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在独立学院中的教学探讨

2023-01-30

书籍, 是最具文化传播性的商品, 好的书籍装帧设计能够极大提高书籍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层次。因此, 书籍装帧设计已成为当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今各高校独立学院的日益发展壮大, 其艺术专业的教育方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独立学院在此领域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争议。一部分观点认为:独立学院的艺术专业学生和专业艺术型高校学生一样, 都属于艺术型创新人才, 是否具备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和个性是衡量其学习能力的基本标准, 所以其专业教学应完全遵照专业艺术型高校的方法模式, 在书籍装帧设计的教学上要大胆突破现有的市场规范, 追求书籍艺术的概念化和抽象化。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独立学院因其自身办学性质和特点, 更注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否迎合市场、怎样拓展就业渠道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 教学方法要以市场需求为根本, 艺术教学应舍弃思维的创新训练, 从而去务实地学习现今市场所需要的各种设计规范。学习书籍装帧设计就是学习怎样创造出符合大众最基本需求的书籍, 如何将“创新、突破”与“规范、模式”相结合、让“艺术”与“技术”相统一, 是需要探讨的关键。

1 正确理解“装帧设计”的含义有助于设计的创新

在独立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中, 学生往往忽视概念理解的重要性, 盲目依靠自身的感性认识去随意发挥想象, 这样势必会导致思维过于空泛不着边际。而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理解, 不少学生仅停留于最表面的“封面设计”。所谓的“设计创新”也仅理解为如何将书籍的封面设计得更为出彩, 这种以偏盖全的惯性理解完全背离了当今书籍装帧设计即为“书籍整体设计”这一重要理念。日本著名的书籍装帧艺术家原弘说道“从书籍整体设计的意义来讲, 用‘图书设计’或‘书籍设计’能更为明确地表达装帧的意义。”由此可见, 所谓的“书籍装帧设计”指的是书籍从内容、形态到用料、工艺等的一系列整体设计, 而通常所说的“封面设计”仅是书籍内容的一小部分。学生只有真正认知这一概念, 才能对书籍设计进行从内到外的全盘考虑。在对设计的对象有了全面了解之后, 才可为“创新”奠定基础。

2 强调书籍设计必备的功能性, 避免过度刻意“创新”导致的形式主义

独立学院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但有时过分追求“与众不同”却无视书籍本应具备的基本属性, 纯粹“为了创新而创新”反而导致了设计作品过于浮夸, 成为了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例如, 曾有学生把倒满水的玻璃杯滴入墨汁, 称墨汁在水中逐渐扩散的过程为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其解释是:玻璃杯代表着文化的载体, 墨汁象征着文字, 墨汁在水中扩散的过程代表着文字在文化中的传播, 最终被染黑的水意喻着文字支撑起了文化的承载体, 这样一杯黑水就成为一本书籍。这一让人啼笑皆非的实例充分证明了忽略事物的本质去刻意的追求“创新”, 只会令人觉得华而不实, 不知所云。

在指导学生设计时, 教师必须要强调书籍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任何对于书籍形态的再创造均要满足其作为“读物”的本质属性, 即设计的创新必须在不背离书籍阅读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书籍的基本阅读功能性体现在其开本、版式和翻阅方式的规范之中, 学生只有在基于这些规范展开合理的想象, 才能创造出符合阅读需求的、合理的书籍设计作品。

在学习过程中, 不少学生认为强调遵循书籍的可阅读性是对其发挥艺术创作思想的束缚, 这实际是一种过分强调所谓“艺术个性”, 而忽视设计本质功能性的片面观点。设计不同于绘画、雕塑、音乐等传统意义上的“纯艺术”, 它不能仅因其艺术性而存在,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结合。书籍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商品, 任何商品设计都必须体现其使用价值。由于独立学院的主要办学方针为培养针对市场需要的专业型应用人才, 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的教学中, 教师强调书籍艺术性、文化性的同时, 要结合商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创作引导。

3 引导学生在遵循书籍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创新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整体的构筑, 每一个构筑体系都有其相应的设计准则。无论是外部的结构形态还是内部的版式编排, 都必须依托“在对比中寻求变化, 在变化中追求平衡”这一基本设计标准。例如在进行书籍封面的图案设计时, 要强调其形态之间点、线、面的对比、色彩搭配之间明度、纯度、色相的对比, 通过这些最基本的对比寻求出图案更具视觉审美情趣的途径, 从而令封面的设计效果更加丰富、多样化。在追求封面视觉审美的同时, 将书籍内部的版式排列与外部封面的图案、色彩的设计变化相结合, 创造出与之相呼应的色彩、图案、文字编排形式, 平衡书籍从内到外的整体设计风格。

吕敬人曾说:“一本好书首先是功能和形式是统一的, 它是让你感到读来非常生动, 有意思的, 但是它也一定有它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指书籍的内涵与思想。因此, 教师应首先从分析书籍的内容入手, 启发学生了解书籍作者的创作意图, 体会出内容的实质与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以内容为构思核心, 对书籍从结构、封面、版式设计到材质的运用先进行整体的设计规划, 绘制出若干草图, 每一草图皆以书籍不同的组成部分为构思重点。教师在认可其构思点后, 可结合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实例与学生共同探讨, 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创造力, 这样最终的设计作品就更易产生合乎内容的创新亮点, 从而达到书籍设计“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目的。

4 不忽视设计中的制作环节, 让“艺术”与“技术”相统一

独立学院学生艺术学习的弱点在于动手能力普遍不强, 因此在书籍装帧教学中教师进行思维引导的同时, 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制作练习。在设计构思初稿得到认可后, 教师首先要根据其设计想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软件制作出平面效果。在软件教学中通过草稿示范具体实例, 以便学生熟悉制作过程。

目前独立学院书籍装帧设计的制作环节教学普遍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 即为了突出外部视觉效果, 教师往往更重视教授图形图像制作和排版类软件, 却忽视教授材质的选用及后期印刷工艺, 这种“重艺术、轻技术”的观念势必会导致书籍设计与工艺脱节, 从而造成不合实际规范的“空想设计”。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在设计概念上给学生灌输书籍装帧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整体, 更应在制作中加强对学生在排版、印刷、材质运用中的技术指导。

书籍中纸张的开本、材质的肌理与选择、印刷与装订和封面、版式、结构的设计一样, 都是装帧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同样是设计书籍的必要元素。让这些技术为装帧服务, 提升书籍设计的整体品位, 是教师必须传达并教授给学生的正确设计理念。

摘要:书籍装帧设计在当今独立学院中的教学存在一定争议,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思考能力强于动手能力”的特点, 强调书籍装帧设计的规范, 在创造书籍的艺术性同时不忽视其功能性, 同时加大对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的训练, 是教师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关键词:独立学院,装帧设计,功能,创新,规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英语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整合的生态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