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查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现状调查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校长是保障学校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的素质和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为此,《教育与职业》对百名中职学校校长进行了调查,以期透过校长的生存状态探寻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一篇:现状调查论文范文

中州大鼓现状调查

中州大鼓的基本情况

(一)中州大鼓源流初探

中州大鼓起源于河南新乡赵堤村,村民多以农耕谋生,长期的劳作生活使得中州大鼓呈现重心向下的动律。这里的人们热情豪迈、心胸开阔,中州大鼓也呈现出热烈昂扬、奔放豪迈的风格。

鼓作为一种响器,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被应用于军事活动、祭祀仪式、节日庆典中,受到人们的喜爱。每逢有庙会、节日庆典,便有鼓舞表演。

根据赵堤村天仙庙庙碑记载,明万历年间,当地匪患频发,村民们集资置办大鼓,用大鼓的声音传递消息、鼓舞士气,共同抵御寇贼。

据非遣传承人、中州大鼓艺术团团长李星光口述:“中州大鼓最初是由男性抬着关公像,赤裸上身与足部,边击鼓边行走,祈求天公降雨,庄稼能有个好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州大鼓也在村民自发击打中逐步完善,村民赵存义、张崇仁二人在击鼓中研究出了“大呼雷炮”的基本节奏。

到了清代,张万坤将鼓与铙、镲、锣相配合,并以“火神”“天爷”“天地”来命名他所组建的鼓会。民国时期,张再富、程明志、程玉喜三人(均为第五代传承人)在不改变中州大鼓祭祀、祈福功能的同时,对“大呼雷炮”(声调沉稳,节奏较慢)进行改编,编成“小忽雷炮”(声调昂扬,节奏较快)。

(二)中州大鼓艺术团基本情况

笔者于2021年1月30日在赵堤村采访李星光得知,如今中州大鼓艺术团队员有100余人,其中女性队员约占40%。队员年龄在40~60岁,40岁以下队员数量极少。队员学习表演中州大鼓时间绝大多数为10年以上,多数队员在20岁左右开始学习中州大鼓,有的队员已经表演大鼓40余年。

队员多为赵堤村村民,如有演出,李星光便会召集村民进行排练,如今的演出多为商业性演出,规模有大小之分。小规模演出由一面大鼓(男)、八面挎鼓(男)、两副铙(男)以及十六副小镲(女12人、男4人)组成。大规模演出会相应增加大鼓、挎鼓、镲、铙的数量。

每逢表演比赛、婚庆丧葬、开业迎宾、庙会祭祀活动或者其他民俗活动,总能看到中州大鼓艺术团的演出。近10年来,该团演出的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非遗”展演和民间艺术节。

中州大鼓舞蹈研究

中州大鼓的舞蹈部分多由舞镲成员完成,击鼓与铙的成员位置很少移动。巨鼓有100余斤,挎鼓有50余斤,挎鼓背上后很难进行激烈的移动或动作。中州大鼓节目共有4到5种,其舞蹈表演中男性舞镲人员舞蹈与女性舞镲人员舞蹈有显著不同。

(一)舞蹈基本动作

中州大鼓经由传承人、老艺人以及县文化馆老师的发展,现如今舞蹈的重要性得到提高,其中的经典节目由六段构成,以女性舞镲人员的舞蹈为主,男性舞镲人员在旁边,起到陪衬的作用。其余的节目以男性舞镲人员为主,女性舞镲人员在后面起到陪衬作用。以下对中州大鼓舞蹈表演的分析主要从舞镲人员的动作进行。

中州大鼓舞镲的基本步伐为“蹲-跳步”和“蹲-起步”,“蹲-起步”贯穿于表演的全部过程,在表演到激烈处,“蹲-起步”改为“蹲-跳步”。其中“蹲-起步”幅度不大,较为平稳,在节奏方面依照鼓点而动,听到鼓的声音向下蹲,听到铙声响起向上起或跳。

以“小忽雷炮”为例,筹表示铙音,锵表示大鼓和镲音,节奏和动作如下:

節奏一:锵锵 筹 锵锵 筹 锵锵 筹锵 筹锵 筹| 锵锵 筹 锵锵 筹 锵锵 筹锵 筹锵 筹|

节奏二:锵锵锵锵 锵锵 筹锵 锵 | 锵锵锵锵 锵锵 筹锵 锵|

躯干:躯干在节奏一和节奏二中没有太大变化,保持在筹音直立,在锵音时向前、向下微曲。

手臂:手臂在整个动作中为显要部位,其中大臂在整个上身中属于显要部位,活动幅度较大。舞者手部动作为持小镲。在节奏一和节奏二中,镲音时大臂带动小臂从胯部向上移动到胸前,击打小镲;在筹音时大臂带动小臂向上伸,将小镲上的镲巾扬起。

脚:在节奏一时为移动步伐,锵音错步快速移动,全脚掌自然落地;听到筹音双腿向上跳起,自然交换重心。在节奏二时双脚自然位站立不动,无重心变化。

膝盖:在节奏一时随步伐移动自然弯曲,筹音起跳前后自然曲折,曲折较小。在节奏二时随锵音重拍向下屈膝,弱拍向上微起,听到筹音时膝盖完全伸直。

最初的中州大鼓是赤脚进行舞蹈的,步伐一般由全脚掌或者脚后跟先落地,保证步伐的平稳快速。受农耕生活的影响,形成微屈膝、重心向下这一基本的步伐与形态。舞镲人员,尤其是男性舞镲人员表演时,除筹音时上身向后微躺、头部抬起之外,其他动作上身始终保持向前微曲,头部向下微低。

男性的躯干、下身步伐的活动幅度相较于女性更大。女性舞者在表演时上身与头部几乎保持不动,下身跳跃、屈膝等动作幅度较小。男性舞者在舞镲时头部与躯干向前、向后活动范围更大,下身跳跃、移动所占空间范围也更大。中州大鼓最初打大鼓和舞镲的人员均是男性,但如今村中的男性多外出打工,在村内打鼓的男性成员不足,甚至无法组成一支鼓队,所以李星光集合村内妇女学习舞镲。

女性舞镲人员通常有12位或更多,队形的变换较为复杂,每位表演者动作一致;男性舞镲人员较少,没有固定的队形,动作随意变化。笔者采访一位男性舞镲人员得知,他在进行表演时是处于即兴起舞状态,踩着鼓声和铙声随性而动,没有固定的套路,男性打鼓、铙、镲的成员会根据自身每场的体力等方面而进行改变。舞镲的女性则有着复杂的队形变化和较多的表演。

男性和女性的体力有着明显差别,而中州大鼓的表演通常不会只进行一场演出,经常连续性表演,长时间的演出导致演员体力消耗更大,所以女性的动作多但幅度小,男性的幅度大,动作也无过多要求。

(二)舞蹈中的服饰道具

中州大鼓是以听觉为主、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服饰、道具配合默契。鼓舞表演中服饰、道具与音乐、舞蹈之间的配合增强了视觉冲击,营造出恢宏的气势。

中州大鼓在最初是不系绸带的,表演时也没有特定的服饰。中州大鼓现有的服饰以红、黄、绿为主要颜色,根据团长介绍,过去并没有规范的服饰,人们经常赤裸上身敲鼓,在寒冬时也会赤裸上身打鼓。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美观,中州大鼓艺术团成员身穿红色、绿色绸缎或棉布质地的服装进行表演。服装的颜色与红色的鼓相互衬托,表演时鼓槌、铙、镲上系红色或绿色的绸缎,绸缎的长度有所不同,其中舞镲人员为长绸,表演过程中红、绿绸带的扬起与下落极大地提高了观赏性。大鼓的鼓槌采用柳树枝制成,有弯曲,上面漆成绿色,与红色的绸带相互衬托,在美观的同时增强表演的气氛。

大鼓鼓内有拉簧,敲击起来有金属音,声音沉稳、厚实,舞蹈步伐和着鼓点,重心向下,节奏十分明快,舞动起来地动天摇,十分精彩。铙用铜制成,呈半圆形,声音清亮悦耳。舞镲人员听到铙的声音响起时向上跃起,扬起手臂。舞镲人员手持镲,镲比铙要小,中间隆起的部分也较小,声音也较为响亮,穿透力十分强。舞蹈与音乐结合十分密切。

对中州大鼓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一)中州大鼓现有的保护措施

1.政府扶持

根据李星光团长口述和相关学人的记录(何鹏宇:《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與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以来,中州大鼓艺术团接受国家、省、市、县等各级资助110余万元。其中2012年、2017年两次获得国家非遣保护资金50万元;2011年,中州大鼓传习被评为河南非遣传习所,获得1万元资助;1988年,新乡县政府资助1.2万元,为中州大鼓艺术团改进了服装和道具。此外,村委会和热衷于中州大鼓的企业也常为艺术团赴外地比赛、演出提供资助。1994年,河南电影制版厂专门拍摄了《中州大鼓》纪录片。

2.中州大鼓艺术团的自我保护措施

李星光注册成立了新乡县中州大鼓艺术团公司,以经营中州大鼓演出活动。据团内成员介绍,2020年之前全团每年平均能获得表演收益30余万元,每位队员平均每场演出能得到80~100元报酬,每年可获得上千元的表演收入。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团队收益较差。在宣传方面,中州大鼓艺术团在村内等处书写并张贴宣传标语、印刷宣传手册、开发了的宣传彩铃。团长李星光与成员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将中州大鼓向周边地区发展,还举办中州大鼓培训活动,邀请当地的中小学生学习中州大鼓。此外还积极联合高校,参加“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2021年下半年,中州大鼓艺术团联合新乡学院,将中州大鼓引入校园。

(二)中州大鼓传承保护及展望

1.现存的问题

演员老龄化问题。演员的老龄化对于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州大鼓也是如此,新生力量严重不足,团内演员平均年龄40岁以上,40岁以下年轻人几乎没有。团内一位成员说:“现在的村里年轻人即便是过年都不愿意出门,更愿意待在家玩手机、刷短视频。”据笔者观察,2021年2月17日中州大鼓在村子里表演,观众普遍为老年人和儿童,20~30岁的观众极少。村内的年轻人普遍不喜爱传统中州大鼓的表演,这也导致了中州大鼓后继力量严重不足。

中州大鼓的非遗传承人认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州大鼓目前的非遗传承人为李星光,但是村内关于非遗传承人的认定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据李星光团长介绍,2017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下发的资金已有20余万元用于购置鼓、铙、镲、服装等,但是由于非遗传承人认定等原因引发的争议,导致这些用具无法真正用在中州大鼓的发展上,只能积压在仓库里。

团内成员打鼓积极性下降。据调查,队员们很少在其他时间练习中州大鼓,只有少数成员每周坚持打鼓。除了传系面临一些困难,还有三点原因。其一,由于中州大鼓艺术团频繁的商业演出活动,使得中州大鼓原本的自娱性质减弱,逐渐向表演艺术发展,这种行为并不能完全获得成员认可。其二,现在社会的发展极为快速,村民有更多可的休闲娱乐方式。其三,由于中州大鼓的成员多数有20余年的打鼓经历,鼓谱已经熟记于心,甚至有些僵化,使得人们对其热情衰退。

2.期望与建议

(1)教育传承

针对中州大鼓的成员老龄化的趋势,若想中州大鼓持续、健康传承,应做到老艺人、政府、学校等之间的友好交流与互通,其中老艺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具体措施:首先,在周边学校可以开展“非遗文化节”,开展专题讲座、表演晚会等活动,建立文化认同感。其次,设置中州大鼓教学课程,比如可以根据中州大鼓的舞蹈、音乐、道具来设计鉴赏课或实践课,使学生更深入学习与了解中州大鼓。最后,拓展中州大鼓教学的空间,让中州大鼓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发探索中州大鼓或组织参加相应的社会活动,激发情感的共鸣。

(2)实施科学的管理方式

中州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存在着恶性竞争问题,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与选举应始终坚持开放、科学的方法。首先,应健全非遗项目以及传承人的档案,并对非遗传承人开展的传承与保护项目做到实时更新。其次,应该对代表性传承人做出更加科学化的管理,建立并保持良性互利的增长机制。国家对传承人进行资金资助而引发的矛盾应该得到重视,村委会、县、市要开展有重点的帮扶措施,对下发财政扶持份额进行具体的细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层次培养非遗传承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进而在保护非遗传承人劳动成果的同时,还能以此为依据明确传承人花落谁家,从而减少人们之间的矛盾。

(3)历史与未来的结合

传统艺术的创新需要加强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可以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传播或者创作。在表演形式上需要拓宽创作题材与内容,在鼓舞上融合更多的现代艺术,创作出中州大鼓舞台剧。在保留中州大鼓艺术的本质与内涵的基础之上,对其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创新,用现代的编创方法进行重新编排与设计,推出中州大鼓的舞台作品。现如今,中州大鼓面临后继乏人的状况,要想真正激活中州大鼓的艺术活力,需培养更多新一代的接班人,尤其是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

“保存”和“传承”才是保护中州大鼓生命力与活力的最主要方法与途径。在保护措施方面,可以对中州大鼓进行图、文、声、像全方位的记录、整理与分析,建立专门的数据库。

(题图:表演中的中州大鼓)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张晋

第二篇:中职校长现状调查

校长是保障学校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的素质和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

为此,《教育与职业》对百名中职学校校长进行了调查,以期透过校长的生存状态探寻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职校长群体“印象”

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暖风”中,中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如何谋求自身的发展,校长的抉择十分关键。

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是教师的“教师”;校长是一校之魂,是一所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对一所学校的成功创建、平稳运行、革新鼎故、进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而中职校长作为众多校长中的一个群体,其生存状态如何,其生存状态是否影响了校长作用的发挥?带着这样的问题,《教育与职业》对中职校长现状作了调查。

基本特征

典型的中职校长可以被描述为:“拥有本科学历的51岁男性”。

在被调查的校长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校长占88%,分布在不同的专业,有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物理学、生物学、机械建筑工程等等。有一些校长读到了硕士,占被调查者的7%;一些校长的学历学位较低、但能力较强,占被调查者的5%。

可见,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校长学历水平为本科,且大部分都有过从教经历,专业化成长道路比较坚实。但是,立足我国现在教育发展的实际,中职校长的学历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储备更多的“后劲”。

校长们的平均年龄大约为51岁,其中30-45岁之间的校长占40%,45-55岁之间的校长占48%,55岁以上的占12%。在被调查的百名校长中,没有一位是30岁以下的,这说明担任中职校长这一职务,需要大量的、多方面的工作经验,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的积累。

调查显示,中职校长的工作年限大多在20年以上,占被调查者的73%,有些中职校长的工作年限在10-20年,占被调查者的19%,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中职校长比较少,仅占被调查者的8%。

“校长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也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这决定了中职校长这个群体不应过于年轻化,否则很难胜任工作。”河北省某职业院校校长这样向记者解释中职校长工作年限较长的原因。

校长多源自教师

从职业发展情况看,94%的中职校长在任校长前所从事的职业为教师,另有5%的校长来自政府机关,1%的校长来自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校长脱胎于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行内人”,与教师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是中职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

由于本身是从教学一线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对教师的需求与工作内容较为熟悉,因此这些校长更容易满足教师的需求,更容易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担任校长的过程中,更能得心应手。天津市教委负责人曾表示,“一般来自学校的校长更能够敏锐地抓住教育的未来走向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勇敢地构造本校的发展蓝图,并使之付诸实施;他们可以更准确的为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定位,更易运筹帷幄。”

工作年限长、大部分来自于教学一线的状况,使得大部分校长“适应”校长这一角色。调查结果显示,92%的中职校长选择了“适应”校长这一角色。

另据辽宁教育研究院职教所对全省中职校长所做的调查统计结果:85.8%校长认为, 做校长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能带来事业的成就感。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教育事业,有92.5%的校长非常热爱或热爱;有74.8%的校长认为,目前的岗位是自己不悔的选择。这与本次调查的结果是吻合的。

可见,绝大多数中职校长在主观上是“适应”校长这一角色的,对中职教育有着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调查还显示,中职校长的职业发展意识较强,大部分中职校长在工作之外会参加学习或培训。

然而,这种“主观”上的“适应”却与中职校长承受的巨大工作压力、身心疲惫的“客观”实际,产生了很大的反差。中职校长压力从何而来?

加班应酬是压力主因

在百名被调查的校长中,有70%的校长对当前的工作状态不满意,而不满意的原因中83%的校长选择了“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工作,几乎成为了中职校长的“习惯”。

调查显示,在百名中职校长中仅有10%的校长能够保证正常的作息时间,而36%的校长需要偶尔加班,44%的校长需要经常加班。大部分校长每天平均加班时间为2至4小时,占被调查者的71%;加班时间少于2小时的校长仅占22%,加班超过4小时的占6%。

记者发现,“加班加点”是敬业表现,但却是重压之下的无奈选择。中职学校的事务千头万绪,校长被锁在繁杂的事务中而无法自拔。上海某中职校长向记者谈到,“我每周工作时间都是6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甚至有时候还要多,下班后经常需要开行政会,处理常规性工作,如巡视校园、整理文件、写工作总结、与教师谈话、接待家长、完成临时性任务、处理突发事件等。”

当然,应付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也让一些校长产生了心理压力。39%的人谈到了社会其他部门对学校干预过多,近1/3的人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而不是教育教学上。

巨大压力带给中职校长们的是身心两方面的冲击。在调查中,68%的校长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41%的校长表示经常会有疲惫的感觉,一些业绩骄人的校长,甚至过早地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北京劲松职业高中原校长郝守本,刚过60岁生日,就因过度劳累而不幸病逝;北京朝阳区幼师职业高中原校长张胜之,去世时年仅54岁。这从侧面反映了中职校长勤恳敬业与吃苦耐劳精神,然而也给中职校长们敲了警钟,应引起人们对中职校长生存状态的关注。

在本次调查中,与各地区平均生活水平相比,中职校长的收入,相当于该地区的“白领”。在“您觉得您的收入与当地其他行业同条件人员相比的情况如何?”这一问题的回答中,31%的校长回答“偏高”,58%的校长回答“差不多”,仅有11%的校长回答“偏低”。

与中职校长的繁重工作、巨大压力相比,其收入并未完全体现其价值。很多中职校长呼吁减轻中职校长的压力,提高其收入水平。

对中职校长的生存现状,目前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的探究,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在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病根”方能对症下药。

角色失位

中职校长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关注哪些问题?这是中职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在中外教育发展史上,校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的眼光、校长的思想高度、校长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决定了学校的未来,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陶行知之于晓庄……。改革需要先导、需要旗帜,在中职教育改革中,中职校长无疑是“引领者”,是“设计师”。

中职校长理应是“帅才”,是中职学校改革蓝图的“设计师”,这是中职校长应有的角色定位。可眼下许多中职校长面临着角色失位的问题,“帅才”当作“将才”使用,他们在烦杂的学校事务中不得脱身:75%的校长还要从事教学工作,有82%的校长要为筹措经费奔忙和发愁,上级频繁检查和开会也是让中职校长极为头疼的事情,有1/3的人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虽应为“帅才”,但他们却不得不应付一些“将才”需要处理的事情。

作为“帅才”,中职校长更应该关注什么呢?多数中职教育研究者认为,中职校长最大的使命是对中职学校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是学校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西方的一些一流大学,校长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延请大师,并让他们快乐。延请大师即为招聘一流的学术研究人员、教授,让他们快乐,意味着校长要为教师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与环境。虽然西方大学的经验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但却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中职校长是否“管”得太多,“压力”太多?中职校长的角色失位是否太过严重?

从职务校长到职业校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职校长们大多不满意当前的生存状态,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局”?校长们大都给出了“职业化”的答案。当被问及“校长是一种职务,应该按公务员对待,由政府任命”还是“校长是一种职业,应该由专业人员担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81.6%的中职校长选择了后者。在对“目前中国中职校长职业化是否有必要”的回答中,认为有必要的占69.4%,在对“目前中国实行中职校长职业化是否可行”的回答中,有55.3%的人认为可行。

尽管中职校长对“职业化”多有提及,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中职校长对校长职业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职业化的“表象”,比如“公开招聘”、“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成为了中职校长对“职业化”的界定。这与学者对“职业化”的内涵界定是有偏差的。

而对中职校长职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持悲观态度的中职校长,其悲观之因,也多源于对校长职业化涵义的误解。他们中有的认为校长职业化就是让某些人长期在校长岗位工作。山东某中职校长表示,“中国当前的社会状况还不适合实行校长职业化,校长职业化让一部分人长期工作在校长岗位,如果是素质高的校长,对学校、学生都是福分,如果是素质低的校长,是福是祸,将是个未知数。”由此看出,很多校长对职业化存在认识偏见。

那么校长的职业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吉林大学教授吴金辉认为“所谓职业化,就是要求从业者把社会或组织上交代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程度,准确地扮演好应扮演的任职角色。而校长职业化,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做好一个专业的校长。”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王铁军教授曾撰文指出,校长职业化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抉择,职业化的核心是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走向职业化,关键是校长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其最根本的要求是校长要确立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把学校管理作为校长的本职。校长职业化,其实质和核心就是校长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推进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努力提高校长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水平。

可见,校长“职业化”不是简单的把校长作为一种“职业”看待,“职业化”更多的是指一种教育理念、一种管理思路。“职业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结果。对于此,中职校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目前中职校长的生存状态对其职业化发展尤为不利,他们要经常开行政会议,处理常规性工作,迎接上级检查和同级学校的参观、访问等,这些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有的校长出于工作需要和兴趣爱好、特长,还要承担教学工作,这些都是与校长的职业化相悖的,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

因此,校长的角色失位问题亟待解决,要尽快实现中职校长的职业化,要减轻中职校长的压力,减少其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让其真正有精力去思考如何做好一个专业校长的问题。

辽宁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红梅等专家建议,宜多措并举,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教育领军队伍。比如,完善选拔任用制度,把好校长队伍入口关。制定职业学校校长能力标准,明确任职资格;实行职业学校校长持证上岗制度,规范校长任用;改革中职校长的选拔任用方式,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采用招聘制,面向社会,引入竞争机制,广开渠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构建科学的中职学校校长培训体系,加速校长成长。建立省级中职校长培训基地,对已获得职业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中职校长在以后每五年中应要求其继续参加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提高培训,在培训方法上,要注意开展好专题讲授和专题研究,真正将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研究现实问题和改进学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还应该完善激励机制,激活职业学校校长创新的原动力,探索校长职级制并设立校长津贴,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把校长划分为若干职务等级,待遇与职务等级挂钩、与办学实绩挂钩等。

中职校长职业化,应明确校长职责。该校长管的校长义不容辞,不该校长管的,也不要硬加于校长,让校长的收入与付出成正比,这才有利于校长生存现状的改变,有利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阶段下,为了避免一些校长担心的问题发生,我国实行中职校长职业化,还应该建立监督与约束机制,成立校长监督委员会,让真正称职的校长经营管理学校。

当然,中职校长也要提升其自身的内涵,做一个有理念、有信心、有底气的职业校长。有关专家认为“职业化”的中职校长应该具备三种能力。其中,教育科研能力是先导,重在解决观念问题;教育管理能力是继承,重在解决规范化问题;教育经营能力是创新,重在解决跟进时代发展的问题。

因此,中职校长要当“学者”,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管理理念、学校的经营之道,学习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等。做一个懂教育、懂教学、会研究的专业化校长,做一个知识、阅历丰富的职业化校长。

此外,中职校长要把握教育大形势,做一位“与时俱进”的职业校长。中职教育的发展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中职校长要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中职学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以变应变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学校校长应是变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就需要校长要成为教育现象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保持对教育的敏锐性。

“职业化”可以作为中职校长降压减负的出路,校长职业化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势。但是,中职校长职业化不是简单的制度变更,措施改变,不能简单地把显性的“职业化”政策作为校长“职业化”的衡量标准。职业化背后蕴涵的是中职校长的角色定位的转变,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职业化”带来的是中职校长领导能力的提升,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职业化是一种思路,更是一种理念,“职业化”是中职校长发展、与提升的有效途径,是中等职业学校稳步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玉珠

第三篇:怒族民间医药现状调查

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怒族民间医药受生存环境影响较大,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言传口授。怒族民间医药的传承就有了一定局限性。因此挖掘、整理其民间医药资源从多角度入手,以怒族宗教人士、长者、药商、民间医生等深入调查其对民间医药的认识(包括当地特用的民间医疗技术、药物加工技术、动物药、草药、矿物药)。

关键词:怒族医药;现状调查;民间医药

根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课题技术方案要求,结合前期研究工作所获得的信息,同时为能全面了解怒族民族医药发展历史沿革、常用的医技医法、对于疾病的防治与养生保健的认识、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和秘方等,以座谈、访谈、专访等形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福贡县等地开展相关实地调研工作,现将此次调研过程相关情况与建议等作初步阐述。

1 怒族基本情况

1.1 人口及居住情况 总人口怒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云南省境内共有2.77万人,占怒族的96.45%。另外,怒族人口在云南境外地区集聚地均不足100人。怒族有自己的语言,四个支系分别使用四种不同的语言。这四种语言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未定。其中,怒苏语、若柔语和彝语支语言相近,并有一些词根相同的词汇;而阿龙语和阿怒语与彝语支语言相去甚远,有类似景颇语的特点。尤其是阿龙语和独龙语基本相通,是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方言。许多怒族人除了本民族语言外,分别都能说傈僳语、汉语、藏语和白语。无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汉文。

怒族于唐朝就已存在,主要居住在“怒江”“澜沧江”流域,是这两江两岸最古老的民族。”其逐渐迁徒到兰坪县境内的澜沧江两岸[1]。最后又进入怒江地区。至今分布在丽江县所属的九河乡、剑川北部及兰坪一带,其村名保留有早期怒族先民居住过的痕迹,如丽江县九河乡的“龙邑”、“大格拉”、“小格拉”;剑川县的“堂朗”村;兰坪县的“弥洛衣”、“恩照”村等,都是历史上怒族先民居住过的村寨名称。而贡山北部的怒族则在一千多年前就繁衍生息在那里,其语言、习俗和传说皆与独龙族有极为密切的亲近关系。怒族共分为四个支系,“若柔”、“诺苏”、“阿怒”、“阿龙”。以贡山县、兰坪县等地较有代表性。

1.2 居住情况 怒族地区群山绵绵,山高谷深[2]。怒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黄断山脉谷地,属低纬地区。加之,这里的相对温差太大,形成了集北热带至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于一谷,从总体上看,怒江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降雨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气候类型从谷底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其气候类型的具体情况是河谷南亚热带,河谷中亚热带,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河谷中亚热带,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寒带等在此都有分布。每当阳春三月,山巅的白雪还未消融,江边河谷地带却早已是鸟语花香,蜂蝶纷飞了。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山峰的积雪期均达7个月左右,它们为怒江提供了不绝的水源。由于怒族多集中在海拔为1500 m~2000 m的坡地上,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空气湿度太大,使怒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特殊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类型又影响着怒族的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诸方面。

1.3 文化情况 怒族没有文字,本民族的诗歌、曲调、传说、故事等均靠口口相传一代代延续下来。过去人们在日常生活及一些重大事情发生时以原始的刻木、结绳方式来作记录。50年代以来。怒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以上述原始方式记事的情况有了改变。根据目前情况,本课题组初步确定在福贡、贡山县集中调查怒族医药状况。怒族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怒族社会形态接近于原始部落社会

2 怒族医药现状

2.1 怒族医药人员及其行医现状 目前在怒族聚集的乡村均有乡村医生,或者怒族民间医药人员。祖传从事怒族民间医药较少。本文主要对怒江州贡山县境内怒族居住的乡村展开调查;贡山县有茨开镇和独龙江、丙中洛、捧当、普拉底等4个乡,一个镇。重点对丙中洛乡、捧打乡的4位怒族民间医生进行调查;怒族民间医生李汉良55岁(世传三代),居住丙中洛乡双拉村。2002年被评为云南省民间艺人,初中学历,信仰天主教。个人采药占70%,购药饮片占30%,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用。有少量诊疗记录。对风湿病胆结石等有治疗经验。有从西藏、六库、兰坪的患者来诊;孔学华38岁(家传),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每天接诊2~3例,对接骨、风湿病,胆囊炎有治疗经验;王文胜(赤脚医生)60岁,行医33年,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信仰天主教。对接骨、风湿病有治疗经验,有多个接骨经验方。能应用针灸、推拿医疗技术治病,药物多用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药;彭恩光67岁(世传六代),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信仰天主教、原始宗教。其祖上对原始宗教有涉及,常有怒、独龙、傈僳、藏族同胞来看病。对治疗骨折、跌打劳伤、风湿病,胃肠系疾病,肺病、感冒,毒蛇咬伤均有治疗经验。通过手诊辅助诊病,对治疗脑膜炎的当地药材,有特殊的炮制加工方法。药物多用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药。祖上曾有手诊诊病医书,未见文字;通过对4位怒族民间医生专访谈话整理,发现他们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怒族民间资料。譬如:对骨折、跌打劳伤怒族民间医药均有医技方法和治疗药物。对风湿病,胃肠系疾病,肺病、感冒,毒蛇咬伤等怒族民间医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民间医生均以采用当地中草药为主(海拔1100 m~5500 m的范围)。怒族民间医生表示其有本民族的针灸方法(未见实例及文献记载)。彭恩光怒族民间医生还有手诊诊病方法,但无文献,仅靠口授。有一种特别传统药材的炮制方法,无文献记载。经座谈与访谈初步发现了怒族民间医药的医药诊疗活动状况。

2.2 怒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 为了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生息繁衍,怒族同胞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医药知识,尤其是通过生产实践和文化积淀、文化交流等方式逐渐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因为没有文字,怒族医药至今没有形成完整医疗体系,在用药经验上结合了傈僳族医药、独龙族医药、藏医药、白族医药、汉族医药、纳西医药的特点。怒族战胜病魔的经验和知识主要是通过言传口授方式流传下来,总的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实践应用阶段,尚未上升成为自己的医药学理论,属于继续发展和渐进系统化的民族医药。巫术的存在以及巫师参与治病活动,成为怒族医药经验积累阶段的突出特点,如:“米亚楼”和“禹古苏”用占卜生老病死,民间残留的五毒降头之术用于精神调控。

怒江是药材王国桂冠上的宝石,由于怒族的生存环境极为艰苦,怒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医药知识,尤其是通过生产实践和文化积淀、文化交流逐渐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怒族虽有自己的语言,但其文字极为简单,通过调查,怒族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药体系,许多药物仅靠单方使用,少量发展了复方。但是,怒族长期利用当地草药为人畜治病,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知识,有些药物还用来同外界进行交换,以换取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传统草药至今仍是怒族聚居区居民所使用的主要药物,并有少数药用植物被人工栽培。怒族同胞还长期利用当地草药、动物药为人畜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知识,但许多药物仅单独使用,少用复方,其常用的药物有如茯苓,怒族既用它作为治疗疾病的常用药,又用它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品。布斗(藏鼠兔)用于治疗疟疾。

2.3 怒族医药的特色

2.3.1 怒族医与药的基本情况 怒族的药用资源大部分围绕高黎贡山及怒江大峡谷其种类繁多[3~4],许多药用植物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认知、采集、应用并作为部族间的交换物品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对该地区民族的生存与繁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化的深入,高黎贡山的生药资源已经逐步走向了外界,各少数民族通过对外的药材贸易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而且还加深了对外的交流与沟通,丰富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怒族民间医药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言传口授。通过对文献与实地调查初步整理发现怒族民间医生对骨折、风湿疾病有其治疗的的特长,是其适应生存环境所必需手段。有关于怒族民间医药的方法和技术与传统中医药、其他民族医药相互交流、融合而成的民间方法和技术。

2.3.2 怒族食药共用的保健特色 漆油茶系怒族所喜爱的饮品之一。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放在锅中干焙至黄色后,再将开水倒入锅中煮一下。接着将锅中的茶与水一同倒进一个篾编的勺状的器皿中将茶叶滤出。把茶水在两个罐反复倒上几次后,再将茶水与漆油、核桃仁末、芝麻仁、盐等一同放在一个竹筒中反复搅拌一阵后即可倒入杯中畅饮。漆油茶具有止痰化瘀,提神醒目,治疗风湿的功效。

斜拉汉语意砂罐醉鸡。原料:嫩母鸡、食盐、姜片葱白段、白酒、漆油。其制作方法是:(1)将鸡宰杀放血,烫水去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按就餐人数人均1块下料;(2)锅上水烧热,倒入漆油,至六成热时下鸡块爆炒至鸡块呈金黄色,把鸡肉和漆油一同倒入砂罐内,加盐、葱段、姜片、白酒,盖上碗,碗内注入冷水,用面糊封严罐口,置于小火上焖2 h左右即可。此菜以酒代水,酒味醇厚异香,鸡肉脆嫩味鲜,滋补健身,有治疗风湿、妇科等病的功效。

怒族还认为,酒是神仙赐给人的绝妙饮料,仙人赐给怒族人民3样食品:“挫确”(醋酒)、“挫辣”(烧酒)、“挫仁”(包谷花),3种食品中就有两种是酒。怒族人平时嗜好喝酒,认为长期喝酒可以祛除疾病、滋补健身。而利用怒族传统方法酿制的“咕嘟酒”,不仅是怒族接待贵宾的上品,而且被广泛用于治疗肌无力、肌萎缩,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3 怒族医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通过上述文献及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怒族民间医药有独特的渊源和存在方式,应从多角度考察研究其对怒族医药的渊源和发展的可靠性。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怒族的文化思想受汉族、纳西、傈僳、阿昌、藏族、白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时清末时还受到外国文化如基督教、天主教的宗教思想的影响,其生存意识和防病治病的思想受到多元化的冲击和影响。其原始民间医药学具有多元性特征,要深入研究怒族民间医药必须融合民族文化与医药的研究,依据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挖掘整理怒族医药的真谛。怒族有语言,无文字,其怒族医药及多元文化的急需抢救整理、传承发展。

通过调查分析,怒族民间医药受生存环境影响较大,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言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言传口授。怒族民间医药的传承就有了一定局限性。因此挖掘、整理其民间医药资源从多角度入手,以怒族宗教人士、长者、药商、民间医生等深入调查其对民间医药的认识(包括当地特用的民间医疗技术、药物加工技术、动物药、草药、矿物药)。

怒族民间药膳是一具有特殊作用的民间食物保健,其针对怒江地区生存环境而形成的。开发研究斜拉、漆油茶等比较有代表性食品,以怒族文化与怒族医药为载体的民族药膳开发将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怒族医药发掘与整理研究的成果应从多角度开展对怒族医药技术、民间草药应用评价及研究,推动怒族医药、医药文化的发展,挖掘研究怒族医药在生存环境适应性中作用。

参考文献:

[1]格桑顿珠,马化清,高广,等.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3.

[2]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8~19.

[3]龙春林,李恒,刀志灵,等.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Ⅰ[J]. 云南植物研究,1999,增刊,Ⅺ:131~136.

[4]赵永生,胡大泽.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2(3):156~15.

(收稿日期:2011-03-30)

作者:郭世民,汤晓云,马克坚,陆宇惠,金锦,赵景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司治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