾; 有1 500 余条江河, 有2 300 余个湖泊, 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还有人工修建的大中型水库3 000 余座, 水域资源极其丰富。我国陆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水上市场”潜力惊人, 而游艇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说明了我国游艇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地方政府发展游艇积极性高

长期以来, 海洋经济的定义基本上限于传统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等。如今许多的地方打破了传统海洋经济的局限, 将游艇经济业纳入其中。深圳海洋经济的年产值超过300 亿元, 但在滨海旅游业方面, 全市产值数亿元, 仅占全市旅游业总产值的不到3% 。北京申奥成功前已投资5 亿元人民币整治市区河道30 余条, 建游艇码头, 购置了新游船,通航50 km 余。申奥成功后, 不仅给北京带来了水上游开发热, 而且给相关城市青岛、天津等地加了一把火。如青岛已经规划在奥运赛场、城市海滨、海滨度假区建设一批会员、游客及大众参与的游艇帆船俱乐部, 发展海上体育旅游和休闲娱乐活动。青岛市与奥运水上竞赛相关的154个建设项目投资约91 亿元。2008 年北京奥运会水上竞赛用工作艇335 艘, 已启动建造。投资50亿元的华鲁国际游艇项目已签约落户青岛即墨温泉镇。申奥成功也推进了天津水上旅游业的发展, 成立了有关舰船游乐公司、游艇制造生产基地、游艇俱乐部等。2002 年上海申博成功, 用地400 hm2 的世博会规划启动。由法国著名设计师马丁·罗班提出的三大亮点———空中花桥、椭圆运河、植物走廊及各式展馆将迎来全球宾客。上海市发改委制定的“ 上海地区游艇产业发展规划”, 上海将建设10 座以上游艇码头, 制定有关航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设置管理机构。上海十六铺、东方明珠江岸、洋山岛、金山区、奉贤区在建设游艇码头, 周边的淀山湖等地已经出现了游艇码头和经营公司。

浙江不少地区正在筹划游艇经济的美丽蓝图, 拉长千岛湖和杭州游艇产业链, 已成为杭州鼓励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努力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游艇产业聚集地和制造中心之一。宁波和杭州应运相继出现一批游艇企业。其中杭州富阳, 一个县级市的皮划艇、赛艇, 已占据国内行业市场80% 以上的份额。舟山要在沈家门、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六横岛等岛屿建游艇码头旅游度假区。朱家尖风景区管委会和新加坡阿尔法船舶国际有限公司签署了协议,打造豪华游艇和豪华游艇俱乐部, 规划首期投资为1 000 万美元。

广州市政府正规划建设一批游艇码头和相关的基础服务设施, 拟选二沙岛、海心沙和南沙建游艇码头。目前广州有不少人购买了私人游艇, 拥有游艇驾驶证的约有70 人。

珠海从1997 年开始, 在毗邻港澳的平沙镇建设游艇工业区,“ 珠海市游艇工业区” 已有了10 家游艇企业, 游艇工业区总体规划由最初的3 km2 扩大为6 km2 , 其目标是建造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游艇制造和配套产品的生产基地。深圳市政府也将游艇制造业列为该市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深圳目前私人购买的游艇有8艘, 同时还有一些游艇会的会员正为自己量身订做游艇。深圳浪骑游艇会目前的会员已达300 余个。 3. 中国游艇工业竞争力强。

中国造船工业连续10 年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的船舶修理营销额也超过日本和韩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增长, 无疑会带动小艇工业的发展。同造船相比, 游艇的制造和配套要简单得多, 其玻璃钢、铝合金、木质等材料用量有限, 所需生产车间占地少, 游艇码头也小, 投资有限, 这些均有利于中小企业在游艇制造行业的发展。中国发展游艇产业的优势是明显的。游艇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相对发达国家, 游艇制造成本低很多。在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环境下, 抓住机遇, 通过引进技术或者直接和国外优秀企业合资办厂的方式, 提高中国游艇产业的技术水平,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就可能在世界游艇制造业占一席之地。 ( 二) 存在的问题

影响制约游艇产业发展的不仅是当地经济实力和南北气候温差问题, 还有国家对该产业管理的规划、建设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缺乏国家统一管理机构

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造成相关问题谁都管, 谁都管不了, 最后谁都不管的局面。使投资者和企业束手无策, 缺乏有效协调。它的发展、经营需要配套建设, 这些都需要政府宏观指导。 2.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帆船游艇航海法律、法规

目前有很多人负担得起游艇消费, 由于对游艇牌照的发放缺乏统一管理, 致使国内不同地区的游艇不能跨区航行, 严重影响了富裕阶层购买游艇的积极性。致使航海者更难以走出国门, 对外交流。同时, 也将国外来华访问的帆船、游艇拒之国门之外。 3. 软件建设滞后

帆船、游艇检验标准, 驾驶执照认证发放、驾驶员培训, 安全标准、器材标准, 开业标准及经营、价格等法律、法规、标准不健全或不完善, 以致经营者难以经营; 船艇拥有者有船难开。4. 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人才、销售人才、教练人才、维修人才、工人素质不高, 并严重短缺。 5. 硬件发展缓慢

专用帆船游艇港口、码头泊位、会馆、俱乐部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运动水域规划及航线、航行区域的划分滞后, 影响国内外投资者信心。 6. 帆船、游艇及水上运动器材国产化率较低

导致进口器材及配件价格居高不下, 制约了消费大众化发展。游艇设计缺乏创新, 工艺落后, 游艇配套产业不完善, 销售渠道不畅等。 7. 宣传引导力度不大

海洋文化、航海运动知识普及薄弱, 影响帆船、游艇及水上运动的消费人群发展。 8.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靠近大城市沿岸、长、珠三角、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 在这样的环境中玩游艇, 显然没有什么乐趣, 而且只要情况持续一天, 潜在的游艇消费群就会缩小一天。对照欧洲、美洲国家的经验, 我们感觉中国欠缺的实在很多。例如按照国外惯例, 我们现在颁发所有的执照都不是游艇执照, 而是专业船员执照。这个门槛对于一般的游艇驾驶员显然是高了。另外, 有些问题也不是靠法律能解决的, 而是依靠在历史中形成的公序良俗。例如在荷兰,虽然运河上没有游艇专用航道, 但游艇一般都自动靠右行驶, 且遵守游艇让商船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仅如此, 航线缺乏也是困扰“ 游艇一族”的大麻烦。阻碍中国游艇业务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一直以公共交通与运输业为主的水路中为私人游艇划分活动区域。即便在游艇发展环境最好的上海周边地区也是如此。另外,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 国内不同地区的游艇不能跨区航行,水星俱乐部的船主即便有照, 也不能顺着太湖航行到无锡那一边去。

三、中国游艇产业商机无限 拥有名车豪宅, 并不能算顶级富豪, 如今游艇才是值得艳羡的财富象征。抱着这种观念, 中国的富豪们把投资眼光转向游艇, 闲来出海兜风修身养性, 又可作商务会谈平台, 一举两得。风烟俱净, 水天一色, 扬帆逐浪, 任意东西,“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可逃离尘嚣, 亲近自 然, 放松身心, 是一种既优雅又刺激的休闲方式。游艇生活的巨大魅力, 使其成为发达国家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和交流方式, 无论是富豪还是平民, 无不趋之若鹜, 心向往之。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 休闲正逐步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国内有意发展水上旅游的城市就达17 个, 如天津、大连、青岛、广州、苏州、厦门、珠海、深圳等。桂林漓江、杭州西湖、昆明滇池、洛阳小浪底水库等地使用的大中型交通船的也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富裕群体数量在逐渐增长, 商务活动频繁, 游艇消费作为单一公众消费和商务事业消费的市场前景都很广阔。私人购买游艇,不一定是单纯作为休闲度假之用, 不少企业或财团选择驾驶游艇出海来接待单位的大客户。显然, 中国游艇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游艇步入国人的生活当中, 中国也开始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游艇会。在诸如深圳、上海等外商云集、成功人士较多的外向型城市, 游艇会正在兴起, 像深圳浪骑游艇会、天津东方国际游艇会、大连星海湾国际游艇俱乐部、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等都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游艇会。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开发的泊位尚未竣工, 售价在100 万~ 300 万元不等的游艇泊位就已被预订出60%。游艇对个人而言, 不再仅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 更代表全新的生活理念, 由游艇带来的水系资源休闲市场需求巨大。游艇制造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消费者而言, 游艇是水上游乐用的高级消费品, 对生产和经营者而言是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品, 由于游艇工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 我国发展这一工业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目前, 我国的造船工业比较强大, 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 并在国际船舶市场中占有7%左右的份额。然而我国的船艇工业还相当弱小, 不但技术相对落后, 产品的档次较低, 而且船艇的出口在世界巨大的市场中几乎为零。游艇制造业除了游艇本身的价值外, 由游艇制造形成的产业链带来的综合经济效应是巨大的。它的生产带动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工业的发展。消费也将带动游艇码头、游艇运输、游艇维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餐饮服务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 这样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还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目前我国的游艇出口仅有1 700 余万美元, 如果它的出口和我国的船舶工业一样, 占有国际市场5% ~7% 的份额, 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有人预计到2020 年, 中国的游 艇市场规模将达到1 000 亿人民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沿海城市的游艇数量将迅速增加, 其一系列经济效应将逐步显现, 并将形成完整的“ 游艇制造- 销售- 俱乐部休闲旅游- 维护保养” 产业链, 全国也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游艇消费群, 游艇产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游艇城的开发能够推动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 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生活素质,也提升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游艇城的开发除对游艇上游产业形成拉动外, 主要对游艇产业链的终端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 同时对劳动力也将产生超强吸纳能力。凡是消费游艇的人一般都是拥有巨大财富的人, 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 其购买力却十分强大。到达一地后, 他们的衣、食、住、行、游、购、娱、⋯⋯ , 这一系列消费活动都会刺激当地经济的繁荣, 尤其是房地产、酒店业、零售业和娱乐业等行业的繁荣。国际化生活平台显现, 房地产业商机无限,高尔夫球运动曾经吸引了众多的富豪聚居, 它证明球会经济可以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游艇之热, 本质上说是人们居住、生活观念的改变。与游艇经济伴随的是生态居住文明和全新的休闲文化, 游艇并不因其昂贵的身价吸引人, 而是以它所代表的那种自由宁静的休闲方式打动人。游艇除了本身的价值不菲外, 它的生产将带动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工业的发展; 将形成完整的游艇制造- 销售- 俱乐部休闲旅游- 维护保养等产业链; 它的消费也将带动游艇码头、游艇运输、游艇维修、驾驶培训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如果在黄浦江上的10 座游艇码头有朝一日建成迎客,上海的游艇产业将带来每年200 亿元的销售产值和两万余个就业机会。游艇码头带来的无形利益更是可观, 且不论游艇上富商的衣食娱乐消费, 游艇作为游动的商务会谈平台, 与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可以相辅相成。上海金汇游艇城是一个依托游艇产业的现代化新市镇, 它向市民展现以游艇销售、游艇消费带动现代水上运动、水岸休闲活动和商务、旅游、生态居住的生活方式。游艇城规划面积约12 km2 , 综合容积率约0.6 。其中住宅用地约500 hm2, 绿化用地约180 hm2, 公共建筑用地约160 hm2, 水域面积约160 hm2。它是上海发展游艇经济的标志性项目, 显示了开发商大举进军大型城镇开发的战略提升, 也将领衔一种高端的生活方式。奉贤区“十一五”规划中说: “把奉贤打造成吸纳国际游艇产业转移的游艇制造业总部; 亚太地区游艇零部件与附件的供应总部; 中国游艇出口的贸易总部; 中国游艇研发和培训总部; 上海游艇商务与会展总部, 建成为上海国际游艇母港基地, 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环境优美、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滨海新城”。规划还明确提出, “以金汇港沿线、浦南运河沿线和海湾旅游休闲区为发展基地, 规划发展游艇旅游产业, 积极引进国际顶级游艇商务、会展、俱乐部经营商和商务旅游经营商, 开展全方位的游艇服务项目, 包括上海F1 国际游艇娱乐赛事、游艇旅游、游艇商务与会展、游艇俱乐部、游艇博览等, 同时利用游艇产业的聚集优势和规模效应, 积极拓展游艇产业链, 发展游艇贸易、游艇教育培训、游艇安全服务、游艇房地产等相关配套延伸产业, 形成上海都市旅游整体发展框架中的新亮点”。奉贤发展游艇业有以下几个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 可开发用地广阔; 金汇港作为黄浦江的人工延伸段, 是极具开发价值的黄金水道; 奉贤海湾是唯一的滨海生活岸线, 是上海自然条件最好、开发价值最大的黄金海岸之一; 奉贤向右毗邻洋山国际航运中心, 向左毗邻金山化工区。划入游艇产业的区域占地约12 km2 , 除2 000 个游艇泊位、中国最大规模的游艇销售展示中心、占地66.7 hm2 的湿地公园、水上“新天地”、运河景观航道及国际顶级标准住宅外, 还将建设一座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和一座可以起降私人飞机的通用机场, 共同构建一座海陆空立体联动的国际生活平台。

四、中国帆船游艇业的发展趋势

帆船游艇航海运动是继汽车、高尔夫球运动之后的更为高层次的时尚体育休闲运动, 是航海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方能参与的运动。科学航海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气象、海洋、水文、空气、动力、体能、运动医学、电子设备及新科技材料和技术应用等广泛知识领域, 因此被称为“聪明人的运动”。同时, 帆船游艇科技含量高, 价值大, 也是一种昂贵的航海运动。目前在我国经济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 帆船、游艇运动也难以大众化普及。但是实现小康社会后, 帆船、航海运动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前景是非常好的。帆船航海运动在中国是一项朝阳产业, 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商机, 已成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途光明。体育界专家认为, 今后的帆船航海及水上运动的发展趋势是从专业竞技体育运动向业余休闲娱乐运动转变, 进而走向民间, 普及大众。但业余航海仍存在一个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问题, 业余航海在国际上很流行、时尚, 但业余航海者必须要具备专业的航海知识和能力, 才能胜任科学航海, 航海的最高要求是安全。只有这样, 我国的户外休闲体育运动, 才能真正从陆地、天空走向海洋。目前,我国的帆船游艇航海运动仅处于起步阶段, 迈出这一步是非常难得的。游艇业是一项国际化的产业, 不宜限定在国内甚或区域市场, 必须开阔眼界, 采取国际化的运作思路, 与国际顶级游艇俱乐部、制造商联手, 引入他们的客户。让世界富豪的豪华游艇每年都到中国来兜风, 那么中国的游艇产业就成功了

(一)优势

1、拥有游艇制造业的区位优势

大陆拥有1.8万多公里海岸线,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6500个大小岛屿和24800个湖泊

2、拥有与游艇相关制造行业的产业链优势

3、经济水平提升迅速,富人日渐增多

一是区位优势。舟山地处长三角,周边的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产业发达,外商云集,富裕阶层规模快速扩大,人均GDP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4000美元,拥有中国最成熟、最稳定和最具潜力的游艇业客源市场。专家分析,上海、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区域将率先步入游艇消费阶段。这一趋势,为位居其中的舟山创造了发展游艇业的极好机遇。二是资源优势。游艇业对海洋岸线、避风港湾、水文、气候、观光资源、运动资源都有较高要求。舟山海域辽阔、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港湾、沙滩、岛礁、海钓、波浪、海洋生态等游艇业发展的要素相当齐备。可以说,无论就自然资源,还是市场潜力,舟山具有发展游艇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劣势:

1、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小康,但离发达国家和全面小康还有很大的距离,城乡差别、地区差别

还十分明显,发展游艇产业还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2、游艇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游艇俱乐部的行业规范、游艇活动区域的规划布局、游艇市场的培育以及游艇驾驶的准入的滞后也对发展游艇产业带来不利。

3、目前游艇的真正用途还没有被广泛宣传到位,更没有被认识和接受,因而用于商业目的就是最直接的想法

4、目前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游艇生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模板尽职调查报告下一篇:廉政警言警句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