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2022-09-11

创伤多数因车祸、高处坠落、刀伤挤压伤等所致。患者病情危急, 多伴有伴有脏器或大动脉损伤, 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失血性休克大都等由外伤所致。大量失血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而引起全身组织器官血留不足, 最终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代谢紊乱及功能阻碍, 严重可引起死亡。现将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所救治的38例创伤所致的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8例。男28例, 女10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45岁。其中肝破裂8例, 脾破裂24例, 大动脓断裂6例。其中26例均合并2个以上部位及脏器损伤。入院时血压0/omm Hg者3例, 神志不清者8例, 经抢救脱险者36例, 死亡2例。

2 急救与护理

2.1 止血

对于开放性大出血, 立即执行初步加压止血减少局部出血。急检血常规, 血型, 出凝血时间, 交叉配血实验, 备血。同时患者采取平卧位, 注意保暖。

2.2 迅速补充血容量

迅速开通2条以上静脉通路。快下速输液, 输血。最好选用带有三通的静脉留置针。必要时静脉切开。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在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博尿量的变化。如血压升高>90/60mm Hg、心率减慢到100次/min以下时, 可减慢输液速度。因严重创伤不但是丢失血液, 而且血液浓度浓缩。此时先输晶体溶液比输全血或肌体溶液更为适应。

2.3 保持呼吸通畅并合理给氧

失血性休克均有不同程度缺氧, 给予氧气吸入, 及时清除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呕吐物, 防止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2.4 纠正酸中毒

由于组织缺氧, 体内的乳酸、丙酮酸积体内, 常伴有不同程度酸中毒。应给予碱性溶液, 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纠正酸中毒。

2.5 改善心功能

由于大量出血, 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 动脉压下降, 脉搏快而弱, 心率加快, 可适当给予洋地黄制剂, 如西地兰等增加心机收缩力。

3 讨论

3.1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

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成功的关键。实施要点强调快、足、稀。快:即迅速建立多条输液通路。对严重、多发性休克的伤员, 在15~20min内快速让衡盐溶液200m L。足:即输液总量要大大超过估计的总量。创伤失血性休克, 不仅有体液丧失, 还有大量水、电解质隔离在间质中, 功能性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液体补充量应达到失血量3倍以上。一般24h可达10000~15000m L。稀:有限的血液稀释对纠正休克有利, 但这种有限的血液稀释要求HCT维持再27%~30%, 最好不低于25%。

3.2 失血性休克的观察

3.2.1 神志表情

休克早期, 机体代谢功能尚好, 患者一般神志清楚, 精神紧张而烦躁。随着休克的加重, 进入代谢期, 患者脑细胞供血逐渐减少, 缺氧加重。表现为表情淡漠, 意识模糊, 感觉迟钝, 甚至昏迷, 表示病情恶化。

3.2.2 脉搏、血压的观察

脉搏每15~30分钟测量1次, 记录准确。休克早期可出现脉搏增快, 脉搏增快, 脉搏的改变早于血压改变。

3.2.3 尿量的观察

尿量的多少直接反映肾血流量的灌注情况。间接提示血容量充足与否, 是一项敏感指标[2]。给予留置导尿, 监测每小时尿量。如每小时尿量少于20m L, 说明灌注量不足, 提示休克。如尿量恢复到30m L/h, 是休克缓解的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分析临床3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其中肝破裂8例, 脾破裂24例, 大动脉断裂6例。38例患者中有26例合并各以上部位及脏器损伤。38例均直接入手术室。在制动、止血、手术治疗的同时, 积极抗休克治疗。结果 36例治愈出院, 2例死亡。结论 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来势凶猛, 因急性微循环不足, 细胞缺氧导致全身重要照应器的功能阻碍。这些患者多病情复杂,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做好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紧急至关重要。在抢救中突出一个“急”字, 争分夺秒、积极抢救[1]。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 毕庆玮.创伤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 2002, 5.

[2] 李铮.休克病人护理·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1~2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建议下一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