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

2022-12-22

第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9《生物入侵者》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9.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希望学习《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走进作者: 梅涛(1962- ),江西南城人,中国当代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科普作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资助。

研究领域为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特种机器人、微机电系统。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已发表论文近百篇,获专利六项。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知识链接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介绍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的事理性说明文。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1)归咎( ) (2)五色斑斓 ( ) ( ) (3)失衡( )(4)监控 ( ) (5)劫掠 ( ) (6)藩篱( )

2、解释词语。

(1)无动于衷: (2)在劫难逃: (3)束手无策: (4)五色斑斓: (5)啸聚山林: (6)归咎:

3、选词填空。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1)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 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2)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 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3)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

四、初读课文,整体阅读:

1、理清文章的结构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3、用文中的话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4、文章是怎样介绍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5、、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又是什么呢?

6、本文主要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五、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3、生物学家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十分重视,这给你什么启示?

六、拓展迁移

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七、课堂小结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板书设计

1、①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②-④摆出现象: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入

3、⑤探究原因: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侵

4、⑥-⑦揭示态度: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不同态度。 者

5、⑧采取措施:写目前世界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既让学生学习了生物入侵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巩固了其它文体的知识,做到了知识的延伸与迁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进取精神可嘉,整堂教学教师只是起到点拨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提高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馈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种(zhǒng)耗资(hào)栖息(qī)归咎(jiù) B漏网(lù) 斑斓(lán)宠物(cǒng)藩篱(fān) C失衡(hãng) 劫掠(lâ) 监控(jiàn)酝酿(niàng) D厄运(ã) 调节(tiáo)棕树(cōng)霍乱(huò)

2、下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不能束手无策。

B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哪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入侵者”,人们仍将无动于衷。

C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遏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D一些学者认为,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会啸聚山林,不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3、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 )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2 ⑵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侵入者”,前者( )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 )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A疯狂 无节制地 疯狂 B急剧 疯狂 专门 C无节制地 急剧 疯狂 D急剧 专门 疯狂

4、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内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 (吞食、捕杀、捕食、偷袭)鸟类, (吞食、捕杀、捕食、偷袭)鸟巢,——(吞食、捕杀、捕食、偷袭)鸟蛋。

5、用文中的话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

6、给下列这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专家们把这种原来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成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中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敢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具减。

B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蓝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C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认为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因此失衡是暂时的。

D省领导希望教职员工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再接再励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才。

8、填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 A人们能无动于衷吗? B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C人们不能无动于衷。 D难道人们能无动于衷吗?

1、A(B项“漏”应读“lòu”,“宠”应读“chǒng”;C项“掠”应读“luâ”,“监”应读“jiàn”;D项“厄”应读“â”,“棕”应读“zōng”;故选A项。)

2、C(原因是:A项中造成经济损失巨大与“束手无策”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人不会因为经济损失大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所以前后文意不连贯,可改为“无动于衷”;B项前半句是说“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危害,后半句却说人们“仍无动于衷”,“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不为之动心,显然前后内容矛盾,应改为“束手无策”;D项“啸聚山林”的意思是互相招呼着聚合起来,盘踞山林,危害一方。而句中的意思却成了“聚集在山林,不会跑到人类居住地为害”,这显然犯了偷梁换柱的错误,因此用得不恰当。故选c项。

3、B(提示:结合原文或根据语境来判断)。

4、捕食,偷袭,吞食。

5、原来生活在别的地方,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

6、专家们把这种原来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7、C(A项“敢”应为“赶”,“具”应为“俱”;B项“蓝”应为“斓”;D项“励”应为“厉”,故选C)

8、B(提示:反问句语气强烈,且B项比D项语气更简短,更有力,根据语境,应选B项)

第二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反思

何忠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是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学年我担任八年级3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从十月月考情况来看,成绩还好。为了进一步完善下步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使自己以后的工作开展得更好更有序,现对这一个多月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章,也是新学年教学的第一章。根据课标要求“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述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全章安排七节,平均每节介绍一或两个动物类群。对于每个动物类群,教材基本上都是从动物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在归纳总结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时,侧重从形态、结构方面提炼出三条左右的特征,便于学生记忆。只要学生能够根据主要特征,认识到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主要区别,将给出的动物归入相应的类群即可。

基于上述原因,结合我校学生由生活经验中得到的生物学背景知识十分欠缺的实际,本章的实际教学中的几点经验做法值得总结: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树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学案教学法。首先,在学案编制时,将新课内容的任务导学的全部习题,都采用直接照搬课本的课点语句,然后挖空重点字词形成填空题,把学案自学的难度降到最低,让学生不论是在课堂上当堂自学,还是课余在家预习自学,都基本上能够做独立、自主地完成。其次,由于本章内容涉及面很广,对学生的要求又不要太精深,所以教材在编写时基本采用的是科普介绍性质的做法,非常适合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教师只要做好区别对比、联系归纳、综合概括和适当的拓展延伸,精讲精练,不必照本宣科,费时费力。这样一来,基本可以做到每节教学内容花一到二个课时就能完成,保证教学进度的合理性,为今后的教学进度安排赢得更多的时间。

二、利用本章的知识树,整体性教学原则一贯始终。从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开始,都用PPT给学生展示一下本章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本章教材的编排体例,以后每节重现。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本节所学的知识在整章中所处的位置,又让学生明白本节所学的动物在整个动界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理解和结构化记忆,而且能很好地落实“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身体结构越来越复杂,地位也越来越高等的大体趋势,从而认同并初步形成生物是逐渐进化、不断发展的基本观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深入体会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与用心,引导学生认真利用教材活学活用。本章各节内容的呈现方式,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个性和开放性。各章节基本上从代表动物开始,以点带面,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再有侧重地归纳本类动物的几点主要特征。最后,以辩证的观点,从有利和有害两方面简单介绍本类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简单是为了开放,是为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抓住上述特点,尽最大努力来优化教师、学生与教材三大要素之间的资源整合,本章的学习学生基本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自学。而在安排第七节时,教材体例有变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与概括”的能力,教材以“技能训练”的方式给予呈现。

以上反思与总结是我这一个多月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思考,但更多的是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作及时调整,认真改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进步和改变。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知识,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尽量运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过不断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迎难而上,继续认真总结反思,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焕发出生机盎然的活力。

第三篇: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学反思

本节是继细菌之后的一节内容,本节联系生活也较紧密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真正的让学生认识真菌的结构,通过自己的观察让学生自己说出真菌的结构,自己推测去真菌的营养方式。因为前面学过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对比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掌握真菌的结构并推测营养方式。比如老师可以出示细菌的模式图在屏幕上,让学生找和真菌细胞结构的共同结构和最大的不同,学生容易注意到细胞核的有无上来,我试验过不对比教学的班级很少能注意到真菌是有细胞核,只是机械的记忆了细胞的基本结构,脑海中无法留下痕迹。

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孢子的的具体形态,一定要提前一周给学生准备好发霉的橘子皮和馒头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青霉和曲霉的颜色和孢子排列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对青霉和曲霉的颜色的区别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曲霉,发霉的馒头片颜色多种多样,有黑色、黄色、红色、绿色等。

本节的孢子和上节的芽孢很容易混淆,老师能放在一起进一步的对比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四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教学反思

大定中学

李春芳

从试卷整体来看,试卷的难度不大,适应各层次的学生,试题内容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只有少部分的应用知识。试卷结构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本试卷考察的主要内容: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学生生物实验探究及分析说明。③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本次考试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①知识结构不系统、含混不清。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学多了,时间长了就会混为一谈,考试时,提出这部分知识就会出错,即使是很简单的题也会出错。②概念不准确,模棱两可。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准确的话,考试时就会出错,造成失分,影响学业成绩。例如选择题第6题对昆虫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③凭空想象不动脑、自以为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凭想象、感觉、想当然、自以为很对,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探究,喜欢作表面文章,反映出学风的浮躁。例如第9题骨骼肌两端应分别附着在两块骨上,骨才能绕关节运动。④识图作答不识图,胡乱猜测。⑤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较差。突显在第

23、25题失分严重。

教学情况分析:从试卷分析看,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能力题及应用知识解题方面失分较多。

应采取的措施:①强化知识点的落实。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清知识点的本质含义及如何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

②注重能力培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识图能力等的培养。

③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④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对比、归纳、梳理知识,让新学的知识迅速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第五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总教学目标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

2 能力目标: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1、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页第4道简答题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的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 情感目标: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8页第

2、4道简答题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鸟、昆虫等动物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 情感目标:举例说明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14-15页第

1、

2、5道简答题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能力目标: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认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难点: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19页第

1、4道简答题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2、能力目标:能够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能够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尝试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探究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2、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23页第

1、3道简答题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种行为。

3、 情感目标:体会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物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假设。

2、难点: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如何寻找和饲养蚂蚁。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26-27页第

2、5道简答题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难点: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1页第

7、8道简答题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2、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4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情感目标:

1、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9页第

3、4道简答题

第二节 细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情感目标:1.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2.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43页第

1、2道简答题

第三节 真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情感目标:认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47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1.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2.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50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实质;

2、 尝试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食品,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 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难点:发酵作用的实质、举例说明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54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能力目标: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

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应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58页第

5、6道简答题

第二节 从种到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4.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生物分类的单位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64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70页第

4、5题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能力目标: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情感目标: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商和辩论这样保护白头叶猴。 作业:课本98页的技能训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部门融合服务实施方案下一篇:部门述职报告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