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的总结范文

2022-06-25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申论热点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申论热点的总结范文

关于乡镇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的总结

关于乡镇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的总结(备战山东省考乡镇公务员)

关于乡镇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的总结(备战山东省考乡镇公务员) 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把相关农村的问题整理出来,以供准备乡镇公考的朋友参考。同时希望大家把自己搜集、发现的问题跟贴发出来,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1、农村治安问题

2、农产品质量----农业标准化

3、农村文化 乡风

4,农村医疗

5、农村经济

6、农村生态环境

7、农村基础设施

8、农民增收

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1、乡镇干部带头学科技

12、换届村干部拿好接力棒

三招稳定村干部(财政发放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乡镇1P15)

警惕村干部腐败新动向(乡坛2P5)(归结原因监督休制不全) 村干部违纪如何处理(乡坛3P20)(党员干部违纪可由纪检,组织部门给予党纪处分或予以组织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非党员干部:一是加强审计和民主评议;二是组织村民予以罢免;三是对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鼓励能人当“村官”(乡坛15P11)

13、乡镇公厕(归入基础设施)

14、培育新型农民

15、农业现代化及深加工、产业化

16、农村党组织建设

17、关爱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扶贫扶弱先扶志(乡坛13P19)

18、农村公路村村通

19.农村合作组织与村级组织和谐相处(发挥合作组织的优势,乡坛P7) 农村合作组织(08半月1P6)

20、留守儿童、老人、妇女

21、农村集体土地

2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23.粮食增产及安全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乡坛2P12,总结1,加大投入支持以提高品质为导向的粮食品种补贴;2发展粮油加工业,,,,, 24.农资生产、使用、监管,农资下乡进户 25.农民工问题

26.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27.农村防火

28.发展农业特色

29.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30.新农村建设(整体建设)

新农村建设资金要讲效益(乡坛1P10一是因地制宜,选准符合每个村子,,二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到底缺什么?(乡坛5P6)一缺意识二缺资金三缺因地制宜的政策四缺稳定的增收渠道五缺平等的国民待遇

31.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32村委换届选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的核心民主选举) 怎样做好难点村的选举工作(乡坛1P18) 如何具体组织安排(打印6-3) 村委会换届主要做法及成效(材料6-1) 村官选举走向常态化五大标志(材料6-2) 村委会选举面临新的问题(乡坛3P17) 村组资金管理办法(乡坛3P18)(一坚持组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二明确组级资金的范围和用途;三制定切合村组实际的组级资金管理办法(成立机构,开设帐号,拔款程序,资金使用,会计核算) 监事会使村民监督权由虚变实(乡坛5P16)建立监事会,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并立,和谐运行,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了乡村治理模式的制度创新.

监事会作为村民监督的载体发挥了哪些作用?及关于监事会的几点思考? 村两委“一肓挑”问题百村调查出现的问题及措施(乡坛13P9)

33.农村垃圾问题 34.村庄合并

怎样让空心村实起来

35乡镇合并 36农村教育 37农民工进城

38,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39.搞好村民自治不能忽视村级档案管理 40乡镇安全员 措施

41调处宅基地纠纷的经验及预防措施 42公序良俗也不能违反

43.村民代表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44.土地上访为啥层出不穷 45.基层信访工作

总结下07年山东公务员已经考过的知识面:

1、村集体资金哪来里(如何筹措资金)

2、增收难的表现及破解关键

3、农村经费来源

4、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工作及防范金融及资金风险

5、行政村规划书

第二篇:申论热点总结

一、中国梦

1、标题:A、打造中国之梦造就美好明天

B、凝聚中国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2、框架:A、以实干之基托起中华复兴之梦(实干兴邦)

B、以自主创新助推中国梦扬帆远航(科技进步)

C、以文化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文化繁荣)

D、以改革之力为中国梦保驾护航(惠及民生)

3、开头:

A、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家庭,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奥运梦、世博梦终于梦想成真,我们听到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足音。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只有凝聚中国力量,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B、新中国“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新世纪“强起来”,正是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中国梦的茁壮,使个人梦想有了广阔空间。吃饱穿暖、下海经商、有车有房„„个人梦想的日益丰富说明,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凝聚中国力量,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

4、结尾:

A、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仍在继续,住房梦、创业梦、宜居梦、小康梦„„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世界东方升腾起激荡人心的中国梦,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

B、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国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为了更好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需13亿人共同奋斗,凝聚中国力量。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

5、名言警句:A心存希望,幸福就会降临你;心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你。

B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

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二、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1、标题:实干兴邦:“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2、分论点:A、坚持求真务实

B、勇于攻坚克难

C、善于开拓创新

3、开头

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行动第

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4、结尾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史,也从另一面印证了这个道理。付出世人难以想像的巨大牺牲,在“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侵略下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靠着“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的奋斗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鼓起“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三、保障性住房

1、标题: 健全保障房管理机制 确保分配公平公正

2、分论点:A、科学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的布局和相关配套设施

B、做好保障房建设的质量监管

C、出台新的保障房管理办法

D、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

3、开头:

A、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近代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公平公正一直是我国民众的追求与向往。保障房政策根本目的是惠民生、促公平,但分配管理制度不健全,使该保障的“落了空”,不该保障的“搭便车”,形成了新的不公。有鉴于此,必须健全保障房分配管理机制,确保保障房分配公平。

B、实现住有所居,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十八大,党给我们的承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愿望。住房是民生之要,牵动着百姓的心,无论是身居庙堂,还是远在江湖,都为其忧虑。政府为解民之忧,推出了保障房政策,但在分配中却出现了不公,故此,必须健全保障房管理机制,严守公平分配的“生命线”。

4、结尾:

A、杜甫有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古人的忧思犹在耳畔,政府新政正跨步向前。各地政府勇于开拓,迎难而上,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同时也在探索健全保障房管理机制的新途径、新方法。保障性安居工程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保障房分配的公开公平,不仅维护了住房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更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B、保障性住房建设,事关住房困难群体的幸福安康,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方面,要大力推行“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制度,逐级把关,切实满足最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必须继续贯彻保障房对象家庭动态管理制度,使这一有进有出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推进保障房建设,公平公正分配是关键,健全管理机制是保障,故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夯实健全机制之基,筑造公平分配之厦。

四、 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1、对策:A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B坚持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

境C强化纪律约束,提高政府执行力D严格考核奖惩,确保责任落实E

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

2、纯正风气聚民心

3、开头:工作作风是否纯正,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从当前看,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已成为影响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沉疴顽疾,着力整治政府工作中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工作作风凝聚民心、带动民风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4、分论点:

A治庸就是整治庸碌无为,褒扬奋发有为、为民立功。

B治懒就是整治懈怠懒惰,褒扬勤奋好学、激情工作。

C治散就是整治纪律涣散,褒扬顾全大局、令行禁止。

D治奢就是整治骄奢淫逸,褒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5、结尾:工作作风是否纯正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从治庸、治懒、治散、治奢着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还政风“碧波清泉”。

第三篇:申论的热点问题

一、大政方针:1和谐社会2 科学发展观 3社会主义新农村 4节约型社会 5棵叫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科教文卫:1自主创新2教育问题(教育公平、教育乱收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3文化问题(如电视广播、节目媚俗、庸俗、格调低下,博物馆如何服务社会)4医疗问题(医药费、检查费居高不下,好像是说政府投资医疗太少,医院为了创收向医生下指标)

三、社会问题:1弱势群体(城、乡生活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如弱智、艾滋病患者、肢体残疾者)2社会文明风尚

四、行政执政:1依法治国2政府公开(包括乡村村务公开)3腐败问题4上访问题5官员问责制6服务型政府

五、经济法律: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全民炒股与基金热4奥运经济与旅游经济5物权法

第四篇:2013申论考试热点总结 十八大、莫言获奖等等

四位一体抓好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涌现出一大批廉洁从政的好干部,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梁雨润、张建国„„一个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诵着,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感动的热潮。但是,党内也出现了一批腐败分子,他们贪污受贿、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腐败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由于廉政相关法律的缺失、执法不严、干部“带病提拔”、教育以及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腐败现象,不但毁了自己的前途,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在廉政建设中,应完善法制、严格选拔、做好教育、注重监督,四位一体地推进我国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法制是廉政建设的依据,廉政建设是法律的体现。要打造廉洁政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立法机构要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和腐败现象制定和完善反腐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作为反腐的法律依据。同时,在打击腐败行为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对于贪污腐败行为要予以严惩,达到对当前的腐败现象敲响警钟、震慑腐败分子的目的。

选拔是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带病提拔”的现象。这说明干部考核和选拔过程就存在问题,因此必须严格干部选拔制度,在干部选拔考察、测评时,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保证选拔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好干部。

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着一些领导干部。现实中,一些官员守不住最起码的做人、做官的底线,最终失去了自由,甚至丢掉了生命。广西自治区原主席成克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等一批高官的落马都是现实的例证。因此,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更加坚定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

监督是反腐的一剂良药。在反腐败过程中,监督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能时刻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廉洁,是否奉公,是否为民。在日本,社会监督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如九十年代前期,一系列政治献金巨案被揭露,导致几届日本首相都因为涉及黑金案件而倒台,对净化日本的政界空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呼吁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中来,建立起立体网络监督体系,使贪污腐败无处遁形。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人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为我们亮起了一盏长明不熄的“心灯”。我们应以先贤为楷模,让廉政的春风吹到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田。当廉政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时,当廉政成为现实时,我们的社会环境将焕然一新,这将是党之所幸、国之所幸、民之所幸。

聚焦十八大:国考申论热点范文之生态文明

理论链接: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深度分析: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义。

1. 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的时代背景下,是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早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小康新要求”的“十大亮点”之一。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次十八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意义更为重大,目标更为明确。

2. 虽说和平年代放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发展,其次是社会稳定,再次是环境生态。但破坏环境生态所造成的惨烈恶果将远甚于前两者。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可以通过以巨大政治成本加以平息,而环境生态的危机一旦发生,其灾难将会是万劫不复,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国在山河破”的惨象!人类对环境生态的认识远逊于前两者。直至1866年,才由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其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世界作为“人*社会*自然”内在关联和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相济。

3. 无可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文明水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大有提高,但毋庸讳言,尚未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绝对相互依存关系,尚未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会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和隐患,因而某些地区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扭曲着环境决策,未能有效采取有节制的休养生息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就拿生命之源――水为例。长期主持我国水利工作的钱正英曾深刻检讨说,水利部门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有认识到还要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值,至于“重建设、轻环保”导致的河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

4.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当下面临的挑战诸如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迪。适如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主任卡米拉*图尔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领导人在十八大这一重要场合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将为全球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将对人类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 为养老事业添砖加瓦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先人以“天经地义”之理道出养老的重大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成为上至政府专门会议,下至百姓饭桌的热议话题。一些老人空守着房子,却面临着无人养老、无钱养老的困难局面。 养老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的现状下,“以房养老”不失为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改善民生的举措。然而,在我国“以房养老”却一次次遭遇了来自传统养老观念、房屋产权、房屋质量等现实方面的考验。因此,面对问题,我们应立足实际,发展“以房养老”这一新模式,妥善解决养老问题。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推进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镇住宅产权为70年,这就给房屋价值和“以房养老”带来了挑战。因为老年人抵押房产获得的收益,和房屋产权的剩余年限有直接关系。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面对着居民财产尤其是房产持有的大量增加,为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土地出让年限、到期后的处理办法进行系统的立法修改,正当其时。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提升房屋建筑质量水平。住了大半辈子的楼房“岌岌可危”,已不再具有什么抵押价值,更谈不上什么资产收益。过硬的质量和寿命是推进养老新模式顺利开展的助推器,是避免“以房养老”成为空谈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还应放眼国际,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在建筑寿命和质量上有实质性突破,保证“以房养老”的顺利实施,避免其成为伪命题。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普及以房养老的新观念。我国历来都是以“养儿防老”“子承父业”的家庭伦理为主流,“以房养老”的全面铺开,必然会对家庭亲情造成冲击,让老人和子女面临着现实和亲情的左右为难。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老年人寿命不断增长,“421”的家庭结构的普遍存在,子女无法全面负担老人的晚年之需。“以房养老”的出现恰好能弥补“子女养老”的各种短板。因此要打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发挥以房养老的独特优势。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养老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关乎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稳健发展。“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但能否发展壮大,不仅要求我们在观念上的更新,更需要自政府至民众的行动支持。相信“以房养老”必将发展成熟、完善,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添砖加瓦,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

杜绝“宰客”式繁荣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

“每到节假日各地旅游价格涨声不断”、“三亚天价菜单游客挨宰叫苦不迭″、“春节厦门5菜一汤收万元”„„随着接二连三的旅游事件不断被曝光,让人们出行旅游感到心惊胆颤,不得不做好提前防范。离谱的物价、强买强卖的行为,以及投诉无门,频频出现的“宰客”乱象暴露出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低下。因此,杜绝“宰客”式繁荣,规范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莫让“宰客经济”成为我国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旅游的兴起,常常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的振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而旅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宰客经济”会严重影响这一进程,将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旅游业要想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合整治,也需要企业的诚信经营和消费者的个人理性。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市场和法治环境。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与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由于国家层面没有综合性的旅游立法,地方旅游立法缺少上位法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日趋增多,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旅游市场需要旅游立法加以规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需要旅游立法加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旅游立法加以保障。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旅游法,规范涉及旅游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继续加大旅游服务监管力度,遏制商家“宰客”行为。发展旅游业不能光讲求硬件设施投入,软环境没搞好,旅客不满意,势必有损城市形象及其正常发展。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大旅游服务监管力度,对一些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景区予以惩处,同时对相关地方监管者进行问责。只有将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常态化,确保市场监管日常化,才能使诚信经营行为形成“惯性”,保证旅游业形成正常而规范的秩序。

建立诚信经营管理体系,行业自律和第三方监督并行。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整顿,增强旅游商家诚信意识,同时加入第三方监督,也是净化整个旅游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要规范,只凭自律渠道绝对不够,行业协会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要引进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休制,建立重大旅游违法违规行为披露制度,凡是违规经营者、不诚信的旅游企业行为,协会均会在曝光台进行公示,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及社会各方参与监督,引导游客理性消费理性维权。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黄金时期”不断持续,并向着战略性产业阶段逐步迈进。然而,旅游市场上发生的种种事件表明,突破经济结构转型的难关,杜绝“宰客”式的市场繁荣,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激励、扶持,同样也需要良好的市场监督和法治环境,如此才会有健康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让百姓真真正正享受到旅游的舒心和惬意。

干部选拔以德为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落脚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向世人宣称,我们的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我国公务员政治思想觉悟的培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三十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有了历史性的腾飞,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绩面前我们确实感到可喜,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一批批的贪官落马,公务员队伍中出现变相的“世袭制”,干部选拔中的弄虚作假,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00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这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建设,使其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能更有效地为民谋利,为民谋福。

公务员队伍是政府能够正常运作的生力军。如果生力军出现了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质量。因为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需要大量有能力的人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所以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过多的看重了一个人的才能和其是否能胜任领导经济建设的工作,而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质的考查。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确实不容忽视,但是也暴露出了干部队伍中的软肋,为公务员队伍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利因素。我国正在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要求政府的执政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而在这当中公务员的“德”的考核应当作为先头军。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具备承担领导工作应具有的素质,才能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才能使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力量。

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德为先。公务员在具备了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将其才智和能力发挥到人民和国家所期望的方向上,才能在国家的建设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干部选拔必须加入道德考核标准,落实“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如此才能选拔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品德高尚的、才智出众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百姓的幸福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

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频现一些有损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有违公职职业道德操守的事件,暴露出我国公务员考核晋升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2分〕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重才轻德的弊端,忽略了对公务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考查。〔2分〕

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3分〕 在当下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道德考核意义重大。首先,这是对官员负责的要求。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3分〕其次,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3分〕最后,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3分〕

警惕

——未雨绸缪,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我国自古就是自然灾害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当今,在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灾害形势也愈加严峻复杂,灾害损失也日趋严重。汶川、玉树、舟曲„„无数的不幸充斥着我们的记忆,无数的不幸教会我们警惕。时刻警惕,未雨绸缪,在平安时期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从事前防御、事中应对、事后补救三方面考虑,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救灾机制。

事前防御,建立科学的防灾预警机制。科学技术是监测、预报灾害的利器,一个信息全面、功能先进、覆盖面广的灾情监测、评估系统在防灾减灾上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的科技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推动预警设备的更新换代。二要气象、国土、水利等部门落实责任,对地质、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三要建立以基层社区、村社为基础的省、市、县、乡、村、社6级监测体系,群众与政府相结合,地方与中央相协作,积极发挥群众防灾预警作用,做到群防群测。

事中应对,建立科学的应急救灾机制。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防不胜防,这就要求我们在灾害突然降临时,备有完善的应急机制。首先,各级政府在规划之初即将应急救灾工作考虑在内,建设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基础设施,各地必须设有专门的避难场所,以便灾害到来时第一时间转移群众,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其次,地方各级政府要制定详细、具体的应急救灾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救灾的各项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并得到落实。最后,军队、医疗等单位平时定期开展应急救灾演习,熟练救灾工作流程,加强协作,保持警惕,增强防灾救灾工作意识。

事后补救,建立科学的灾后保障机制。灾后保障是抗灾工作重要的收尾工作,更是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灾后保障工作主要分为灾后援助和灾后重建两方面。在灾后援助工作中,一要及时疏通道路,保证援助物资运输通道畅通,确保救灾物资输送及时;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各类社会组织及个人为辅的援助体制,随时发布受灾地区信息,鼓励社会各界关注灾情,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灾后重建工作要以受灾地方政府为主导,负责制定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重建规划,各级政府相辅助,在政策上对受灾地区有所倾斜,确保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灾难让我们愈加坚强,创痛后当时刻警惕,社会越来越尊重生命,愿意并且能够为安全付出更多的成本,我们必将从灾难中获得快速前行的力量。

化产业发展需以“质”取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载体,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自此之后,各省市纷纷召开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讨论会,制定了本地的文化发展规划,自上而下的配套政策有效的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增速发展。

然而,我们知道文化产品的质量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近年来依靠政策的优势,各地文化产品的数量、种类百花齐放,但是其背后的质量是否符合文化产品的要求,仍值得深思。文化产品如电视剧、电影,其年生产数量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是精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尚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喜羊羊的成功为国产动画带来新的希望,但相比于发达国家,国产动画由于产品的独特性、创新性不足,在国际上影响力仍旧较弱。

没有质量,一切无从谈起,没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容易为社会制造文化垃圾。就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看,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产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个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精品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时效性的降低。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会一日千里,也难以一劳永逸。只有努力克服短板,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创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文化精品,才能在有效时间内寻找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政策方面,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上进行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发展重点的偏移;在品牌方面,注重品牌意识,打造文化精品。在全国打造精品城市热潮中,北京市提出,截止到2020年,首都将建设成为在国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在注重文化自修自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如日本通过完善版权法以及著作法,保障本土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版权利益;美国则将视线主要放在文化创新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上创意不仅需要人才的给予和完善,同样需要市场来进行传播。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必然是在一系列完善的组织下形成的;在市场方面,强调文化产品的流通性市场与产品的有效对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逐步提高公众文化消费的品味。

质量是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古语说:欲速则不达。只有生产出高品位、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质量和综合效益,才能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支撑力和竞争力,保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十八大:国考申论热点范文之开放型经济

理论链接: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深度分析:

什么是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的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我国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如何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 推进开放型经济的结构调整,根本目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支撑力量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 在深化改革方面,要推进资源性产品市场准入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深化医疗卫生、教育和住房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个方面推进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在扩大开放方面,要研究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策略和步骤,科学合理地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在农业和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问题上,要研究制定具体方案。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形成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建设性作用。要制定新形势下的贸易摩擦应对策略,既要以平常心看待,努力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又要在法律框架下认真应对每一个具体案件,维护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防范和应对对外开放的风险,特别要防范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防止国计民生产业主导权的旁落。

申论热点范文:莫言热引发关注阅读危机

【背景链接】

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莫言热”估计一个月就过去了,甚至更短,之后回归正常。但他又说,现在娱乐和休闲方式特别多,肯定挤压了文学阅读的时间。但相信大家玩了一圈回来,也许会重新抱起一本书,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 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其中,50.7%的受访国民自认阅读量少,只有不到10%的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或比较多。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当前中国国人阅读危机的主要原因,经过分析,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传统上说,阅读一直停留在精英层面,没有形成全民阅读的传统。加之,信息接收方式的多元化,生活节奏变快、自主支配时间变少,人心浮躁等原因,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国人的“阅读危机”还表现为阅读的功利化。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就形成 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 的功利阅读观。这样把读书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对读书本身感兴趣。 与个人需求有关。中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阶段, 忙 于各种事情而无暇阅读是一部分人阅读量少的原因。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措施] 我们认为,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

一方面,应当抓住多年少有、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 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甚至在台湾地区,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其次,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当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总之,”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申论热点范文: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背景链接】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并特别强调,激励干部要做到求真务实,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说,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 【意义】

政绩就是为政之绩,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在领导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 【探索之道】

要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既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决定着考核评价工作是否可操作和考核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因此,科学构建考核干部政绩的方法体系至关重要。

第一,要按照“突出工作实绩”的原则,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五项考评内容的不同比重,既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第二,要按照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责任度”关系,合理缺陷的评价主体中不同层面的“群众”对于评价对象评价的不同比重,使各方面的参与权和意愿都能得到有效反映。 科学确定评价主体:

由谁来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优劣大小,是评价干部政绩的基础环节和首要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主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领导干部的政绩到底如何,不能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还必须看群众的公认程度。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绩,政绩有多大,检验的标准,重要的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要看这些政绩是否实实在在,是否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这里的群众,应该是包括各级相关的领导在内的、各个层面参加的群体,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主体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干部政绩评价只由上级领导说了算的弊端,较好地解决干部政绩考准核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干部切实注重群众公论,促进各级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信号”,从而促进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设置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是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内容,解决好评价什么的问题,才能使评价有的放矢,才能是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同时,领导干部也明确了作为被评价对象的受评内容,从而有了努力方向,群众也才能以此来观察、鉴别、监督领导干部。因此,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其德才素质,按照德、能、勤、绩、廉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设置考核评价内容体系,并将这五大项考评内同细化为若干个子项。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看经济建设的超过,又要看社会进步的成果: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果。唯其如此,才能促使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制定科学的、有效运用考评结果的刚性规则:

科学评价干部之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胡锦涛同志指出,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际和德才表现得出的结论,必须正确的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来,作为决定他们升降去留的机遇。升降去留,及时选拔任用的结果,也是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 因此,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按照规则在先得原则制定考评结果运用的刚性规则,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同时,这种彰明显著、能上能下、奖罚严明的刚性规则的执行,也正是对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过程,有利于激励干部去创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申论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背景】

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进入新世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越来越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相继建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 【意义】

第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第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 第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第四,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存在问题】

1. 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范围小,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 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并统筹安排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 【应对措施】

第一,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 第二,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社会保险法立法步伐,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与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律体系。

第三,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情与国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第四,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申论热点: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从10月8日,十一长假结束的第一天开始,远在北欧的瑞典将陆续颁发出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很可能在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中产生。

然而,人们很少就莫言的文学成就是否达标展开讨论,反而是把目光盯在了莫言的政治立场上。莫言早前手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事情也被翻出来,作为反对莫言拿奖的证据。 【标准表述】

任何正面甚至中性的评选都很难颁给“大奸大恶”之人

2001年的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成为难题,因为按新闻标准看,应该给本拉登,但本拉登这种大奸大恶之人,要是选上了会有很负面的影响,所以最后还是落选了。

上述这类中性评选都很难颁给大奸大恶之人,更别说诺奖这种正面意义的评选了。

“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本身就是文学成就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表面上看,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很多作品中具有“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作家,而“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又经常和反抗政治压迫相关,所以难免会让人产生诺贝尔文学奖与政治有关的联想。但是“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终究不等同于政治,这两种主题本就是“文学之美”的一部分。

赫塔·米勒作品中那种“无所寄托的状态”深刻触及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共通困境,饱含着复杂而深切的痛苦——不见天日的痛苦,旁观他人痛苦的痛苦,由人及己的痛苦,对落入圈套、被逼迫、被摆布、被勒索、被戏耍、被分类、被羞辱之恐惧所带来的痛苦。对这种痛苦的刻画深深地击中了人的心灵,这就是文学价值之所在。 能否拿诺贝尔文学奖,主要看文学成就,不应考虑政治因素 莫言的作品揭示中国生活中的残忍,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红高粱》莫言以“红高粱”为代表的作品充满了民族性和一个古老民族的神秘感,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影响巨大。

以他新的代表作《蛙》为例,通过陈眉这一人物个体的悲惨遭遇,从一种悲悯同情的人道主义情怀出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不合理的一面提出了强有力的批判抗议。

能否拿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考虑政治因素,还是让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吧。

第五篇:申论热点:公车私用的前途

申论热点:公车私用的前途 【背景链接】

不完全统计,当前公车使用存有“三三制”现象--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领导和司机私用公车的时间,竟然占了公车使用时间的2/3之多,可见公车私用到了何等地步。

在正在召开的广州“两会”上,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主动谈起广州公车监管措施。称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

据称,广州市拟对公车私用收费,不是随随便便象征性收费,而是要把公车使用产生的汽油费、管理费、折旧费、保险费等统统算进去,“要像打的士般收费”。费用由财政局收取,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取费用将作为公车折旧等补偿。

【观点】

公车私用是一大顽疾,几乎已经成了过街老鼠。然而喊打声中,公车私用却普遍地存在着。基于此,广州拟对公车私用收费,寻求解决公车私用问题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对公车私用收费无非要解决群众意见集中且反响强烈的两个问题:一是公车私用,二是公车闲置。前者更为突出,以至于间接推高中国的整体行政成本。关键的问题是,“公车私用收费”能有效解决当前公车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吗?

然而在目前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对公车私用收费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是性质问题。一方面,对公车私用收费没有法律做为支撑和依据;另一方面,收费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政府承认了公车私用的合法性,这与政府的公共性质直接产生矛盾,并会变相鼓励公车私用。其次是征收问题。公用、私用如何界定是个大问题。公车使用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用车行为很难界定公私。GPS可以确定公车所在位置等信息,但能否确定车里坐的是出游的家属,还是上面来检查的领导?其二是在公车私用出车祸,赔偿都由财政支付的现实案例中,公车私用费用能否真的收上来,完全由车辆使用者掏腰包,会不会沦为经报销等暗箱操作之后,又一项国家财政开支,最终仍由纳税人埋单?再次是监管问题。公车是否私用,该收多少费用,涉及监督管理、取证收费这一系列工作,本身就会增加行政成本。假如在公车私用收费问题上,相关信息不公开,相关部门左手监督右手,老子监督儿子,收费会不会沦为形式甚至成为新的财政负担?如果不能很好回答以上疑问,推行公车私用收费,只能是“听起来很美”。

评价此种公车管理措施,应当一方面具体分析改革措施旨在解决什么问题,预设了哪些改革目标,能否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评估改革措施是否具有合法性,与国家法律法规及现行执法有无矛盾和冲突,毕竟保证改革措施的合法性才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底线。

公车私用要缴费应避免陷入两个陷阱:第一,坠入合法化陷阱。公车私用,违反规章制度,老百姓视为过街老鼠,对其口诛笔伐。在舆论压力下,一些公车私用的官员与司机还是有所忌惮的,或者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而有些心虚。一旦实施缴费制之后,公车私用的官员们会不会理直气壮起来?缴费制的设计初衷并非允许、放任公车私用,但缴费制可能带来的一大副作用就是,容易将公车私用合法化。如此一来会给老百姓监督公车私用带来不便。第二,坠入羊毛出在牛身上的陷阱。何谓羊毛?公车私用所缴纳的费用。何谓牛,任劳任怨的广大纳税人。应该说,公车私用缴费比不缴费要强,缴费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能约束官员放肆私用公车。问题是,私用公车的官员,是自掏腰包缴费吗?怕就怕,一些地方的官员习惯消费公款,公车私用缴纳的费用步其后尘。如果羊毛出在牛身上,所谓的缴费就是哄弄老百姓。此外,收费不是随随便便象征性收费,而是要把公车使用产生的汽油费、管理费、折旧费、保险费等统统算进去,初步测算,费用将在1.5--1.7元/公里之间。每公里1元多,确实不多,而在广州,出租车每公里2.60元。如果缴费是象征性的或者偏低的话,同样会引来百姓不满。

从另一方面来看,“公车私用收费”不仅无法有效解决公车私用问题,反而给公车私用一个随时可以使用的借口。实际上,公车是有符号意义的,这种意义无法用收费来削弱,换言之,公车私用不会因为存在收费行为而变得公平。此外,“公车私用收费”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法律问题,那就是公车“像打的士般收费”算不算“非法营运”呢?依据此前广州市运管部门的说法,只要没有《道路运输证》或其他客运营业资格而收费提供运输服务的车辆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属于“非法营运”,应受行政处罚。事实上,运管部门已经据此处罚过不少涉嫌非法营运的社会单位和个人,俗称“黑车”。那么政府机关能享有法外特权吗?否则,岂不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其实,控制公车私用,不是没有好办法,一方面应该大力削减公车,外国一些城市仅有几辆公车,一般官员想私用也没车私用。另一方面是加大惩罚力度,在一些国家,官员公车私用有可能被摘掉乌纱帽,如果我们采取一些严厉措施,对公车私用的官员严惩不贷,还会有如此顽疾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峡复习课教案范文下一篇:文化站工作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