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提倡节能减排

2022-07-12

第一篇:国家提倡节能减排

国家体育场(鸟巢)节能减排专题研究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发电系统、水供给措施、暖通工程、结构材料、保温材料和照明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建筑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专题的研究,并从中获得建筑节能相关方面的启示,总结出该工程对以后的建筑节能举措可资借鉴的地方。以对国家体育场具体工程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巩固对建筑节能课程的学习与实践。 关键词:国家体育场;鸟巢;节能减排;生态环保

一. 项目概况

国家体育场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面,是北京承办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在奥运会圆满结束后,国家体育场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专业性大型场所和国内外游客争相参观的景点,并且作为地标性的创新建筑继续发挥着它的功能。

国家体育场形如鸟巢,又似摇篮,无不寄托着人类对孕育新生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憧憬。杰出的设计师们对这个场馆外部并未做多余处理而将结构袒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鸟巢之状,“鸟巢”之名便油然而生。

国家体育场作为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鸟巢”——这座拥有9.1万个座位的大型体育类建筑,以其精巧独特的造型、与时俱进的高科技工程、环保绿色的整体设计而备受世人瞩目。

二.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

当今全球性的课题之一就是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国家体育场这一庞然大物,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言而喻。而电力资源作为二次能源,必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能耗。因此,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利用前景以及所具备的资源潜力都非常可观。

于是,在无锡尚德电力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在国家体育场中建成了一座10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该系统安装在主体建筑四周的7个安检棚顶部,由于条件限制,每个安检棚的区域均被设计为一个并网发电单元,就地并网发电。

根据专业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国家体育场10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能够提供约10.6万千瓦时/年,每年可减少排放的CO2量约120.9吨。

另外,据新闻报道:2014年8月,国家体育场与汉能控股集团在鸟巢金色大厅联合宣布,汉能正式成为国家体育场战略合作伙伴、清洁能源技术唯一合作伙伴。同时,汉能成功并购美国阿尔塔设备公司(Alta Devices),借此拥有全球转化率最高的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该项技术将率先应用在鸟巢的提升清洁能源效率方面。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可弯曲、质量轻等优势,与鸟巢复杂的钢结构可实现无缝对接,还能创造出建筑本身绿色发电的能力,环保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 雨洪利用

我们深知,北京是一座水资源紧缺的城市。北京的水资源分布本身并不充裕,再加上近年来气候干旱、城市化步伐加快和人口的大量迁入,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尽管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能缓解一定的水资源压力,但是并不能彻底地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重大问题。本着绿色环保理念设计的国家体育场,在水的供给问题上,设计人员自是不能坐视不管,也决不允许加剧北京水资源供应的负担。

国家体育场有七成的供水都由回收水代替,其中23%来自于降雨。这主要归功于其功效显著的雨洪利用系统。在鸟巢的顶部装有专门的雨水回收系统,雨水会通过专门的管道流入体育场周边地下的6个蓄水池中,再经过系统先进的过滤处理工艺,这些被收集起来的雨水最终就变成了可以用来绿化、冲厕、消防甚至是冲洗跑道的回收水,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市政供排水量。

雨洪利用系统年回收利用的雨水量可达到年平均总降水量的近三分之二,可有效地减少北京市的供水负担,降低径流量,减少市政水管网的压力。与使用自来水相比,还能为业主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费、自来水费和排污费,同时每年能节约大概400万元的城市防洪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 地源热泵技术与冷源设计

国家体育场在承担北京奥运会的比赛任务后,依然需要发挥它的功能,如果只考虑赛时要求而不顾赛后的运营要求,那么在奥运会落幕之后,鸟巢将会面临许多改造才能得以继续正常使用,甚至会导致部分地方可能会由于事先未考虑的因素而难以改造的现象,从而造成国家体育场功能和经济等多方面不必要的损失。

“足球场下暗藏的环保机关”应运而生。这个看似神秘的机关实际是312口地源热泵系统井深入地下75m。“地源热泵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井水冬暖夏凉的特性,以分区域的方式应用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三联供,可同时实现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和生活热水供给。

冷源设计方面,体育场赛时和赛后运营模式的负荷计算结果显示出:其赛时空调冷负荷约为赛后商业运营模式的70%,其余30%的负荷处于冰蓄冷系统合理的削峰范围内。与此同时,考虑到空调负荷有赛事时易出现瞬时高峰,且多在北京市用电高峰时间段,而其他时段负荷较为平稳的特征,因此在冷源设计时采用了按赛时负荷配备冷机、赛后增加冰蓄冷系统的方案解决。

夏季夜间,地源热泵作为基载主机向酒店及其附属用房供冷;冬季地源热泵作为市政热网的辅助热源可满足各个时段的供热要求;候场区的空调系统也兼顾了赛后运营的要求。如此一来,在奥运会落幕之后,国家就可以尽量地降低其改造工作量和节约二次投资。

五. 膜结构技术应用

国家体育场的膜结构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上层镶嵌在主体钢结构上层钢梁区格之间透明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结构和下层悬挂在主体钢结构下层钢梁下面半透明的PTFE(聚四氟乙烯)膜结构吊顶。

作为像鸟巢这类大型体育建筑的ETFE膜,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其可加工成任意形状和大小,以满足大跨度的需求。作为一种充气后使用的材料,ETFE膜可以通过对充气量的控制,实现对遮光度和透光性的调节功能,有效地利用自然光,同时也起到保温隔热效果。除此之外,ETFE膜还具有的环保特性是它的自清洁功能,清洁周期大约为5年,能够不让灰尘附着在膜上,大大减少了人工清洁的工作,也能保持鸟巢作为地标性建筑的风貌。

而PTFE膜在环保节能方面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白天入射光线通过它以后能转变成均匀分布的自然温射光,避免人因强烈的集中光线而目眩;而且它能阻止紫外线的透射,防止体育场内部的装饰材料及设备的褪色;夜间高反射性可以产生很好的照明效果,降低对电能的依赖,可谓是一举多得。

ETFE和PTFE膜材作为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材,它们的开发与应用,使人们摆脱了对钢材、混凝土等传统建筑材料的严重依赖,打破了陈旧的建筑观念,为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六. 聚氨酯保温材料筑起节能防火墙

在鸟巢的建设中,许多节能环保型材料都投以大量使用,积极响应“绿色奥运”的口号。对于其保温材料的要求,自然而然首先得符合环保的大前提,比如所选保温材料的发泡剂必须对臭氧层无害;其次是保温性能要好,要满足建筑节能整体达到65%的国家标准;最后,作为建筑保温材料,还要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尺寸稳定性和优良的阻燃性等。

综合考虑上述要求后,在鸟巢看台内墙墙体中,有超过66%的保温材料都选用了聚氨酯现场喷涂干挂外饰面系统,只需3厘米厚度即可满足相应要求。聚氨酯保温材料可以不采用任何粘接剂而做到整体无接缝;加工简单方便,不需要模具,很大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用寿命长,减少材料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更换;同时还兼具防水与隔音等附加功能。

七. 绿色照明

国家体育场的照明主要分为两部分:内部是场地照明,外部是夜色景观建筑照明。无论体育场举办着多少运动项目, 都必须要同时满足相关的国际奥委会等机构组织对场地照明的要求标准,否则体育场将面临无法验收的尴尬。

在满足场地照明的要求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鸟巢的文化主题。一个建筑要有生命力,就必须具有内涵和特色。这一表现可以是中国之红,白天鸟巢墙面在阳光下,钢结构分外明丽, 而到了夜晚,红墙在灯光照射下温暖厚实。而为了钢结构能在灯光映射下展现出的剪影效果, 红墙的照明设计尤为重要。

于是,鸟巢奥运场馆照明重点采用了立面照明设计原理,利用丰富的光线将体育场从内而外照亮,塑造出外层钢梁和柱子的剪影,以产生鲜明的视觉效果,使建筑物在白天和夜晚里彰显出截然不同的特色。照明系统之所以称之为“绿色照明”,源于它三部分节能环保的组合:首先为设计,接着是产品,最后就是控制系统,三者相辅相成,以科学的手段达到最佳照明效果,减少能耗,避免不必要的能源输出。

八. 国家体育场节能工程的启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大力发展,能源潜在的危机和自然环境的恶化问题日益突显,人们在追求快速发展的步伐中得以审视自身的行为。我国近些年来纠偏改错,倡导又好又快发展,在全社会重视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的今天,人民意识的提升,正逐渐改善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是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典范。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先进绿色技术的应用,无不体现出一个国家对于环保、对于节能的重视,而所取得的成绩又何尝不是我国支持发展绿色环保技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强有力证据?

在鸟巢这项工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工程正逐步摆脱对旧建材的依赖,选用新型环保建材,优化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在工程技术方面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综合考察各项因素,吸收国内外优良的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工程措施。

九. 《建筑节能工程》学习体会

在本学期我选修了《建筑节能工程》,感觉收获颇丰。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了我的建筑节能的基本理念。虽然在课程中囿于课时和专业的限制,涉猎深度不够,但是以此为契机所建立的建筑节能的思路是我最大的获益。“建筑节能”,起初在发达国家被定义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当下更普遍的说法是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建筑使用的舒适性的基础上,合理分配、使用能源,在材料和技术等方面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潜在的危机和自然环境的恶化,鞭笞着人们以往错误改造自然的恶行。现在的我们通过回顾历史,借鉴历史,思想意识上有了更新更高层次的认识,我们也正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建筑节能工程》的学习与总结,我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考虑一个单体建筑或是一个工程项目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方面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我能通过查阅书籍文献等资料、运用网络等手段,提出在我专业范畴内的基本解决思路,并学习了解一些节能减排的具体工程措施。在面对建筑节能的具体案例时,我能够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启示,并总结其可资借鉴之处,以供我以后面对全新或陌生工程的考察思量奠定基础。

赵老师课上的教导与他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实践成绩,指导和激励着我们持之于恒地学习与实践。建筑节能是必须落到实处的,空谈只是竹篮打水,实干才是知识理论付诸实现的不二法门。

十. 参考文献

[1]李久林,杨俊锋,杨庆德,邱德隆,盛宇,张颖.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J].建筑技术,2008,39(8). [2]蒋文宇.浅谈建筑光伏并网发电[J].中国科技信息,2014,8. [3]赵君利.用科技为“鸟巢”降温——访国家体育场暖通专业负责人、中国建研院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工程中心主任丁高[J].建筑节能,2008. [4]丁高,李莹,胡建丽.绿色奥运在国家体育场暖通空调设计中的体现[J].暖通空调,2007,37(6). [5]刘鹏,郭汝艳,赵昕,朱跃云,张燕平,吴连荣,刘振印,傅文华.国家体育场绿色奥运关键技术——雨洪利用[J]. 第六届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部长级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6]王锡玲,丁桂霞,李爱彦,董霞霞,王伟.地源热泵系统节能技术在国家体育场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2010,10(5).

第二篇:营双高速公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使用地源热泵系统

10月20日,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通车。

与别的高速公路不同的是,这条全长157.56公里的高速公路位于景泰县与古浪县交界的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甘肃省首条穿越沙漠地带修建的高速公路。

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是定边至武威国家高速公路联络线(G2012)的重要组成路段,连接青银(G20)、京藏(G6)、连霍(G45)三条国家高速公路,也是甘肃省公路网中部区域的重要通道。

营双高速的建成将使北京、青岛经银川至拉萨、霍尔果斯及甘肃河西地区的高速公路里程缩短约190公里。

营双高速公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号召,在甘肃高速公路上,首次在大靖匝道收费站试点运用了地源热及风光互补发电两项技术。这两项技术有效地将自然界大地深层恒温层、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进行转换利用,不仅在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方面,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据介绍,地源热是利用地下相对恒温层,使用地源热泵,使深埋于地下的管路系统及末端管道系统通过循环泵形成循环系统,实现能量交换,达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目的。除此之外,管理用房照明采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也是其特点。这是一个集太阳能、风能于一体的发电系统,其采用自动泄电保护装置,当太阳能与风能的发电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系统不会向蓄电池充电,达到保护蓄电池的目的。

品质源自细节。标准化管理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使这条“沙漠高速”有了一种别样的美。

现在,行走在营双高速公路上,你会发现该路线线形设计与山川、河流、大地地势相吻合,线形连贯,圆滑平顺,自然流畅,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

第三篇: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沂水县供电公司大力开展能效服务活动

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沂水县供电公司大力开展能效服务活动日前,国网山东沂水县供电公司与山东彩虹节能公司达成意向,签订了办公楼照明改造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这是沂水县首份照明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合同。项目安装完成后可节约电量为原先用电量的50%以上。

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履行社会责任,国网山东沂水县供电公司大力开展能效服务活动,成立了节能服务小组。先是主动与县建设局取得联系,了解全县有无热泵、蓄能项目等。接着每个月都安排服务人员主动上门走访,与客户进行座谈交流,向客户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目前,该公司已经掌握了2家热泵项目基本数据,对6家有节能潜力的客户进行了节能诊断。

第四篇:大力提倡新型节能环保保温材料

这么些年来,建筑工程一直在不断的努力着,在政府的带领下,建筑工程已经知道要如何去走这节能环保的道路。如今,建筑工程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节能效果,一些地区的节能效果非常突出,其实想要让节能效果做的更好,还要加大力度提倡新型节能环保保温材料的应用。

新型节能建材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沙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行业内将新型建筑材料的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即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四大类。它生产耗能低,使用中的节能效果显著,而且还具有节土、节地、环保、利废、隔热保温、防火、轻质、减少运输费用、施工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

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需要建材业的支撑。为此,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对建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需求,其中包括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的墙体材料、绿色防火耐火新型节能环保保温材料、住宅产业化材料部品化和功能集成化技术等方面。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的建材行业已成为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产品配套功能强、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材料和制品工业,在国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着节能建筑的广泛推广,社会对建材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对建材产品节能、降耗、环保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节能环保保温材料顺应了节能、环保形势的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

建筑节能环保还要继续的发展,如见的现状并不是一个终点,虽然我们已经看见了节能的效果,但是节能仍然还要继续下去,沈阳宏时耐火保温材料材料厂也在不断的研究生产出更多新型节能环保保温材料,争取为节能环保做出更多的贡献。

来源:http://

第五篇:化工企业节能减排论文化工节能减排论文

基于循环经济的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摘要] 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正处在逐步发展和完善阶段。本文以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经济理论和思想为指导,重点探讨如何在化工企业这一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即节能减排问题。重点论述了化工企业的工作与循环经济的联系,明确指出了化工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的环保隐患大户和资源消耗大户,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自己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中,化工企业可以做出突出的贡献。总结了大型化工企业在建立节约型社会方面的经验教训,以供有关企业和人员借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化工企业 节能减排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正在大力倡导,专家和学者在强烈呼吁,媒体在积极宣传,民众在热切期盼着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这是时代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 尤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它也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说这一任务非常重要而紧迫,是因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着资源利用过度和资源的极度贫乏,地球已经难以承担起人类的资源需求。根据联合国《2002年生命地球》报告,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超过了地球承受能力的20%,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全球森林以每年14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石油、煤炭、金属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储量在锐减。根据国际石油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还

不够人类使用40年;根据国际煤炭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只能够人类使用200余年,这引起了全人类对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极度担忧。其资源维持现有人口的消耗已十分困难,何况世界上人口、物资生产还在不断增长,地球资源已经不堪重负。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尤其是石油等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资源十分短缺,产量远远低于消费量。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03年已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2004年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亿吨。不但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相对国外先进水平,甚至世界平均水平都显得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也十分低下。从工业的两大重要战略资源来看,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近20倍;在石油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石油有效利用率只有10%,而90%的石油资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中损失浪费掉了。自然资源的极其匮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对落后,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动力。

二、循环经济简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消耗——产品——废物排放”的单项式(线性)流程,其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的负荷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

也就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自然界的净化能力和承载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强调构筑“工业食物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处理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使所有的资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利用,同时使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小化程度。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的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并要求其废弃物不断重复、不断循环地被再利用。

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消耗——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

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传统工业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对经济、社会及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三、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1.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迫切性。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三废”问题日渐突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出现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急剧增加等问题。

当前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打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2.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化工原材料,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途径有:加大污染治理的科技、资金投入,全过程控制污染;建立项目选用先进、清洁的工艺,从源头消除污染;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广泛提高职工循环经济意识并从自身做起;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在企业内部构建“三废”小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开发“三废”再生资源项目,构建废物多级小循环或大循环;提高废旧物资再利用率;实施ISO14000标准,开展持续清洁生产等途径。

循环经济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除了搞好安全、环保、质量管理,不出现资源的无效利用外,化工企业还应该在多方面,如生产的负荷、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尽可能使其生产经济合理运行;又如既要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要抓

好节水、节汽、节氨、节盐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最低,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军安贺长年:论循环经济发展观[J].当代经济管理,2006,28(4):27~30

[2]孟赤兵在坪: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8

[3]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19~2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构建文化四个自信下一篇:国际贸易实务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