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发展

2022-12-21

第一篇: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发展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2005 年 5 月颁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 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依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两轴—两带—多中心”和 城市次区域划分的设想,遵循“优化城区、强化郊区”的原则,把全市从总体 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 四类区域。按照区县功能定位和北京市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要求,本文在整理 各区县“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归纳出四大功能区域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及重点区域。

一、首都功能核心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这个区域在产业 方面主要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实现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做出贡献。

(一)东城区

1.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建设王府 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和雍和科技园区;抓好东单、东内、 南锣鼓巷、南新仓、美术精品、戏剧艺术等特色街建设。

2.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首都功能核心区优势, 大力发展电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文化旅游、现代流通等行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和北京市文化产 业试点政策,以雍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

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数字内容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

1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融合发展。

3.产业布局:集中建设“三区”,抓好特色街区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1)“三区”: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雍和科技 园区。

完成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升级战略。以王府井大街和东安门大街、金 鱼胡同为主轴,带动周边街道的发展,以错位经营和功能互动,形成网络型街 区商业布局,将王府井建设成为集购物、旅游、餐饮、娱乐、文化休闲为一体 的国际知名商业街。

高标准建成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重点吸引能源、电信、文化旅游等总部企 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聚集。

积极筹建雍和科技园区。大力发展以动漫、网游、影音、出版为主的数字 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打造“北京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 使之逐渐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引擎和区域科技创新基地。

(2)特色街区。

——东单精品街(银街)。与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形成差异互补,重 点发展服装专卖、美容保健、餐饮等行业,把银街建设成为彰显个性、时尚和 青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特色商业街。

——东内餐饮特色街(簋街)。将簋街建设成以餐饮业为主体,辅之以配 套的商业服务设施,集文化、餐饮、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具有“不夜街”特 点和大众化餐饮消费功能的饮食文化特色街。

——南锣鼓巷文化休闲街。结合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七色光儿童剧场 的文艺演出,营造南锣鼓巷地区胡同、四合院传统文化氛围,适度整治周 边环境。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挖掘南新仓粮仓古朴肃静的传统文化,将古老的 粮仓建设成酒吧、茶馆等文化休闲场所,带动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 服务业发展,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商务活动提供配套服务。

——美术精品街。依托中国美术馆,在其南侧已有的美术用品经营网点基 础上,营造艺术文化氛围,建设美术精品特色街。

——戏剧艺术街。以首都剧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形成戏剧艺术聚集

2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效应,建设戏剧艺术街。

(二)西城区

1.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构建 以金融业为主导,以商业、房地产业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会展、咨询服务 业和具有创意特色的高新技术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格局。增强产业的聚集 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2.产业发展方向:巩固提升金融业,繁荣商业,积极支持科技服务业和 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商业、旅游、会展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 术提升传统服务业。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全力建设好北京金融街、西单商业中心区、中关 村德胜科技园、西外旅游商务区、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区和阜景文化旅游街六 个功能街区。

——高水平建成北京金融街。使金融街成为国家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金 融资产管理中心、信息汇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升西单商业中心区品质。着力培育诚信的消费环境和时尚的消费文 化,满足大众消费,吸引中高档消费,拓展综合消费。将西单商业区建成特色 突出、业态丰富、环境良好、管理有序的综合性大型商业中心区。

——做强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将德胜科技园建设成为中关村创意产业基地 和中关村科技园第二个知识型服务业聚集地。

——拓展西外旅游商务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引导西外旅游商务区向科技、 商务、会展、旅游、娱乐、交通功能综合配套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形象 和功能品质。大力发展商务办公、科技展示、技术交易等配套服务,发展文化、 旅游、休闲等产业,实现与金融街、中关村海淀园和德胜园的功能对接。

——彰显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区的文化魅力。努力建设自然风光与人文景 观相辉映、古都风韵与时尚生活相融合的传统风貌旅游区,彰显文化魅力。突 出湖光水色、王府故居、京味民俗特色,发展主题特色街和特色旅游项目。

——深度开发阜景文化旅游街。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传统文化的影响 力,强化整体品牌优势,引导阜景文化旅游街向购物、游览、休闲一体化的方 向发展。引导珠宝、古玩、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等行业发展,突出街区特色, 完善街区功能。

3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三)崇文区

1.产业发展目标:以“一场两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商贸服务、文化旅 游、体育休闲,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与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功能相协调 的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2.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区域:

(1)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引导商贸服务业向王字型经济磁场和永外商 贸服务区集聚,增强崇外商圈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大力发展银行、信托、保险、 证券、基金等现代金融业,会计、审计、评估、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业和通 信、网络、传媒等信息服务业。

(2)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以天坛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聚地带。 加强永外文化用品特色街等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引进大型文化产业项 目,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娱乐、广告、文化经纪等行业。

(3)积极促进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加快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主体开发建设, 以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形成体育休闲娱乐中心、体育商务交流中 心、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体育研发及行政中枢基地的“两中心、两基地”基本 格局,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服装装备、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休闲 娱乐、体育经纪、体育人才培训、体育科技研发、体育信息等产业。

(四)宣武区

1.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构建产业 集聚、布局合理、环境优化、功能集成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 提供持久的推动力。

2.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结合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重点发展银行、 证券、保险、信托、财务等金融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咨询、信息、调查 等中介服务业,完善区域配套服务功能,提高区域整体服务水平。

(2)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大力发展以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品牌专卖、 电子商贸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商业。

(3)积极发展文化传媒业。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以文化艺术、 休闲娱乐、创意产业、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反 映宣南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加快发展。抓住传媒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报

4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纸、期刊、广告、影视制作、图书、出版、发行、电影音像制品、网络、游戏 等传媒产业,培育和引导与传媒产业关联的配套产业发展,逐步形成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集群。

3.产业布局:

(1)整体打造广安大街。合理布局广安大街两侧产业构成,引导总部经 济、商务服务业、特色商业、文化传媒业等产业聚集和发展,使广安大街成为 衔接各重点发展地区、促进各类发展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集聚的核心纽带。

(2)建设四个重点功能区。

一是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商业区。深入挖掘大栅栏和琉璃厂地区的传统文 化资源,整体打造以文化商业为核心,以餐饮、住宿、演艺、商务、娱乐等相 关产业为主的,关联产业集中的大栅栏—琉璃厂文化旅游、商业服务产业聚集 区。

二是国际传媒大道。传承和弘扬宣南文化,打造产业发展承载空间,建成 以传媒产业为中心,以金融、商务、商业、餐饮、信息、培训、咨询、教育、 娱乐、通讯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完整、关联产业集中的传媒产业聚集区。

三是广安门商务区。大力发展金融、会计、法律、咨询、信息等专业服 务业。

四是马连道采购中心区。通过开展茶叶拍卖、名优茶展销、茶文化交流等 活动,发展大宗交易、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加盟直销等新型营销模式。

(3)加快建设两个特色街区。

一是牛街民族特色街区:深入挖掘牛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地区 民族特色,积极开发民族商品和特色服务,培育民族特色经济。

二是天桥民俗特色街区:依托地区演出场所聚集、知名度高、节目特色突 出等优势,创新经营观念、培育演艺市场,积极筹办具有地区特色的各种民俗 演出,努力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特色演艺业加快发展。

二、城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区。这个区域在产

业方面主要是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做贡献。

5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一)朝阳区

1.产业发展目标: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严格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 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发展。加快小商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改造升级,限制并 淘汰低级次产业,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益。对限 制类新建项目禁止投资,对属于限制类的已投资项目加快改造升级。

2.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稳定提升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会展旅游、 商贸流通等优势行业;加快发展文化传媒、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 信息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物业 管理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服装、家居、包装、食品、印刷等都市型工 业水平。重点发展符合城市化要求的都市农业和绿色产业。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依托 CBD 等重点功能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 引更多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投资公司、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带动会计、 审计、评估、律师、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发展。重点建设奥运、CBD 和电子 城三大功能区,以三大功能区带动全区发展。

(1)奥运功能区。依托奥林匹克公园,以中轴线为轴心,建设奥运景观 大道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发展商务、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产业。

(2)CBD 功能区。以北京商务中心区为核心,提升国际金融、文化传媒、 现代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以国际金融为龙头的商 务中心区,逐步成为北京新的标志性地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跨国公司 地区总部聚集。

(3)电子城功能区。以电子城科技园区为龙头,在中关村政策区,促进 电子城东区、西区、北区一体化统筹发展,东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 西区重点建设国际电子通讯总部及研发中心聚集地,北区重点建设以电子通讯 产业研发为主、高端制造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新区。

(二)海淀区

1.产业发展目标:按照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定位要求,着力发展高端、高

6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值、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推动产业不断向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 基础上构筑“两中心四区网络型开放式”产业空间布局。

2.产业发展方向:

(1)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计算机整 机和配套产业、光机电一体化、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意产业、 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努力推进微电子、光通讯、纳米等高新技术产业化。 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打 造以文化、教育培训、金融、旅游、体育、物流、中介服务等产业为主的具有 海淀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四个服务”的能力和城市的活力。

(3)现代农林业。建设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 林业集群。

(4)传统产业。提升服装、家居、包装、食品、印刷等都市型工业水平。 淘汰和禁止发展危及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原材料和能源 消耗高的产业。

3.产业布局:

(1)两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和海淀新区科技创新中心。

(2)四区:东部科技文化产业区、北部城市新区、南部现代服务区和西 部生态休闲旅游区。

东部科教文化产业区是海淀区长期发展形成的产业核心区,主要发展高新 技术研发、创新产业、教育文化业和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强化核心产业区综合 化和新开发产业空间定向化。

北部城市新区是海淀区未来的城市发展新区、新型城市化地区,主要发展 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产业、教育文化业、生态观光休闲业等现代服务业。

南部现代服务区是海淀区城市生活功能核心区、高度城市化地区,主要发 展旅游、高新技术研发、金融等产业和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

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是海淀区的生态屏障。在保护山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主要发展以山水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观光农林业为主的休闲旅游业。

7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三)丰台区

1.产业发展目标:整合区域资源,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建立以高新技术产 业为龙头,以房地产、现代服务、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2.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产业基地为主要 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行业。

(2)全面提升房地产业。继续保持适度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优化房 地产项目开发布局,改善住房供应和市场结构。加快建设大型综合性公建设施, 扩大商务地产开发规模。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宜居小 区,打造地产知名品牌,扩大房地产开发的综合效应。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丽泽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为载体,注重发 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以通信、网络、传媒、广告为主 的信息服务业;以咨询代理、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为主的中介服务业;以银行、 保险、证券为主的金融业。继续推进展览展示、商务会议、教育培训、管理服 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4)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进一步推动服装、汽车、建材、花卉、农产品 等专业市场的发展,建设特色市场群。积极发展宛平明清商业街、花乡花卉街等 特色商业街区。促进西三环、西四环等品牌商业带发展。建设草桥商务商业中心、 分钟寺纺织商贸中心、王佐商务休闲中心等商贸服务中心。大力培育大红门、六 里桥、桥南商圈。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和百货、超市、专卖店等商业业态。 积极发展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和服务。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配 套功能,推进现有物流企业升级,引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图书、冷链、 医药、汽车及零配件、花卉、农产品等专业物流发展为重点,以王佐、五里店、 榆树庄、白盆窑等物流中心和重点大型物流企业为载体,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 代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服务北京、面向全国的西南物流基地。

(5)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版印刷、演出娱乐、古玩交易、工 艺美术、大众传媒等文化产业。挖掘人文资源,开发生态景观,着力提升旅游 业的文化品位。推进世界公园、卢沟桥、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三大景区建设。继 续巩固和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重点开发生态观光、红色旅游、花卉旅游等特色 旅游产品。整合旅游产业,策划旅游线路,加强宣传推介,逐步提高旅游业发

8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展的整体水平。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丰台总部经济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科技总部品牌,增强科技 园区的综合竞争力。以总部基地为核心,将产业基地二期建成国内外大型科 技企业总部聚集地,形成科技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管 理决策中心;将产业基地一期调整成为总部基地配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 地;将产业基地三期建设成为总部经济拓展区,进一步完善总部经济功能。

——大红门服装商贸区。建成以服装服饰为主题,集商贸展示、商务办公、 金融服务、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设计孵化、流行展览展示、服装贸 易流通、信息发布交流”的服装商贸区。

——丽泽商务区。发展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专业会展、文化娱乐、教育 培训等现代服务业。

——河西生态发展区。发展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农业和 生态旅游业。淘汰资源开采型企业,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四)石景山区

1.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 形成“一个科技园区、两个休闲旅游区、三个产业基地、六个商务功能区”的 产业发展新格局。

2.产业布局:

一个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实施差异竞争战略,全力构建特 色产业集聚区,将石景山园建设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文化创意特色园、数字 娱乐示范园。

两个休闲旅游区:东部现代娱乐旅游区和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以石景山 游乐园、北京国际雕塑园、八大处、法海寺、天泰山为核心

三个产业基地: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新兴产业基地, 产业培 育基地。

六个商务功能区:银河商务区,TSM 商务区,北京国际雕塑园地下商务区, 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京燕酒店商务区,京西会展商务区。

3.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区域: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以旅游、娱乐、文化和体育为重点

9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的休闲娱乐产业,依托八大处等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依托石 景山游乐园等现代文化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娱乐业;依托奥运场馆等体育资源, 重点发展体育休闲业。大力发展商务地产,适度发展中高档住宅,从严控制普 通商品房开发,积极培育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金融、信 息、法律和科技服务等产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软件开发、集成电路、移动通讯、 计算机网络等产业,加快在数字娱乐、工业设计、信息安全等创意科技领域树 立特色和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逐步建立起具有石景山特色的高新技术 产业群。

三、城市发展新区

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 该区域的产业主要以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是北京未来经济重心所在。

(一)通州区

1.产业发展目标: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重点推动都市工业 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都市工业为支撑、现代都 市农业有效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以贸易、物流、会展、中介咨询、研发创意 等专业服务项目为内容,依托京津冀交通枢纽优势,发展面向环渤海地区的生 产性专业服务业。

(2)着力培育高端商务服务业。大力支持和引导发展总部经济,适应总部 商务需求,积极支持发展金融服务、研发创意、电子信息、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3)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引进欧洲品牌直销中心等大项目,聚集欧美知 名时尚品牌,发展高标准商业贸易。开发建设包括景观旅游、特色餐饮、健身 娱乐等设施在内的综合性休闲产业。

(4)大力发展都市工业。以都市工业为核心,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北京卷烟厂、家居产业示范园、包装印刷产业示范园等重大项目,引

导发展烟草、家具家装、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包装印刷、工艺美术、新型建

10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材等行业。

(5)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发展电子机 械、激光加工、仪器仪表等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环保设备、环 保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做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与其相关的汽 车电子、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对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扶 持力度,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积极培育新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 先进制造等潜力领域。

(6)积极发展绿色蔬菜、林果花卉、籽种、养殖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 籽种和优质粮种植,养殖业逐步从新城规划范围区域迁出,向周边地区发展。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1)壮大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做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加快开发建 设物流基地,发展现代物流,建成国际化、综合型高端物流产业基地。

(2)加快建设四大园区。重点建设西集工业开发区,加大投资,高标准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宣传,重点招商,高起点谋划园区产业发展,着力引 进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项目,

启动建设包装印刷产业示范园,发展面向区域的包装、印刷、研发、设计 一体化的高端印务产业,不断提高都市工业的技术含量。

加快通州工业开发区南扩区的开发建设,以北京家居产业示范园为龙头, 建设高标准都市工业园。以环保产业园区为载体,支持环保产业研发,扩大环 保产业招商引资,加强技术支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推进永乐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 度,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引导产业聚集,发展新型产业。

(3)着力发展四大产业聚集区。宋庄临空经济聚集区,发展出口加工、 国际贸易、空港物流、高新技术等临空产业,配合商务、旅游、生活服务等产 业,发展临空经济。

台湖产业聚集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展包装印刷、出版发行等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的聚集区。

聚富苑民族工业聚集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亦庄新城的产业优势和有 利的民族扶持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

漷县产业聚集区,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打造都市工业聚集区。

1

1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二)顺义区

1.产业发展目标:引导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方向发展。积极 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内部结 构,重点发展优势行业。

2.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第一产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水资源消耗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打造首 都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优质籽种产业等四大中心。

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 造、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以及设计研发、食品饮料、服装、印刷、包装、 家具等都市型工业。

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物流、会展、金融、房地产、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商 贸餐饮、旅游等,强化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积极引进具有总部职能的物流 结算中心、数据中心和决策中心。

3.产业布局:形成以空港区、中心区为支撑、各镇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 格局。

(1)空港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现代制造业和商务服务等产 业。以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为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航空货 运大通关基地、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 型)、空港物流基地及北京李桥保税中心 为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新国际展览中心、国门商务区为核心,覆盖 后沙峪镇南部、天竺镇东南部和李桥镇西南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2)中心区重点发展综合服务、现代制造等产业。依托林河工业区、汽 车生产基地,涵盖仁和镇和李桥镇部分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注重发展 金融、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积极 培育电子购物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发展;规范引导发展房地产业,做到规模适度, 布局合理;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

(3)高丽营镇、赵全营镇作为空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备用地和航空配 件企业的承接地,拓展临空产业发展空间。杨镇、李遂镇作为现代制造业基地 的辐射拓展区,带动潮白河以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牛栏山、北小营、南彩、 北务等镇,重点发展食品饮料、新型建材、家具、印刷、包装等都市工业、旅 游休闲和农业观光产业。浅山地带各镇重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以体育休闲

1

2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度假为主的旅游业。

4.重点产业群落:

——壮大现代制造业产业群落,重点培育汽车产业集群。以林河工业区和 北京汽车生产基地为核心,以汽车和装备制造两大主体产业为支撑,壮大现代 制造业产业群落。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落,重点培育电子通讯产业集群。吸引高新技术 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向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区和林河工业区集聚,进一 步壮大以通信设备制造和微电子为特色,具有较强研发、设计能力的高新技术 产业群落。

——壮大都市型工业群落,重点培育饮料食品产业集群。整合资源。以燕 京啤酒、顺鑫农业、汇源果汁、光明乳业等强势企业为龙头,以肉制品、乳品、 啤酒、白酒、果汁饮料等为重点,拓展原料供应地和上下游环节,构建覆盖研 发、制造、包装、物流及营销的饮料食品产业链,培育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 高市场占有率和优质服务的饮料食品产业集群。

(三)大兴区

1.产业发展目标:引导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的产 业集聚,带动各产业集聚区及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集群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扩充产业规模,提升经济实力。

2.产业布局:

(1)北部都市产业区。大力发展房地产与建筑业,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 商务会展、影视传媒、现代物流、现代商业等为主的现代都市服务业,以及以 交易结算、投资融资、中介顾问、信息咨询、科技研发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建设大兴新城综合功能区、北京商品大世界、京南物流基地、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周边商务中心区。

(2)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包括动漫设计、出版印刷、影视编播制 作等在内的新媒体产业,挖掘乡俗风情文化,发展现代乡村文化,促进农业观 光和休闲旅游,沿南中轴路延长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建设新媒体产业基 地,发展影视编播制作、数字动漫设计、网络游戏开发等为特色的新媒体产业。

(3)东部现代制造业区。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将核心产业向 周边地区辐射和延伸形成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汽车配套、新材料、精细化工、

1

3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民用安全产品等现代制造业,带动东部产业的提升和发展。重点建设北京采育 经济开发区、安定精细化工基地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配套区,形成京津 塘产业带上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

(4)西部综合产业区。依托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 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乘势带动西部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发展农 产品加工、流通和认证咨询服务业等,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 益。在现有观光、休闲、娱乐业的基础上,发展现代体育、绿色生态观光、民 俗旅游和休闲娱乐业,发展符合首都生态要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建设生 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榆垡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榆垡万亩生态旅 游区、庞各庄西甜瓜基地、永定河生态旅游区。

3.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 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 旅游会展、文化体育、科研孵化、中介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 方物流,形成仓储、配送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特许加盟等新型商业业态。

(2)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精细化工、 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和服装加工、食品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劳 动密集型产业。

(3)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包括新媒体、出版印刷、影视编播制作等 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

(4)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 构筑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4.重点发展的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北京大 兴经济开发区、北京采育经济开发区、北京精细化工基地、北京国际印刷包装产 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榆垡园、青云店 园)、北京大兴轻纺服装产业基地、京南物流基地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配 套区等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加速经济规模扩大和发展。

(四)昌平区

1.产业发展目标及方向: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和先进制造业,提升旅游会展业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加强都市型

1

4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现代农业的建设,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适度发展房地产业。在农村全面退出高耗 粮、高污染的养殖业,退出高耗水、低效益的种植业。

2.产业布局:

一带: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休闲业,实现产 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并辅之其它相关产业。

两轴:西轴(八达岭高速公路昌平段)沿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 制造业、高等教育,辅之其它相关产业。东轴(立汤路)沿线重点发展现代农 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会展业、房地产业,辅之其它相关产业。

一城:在推进昌平新城建设的同时,在现有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 地产业。

多点:各镇中心区和重要产业聚集区按照全区区域功能划分,引导产业合 理布局,挖掘潜力,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专业聚集区。

3.重点发展的产业聚集区: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着力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和国家 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创 造推动发展的新优势。

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建设以北汽福田为支撑的沙河制造业基地,壮大规 模,提高质量,形成首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

旅游会展休闲区。着力发展小汤山及周边地区以温泉疗养及会展为主要方 向的旅游休闲产业,支持九华山庄等企业做大做强。

高等教育基地。着力推进沙河高教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服务产业, 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形成首都高等教育基地之一。

现代物流基地。着力推进中关村国际商城、亚运村汽车新市场和水屯市场 等大型商业中心的建设,形成首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旅游文化度假区。着力保护好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统筹规划周边地区和 北部山区的发展,形成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的知名旅游景区和休闲 度假区。

现代农业基地。着力建设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各类标准化果园, 围绕“科技、绿色、富民”,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形成首都都市型现代 农业基地之一。

1

5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五)房山区

1.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 都市现代农业,淘汰“三高一低”企业,煤矿及非煤矿山企业逐步退出。

2.重点发展产业及区域:

(1)积极发展新型工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产品、新型建材、 加工机械、建筑机械、服装和食品饮料加工业等。

重点发展区域:打造石油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和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 基地,培育石油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现代装备制造业、都市工业和生物工 程与新医药五大产业。建设长沟、窦店、大石窝、琉璃河、周口店、石楼六个 农民就业产业基地。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扶植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提高流通业、 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服务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 文化产业、体育产业、金融业、保险业、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区域:建设良乡物流产业基地,打造青龙湖旅游发展新龙头,建 设好南线亲水生态休闲度假走廊和北线野风奇趣休闲观光走廊,在良乡、长阳、 琉璃河等小清河流域一带开发温泉及水域休闲产品。

(3)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园区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 特色农业、科普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形成磨盘柿、食用菌、豆类、民 俗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奶牛、柴鸡、肉呀、优质梨、干果、蜂产品六大特 色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项目:鑫湖苑、龙门、三渡河、京源绿洲、大宁五个生态观光项 目;北京格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深加工、凯达恒业豆类产业园等六 个加工农业建设项目;北京龙人绿业设施基地、北京神州绿普高标准设施蔬菜 基地、长阳镇设施农业、大石窝镇南河村设施蔬菜基地、果品保鲜设施和尤家 坟食用菌种植基地六个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山区民俗旅游示范村、山区巷道食 用菌栽培、山区柴鸡生态养殖和蜂产业基地四个山区生态富民项目。

四、生态涵养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这个

16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区域由于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山区占辖区面积均在 62%以上,为此,产业 发展以生态友好型产业为主导,该区域是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 的理想空间。

(一)门头沟区

1.产业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为主导, 都市工业、生态农业、文化娱乐等多点支撑的资源节约、生态友好、效益较高 的产业结构。

2.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积极培育都市型工业,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分期分批把达不到市级标准的采矿企业全部关闭。门 城新城规划范围内污染重、耗能高、效益低的传统产业逐步退出。

3.产业布局:门城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和文化 娱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门城新城辐射区,重点 发展都市工业、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生态涵养建设区,重点发展旅游、生态农 业和民俗文化产业。

4.主导产业及其布局: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创意文化、文 艺演出、文物复制品开发等文化产业,打造永定河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现 代流通业,重点形成东部现代都市和西部乡村景点两大流通服务功能区,稳步 发展房地产业。

(2)大力发展旅游业。方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会展商务、 探险探奇、科普教育等特色旅游。布局:以精品景点为基础培育十大旅游板块。

(3)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生态、安全、优质、集 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重点建设六大特色果品生产带为主的生 态农业区。即东山、孟悟为主的京白梨种植带,妙峰山、北岭为主的樱桃种植 带,龙泉雾为主的香白杏种植带,潭柘寺镇、陇驾庄村为主的盖柿种植带,太 子墓、九龙头为主的苹果种植带,边远山区为主的薄皮核桃种植带。

(二)平谷区

1.产业发展目标:实施三产带动,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积极培育临空物 流和临空服务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会议培训和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激活地 产开发市场,逐步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17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2.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

(1)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集约型、精细化、绿色果蔬种植业,推 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开发农业多功能,发展农业休闲采摘业。

布局:在山区、半山区发展精品林果种植,重点发展有机果品基地,围绕 百里观光采摘带建设,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业;平原地区重点发展鲜嫩 绿色蔬菜种植。

(2)工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都 市型工业,同时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和知名品牌的形成。

布局:兴谷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行业,包括韩资企 业园、食品工业园、健康产业孵化基地等。

西部工业带:包括马坊工业区、峪口和马昌营工业集中地。马坊工业区重 点发展对区位条件和物流环境要求高的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 产业和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等都市型工业;峪口重点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机 械加工和纺织服装业;马昌营重点发展电气、保健产品等产业。

东高村文化产业基地:以业已形成的小提琴规模生产为龙头,大力发展乐 器制造业及相关的音乐教育、音乐演出、乐器博览和特色旅游等产业。

乡镇工业集聚区:以解决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为主,重点发展资源和环境 压力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农业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式的就业结构 转换。

(3)旅游业。发展方向:民俗休闲旅游。

布局:重点发展平谷新城会议度假区、金海湖旅游度假区,北山外环带、 北山内环带、浅山百里观光带。

重点建设平谷新城组团、金海湖组团、丫髻山组团、黄松峪地质公园组团、 轩辕台—大峡谷组团、玻璃台组团、峨眉山—北寨组团、东高村组团,使其成 为功能齐全、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各类旅游产品聚集区。

努力拓展城北浅山区组团、马坊组团、熊儿寨组团、将军关组团、北盘山 组团、泃河带组团、西峪水库组团,使其成为平谷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房地产业。发展方向:适度发展中高档社区、会展酒店和旅游度假 设施等外向型休闲房地产业。

布局:在京平高速公路沿线、夏各庄浅山区、高速新城联络线邻近地区、

18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金海湖风景区,重点发展外向型中高档住宅。结合新城南部泃河及新城西部洳 河河道治理,配合城市景观设计,建设生态亲水居住区。结合城中村改造,发 展普通住宅及商用房地产。

(5)物流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具有规模效应、适应平谷区经济发展 需求、能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布局:主要发展位于平谷区西部,京平高速马坊镇出口处的马坊物流园区, 并沿京平高速向东,沿密三路向北适度扩散。

(6)商业。发展方向:实施建设现代新兴商业业态、发展现代商业服务 业、改造提升传统商业。

布局:构建区级商业中心、乡镇商业中心、农村便利商业三级商业市场网 络;推进中心商业区、综合物流园、步行街和十二个重点市场的建设。

(7)老龄社会服务业。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发展面向 首都的老龄社会服务产业。

布局:在平谷城区北部,洳河与西烟路两侧,依山傍水,发展面向中高档 市场的大规模老年生活社区;在洳河同泃河交汇处以东,发展面向高端市场的 养老社区。

(三)怀柔区

1.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努力构建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符合怀柔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体系。

2.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发展区域:

(1)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方向:以发展旅游经济为核心,以会展、 物流业为突破口,以房地产和休闲娱乐、影视教育、文化时尚产业发展为依托,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区域:加强规划引导,加快红螺山市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加紧实 施慕田峪西线延伸工程,积极促进西栅子景区开发,深入推进黄花城景区的建 设与保护,全力打造沿长城旅游带。深挖文化内涵,加快推进红螺文化旅游区、 汤河满族文化旅游一条川的开发建设。

(2)升级壮大第二产业。发展方向:全面加快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电子 与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发展都市型工业,做大

19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做强现有食品饮料、包装印刷业,加快调整优化汽车制造业。

重点发展区域:加快构建以杨雁路为轴心、以雁栖开发区为龙头、以怀柔 东区为依托、设施完备、服务一流的东部工业产业带。

(3)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以资源生态、精品 特色、集约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区域:在西部和北部平原、浅山地区,以实现农业生产、生活、 生态三大功能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涵养的互促互动。

(四)密云县

1.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附加价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 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生态型产业,构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 休闲旅游为特色,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2.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加快发展休闲 旅游业,优化提升商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引导建筑建材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生态农业。主要发展以蔬菜、油料作物和花卉为主的绿色种植业、 以奶牛为主的绿色养殖业和以采摘园、休闲农庄、休闲渔业为主的休闲农业。 重点发展以板栗、仁用杏、苹果和优质梨、李子、葡萄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同时发展以肉鸡、柴蛋鸡、养蜂为主的绿色养殖业。发展精品小杂粮、反季蔬 菜、山野菜和山区药材等高效种植业。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环境友好型工业。重点发展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增值能力强、符合 密云资源环境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绿色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电子 信息和生物医药五个主导产业。

(3)旅游休闲业。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实现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 转变,着重发展五大特色旅游,即会议会展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生态休 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综合度假旅游、休闲体育度假旅游。

(4)服务业。优化提升商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金融保险、电信、 咨询中介、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服 务业。

(5)建筑建材房地产业。大力发展以工程建设为主体的建筑业,鼓励发 展绿色环保建材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适度控制商品房投资规模,提高住宅 档次,推进房地产业由单一住宅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变。

20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3.产业布局:一区两带。

一区即县工业开发区建成区和扩规区,包括十里堡、河南寨、密云镇三个 农民就业产业基地。

两带即白河休闲产业带和潮河科技产业带。白河休闲产业带以溪翁庄镇为 中心,南起潮河、白河汇合口,北至云蒙山,向东辐射冯家峪和不老屯镇。潮 河科技产业带以穆家峪镇为中心,南起潮河、白河汇合口,北至古北口镇,向 东辐射新城子镇。

(五)延庆县

1.产业发展目标:调整优化一产,积极发展二产,大力发展服务经济, 提升扩张三产,强化产业联动,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2.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 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 制药业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现代制造、新型能源、新型建材、旅游工业品加 工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旅游休闲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等。

3.产业布局:一轴一川一环一山。

打造加工制造业(一轴)。以县城为中心,以康庄、沈家营、永宁为节点, 依托八达岭工业开发区、延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永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充分 利用资源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特点,重点发展都市工业。

开发生态农业(一川)。发挥川区乡镇各自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发展适 度规模化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形成以蔬菜、果品、药材、花卉、优质玉米为主 的种植业产业带和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产业带。

建设休闲产业(一环)。以县城为中心,依托北山带、南山带、东部浅山 区和官厅水库东侧生态保护带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发展生态型旅游休闲 产业。

发展生态涵养(一山)。在广大东部山区,更加注重生态涵养和保护,转 移影响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产业,引导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发挥山区

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山水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

(邢志俊 宋亚妮)

21

第二篇: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前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十一五”时期全市重点专项规划,本规划担负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农村产业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中央提出的新阶段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向转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和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为依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历史任务,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非农产业水平,推进村镇规划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体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所指的农村,包括北京市域内的乡镇和村庄。截至2005年底,有185个乡镇,3953个行政村,乡村户数为142.2万户,乡村人口为381.8万人。

本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 第一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十五”时期,北京市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全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农村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要空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日益改善,人民生活富裕程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时期各项计划目标顺利完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框架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

一、发展基础

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城市区域功能定位,实现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区域主导产业正在形成,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培育出一批具有首都特色、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农产品品牌;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绿化隔离带等工程建设,改善了首都生态环境,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观光农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具有多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

农村工业化基础得到加强。工业进入企业集中布局、产业区域定位、积聚效益突出的集约化布局新阶段。实施重组引资战略,使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实现质的飞跃。二次创业成效显著,都市型工业发展加快,规模企业贡献率加大,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非公经济比重提高,郊区二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89.2%。

郊区城镇化带动村镇建设。小城镇迅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重视。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电力设施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及投资环境。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村村通油路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民心工程,提高了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城乡统筹开创协调发展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决策,政府职能部门开始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从产业布局、土地利用、投资建设、就业保障、文教卫生等多方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城市优质要素向农村加快流动,社会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向农村倾斜,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格局已经初步建立。

体制改革创造发展新环境。落实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免征农业税,建立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补贴机制。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实行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小额贷款、银农合作、富民养山及生态林补偿等政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到明显的作用。 增收机制促进农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制定农民就业鼓励政策,建立农民培训机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调整征地补偿政策,改善社会保障措施,形成以区县为主导的非农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加快转移。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4687元增加到2005年7860元,已经接近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专栏1:“十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农业增加值

“十五”计划100亿元,2004年农业增加值初步统计数据为105.93亿元,由于国家调整GDP核算方法,与经济普查相衔接调整为95.5亿元,2005年实际完成97.7亿元。

——郊区

二、三产业比重

“十五”计划87%,实际完成89.2%。

——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比重

“十五”计划58%,实际完成58.5%。

——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十五”计划60%,实际完成>60%。

——郊区城市化率

“十五”计划45%,实际完成>48.1%。

——林木覆盖率

“十五”计划48%,实际完成50.5%。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十五”计划6%,实际完成9.9%。

二、历史机遇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框架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阶段性转变,为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五个统筹”的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开发新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将进一步拓展农村的发展空间。

公共财政等社会投入全面向郊区倾斜,城乡在资源、空间、市场、科技、人才、品牌等多方面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格局的形成,必将使农村面临空前有利的发展环境。

三、面临挑战

“十一五”时期,北京农村发展面临经济全球化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凸显等基本趋势。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制约、制度障碍和基础薄弱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资源环境制约主要是土地、水资源、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约束日趋严峻。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跟资源紧约束的状况和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存在明显反差。保护农业用地与加快城乡发展之间的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占全市用水总量近40%的农业用水将面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限制。此外,农业还面临着入世后国内外优质低价产品的市场压力。

制度障碍主要是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打破,城市带动和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制约着政府、集体、农民和全社会形成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基础薄弱主要是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水平不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有待进一步衔接,农民的生活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处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社会矛盾凸显时期,需要正确认识面临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第二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十一五”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发展的主题,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以创新为动力,抓住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的关键,以改革促发展、促统筹、促和谐,构造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统筹好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为落脚点,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调整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村镇,为“新北京、新奥运”和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原则

(一)城乡统筹。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思路,以突破体制障碍、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区域协调。因地制宜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协调区域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农村、近郊与远郊、平原与山区之间的关系,加快提升农村、远郊、山区等薄弱地区的发展水平,兼顾区域性建设与社区性建设,促进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三)规划先行。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

(四)集约发展。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科技支撑,大力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机制。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机制。通过改革和创新,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六)以人为本。坚持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依靠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建设美好家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平稳较快发展,到2010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达到9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与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初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专栏2: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是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一套衡量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共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18项指标。2005年北京农村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达到86.5%。

与首都经济现代化水平相适应,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加快非农产业发展。远郊区县经济发展保持10%的年增长率,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95%,建立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等多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与首都社会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全面改善农村社会事业状况,建立城乡衔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明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和就业等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与首都城市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全面展开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给排水、治污、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状况,基本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机制、支撑体系和发展模式,农村初步形成新民居、新环境、新设施、新面貌。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奋斗,初步扭转城乡在基础设施、居住质量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差距过大的局面,形成城乡要素相互交流促进、共同繁荣兴旺的制度保证,形成资源节约、技术密集、功能多样、品质安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扩大空间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向提高资源产出效益的内涵式增长转变;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农村居民进入全市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规划和建设逐步铺开,农村地区的居住和服务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构建一批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为到2020年把农村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奠定扎实的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和制度基础。

专栏3:“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主要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6%以上。

远郊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0%以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按产值计算)达到50000元。

——社会进步指标

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保持85%以上。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

——村镇建设指标

*农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85%以上。

污水处理率达到5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生态环境指标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0%。

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1343立方米。

大型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率达到100%。

注:农村居住质量指数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指数中的一项指标。包括农户人均住房面积;钢混、砖木住房比重;引用自来水农户比重;使用清洁能源农户的比重;享有卫生厕所的农户比重;室外道路硬化的农户比重等共6项。2005年北京农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69.8%。

第三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重要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要实现新的突破和延伸。农业的发展,在继续强化生产功能的同时,向突出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方向延伸;非农产业的发展,在继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向重点扩大农民就业的方向延伸;农村的发展,在继续夯实经济基础的同时,向重点加强社会事业、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向延伸;农村的建设,在继续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同时,向兼顾社区性基础设施的方向延伸;政府支持政策的重点,在继续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础上,向推进农村区域发展的方向延伸。

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221行动计划”为抓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实现功能多样化、布局区域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安全化、景观田园化、环境友好化。

专栏4:221行动计划

“221行动计划”是2004年提出的“摸清资源和市场底牌,加强资金支撑和科技支撑,建设市场信息平台”的一项行动计划。221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摸清郊区资源和首都市场两张底牌的基础上,面对市场的新需求和自身资源的优势,开始新一轮更加主动的、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并确定了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撑的范围和领域,“221行动计划的实施也推动了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一)优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按照五个发展圈层规划首都区域农业发展重点。由城区和部分城近郊区组成的城市发展圈,重点发展以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楼宇居室美化及农产品展示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的近郊农业发展圈,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和精品农业;由远郊平原地区及浅山区组成的平原农业发展圈,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农业;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的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加强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发展以唯一性特色农产品培育、山区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将北京周边津、冀部分地区纳入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本着优势互补和区域合作的原则,加强合作,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屏障建设。

(二)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优势,保持生态和品质安全,按照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向多功能和多链条方向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基本农田分等定级管理和动态监测;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改善土壤营养结构,提高农田质量,加大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新增以温室、大棚为主的各种类型农业设施面积20万亩,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加强节水型农业灌溉系统建设,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到95%以上;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快先进实用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农村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农田林网建设,提高农田生态涵盖和生态保护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转。

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与本地资源和功能相适应的优势主导产业带及产品群。立足农业资源条件,创造唯一性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围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尽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快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实现良种更新,保持生猪、奶牛、肉羊、水产、专用玉米、特种瓜菜等良种在全国领先的地位,强化特色良种产业。

加强农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安全农产品生产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个,推进标准化工作由生产领域向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测制度以及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国家和国际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认定与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支持开展名优农产品创建品牌工作。全面加强动物卫生安全体系和植物保护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对各环节的监管,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提升农业公共安全水平。落实《2008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加强奥运食品基地建设,确保2008年奥运会食品安全,本地农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三)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适应城市居民日益增强的崇尚健康、回归自然的理念和对农业的观赏、休闲、文化、景观等需求,适应农民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致富门路的愿望,大力拓展农业的社会生活服务功能。

优化乡村旅游布局。近郊重点发展集生产、示范、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远郊鼓励发展以观光、采摘为主的专业型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融教育、休闲观光和生产于一体的体验型农业;山区重点发展民俗旅游、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发展一批为广大市民游客度假和疗养服务、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的中高档“绿色氧吧”。

改善旅游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结合奥运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地的道路、垃圾污水处理、厕所、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旅游接待服务条件。完善对农户家庭旅游接待服务的规范,制定标准、加强指导、强化监督;开展民俗旅游接待户在接待、烹调、礼仪、卫生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保障能力。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净能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态服务价值。

提高农业生态效益。调整种植业结构,农田逐步实行园艺化管理,减少裸露农田和扬尘;将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荒滩、荒地纳入绿化美化用地规划;加快规模畜禽场粪污治理,提高养殖业排泄物污染治理水平,实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型生产方式;鼓励加工生产和科学使用有机肥,逐步替代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鼓励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促进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加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开展人工种草、植树、哺育幼林和封山育林,改善山区自然植被,进一步提高山区生态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温湿、改良土壤、固碳制氧、消除污染和杀菌净气等生态功能,加快实施山区森林植被建设与恢复、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山区资源开采型企业和污染企业的转移退出机制,加强关闭矿山的复垦和生态修复。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创造条件,为2008年“绿色奥运”提供环境保障。

专栏5: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2005年由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和市农业局等7个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山区重点工程。山区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游科学开发,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和保护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定一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税收优惠,引导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规范发展,使之成为本地主要农产品或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带动60%以上的农户和70%以上主要农产品。

加强农业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种养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认真做好农业普查工作。

突出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在农业生物技术、良种选育技术、动植物疫病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工厂化技术、可持续农业技术、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科技培训工程,倡导涉农科研院所、院校与区县、乡镇开展技术合作,加大农、科、教统筹力度,显著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强化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公益性服务职能,鼓励科技人员、科研推广机构以及经营性服务机构开展有偿服务,逐步建立健全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及时的服务。

坚持农业依法行政。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保护、农机管理法规等为重点,做好法规规章的调研起草,加快农业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完善和落实相关配套法规;推进农业执法行政体制改革,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理顺农业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集中力量对农业生产资料源头进行综合治理,规范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经营行为。

二、提升非农产业发展水平

非农产业的兴旺发达,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是繁荣农村经济的突出任务。要按照符合首都发展方向和适合本地特点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发展产业与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紧密结合。努力转变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完善产业和区域布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通过加快农村发展来落实“强化郊区”的要求。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围绕首都各重要功能,发展服务型、生态型产业,加强绿地等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新区,以工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为依托,发展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在生态涵养发展区,转移影响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产业,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主动适应与配合全市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联合发展的新路。在为城市产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并充分利用其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的潜能,较大规模地、超前性地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和安置服务。

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以新城、重点镇等城镇为主要聚集区,在区县范围内实行统筹和集中布局,重点发育产业集群,扩张总量,促进集聚,优化结构,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就业容纳能力。

放手发展中小型工商和服务业企业。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以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主要目标,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在工业化地区的村镇预留工商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在生态建设地区的村镇预留服务业发展空间。

(二)加快农村工业发展。本着“整合资源、改造提高”的方针,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着重发展利用郊区农产品,增值幅度大,有较高科技含量,能够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加工项目。扶植市场潜力大,品牌知名度高,科技研发能力强,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支持创建自主特色名牌。

都市型工业优先发展利用郊区农产品原料及服务于人民生活的食品工业,优先发展利用人才、科技等优势及现有生产条件的时装工业,优先发展服务于城市功能的高档次、高水平、高质量、高科技的印刷包装工业,优先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劳动技术密集的项目。重点支持有利于山区提高就业能力的项目。

现代制造业重点发展适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企业和产品知名度高、资源消耗少、有利于增加就业的项目。鼓励外来企业参与对农村现有企业的升级与改造。

(三)重点发展农村服务业。旅游业要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集中开发一批旅游景点和特色项目。全面整合现有观光农业项目,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加强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搞好配套设施,提升文化品位,建设一流的旅游度假区。开发度假、运动、会展、体验等旅游产品,发展时尚休闲旅游。以自然景点、景观、教育基地为主,以吃、住、行、游、娱、购、教为主要内容,开展民俗游、风景游、红色游、知识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实行农户分散接待与集中接待相结合,提升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物流业要与绿化隔离地区、新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特色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已形成一定规模、可带动周边地区销售和加工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建设以商品集散地为中心,以区域优势为依托的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入市交易,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农产品代理商、批发商和配送企业;改进交易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交易和电子商务。

农村生活服务业要围绕乡镇建设,引导创办各种便民利民企业,重点发展商业、卫生、再生资源回收、文化、图书、老年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城乡联营的便利店、餐饮、农村超市商业网点。

(四)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乡镇企业深化产业、产品、组织、资本、布局等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升级。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与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相结合,提升一产,优化二产,拓展三产。引导企业发展外向型和区域型经济,完善自主开发技术产品和市场的能力,形成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鼓励和支持企业产品出口,发展自营出口。对资源型企业转型予以必要的支持。

调整组织结构。鼓励农民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逐步形成大、中、小型企业优势互补,龙头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有机结合。

调整资本结构。加快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改组的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为纽带,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多种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提高资产质量,建立国际资本、企业资本、民间资本的对接平台。

调整布局结构。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企业在小城镇经济区域内适当集中,形成布局结构合理、功能设施配套、集聚效应明显、优势特色突出的格局。对集中发展并形成“块状经济”的企业,在开办、用地、税费缴纳、信贷、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充分挖掘潜力,整合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单位土地产出效益。

三、推进村镇规划建设

以改进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改善村容村貌为出发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村镇规划建设,紧密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到“十一五”末,使农村面貌有明显改观,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一)抓紧做好村镇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启动乡镇域和村庄规划,做好乡村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等专项规划。要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高度进行规划设计,安排好生活与产业的发展,使规划符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保持乡村风貌、营造文明村风、适应城乡居民休闲的需要。注意保护农村历史文化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村庄要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深度的村镇规划。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促进适当集中紧凑,使中心村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环境整洁、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生活便利、群众安居乐业的农村新型社区。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和倾斜。按照村镇规划建设标准,以提高生活安全质量为主线,逐步配套搞好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能源清洁、环境美化、防灾减灾、信息畅通等问题。

交通先行。形成内外衔接、方便快捷、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改善乡村公路网络,改善村内主干道。加快建设旅游道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十一五”末,实现所有平原区重点镇与高速公路相联结,行政村通油路,自然村主干道路路面硬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路网系统。

建立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实施农民安全饮水工程,通过新城自来水管网扩户覆盖,乡镇新建集中供水、联村或单村供水,提高水源保证率。改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逐步更换老化设施。到2010年,农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要求,平原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提高农民节约用水意识,逐步实现计划用水、定额管理、适当收费,从多方面节约农村生产和生活用水。

逐步完善供电供气体系,优化能源结构,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完善城乡供电网络,逐步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新能源的生产消费比重。依托通讯管线、基站等设施建设,形成高标准的城乡通讯网络体系。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工程,做好区县燃气管网建设工作,并逐步向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所在地延伸。鼓励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和沼气等生物质能。

健全基层环卫机构。实现乡镇有专职环卫队伍,村村有专门环卫人员,提高乡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的水平。生活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限制工业垃圾和建筑渣土进入生活垃圾,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系统。各类环卫设施要合理布局、做到隐蔽、美观和园林化。

建立乡村水环境保护体系。加强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提高乡村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小城镇排水体系建设。到2010年,3200平方公里的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防护区污染得到初步治理。提高农村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选择和推广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净化效果高的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并为污水处理工艺升级留有余地。继续鼓励乡村改厕,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户厕)基本普及。加强雨水资源化和再生水利用。

加强农村防灾体系建设。做好农村安全隐患调查,健全乡村公共消防设施。抓紧农村防洪体系建设,逐步健全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健全市、区县、乡镇、村及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等各级各类信息服务机构,研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信息化产品,推动信息入户;开发适合农村的农业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市场信息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积极发展以农村远程教育为主导的信息化培训体系。

(三)全面整治农村环境。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2008年以前,配合奥运会的举办,在农村普遍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村庄整治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防止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推进。村庄整治的重点,是对垃圾、污水、厕所、道路进行四位一体的整治。通过农村环境治理,初步实现垃圾清理有序化、污水无害化、厕所卫生化,初步建立农村环境管理的运行机制和乡级专职环卫队伍,整合与完善村镇的各种活动设施,为创建和谐村镇创造条件。

(四)积极推进旧村改造。旧村改造是根本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形式。旧村改造要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发展生产,为旧村改造创造条件。对全市不同类型的村庄要实行分类指导,多数村庄进行环境整治,达到整齐、干净、美观的效果;部分村庄以加强内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实现村庄整理;少数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庄,可开展高水平的旧村改造,按照“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民居和设施的改造建设,提高房屋质量和防灾性能。“十一五”时期,再有一批村庄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新村,再有一批村庄按照规划启动新村建设,再有较大一批村庄搞好现代化新村规划。

(五)继续加强中心镇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适当归并、重新整合和强化产业依托,基本建成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具有较强辐射力的重点镇,使之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明显增强,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功能强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村镇为主题,解决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形成民主制度健全,社会秩序良好,基本社保均衡,公共服务完善,生活环境舒适,邻里互助友爱的新型农村社区,培养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农村各项工作都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按照“转移农民、保障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原则,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培训、就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户籍、就业、保障联动机制,使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考虑到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群体收入的不平衡性,要特别关注那些低收入和困难群众的疾苦,在扶助政策上予以必要的倾斜。

(二)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按照“分层次、广覆盖、应保尽保、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解决农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入手,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体系完整、制度统

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等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农村社会救助体制,有效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初步实现农民可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三)基本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也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关键所在。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摆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相适应,结构合理、灵活开放、机会均等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免收杂费、书本费,对困难学生实行食宿补贴。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组织优秀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加快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制定特困学生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扶助措施,形成不同教育阶段采取不同方法的教育救助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按照首都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范围和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标,提高劳动者技能,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提高农民扩大生产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要加大对农村妇女、大龄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员等农村弱势群体的培训工作,为其学习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四)突出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农村卫生机构经费和建设资金,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到2010年,建立起适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满足农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农村社区服务站和标准化卫生室的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促进健康公平。

(五)加强农村科技、文化、体育工作。建立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调整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对执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财政要保证经费。创新农业科技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开展农业科研和推广活动,实现农业科技工作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以及娱乐场馆建设,消除社区文化中心、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空白点。丰富广播电视“三农”节目,增加农村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数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质量,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实现所有行政村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大力开展健康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坚持文化下乡等措施,依托农村文化资源,以城带乡,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六)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创新村镇社区管理。农村社区建设要运用现代社区管理理念,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把村镇社区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移民扶贫和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发展村民自治、创建自治型社区结合起来,与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建村民自治模范村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社区互助互济活动,引导农村逐步形成新型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努力把村镇社区建设成为各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村镇社区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在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等方面,着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的工作保障机制。建立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实现公共资源公平配置,提高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正;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形成农村自身健康发展机制和矛盾自我排解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社会管理和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工作条件,增强城乡基层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

第四部分“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十一五”时期要把农业发展放在全市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进步放在全市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加强领导,做好制度、政策、工程等多方面的保障。

一、制度创新

以突破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和为主题,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机制。

(一)大力完善农业经营组织制度。通过制定地方法规、加大财政扶持、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加强指导与管理等措施,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确立其合法地位,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带动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二)加快推进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方向,将现行的集体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改革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共有产权制度。“十一五”期间完成10个乡和300个村以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使用的改革。

(三)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为重点,初步建立起全覆盖的、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扩大受益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市、区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参保农民进行补贴,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维护农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建立完善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接轨的相关政策,满足近郊城乡结合部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四)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在全面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财政供给体制和公共产品投入供给机制,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把乡镇政府的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乡级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村级开支,搞好“一事一议”。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促进村级经济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撤村建居试点工作,农民实现“农转非”,纳入城镇社保体系,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进行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改造,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费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任务,转交区县政府承担。

(五)建立稳定、健全、高效的支农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在保证投入依法增长的基础上,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按照区县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能力。引导各金融机构制定支持“三农”的措施,加大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建立产业风险规避机制,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农村信用制度。探索对生态或资源保护地区人口、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机制。

(六)努力构建协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建设要实行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并进,逐步形成政府、集体、农民和社会共建的协作机制,健全村镇建设规范,实现依法建设、依法治村。在“十一五”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中,本着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性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的精神,由全市统筹建设饮水、节水、交通、教育、医疗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布局和结构,重点建设一批区域型基础设施;由区(县)统筹、市一级转移支付乡村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先点后面、按不同类型、分期分批辅导,有重点地搞好乡村的污水、垃圾、供气(热)、防灾、绿化等社区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村、乡镇、区县各负其责的垃圾管理体制,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置结合的污水处置管理体系。建立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正常持续运行的有效机制。

二、政策引导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发展政策引导机制。在落实农村基本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在放活农村政策,搞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与重新组合,推动城区优质资源向郊区农村流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一)投资政策。确保增加农村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管理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支持力度。以银农合作为切入点,形成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的联动机制,形成社会资本引导机制。增加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融资,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鼓励扩大农民投入。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农民的就业、教育、培训、保障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加直接补贴,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对农村环境维护费用的补偿机制,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与发展任务较重的重点功能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引导更多的国外资金和国内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发展和建设。

(二)土地政策。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责任制度。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在严格保护耕地、稳定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建设用地置换制度,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置换及建筑指标等流转的途径。完善旧村改造的用地周转、用地取得方式、新建房屋土地产权、改造节余土地使用方式及收益分配等政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农村发展提供有效空间。完善农民宅基地与房产制度。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标准,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探索建立征用农村土地出后,土地出让收益的返还制度,形成农民在开发中长期享受土地收益的长效机制。

(三)就业政策。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形成稳定收入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培训、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明确职责,加大转移农民就业工作力度,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新增就业岗位,要为农民创造机会。要在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完善乡镇村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强化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根据当前农村劳动力以在本地区就业为主、以乡镇企业就业为主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特点,积极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鼓励并支持镇域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将城镇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扩大到农村转移劳动力,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创业发展项目,加强针对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在加强近期就业培训的同时,展开适应全市主导产业就业条件的超前性培训;实行农村转移就业免费培训服务政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补助经费标准等。

(四)科技政策。把城乡统筹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加大倾斜力度,推进首都科技优势进入农村建设主战场。全面整合首都农业科技资源,建立以市属院所及中央在京科研机构为核心,以科技型支柱企业为龙头,以新型推广服务组织为基础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农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为着眼点,兼顾政府推广机构、高校院所服务实体、农业企业或科技中介公司三类推广组织的协同发展。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及资源化。加强农民科技素质培训,提高农民接受科技和利用科技的综合能力。“十一五”期间,农村科技将重点支持良种更新换代、特色农产品开发、实用农业技术推广等工程,围绕区域特色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创造品牌效应;重点支持节水型技术、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生物能源、工厂化设施的研发应用;重点支持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改厕等先进实用技术与管理措施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建设节能型农民住宅;重点支持加大科技人才体系建设,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基层科技人员待遇,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定向培养村镇建设专业人才;通过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和实施主题计划、涌泉行动、引擎行动等促使科技要素向农村汇集。

专栏6:主题计划、涌泉行动和引擎行动

主题计划是指2005年市科委提出的八大科技主题计划。2005年,在全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市科委启动实施了以经济社会目标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领域为支撑的“科技工作主题计划”(简称“主题计划”)。实施主题计划的实质,是调整政府科技管理模式和科技计划体系的重心,实现由技术导向的科技管理方法向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的科技管理方法的根本性转变。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是其中之一。实施主题计划的原则是“需求导向、主题引领、汇聚资源、领域支撑”。

涌泉行动是市科委提出为支持郊区县经济发展的系列项目计划方案。“涌泉行动”的核心是促进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城区创新要素和成果向郊区县强力辐射,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引擎行动是市科委提出为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系列项目工程计划方案。“引擎行动”的核心是,力促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

(五)区域政策。按照不同区域功能定位,逐步完善不同农村地区的区域政策。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着重解决产业、就业、社区等转型过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和改进社区管理及外来人口管理等问题。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维护城市绿色空间。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托新城和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要鼓励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涵养,加强水源地保护,对于生态修复与建设过程中环境友好型产业、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要予以重点支持,建立并完善水资源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保与农民增收。

三、落实工程

围绕“十一五”时期农村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适当集中力量,落实资金和技术,由政府投入引导和带动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设计、机制创新与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工程:一是都市型农业现代化工程,包括设施农业建设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工程、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食用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工程等;二是繁荣农村产业建设工程,包括农村劳动就业基地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工程、乡村旅游建设等工程;三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包括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旧村改造等工程;四是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山区生态涵养建设工程、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山区生态搬迁工程、山区“十百千”农民致富等工程;五是农村信息化工程,包括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农村管理信息化应用等工程;六是新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包括农村就业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农村科技实用技术推广等工程。要通过农业、农村和农民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切实带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专栏7:山区“十百千”农民致富工程

山区“十百千”农民致富工程是指在七个山区区县通过选择100个相对落后的山区村,由市牵头抓10个,区县牵头抓90个,培育发展1000个骨干户,根据“221”行动计划的要求,围绕农民增收,在市及区县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规划整合政策、聚集力量,实现百村较快发展。并通过运用典型带动的方式,使百村发展带动周边村、农户的发展。

四、加强领导

实现“十一五”时期农村发展目标,反映了首都现代化建设对农村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代表了郊区农村和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创业。要改进领导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提高执政能力,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搞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和协调。

建立统筹城乡的协调机制。农村工作部门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综合经济部门、各项事业的业务主管部门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各部门都要在农村找到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的结合点和事业发展的支撑点,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农村工作的合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第三篇:科技北京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综合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 录

一、回顾与评价 ........................................... 1

二、机遇与挑战 ........................................... 5

(一)世界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创新突破 ......................... 5

(二)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 ........................... 5

(三)北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 ..................... 6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7

(一)指导思想 .................................................. 7

(二)基本原则 .................................................. 7

(三)发展目标 .................................................. 8

四、实施全面对接工程,大幅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 9

(一)以全面对接为重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 10

(二)以国家计划为依托,增强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储备 .............. 11

(三)以优化机制为根本,全面吸收利用中央科技资源 ................ 11

五、推进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12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13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13 2.生物医药产业 ............................................................................................................. 15 3.新能源产业 ................................................................................................................. 17 4.节能环保产业 ............................................................................................................. 18 5.新能源汽车产业 ......................................................................................................... 19 6.新材料产业 ................................................................................................................. 20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22 8.航空航天产业 ............................................................................................................. 24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 25

1.科技服务业 ................................................................................................................. 25 2.信息服务业 ................................................................................................................. 27

I

3.文化创意产业 ............................................................................................................. 28

(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促进现代农业高端发展 .............. 29

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 ..................................................................................... 30 2.农业高端产业培育 ..................................................................................................... 30 3.先导技术研发示范 ..................................................................................................... 31 4.农业产业链构建升级 ................................................................................................. 32

六、强化科技支撑民生工程,推动科技成果惠及人民 .......... 32

(一)支撑首都文化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 33

1.提升文化事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 33 2.科教融合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 33 3.推动文化领域科技成果加快应用 ............................................................................. 34

(二)强化食品安全与医疗健康科技保障 ............................ 34

1.食品安全检测与保障体系构建 ................................................................................. 34 2.疾病关键技术研发与适宜技术研究 ......................................................................... 35 3.重大疾病公共服务平台搭建 ..................................................................................... 35 4.重大传染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 ............................................................................. 35

(三)推广城乡建设与管理科技创新成果 ............................ 36

1.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 ................................................................................................. 36 2.科技交通系统建设 ..................................................................................................... 37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38 4.新农村建设 ................................................................................................................. 39

(四)推进低碳城市与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 40

1.低碳城市建设 ............................................................................................................. 40 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 41 3.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 42 4.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 43

(五)完善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体系 ............................ 43

1.社会安全与风险防范技术 ......................................................................................... 44 2.安全生产防护与监控技术 ......................................................................................... 44 3.自然灾害预测与防御技术 ......................................................................................... 44

II

七、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 45

(一)深入推进政策机制创新和改革试点 ............................ 45

1.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中关村新的先行先试政策 ..................................................... 45 2.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工作力度 ..................................................................... 46

(二)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46

1.健全科技成果的发现、评价、筛选和转化机制 ..................................................... 46 2.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 47

(三)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 ................................... 47

1.大力聚集拔尖领军人才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 47 2.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和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48

(四)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 .......................... 48

1.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 ............................................................................................. 48 2.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 ................................................................................................. 48

(五)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 ................................ 49

1.全面推动“十百千工程” ......................................................................................... 49 2.深入实施“瞪羚计划” ............................................................................................. 49

(六)促进高端产业布局优化 ..................................... 50

1.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跨越发展 ............................................................................. 50 2.统筹规划示范区产业空间布局 ................................................................................. 50

(七)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 50

1.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 50 2.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 50 3.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环境 ............................................................................................. 51

(八)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 51

1.充分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 51 2.拓宽国际化发展渠道 ................................................................................................. 52

八、保障措施 ............................................ 52

(一)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 52

1.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 ..................................................................................... 52

III

2.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 53 3.完善人才共享、流动、激励机制 ............................................................................. 54

(二)促进科技资源整合 ......................................... 54

1.发挥科技政策引导作用,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54 2.统筹使用财政科技经费,完善多元化投入体系 ..................................................... 54 3.发挥创新联盟作用,凝聚各类创新资源 ................................................................. 55 4.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模式”,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 56

(三)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 57

1.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57 2.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 57 3.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 58 4.加强首都经济圈创新联动 ......................................................................................... 58

(四)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 58

1.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 ................................................................................................. 58 2.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 59 3.加强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建设 ............................................................................. 59 4.深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 60

(五)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 60

1.建设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 ......................................................................................... 60 2.培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60 3.创新海外智力资源利用机制 ..................................................................................... 61 4.增强承接国际技术转移能力 ..................................................................................... 61

(六)营造创新软环境 ........................................... 61

1.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 ................................................................................................. 61 2.加强科研诚信及创新方法推广 ................................................................................. 62 3.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 62

IV

“科技北京”建设是北京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北京”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北京”对“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支撑作用,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文件精神,在《“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回顾与评价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落实《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和《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确立的“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已顺利完成。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化与中央单位的合作,推动大批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在京单位全面对接11个民口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承担重大专项项目近1200个,占全国的40%,申请中央财政经费235亿元,占全国的45%。子午工程等6个重大基础设施在京投资21.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6.3%。北京全社会研发(R&D)经费从

“十五”末年的379.5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758亿元,年均增速14.8%。2010年北京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一。全市专利申请量从“十五”末年的22572件增至2010年的57296件,年均增长20.5%;专利授权量从10100件增至33511件,年均增长27.1%;2006-2010年,北京地区共有37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的23.5%;技术市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和推动力量,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从“十五”末年的434.4亿元增至2010年的1579.5亿元,年均增长29.5%,占全国的40.4%。

科技突破和成果产业化对产业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标准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研制成功印证了我市在该领域的国际前沿地位;闪联、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TD-SCDMA)等标准的制定以及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带动了信息产业的结构升级;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和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等一批新产品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有望催生新产业。与科技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从“十五”末年的1573.3亿元增至2010年的3021.6亿元,年均增长14.0%,

11科技服务业主要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的M门类中的7

5、7

6、7

7、78四个大类,分别是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地质勘查业。

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21.9%,在形成消费和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和服务主导型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效支撑了首都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对我市重大活动、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通过实施“科技奥运行动计划”,促进了关键技术推广转化,保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批先进技术在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中得到实际应用;城市交通和污水处理等民生领域的技术与装备成功得以转化和产业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首都文化发展的整体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显著。落实北京市与九个国防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太阳能光伏、先进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方面,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储备和重大科技成果。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关村企业实现总收入从“十五”末年的4872.9亿元增至2010年的1.59万亿元,年均增长26.8%。截至2010年底,累计350家单位参加股权激励试点,13家中央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81家中关村企业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175家,融资额超过1600亿元,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32家中关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步形成了“中关

村板块”。161家单位的252个科技项目开展间接费用试点。累计认定1632家单位的4566项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累计签约10批共612个示范项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累计84.5亿元。中关村示范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

全社会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实施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关村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等200余项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逾6500家,接近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引导423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价值约110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70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探索出促进首都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100余家产业技术联盟在联合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创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多种产学研联盟协同发展,集成创新的生动局面。聚集了18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占全国的30%以上。积极推广“2810”科普品牌活动,全市公众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22北京模式:北京市科委与中央在京单位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科技资源,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作为核心运营载体,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促进首都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科技资源共享“北京模式”。

二、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步入攻坚阶段,北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首都科技发展正值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创新突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气候变暖及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催生着新一轮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当前,国家综合国力和首都城市影响力整体提升,使全球资源更加关注中国、关注北京,为我们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北京必须高度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资源,着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强以科技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

经过“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北京作为全国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有责任、有条件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在积极服务和配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升自身持续创新能力;在深入开

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加快探索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三)北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 2009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进入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建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核心区海淀区随后成为科技部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新形势下,“科技北京”建设面临着以创新发展驱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使命,进入了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必须大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探索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创新带动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首都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国际、国内和北京市的新形势为“十二五”科技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服务和用好中央科技资源,提升我市持续创新能力;迫切需要进一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创业活力;迫切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迫切需要进一步以人才激励为核心,突破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有效彰显科技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科 6

技成果广泛惠及民生,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促进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主线,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统筹各类科技资源为抓手,以发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用为关键,着力服务和利用好中央科技资源,促进首都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强化首都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着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使首都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全面支撑“人文北京”、“绿色北京”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与支撑首都发展相结合。北京的科技发展既要服务于国家战略,为国家的整体发展服务,又要紧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为北京市的发展提供支撑。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更好地整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要素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成果突破与产业化相结合。要关注从成果孕育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链条,既要促进科技成果的创新突破,又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围绕高新技术源头前瞻性地提出研发方向、围绕中间环节组织应用示范、围绕市场推动新产品推广和产业化,引领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科技创新有赖于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科技创新。要在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注重消除创新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活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推动首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服务和利用中央资源的水平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国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制一批先进技术标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对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的支撑效果突显;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持续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组织迅速发展,对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作用明显;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科技北京”发展建设的主要指标是: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于5.5% ——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450亿元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10人年

——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超过2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达到8件左右,每万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0.55件

——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左右

——技术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向全国辐射与扩散能力显著提高

——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总额超过3500亿元

——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300家左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200家左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累计新建30家左右产业技术创新示范战略联盟

——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超过300户 ——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超过12%

43四、实施全面对接工程,大幅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3PCT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的简写,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即在一个专利局(受理局)提出的一件专利申请(国际申请),申请人在其申请中(指定)的每一个PCT成员国都有效,从而避免了在几个国家申请专利,在每一个国家都要重复申请和审查。 4指全市常住人口。

围绕国家和首都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中央在京科技资源优势,有效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断优化央地科研与产业资源的对接机制,大幅提升首都持续创新能力。

(一)以全面对接为重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密切配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战略部署,保障重大专项在京工作的顺利实施。鼓励和支持在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承接重大专项项目,探索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承担重大专项课题的成果转化机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实现一批重大专项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集聚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协助做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成果转化服务,加快推进蛋白质科学研究、航空遥感系统、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子午工程、农业生物安全研究等设施建设,发展一批高水平的综合科学中心,围绕资源开放共享进行制度建设和试点推动。

对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北京市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及相关领域重大需求,特别是重点推进的绿色印刷、中低速磁悬浮、航空遥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积极组织央地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不断扩大示范推广范围。

(二)以国家计划为依托,增强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储备

对接基础科学研究项目,提升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利用好北京地区科技、教育资源禀赋的优势,鼓励市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中央单位开展长期、广泛、灵活多样的研究合作,重点围绕农业、信息、能源、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制造与工程等科学领域,联合承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增强科研后备力量和科技成果储备。

对接高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公益技术项目,积累一批战略性、前沿性的尖端技术储备。鼓励市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主动争取与中央单位开展项目合作,重点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超级计算、云计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承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等计划项目。

(三)以优化机制为根本,全面吸收利用中央科技资源 构建并完善央地科研及产业资源对接机制。依托在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探索央地科技和产业人才联合培养的新 11

机制。进一步完善“部市会商”工作机制,促进双向互动。通过高峰论坛、要素对接等活动,形成央地共同“挖掘、策划、遴选”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和成果的工作机制。深化中科院和北京的“院市合作”,加大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等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示范作用。支持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与市属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资源信息与成果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工作会商等机制。

鼓励中央和市属单位联合建设国家级研发基地。以纳米科技、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领域为重点,支持市属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中央单位开展合作,联合组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鼓励和吸引中央企业在京设立技术研发中心。

推动首都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加大关键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和共享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5五、推进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2011年4月1日,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签署《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建立了部市工作会商制度(简称“部市会商”)。该议定书确定了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同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加快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开放条件下的创新型示范城市等五方面会商内容,以及成立“部市合作委员会”等会商机制。“部市会商”对于推动北京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要求,统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促进“全链条贯通、全要素组合、全主体参与”,引领打造“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两个品牌。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创制为切入点,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其战略导向性、全局带动性和内源驱动性作用,强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对接“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研究,形成新型物联网传感器、面向应用的软件、长期演进技术(LTE)核心芯片、高速光接入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提升北京电子信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1)开展物联网关键技术、标准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研发海量数据处理、无线传输组网、信息安全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参与国家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研制高性能感知材料与传感设备、传感网核心芯片等物联网核心产品; 13

形成城市应急、安检、物流、智能家庭、储备物资等物联网典型应用解决方案。

(2)开展面向应用的软件与云计算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

重点研发面向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海量数据智能化搜索、超大规模并行计算、虚拟化、服务计算、安全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内容软件和各类云计算通用支撑平台等;形成系统集成和应用的解决方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3)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标准研发并推进产业化

开展LTE/4G标准体系建设;研发LTE/4G终端、芯片、系统设备等,并推进产业化;突破超大容量超高速光纤接入网核心芯片技术,研发光纤与无线通信相融合的综合接入控制关键技术;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物联网、未来互联网及异构网络融合试验平台和产业示范基地。

(4)开展新一代数字电视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研究新一代数字电视传输和信源技术,制订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研究交互数字电视全业务支撑平台、有线数字电视多功能综合业务运营支撑体系、数字电视中间件、运营

传输网络架构等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制三网融合接收终端、数字电视双向一体机等核心产品;研发移动视频广播中的系统控制运营软件并形成相关设备;建设大尺寸、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电视基地;研究新一代数字电视显示技术。

(5)开展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研发300-450mm晶圆的45-32nm工艺技术节点产业化设备;研制45-32nm刻蚀、物理气相沉积(P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清洗设备、测试设备等平板显示关键装备;开发下一代超高精度双核技术多气体数字化质量流量计产品;研制磁悬浮分子泵、光刻机等,推动以离子注入机、刻蚀机、超薄膜生长设备、清洗设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设备跨越式发展;鼓励封装和测试企业研发新型技术,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2.生物医药产业

加快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突破医药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创新医药产品,搭建医药创新支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北京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大型优势企业与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相结合,实现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

(1)加大生物工程产出

推动生物工程创新产品的实用化和产业化,重点研制用于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医用活性多肽、蛋白质或靶向生物制品;研制用于防治肝炎、手足病等传染病的新型疫苗;研制抗CD2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展生物芯片、基因组测序等技术的研发和服务;搭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平台;促进常见多发病通用名药物的产业化。

(2)加快创新医药品种研发

针对首都重大疾病防治需求,重点研发抗肿瘤蛋白质药物等具有重要医疗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加快推进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加快申报新药证书;建设符合国家优良制造标准(GMP)的原料车间和制剂车间,推动科研成果尽快上市;推动植/介入等高值耗材、影像监护设备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

(3)突破医药生产关键技术

重点开展化学仿制药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合成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中药大蜜丸工程化、自动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中药关键技术研究;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开发等生物药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口服制剂生产线及缓控释新型制剂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医用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磁共振成像(PET-MRI)、高排计算机扫描技术(CT)、治疗帕金森病国产脑起搏器等医疗设备的关键

技术攻关及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制。

(4)加强医药孵化和产业基地建设

强化大兴和亦庄的“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搭建高通量DNA测序平台、实验动物与模型动物平台等创新支撑公共服务平台或服务体系,逐步达到与国际接轨或互认;建成抗体药物表达纯化、非晶硅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生产等国际先进水平的“代工线”,实现创新成果孵化和产品规模化功能;推动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中央资源以及国内外优秀医药企业和品种落户基地。

3.新能源产业

围绕太阳能、风能高端产品和核心装备,培育龙头企业,把北京建设成为新能源研发中心、示范中心、高端制造中心。

(1)研发太阳电池制造核心装备技术

重点开展大尺寸(大型)晶硅生长炉、高效晶硅提纯炉、铸锭炉等硅材料与硅片加工制造设备及相关工艺研发,链式清洗机、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及新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太阳电池制造用核心装备及相关工艺研究,以及大规模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整线集成技术研发。

(2)开发高效太阳电池产品及应用集成技术 重点开展大尺寸、高效的薄膜太阳电池、新型高效晶硅太阳电池、聚光太阳电池技术及关键材料研发,大功率高效

逆变器系统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电站集成技术研究等。

(3)研发风电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重点开展新型电网友好型及大功率风电整机制造、安装技术研发,大型变流器、叶片、发电机、机组电控、风场监控系统等风电核心部件及控制技术研究,以及海上风电施工装备核心技术和成套施工技术研发等,建设永磁风电基地。

(4)研发储能系统制造及应用技术

重点开展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的储能用关键材料与储能系统制造技术研究,电力转换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等大容量储能系统并网技术研究;进一步研发超高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与监测关键技术;开展智能电网分布式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4.节能环保产业

在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交通节能以及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集成技术。

(1)开展核心节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发展节能型通用装备及耗能领域关键成套设备制造产业,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系统节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开展中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攻关与规模化生产,推进规模化低谷电蓄能关键设备产业化;开展稀土电机及高效水泵、风机、换热器、LED等节能型通用设备开发,

开展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吸收式换热的余热回收专用机组批量生产;推动节能管控中心大规模应用及产业化。

(2)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产业

推动水污染治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规模化生产,加快膜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开展环境监测、机动车尾气净化及室内空气净化设备、高效高品质的烟气净化设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系列化、标准化,提高生产能力;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解决方案,带动垃圾处理设备、垃圾转运设备的成套化生产。

5.新能源汽车产业

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实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实现我市纯电动汽车的自主化研发、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

(1)推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与配套生产

重点研发高功率型和高能量型动力电池材料关键技术、动力电池组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生产与回收工艺等,建设动力电池测试平台;攻克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等关键技术,完善电机驱动系统测试试验平台,建设电机驱动系统产业化生产基地。

(2)推进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攻关 攻克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电驱动系统、车身和底盘、整车匹配与集成等关键技术难关,建设纯电动汽车整车测试试验平台和生产基地;开发基于萨博平台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及迷迪纯电动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制订高压电力系统安全和抗电磁干扰等技术标准,形成纯电动汽车体系标准。

(3)推进充电机等充电设施研发与电动汽车示范应用推广

研发充电机电源模块等关键技术,开发满足不同车型系列的车载及场站充电机产品,实现模块化开发、产业化生产;重点研发电池全生命周期电子标签、电能计量等关键技术,建立充电站综合监控和调度管理系统;开展车用电池梯次利用等扩展功能研究,优化充电模式,推进网络化、智能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建设。

6.新材料产业

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化工、高性能金属等新材料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面推动首都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巩固北京在国内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1)开展电子信息材料与核心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碳化硅材料及其晶片、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锌铝(AZO)

透明导电玻璃等半导体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面向背光源、通用照明等应用领域的高亮度、大功率新型LED芯片制造技术,并形成相关LED外延片、LED芯片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开展LED芯片制造用大容量多托盘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设备(MOCVD),形成稳定的批量生产能力,实现MOCVD设备的国产化;开展高温超导滤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2)推进绿色印刷材料与核心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基于纳米技术的超亲水板材、纳米复合转印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高精度绿色制版系统,实现绿色制版技术在京产业化;突破环保型印刷版基制造技术,开发紫外光固化(UV)油墨、水性油墨等系列绿色油墨产业化关键技术,完成新一代数字喷墨印刷机的研制,攻克单张纸对开多色平版印刷机制造技术,进一步完善绿色印刷产业链,打造首都绿色印刷产业板块。

(3)实施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低成本清洁钛冶金新技术研究,形成高纯钛产业化成套制备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完成永磁汽车电机用各向异性钕铁硼粘结磁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推动首都磁性材料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开展国产非晶带材的应用研究,实现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非晶变压器和非晶电机的产

21

业化,打造首都非晶带材产业链;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4)开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推进 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新一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国产化批量生产,推动其在军工与民用领域的应用。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发挥骨干企业带动效应,提高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高端通用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能力,提升重大装备成套化水平,实现关键装备的自主化。

(1)开展高档、专用数控装备及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及产业化

重点开展数字化设计、精密磨削、动态综合补偿以及工业设计等相关共性技术研究;研制新一代精密加工中心、重型机床、精密磨床、大型铺带机等整机,及高档数控系统、大扭矩铣头、大型精密滑枕、静压转台、精密主轴、特高压直流阀等关键功能部件,为汽车、航空、轨道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提供关键设备、技术及工艺。

(2)开展大型、高性能工程施工基础设备研制 重点研发液压、传动、入岩、智能控制专用底盘(如起重机底盘、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大角度转向底盘)等关键技术;研制适用于交通、能源、水利、建筑等行业的大型隧道

22

全断面掘进机、桩工机械、连续墙抓斗、水平定向钻、全路面起重机、高空作业设备等装备;建立工程施工装备零部件与整机综合试验、检测以及大型装备智能化焊接平台。

(3)开展高速铁路作业设备研制与国产化

突破系统集成设计、动力车行走控制、轨道综合检测、钢轨打磨等技术,实现钢轨打磨列车、快速多功能综合作业车等大型养护机械的进口替代;研发面向高速铁路应用的基站和移动通信车载设备;推动高速铁路交通信号系统和安全级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4)开展中低速磁浮示范运营线列车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

研发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悬浮控制、列车轻量化、运行控制、系统集成等技术,研制第四代磁浮实用定型列车,建立磁浮工程检测体系,推进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工程化。

(5)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 支持“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设备、车载及地面控制系统、检测系统、综合运营指挥管理系统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完善“产品+工程+服务”模式,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设备的国产化,促进轨道交通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23

(6)开展应急救援成套化装备研制及产业化 研发应急供水成套装备、通信指挥系统、应急油料保障装备、新能源应急供电保障装备等,并推进其产业化;加强煤矿安全避险设备研发;建设应急救援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应急救援技术工程研究院和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技术交流、展览展示等服务;支持建立“北京应急救援科技创新基地和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8.航空航天产业

以航空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发展航空科技产业,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完成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及其应用技术开发,实现在国产大型飞机等重大装备上的批量应用;开展航空复合材料树脂体系的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航空预浸料和蜂窝产品的产业化;推动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研究;研发系统控制、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涡轮叶片以及通用航空器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面向应用需求的卫星遥感产业;进一步加强航天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

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推动高新技术在都市工业、中医药、石化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推动“老字号”品牌企业创新发展,突破其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

24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力度,以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重点,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推动成果高效转化,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设计之都建设,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全力支持办好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1.科技服务业 (1)做强研发服务业

面向集成电路制造、新一代无线通信、新型药物开发、核电及核技术应用等重点需求组织实施一批研发服务项目,支持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国家核电、首钢公司等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攻克研发服务关键技术,提升为行业开展研发服务的水平。以服务项目为纽带,支持大企业、大集团与产业链上相关中小企业结成研发服务联合体,共同面向行业内企业开展研发服务。支持“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实施“研发服务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实力突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研发服务企业。积极推进各类研发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

25

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促进研发服务资源集聚发展。实施“研发服务需求对接”和“研发服务全国路演”活动,支持研发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国内研发服务市场。

(2)做大科技中介服务业

推进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建设,继续强化北京技术交易活动,加强技术交易对经济的贡献。加快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打造技术与资本的对接平台,为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挂牌、评估、撮合、熟化、结算、融资等专业化服务模式和方法的探索。认定一批“北京地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升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专业服务能力。推进“中国创新驿站”建设,依托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等区域和基层站点,整合科技咨询、投融资、科技条件、生产力促进、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程协同服务。

组织开展“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和“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推进“科技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及“科技中介机构及人员执业准入制度”建设,依托各类科技中介行业协会探索建立信用评级、人员准入、行业准入等规章制度以及各类服务标准和规范。

(3)做精设计服务业

实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发展设计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设计之都,提升“北京设计”国际影响力。重点推进企业成长、市场培育、人才建设、国

26

际对接、品牌塑造、产业融合六大工程,培育一批设计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设计品牌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师。推动国有设计院所向设计服务企业转型,大力推进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建设,健全设计商品、原创设计、设计服务等各项专业化设计要素市场,促进设计市场交易规范化,积极推进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国际化。

2.信息服务业

(1)建立信息服务运营平台

建立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包括新型终端、软件、内容、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信息服务运营平台,围绕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性网络电视业务等方向,重点带动、整合千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形成以平台型企业为龙头的新型产业价值链。

(2)延伸IT服务产业链

围绕重点行业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加强高端咨询能力和设计规划能力,形成一批大型工程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延伸IT服务产业链,向前拓展高端化咨询,向后延伸专业化IT运维,积极推动行业解决方案进入国际市场。

(3)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

围绕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提高自主工业软件 27

的市场占有率。支持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创新,培育一批在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大型企业。

(4)提升核心基础产业发展能力

建立以自主可控的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发展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核心性软件产品。进一步整合国产基础软件上下游各环节,形成相应的集成应用方案,并加大其应用推广力度。加快信息安全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积极拓展信息安全国际市场。在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物联网、三网融合领域,形成系列化的IC产品。

3.文化创意产业

(1)促进产业资源的整合共享

围绕首都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网络共享,建立一批数字素材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多媒体渲染服务平台、数字出版平台、多媒体演艺虚拟舞台、版权综合业务公共服务平台、版权产业融资与文化金融中介交易平台等,建设国家数字版权产业基地,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推进资源开放共享。

(2)加强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开展数字化入网检测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与过滤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智能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电子支付技术、

28

海量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等共性与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3)提升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

围绕文艺演出、出版发行与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与交易、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古玩和艺术品交易、商务会展等行业需求,重点加强舞台、灯光、激光显示、海量存储、数字版权保护、数字出版物卫星发行系统等技术,视频点播、数字内容集成与分发传输、网络视听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技术及3D、4D、球幕、IMAX等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4)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大兴新媒体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中央大型文化项目落地北京。吸引国际先进技术供应商入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鼓励其与首都龙头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文化创意项目。

(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促进现代农业高端发展

与科技部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五个中心建设,重点培育籽种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等高端产业,推动农业先导技术与集成技术科技示范,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和产业融合,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

29

设成为服务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的战略高地。

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

围绕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聚集和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构建全国农业科技服务网,建设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围绕农业创新创业对投融资服务的需求,聚集金融要素和资源,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围绕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吸引国内外大型涉农企业设立总部研发机构,构建全国产业梯级,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和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围绕促进国际农业高端技术合作交流、举办国际农业高层论坛和农业科技会展,打造国际农业会都,建设国际化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

2.农业高端产业培育

推动以籽种产业为核心的农业高端产业发展。重点开展良种创制与育种技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高效育种技术研发与突破性品种选育、玉米双单倍体(DH)工程化育种系统应用与产业促进等工作。突破蔬菜、玉米、杂交小麦等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

加强生物农业技术开发。重点开展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畜禽新型生物疫苗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30

在调整高端农业产业布局的同时,高度关注农业发展对环境、能源和水资源的影响,以科技手段促进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研发精准农业关键技术。重点开展设施温室环境精准控制装备、节水灌溉装备、设施农机具等技术集成示范,提高设施农业的控制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循环可持续发展。

3.先导技术研发示范

集成创新农业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定位识别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决策分析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产品。开展物联网关键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示范应用。

聚集园林绿化的优势资源,进行彩色、抗逆树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苗木工厂化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并在北京地标路段集中展示,引领服务全国绿化苗木产业发展。

研发应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监管系统、农资可信流通监管设备及系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和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研发应用高光效、防雾、防老化、高抗压的覆盖薄膜;强度高、质地轻、造价低、耐腐蚀的棚架材料;保温性能好、质地轻、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的温室保温材料。开展新能源 31

利用、LED光源系统等低碳先导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提升设施生产保障能力。

4.农业产业链构建升级

开展花卉会展科技示范基地、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和花卉产业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打造以国际会展交流为品牌、品种与技术创新体系为依托、龙头企业总部聚集为特征的花卉服务产业基地。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研发应用功能物质的提取与产品开发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保健型产品,研发应用农业废弃物加工利用技术,促进首都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发展。

促进首都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创业。探索法人科技特派员产业链促进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产业开发,构建全国产业梯级,推动首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强化科技支撑民生工程,推动科技成果惠及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促进首都文化、科技、教育等优势资源整合,着力发展民生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支撑作用。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筛选并推广应用一批适用技术及产品,使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32

(一)支撑首都文化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文化、科技、教育优势,强化科技对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以科技促进优质教育、创新教育发展。加快推动首都文保、体育、旅游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1.提升文化事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强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加大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业态升级。积极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发展高新技术印刷。加强多媒体技术等在剧院、音乐厅、艺术馆、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改造和功能升级。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提高首都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水平。

2.科教融合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推动科研创新、科教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提升高校科研能力,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全社会创新教育力度,提高探究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等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场所的创新教育水平。构建支撑终身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继续支持面向教育的类纸手持阅读终端产品(即电子书包)、立体地理书等产品的研发应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33

3.推动文化领域科技成果加快应用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在“百家戏院”等公共场所推广应用大功率LED灯,进一步研发推广京胡等传统民族乐器的仿生皮替代技术,研究制定生产标准化及产品质量标准,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支撑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开展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和重要工业遗产等资源开发、保护与修复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等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加强科技旅游示范点建设,将“北京礼物”旅游纪念品牌推向市场。

(二)强化食品安全与医疗健康科技保障

继续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与保障技术研究,构建覆盖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深入贯彻实施“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构建临床研究公共平台及临床研究示范网络,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1.食品安全检测与保障体系构建

保障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加强农业生产的新型安全投入品的研究与替代应用,开展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履历、源头追溯和检测技术的应用,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34

重点开展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中非食用物检测技术研究。加快完善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技术体系,试点示范并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检测装备和仪器,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现场毒物检测箱、各种病源微生物以及有毒有害化学物检测仪和相关试剂等,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自检能力。

2.疾病关键技术研发与适宜技术研究

针对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心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开展规范、标准、适宜技术研究。开展儿童期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和促进儿童健康的适宜技术研究,为疾病防治端口前移提供科技支撑。开展以首都特色为核心的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培育一批新的优势领域。探索研究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和策略,创新一批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产品。

3.重大疾病公共服务平台搭建

建立以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等为代表的资源条件支撑平台,建立转化医学平台,为重大疾病的预防、预警、诊断、治疗提供技术服务,根据疾病的特点与区域分布等因素建立研究示范网络,形成重大危险疾病科技支撑体系。

4.重大传染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

35

完善首都重大传染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在示范区内综合应用各类前期研究成果,宣传科普知识,建立健康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形成的规范化诊疗方法、社区综合防治方案及新的临床关键技术,提高慢性病防治知晓率和规范化诊疗率。

(三)推广城乡建设与管理科技创新成果

针对城市建筑、科技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信息管理等进行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成果集成转化的作用,促进城乡间及农村不同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1.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 (1)城市总体规划与建筑

研究北京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现代勘察和测绘、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支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重点围绕特大型复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在复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技术,大型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理论及其抗震、防火、防水、抗爆体系关键技术,新型产业化住宅结构体系与抗震技术及其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等,开展集成技术研究与基地建设。推进新型建筑临时设施产业在 36

应急管理、防害减灾、展览展示、物流仓储、便民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2)城乡基础设施运行管理

重点研究地铁施工(地下道路)和大跨度地下空间施工技术,高速铁路道路施工新技术,快速道路及桥梁施工技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维修加固等新技术,降尘、降噪、节材及快速施工等绿色市政施工环保技术,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和旧有城市管网改造等技术,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维护管理。建设覆盖全市的城市感知网络和基于网络化管理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开展既有建筑结构的节能环保改造、安全加固(减震隔震)技术与安全检测和鉴定技术研究,建立健康监测体系以及维修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集成平台。

(3)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创新

完善城市综合运行监测管理,将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法和科技维稳管理体系推广范围扩展到郊区县,实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建立民生科技工作服务体系运行长效机制,推进城市人口健康及重点人群关怀科技示范工作。

2.科技交通系统建设

(1)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技术研发推广

37

开展轨道交通网络化条件下的规划、建设及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继续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与运营安全技术、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关键技术等,继续推进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成果产业化和B型车应用推广,积极支持包括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科技型企业参与我市城轨建设。

(2)“公交城市”体系建设

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开展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网络优化与示范,推动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建设及立体公交换乘条件优化。开展慢行交通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及郊区公交系统规划与运营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3)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建设多种新技术集成的交通视频综合监测及信息采集系统、城乡一体化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快速反应的交通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实时准确的交通数据综合分析与预报系统、交通组织优化与仿真系统、交通管理综合通信网络系统和基础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形成智能交通管理科技体系。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与安全应急处置技术体系。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8

大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提升数据获取能力。通过国际合作建成三颗星组成的遥感卫星星座,卫星分辨率优于2米,实现每天拍摄北京一次;开展遥感卫星星座数据的同化处理技术与集成研究,升级与完善现有北京一号小卫星地面系统;研究遥感相关应用技术,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完善遥感卫星应用服务体系,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北京在全球世界城市范围中率先拥有遥感星座。

提升互联网宽带接入标准,家庭用户互联网带宽达到20兆,企业用户宽带达到百兆,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企业用户达到万兆。高标准完成800兆无线政务网和有线宽带政务网络改造。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促进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地区信息交换和传输能力,实现行政村光缆网络全覆盖。完成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平台、人口信息精细管理系统等建设,推进一批信息设施园区建设。

4.新农村建设

(1)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生产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农村生物质能开发、清洁供暖供热、供用电节能、农居室内空气净化、农村宜用医疗卫生等技术以及相关设备、药品等,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2)促进村镇建设发展

39

研究绿色环保建材、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模块化、新农村住宅改造及节能节地节水治污技术、村镇区域规划与互动模拟预测动态监测等适用技术。开展村镇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3)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实施“产业融合科技促进工程”,重点推进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以及旅游农业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和生态服务,提高农村资源的增值服务。

(4)提升新型农民素质

开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科技信息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技术研发、系统开发和资源整合,提高农村社区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低碳城市与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污染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垃圾资源化、低碳发展路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建设一批低碳与生态环保研发中心和研究基地,制定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示范应用,推动试点区县、重点新城及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开展低碳和生态建设,努力为市民营造清新的都市环境。

1.低碳城市建设

(1)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

40

开展城市级热、电、气、煤高效清洁利用、联调联供及优化运行研究,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等新能源供热、多热源联网、锅炉节能、热计量、规模化低谷电蓄能等高效清洁技术。推进稀土高效节能电机、节能水泵风机、高效换热器等通用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开展高耗能领域先进节能工艺、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和低氮燃烧技术应用与示范,推动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推广流程能耗在线监测与过程优化技术。

(2)低碳体系研究与示范区建设

开展低碳北京建设技术发展路线、碳排放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低碳规划体系、建设模式与路径等研究。支持延庆、通州新城等重点区域的低碳建设。推进西城、怀柔、石景山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低碳发展,集成智能电(微)网、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绿色交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融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于一体的低碳示范区。

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水资源保护与安全供水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与示范。实施水资源开发工程,开展海水淡化和深层地下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构建城市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开展多水源供水条件下饮用水污染物去除技术、消毒技术及

41

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研究。研究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管网安全维护、升级改造技术。开展城市节水器具的研制与推广。

(2)污水、污泥处理与再生水利用

重点开展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Ⅳ类水体标准的集成工艺、膜材料和组件、再生水利用环境影响、区域污水有毒污染物的来源和时空分布、区域间联合调配运行策略、农村生活污水低能耗及易管理处理、污泥处理处置、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以及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实现污泥全部无害化处理。

(3)水环境综合治理

开展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面源污染防治等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基于水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和流域水质模型的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展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园林绿化关键技术体系等研究。

3.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1)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

开展本地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调查测试、北京和周边省区市大气污染物形成与迁移规律研究,逐步建立空气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和修订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低浓度烟气污染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自动

42

检测新技术示范与应用。推动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污染物、扬尘等大气污染物高效综合治理技术示范与应用。

(2)移动源控制与管理技术

开展国V机动车排放相关检测技术和标准以及相应油品质量试验等可行性研究,制定适应实施国V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地方燃油标准。开展车用汽油清净剂限值及测量方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对策等研究,完善机动车工况排放检测技术和路检检测系统。在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4.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推进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提高垃圾分类专业化水平。重点围绕热解气化焚烧、等离子体焚烧、气化熔融焚烧等垃圾焚烧关键技术和设备,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焚烧烟气控制、二恶英控制、飞灰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生活垃圾预处理、垃圾填埋场可持续填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等技术,开展研发与推广应用以及相关政策研究与示范。

(五)完善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体系

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提高在重大灾害预警预防、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安全生产网络化监管等领域的科学管理水平。

43

1.社会安全与风险防范技术

开展社会治安的监测预警与处置、网络虚拟社会安全防范与管控、犯罪和恐怖袭击的防范与侦查、市级应急平台的综合研判及现场综合协同处置等技术研究。加强现代社区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公共设施应急避险功能的研究及相关体系建设、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障及风险防范技术研究。

开展典型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抢险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设备开发;建立各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大活动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超高层建筑、标志性建筑、轨道交通、公交枢纽等重要场所和设施的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体系。

2.安全生产防护与监控技术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及监管、事故预防预测及隐患排查、工业领域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控设备检测、职业危害安全监管、辐射安全保障等技术研发与应用。

3.自然灾害预测与防御技术

开展北京及周边地区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地震预测防御应急响应及指挥技术、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识别及灾变响应、森林防火监控管理系统等研究。

6

6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44

七、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首都创新资源平台的资源统筹作用,积极开展部市会商,联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体系,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端产业加快发展和布局优化,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初步建成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深入推进政策机制创新和改革试点 1.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中关村新的先行先试政策 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深化股权激励试点,推进示范区内股权激励试点方案审批。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试点,在科技计划项目中扩大间接费用列支范围和比例,开展分阶段拨付经费和后补助试点。积极与中央有关部门对接,在示范区内进一步研究开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税收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承 45

第四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前言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积极转变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3月,本市发布《“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来,绿色北京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大体系初见成效,九大工程扎实推进,垃圾处理、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等阶段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和解决,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为“十二五”绿色北京建设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五年,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立足首都发展新阶段、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部署绿色北京建设的各项任务,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本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综合专项规划之一。《规划》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按照“统筹兼顾与重点突出相结合、降低消耗与发展促进相结合、过程改进与源头控制相结合、硬设施建设与软环境改善相结合、激励引导与强化约束相结合”的思路,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布局、设施建设管理、生产生活行为等因素,统筹“资源供给—消耗利用—废物排放”全流程,针对“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体系,系统阐述绿色北京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

4、其他相关规划等。

规划适用范围和实施期限:

规划适用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统筹考虑北京与河北、天津及周边其它地区的衔接关系。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

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未来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效

“十一五”时期,本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筹办“绿色奥运”为契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广为弘扬,深入人心,“绿色北京”理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本市以年均4.7%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经济增长,万元GDP能耗降至0.582吨标煤(2005年可比价),累计下降26.59%,降幅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最低、唯一一个连续5年完成节能目标的省级地区。万元GDP水耗降至29.4立方米(2005年可比价),累计下降40.46%。再生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达到3.2%,比2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再生水已成为全市重要水源,年利用量达6.8亿立方米,利用率达60%,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41%,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二)设施承载能力实现跨越提升。

清洁优质能源供应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实施了陕京三线、官厅风电厂、金色阳光等一批工程,实现优质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70%,比2005

年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绿色交通运行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了六环路、地铁5号线等一批重大工程,初步形成贯通南北、连通近郊新城与中心城的公路、轨道双层交通网络雏形,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中心城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1%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工作加快推进,日处理总能力由2005年的1.035万吨增至1.668万吨,焚烧、生化和填埋处理比例由2:8:90调整为10:10:80。城乡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5万吨/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5%,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领先地位。

(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

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11.51万吨,“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39.73%超出国家下达任务指标19.33个百分点,减幅居全国首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至9.2万吨,“十一五”期间累计削减20.67%,超出国家下达任务指标5.97个百分点,减幅居全国第二位。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0.121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降低14.8%。

(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达78.4%(286天),比2005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创下连续12年改善以来的最好水平。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全市林木绿化率由2005年的50.5%增至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2平米增至15平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到了良好级别。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境内3条河流

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五)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创新健全。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完善政策环境,研究出台节能、污染减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多项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北京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法规,制定《“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连续发布4个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和5个阶段性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构建了长期指导性与短期操作性相结合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考核引导,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制度,全面实施了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连续3年对区县和重点单位的节能减排目标进行考核。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组织系列品牌宣传活动,加大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绿色发展宣传动员体系。

专栏一:绿色发展

二十世纪70年代末,面对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模式一味追求大规模经济增长、盲目自我扩张与过度消费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从治标角度出发,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1985年,Friberg和Hettne等学者,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概念。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

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资源紧缺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助推下,绿色增长、绿色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绿色北京”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标准与首都新一轮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绿色北京”建设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延续,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资源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产业化支撑能力有待增强,科技北京与绿色北京建设的相互促进机制有待完善,打造绿色产业链、实现创新驱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三是作为一个特大消费型城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等阶段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缺水问题已成为了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城乡环境质量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四是节能、新能源、碳减排等绿色发展领域的标准、统计、计量等基础工作尚不健全,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执行力尚显薄弱,相关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的建设投

入保障力度仍然不足;五是绿色消费尚未成为社会风尚,市民自觉、深度参与绿色北京建设的内生动力还不足,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标准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增强危机意识,认清发展形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一)绿色低碳增长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面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等更加突出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清洁技术革命、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复苏、抢占发展先机的重点战略,全球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是各国需共同面对的挑战,也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的动力,势必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突破点。

(二)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并在“十一五”已设定的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约束指标基础上,新增了氮氧化物及氨氮总

量控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等多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更加细化了绿色发展的目标分解,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机制。这都对绿色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专栏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认为,地球如同宇宙飞船,依靠自身资源消耗殆尽后趋于灭亡一样,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资源终将耗尽,为避免这种悲剧,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从“消耗型”改成“生态型”,从“开环式”改为“闭环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二十世纪90年代后,面对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填埋场日趋饱和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实践循环经济理念,探索了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小循环,产业集中区企业间、产业间中循环以及社会大循环等三个层面循环经济的组织实施,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二十一世纪初,循环经济概念也开始在我国广泛提倡和宣传。2009年我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同时,我国还实施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分批在26个省市,33个产业园区和84个重点行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创建10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培育10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2009年,本市发布实施《北

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5个、市级循环经济试点24个。

(三)首都发展的资源供需矛盾依然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是本市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加速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产业发展规模和建筑规模不断增加,水、建设用地、能源等资源需求也将持续刚性增长。作为资源能源高度依赖外埠的城市,今后一段时期,首都将在资源能源供应安全、利用效率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与土地可用量不断减少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凸显,亟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市民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需求持续提高。

本市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进入了中等富裕城市之列。“十二五”时期,随着首都进一步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诉求将由园林绿化、污染治理等基础领域逐步向森林固碳、绿色食品、生物质能源、康体休闲等新领域、高层次延伸。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能源与水资源消费总量、机动车保有量、施工规模等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诸多因素仍将长期存在,进一步控制和大幅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及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压力持续增大。这些都对绿色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五)首都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要求不断强化。

作为全国节能减排领域的排头兵,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北京要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碳减排、污染物排放等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难题,除持续强化行政手段以外,还需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北京作为我国绿色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的地区,也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将绿色产业列入了未来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之列,这将为未来绿色北京的全面、系统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穿于首都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力,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绿色环境体系,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在今后建设发展中,要切实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降耗促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更高标准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民物质生活环境,把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作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北京建设成为既服务于当代市民,又服务于子孙后代的宜居新家园。

——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促效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把培育发展绿色技术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重点解决好绿色发展中各领域、各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先进技术应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坚持结构优化,以调整促提升。坚持城市功能布局、产业发展结构与资源能源结构相结合的系统优化调整策略,强化从源头对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控制,降低生产活动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以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

——坚持节约优先,以循环促效率。针对首都资源紧缺、尤其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将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入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及各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着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坚持生态建设,以保护促开发。突出强调生态效益,以最大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生态环境建设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服务价值,打造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

质人居环境的宜居城市,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坚持多方参与,以共建促文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民多方力量,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增强部门联动协作,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形成自觉自律、尊重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目标

“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兵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努力推动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内涵促降”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约、高效、生态型绿色城市发展新模式,打造成为生产清洁、消费友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发展先进示范区。

专栏三: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以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建立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高效、交通便利的生产、生活集中地区。其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绿色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应是“绿色经济”,即以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产业调整和升级,通过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清洁、高效生产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其二,从生态学的角度,将尊重自然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理念,“绿色环绕”作为发展的目标,注重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即在城市化

过程中尽可能保护城市紧邻区域、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及自然环境,同时注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绿化和环境治理。其三,从城市规划角度,土地集约化、多样化使用及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四,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成为了居民的自觉行为。

——清洁高效的绿色生产体系基本确立。支撑城市高效运行的空间功能格局基本奠定,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功能得到有序疏解,产业发展更加集约集聚,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融合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率先形成,服务主导型产业格局巩固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品牌初步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弘扬树立,清洁生产深度广度持续拓展,万元GDP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全市资源产出率显著提高。资源清洁高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优质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稳步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实现新突破。

专栏四:资源产出率

资源产出效率是指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矿、磷矿、石灰石、沙石等,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简言之,资源产出率就等于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除以资源消耗量(万吨),该指标越高,表明自然资源利用效益越好。在计算资源产出率时,地区生产总值要按不变价计算,资源单位消耗量包括主要能源资源、主要矿产资源、木材和工业用粮,应注意区分与资源开采量的区别。

为深化循环经济建设,切实将其作为我国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资源产出效率列为一项重要指标,提出了提高15%的目标。

——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住宅产业化模式加快推广,室内空气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及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市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环保。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持续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显著提高,市民出行更加高效便捷。绿色环保型食品得到有效供给,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市民饮食更加安全健康。绿色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典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市民消费的绿色产品比重持续提高。

——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国家首都的城市形象得到更好展现。城市固体废物的科学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从分类、收集、储运及综合处置的全流程体系更加完善、高效,设施布局更趋合理。基本建成“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城市绿色空间得到深化拓展,碳汇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价值持续提高,经济功能巩固增强。

——高效扎实的水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建成配置合理、利用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设施齐全的水务工程保障体系,健全安全清洁、健康自然的水源保护及水环境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

科学发展的水务管理体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

——改革创新的绿色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法规政策更加完善,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目标责任制得到深入落实。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和生态补偿等机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计量、监测、统计等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对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财税价格调控作用更加突出,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市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机构培育壮大,服务机制更加健全。区域绿色合作力度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成功推进一批区域间合作项目。

三、具体指标

“绿色北京”建设指标体系主要由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类20项指标构成。

第三章 着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构筑绿色经济新格局

瞄准世界城市建设高端形态,创新产业发展绿色组织模式,积极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全面推进企业生产全流程高效清洁化,提高产业资源组织活力和利用效率,形成绿色经济新格局。

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按照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生态功能有机融合的发展原则,科学规划不同功能区的发展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口分布与产业、生态、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从源头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一)深入优化疏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

严格控制城市核心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和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稳步推进居住、教育和医疗等功能向外转移,从源头解决中心城交通拥堵、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进一步发挥首都功能拓展区对首都“四个服务”的支撑作用,增强金融商务、决策管理、专业服务、文化创造等城市功能。重点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配置完善商务办公、购物娱乐、会议展览等服务设施。

(二)推进发展新区与产业布局融合发展。

统筹衔接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规划,将城市发展新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布局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等新城建设,高标准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高起点规划产业功能区,鼓励就近就业、就近就医就学,增强新城对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有序疏解的承接能力。着力引导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在重点新城的集约、集聚、规模化发展,打造形成以亦庄、大兴为主体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以海淀—昌平为核心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顺义—通州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商务产业集聚区、燕房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形成新的人口、就业承载功能区和区域发展增长极。

(三)加快推动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发展。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提高生态涵养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平原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的体育健身、文化创意、会议会展、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产业及高端产业后台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示范区。浅山区发展壮大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特色林果等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品牌沟谷,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深山区有序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养生等特色产业,切实保障森林覆盖率,强化生态保护功能。

(四)加强产业园区生态化与集群化发展。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设施和要素配置,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提高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6个体育产业集聚区、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四大物流基地等一批专业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企业间及企业与外部的物质能量耦合,打造一批生态工业园示范区。

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形成内涵增长模式

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针,将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提高产业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全面增强首都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首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道路。

(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

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落实“1+6”政策,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绿色经济发展。发挥地方大型企业、央企和研究院所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重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行业标准制定的研发投入,着力实施三网融合、云计算、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交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应用工程,提升首都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围绕绿色发展各领域,整合全市政策、技术、资金、服务等资源,发挥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作用,在节能、碳减排、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废气治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集成技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增长点,抢占绿色发展高地,着力打造清洁技术创新策源地。

(二)深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型、生态友好型、节水节能型产业,构建高端低耗产业结构。实施首都服务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逐步壮大科技、金融、商务信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等细分领域,增加节水型低碳产业的比重,力争实现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8%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0%。稳步推进制造业高端升级,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升级。立足大型城市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经济、文化附加值等多重功能。

(三)继续淘汰落后劣势产能。

按照首都产业功能定位的要求,适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格控制新建产能过剩和“两高一资”项目。加快阶段性劣势产能的淘汰退出,持续做好化工、电镀等行业“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搬迁退出。进一步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十二五”期末将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700万吨以内。研究制定落后机电设备的淘汰计划,加快低效的锅炉、风机、水泵、电机等设备的淘汰更新。做好工业遗留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引入一批高端替代产业。

三、深入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转型

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绿色高效”的原则,优化能源结构,探索多源供给,着力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提高电网输配效率,逐步构建多元、安全、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一)着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全面压缩发电、供热、工业及民用燃煤总量,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加快实施中心城大型燃煤热电厂、大型燃煤锅炉的天

然气替代工程,持续推进核心区非文保区平房、简易楼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五环路内无煤化。严格控制新城新建燃煤设施,在具备条件地区,逐步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面推进远郊区县煤炭的清洁集约利用,关停、整合分散燃煤锅炉,有序发展集中供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使用清洁优质能源。

(二)推动天然气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完善天然气供给及配送网络,建成陕京四线、唐山液化天然气、大唐煤制气等重点气源工程,新建高压外围大环,建成六环路二期等市内输配管网干线和配套门站,实现天然气门站年接收能力达到240亿立方米。着力拓展天然气使用领域,有序推动天然气在工业、制冷等领域的使用。扩大天然气使用空间范围,10个郊区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重点镇基本实现燃气管道化。推广实施热电冷联供,强化管理调控,提升燃气利用效率。到2015年,实现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20%。

(三)加快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重点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到2015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6%左右。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应用,全面实施金色阳光、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等工程,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达900万平方米。有序发展地源热泵,力争地热能利用规模达5000万平方米。因

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实现生物质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探索推动引进外埠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

(四)试点建设智能电网。

重点推进未来科技城、延庆等智能电网试点建设,提高电力生产使用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全市电网的智能化,推广智能电表,完善电力控制信息系统,力争城市年户均停电时间不超过60分钟,城市核心区和重要功能区不超过10分钟。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机制,把绿色理念融入企业产品服务设计、生产、销售、回收全过程,着力降低企业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构建全流程绿色管理体系。

鼓励企业加强对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回收处理等各环节的绿色化考虑,建立全流程的绿色管理体系。倡导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制定绿色研发规范,优化产品成分、结构和性能。鼓励企业实施绿色采购,构建绿色供应链条。倡导企业绿色营销,实行简单包装或可降解材料包装,做好绿色运输管理。鼓励企业建立产品销售过程跟踪指导与管理,销售合格的绿色产品,做好废旧品回收再利用。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标志认证,强化企业绿色管理体系建设。

(二)推动资源多级循环利用。

根据各环节资源利用品质要求的不同,围绕企业内、企业间两个层次,积极推进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循环生产型企业,鼓励企业设计改造工业链条,倡导企业内部集成能源流、物质流。探索建立地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倡导企业建立逆向物流,积极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积极推动企业间构建物质和能量代谢的梯级利用链条,实现相互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探索再生资源产品市场推广机制,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培育扩大再生资源产品市场。

(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扩展清洁生产广度和深度,着力推动产品(服务)生产过程的清洁化,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及污染排放强度。深入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审核,完成重点污染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实施中高费项目;加快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污染减排改造力度,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1立方米以下。扩大清洁审核范围,积极申请国家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研究制定服务业清洁生产相关标准规范,完成住宿、餐饮、医院及学校等领域百家单位审核,实施一批清洁生产项目;积极推进农业、建筑等行业清洁生产,探索开展清洁生产后评价制度。

专栏五:清洁生产

二十世纪70年代初,随着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人民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审视大工业生产方式,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基于实践经验的不同,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提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但无论哪种概念,其基本内涵式一致的,即将预防污染的策略贯穿于生产、服务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第四章 努力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

立足首都特大型消费城市特点,将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与居民多主体参与,强化源头减量、过程集约与排放控制全流程管理,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引领消费新时尚。

一、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居所

按照“存量改造”与“增量提升”并重、“设计建设优化”与“运营过程集约”并重的原则,全流程推进建筑节能降耗,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态居所。

(一)积极推广绿色建筑。

严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准入制度,新建居住建筑实施75%的节能设计标准。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的新建、改建建筑和新规划的重点功能园区原则上全部采用绿色建筑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园区集群扩展,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力争绿色建筑规模达到3500万平方米。

(二)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垂范作用,完成2000家公共机构系统化节能改造,实现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比2010年下降12%。积极推动既有普通建筑包括墙体结构、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一体化节能改造,完成60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完成20万户农宅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基本完成符合50%节能标准的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热计量改造,并实现热计量收费。加快供热锅炉和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实现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2010年下降12%。

(三)推行住宅产业化和绿色装修。

持续改进建筑生产组织方式,积极推广房屋成套技术,扩大住宅产业化试点规模,打造一批住宅系统化集成应用示范,2015年实现产业化住宅面积占当年新建住宅面积比重达30%。适时修订本市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鼓励室内绿色装饰装修,引导开发商和市民选购高能效、环保装饰材料,强化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控制。

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扩大绿色出行

以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运用“设施网络优化、智能管理强化、绿色行为引导”等手段,逐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换乘体系完善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全面增强城市绿色交通承载能力,降低交通领域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

(一)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网建设,同步启动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工程,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60公里,四环内市民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达地铁站点。深入挖潜既有线路运输能力,进一步缩小运营间隔,提高地铁运输能力。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的换乘系统,五环外地铁周边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驻车换乘停车场。

(二)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和设施。

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和站点,优化地面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整体运行效率。在主要干道新增公交专用道150公里以上,2015年实现中心城公共交

通出行比例达50%(含地铁)。积极构建新城与中心城间的快速交通专线,实现最远新城到中心城(五环路)的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1小时,有效支撑中心城人口疏解。加快主要拥堵路段新改建,规划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交通隧道,推进400公里次干路和支路等微循环道路建设,系统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

(三)逐步健全智能交通引导系统。

建立健全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化交通应急指挥和智能调度等系统,提升交通综合运行指挥调度能力。全面推行电子收费。加快道路信息诱导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和手机、车载导航等信息终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

(四)鼓励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出行。

加大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积极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达到4万辆以上。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改扩建熊猫环岛充电站,建成小营、南三环、四惠等充电站。积极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完善部分道路和重点区域两侧非机动车专用道,增强自行车租赁服务,力争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控制在25%以下。

三、强化食品安全供给,保障健康饮食

着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生产、供应体系,健全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追溯机制,切实保障居民饮食健康。

(一)完善绿色食品供应体系。

加强本地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制度化、产品流通品牌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到“十二五”末实现“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量比2009年翻一番。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京设立生产基地,形成食品优势行业总部集群。提升餐饮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水平,鼓励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网络营销。严格首都食品市场准入,加强与外埠主要食品产区协作,建设重点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保障进京食品质量安全;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的资格准入,强化经营环节食品安全管理。

(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

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全市设立3000个风险监测点,企业应配备与其生产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自检设备。加快食品安全监管装备标准化建设,为执法人员配备先进快速检测装备,具备对重点农药、兽药残留和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定性分析能力。有效整合检测资源,培育提升一批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和监测实验站点。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推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充实食品安全专家队伍。

(三)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统一追溯信息平台,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跟踪、伪劣食品可召回、储运信息可查询。利用物联网、信息记录、识别、追踪和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等食品从养殖、收购、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程追溯。通过标签、条码和电子台账,实现酒类、桶装水等重点预包装食品流通和溯源管理。建立重点食品供应基地溯源系统,在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食品信息查询验证系统。

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培育节约行为

着眼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健全绿色市场服务网络,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努力培育绿色低碳的服务模式和消费方式。

(一)加强绿色政务垂范。

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研究出台本市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优先采购自主创新、节能环保、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组织电视电话会议,实施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府办公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倡导政府机构节约行为,制定政府机构节能节水规范指南,加强公务车日常管理。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耗水耗统计体系。

(二)推动绿色商务服务。

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进商场、入超市,力争实现新突破。持续推广能效标识制度,鼓励商场、家电大卖场优先销售能效等级二级以上的家用电器。不断深化“限制过度包装”和“限塑”措施,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鼓励净菜上市,引导宾馆饭店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供应。规范建材家居市场,鼓励企业加大健康环保建材、绿色家居的供应比例。加强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供应,在城市露天照明系统推广绿色高效照明产品和智能控制技术,基本淘汰白炽灯。

(三)培育引导绿色生活。

提倡节俭理性绿色生活方式,使资源节约利用和回收再利用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合理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切实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营造健康公共环境。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化管理,继续推动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机构或场所的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和居住小区、村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2015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零增长。探索实施“绿色电力”认购机制。鼓励市民购买各类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产品。

五、打造绿色发展试点,加强示范引导

统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从区域、领域和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面,系统推进首都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广泛树立绿色典型,着力打造绿色城市发展典范。

(一)系统建设绿色城市试点。

立足本市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基础,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深化循环经济试点体系建设,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大都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低碳发展模式,探索北京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二)全面推进绿色区域试点。

积极推动通州、顺义、平谷、昌平未来科技城等生态城规划建设,实现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交通网络、绿色建筑、生态景观等系统有效衔接。深化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全面建设2个试点区县、3个试点镇,加快建设50家试点企业。推进低碳试点建设,探索功能区、行业领域、社区、企业等不同层次的低碳发展模式。推进首钢厂区土壤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及高端替代产业发展,探索转型产业园绿色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延庆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三)广泛树立绿色消费典范。

开展绿色典范评选活动,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单位中创建百家节约型公共机构,按照“绿色旅游饭店”标准,打造一批绿色酒店,新增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学校”,命名评选万户“绿色家庭”。

第五章 深化建设绿色环境体系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以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统筹大气、园林绿化、废弃物等环境因素,着力打造天更蓝、山更青的绿色环境体系,构建生态宜居新家园。

一、持续加强大气治理,营造洁净蓝天环境积

极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等为重点,坚持总量控制、协同减排、整体推进、齐抓共管,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市民呼吸到更加清洁的空气。

(一)着力强化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

建立老旧机动车淘汰长效机制,力争淘汰40万辆。支持货运企业组建“绿色车队”,形成5万辆以上的规模。积极开展建筑施工等非道路用动力机械尾气排放检测和污染防治。加强在用机动车达标使用监管,强化路检路查,严格控制尾气排放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二)不断强化生产过程废气防治。

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保留的燃煤锅炉的排放监管,实施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实施燃气电厂脱硝工程,开展水泥厂烟气脱硝示范。加快对年产量超过200万平米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废气治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

(三)积极开展扬尘污染防控。

实施《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加强渣土运输车辆全程管理,在重点地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建立渣土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积极落实集扫、洗、收于一体的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切实保障道路机扫率。推进“黄土不露天”工程,积极开展裸地绿化、裸地治理、砂坑整治、污染源头场所道路硬化等工作。完善并推进实施大风沙尘天气扬尘污染控制预案。

(四)做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加大石油化工、涂料、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的污染治理力度,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产品。加强有机溶剂使用工艺过程的污染治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严格控制餐饮等油烟污染。

二、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美化城乡市容环境

以展现国家首都城市形象为核心,着眼市民身边的市容环境问题,持续开展精细化管理,全面系统打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市容环境。

(一)深化环境薄弱地区整治。

加大老旧小区的建筑、市政设施改造,对不具备拆迁重建条件的老旧平房区和简易楼房区开展环境整治,配套完善必要的安全环境设施,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继续深化二环路内胡同街巷整治,恢复胡同街巷历史风貌,消除城市环境死角。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等周边环

境整治。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力度,启动六环内行政村环境整治,完成五环路以内100多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景观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打造农村秀美景观。

(二)加大公共空间环境整治力度。

加强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高校周边的脏乱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乱搭乱建、小广告、非法经营等环境秩序类问题。加快城市标志性地区市容环境建设,完善永定门南中轴广场、中央电视塔周边等市民活动空间的环境建设,推进丰台丽泽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及首钢等重点产业调整区的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实现五环路内主要道路、重点地区和新城中心区架空线入地。

(三)开展噪声辐射污染防治。

落实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围绕公路、城铁、铁路、航空等领域积极开展交通噪声防治工作。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完善噪声补偿机制。加强工业、商业及室内装修等噪声污染控制。加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对重点放射源进行全面监督和监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电磁辐射设施建设。完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体系。

三、推进废物综合处置,合理利用城市矿产

按照“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原则,优化分类回收网络,强化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绿色产业链,构建“多源减量、逐级分类、统筹处

理、系统布局、充分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提升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能力,减少废弃物排放。

(一)促进源头分类回收。

强化固废产生源头分类与分流,逐步构建以生活垃圾与再生资源两大综合回收体系为主体,以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污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园林绿化废弃物等专项分流回收体系为补充的“2+7”收集网络。以厨余垃圾分类回收为重点,探索多样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加快垃圾分类容器、车辆等设备设施的配套。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实现社区物资回收站点100%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5%。

(二)加快处理设施建设。

按照“集中布局与原位处理互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批技术先进适用的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着力推进生活垃圾深度处理,建成一批焚烧与生化处理技术为主的处理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达到3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填埋比例达到4:3:3。建成一批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日。加快推动京南、京北等建筑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80%。加大建设污泥综合处置示范项目,推进污泥在水泥掺烧、生物制肥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力争实现全市污泥100%无害化处理,90%以上循环利用。以城六区为重点,推动一批园林废弃物堆肥与资源化处理设

施建设。实现医疗垃圾全部消纳处理,处理能力达到80吨/日。推进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

(三)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积极开采利用“城市矿山、城市森林、城市油田”。着力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废纸、废聚酯、废塑料包装物、废橡胶、废旧家电、报废汽车为重点,扶持一批技术适用、模式先进的资源再利用龙头企业和项目。有序建设面向周边省市京郊大型静脉物流基地,着力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固体废物消纳处理空间。

专栏六:城市矿产

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程度不断加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持续壮大,“城市矿产”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其利用量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其包括以废旧钢铁、废旧家电、废旧电池为代表的“城市矿山”,以废旧塑料、废旧橡胶为代表的“城市油田”,以废旧纸张、废旧家具为代表的“城市森林”。

目前我国在“城市矿产”开采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我国废钢再生利用率仅为20%左右,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60%的水平;我国废旧塑料及包装回收利用率不足10%,与日本等发达国家26%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芬兰等发达国家90%的水平。

为全面提升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2010年我国组织开展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计划通过5年左右时间,建成50个左右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示范基地,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根据首都自身特点,本市将围绕“回收→分拣→加工→处理→利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由龙头企业牵头和专业行业协会组成再生资源企业联盟,利用现代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区域及跨区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产业梯度衔接和行业专业合理分工,在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完善优势互补型的跨区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基地,探索大都市型“城市矿产”产业基地发展模式。

四、提升环境绿化水平,建设人文和谐园林

以提升生态功能为核心,全面扩大绿化空间,着力提升绿化质量,推动首都绿化逐步实现“由城乡绿化向景观美化、由生态保障向综合服务、

由区域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基本形成与世界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一)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体系。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为骨架,大力推进山区生态建设和森林健康经营,着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40%。积极推进与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合作项目,支持河北环京地区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推进京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完成房山、门头沟等7个区县剩余40万亩荒山绿化,完成5.5万亩废旧矿区生态恢复。优化森林结构,完成150万亩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抚育300万亩中幼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松山、百花山等六大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20个自然保护小区。

(二)构筑平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沿主干道路、大中河道及部分铁路线,新改建12万亩通道绿化带,完善一批绿色生态景观走廊。加强城市绿色缓冲带建设,提质增效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大力推进10条沟通市区与郊区的楔形绿地建设。加快防护林升级改造,综合治理平原沙坑、荒滩、零星沙地和残次林,改造提升167万亩防护林。鼓励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等林木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林。

(三)完善城市绿色生态景观体系。

完善中心城配套绿色景观,完成3万亩代征绿地绿化,建设百余处精品休闲绿地,实现中心城80%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到达公共绿地。积极推动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设,打造南中轴森林公园。加快建设南海子等一批郊野公园,全面建成第一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建成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积极推动大型公建屋顶、立交桥、建筑墙体和停车场车棚等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立体绿化,力争新增百万平米绿化面积。

第六章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夯实绿色发展的基石

把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作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大力发展民生水务,不断深化水务改革,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打造中国特色的水务发展模式,夯实首都绿色发展的基石。

一、量水发展,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

把节水作为解决首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举措,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快形成节水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节约用水的示范区。

(一)推行用水总量控制。

严格实行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建立覆盖全市各区域、各行业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逐级分解。严格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实施重大项目用水筛选和评估制度。严格增量用水控制,对新增用户进行科学论证,强化节水措施。严格取水许可管理,有效控制全市新打水井数量。严格用水大户监管,对年用水量2万立方米以上用户进行跟踪管理,积极推行按计划指标供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和应急调度预案。实施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二)实施用水效率控制。

建立水资源经济社会评价体系,提高万元GDP用水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进一步细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和用水产品的定额指标。严格实施产业用水效率准入制度,定期开展重点产业用水效率评估,制定限制发展的高耗水产业名录。全面推行节水产品、器具的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器具。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计加价制度、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继续执行再生水利用低价制度。

(三)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提高区域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排放指标和河道考核断面的控制指标。严格控制进入河湖的排污总量,严格排水许可管理,严禁直接或间接向河湖排放未经处理或未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污水。

进一步拓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定范围,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健全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强化水质达标评价管理,制定监督考核制度。

(四)全面推进各领域节水。

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推广渠道防渗、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例达到95%。深挖工业节水潜力,加快推进高耗水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淘汰更新一批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新增项目必须配建节水设施。围绕宾馆、饭店、洗浴等重点用水行业和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领域,推广先进适用节水产品、器具,实现全市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进供水管网精细化管理,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输配水效率,城区自来水管网漏失率降至14%以内。深入推进海淀、大兴、怀柔等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广泛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家庭等创建活动。

二、优化配置,推进多路水源互联互调

坚持外部开源、内部挖潜、循环利用的工作方针,通过“集、蓄、拦、调”,多措并举,统筹调度,努力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的合理配置,加快构建多路水源互联互调、互为补充、安全可靠的首都用水保障格局。

(一)提高本地水源保障水平。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增强地下水资源的自身养蓄能力。狠抓城乡雨洪利用设施规划建设,筹备推进季节性地下储水设施建设,加强雨洪水集中储置和循环利用。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市内调蓄工程,实施南水北调水向水库、地下水源地补水。做好深层地下水、岩溶水的勘察工作,探明岩溶水储量和科学开采方式,增加水资源储备。

(二)提高外部水源调入能力。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确保2014年后具备10亿立方米/年的调水能力。加强京冀两地合作,继续实施河北省水源应急调水。深化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与上游地区的水资源合作,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将海水淡化纳入首都水源供应战略,积极做好海水淡化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具备启动建设条件。研究推进新的调水通道建设。

(三)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

强化再生水作为首都重要水源的作用,加快推动酒仙桥、高碑店、清河等配套再生水输送骨干管线建设,增强再生水配送能力。优化配置再生水应用范围,扩大在河湖补水、环境用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和市政建设等领域的利用规模,2015年实现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

三、统筹兼顾,夯实水务设施支撑能力

按照“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的方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快建设供排水、防洪水利等一批基础设施,扭转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

着力完善中心城供水网络,完成一批现有水厂及老旧管网改造,推进第十水厂、郭公庄水厂等新水厂及管网建设,新增143万立方米/日集中供水能力。加快新城骨干供水厂及管网建设,实现每座新城至少有一座骨干水厂,并实现管网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农村地区集约化供水工程建设,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偏远山区农民饮水保障问题。建立完善城乡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二)增强城乡防洪排水能力。

全面加强城乡防汛排水薄弱环节建设,加大排查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排水河道、骨干道路积水点、地下空间排水系统、老旧排水管网和泵站等更新改造,消除防洪隐患,提高排涝标准和能力,做好城市地下空间防洪保安工作。统筹考虑城市开发项目与雨洪利用、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的相互关系,科学布局,同步规划雨洪收集储置设施,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完成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等五大水系干流堤防达标建设,完善蓄滞洪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山洪灾害和泥石流易发区避险设施建设,完善预警预报系统。健全防汛防洪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三)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完成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向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实现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提高再生水品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加快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42个重点镇污水全部集中处理。积极推广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力争村镇污水处理率达60%。

(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与改造,完善农田灌排系统。加强旱地水源及田间灌溉设施配套,统筹配置水资源,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建立完善墒情、旱情预报、监测网络,完善农业抗旱应急体系,提高农业抗旱水平。

四、综合治理,构筑秀美河湖水系景观

以全面提升水环境品质为核心,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利用与回补并重的原则,推进城市河网水系建设,构建“一个内城水网、五大生态水系、多个湖泊湿地”纵横连通、交错分布的城乡水域格局,努力营造“水清、岸绿、亲水、怡人”的城乡水环境。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

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地划定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治点面源污染。科学规划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水源

地保护区整治力度,继续实施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

一、二级保护区治理,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周边村镇污水集中处理。

(二)着力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

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北运河水质还清、潮白河综合治理等重点流域整治工作,构建各具特色的水域生态系统,发展水岸经济。加强紫竹院湖、团结湖等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修复,进一步提升水质。加快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和水网建设,推进河道水系沟通、治污蓄清、配套绿化,全面建设生态河道。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推进汉石桥、野鸭湖等湿地保护区建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稳定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三)努力营造城市水体景观。

加强后海、北海等城内六海及与之连通的周边水系保护,构建体现老北京风貌的内城水网。加大城市水体疏浚治理力度,加强生态补水,强化雨水、再生水对城市河湖还清的作用。加快推进通惠河、凉水河、亮马河、清河等中心城河湖水系生态治理,合理规划河岸利用空间,打造十大城市滨水林带。

第七章 健全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一、强化法规标准引导

围绕产业发展、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污染物减排等方面,以加强源头准入和过程集约为重点,完善各项法规标准建设。

(一)强化法规约束。

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城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推进制定湿地保护条例,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市场建设、绿色消费培育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加强标准引领。

积极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严把地方产业准入门槛,研究相应的单位能耗、水耗、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土地占用等约束性指标。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区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建筑施工扬尘、污水处理厂污泥、垃圾填埋场恶臭、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等系列环保标准,力争2012年实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及相适应的车用燃油标准。严格限制氮氧化物排放,研究制定燃气轮机、工业炉窑等重点污染源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在国家统一协调下,推动区域大气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标准对接,建立长效的区域合作机制。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鼓励新建建筑、大型公建、居住小区参与绿色建筑建设。

(三)实施总量控制。

实行区县、重点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实施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前置条件。

二、完善监督评价考核

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排放和氨氮及氮氧化物等新增考核的污染物减排及绿色发展精细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为重点,完善统计、计量、监察和监督考核等基础工作。

(一)提升统计计量能力。

进一步完善常规能源统计制度,健全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统计体系和调查体系。研究建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重点指标调查方法,建立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细化能源消费统计内容,为碳排放及碳汇测算做好基础数据准备。推动循环经济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循环经济重点指标统计制度。配套新增的两大污染减排指标,落实国家氨氮及氮氧化物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要求。建立节能环保产业统计制度,增强对首都绿色产业发展管理的支撑能力。

(二)加大监督检查。

建成市、行业、区县统筹联动的“1+4+N”节能监测服务平台,为各区域、各领域评估与分析能耗状况提供支撑。加快建立碳排放及碳汇监测

体系,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测平台,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垃圾排放统计监测和垃圾处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加大“绿色北京”相关领域监察执法的统筹协调力度,尽快建立区县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完善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强化新建项目环评、能评、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试点实行能源管理师、碳审计师等资格管理制度。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及时有效控制能耗不合理增长。

三、深化财税价格调

控强化运用综合经济手段,充分发挥经济价格杠杆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绿色发展各领域的促进作用,推动“绿色北京”建设。

(一)稳步推进价格改革。

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强化价格杠杆调控作用。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全面开展热计量收费,积极推行落实差别电价、峰谷分时电价、随机变动天然气定价等制度,落实国家新能源发电价格补贴机制。研究制定重点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鼓励居民公交出行。健全排污收费机制,理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收费制度,研究推行与总量控制相适应的排污权有偿分配及排污交易政策。

(二)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第五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未来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效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目标

三、具体指标

第三章 着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 构筑绿色经济新格局

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形成内涵增长模式

三、深入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转型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第四章 努力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

一、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居所

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扩大绿色出行

三、强化食品安全供给,保障健康饮食

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培育节约行为

五、打造绿色发展试点,加强示范引导

第五章 深化建设绿色环境体系 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一、持续加强大气治理,营造洁净蓝天环境

二、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美化城乡市容环境

三、推进废物综合处置,合理利用城市矿产

四、提升环境绿化水平,建设人文和谐园林

第六章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夯实绿色发展的基石

一、量水发展,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

二、优化配置,推进多路水源互联互调

三、统筹兼顾,夯实水务设施支撑能力

四、综合治理,构筑秀美河湖水系景观

第七章 健全创新绿色发展机制 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一、强化法规标准引导

二、完善监督评价考核

三、深化财税价格调控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五、加强区域协调协作

六、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第八章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一、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二、落实目标责任分解

三、做好重大项目实施 前言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积极转变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3月,本市发布《“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来,绿色北京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大体系初见成效,九大工程扎实推进,垃圾处理、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等阶段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和解决,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为“十二五”绿色北京建设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五年,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立足首都发展新阶段、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部署绿色北京建设的各项任务,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本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综合专项规划之一。《规划》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按照“统筹兼顾与重点突出相结合、降低消耗与发展促进相结合、过程改进与源头控制相结合、硬设施建设与软环境改善相结合、激励引导与强化约束相结合”的思路,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布局、设施建设管理、生产生活行为等因素,统筹“资源供给—消耗利用—废物排放”全流程,针对“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体系,系统阐述绿色北京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

4、其他相关规划等。

规划适用范围和实施期限:

规划适用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统筹考虑北京与河北、天津及周边其它地区的衔接关系。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 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未来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效

“十一五”时期,本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筹办“绿色奥运”为契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广为弘扬,深入人心,“绿色北京”理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本市以年均4.7%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经济增长,万元GDP能耗降至0.582吨标煤(2005年可比价),累计下降26.59%,降幅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最低、唯一一个连续5年完成节能目标的省级地区。万元GDP水耗降至29.4立方米(2005年可比价),累计下降40.46%。再生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达到3.2%,比2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再生水已成为全市重要水源,年利用量达6.8亿立方米,利用率达60%,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41%,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二)设施承载能力实现跨越提升。

清洁优质能源供应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实施了陕京三线、官厅风电厂、金色阳光等一批工程,实现优质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70%,比2005年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绿色交通运行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了六环路、地铁5号线等一批重大工程,初步形成贯通南北、连通近郊新城与中心城的公路、轨道双层交通网络雏形,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中心城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1%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工作加快推进,日处理总能力由2005年的1.035万吨增至1.668万吨,焚烧、生化和填埋处理比例由2:8:90调整为10:10:80。城乡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5万吨/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5%,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领先地位。

(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

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11.51万吨,“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39.73%超出国家下达任务指标19.33个百分点,减幅居全国首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至9.2万吨,“十一五”期间累计削减20.67%,超出国家下达任务指标5.97个百分点,减幅居全国第二位。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0.121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降低14.8%。

(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达78.4%(286天),比2005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创下连续12年改善以来的最好水平。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全市林木绿化率由2005年的50.5%增至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2平米增至15平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到了良好级别。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境内3条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五)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创新健全。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完善政策环境,研究出台节能、污染减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多项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北京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法规,制定《“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连续发布4个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和5个阶段性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构建了长期指导性与短期操作性相结合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考核引导,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制度,全面实施了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连续3年对区县和重点单位的节能减排目标进行考核。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组织系列品牌宣传活动,加大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绿色发展宣传动员体系。 专栏一:绿色发展

二十世纪70年代末,面对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模式一味追求大规模经济增长、盲目自我扩张与过度消费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从治标角度出发,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1985年,Friberg和Hettne等学者,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概念。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资源紧缺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助推下,绿色增长、绿色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绿色北京”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标准与首都新一轮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绿色北京”建设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延续,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资源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产业化支撑能力有待增强,科技北京与绿色北京建设的相互促进机制有待完善,打造绿色产业链、实现创新驱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三是作为一个特大消费型城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等阶段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缺水问题已成为了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城乡环境质量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四是节能、新能源、碳减排等绿色发展领域的标准、统计、计量等基础工作尚不健全,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执行力尚显薄弱,相关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的建设投入保障力度仍然不足;五是绿色消费尚未成为社会风尚,市民自觉、深度参与绿色北京建设的内生动力还不足,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标准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增强危机意识,认清发展形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一)绿色低碳增长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面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等更加突出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清洁技术革命、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复苏、抢占发展先机的重点战略,全球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是各国需共同面对的挑战,也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的动力,势必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突破点。

(二)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并在“十一五”已设定的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约束指标基础上,新增了氮氧化物及氨氮总量控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等多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更加细化了绿色发展的目标分解,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机制。这都对绿色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专栏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认为,地球如同宇宙飞船,依靠自身资源消耗殆尽后趋于灭亡一样,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资源终将耗尽,为避免这种悲剧,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从“消耗型”改成“生态型”,从“开环式”改为“闭环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二十世纪90年代后,面对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填埋场日趋饱和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实践循环经济理念,探索了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小循环,产业集中区企业间、产业间中循环以及社会大循环等三个层面循环经济的组织实施,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二十一世纪初,循环经济概念也开始在我国广泛提倡和宣传。2009年我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同时,我国还实施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分批在26个省市,33个产业园区和84个重点行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创建10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培育10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2009年,本市发布实施《北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5个、市级循环经济试点24个。

(三)首都发展的资源供需矛盾依然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是本市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加速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产业发展规模和建筑规模不断增加,水、建设用地、能源等资源需求也将持续刚性增长。作为资源能源高度依赖外埠的城市,今后一段时期,首都将在资源能源供应安全、利用效率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与土地可用量不断减少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凸显,亟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市民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需求持续提高。

本市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进入了中等富裕城市之列。“十二五”时期,随着首都进一步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诉求将由园林绿化、污染治理等基础领域逐步向森林固碳、绿色食品、生物质能源、康体休闲等新领域、高层次延伸。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能源与水资源消费总量、机动车保有量、施工规模等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诸多因素仍将长期存在,进一步控制和大幅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及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压力持续增大。这些都对绿色北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五)首都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要求不断强化。

作为全国节能减排领域的排头兵,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北京要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碳减排、污染物排放等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难题,除持续强化行政手段以外,还需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北京作为我国绿色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的地区,也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将绿色产业列入了未来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之列,这将为未来绿色北京的全面、系统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穿于首都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力,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绿色环境体系,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在今后建设发展中,要切实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降耗促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更高标准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民物质生活环境,把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作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北京建设成为既服务于当代市民,又服务于子孙后代的宜居新家园。

——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促效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把培育发展绿色技术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重点解决好绿色发展中各领域、各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先进技术应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坚持结构优化,以调整促提升。坚持城市功能布局、产业发展结构与资源能源结构相结合的系统优化调整策略,强化从源头对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控制,降低生产活动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以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

——坚持节约优先,以循环促效率。针对首都资源紧缺、尤其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将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入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及各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着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坚持生态建设,以保护促开发。突出强调生态效益,以最大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生态环境建设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服务价值,打造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质人居环境的宜居城市,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坚持多方参与,以共建促文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民多方力量,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增强部门联动协作,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形成自觉自律、尊重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目标

“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兵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努力推动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内涵促降”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约、高效、生态型绿色城市发展新模式,打造成为生产清洁、消费友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发展先进示范区。

专栏三: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以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建立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高效、交通便利的生产、生活集中地区。其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绿色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应是“绿色经济”,即以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产业调整和升级,通过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清洁、高效生产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其二,从生态学的角度,将尊重自然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理念,“绿色环绕”作为发展的目标,注重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即在城市化过程中尽可能保护城市紧邻区域、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及自然环境,同时注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绿化和环境治理。其三,从城市规划角度,土地集约化、多样化使用及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四,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成为了居民的自觉行为。

——清洁高效的绿色生产体系基本确立。支撑城市高效运行的空间功能格局基本奠定,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功能得到有序疏解,产业发展更加集约集聚,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融合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率先形成,服务主导型产业格局巩固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品牌初步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弘扬树立,清洁生产深度广度持续拓展,万元GDP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全市资源产出率显著提高。资源清洁高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优质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稳步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实现新突破。

专栏四:资源产出率

资源产出效率是指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矿、磷矿、石灰石、沙石等,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简言之,资源产出率就等于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除以资源消耗量(万吨),该指标越高,表明自然资源利用效益越好。在计算资源产出率时,地区生产总值要按不变价计算,资源单位消耗量包括主要能源资源、主要矿产资源、木材和工业用粮,应注意区分与资源开采量的区别。

为深化循环经济建设,切实将其作为我国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资源产出效率列为一项重要指标,提出了提高15%的目标。

——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住宅产业化模式加快推广,室内空气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及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市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环保。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持续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显著提高,市民出行更加高效便捷。绿色环保型食品得到有效供给,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市民饮食更加安全健康。绿色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典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市民消费的绿色产品比重持续提高。

——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国家首都的城市形象得到更好展现。城市固体废物的科学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从分类、收集、储运及综合处置的全流程体系更加完善、高效,设施布局更趋合理。基本建成“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城市绿色空间得到深化拓展,碳汇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价值持续提高,经济功能巩固增强。

——高效扎实的水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建成配置合理、利用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设施齐全的水务工程保障体系,健全安全清洁、健康自然的水源保护及水环境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务管理体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

——改革创新的绿色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法规政策更加完善,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目标责任制得到深入落实。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和生态补偿等机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计量、监测、统计等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对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财税价格调控作用更加突出,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市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机构培育壮大,服务机制更加健全。区域绿色合作力度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成功推进一批区域间合作项目。

三、具体指标

“绿色北京”建设指标体系主要由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类20项指标构成。

第三章 着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构筑绿色经济新格局

瞄准世界城市建设高端形态,创新产业发展绿色组织模式,积极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全面推进企业生产全流程高效清洁化,提高产业资源组织活力和利用效率,形成绿色经济新格局。

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按照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生态功能有机融合的发展原则,科学规划不同功能区的发展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口分布与产业、生态、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从源头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一)深入优化疏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

严格控制城市核心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和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稳步推进居住、教育和医疗等功能向外转移,从源头解决中心城交通拥堵、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进一步发挥首都功能拓展区对首都“四个服务”的支撑作用,增强金融商务、决策管理、专业服务、文化创造等城市功能。重点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配置完善商务办公、购物娱乐、会议展览等服务设施。

(二)推进发展新区与产业布局融合发展。

统筹衔接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规划,将城市发展新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布局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等新城建设,高标准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高起点规划产业功能区,鼓励就近就业、就近就医就学,增强新城对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有序疏解的承接能力。着力引导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在重点新城的集约、集聚、规模化发展,打造形成以亦庄、大兴为主体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以海淀—昌平为核心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顺义—通州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商务产业集聚区、燕房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形成新的人口、就业承载功能区和区域发展增长极。

(三)加快推动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发展。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提高生态涵养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平原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的体育健身、文化创意、会议会展、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产业及高端产业后台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示范区。浅山区发展壮大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特色林果等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品牌沟谷,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深山区有序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养生等特色产业,切实保障森林覆盖率,强化生态保护功能。

(四)加强产业园区生态化与集群化发展。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设施和要素配置,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提高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6个体育产业集聚区、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四大物流基地等一批专业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企业间及企业与外部的物质能量耦合,打造一批生态工业园示范区。

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形成内涵增长模式

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针,将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提高产业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全面增强首都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首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道路。

(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

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落实“1+6”政策,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绿色经济发展。发挥地方大型企业、央企和研究院所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重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行业标准制定的研发投入,着力实施三网融合、云计算、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交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应用工程,提升首都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围绕绿色发展各领域,整合全市政策、技术、资金、服务等资源,发挥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作用,在节能、碳减排、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废气治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集成技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增长点,抢占绿色发展高地,着力打造清洁技术创新策源地。

(二)深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型、生态友好型、节水节能型产业,构建高端低耗产业结构。实施首都服务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逐步壮大科技、金融、商务信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等细分领域,增加节水型低碳产业的比重,力争实现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8%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0%。稳步推进制造业高端升级,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升级。立足大型城市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经济、文化附加值等多重功能。

(三)继续淘汰落后劣势产能。

按照首都产业功能定位的要求,适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格控制新建产能过剩和“两高一资”项目。加快阶段性劣势产能的淘汰退出,持续做好化工、电镀等行业“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搬迁退出。进一步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十二五”期末将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700万吨以内。研究制定落后机电设备的淘汰计划,加快低效的锅炉、风机、水泵、电机等设备的淘汰更新。做好工业遗留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引入一批高端替代产业。

三、深入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转型

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绿色高效”的原则,优化能源结构,探索多源供给,着力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提高电网输配效率,逐步构建多元、安全、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一)着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全面压缩发电、供热、工业及民用燃煤总量,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加快实施中心城大型燃煤热电厂、大型燃煤锅炉的天然气替代工程,持续推进核心区非文保区平房、简易楼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五环路内无煤化。严格控制新城新建燃煤设施,在具备条件地区,逐步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面推进远郊区县煤炭的清洁集约利用,关停、整合分散燃煤锅炉,有序发展集中供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使用清洁优质能源。

(二)推动天然气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完善天然气供给及配送网络,建成陕京四线、唐山液化天然气、大唐煤制气等重点气源工程,新建高压外围大环,建成六环路二期等市内输配管网干线和配套门站,实现天然气门站年接收能力达到240亿立方米。着力拓展天然气使用领域,有序推动天然气在工业、制冷等领域的使用。扩大天然气使用空间范围,10个郊区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重点镇基本实现燃气管道化。推广实施热电冷联供,强化管理调控,提升燃气利用效率。到2015年,实现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20%。

(三)加快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重点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到2015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6%左右。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应用,全面实施金色阳光、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等工程,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达900万平方米。有序发展地源热泵,力争地热能利用规模达5000万平方米。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实现生物质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探索推动引进外埠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

(四)试点建设智能电网。

重点推进未来科技城、延庆等智能电网试点建设,提高电力生产使用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全市电网的智能化,推广智能电表,完善电力控制信息系统,力争城市年户均停电时间不超过60分钟,城市核心区和重要功能区不超过10分钟。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机制,把绿色理念融入企业产品服务设计、生产、销售、回收全过程,着力降低企业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构建全流程绿色管理体系。

鼓励企业加强对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回收处理等各环节的绿色化考虑,建立全流程的绿色管理体系。倡导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制定绿色研发规范,优化产品成分、结构和性能。鼓励企业实施绿色采购,构建绿色供应链条。倡导企业绿色营销,实行简单包装或可降解材料包装,做好绿色运输管理。鼓励企业建立产品销售过程跟踪指导与管理,销售合格的绿色产品,做好废旧品回收再利用。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标志认证,强化企业绿色管理体系建设。

(二)推动资源多级循环利用。

根据各环节资源利用品质要求的不同,围绕企业内、企业间两个层次,积极推进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循环生产型企业,鼓励企业设计改造工业链条,倡导企业内部集成能源流、物质流。探索建立地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倡导企业建立逆向物流,积极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积极推动企业间构建物质和能量代谢的梯级利用链条,实现相互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探索再生资源产品市场推广机制,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培育扩大再生资源产品市场。

(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扩展清洁生产广度和深度,着力推动产品(服务)生产过程的清洁化,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及污染排放强度。深入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审核,完成重点污染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实施中高费项目;加快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污染减排改造力度,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1立方米以下。扩大清洁审核范围,积极申请国家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研究制定服务业清洁生产相关标准规范,完成住宿、餐饮、医院及学校等领域百家单位审核,实施一批清洁生产项目;积极推进农业、建筑等行业清洁生产,探索开展清洁生产后评价制度。 专栏五:清洁生产

二十世纪70年代初,随着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人民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审视大工业生产方式,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基于实践经验的不同,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提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但无论哪种概念,其基本内涵式一致的,即将预防污染的策略贯穿于生产、服务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第四章 努力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

立足首都特大型消费城市特点,将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与居民多主体参与,强化源头减量、过程集约与排放控制全流程管理,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引领消费新时尚。

一、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居所

按照“存量改造”与“增量提升”并重、“设计建设优化”与“运营过程集约”并重的原则,全流程推进建筑节能降耗,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态居所。

(一)积极推广绿色建筑。

严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准入制度,新建居住建筑实施75%的节能设计标准。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的新建、改建建筑和新规划的重点功能园区原则上全部采用绿色建筑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园区集群扩展,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力争绿色建筑规模达到3500万平方米。

(二)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垂范作用,完成2000家公共机构系统化节能改造,实现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比2010年下降12%。积极推动既有普通建筑包括墙体结构、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一体化节能改造,完成60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完成20万户农宅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基本完成符合50%节能标准的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热计量改造,并实现热计量收费。加快供热锅炉和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实现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2010年下降12%。

(三)推行住宅产业化和绿色装修。

持续改进建筑生产组织方式,积极推广房屋成套技术,扩大住宅产业化试点规模,打造一批住宅系统化集成应用示范,2015年实现产业化住宅面积占当年新建住宅面积比重达30%。适时修订本市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鼓励室内绿色装饰装修,引导开发商和市民选购高能效、环保装饰材料,强化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控制。

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扩大绿色出行

以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运用“设施网络优化、智能管理强化、绿色行为引导”等手段,逐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换乘体系完善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全面增强城市绿色交通承载能力,降低交通领域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

(一)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网建设,同步启动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工程,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60公里,四环内市民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达地铁站点。深入挖潜既有线路运输能力,进一步缩小运营间隔,提高地铁运输能力。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的换乘系统,五环外地铁周边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驻车换乘停车场。

(二)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和设施。

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和站点,优化地面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整体运行效率。在主要干道新增公交专用道150公里以上,2015年实现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50%(含地铁)。积极构建新城与中心城间的快速交通专线,实现最远新城到中心城(五环路)的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1小时,有效支撑中心城人口疏解。加快主要拥堵路段新改建,规划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交通隧道,推进400公里次干路和支路等微循环道路建设,系统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

(三)逐步健全智能交通引导系统。

建立健全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化交通应急指挥和智能调度等系统,提升交通综合运行指挥调度能力。全面推行电子收费。加快道路信息诱导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和手机、车载导航等信息终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

(四)鼓励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出行。

加大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积极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达到4万辆以上。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改扩建熊猫环岛充电站,建成小营、南三环、四惠等充电站。积极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完善部分道路和重点区域两侧非机动车专用道,增强自行车租赁服务,力争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控制在25%以下。

三、强化食品安全供给,保障健康饮食

着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生产、供应体系,健全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追溯机制,切实保障居民饮食健康。

(一)完善绿色食品供应体系。

加强本地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制度化、产品流通品牌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到“十二五”末实现“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量比2009年翻一番。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京设立生产基地,形成食品优势行业总部集群。提升餐饮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水平,鼓励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网络营销。严格首都食品市场准入,加强与外埠主要食品产区协作,建设重点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保障进京食品质量安全;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的资格准入,强化经营环节食品安全管理。

(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

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全市设立3000个风险监测点,企业应配备与其生产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自检设备。加快食品安全监管装备标准化建设,为执法人员配备先进快速检测装备,具备对重点农药、兽药残留和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定性分析能力。有效整合检测资源,培育提升一批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和监测实验站点。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推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充实食品安全专家队伍。

(三)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统一追溯信息平台,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跟踪、伪劣食品可召回、储运信息可查询。利用物联网、信息记录、识别、追踪和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等食品从养殖、收购、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程追溯。通过标签、条码和电子台账,实现酒类、桶装水等重点预包装食品流通和溯源管理。建立重点食品供应基地溯源系统,在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食品信息查询验证系统。

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培育节约行为

着眼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健全绿色市场服务网络,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努力培育绿色低碳的服务模式和消费方式。

(一)加强绿色政务垂范。

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研究出台本市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优先采购自主创新、节能环保、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组织电视电话会议,实施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府办公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倡导政府机构节约行为,制定政府机构节能节水规范指南,加强公务车日常管理。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耗水耗统计体系。

(二)推动绿色商务服务。

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进商场、入超市,力争实现新突破。持续推广能效标识制度,鼓励商场、家电大卖场优先销售能效等级二级以上的家用电器。不断深化“限制过度包装”和“限塑”措施,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鼓励净菜上市,引导宾馆饭店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供应。规范建材家居市场,鼓励企业加大健康环保建材、绿色家居的供应比例。加强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供应,在城市露天照明系统推广绿色高效照明产品和智能控制技术,基本淘汰白炽灯。

(三)培育引导绿色生活。

提倡节俭理性绿色生活方式,使资源节约利用和回收再利用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合理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切实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营造健康公共环境。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化管理,继续推动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机构或场所的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和居住小区、村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2015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零增长。探索实施“绿色电力”认购机制。鼓励市民购买各类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产品。

五、打造绿色发展试点,加强示范引导

统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从区域、领域和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面,系统推进首都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广泛树立绿色典型,着力打造绿色城市发展典范。

(一)系统建设绿色城市试点。

立足本市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基础,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深化循环经济试点体系建设,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大都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低碳发展模式,探索北京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二)全面推进绿色区域试点。

积极推动通州、顺义、平谷、昌平未来科技城等生态城规划建设,实现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交通网络、绿色建筑、生态景观等系统有效衔接。深化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全面建设2个试点区县、3个试点镇,加快建设50家试点企业。推进低碳试点建设,探索功能区、行业领域、社区、企业等不同层次的低碳发展模式。推进首钢厂区土壤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及高端替代产业发展,探索转型产业园绿色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延庆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三)广泛树立绿色消费典范。

开展绿色典范评选活动,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单位中创建百家节约型公共机构,按照“绿色旅游饭店”标准,打造一批绿色酒店,新增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学校”,命名评选万户“绿色家庭”。

第五章 深化建设绿色环境体系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以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统筹大气、园林绿化、废弃物等环境因素,着力打造天更蓝、山更青的绿色环境体系,构建生态宜居新家园。

一、持续加强大气治理,营造洁净蓝天环境积

极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等为重点,坚持总量控制、协同减排、整体推进、齐抓共管,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市民呼吸到更加清洁的空气。

(一)着力强化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

建立老旧机动车淘汰长效机制,力争淘汰40万辆。支持货运企业组建“绿色车队”,形成5万辆以上的规模。积极开展建筑施工等非道路用动力机械尾气排放检测和污染防治。加强在用机动车达标使用监管,强化路检路查,严格控制尾气排放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二)不断强化生产过程废气防治。

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保留的燃煤锅炉的排放监管,实施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实施燃气电厂脱硝工程,开展水泥厂烟气脱硝示范。加快对年产量超过200万平米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废气治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

(三)积极开展扬尘污染防控。

实施《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加强渣土运输车辆全程管理,在重点地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建立渣土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积极落实集扫、洗、收于一体的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切实保障道路机扫率。推进“黄土不露天”工程,积极开展裸地绿化、裸地治理、砂坑整治、污染源头场所道路硬化等工作。完善并推进实施大风沙尘天气扬尘污染控制预案。

(四)做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加大石油化工、涂料、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的污染治理力度,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产品。加强有机溶剂使用工艺过程的污染治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严格控制餐饮等油烟污染。

二、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美化城乡市容环境

以展现国家首都城市形象为核心,着眼市民身边的市容环境问题,持续开展精细化管理,全面系统打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市容环境。

(一)深化环境薄弱地区整治。

加大老旧小区的建筑、市政设施改造,对不具备拆迁重建条件的老旧平房区和简易楼房区开展环境整治,配套完善必要的安全环境设施,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继续深化二环路内胡同街巷整治,恢复胡同街巷历史风貌,消除城市环境死角。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等周边环境整治。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力度,启动六环内行政村环境整治,完成五环路以内100多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景观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打造农村秀美景观。

(二)加大公共空间环境整治力度。

加强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高校周边的脏乱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乱搭乱建、小广告、非法经营等环境秩序类问题。加快城市标志性地区市容环境建设,完善永定门南中轴广场、中央电视塔周边等市民活动空间的环境建设,推进丰台丽泽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及首钢等重点产业调整区的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实现五环路内主要道路、重点地区和新城中心区架空线入地。

(三)开展噪声辐射污染防治。

落实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围绕公路、城铁、铁路、航空等领域积极开展交通噪声防治工作。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完善噪声补偿机制。加强工业、商业及室内装修等噪声污染控制。加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对重点放射源进行全面监督和监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电磁辐射设施建设。完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体系。

三、推进废物综合处置,合理利用城市矿产

按照“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原则,优化分类回收网络,强化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绿色产业链,构建“多源减量、逐级分类、统筹处理、系统布局、充分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提升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能力,减少废弃物排放。

(一)促进源头分类回收。

强化固废产生源头分类与分流,逐步构建以生活垃圾与再生资源两大综合回收体系为主体,以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污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园林绿化废弃物等专项分流回收体系为补充的“2+7”收集网络。以厨余垃圾分类回收为重点,探索多样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加快垃圾分类容器、车辆等设备设施的配套。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实现社区物资回收站点100%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5%。

(二)加快处理设施建设。

按照“集中布局与原位处理互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批技术先进适用的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着力推进生活垃圾深度处理,建成一批焚烧与生化处理技术为主的处理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达到3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填埋比例达到4:3:3。建成一批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日。加快推动京南、京北等建筑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80%。加大建设污泥综合处置示范项目,推进污泥在水泥掺烧、生物制肥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力争实现全市污泥100%无害化处理,90%以上循环利用。以城六区为重点,推动一批园林废弃物堆肥与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医疗垃圾全部消纳处理,处理能力达到80吨/日。推进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

(三)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积极开采利用“城市矿山、城市森林、城市油田”。着力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废纸、废聚酯、废塑料包装物、废橡胶、废旧家电、报废汽车为重点,扶持一批技术适用、模式先进的资源再利用龙头企业和项目。有序建设面向周边省市京郊大型静脉物流基地,着力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固体废物消纳处理空间。 专栏六:城市矿产

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程度不断加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持续壮大,“城市矿产”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其利用量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其包括以废旧钢铁、废旧家电、废旧电池为代表的“城市矿山”,以废旧塑料、废旧橡胶为代表的“城市油田”,以废旧纸张、废旧家具为代表的“城市森林”。

目前我国在“城市矿产”开采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我国废钢再生利用率仅为20%左右,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60%的水平;我国废旧塑料及包装回收利用率不足10%,与日本等发达国家26%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芬兰等发达国家90%的水平。

为全面提升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2010年我国组织开展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计划通过5年左右时间,建成50个左右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示范基地,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根据首都自身特点,本市将围绕“回收→分拣→加工→处理→利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由龙头企业牵头和专业行业协会组成再生资源企业联盟,利用现代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区域及跨区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产业梯度衔接和行业专业合理分工,在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完善优势互补型的跨区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基地,探索大都市型“城市矿产”产业基地发展模式。

四、提升环境绿化水平,建设人文和谐园林

以提升生态功能为核心,全面扩大绿化空间,着力提升绿化质量,推动首都绿化逐步实现“由城乡绿化向景观美化、由生态保障向综合服务、由区域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基本形成与世界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一)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体系。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为骨架,大力推进山区生态建设和森林健康经营,着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40%。积极推进与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合作项目,支持河北环京地区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推进京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完成房山、门头沟等7个区县剩余40万亩荒山绿化,完成5.5万亩废旧矿区生态恢复。优化森林结构,完成150万亩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抚育300万亩中幼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松山、百花山等六大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20个自然保护小区。

(二)构筑平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沿主干道路、大中河道及部分铁路线,新改建12万亩通道绿化带,完善一批绿色生态景观走廊。加强城市绿色缓冲带建设,提质增效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大力推进10条沟通市区与郊区的楔形绿地建设。加快防护林升级改造,综合治理平原沙坑、荒滩、零星沙地和残次林,改造提升167万亩防护林。鼓励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等林木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林。

(三)完善城市绿色生态景观体系。

完善中心城配套绿色景观,完成3万亩代征绿地绿化,建设百余处精品休闲绿地,实现中心城80%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到达公共绿地。积极推动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设,打造南中轴森林公园。加快建设南海子等一批郊野公园,全面建成第一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建成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积极推动大型公建屋顶、立交桥、建筑墙体和停车场车棚等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立体绿化,力争新增百万平米绿化面积。

第六章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夯实绿色发展的基石

把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作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大力发展民生水务,不断深化水务改革,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打造中国特色的水务发展模式,夯实首都绿色发展的基石。

一、量水发展,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

把节水作为解决首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举措,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快形成节水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节约用水的示范区。

(一)推行用水总量控制。

严格实行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建立覆盖全市各区域、各行业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逐级分解。严格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实施重大项目用水筛选和评估制度。严格增量用水控制,对新增用户进行科学论证,强化节水措施。严格取水许可管理,有效控制全市新打水井数量。严格用水大户监管,对年用水量2万立方米以上用户进行跟踪管理,积极推行按计划指标供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和应急调度预案。实施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二)实施用水效率控制。

建立水资源经济社会评价体系,提高万元GDP用水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进一步细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和用水产品的定额指标。严格实施产业用水效率准入制度,定期开展重点产业用水效率评估,制定限制发展的高耗水产业名录。全面推行节水产品、器具的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器具。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计加价制度、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继续执行再生水利用低价制度。

(三)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提高区域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排放指标和河道考核断面的控制指标。严格控制进入河湖的排污总量,严格排水许可管理,严禁直接或间接向河湖排放未经处理或未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污水。进一步拓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定范围,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健全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强化水质达标评价管理,制定监督考核制度。

(四)全面推进各领域节水。

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推广渠道防渗、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例达到95%。深挖工业节水潜力,加快推进高耗水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淘汰更新一批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新增项目必须配建节水设施。围绕宾馆、饭店、洗浴等重点用水行业和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领域,推广先进适用节水产品、器具,实现全市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进供水管网精细化管理,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输配水效率,城区自来水管网漏失率降至14%以内。深入推进海淀、大兴、怀柔等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广泛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家庭等创建活动。

二、优化配置,推进多路水源互联互调

坚持外部开源、内部挖潜、循环利用的工作方针,通过“集、蓄、拦、调”,多措并举,统筹调度,努力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的合理配置,加快构建多路水源互联互调、互为补充、安全可靠的首都用水保障格局。

(一)提高本地水源保障水平。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增强地下水资源的自身养蓄能力。狠抓城乡雨洪利用设施规划建设,筹备推进季节性地下储水设施建设,加强雨洪水集中储置和循环利用。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市内调蓄工程,实施南水北调水向水库、地下水源地补水。做好深层地下水、岩溶水的勘察工作,探明岩溶水储量和科学开采方式,增加水资源储备。

(二)提高外部水源调入能力。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确保2014年后具备10亿立方米/年的调水能力。加强京冀两地合作,继续实施河北省水源应急调水。深化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与上游地区的水资源合作,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将海水淡化纳入首都水源供应战略,积极做好海水淡化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具备启动建设条件。研究推进新的调水通道建设。

(三)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

强化再生水作为首都重要水源的作用,加快推动酒仙桥、高碑店、清河等配套再生水输送骨干管线建设,增强再生水配送能力。优化配置再生水应用范围,扩大在河湖补水、环境用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和市政建设等领域的利用规模,2015年实现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

三、统筹兼顾,夯实水务设施支撑能力

按照“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的方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快建设供排水、防洪水利等一批基础设施,扭转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

着力完善中心城供水网络,完成一批现有水厂及老旧管网改造,推进第十水厂、郭公庄水厂等新水厂及管网建设,新增143万立方米/日集中供水能力。加快新城骨干供水厂及管网建设,实现每座新城至少有一座骨干水厂,并实现管网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农村地区集约化供水工程建设,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偏远山区农民饮水保障问题。建立完善城乡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二)增强城乡防洪排水能力。

全面加强城乡防汛排水薄弱环节建设,加大排查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排水河道、骨干道路积水点、地下空间排水系统、老旧排水管网和泵站等更新改造,消除防洪隐患,提高排涝标准和能力,做好城市地下空间防洪保安工作。统筹考虑城市开发项目与雨洪利用、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的相互关系,科学布局,同步规划雨洪收集储置设施,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完成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等五大水系干流堤防达标建设,完善蓄滞洪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山洪灾害和泥石流易发区避险设施建设,完善预警预报系统。健全防汛防洪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三)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完成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向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实现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提高再生水品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加快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42个重点镇污水全部集中处理。积极推广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力争村镇污水处理率达60%。

(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与改造,完善农田灌排系统。加强旱地水源及田间灌溉设施配套,统筹配置水资源,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建立完善墒情、旱情预报、监测网络,完善农业抗旱应急体系,提高农业抗旱水平。

四、综合治理,构筑秀美河湖水系景观

以全面提升水环境品质为核心,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利用与回补并重的原则,推进城市河网水系建设,构建“一个内城水网、五大生态水系、多个湖泊湿地”纵横连通、交错分布的城乡水域格局,努力营造“水清、岸绿、亲水、怡人”的城乡水环境。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

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地划定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治点面源污染。科学规划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力度,继续实施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

一、二级保护区治理,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周边村镇污水集中处理。

(二)着力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

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北运河水质还清、潮白河综合治理等重点流域整治工作,构建各具特色的水域生态系统,发展水岸经济。加强紫竹院湖、团结湖等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修复,进一步提升水质。加快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和水网建设,推进河道水系沟通、治污蓄清、配套绿化,全面建设生态河道。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推进汉石桥、野鸭湖等湿地保护区建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稳定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三)努力营造城市水体景观。

加强后海、北海等城内六海及与之连通的周边水系保护,构建体现老北京风貌的内城水网。加大城市水体疏浚治理力度,加强生态补水,强化雨水、再生水对城市河湖还清的作用。加快推进通惠河、凉水河、亮马河、清河等中心城河湖水系生态治理,合理规划河岸利用空间,打造十大城市滨水林带。 第七章 健全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一、强化法规标准引导

围绕产业发展、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污染物减排等方面,以加强源头准入和过程集约为重点,完善各项法规标准建设。

(一)强化法规约束。

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城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推进制定湿地保护条例,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市场建设、绿色消费培育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加强标准引领。

积极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严把地方产业准入门槛,研究相应的单位能耗、水耗、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土地占用等约束性指标。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区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建筑施工扬尘、污水处理厂污泥、垃圾填埋场恶臭、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等系列环保标准,力争2012年实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及相适应的车用燃油标准。严格限制氮氧化物排放,研究制定燃气轮机、工业炉窑等重点污染源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在国家统一协调下,推动区域大气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标准对接,建立长效的区域合作机制。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鼓励新建建筑、大型公建、居住小区参与绿色建筑建设。

(三)实施总量控制。

实行区县、重点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实施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前置条件。

二、完善监督评价考核

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排放和氨氮及氮氧化物等新增考核的污染物减排及绿色发展精细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为重点,完善统计、计量、监察和监督考核等基础工作。

(一)提升统计计量能力。

进一步完善常规能源统计制度,健全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统计体系和调查体系。研究建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重点指标调查方法,建立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细化能源消费统计内容,为碳排放及碳汇测算做好基础数据准备。推动循环经济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循环经济重点指标统计制度。配套新增的两大污染减排指标,落实国家氨氮及氮氧化物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要求。建立节能环保产业统计制度,增强对首都绿色产业发展管理的支撑能力。

(二)加大监督检查。

建成市、行业、区县统筹联动的“1+4+N”节能监测服务平台,为各区域、各领域评估与分析能耗状况提供支撑。加快建立碳排放及碳汇监测体系,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测平台,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垃圾排放统计监测和垃圾处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加大“绿色北京”相关领域监察执法的统筹协调力度,尽快建立区县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完善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强化新建项目环评、能评、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试点实行能源管理师、碳审计师等资格管理制度。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及时有效控制能耗不合理增长。

三、深化财税价格调

控强化运用综合经济手段,充分发挥经济价格杠杆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绿色发展各领域的促进作用,推动“绿色北京”建设。

(一)稳步推进价格改革。

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强化价格杠杆调控作用。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全面开展热计量收费,积极推行落实差别电价、峰谷分时电价、随机变动天然气定价等制度,落实国家新能源发电价格补贴机制。研究制定重点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鼓励居民公交出行。健全排污收费机制,理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收费制度,研究推行与总量控制相适应的排污权有偿分配及排污交易政策。

(二)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完善要素市场,争取全国碳交易中心落户北京,积极发展碳金融。支持北京环境交易所逐步完善交易规则,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平台。鼓励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政策,支持商业银行提供环保专项优惠贷款,加强对新能源、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融资服务。积极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大力推广绿色保险产品,积极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探索气候灾害保险。探索以碳基金、碳指标交易、碳期货期权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积极开展绿色信用评级、绿色技术评价等配套服务。积极争取国家在本市开展碳金融有关试点工作。

(三)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落实国家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高效电机、节能汽车等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研究制定关于落后产能退出、交通拥堵治理、垃圾减量、农村重点环境问题整治、绿色建筑推广、新能源利用、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加大财政补贴。配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做好环境税相关研究及试点工作,积极推动机动车税费改革。完善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制度,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从市场服务主体培育、政产学研合作中介平台搭建、市场交易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增强市场对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服务能力。

(一)提升市场服务能力。

研究出台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节能减排服务市场,加强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探索搭建循环经济发展服务平台,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咨询服务。

(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结合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机制,探索开展节能量交易。搭建统一交易平台,有效对接节能量指标与碳指标,积极开展碳交易。探索推行排污许可与排污交易、林权交易等新机制。广泛推广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管理和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深化市场运行机制,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建设、运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创新绿化市场运行机制,通过拍卖绿地冠名权等方式,吸引全社会投资绿化项目,认建绿地和认养古树名木。

五、加强区域协调协作

积极推进国内外管理经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

(一)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探索建立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积极引进国外优惠贷款、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首都科研机构、企业与国外掌握先进低碳技术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及时掌握国际节能减排技术动态信息。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国际气候变化相关援助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林业碳汇等项目开展。

(二)开展区域交流协作。

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实施。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环境合作,构筑互动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南水北调沿线有关省市在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合作。深化推进与相关省、区的能源合作,保障首都能源安全。加强与国内低碳试点省市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探索适合本市特点的低碳发展措施和路径。

六、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积极倡导绿色文化,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市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环境意识,调动企事业单位、市民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绿色北京建设,逐步增强社会自觉参与绿色北京建设的内生动力。

(一)加强舆论科学引导。

健全展览展示、主题活动、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教育体系。继续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强化“节能宣传周”、“节能警察”、“节能医生”等品牌宣传活动。加大报纸、影视、网络等媒体对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绿色出行理念的公益宣传。持续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节能生态环保纪念日的宣传力度;持续开展“义务植树”、“少开一天车”、“再生资源回收日”等系列体验活动。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以中小学为重点,逐步建立“绿色北京”教育体系,提升学生节能减排意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充分利用各类环境及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广大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普及教育;开展“绿色北京”建设相关政策、标准、技术的专题培训。

(三)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鼓励企事业单位、市民通过认养植树、购买碳汇、减少碳足迹等多种方式承担更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义务。整合节能环保志愿服务资源,壮大“绿色北京”建设志愿服务力量。编制节能低碳行为守则,动员全民参与,为节能减碳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捐赠和捐助,引导社会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积极支持“绿色北京”建设。

第八章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一、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由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绿色北京”建设的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绿色北京”建设顺利实施。各区县、各部门将“绿色北京”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逐级管理推动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目标责任分解

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原则,制定规划实施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做好任务部署,加强重点任务跟踪督查。各相关部门、区县要结合自身职责,认真落实规划任务,细化分解任务,切实保障“绿色北京”规划的实施效果。严格目标考核,将“绿色北京”规划重点任务纳入地区、部门和重点企业考核评价体系。深入落实条块分解的目标责任制度,不断完善考核程序和内容,对各部门、各区县、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规划目标完成、任务落实情况等方面的定期检查和终期考核。实行目标考核问责制度,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公开力度,切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三、做好重大项目实施

围绕产业结构深度优化、水资源保障与水环境保护、能源清洁化利用、绿色建筑推广、绿色交通建设、食品安全体系构建、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污染物总量削减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具有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切实解决绿色北京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突出问题。健全重大项目实施机制,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审批、中期过程实施和后期成效评定的全过程管理,有效支撑规划的落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下一篇: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