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2022-04-1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的一项极其重要课题。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育主要是指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蒙语双语文教育。下边谈一谈关于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问题,请各位学者、专家给予指正。第一、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现状内蒙古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由多民族所组成的蒙古族自治区。

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篇1:

我国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与实践分析

摘 要 针对贫困地区,我国出台了诸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推出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内地中职班、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为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民生改善、教育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仍受到较多内外因素制约,影响精准扶贫效能发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统筹谋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关键词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職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包括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国一直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依靠力量和抓手,出台了系列政策,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不少成效,但也面临不少困难,需要多措并举加以推进。

一、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梳理

自1992年起,我国就将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写入政策文件,一直到“十三五”时期仍持续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政策,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力度,见表1。

(一)职业教育扶贫的地位和功能持续凸显

对1992-2018年间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发现,涉及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扶贫内容的政策,均有职业教育参与其中,而且参与的程度不断深化,凸显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职业教育主要是作为农村地区扶贫的手段,依靠职业院校面向农业和农村,对贫困家庭青壮年人口、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扫盲、培训并提升技能,增加致富本领。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由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变为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兜底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筑牢未成年学生有技能、能就业的底线,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技能向城市转移就业。尤其是2006年以来,职业教育在相关扶贫政策中,既是扶贫的手段,也是扶贫的对象。职业教育作为贫困地区扶贫手段,持续地发挥扶贫作用,包括保障所有有意愿的贫困家庭孩子有学上,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有效资助,多渠道保障升学就业,等等。同时,职业教育也是贫困地区扶贫的对象。针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基础薄弱的现状,国家加大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投入,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提升办学质量,以扶职业教育之贫,解决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自身办学问题。

(二)职业教育扶贫政策逐步全覆盖和精准化

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扶贫政策也在发生调整和变化,主要体现在扶贫对象和扶贫工作机制上。一是职业教育扶贫全覆盖。自20世纪90年代,职业教育扶贫对象重点是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农民工。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扶贫的对象扩大化,不仅是农村已有贫困人口,而是所有初、高中毕业后新成长劳动力,包括农村和城镇。《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这意味着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只要有意愿均能享受到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扶贫政策。二是职业教育扶贫操作精准化。近年来,国家提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战略,教育扶贫的政策也越来越精准。国家为每个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方便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对职业教育来说,建档立卡也方便了职业教育进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子女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通过建档立卡识别,对该类家庭子女进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补助生活费、就业帮扶,确保职业教育扶贫政策落地可查、可追踪,真正实现教育脱贫。

(三)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扶贫政策体系

从1992年至今,职业教育扶贫政策一直在不断深化和改进,新出台的政策都是对已有政策的推进和出新,不断增强政策力度。从政策制定部门可以看出,制定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参与部门越来越多,涉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的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增加了各部门统筹协调力度。从资金来源与筹措方式看,多数文件提出职业教育扶贫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共同加大投入,体现了中央政策向贫困省份倾斜,同时明确地方扶贫的责任,持续增加投入。从扶贫手段上看,职业教育扶贫的措施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从最初的注重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农村、面向农民,注重青壮年扫盲、培训,到现在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所有贫困地区(包括农村贫困和城镇贫困家庭),注重技术技能和资助(包括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

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为配合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推进,我国采取了众多精准扶贫举措,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能力贫困问题,重点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

(一)加大职业教育学生资助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

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职业教育资助工作承担着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1]。随着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种类增多,覆盖面越来越广泛。相关种类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国家助学金、顶岗实习补助、奖学金、学校免学费及其他等。以国家助学金为例,资助对象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标准由年生均1500元提高到2000元[2]。国家助学金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调整资助标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3]。

2.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资助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资助种类也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资助等。以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例,高等职业院校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生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另外,高等职业院校贫困家庭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以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符合条件的高职学生还可享有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退役士兵教育资助等[4]。

(二)设立内地中职班

为加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帮扶,国家出台内职班举措,让更多贫困家庭孩子走出大山、走出草原,接受发达地区先进职业教育。一是设立西藏内职班。201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关于在内地部分省(市)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意见》,从2010年8月起天津、河北、辽宁等12个东中部省市的44所职业院校开始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每年招收西藏学生3000人。2014年起,西藏内地中职班招生范围扩大到青海藏区[5]。二是设立新疆内职班。201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举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的意见》,2011年起,在天津、辽宁、上海等9个东中部省(市)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内地中职班,每年招生规模为3300人。财政部按照年生均5000元标准补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费用(包括生活费2500元、住宿费1000元、书本费300元、医疗费250元、实习材料费600元、活动费350元)。

(三)实施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提出“除义务教育外,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加快推进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印发《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出台诸多措施。重点措施主要有:实施17个东中部职教集团与17个地州“一对一”、33所民办本科学校与17个地州“二对一”结对帮扶西藏和四省藏区17个州中等职业教育;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124所国家中、高职示范校和其他优质学校,對南疆4地州和兵团3个师的50所职业院校进行深度帮扶;10个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一对一”对口帮扶滇西边境山区10州市和职业学校工作[6]。

(四)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得到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在中央层面,多个部委单独或联合推出了多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助力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青壮年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主要包括雨露计划、温暖工程、春风行动、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以雨露计划为例,该计划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导实施的,以中等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手段,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旨在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扶贫开发项目。2003年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组织实施“雨露计划”。目前,“雨露计划”已建立全国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授受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全覆盖。

三、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和贡献

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和社会支持,职业教育作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有力举措,在减贫脱贫上取得诸多成效,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一)有效减轻贫困家庭教育经济负担,促进社会民生改善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多种方式并存的职业教育资助,包括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资助、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为补充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和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资助,并且体系日趋完善。这些资助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2012年至2016年,各教育阶段全国累计资助资金总额6981.52亿元,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共资助学生8269.3万人次,资助金额1621.24亿元[7]。2017年,全国共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509.92万人次,资助金额365.29亿元,比上年增加33.16亿元,增幅9.98%[8]。职业教育资助有效减少贫困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不让每一个家庭因教致贫返贫。

(二)保障贫困地区更多适龄青少年接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和举措,扩大了贫困人口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贫困地区更多适龄青少年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帮助近千万个贫困家庭通过职业教育摆脱了贫困,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打下扎实基础。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为贫困家庭孩子提供多样化选择,东西部对口支援让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东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职业培训尤其是初中后、高中后未升学的两后生培训,让更多青少年接受更多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有一技之长,使职业培训惠及更多贫困人口,提升人口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三)提升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发展能力,促进教育结构优化和事业发展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发力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和资金投入,使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得到有力发展。一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近些年来,在国家财政及对口支援省市的支持和援助下,一些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县级职教中心,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实习实训车间、宿舍、食堂及体育场馆等得到修建和翻盖,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提升。二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规模明显扩大。随着教育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在校生数明显提升,职业学校的规模显著扩大。三是办学质量有所提升。在中央协调和对口省市及学校的支援下,一些扶贫举措,如学校托管、管理层互换交流、师资培训等,使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大幅提高了办学质量,一些职业学校在省级比赛中不仅奖项获得突破,而且取得良好成绩。

(四)为贫困地区输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国家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支持和引导下,近些年来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得到有效发展,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也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奠定基础。一方面,随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推进,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新增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大量人才;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职业培训也在有力推进,依托县级职教中心、技工学校、高职院校等,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进城农民工、两后生等弱势群体开展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技能创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有效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

(一)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部困境

1.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基础仍十分薄弱,社会吸引力不强

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其前提是办学基础牢固,办学质量高,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但现实情况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仍较薄弱。一是历史积累较少,软件条件不足。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结构性短缺。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大多学历低、企业实践经验少、培养缓慢,培训效果不十分理想,而且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紧缺。三是教学手段落后,校企合作育人程度低。四是总体教育水平不高,社会认可度较低。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整体处于全国中下水平,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紧密性不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家长、学生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不高,选择职业教育意愿较差。

2.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力量比较分散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不仅要发力,更要形成合力,但现行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越到基层,力量越分散。一是管理机构分散。教育、人社、扶贫、农业农村等部门都涉及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但各部门分头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力度不一。二是资金分散。两后生培训、农民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残疾人培训、退伍军人培训、妇女培训等扶贫培训资金大多由各行政管理部门支配,虽然覆盖面广,但人均数额小,部分培训时间短,起不到应有作用。三是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也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主体,但地方政策供给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社会力量参与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3.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监测监督机制不完善,扶贫效果有待评价跟进

目前,各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推进力度很大,速度较快,涉及的部门利益较多,资金数额较大,但监测监督大多由各行政部门自行管理,缺少专门的监测监督机构、方法和手段,缺乏第三方评价评估机构的有效参与,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并有效改进。同时,扶贫效果大多由地方基层行政部门自行总结汇总,层层上报,相关扶贫成效多出自汇报总结材料,精准扶贫效果的客观性不足,社会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不够。

(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外部困境

1.自然条件差,环境制约因素多

贫困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远,有的是处于深山、荒漠和边境地区;气候条件差,恶劣天气多,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地区海拔高寒缺氧;公共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产品运输困难,等等。这些环境条件在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地区、大别山区等贫困地区都比较典型,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带来诸多困难,不仅增加难度,严重制约进度,而且削弱扶贫成效。

2.贫困人口规模大,劳动力素质低

随着扶贫开发的推进,脱贫攻坚的地区越来越集中于贫困人口集中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如“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规模大,而且少数民族大量聚集,占本区域内的人口比例高。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应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较多,而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较弱,而且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缺乏,走出大山、牧场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少,进城务工机会少,外出打工难度大。这不仅需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还要加大语言教育与培训。

3.经济发展滞后,吸纳劳动力不强

大部分贫困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大量劳动力从事收入低、附加值低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第二产业难以发展,交通成本高,工业化程度低;同时由于城镇化率低,第三产业也不发达,服务业规模小。由于经济不发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企业数量少,就业岗位少,社会吸纳劳动力能力非常有限。从全国看,职业教育生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贫困地区,而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大量就业机会和新兴产业集中于东部地区,两者形成供给与需求的明显矛盾[9]。这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提出挑战,需要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协同推进扶贫。

五、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

面对今后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任务,我国需要在已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顶层政策设计,细化工作举措,完善精准资助体系,引导地方政府向贫困地区加大政策倾斜。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着力应对突出困难和新问题,更加注重法治,更加注重育人功能。瞄准2020年后扶贫新标准、新任务,国家层面需要谋划教育精准扶贫未来行动路线、方针和举措,制订出台新规划蓝图,各地职业教育作为其中重要内容要有新谋划和新布局。

(二)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投入,夯实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基础

为加快完成脱贫攻坚的硬任务,从中央到地方仍需要持续加大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投入,重点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改善基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条件,增加信息化手段应用,提升办学质量。各对口支援省市也需要持续加大投入,落实援助承诺,加强师资队伍援助,加强教学与管理的帮扶,进一步提升被帮扶学校的办学内涵和成效。为配合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还需要加大投入,搭建高职、县级职教中心和乡村培训点三级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贫困劳动力培训的规模,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将语言培训纳入技能培训内容。

(三)进一步健全监测评估,加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评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将进入收尾期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投入将面临政策评价、效果评估。各级行政部门需要健全相关监测评估机构和力量,加大数据监测、收集,加强扶贫考核评价,向上级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公开扶贫成效,公正透明接受公众监督。要搭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监测评估平台,研制监测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探索建设监测评估协同机制,提升监测评估水平。第三方机构应被邀请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评价评估,客观公正地反馈成效、摆出问题、提出建议,助推问题整改、促进扶贫增效。

(四)进一步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多元协同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贫困地区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吸纳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扶贫,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由政府为主的模式向政行企校研多元协同模式转变。政府部门要加强统筹,赋予行业组织更多职能,引导行业组织资源、力量,充分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要注重发挥企业的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地位,协调引导区域内外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设立冠名班、订单班、现代学徒班,捐助仪器设备,合作培养高质量人才。应推动职业学校之间加强联合,深化与东部对口支援学校的合作,对接区域产业调整专业,深入推进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等内涵建设,提高扶贫育人质量。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功能,广泛开展语言、技能培训,深入开展送教下乡、带技入户,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职教科研机构,配齐科研力量,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扶贫成效,推广扶贫经验。

参 考 文 献

[1]车明朝.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资助为职业教育扶贫筑牢坚实底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7-131.

[2]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EB/OL].财教[2015]180号.(2017-07-23)[2019-06-05].http://www.csa.cee.edu.cn/zizhuzhengce/zhongdengzhiyejiaoyu/2017-07-23/3070.html.

[3]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Z].财科教[2016]35号,2016-12-06.

[4]财政部,教育部.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7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简介[EB/OL].(2015-08-05)[2019-06-05].http://www.xszz.cee.edu.cn/zizhuzhengce/zonghezhengce/2015-08-05/2308.html.

[5]樊未晨.职业教育让更多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大山[N].中国青年报,2015-09-02.

[6]教育部.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496号建议的答复[EB/OL].(2018-01-09)[2019-06-05].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iaoshisi/201801/t20180109_324206.html

[7]教育部.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取得重大成效 [EB/OL].(2017-09-06)[2019-06-05].https://www.chsi.com.cn/jyzx/201709/20170906/1627351696.html.

[8]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2018-03-01)[2019-06-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301/sfcl/201803/t20180301_328216.html.

[9]柯进.职业教育如何挑起扶贫重担?[N].中国教育报,2017-04-26.

Analysis on Policy and Practice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Poor Areas of China

Fang Fengwen, Shao Miaomiao, Wang Xiangtai

Key words  poverty-stricken area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uthor  Fang Fengwen, research assistant of Cent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29); Shao Miaomiao, lecturer of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Wang Xiangtai, Qianx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作者簡介

房风文(1980- ),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经济(北京,100029);邵苗苗(1983- ),女,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王向太,乾县职业教育中心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研究”(DJA180338),主持人:房风文

作者:房风文 邵苗苗 王向太

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篇2: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初探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的一项极其重要课题。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育主要是指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蒙语双语文教育。下边谈一谈关于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问题,请各位学者、专家给予指正。

第一、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现状

内蒙古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由多民族所组成的蒙古族自治区。全区居民共有44种民族成份,除蒙古族人口在1.000以,上的民族还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自治旗少数民族和回族、满族、朝鲜族、锡伯等民族。其中除了有朝鲜族是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其余少数民族基本上都用汉语或蒙语。

在当前,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是以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或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两种类型。蒙语授课为主的学校(包括其它少数民族学校)是各类课程都用蒙语授课,只是加授汉语。在这类学校里使用的汉语文教材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所编写出版的汉语文课本(乙种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加授。

目前,在全区各类课用蒙语授课的学校的确不少。全区少数民族幼儿园有122所,在园幼儿70530人,其中蒙古族幼儿57996人,蒙语授课幼儿有32240人;全区少数民族小学3216所,在校少数民族小学生438310人,蒙语授课学生有5179356人;少数民族中学有383所,少数民族中学生有217620人,其中蒙文授课中学生10万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101所普通中专中,设有蒙语授课专业和民族班的学校共38所,30个专业,在校少数民族中专生11875人(中师4544人、中技7241人),其中蒙古族学生10402人,蒙语授课生6730人。

内蒙古自治区1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共设置专业9种,其中蒙语授课专业23种,分布在10所高等院校。

内蒙古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8410人,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25.8%。其中,蒙古族学生7364人,蒙语授课学生3684人,占蒙古族学生的50%。

内蒙有少数民族研究生129人,其中蒙古族学生124人,蒙语授课45人。

全区成人高等院校共有少數民族学生3833人,其中蒙生3275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865人。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少数民族农职业中学37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5559人,(初中16028人,高中9531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966人。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776166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391135人(摘自《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基本经验和当前主要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一期)。各类课程用蒙语授课,汉语从小学三年级加授的学校,目标是使学生高中毕业时,培养成基本上蒙汉兼通的人才。这种类型蒙古族学校分布的特点是: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地区或纯牧区的旗、苏木以及城镇。各类课程用蒙语授课,只是加授汉语,在这样学校里,受过双语教育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比如哲盟1979年至1991年全盟共有10549学生考入大学,其中蒙古族学生6050人,占全盟录取学生总数的57.4%,其中用蒙语授课的学生共有4126人,被录取学生总数的占68.2%,这类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被大学录取的多,因蒙语文成绩高,汉语文水平也较高。所以,不但在内蒙古地区的高等学校里被录取得多,而且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外省市的大学。这些被录取的学生,不但能用蒙语授课,而且同样还能汉语授课,这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符合内蒙古农村、牧区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也符合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深受内蒙古地区的广大人民的欢迎。

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制的第二种类型是以汉语授各类课程,只是从小学三年级加授蒙语。其使用的教材,也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所编写的蒙古语文(乙种册)课本。

这种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类型学校的学生全区共有15480人。在这类学校里,双语教育实际效果不太好。与上述类型学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概括说明:

1.从在校生的学习成绩来看,这类学校在校的学习成绩不太均匀,而且总的成绩也不太高。他们也从小学三年级加授蒙语,但蒙语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升入中学后,有的学生只会词造句,有些学生还是拼音识字、刚刚入门。有些还不识元音字母。升入高中后,还是不会读课文,既使会读也不解其义。

2.在这类学校里,学生的蒙古语文成绩不但太低,而且其它各类课的成绩也是低下。

3.从这类学校里毕业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较少。这类学校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多数民族杂居的地区一呼市、包头等城市和盟、旗(县)所在地。

4.这类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来自缺乏民族语言环境的蒙古族孩子或附近没有蒙古族学校的地区,以及,在汉族学校升不了学的学生。

从上述几个特点的分析来看,这类学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从民族学校或从民族班毕业,但其实对蒙语不但不会说,而且不懂,所以根本谈不上蒙汉兼通。

总之,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现状是蒙古族学生以及民族语为基础加授汉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二、在双语教育中母语的作用

母语教育是最有效、最方便、最容易理解、最有利的教育。1981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巴黎召开以母语为教育工具的专家会议。各国专家一致认为:“母语是入门教育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进行扫盲教育,扫除愚昧歧视和贫穷的有力工具,对振兴民族具有潜在的催化作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第282页),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以及继承历史遗产,其主要利用和依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母语是每一个民族的交际语,是消灭文盲、继承本民族文化科学遗产的最重要工具。无论那一个民族,母语是表达本民族感情最深、最清楚、最准确。母语是不仅发展民族文化、为人民服务、实现四化的动力,而且也是双语教育和两种语以上教育的必不可少基础。

母语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響着双语的教育教学质量。心理语言学家证明,母语的教育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迁移”作用。(中央民族学院教务处主办1987年3月教育简讯张伟的《语言与双语学》一文),母语的水平越高,对汉语的学习越方便,速度也越快。用母语进行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有秩序地发展、增强其接受外界事物以及求知欲望,都起很大作用。

有些人认为,在内蒙古地区的城镇,蒙古语蒙文用处不大,使用范围狭窄,特别在当前,改革开放,商品社会蒙古语文根本用不上,主要使用汉语文,所以少数民族直接学汉语文,就更省力、省事。这种说法,其实不仅不符合内蒙古实际和特点,而且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违背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内蒙古自治是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域,蒙古族的自治区,蒙古族是主体民族,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是受法律保证的。从蒙语本身特点来看,蒙古语是较先进的,据史书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蒙古语言文字不仅对本民族文化、科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文化、科学的发展,乃至中国文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培养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科学的促进和发展的人才,必有蒙汉兼备或蒙汉兼通的人才。为了达到和完成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学好蒙古语文,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其它语,即要学好汉语文,才能成为蒙汉兼通的人才。

第三、对双语教育的解析和几点粗浅建议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内蒙古地区的蒙汉双语教育已普及和稳定了。而农村半农牧以及纯牧区、交通不便的边境偏僻地方与城镇、交通方便地方的双语教育类型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农村半农牧以及纯牧区,交通不便,边境偏僻地方的双语教育的类型基本上是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换言之,蒙古族聚居的蒙古族孩子首先在学好蒙古语的基础上,从三年级加授汉语,从宏观上看,受这种类型双语教育的学生蒙语文成绩好、汉语文成绩略低。这种类型学校毕业的五年级学生的汉语成绩是相当于汉族学校汉语授课生的小学三年级程度或略高些。初中毕业时,汉语程度相当于汉族学校汉语授课生小学五年毕业学生的程度或略高些。高中毕业时,汉语文程度相当于汉族学校初中毕业生的汉语文程度或略高些。

蒙语为主加授汉语学生的蒙文程度来看,由于不同地区而蒙语文程度也不同。纯牧区、偏僻地区的孩子的蒙语表达较清晰、流利而且动听,蒙文程度也高些。半农半牧区的孩子说话有些不如纯牧区孩子。城镇、交通方便地区的蒙古族孩子的蒙语说话能力更差。

从民族方面看,蒙古民族学本民族语和其它民族学蒙语,也有所差距,具体地说,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有些相似之处,达斡尔族学蒙语、说话音调基本准确。鄂温克语是属于通古斯一满洲语系。他们语言里也有与蒙语相同之处,但与达斡尔族相比还有些差距。既然如此,根据调查,这些少数民族对蒙语不但学得好,而且蒙语的程度比汉语还是高。其主要原因如下:

1.用蒙语授各类课程只有加授汉语类型的蒙族学校的学习]蒙语环境较好,而学习汉语文环境条件却较差。在这类学校学生上汉语课时,如果不用蒙语协助的话,学生对汉语理解也困难。比如呼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布力稚特蒙古族小学和辉苏木鄂温克族试验小学主要由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孩子所组成。辉苏木试验小学456名学生的117名是鄂温克族、60名达斡尔族、279名蒙古族。本学校有57名教师,其中23名蒙古族、29名达斡尔族,5名鄂温克族。这些学生来自牧区,蒙语环境条件好,

2.蒙市族学校学生学习汉语的要求不太强烈,因为聚居在牧区的少数民族的日常交流思想的共同语是蒙语或者本民族语,基本不使用汉语也能交流思想。所以蒙古族学校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高、迫切性不强。家长的学习汉语的要求也不紧迫。

3.当前汉语文教师的汉语文水平不高,教学方法欠缺、信息流通不够。教汉语的教师基本没有毕业于汉语专业的。即便有也是极少数。所以这类学校的汉语文教师队伍没有建设完备。

4.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汉语和蒙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各有各自的特点。蒙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是彻底的拼音字母语,掌握起来既方便又快。汉语是汉藏语系,字、词、句字必须得背熟。因此掌握起来比较难些,也慢些。所以农村牧区、偏僻地区的蒙古族学校的学生汉语文程度的提高自然较慢。

城镇或者交通方便地区及盟、旗(县)所在地的蒙古族学校基本上是以上述的两种类型进行双语教育。当前根据这两种类型双语教育的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双语教育的类型(模式)

根据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城镇蒙古族学校蒙族孩子的双语教育应先学好本民族语的基础上加授汉语或其它语是有好处的。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双语教学情况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每年有40%的学生升入高等院校。从心理学的分析,儿童到4岁半已经掌握了语言规则,5-6岁掌握说话规则。掌握好本民族语规律的基础上加授其它语效果肯定会好的。只有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加授汉语文才能达到培养出蒙汉兼通人才的目标。但是有些蒙古族学校放弃了本民族语或母语,先学好第二语即汉语的基础上加授了蒙语,是颠倒了母语与第二种语言的位置,同时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因此进行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既学不好双语,又效果欠缺,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要真正培养好蒙汉兼通的人才,可以把农村、牧区、半农半牧区以及交通不便偏僻地区的孩子,从二年级加授汉语或再提前一些不妨先搞试点。因为这些地区学习蒙语条件好,但其学习汉语是对培养蒙汉兼备和兼通的人才,很有必要。

对于城镇或交通较便利的地区及盟(县)、苏木(乡)所在地学校的蒙古族孩子必须注意具备学习蒙语,的环境条件,并可以试验加授汉语,从三年级起再推迟一点。

二、关于双语教材问题

在教育教学问题上,内蒙古地区双语教材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双语教育教材的联系面广。其目标方向、知识性、科学性、工具性等等都要认真考虑。

目前,蒙古族學校的蒙文班,加授汉语的教材与城镇、农村、牧区没有区别”这不太符合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的大范围内杂居、小范围内聚居的实际情况,由于使用蒙语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半农半牧区或纯牧区,幅员辽阔的边境地区。因此与汉族杂居少甚至基本不杂居的地区同用一种教材。应根据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汉语的特点编写新的教材。如小学五年毕业的汉语文教材必须编写蒙汉相结合的教材。尤其是编写小学第一册教材时,必须加强汉语文拼读、注意速成。初中阶段编写时,用蒙文译编生字、词、典故、联词以外还得全部直接用汉语编写,并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读写能力。

三、汉语文教师队伍问题

目前,对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汉语文教师的调查了解到全区汉语文教师队伍基本尚未健全。很不适应实际的要求。中小学汉语文教师不仅数量少,素质低、学历低,而且大部分汉语文教师不是这个专业的人,这些教师的汉语文程度低,不会准确读出四声,问题很严重,如把《箱(xiang)、详(xiang)、想(xiang)、相(xiang),读成箱(xiang)或相(xiang)》,读起来,没有汉语文的味道。这什么必须培养通晓蒙语的蒙古族教师进修2-3年汉语专业的训练,尽快培养出一支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教师队伍来。小学和初中教师必须有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教师,高中教师也要即懂蒙语文,又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因为升入高中的学生的汉语文程度,相当可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较高,写作能力也相当不错。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要高。这样才能适应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人才要求,成为内蒙古广大人民所欢迎的蒙汉兼备和蒙汉兼通的人才。

通过上述实际的分析,如果普及内蒙古地区双语或两种语以上的教育,必须从内蒙古地区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和重视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蒙汉双语的教育。

参考资料

1.布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第113贞)

2.《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从书》(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339页和577页)。

3.《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基本经验和当前主要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一期)。

4.孙若穷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概论》(1990年《中国劳动出版社》)。

5.(《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论文集199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戴庆厦、马学良教授的《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马学良教授的(《论双语与双语教学》1985年9月第20页、21页)。

作者:宝·巴达日夫

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育论文 篇3:

壮族教育赋新篇 八桂大地结硕果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2007年末,广西约有壮族165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

广西壮族地区学校教育起步较晚。据考证,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广西才开设学校,兴办官学。新中国成立以前,壮族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生活困苦,文化落后。1949年,广西每万壮族人口中,有在校小学生602人,初中生33人,高中生2.7人,升学率较低,能读完小学的学生很少,能升入初中的就更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壮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就。1998年,壮族地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7年,壮族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全区每万壮族人口中,有在校小学生808人,初中生396人,高中生143人,中职生97人,普通高校学生84人,研究生1.3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30人,幼儿园幼儿179人。这是党和政府对壮族人民关怀的直接结果,是与广大壮族群众的艰苦奋斗分不开的。

一、构建政策保障体系。确保民族教育良好发展

为确保壮族地区教育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针对壮族的民族特点,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制订了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了符合壮族地区特点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从而使壮族教育走上了健康、稳步发展的道路。如自治区教育厅分别在1993年和2001年下发了《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管理意见》(桂教民教[1993]0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意见》(桂教民教[2001]109号);200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制订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意见》(桂政发[2003]41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2003年至2007年发展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03]40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2004年至2006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等。

二、坚持国家支持和地方努力相结合,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为改善壮族人口较多的市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1998年以来,自治区在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第一和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第一和第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广西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水毁学校重建工程、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大石山区大会战”等教育建设工程中,对东兰、风山、靖西、德保、天等、大新、武鸣等45个壮族人口占全县人口50%的县(市)采取倾斜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投入资金40多亿元,共建设中小学8000多所(次),新建、改扩建校舍400多万平方米。使这些地区中小学校的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全区壮族地区生均校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均校舍达到了小学5.39平方米,初中7.24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区24所壮文初中(民族中学)校园面积为539774平方米,全区壮文小学校园面积为475719平方米,有实验室19间,多媒体教室54间,图书186180册,电脑189台,投影仪125台。目前,民族贫困地区生均校舍面积、校舍质量、教学设备水平等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民族地区实际和特点的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壮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适龄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入学率和巩同率。在壮族人口较多的县(市、区)都办有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民族班,招收本市贫困山区县、边境县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学生生活、学习补助经费,使包括壮族学生在内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完成学业。

四、举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培养高层次民族人才

自治区人民政府从1980年开始在14所高校开办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生经过补习一年高中文化以后,可以直接升读大学。这个举措为壮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民族干部和高级人才提供了平台。至今,以这种方式共培养了7000多名壮族学生,这些学生学成后已成为广西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专家、作家、诗人、医生、工程师;有的担任了地、市、县、乡的党政领导职务;有的当上了优秀教师、先进模范,成为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才。

五、重视使用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少数民族干部、教师掌握本民族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便于同少数民族群众、学生交流,他们更能在促进民族团结、民族教育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自治区重视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学校管理人员。目前,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或者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2008年,全区壮族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有116139人,在高中阶段的有16310人,在高校的有5422人,在幼儿园的有6395人。自治区教育厅一直把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干、数量足够的壮族地区教师队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例如,要求壮文实验小学按不低于1:2.1的编比配备教师,所配备的教师要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有专业合格证,学历要达标,要掌握壮汉双语文教学方法。同时,加大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壮汉双语教师,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六、根据地方特点和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壮汉双语教学

壮文是广西唯一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校的文字。为提高壮族的文化素质,198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壮族的特点和实际,提出“积极稳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壮族地区的农村、学校、机关推行使用壮文”,每年单列专项经费413万元用于开展壮汉双语教学。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管理。到目前为止,各县(市、区)都已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原则、意见,相应地建立了管理制度。按照“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十六字方针开展的壮汉双语教学,走出了一条有壮族地区特色的双语文教学之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践证明,开展壮汉双语文教学实验的学校,教学质量均略高于当地同类学校,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贵港市蒙公乡4所壮文实验小学的学生从1985年至2007年22年间升上大中专院校的有300多人,是1949年至1984年35年间考上大中专的学生的12倍。

目前,全区共有25个县(市、区)69所壮文实验小学,66个教学点,分布在47个乡镇,学生近3万人;有民族中学(壮文初中)24所,学生近2万人(其中壮文班学生7000多人)。

壮族地区已建立起一个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回顾过去,成绩显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相信有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有广大壮族群众的大力支持,壮族教育事业肯定能够继续焕发勃勃生机,大放光彩!

作者:黄永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等职校数控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新课改下我国高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