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2022-04-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对教育经费与资源的分配有着重大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义务教育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我国教育财政制度分为预算制度、决算制度、审计制度,研究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作用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将对教育财政制度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1:

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同时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1]。该文件首次强调了改变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的命题。2007年,中共第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这是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阐述了“城乡一体化”,并指出:“我国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3]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4]。这个文件进一步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可见,关注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不仅是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体系建构的课题,也是关心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对于城乡教育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对于中国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之间的二元结构以及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和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受到不少的关注和研究。特别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解决城乡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当然,对于城乡教育之间的博弈,究竟是城市教育取代乡村教育,还是城乡教育融合,或者城乡教育一体化,等等,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对策,那么究竟哪些对策最合适中国当下的乡村教育实情,适合中国乡村变革的实际呢?我们究竟走一条什么样的城乡一体化之路?对于此,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反思,以便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N条对策

1.文化先行

不可否认,教育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教育改革需要进行文化的洗礼,一方面打破原有的文化,另一方面需要在文化冲突与交织中,进行新的文化建构,而要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就需要建构适合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文化。但是,当前存在乡村社会的边缘化与乡村文化的虚化、乡村文化的解体与乡村少年精神的荒漠化等问题,因此需要“重建乡村文化的尊严”[5]。同时,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乡村教育文化被城市取向的教育文化所取代、乡村教育文化的消亡的过程,也不是城市教育文化乡村化,而是乡村教育文化改革,积极转型,形成独特的具有乡村特色的教育文化,城乡两者之间的教育文化在差异中走向交融,从而形成既保持各自独特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特征,又具有城乡之间的分享与对话的可能的文化。因此,有学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在“现代中国文化”这一平台上重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用普世价值和地方特性相统一的文化内容,以宽容和对话为特征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既体现本文化特质又能理解、尊重异文化的文化主体[6]。

2.制度保障

制度是一种规范行为的硬性指标,也是一种政策,通过制度来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学者认为,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能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改革的教育制度包括学生培养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投入制度、入学招生制度、办学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7]。

3.城乡统筹

有学者认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通过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之间的发展进行协调,在资源上向农村倾斜,对农村教育加以扶持,对城乡教育之间的问题进行统筹。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实现全面协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8]。

4.理念变革

有学者认为,要进行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进行理念的变革,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基于统一管理、整体推进、和而不同、平衡兼顾、资源共享[9]等理念。而且还有学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的丰富、发展和超越,并具有教育目标的城乡共生、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教育对象的城乡交融等三个方面的意蕴[10]。

5.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资源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但是城市教育资源的相对丰富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形成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制约。为了更好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只有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11]。

6.捆绑联动

在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有些学者认为,通过捆绑联动,将其定位为两个法人单位,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管理同谋,计划同筹,资源同享,人才同用,信息同通,活动同行,责任同担,并采用物资捐赠式、人员互动式、工作统筹式等方式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12]。并进一步认为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这种捆绑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能推进城乡教育的交流和分享,能带来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反思

1.前提:认识到城乡教育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地理条件、历史原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地区教育与农村地区教育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呈现“二元结构”的对立,导致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农村教育的边缘化,特别是2001年新课程改革给城市教育带来了“锦上添花”之效果,但是并没有给农村教育“雪中送炭”。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农村教育被边缘化、农村教师的失落,以致农村教师喊出了“谁来拯救农村教育?”[13]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不断形成,教育公平理念也逐步生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城乡教育由城乡教育统筹、城乡教育结合发展到城乡教育一体化,因为它“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14]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基础: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真正内涵

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是进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倘若没有真正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就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因此,我们需要对城乡教育具有一个较好的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呢?有学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发展中把城乡教育置于由城市和乡村所构成的同一个大系统之中,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把它们视为同一个整体,以系统思维方式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实施教育的现代化[15]。有学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城市、乡村打破城乡二元的教育体制,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系统,在此过程中,教育系统产生出新的结构和功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让所有人口,无论居住在城市或农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它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的突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能的必然要求[16]。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认识到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并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在尊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和特色的条件下,在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背景下,让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之间相互交流和资源分享,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融合,都能得到发展的过程。

3.条件:理论的关照

理论是行动的指导,这也是一个常识问题。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我们需要一定的理论进行指导和关照,通过理论的清晰和明白,更好地进行操作和实践。笔者认为,主要需要考虑以下理论: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教育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也就是说我国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样,在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17]。第二,经济学理论的关照。经济学与教育学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对教育学的宏观领域的研究中,在教育指标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要价值。城乡教育一体化也需要经济学理论关照,正如查有梁先生所指出,从经济学上去判断一个地区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统计和比较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纳税之后的可支配收入)、生均教育经费(政府投入)、人均教育支出(家庭支付)、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分点定理、中位线定理、教育投入定理等数学模式来进行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发展的理论分析[18]。第三,社会学理论。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是一项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是一种社会化进程,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是城乡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村落的变革研究,对农村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查和思考,能更好地了解农村与城市之间学生的社会心理差异,能折射教育文化。通过社会学理论的关照,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寻找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第四,人本理论。教育是属于人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需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原点。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无论是城市教育还是乡村教育都需要关注人,那种漠视人的教育改革注定是一种不成功的改革。总之,在相关理论的关照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4.关键: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

(1)充分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

首先,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城乡教育一体化包括了社会变革、教育变革、文化变革,因此,它是一项系统、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包括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分工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还包括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城乡思想观念的更新,等等[19]。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认识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长期性,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需要摆正态度。一方面改革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我们又不能气馁,不能因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复杂而放弃改革,正如鲁迅所说,“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20]其次,城乡教育一体化面临一系列的制度障碍。在城乡教育体制改革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遭遇到一系列的制度性障碍,诸如教师人事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招生制度等一些制度性因素。这些制度的改革,关系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败。因此,我们需要改革好这些制度,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创造条件。再次,城乡教育一体化遭遇文化障碍。城乡文化存在差异是一种客观现实,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必然导致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导致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这在今天实际上已越来越成了一个隐在的、却可以说是危机重重的、事关乡村社会生存命脉的大问题。乡村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整体文化与文明的发展[21]。在如此背景下,城市文化毫不犹豫地成为强势文化或者说是一种主流文化,特别是在网络和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城市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而农村文化日益被边缘化,农村教育文化也出现空心化和危机,导致乡村伦理价值体系解体、乡村少年无根的存在、乡村教育中乡村的“隐匿”。[22]于是乎,城乡教育文化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差异,使城乡学生之间出现鸿沟,即城市学校的学生和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的差异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到教育的成效。在二元文化的对立和博弈中,城乡教育一体化会出现文化症结。因此,需要解决这些障碍因素,为城乡一体化创设平台。

(2)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原则

首先是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的原则。遵从教育规律是举办教育和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不遵从教育规律办事,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败。当然,教育规律,主要包括教育要适应和超越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教育要适应和超越人的发展规律。这样,我们要城乡教育一体化进城,解决农村教育与城乡教育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之间的差距问题,实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就需要遵从适应和超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城乡社会一体化的转型中,面对人类文明史上这一城乡关系空前复杂的转换和剧变,迄今各国多采取“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地域均衡发展”等作为回应对策,试图通过人为的政策调适,以使由剧变引发的种种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23]。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适应城乡社会一体化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超越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为其提供更新观念、革新文化、变革政治、培养人才等方面的条件。

其次是适合我国国情,先试验,后推广,再普及等稳步推进的原则。国情是我们中国教育的实际,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需要考虑到我国当前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二元结构的现实,我们需要采取稳步推进的原则,而不是暴风骤雨式的变革。可以采取区域性的“先试验,后推广,再普及”的原则,分阶段,有秩序地进行,需要城乡教育之间的“自组织”而不是强烈的行政手段,通过城乡之间的融合,自然而然地进行一体化。

再次是教育财政公平原则。教育投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进程,因为发展教育需要人、财、物作保障,没有钱怎么办大事?教育财政机制关系到城乡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快慢。因此,需要做到财政中立原则、能力支付原则、横向公平原则、纵向公平原则、资源从富裕地区流向贫穷地区等教育财政公平原则[24]。

(3)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经验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一个重要方针。通过对别国教育经验的学习,结合本国的具体现实进行改造和改革,从而实现我国教育的羽化成蝶。然而,一方面我们只有把别人的“真经”学透了,才能真正地反思,才能真正地本土化[25]。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不能简单地照搬或者照抄他人的经验和模式,无数历史证明那是错误的,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道路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我们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自我消化,自我革新,构建中国特色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

“发展教育需先弥补短板”[26]。城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两个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都不能被漠视,但是,当下的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大,农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短板,成为弱势,因此,我们不能坐视不理,需要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教育“两驾马车”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21.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10-15.

[3]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10-20.

[4]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7-29.

[5] 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书屋,2006(10).

[6] 魏峰.城乡教育一体化: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8(5).

[7]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研究,2010(11).

[8] 胡蒙,陈文婷.城乡统筹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文学选刊,2011(5).

[9] 王成.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10(10).

[10] 邵泽斌.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复旦教育论坛,2008(5).

[11] 黄若君.城乡教育一体化与资源均衡配置.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

[12] 郑海波.捆绑联动促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小学管理,2005(6).

[13] 林晓林.谁来拯救农村教育[OB/OL].http://bbs.gdm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75617&page=1&authorid=388322

[14]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教育研究,2009(11).

[15] 王克勤.论城乡教育一体化.普教研究,1995(1).

[16] 许林.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当代教育科学,2009(8).

[17] 郭彩琴.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18] 查有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6(1).

[19] 李潮海,于月萍.城乡教育一体化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现代教育管理,2010(4).

[20]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1] 刘铁芳.乡村文化的缺失与反思.农业.农村.农民,2011(1).

[22] 谢镒逊.乡村教育之文化困境与出路探析.教育科学论坛,2011(4).

[23] 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浙江学刊,2011(5).

[24] 陶红,杨东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公平性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3A).

[25] 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26] 杨东平.发展教育需先弥补短板.中国改革,2008(1).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代静亚 王中华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2:

浅析中国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

摘 要: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对教育经费与资源的分配有着重大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义务教育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我国教育财政制度分为预算制度、决算制度、审计制度,研究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作用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将对教育财政制度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作用 ;发展

教育财政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管理,包括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筹措、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等。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行使教育财政的职能.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是指由省及省以下包括地(市)、县(市),乡镇基层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情况,按这种管理体制分类的好处在于可以由各级财政与教育部门来分别管理各自的教育财政资金,这既便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配置好教育财政资金。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同时,义务教育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义务教育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尽管地方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不断增长,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义务教育财政仍面临经费总量不足,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配置严重不均衡,在政府和受教育者间、城乡居民间、各级政府间负担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

1.教育预算制度

教育预算包括教育预算收入和教育预算支出两大部分。教育预算制度就是制定教育预算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原则、程序、规章和要求,也就是编制教育预算的准则与规范。教育预算制度有以下特点:(1)规范性,指编制教育预算的体制、程序和要求都有明文规定,预算草案的编制、审查和审议批准都有严格的工作程序;(2)严肃性,指编制教育预算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3)权威性,指教育预算计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依法得到执行。

2.教育决算制度

教育决算指各级政府针对教育预算执行情况依法编制的会计年度结算报告。教育决算主要包括会计年度教育经费收支情况和决算分析两部分。教育经费收支情况应与预算项目相对应,决算分析是根据一定指标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做出说明。教育决算制度是指编制教育决算的准则与规范,包括有关的原则、规章、程序及要求等。其作用在于:一是保证教育决算工作的如期顺利完成;二是规范各种教育决算活动,使其有章可循;三是预防教育决算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行为,提高教育决算的可信度。

3.教育审计制度

教育审计是指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和教育部门审计机构对教育部门或教育机构的教育财政收支及其他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评价与监督。其主要内容有:教育预算审计、教育财经法纪审计、教育经济审计和教育财务簿据审计。

教育审计制度是指保障教育审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各种准则与规范。教育审计制度不仅对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职能、权限范围、工作要求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审计工作的原则、依据、体制、程序、方法以及对审计结果的处理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实行双重教育审计制度。地方政府审计部门对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收支和教育机构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教育系统内部的审计机构有教育审计监督的權力。

二、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作用

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或经济手段吸纳各种民间资金或资源投资教育事业。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及相应的比例、保证教育支出的逐步增长,保障教育经费筹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多寡,另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因此,地方政府在分配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时要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自身的经费需求。地方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财务活动必须进行合法的监控,防止违法违纪使用教育经费,杜绝铺张浪费,保障教育经费用得其所,教育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

教育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通过对教育机构的经济行为和资金使用的监督,使教育系统各部门、各机构的经济行为立于法制和政策允许的轨道之上;通过对教育部门、机构和个人违反财政纪律行为的处理和制裁,使教育系统内部形成正确的导向,产生巨大的激励或约束作用,督促教育部门、各机构和个人努力改进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制定地方教育财政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的财政实情,运用好教育预算、教育决算、教育审计等教育财政手段以保证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地方义务教育财政的发展变化

自2001年起,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初步建立定向于公平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第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定向于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在增加;第三,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上,政府负担不断增加,个人负担在下降;第四,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长;第五,义务教育经费的省际间相对差异在降低。当前,仍旧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在省级政府的负担责任还需要明确,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努力程度和公平的分配资金有待加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财政权力需要有更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城乡间学校生均经费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办学条件的差异最为突出。

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健全与否,权威性和有效性如何,不仅对教育经费及有关资源的筹集、分配与使用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将影响到教育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努力程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地区学校之间资金分配的公平性上还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 黄朝阳.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暨南大学 2015.

[2] 翟轩.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规模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4.

[3] 马国贤著.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 申林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分析[D]. 厦门大学 2006.

作者简介:裴国珍(1984-10-4),男,吉林龙井,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专业:教育管理硕士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裴国珍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3:

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摘要 本文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迁历程着笔,浅析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改革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迁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作为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财政体制也同样进行着一次次的变革。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

(一)1986年至2001年: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9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其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城市以市或市直辖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农村以县委单位组织进行,并落实到乡(镇)”。通过以上我国相继出台法律法规。可以看出,1986年至2001年是以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

(二)2001年至2005年: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

200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规定以县级政府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同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根据这一文件,义务教育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自此,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进入了向上提升管理责任和经费责任的新时期,将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管理和投资责任提高到了县一级。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决定》的颁布进一步提出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要求。

(三)2006年至今:明确各级责任,中共地方共担的“新机制”。

2005年12月,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其要求依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布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这一新机制。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问题。

1、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从绝对量上来看是在逐年增长的(见表1) 。但是,与其合理的投入规模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而我国却未达到4%。(见表2)

表1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相关指标

资料来源:刘鹏,李晓嘉,农存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表21999-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整理

在“新机制”实施后,我国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虽然如此,但是农村教育经费仍然不足,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2、教育投入重心过低。

随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投入主体由“以乡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虽然重心有所上移,但是不论是“以乡为主”还是“以县为主”,其投资重心都过低。2006年,我国开始实行“新机制”,财政投入重心较以往继续上移,虽然如此,省级财政能力和地区差异的广泛存在,以及省域执行层面的问题并不能全面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在“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下,面对学杂费、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等资金的比例分担问题上,不少农村地区仍感困难重重。

(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能力均等化。支付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农村义务教育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二是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諸多问题。第一,由于一般性义务教育财政支付没有从对县乡的基本要求返还中独立出来,在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到地方政府预算收入中,并未确定义务教育所占的份额,这样极易引发教育资金挪作他用的现象。第二,专项转移支付中,在很多地方,教育投入的主渠仍与乡政府挂靠,甚至有些地方的县乡财政是一体的。这样,乡镇减收的多项教育经费,除农村教育经费附加由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充外,其他减收项目多无固定的补充渠道。第三,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革的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建设。

第一,义务教育投入是整个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国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财政对维持政权运转以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社会事业的最低保障能力,通过优化结构,增加对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第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建设。通过立法明确规范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保证政府投资责任到位,以使“以中央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有强大的约束力,成为真正有效的制度。

(二)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主体的重心。

从世界各国实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经验表明,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由中央政府或地方高层政府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责任的体制。目前我国中央财政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绝对优势。因此,中央政府应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资主体,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地区间不平衡的有效措施。因此,有必要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一,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使之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与一般性转移支付相比,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规定下级政府必须把该资金用于义务教育,有利于防止义务教育经费被挪用,也便于监督管理。第二,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目前,转移支付中存在的挪用、截留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层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督机制。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行政)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李双名,周韧杰.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政策研究.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范先佐,付卫东.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成效、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7).

[4]王善迈,袁连生,刘泽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作者:杨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论文下一篇:格式合同霸王条款规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