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2022-04-2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2014年3月24-26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承办,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协办的2014中英(重庆)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篇1:

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摘 要:美国的高等教育堪称世界一流,但其基础教育质量不容乐观。自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基础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包括通过加速立法促进教育改革;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教育教学标准以提升学生学业成就;更新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新的校长和教师评估标准;打造高效优质的教师队伍;实施问责奖优的教育政策;以教育经费为杠杆,推动教育问责和教育中央集权化。

关键词:美国;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教育改革;教育立法;经费投入

2009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中青年失业率不断上升、众多企业濒临倒闭、基础教育质量下滑等棘手的社会问题。2009年11月,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并开始采取多项变革策略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基础教育变革被视为振兴美国经济的核心国策之一。基础教育的成败事关每名儿童及其家庭,奥巴马认为“实现更平等、更公平和更公正社会的关键是打造世界一流教育,每一名美国儿童都应该接受世界一流教育。美国必须改革学校,提高学生成绩,缩小成绩差距,帮助儿童成功[1]。” 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加速教育立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升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等。

一、加速教育立法

针对基础教育,奥巴马政府加速教育立法,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律,旨在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关注程度和扶持力度,改善美国基础教育的薄弱地位,为促进美国基础教育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教育奠定基础。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政府颁布了不少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法律,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其中,最典型的有2009年颁布的《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2010年颁布的《改革蓝图:中小学教育法再授权》(A Blueprint for Reform: 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时至今日,通过立法的形式,STEM教育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再次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如加强全美的基础教育、增加对早期教育的投入等,使得教育改革成为全美的关注焦点。由此可见,美国政府近六年来将发展基础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为了有效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速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二、加大经费投入

奥巴马政府始终将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作为振兴美国社会的动力和源泉,政府每年通过制订法律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教育薄弱的局面。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任不久就签署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该法明确指出“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向基础教育投放800多亿美元”[2]。可见,奥马政府将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作为美国教育变革的首要任务,并辅以资金扶持,促进学校的变革和发展,以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激发教育系统活力,为政府推行后续的基础教育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财政上,美国联邦政府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中学毕业促进计划”[3]。在2011年财政预算中,对中小学学生的STEM教育投入高达10亿美元;在2013年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达698亿美元,较2012年度的681亿美元增加了17亿美元,增长幅度为2.5%[4],其中,1.5亿美元用于监测和收集学生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中毕业阶段的成绩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可以判断和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了解学校校长和教师是否为改进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质量采取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学校教育效能和教学效能的质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表示:联邦政府计划增加27亿美元的教育经费投入,共计750亿美元。其中,弱势群体幼儿教育成为2015年美国基础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

三、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

2010年3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改革蓝图:中小学教育法再授权》,奥巴马政府对布什政府于2002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进行了修订。随后的一段时期,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教育标准,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奥巴马政府倡导将全美各州的教育标准上升至世界级标准(World-class Standards),鼓励全美各州修订更高的学业标准,更新评估标准。一方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其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或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通过提升评估标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如《改革蓝图:中小学教育法再授权》就提出要为所有学生制订更高的学业标准,并且鼓励各州依据这一标准,修订或制订评估指标体系,改变以往的学生评估体系,为学生步入大学及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2013年奥巴马政府提出“连接教育”计划(Connect ED),将《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的设想转为现实,力争让学校拥有现代化技术设备,让每个地区的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奥巴马还表示,在学校放假期间,众多学生容易遗忘已学知识,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对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技能非常重要。

(二)及时更新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美国联邦政府鼓励各州改进其教育评估体系,使之与新的教育质量标准相匹配,即更新之后的评估指标要能够提升中小学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其继续接受教育或就业做必要的准备。新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一方面能够更加精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发展状况,以此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未来发展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测评州、学区、学校、校长和教师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统计出来的评估数据信息也能供家长和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水平。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奥巴马政府对基础教育评估采取了继承与发展的举措。在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全美传统的每年开展的阅读与数学测评等项目,而且为评估体系增设了新的教育要素,如加入了学生的出勤率、毕业率、学校氛围等项目,将评估指标具体化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减少了考试成绩在评估学生和教育质量中所占的比重[5]。此外,着重强调用更科学的评估方式和方法确保评估的可靠、有效、切实可行。

(三)制定新的校长和教师评估标准

奥巴马提出,联邦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绩效,确保优秀的校长和教师能够分布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间教室”[6]。各州政府要制定新的校长和教师评估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相应的校长和教师评估指标体系。此外,校长和教师的评估标准主要依据学生学业成就的进步幅度、课堂行为表现等指标来确定,进而确保各州之间高效校长、高效教师与高效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打造高效优质的教师队伍

奥巴马认为,“要想取得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美国青少年素质的高低,以及美国未来的发展状况也取决于教师”。因此,奥巴马政府成立以来始终将教师改革作为教育改革事业的核心,主张吸引优秀人才,将其融入教师队伍,留住现任优秀教师,保证中小学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此,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50亿美元的专项奖励资金和创新基金,其中,43.5亿美元用于奖励教师[7]。同时,通过“美国职业阶梯”计划,鼓励优秀的专家和教师到相对薄弱的学校任教,以发挥其引领作用,改变教育落后状况。奥巴马在2012 年国情咨文中对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予以充分肯定,指出一名好教师能够让一位梦想摆脱困境的孩子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随后,奥巴马在2013年度财政预算中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对STEM教育的投入。他承诺,“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要培养10万名科学和数学教师”。奥巴马政府专门设立了“教师服务奖学金”,并规定在师资匮乏的地区任教满四年的大学毕业生可获得等同于研究生两年学费的奖励资助。以上举措对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实施问责奖优的教育政策

奥巴马政府采用了新的问责制,强调通过严格奖惩的激励方式,鉴别学校的效能高低和学生在学业及其他方面的进步幅度。奖励办学效能高、学生进步幅度大、与其他学校差距减小的学校。对于办学效能低下、学生无明显进步的学校实行严格的问责,并以学生州统考成绩等数据为证据,对效能低下的学校采取干预措施,要求各州对未取得明显进步且成绩垫底的5%的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以推动其教学改进。目前,美国各州都存在薄弱学校,教育效能和教育质量低下是这些学校发展不利的根本因素。奥巴马政府非常关注这些薄弱学校的改进,在新版《中小学教育法》中承诺尽量满足薄弱学校的要求,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对各州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不断寻求更加有效的改进措施,积极帮助其提升效能、摆脱困境。此外,联邦政府积极支持一些具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开展创新性教育,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规定将6.5亿美元用于资助各州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开展教育创新项目。

四、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立法的形式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奥巴马政府为了保证既定教育目标的实现,以立法的形式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关注程度,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措施,强化改革的执行力度。奥巴马政府不断推出相关立法以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主要表现为继承、改进和创新。奥巴马政府基于对美国基础教育情况的掌握,对于一些优秀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予以保留,对前任领导人颁布的相关教育法律进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全美基础教育发展的长期和近期目标,提出新的教改目标,引导全美各州围绕国家教育目标开展基础教育改革。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因学校发展程度不同,给予各校不同的物质和政策支持。一方面,针对改革时期出现各种问题的薄弱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教育法律,更加明确政府对不同程度薄弱学校的扶持程度,如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具有发展潜力的示范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能。

(二)以经费投入为杠杆,实现教育的中央集权化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社会出现了各种复杂问题,其中,在教育方面反映最突出的是各州政府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此,奥巴马政府巧妙地将教育经费的投入作为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利用经费投入杠杆,强制各州教育主管部门按照联邦政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中小学改进活动,为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法制基础和问责基础,为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一方面是为了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育事业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奥巴马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全美各州对中央政府的经费依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在全美各州教育事务上的影响力和干预能力得到了强化,逐步朝着中央政府教育集权化的方向发展。

(三)制定高标准,全方位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美国基础教育无论在办学理念、经费投入,还是在教育公平、师资质量等方面均出现了诸多问题,教育质量明显下滑。美国联邦政府在制定教育标准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改进措施。第一,提高全美教育教学标准,以此来扭转学生知识和能力与当今时代需求不符的局面。第二,更新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提升评估标准。尽管全美各州都制定了自己的教育评估标准体系,但是州与州之间的评估标准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的评估标准相对较低,要求中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难与国家发展水平和要求相匹配。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好地评定学生是否掌握了获得成功所需的技能,联邦政府建立了更适合测评学生发展、教育质量和教育效能的监测数据系统。第三,制定新的校长和教师评估标准,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师资队伍。领导层是中小学校的灵魂和核心,而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两者共同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效能和未来发展。因此,制定专门的评估标准来督导校长和教师十分必要。第四,推出以问责奖优为主的教育政策,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育效能。第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植力度,进而改变其发展的困境;对于已经脱离办学困境的学校,则应支持其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除此之外,奥巴马政府为了让美国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不断加大对STEM教育的支持力度、深度和广度,反复强调将网络技术引入美国的每一间课堂。在学生的学习时间维度上,他提出向亚洲国家学习,延长全美中小学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作业时间等。

参考文献:

[1][6]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Policy Development. ESEA: A Blueprint for Reform[EB/OL].http://www2.ed.gov/ policy/elsec/ leg/ blueprint/ index.html,2015-06.

[2]Recovery.Gov.Contract,Grant and Load Programs[EB/OL].http://www.recovery.gov/Transparency/fundingoverview/Pages/contractsgrantsloans-details,2015-06.

[3]张晓娟,薛留增.美国2010财政年度教育预算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6):57-59.

[4]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Fiscal Year 2013 Budget Summary[EB/OL].http://www.ed.gov/about/overview/budget/budget13/summary/13summary.Pdf,2015-06.

[5]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90-191.

[7]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uidance on the State Fiscal Stabilization Fund Program[EB/OL].http://www.ed.gov/programs/statestabilization/guidance.pdf,2009-04.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吴婷

作者:杨志明 孙河川

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篇2:

以评估引领学校自主发展

摘 要:2014年3月24-26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承办,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协办的2014中英(重庆)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爱尔兰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这一中心议题,和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专家、学者、教育一线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建立健全一套统筹兼顾、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有利于引导学校科学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质量保障;评估;督导;学校自主发展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各国政府都投入可观的资金开展各种教育质量评估,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随着硬件设施的日益完善,人们对教育的关注重点也逐渐从夯实物质基础向提升教学软实力转变。与此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早已成为业界共识,建立健全一套统筹兼顾、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并以此引导学校的科学发展势在必行。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界的决策者们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什么是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怎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充分的、面向未来教育的?目前的学校和教育体系能否让年轻一代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什么样的教育质量体系才能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的平衡发展?

2014年3月24-26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承办,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协办的2014中英(重庆)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副主任林仕梁先生,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邱可先生,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段华先生,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教育公使、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区主任艾琳女士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中国、英国、爱尔兰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这一中心议题,和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专家、学者、教育一线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

一、质量标准和管理体制

在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主持的以“质量标准和管理体制”为主题的会议中,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皇家督学、英国文化协会高级顾问凯瑞·摩甘(Ceri Morgan),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玉东,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马培高,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先后做了主旨演讲。

(一)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与探索

20世纪末,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科技开始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知识及其载体——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其背后支撑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由于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而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有效评估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管理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早在1958年,就有一些学者提出当时的教育评估仅局限在投入和办学条件方面的问题,他们认为,评估应该把作为结果的知识、态度和参与水平考虑进来,并且找到那些有意义的、稳定的影响因素。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大规模教育评价技术日趋成熟,评估体系逐步完善。以美国的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NAEP)和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为代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把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作为提升本国教育质量和进行国际教育质量比较的重要抓手。

辛涛副主任回顾了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进展情况。2007年,经中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教育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该中心成立以后,围绕质量监测工作展开了大量的探索。第一,整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力量,建立了包括课程与学科教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政策与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业队伍,为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提供了保障。第二,研发了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监测指标体系与工具,解决了基础教育质量难以量化评估的技术难题。第三,建立了全国性的多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网络,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标准的数据质量保障制度。第四,实施了从区域到全国范围的教育质量监测,建立起完整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数据库。第五,建立了良好的监测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不断发挥出对于基础教育实践工作的导向作用。

(二)英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和提升

凯瑞·摩甘先生介绍了英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和提升的实践。英国教育、儿童服务及技能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简称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是一个独立于英国教育部的监督机构,“无所畏、无偏袒”(without fear or favour)是其开展一切工作的标准。皇家首席督学直接向议会特别委员会提交报告,该委员会成员包括各政党的议员。皇家督学是教育质量评价专家,在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的多个工作领域中发挥作用。在学校,他们是督学团队负责人,有时和其他督学一起评估学校的教学情况。督学是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对于学校事务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所做工作旨在提高教育标准及质量。在进行学校评估时,首席督学设定总体督学检查要求,督学检查评定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的评定维度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achievement)、学校的教学质量(teaching and learning)、学生在校行为和安全(behaviour and safety)、学校领导能力和管理质量(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以上评定的支撑材料来源于对学校在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工作情况的评价。在检查期间,督学需要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教学观摩(听课),仔细查看学生成绩记录(如考试、测试成绩)、作业和学校其他相关文件,与教师、校董会、学生面谈,仔细查看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资料。并非所有学校都接受相同频率的评估,杰出学校(outstanding schools)可免于检查,除非他们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需对问题进行风险评估);良好学校(good schools)每5年接受一次检查;决定是否应延缓对杰出和良好学校的督学检查时,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合格学校每3年评估一次,此评定等级现在被改称为“需要改进”等级;不合格学校接受督学检查的频率较高;需采用特殊措施的学校(包括存在严重缺陷的学校)会接受定期检查。在进行检查前,督学应确保:可接触到大量有效的资料;能在资料中发现问题,从而制定督学检查主要路径;确保学校收到督学检查信息;与学校确立专业层面上的交流,包括交流内容与交流方式;鼓励学校参与督学检查活动。事实表明,有很多学校通过督学检查得到了改进。

(三)上海2012年PISA结果报告

杨玉东副主任介绍了上海2012年PISA的测试结果及其启示。2012年,上海市155所样本学校,共6374名学生参加了PISA测试。此次测试的重点领域是数学,新增了对财经素养的测试。杨副主任认为,此次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我们带来三点启示。首先,政府应该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校际差异。其次,学校应该减少额外作业,给学生更多个性发展的空间;加强数学测试结果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解释和评价;提高女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减少她们的焦虑。再次,家长应该正确认识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不要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

除此之外,杨副主任还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基础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第一,上海学生此次取得的成绩不只代表了上海的教育水平,如果其他地区参加此次测试,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受到中国历史文化和相关传统的影响。中国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投入任何成本,这是很多西方专家学者难以理解的。第二,此次取得的好成绩离不开中国的教育改革。尽管中国的教育改革还存在着很多争论,比如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中国的教育改革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开放”,即秉持开放的态度虚心学习各国优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第三,中国教育的一大优势是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们需要在入职后参加各种在职学习(如教研组的活动、校本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四)区域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马培高主任回顾了江北区教育质量提升与评估的实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惑和解决办法。他说,当前中小学已经从规模的扩张发展到内涵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其实质就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近年来,江北区在进行招生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普惠的、公平的、优质的,群众对教育工作是否满意,关键在于对教育质量是否满意。基础教育质量要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主要追求,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教师“教”的质量为主要支撑,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近年来,江北区教育质量提升与评估的实践主要包括三点: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四大行动”(校本教研建设行动、课堂文化建设行动、学科教育价值落实行动、教师专业发展建设行动),全面开展“卓越课堂”整体建设;完善质量监测运行方式,提升教学过程监控效能。目前,江北区在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惑和问题包括:如何形成系统的区域评价体系,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还不足,缺乏专业队伍支撑区域开展质量监测,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转变职能。今后,江北区将进一步突出课堂教学改革在质量提升中的关键地位,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构建基于合作的校本研修方式;思考质量监控工作与评价工作的科学发展。

(五)大数据时代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趋势

龚春燕院长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趋势。英国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他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一切皆可“量化”。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研究了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测量学、心理测量学、教育统计学、信息技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着力于把复杂的测评分析及报告技术转化为易操作、能为教师教育教学构建监测评价信息化平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海量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大数据库,把监测和评价融入到日常的教与学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这项工作由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参与,通过科学、专业的方式,动态了解学生的潜能与学习成效,掌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准确掌握教学效率,为改进教材和教法提供参考,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教育科学研究、学习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改革。

五年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在数据获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第一,数据采集方式多样: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纸质数据采集自动化;采用网络问卷填答方式,解决教师数据采集时间分配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清理自动化。第二,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采集常态数据:为实现对学生成长、教师教育教学的实时跟踪和过程性评价,着力研发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评价平台。第三,定期采集数据:从2009年到现在,共进行了四次监测。第四,建立监测信息平台:为提高监测效率,重庆市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同时自主研发了信息化监测评价平台,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投入。为了使评价结果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完善的指标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挖掘和提炼,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构建了监测工具库,建立了一系列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分析软件,撰写了近千份学校和区县报告,数十万份学生成长报告。最后,龚院长指出,大数据将使个性评价渐行渐近。

编辑 朱婷婷

作者:文/李广平

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篇3:

品重庆做法探湖南特色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创新教育督导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于2007年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建立了我国的基础教育监测制度。重庆市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得到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并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唯一的省级合作单位。笔者作为教育督导与评价研究所一员,通过去重庆考察,细品重庆市关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做法,初步探索湖南特色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一、重庆做法

1.基本情况: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2009年8月挂牌成立,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合署办公,为市教委管理的财政全额拨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0名。其中与监测工作相关的机构有办公室(含财务、党务等)5人,基础教育所5人,理论研究室3人,数据及信息中,06人。

2.领导体制: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市教委统一领导下进行。

3.主要职责:①研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开发相应的监测工具和技术,建立监测资源库。②遴选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家,建立监测专家资源库。③组织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编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建立监测数据库。④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实施相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相应支持。⑤为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开展培训交流。

4.工作重点:对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状况和影响学生发展的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监测,准确把握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寻求解决方案,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为教育决策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经费保障:市教委设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项经费,监测中心每年根据监测项目任务向市教委申报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工作经费,以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在重庆做法中品出其主要经验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领导决心大,重庆市教委主任分管,实施“一把手”工程。督导室为质量监测工作提供行政保障。实行管办评三分离机制,政府管理教育的模式由“行政控制模式”转向“监督与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机构设置、加强人员配置、强化资源积累。

2.保障有力,讲求实效。一是经费到位。二是设备购置较齐全。三是组建了专家团队,以“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高)标准面向全国招录专业人员。

3.整章建制,严格落实。建立了较完整的监测制度。

4.创新办法,逐步推进。一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基础教育监测数据库;二是建立了市、区县、样本校监测领导小组及监测办公室等完善的监测实施体系。三是首先选择了中小语文和数学进行监测。四是借教育部、兄弟省市监测中心力量及国外先进的监测办法,逐步推进本市监测科学发展。

三、初探湖南特色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为尽快探索具有湖南特点的监测体系,有效推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重庆做法中受启示,湖南监测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机构建设:应成立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分管督导和基础教育工作的厅领导、省教科院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有督导室、基教处等主要负责人;监测中心实施机构,由省教科院主要负责人担任中心主任,督导室和省教科院督导评价所负责人担任中心副主任;扩充监测中心人员编制,将省教科院督导与评价研究所目前的3个扩充到10个编制,引进有较高学历、有较高职称、有工作经历,且结构合理的专业人员,专门用于质量监测,实行督导评价所与监测中心业务工作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聘请专家团队,在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依据监测任务,每年在相关单位聘请50人左右的专家队伍,承担监测工具研发、数据分析等任务。

2.确定监测重点。限于各方面条件,目前重庆市对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每年只实施对义务教育4年级、8年级的质量监测。考虑我省条件及起步,应走“监测同步、合作共享、先市后县”路子。

3.提供经费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包括监测工具研发、分层抽样、监测实施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水平划定、监测报告撰写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诸多流程。以监测工具研发为例,其流程包括了建立监测框架、编制监测工具、检验工具质量等,每个流程还要通过2-3轮的修订、预试、审查,最后才能成为符合信度、效度要求的测试工具。由于监测工具研发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监测实施需要较大规模的分类培训,数据分析需要信息化设备的支持,加之监测工作高保密性对场地、设备、运输的特殊要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较多经费的支持。据教育部监测中心估算,仅仅监测工具研发,每个测试题费用在2万元左右。

4.形成监测体系。科学性、权威性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根本要求。要整章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办法,尤其在专家团队建设、工具研发、数据运行信息化等关键性、专业性环节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索,形成省、市、县、校联动的整体格局,形成监测体系。

(作者单位:湖南教科院教育督导与评价研究所)

(责任编校:白水)

作者:郭菊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改革与新农村建设论文下一篇: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