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2023-01-27

第一篇:国企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民营资本进入医院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实施新一轮医改,是我国政府顺应民意,落实政府责任的重要体现。本轮医疗体制改革,包括医疗保险改革,医药生产、流通、监管体制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四大部分。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是指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和重点,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民营资本进入医院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有益探索,会对医院改革带来什么影响?下面试进行讨论分析。

一、我国民营资本进入医院历程回顾

我国的民营资本进入医改的主要形式为举办民营医院,新中国第一所民营医院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各种内外制约因素的影响,民营医院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难有大的作为。2000年,为了鼓励民营医院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针对民营医院出台了“免税3年”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2004年,卫生部明确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医院。200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出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医的监管。2014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经过近30年的发展,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已经取得了较大增长,据卫计委统计报告,截止2013年10月全国医院中:公立医院13440个,民营医院10877个,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45%。

二、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现状

多年的竞争发展,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优劣势态。

1、公立医院。目前,公立医院的优势突出地表现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享受同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包括医院开办和发展建设支出、临床重点学科研究以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助与扶持;医院的规模都比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配置与就医环境都比较好,一般都是当地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中心,同时也是国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在当地都有其绝对优势;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特殊性,这些医院都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公立医院所拥有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是民营医院所不可比拟的;和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在社会

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其公众形象一时还很难改变,其无形资产具有很大的价值。这无疑有助于公立医院的竞争、改革和发展。

公立医院劣势表现为: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公立医院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产权制度不清晰,国家与医院员工责权利不明确;医院管理体制僵化,医院只是简单地执行政府行政部门的指令,类似行政事业单位的“痕迹”过重,未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法人实体进人市场参与竟争;政府行政部门对医院干预过多,国家要求的卫生实行全行业管理推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医院的自主权不落实,医院的适应市场过程自然也就举步维艰;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随着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将成为公立医院的重要管理课题;医院行政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机构和人员均十分庞大,医院的运行成本相当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医院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公立医院的劣势。

2、民营医院。民营医院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除了极少数从事慈善事业非营利性医院外,其他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同样把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这类医院的管理体制比较新,运行机制比较活,特别是在内部治理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有其特有的优势;由于国家对营利性医院实行市场调节价,医院可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因此,这类医院在一些高新医疗技术项目和特需服务方面可以灵活自主地定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更符合市场规律,也更容易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管理水平基本上能够与国际接轨,其获益能力比较强;与公立医院相比,这类医院还缺少一定的公众美誉度,因此,他们一般都会借助其管理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大打服务品牌和宣传攻势,而这些又往往是公立医院的弱项,市场化的营销和宣传能力是民营和外资医院的又一重要优势。

根据国家的政策,像民营医院这样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仅得不到国家的财政补助,而且还要承担纳税的义务,为了挽留人才他们还必须支付比较高额和优厚的薪酬福利,因此,这类医院的经济压力一般都比较大,如果经营不善或决策失误将会给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

由于营利性医院才刚刚被老百姓所了解,所以,社会对民营和外资医院的偏见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这对医院扩展病源,开拓市场是相当不利的。同时,由于外资医院不是医疗保险的定点单位,医疗费用较公立医院高,虽然其整体医疗水平比公立医院高,但大多数公民首先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对于外资医院,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办医院”的格局,虽然国家一再提出卫生行政部门要由“办医院”向“管医院”转变,但这毕竟要有一个过程,在一定的时期内,卫生行政部门仍然会充当公立医院“婆婆”的角色,所以,卫生行政部门在执行政策上可能对公立医

院相对宽松甚至是照顾一些,而对营利性医院就会严格一些,这种执行政策的相对不公平,也会影响到营利性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

三、民营资本进入医院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综上所述,民营医院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带了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缓解公立医院看病难。民营医院的设立,为不同人群就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资源,满足了多层次就医需求,能够缓解公立医院看病难的现象。

2、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内涵建设。民营医院注重盈利的管理理念,要求更加精细的内部成本管理。在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更加扁平精干;在决策机制上更加简洁迅速;在服务方式上更加体贴入微;在内部管理上,更快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公立医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与不败,必须学习借鉴,从整体上加强内涵建设。

3、加快了公立医院学科发展、技术进步、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公立医院只有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避免被拥有资金和管理优势的民营医院简单模仿。

民营医院

(二)挑战

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民营医院数量的不断增加,公立医院患者分流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各类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医疗市场格局出现新变化。

2、人才流失现象显现。市场激烈竞争必然带来人才的争夺,民营医院的高薪诱惑,会引起公立医院出现部分技术人才流失情况。

3、不规范市场行为出现。民营医院的逐利性特征,导致临床操作不按规范,一次性材料重复使用,虚假宣传,虚假诊治等现象发生。

4、公立医院运行机制面临新的挑战。公立医院整体上责权利不匹配,人才物配置制肘太多,效率低下,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

四、造成这种机遇与挑战的成因

从供需方面进行分析。供方方面:

1、国家投入不足。目前三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一般占医院总收入的10%以下,90%以上收入要靠自己创收,国家承诺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医疗设备采购,重点学科发展等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也常常无法兑现。

2、机制体制不灵活。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责权利不对等。人员安置无自主权,资产配置需要层层审批,效率很低。

3、民营医院相对政策优势显著。

4、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到位。表现在管理模式保守,粗放;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臃肿;内部流程复杂,效率低下。

从需方分析。

1、患者多层次就医需求。

2、中医国际化

五、对策

政府层面:

1、理顺管理体制,简政放权。

2、搭建公平管理平台。

3、增加投入。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5、加强市场监管。

医院层面:

1、加强内涵建设,创新管理模式。

2、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3、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

4、合作模式。

第二篇:准确把握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1年11月01日 09:44来源:求是施芝鸿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全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这“三个准确把握”,说到底,就是要求全党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同样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概念是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战略机遇期问题作了至关重要的重申和发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强调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科学判断当前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再次向国人和世人昭示: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之初和第二个10年伊始,我们党之所以反复强调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因为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乃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之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自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充分表明,能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伊始,只要全党同志坚决按照中央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决定》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样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论断,首先是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这一角度展开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人们可以看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自己的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从而有力促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文化建设进行部署,党中央还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新阶段的第二个10年先后3次召开全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和重点部署。1986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011年10月,我们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并作出决定。这3次

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党对文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历来高度重视,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更加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毫无疑问,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决定》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样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论断,其次是从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重视和开展文化工作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这一角度展开的。在这方面,《决定》高屋建瓴而又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三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是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五个坚持”,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动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贡献所作的全面概括,也是对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加强和改进对文化工作领导的宝贵经验所作的科学总结。把这“五个坚持”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毫无疑问,这“五个坚持”及其内含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

《决定》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样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论断,此外还是从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这一角度展开的。《决定》提出,要自觉把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决定》还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毫无疑问,这“一个基本要求”和“三个点”,同样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

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

《决定》既充分肯定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同时也着眼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分析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面对的新问题,特别是深入分析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种种新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就是《决定》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

《决定》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处在“三个时期”的重大判断,对我国文化建设正面临“四个越来越”这样的全局发展态势的科学判断,深刻揭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动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在当今世界,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我们党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促进文化更加繁荣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既是审时度势的战略选择,也是顺势而为的科学决策,同时也是应对国内外思想文化领域种种新挑战的关键举措。

准确把握这“三个时期”、“四个越来越”的总体判断,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应对新形势下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的严峻挑战。正如《决定》指出的,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这“四个更加”的科学论断,集中阐明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动和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复杂变化给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应该看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理念、文明传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更深层次地体现为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注重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这是我们具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敢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对外文化的交流交融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由此而来的文化交锋和文化渗透。从苏东剧变到中亚“颜色革命”,再到西亚北非局势动荡,都同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密不可分。

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些处心积虑要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敌对势力,面对综合国力竞争中彼消我长、彼降我升的新形势,认识到单纯依靠硬实力遏制中国的发展已越来越不可能,所以加大了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他们对我国进行的渗透和攻击,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各类文化载体进行的,是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出现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有效应对这个新特点,在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成果的同时,注意防范民族优秀文化空间被挤压、舞台和阵地被占领、主流影响被削弱。要积极有效应对这方面的严峻挑战,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壮大我国文化实力。要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向国际社会宣示我国价值理念,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以利于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增强国际话语权。

准确把握这“三个时期”、“四个越来越”的总体判断,其次要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决定》从8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包括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不适应”,一个是“不符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应该统筹解决好这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所谓“不适应”,就是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我国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不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基础工作都是要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总体上呈现繁荣发展景象,但同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缺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高质量文化精品。我国文化产业原创力还不强、知名品牌还不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不高,文化产品特别是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还不足,距离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还较远。

所谓“不符合”,就是思想文化领域仍然存在种种不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不符合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要求,以及不符合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网络文化要求的种种失序、失范、失衡、失调现象。特别应当看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更新,以及新兴网络传播手段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并成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载体。面对网络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影响越来越大、对青少年成长影响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互联网的管理同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特别是持续炒作社会热点、人为增加社会焦虑、不断撕裂社会共识、竭力破坏社会和谐的网络舆论尚未有效遏制。切实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已成为对全党的一个新的挑战和重大考验,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总体上面对的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按照《决定》的要求,充分认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应对这些矛盾、问题和挑战,更加奋发有为、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卓有成效地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责任编辑:郭虹汛)

第三篇:核能的机遇与挑战

核能利用的风险与机遇

摘要:日本福岛核泄漏后,德国随即在民众的压力下宣布了全国放弃使用核能的决定,对于中国民众也引起了不少恐慌造成了诸如碘盐抢购的事件。可是世界其他国家如法国也表示无法放弃核能,核能到底存在着怎样的风险与机遇,本文将进行一定探讨。

关键词:核泄漏、核利用、核泄漏事件影响

日本的地震与海啸已经为该国的核工业尤其是福岛核电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毫无疑问这会给日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环境影响,在事故发生的几天之后,甚至还引发了核工业的全球性反应。然而这些反应并不相同,而是因各国实际情况而异,如在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情况,或是能源产业的所有权情况,抑或是各地的实际地理与地震条件以及危机防范情况等。

一、

日本福岛与切尔诺贝利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20多年了,这里仍被严格限制进入,欲进入隔离区的人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据不完全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总计达900万人。消除切尔诺贝利后患成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的巨大财政负担。

切尔诺贝利的事故记忆犹新,1986年到现在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郁祖盛很坦率地说,现在即便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最恶化的情况,也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爆炸所引起的大面积放射性释放有本质的差别。

据介绍,切尔诺贝利的爆炸,尽管不是核爆炸,也是一个功率陡增后引起的蒸汽爆炸,把几千吨的盖都掀掉了,放射性全部暴露。此次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是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的爆炸,是一种化学反应。现在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情况最不理想的状态就是它会熔化,而且把压力容器烧穿了,放射性会出来。但是这种出来打个通俗的比方,是缓慢地流动,它不是一种爆炸。它跟切尔诺贝利有本质上的差别,它的影响的范围可能也是有限的。

二、

世界各国的反映与处理办法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立刻宣布对本国核电厂进行安检,并对8座老旧核电站实行暂时关闭3个月措施。该措施于15日到期,政府决定不再启用这8座核电站,并准备制定新的核能法决定到2022年完全放弃使用核电,使德国成为第一个宣布不再发展核电的欧洲国家。

但是大多数国家很难跟随德国一同弃核。

德国弃核后,法国表示“尊重”德国立场,但尚未准备好放弃核能。法国总理菲永称核能是“未来的解决方案”,法国外长朱佩称,“至少数十年,不能没有核能。”

意大利与波兰都表示他们会继续他们的计划。在印度,负责设计、建造与交付核电站工程的公共机构——核电集团的主席说,日本发生的事件对他们的项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然而在马来西亚,副总理声明“我们的相关机构是负责任的,我们可以放心,他们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中国在3月16日(星期三)公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在新的安全法规出台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

亚洲开发银行南亚地区局能源处处长翟永平认为,民众可负担、完成“减排”指标和安全可靠这三个能源使用目标相互矛盾,不同国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世界各国会否相继跟进弃核,取决于各国是否真的把气候变化即“减少碳排放”视为首要问题。田军认为,在保证完成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同时要保证供电,发展核能几乎是唯一途径,因此,大多数国家的核能开发不可能停止。

多位能源专家均表示,欧盟已经事实上建立了人员和电力流动自由的统一电力市场,德国反对在国内发展核电,但并不反对从邻国法国进口核电,可以预见,德国在弃核后将“加强区域合作”,还要从法国进口更多核电,从挪威进口更多水电。

三、

核能的发展和趋势

纵观世界核电工业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1~1960 年) ,试验性阶段。只有前苏联、美、英、法等国建成10 座试验性的核电站,总容量85. 9 万kW ,单机容量0. 3~21 万kW。

第二阶段(1961~1968 年) ,实用阶段。除上述四国外,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核电工业相继发展起来,总装机1223 万kW ,最大单机容量60. 8 万kW。此时,发电成本有的已低于常规火电站。

第三阶段(1969~1979 年) ,迅速发展阶段。核电技术趋于成熟,拥有核电站的国家逐年增多。特别是1973~1974 年的石油危机,将世界核电的发展推向高潮。

第四阶段(80 年代以来) ,缓慢发展阶段。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核能在发展中遇到重重困难,尤其是美国。问题的焦点是核电的经济性下降,加之1979 年三里岛核电站事故,核电的发展步伐放慢。 尽管世界各国核电站的建造费用70 年代以来都有增加,单位成本也比以前高,但法、日、德等国核电成本仍低于煤电。所以从整个世界来看,许多国家仍在积极建造和发展核电。

四、

核能的风险

出于对气候变化和长期能源安全的担忧,人们坚决地将核能重新提上了2007-2008年全球议程。近年来非碳能源的安全记录有了很大改善,核能技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存在诸多吸引力。

在已有核工业运行的国家(例如欧洲、美国、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总共有超过300个核能发电站计划已被列入规划或目前正处于建设之中。但是越来越多的非核技术国家(例如土耳其、越南和埃及和其他等国)正在探讨将核能作为能源选择。

问题在于核能依赖于浓缩铀的获得。一些国家对其核能产量进行探测,担心未来可能会受到六个目前生产商用浓缩铀的国家(法国、德国、荷兰、俄罗斯、英国及美国)的封锁。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这些国家可能决定建立其自身的浓缩铀生产设施。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管辖核能技术的国际架构将被摧毁,广泛扩散的风险将会危险地有所增加。鉴于对铀进行浓缩而获得发电站燃料的过程也可以用于生产武器级别的核材料,降低武器级别核材料扩散风险的唯一途径是劝阻相关国家不再建设新的浓缩铀设施。可是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效果实在是让人无法信赖。

博拉克司长认为,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后,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就一直备受争议。争议不仅仅集中在核泄漏、核辐射、核废料的处理等方面,而是更聚焦于核能的“剩余风险”上,即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使用核能都存在着人类不可操控的风险。

五、

现阶段核电的必要性

目前全世界运行中的核电站共有437 座,装机总容量34,440. 2 万kW ,年发电量22,235 亿kW/h ,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1. 9 %。其中美国最多,有109 座核电机组,法国56 座,日本51 座,印度也拥有10 座。还有85座核电站正在建设中,装机容量7,700 万kW ,分属于18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东亚地区发展最为迅速。

在德国之前,,1979 年三里岛事故发生之后,瑞典国民进行投票,坚决反对核电,瑞典国会1981 年决定在2010 年之前淘汰核电。但要代替全部现有的核电站,今后10 年内每年要花10 亿美元,这将使其GDP 下降1 %和大量工人失业。因此,1991 年瑞典政府重新评价了核电政策,决定撤消关于1995 年关闭两套核电机组的决定,并决定到2010 年前是否淘汰核电要看其他能源(风能、生物质能) 的开发是否成功再定。意大利1987 年决定暂停5 年执行核电发展计划, 致使工业用电费用大增,国家受到很大经济损失,1994 年便设立了一个协调国家核活动和核计划的特别委员会,决定到2020 年其核电所占总电力比重要接近OECD 国家平均水平。

另外世界性的燃料供应紧张和环境压力的加大,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行能源多样化政策,而发展核电是这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可再生能源尚难以替代核电等传统能源。翟永平认为,德国核电占发电量比例不大,十年内逐步弃核,理论上可以依靠发展可再生能源弥补需求,但从满足电力基础负荷需求的角度看,只有煤电和核电有替代关系。德国此前已经宣布要在2020年之前减排40%,核电承担的减排份额只能由煤等化石燃料来替代完成。他认为,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是不错的能源补充,但从数量上说,可再生能源还算不上主流。可再生能源和煤也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只能在不同的可再生能源之间比较。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但要满足同样需求,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将大大超过传统能源。 田军认为,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水能和核能可以提供稳定的发电能力,而可再生能源是间歇性能源,受限于天气、时间等条件,且无法24小时稳定供电,因此,不能成为电网基础负荷的主要供应,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补充性能源。如果要转化为连续性能源,从现有技术水平上看,较高的储存成本将不可避免。钱德称,对此,需要发展科技,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局限性,比如使太阳能在白天和夜晚都能使用。并鼓励各国共同参与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增加太阳能产能,从而降低成本。

六、 核能中的机遇

如上文提到过的,核能的利用与核扩散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可能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次机遇。为了通过一些框架性的手段进而保证浓缩铀的供应,沃顿商学院和哈佛肯尼迪学院的联合工作小组提出了一个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概念:“为实现安全提供保证。”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其他机构工作成果的补充,该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金融业和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以创建世界首家国际核燃料保险基金。

该基金运做如下:将从所有成员国收取的会费存放于一家互助保险公司,该保险公司将使用部分资金建立现金储备和购买选配供给品。剩余资金将流向一个由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所组成的财团,而这些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为所有参与国提供分层级的金融保护。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政府将作为该财团的金融担保人。在发生燃料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互助保险公司将行使其选择权并与燃料供应商、能源生产商和输送商协作,来安排及时的燃料供给或者从能源网(如果可得)之外采购替代电力。根据此前合同中达成的一致,该保险财团将对成员国和其他所涉及的替代燃料的提供商就任何效率损失进行补偿。

该概念是基于全球风险缓解的一个关键原则而提出的:所有国家正在努力通过能源独立来保障能源安全,通过创建一个为实现“能源互相依赖”的清晰框架,“为实现安全提供保证”的概念可能有助于改善能源安全的状况。

金融市场对核扩散的反应存在一些典型的全球风险问题,其中有道德风险问题和连带责任的问题,当然,在其他领域缺乏协调一致的政策和对系统完整性缺乏信心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指望这一概念会行之有效。

此外,氢能开发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并将成为世纪理想的二次能源。而核能有可能取代化石燃料而成为今后制氢的一次能源。核能与氢能的结合将使能源生产和利用的全过程实现洁净化。

氢作为一种二次能源"是一种能量载体或能流,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制取。为利用氢能首先须将氢从其化合物化石燃料、水和生物质中提取出来。 以水为原料的制氢技术包括电解水制氢和热化学制氢。目前,世界上靠燃烧化石燃料为电解水和热化学制氢提供电能和热能。核能在今后有可能取代化石燃料,既为大规模电解水提供电力,又为热化学制氢提供高热源。除核电制氢外,对反应堆中的核裂变过程所产生的高温直接用于热化学制氢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与电解水制氢相比热化学过程制氢的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将热化学制氢与发电相结合还可能将效率提高到60%。核能制氢的第一步将是利用较为便宜的电网低谷电能电解水制氢。随着今后先进高温堆的商用化,反应堆将提供足够高的出口温度实现高温热化学循环制氢。" “核能制氢”是2001年美国核学会冬季会议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在会上展望了核能=氢能体系的发展前景"他指出!核能与氢的结合可使)#世纪变得更加光明和洁净。

核能利用中的堆型之一--高温气冷堆虽然不能增殖燃料,但它的优势是安全性好,特别是能提供高温工艺热。由于地球上煤炭储量比石油多得多,随着石油资源的渐渐枯竭,未来液体燃料的供应主要靠煤的液化。但煤的液化需要1000 ℃以上的高温。如用高温气冷堆作高温热源,既可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又可避免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通过“核能--煤转化”技术,生产液态合成燃料,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我国有丰富的稠油资源,只有注入蒸气才能开采。生产蒸气通常要耗去1/ 3 石油产量,很不经济。如用高温气冷堆供热,则可以有效地开采稠油。另一方面,预计21 世纪我国液体燃料的供应将出现长期短缺,如果开发高温气冷堆作为高温热源,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低热值的褐煤生产液态煤,则应是十分理想的方案。

结语:目前,核能在广泛利用上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和本身资源条件的要求,核能必将继续发展下去并且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废弃。核能的利用将提供许多便利与机遇。在核能的利用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核能的前景一片良好。

参考文献:赵媛 《世界核电发展趋势与我国核电建设》

顾忠茂 《氢能利用与核能制氢研究开发综述》 中外对话网 http://www.chinadialogue.net/

第四篇:【直销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金融业务模式,新型金融形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本文分析了直销银行产生的背景以及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直销银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网络消费理念迅速普及、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正迅速崛起。各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形态层出不穷,以应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直销银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高速发展的。2014年2月28日,民生银行在国内率先上线直销银行,突破传统银行实体网点经营模式,将业务开展完全搬至线上,客户通过电脑、 电子邮件、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此举在国内开启了直销银行爆发式增长的新浪潮。包括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在内的 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直销银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60多家直销银行上线运营,融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的日常金融生活。

直销银行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经过20年左右发展,已在加拿大、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进入成熟阶段。但在中国,直销银行发展时间尚短,首家直销银行—民生直销银行近期才刚刚上线满两年。发展直销银行,既可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也由于监管政策、市场环境、金融生态、用户习惯等与国外不同,须依靠自己探索。总体来说,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创新氛围活跃,直销银行正处在摸索挑战期,也同时是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期。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直销银行当下发展的重大课题。

互联网金融为直销银行发展创造条件

业内普遍将2013年视 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从这一年开始,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不断冲击着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公司,原有的金融产业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 化的背后,归根结底是由于技术进步提供了发展条件,金融压抑深化了发展动因,客户改变促成了发展动力,监管包容创造了前行环境。也正是这些因素,为直销银 行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技术进步搭建基础构架

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必备的物理条件。信息技术(IT)的云端化和平台化,移动网络速度的飞跃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互联网安全技术 的不断提升和完善,满足了普惠金融发展、客户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金融行业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高要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完 善,也为未来远程开户的实现,预留了想象空间。

就直销银行而言,其业务 模式摆脱了物理网点和实体银行卡,完全在线上完成。这一方面可为客户提供7×24的全天候服务,客户体验更好;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网点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 运营成本降低,可回馈给客户更具竞争力的存贷款价格和更低的手续费率。而所有这些优势都离不开技术的实现。

以民生直销银行为例,其 依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套全新的纯线上银行系统,可实现纯线上开户、销户、存款、贷款、理财、转账等金融服务。核心电子账户体系、渠道系统、产品系统、银 行后台管理系统、银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以及直销银行安全体系六大核心系统,符合客户使用习惯的网站、手机应用软件(APP)、微信银行、服务热线等专属服 务渠道,保证了民生直销银行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业务需求为驱动,以建设“简单的银行”为目标,满足互联网金融产品新、需求多、变化快、周期短等需求。

金融压抑提供驱动力

波士顿咨询《互联网金融 生态系统2020》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金融资产少于10万美元的家庭数量占到94%,但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却无法在传统金融行业中得到充分满足,这构成了 中国的金融压抑。而互联网金融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点,可大大降低入门门槛,将客户群下沉到广泛存在却长期受忽视的普通大众。圈住“长尾”客户,成为促使 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发展的原始驱动力。

据统计,民生直销银行的户均管理资产额不到2万元,在传统服务模式下,这些“草根”人群并非目标客户。而事实上,他们的金融需求和聚合力量惊人。民生直销银行的货币基金“如意宝”0.01元起购,将理财门槛降至最低,目前申购总额已超过9400亿元。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就是催生金融更市场化、更自由、更民主,而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和思维,则为其提供了未来有待填补的巨大空间。

客户金融自主权提升

随着互联网时代对人们消费习惯、金融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客户的金融自主权也在不断提升。他们要求自主获取信息并做出决策,不再习惯被动接受金融机构和权威专家的信息推送,需要更多简单明了的金融产品自主选择。此外,他们也会自主选择接受服务的时间和渠道,倒逼金融行业改革服务模式。从民生直销银行客户数据统计可以看到,有超八成客户通过手机客户端使用民生直销银行,44.3%客户在下午(12:00—18:00)进行投资理财,甚至有3%的客户会在凌晨(0:00—6:00)打理资产,这些正是客户金融自主的体现。

从国际直销银行的实践看,抓住数字一代客户的需求,在直销银行发展中先发优势明显,这也成为各大传统商业银行竞相上线直销银行、跑马圈地的驱动力。

金融监管日趋成熟,政策利好

近年来,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系列支持和规范并重的政策、意见相继出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为互联网金融和直销银行的健康良性发展开辟了空间。

2015年7月,央行等 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互联网金融“正名”和“立规”,直销银行因融合了互联网基因和银行背景的双重优势,被视为迎 来发展新机遇。2015年12月25日,央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支持客户依托互联网开立具有特定功能的银行账户,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支持银行创新,进一步拓展了直销银行现有功能。民 生直销银行现有的电子账户体系契合央行新规线上开户的核心理念,在未来还将被赋予消费和缴费支付功能,拥有更多的账户应用场景,用户黏性更强。

银行拥抱互联网金融面临重大挑战

直销银行是传统商业银行主动拥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尝试,是应对客户、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主动出击和必然选择。但现阶段直销银行发展仍是摸着石头过河,存在竞争激烈、业务模式同质化、持续创新能力有待改善、风险控制能力须不断完善等挑战。

内外部竞争激烈

直销银行在国内虽发展时间不长,但面临着激烈的内外部竞争。

从外部来说,机构对互联 网金融的参与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新兴金融业态、通信运营商等纷纷布局,所涉足的资产管理、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等业务,均与直销银行的客 户定位和主要业务有所重合。且由于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受监管更为宽松,能够借助“资金流”与“信息流”融合,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因而抢占了直销银行部 分客户资源。

从内部来说,目前国内多 数直销银行的发展模式、产品设计、渠道建设等存在同质化问题。主要业务模式以“存款+理财+货币基金”为主,银行核心的信贷业务相对欠缺,价格成为各家直 销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导致客户资金“此消彼长”。此外,不少直销银行定位只是物理网点渠道的线上延伸,完全依托母行运营,因此在与本行内部资源的分配 上,尚未厘清与传统渠道的竞争边界,有的拒绝存量客户开户,有的则对存量和增量客户进行细微差别对待,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

创新能力须持续提升

目前,国内直销银行在业务模式、产品设计、渠道推广等方面存在同质化较严重、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业务模式上,多数直销 银行普遍作为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延伸,以线上外部获客为主要目的,并未形成差异化的客户定位和价值主张;在产品设计上,以“宝宝类”余额理财、灵活储蓄、基 金代销等为主,普遍欠缺贷款业务;在渠道建设上,多依靠自身网页端+APP移动端,与外部渠道的协同合作较少。

另一方面,如若在同质化 竞争中稍有创新,便能从中脱颖而出,抢占市场先机。以民生直销银行为例,推出的定期产品“定活宝”只是在传统的定期产品中嵌入质押贷款服务,让客户享受定 期产品收益,同时如果客户急需用钱,便可在线实时申请质押所持有产品,获取贷款,使定期产品也兼具了流动性。“定活宝”目前销售量近50亿元,创下3分钟 售罄5000万元额度、周销售近10亿元的纪录,市场反应印证了创新的力量。此外,民生直销银行在渠道拓展上打通了线上和线下,即客户可以通过网页、 APP和微信开户,也可通过线下的自动柜员机(ATM)开立电子账户,渠道更为丰富、灵活;民生直销银行还积极与中国电子翼支付、盛大网络盛付通、百度财 富等优秀第三方机构和平台建设合作关系,以“互联网玩法”拓宽获客渠道。

风险控制能力待不断完善

国外直销银行的风险监管 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法律法规与制度、业务活动和技术控制,形成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直销银行目前多隶属于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部,风险监管体 系沿用商业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但直销银行与网上银行相比,在业务上具有“直销性”“混业性”和“全生命周期性”,在技术上具有“虚拟性”“开放 性”和“创新性”等特征,这些独特的风险偏好要求在监管方式上也要有所调整和改变。在兼顾安全、效率的前提下,要通过制度设计、政府监督和自身运营对直销 银行的风险加以控制和化解,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手段,提升风险预警和排查能力。

此外,由于直销银行的商业模式涉及客户的隐私数据、社交网络的声誉风险,也需要加强风控建设。

直销银行未来发展仍有广阔空间

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探索实践,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直销银行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理清发展思路,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以首家国内直销银行运行 情况为例。民生直销银行于2014年2月28日正式上线,目前已有两周年。作为国内首家直销银行,民生直销银行目前发展健康,客户数已突破300万,金融 资产近400亿元,每天的开户量及产品销量仍在持续高速发展。由此可见直销银行未来发展仍有广阔空间。

差异化和精准化战略定位

从国外直销银行的发展经 验来看,涌现出如下若干类型:产品专家型,即通过高性价比使原本同质化的成熟产品实现差异化;客户专家型,即定位于服务特定客群,并据此设计渠道、产品、 服务和流程;细分市场型,即在产品和客群上进行明确划分;全能型,即覆盖全客群、提供全服务的综合性大型银行。从发展结果来看,结合银行自身优势,对客户 市场进行有效细分,精准定位,提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成功的案例较多。

例如民生直销银行就定位 于“忙、潮、精”客户群体,重点关注工作繁忙、无暇到网点办理业务、深入网络化生活、对价格敏感的客户,做到有所取舍。在产品设计上,针对这些客户的需 求,提供简单明确的标准化产品。凭借精准的客群定位去发现核心的商业价值,并真正建立抓住客户“痛点”的好产品和好服务,才能真正引来客户。

积极开展内外部合作

互联网金融是思维模式的竞争、规则标准的博弈,直销银行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应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加强合作。

在处理与传统银行的内部 关系上,直销银行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更多的属性应是承载传统银行与互联网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不应被简单定位于渠道,停留在与传统渠道之间的竞合 关系。直销银行要建立独立的产品定价体系,处理好存量客户二次开发。在发展初期,可充分利用国内银行业目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发展渠道已经较高 的优势,共享资源,同时保持前台、销售渠道、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独特竞争力。

在对外竞合中,要抓住时间窗口,积极开展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非金融领域公司等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批量引入客户,吸取经验,在竞争与合作中,做大蛋糕,实现规模效应,共享互联网金融发展红利。

第五篇:全球变化的应对挑战与机遇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摘要】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烦人变化,包括大气与与海洋环流、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资源、土地利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的变化。全球变化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知程度不断深化而被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当今,人类正面临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全球性气候和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激增与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剧减与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大气中的氧化作用的减弱、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影响。因此,人类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与认识程度;如何合理地安排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灾害现象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认识研究了全球变化后,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需要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全球变化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一、全球变化及其研究共识

1、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所有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下一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 全球变化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及相互作用(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地圈),其直接研究对象是地球巨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等子系统。显然,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存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直接涉及到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球的可居住性等重大的战略性科学与社会问题。因此,认识了解地球系统的科学,预测、延缓或适应全球变化,对于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全球变化研究共识

在2000年科学研究委员会议上,IGBP,IHDP,WCRP达成一致共识。全球变化研究共识主要包括:①地球系统是一个独立的自调节系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各组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变化与反馈非常复杂,并且具有多尺度的时空变化。对地球系统动力学的认识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评估人类所引起变化的影响与后果提供了合理的基础。②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的环境。人类所引起的地球陆地表面、海洋、海岸带、大气层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远远超过了自然变率,并且其中的一些变化正在加强,这一点已得到确认。③全球变化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理解。人类驱动的变化一复杂的方式对地球系统产生多重影响,这些影响之间以及这些影响与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也以多维模式相互作用,这很难理解而且更难进行预测。实际上,此类令人不可理解的问题大量存在。④地球系统动力学往往以临界状态和突变来描述。人类活动会在不经意间触发地球系统动力学的变化,对地球环境和居民产生严重后果。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具有潜在作用,这种影响将被证明是不可逆转的。在地球环境中人类驱动的突变的概率虽尚未量化,但不容忽视。就一些关键的环境参数而言,地球系统已经超出了过去至少50万年发生的自然变率的范围。目前地球系统中同时存在的各种变化数量与发生频率等都是空前的,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状态运行。[2] 应对全球变化挑战 全球变化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1、应对挑战的时代背景——科学技术进步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的斗争史,追溯到从制造原始工具开始,人类一直努力通过自己的智慧,不断创造一个更加适应生存的世界。21世纪初,伴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的突破,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全球性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能源的大量使用,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的极度扩张都深刻的改变了地球环境。可以预期,人类的未来发展,包括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必将更多的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创造性的结合[3]。

2、适应和有序的人类活动

目前,人类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已形成共识,针对已经、正在或将要发生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相应响应,地球系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难以恢复到原有状态。那么全球和区域系统将达到什么样的平衡状态?在状态转变过程中人类将付出多大代价?人类将因此如何采取行动进行适应? 对难以逆转的全球变化,迫使人类采取措施进行适应,利用其有利方面,减轻或抑制其不利的方面。同时,全球的适应无论是趋利还是避害,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基础上才能实现[6]。 有序人类活动可以定义为:通过合理安排和组织,能够使生存环境的总体和尽可能的局部在人类可以预见的时间尺度上不发生显著退化,甚至持续好转,同时又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人类活动。有序人类活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判据,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措施。[4] 综上所述,20世纪中叶后的全球变化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因而人类要解决全球变化问题,必须立足于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全球变化问题的任何解决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5]

3、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

1、妥善处理应对全球变化挑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区域发展、国家间发展基本平衡。在当前应对全球变化挑战过程中,国际社会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给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切实可行的)减排和适应方案。

2、坚持减少碳排放与增加碳汇并举,减缓全球变暖与适应全球变暖并重的原则。 当前减排温室气体是国际社会减缓全球增暖行动的主要关注点和着力点,这是必要的,但是增加陆地和海洋的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同样重要,却未能给予充分重视。增加陆地和海洋的碳汇对减缓全球增暖十分重要。[6]

3、加强科学研究,减少全球变化认识的不确定性

国际学术界公认对全球变化的科学认识还存在不确定性,尽管从科学的角度看,存在这些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作为制定气候政策和处理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的出发点,这种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是不容轻视的。因此,未来国际社会应更好地开展多因子、多科学、全球性联合研究,最大限度减少对全球变化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同时应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导向,在社会发展中加强全球变化的研究以全球变化研究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7]

三、应对全球变化:人类发展的新机遇 应对全球变化对人类不仅仅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重大的机遇。根据应当遵循的原则确定的各种应对措施,实质上是对地球系统的创新管理,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国际关系带来历史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期待,通过应对全球变化的实践,人类生存和发展新模式将逐渐形成,有利于促进人类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有利于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性转变;有利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相和谐世界转变。

四、总结

全球变化已是事实,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必须在全球变化的基础上建立对策,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全球变化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同时在可接受的变化幅度内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趋利避害,甚至是转变成人类发展的新机遇。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经受了气候变迁、疾病流行和其他各种灾变,但都得以生存,当今人类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秉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能应对好全球变化,最终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生:《黄土与全球变化》,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编《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摘要》,2002年5月,第6-9页。 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编著:《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IGBP, IHDP, WCRP, DIVERSITAS. Global Change and Earth System:A Planet under Pressure[M]. IGBP Science Series,2001 [3]徐冠华,鞠洪波,何斌,等。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科技日报,2010年8月1日。

[4]叶笃正、付宗兵、季劲钧、董文杰、吕建华、温刚、延晓东,2001:人类有序活动与生存环境。自然科学进展,第16卷,第4期,453-460 [5]叶笃正、吕建华2000: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第三期,183-187面。 [6] IGBP, IHDP, WCRP, DIVERSTAS. Amsterdam Declaration[Z]. Amsterdam, 2001 July. [7]Can adell J G, Raupach M R.MangMing forest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Science,2008,320:1456-14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岗前安全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过去的生活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