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运用中的几点体会

2022-11-24

随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贯彻和实施, 笔者从事物理教学20多年, 在教学中逐步摸索, 总结出以学生为本、关注生活热点、注重科学探究。试图运用新课程理念,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1 以学生为本, 注重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 真正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 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是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关键是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那些未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学生, 用眼神、微笑、手势等表情和身体语言暗示、提醒、鼓励其参与学习, 尽量做到不点名、不大声训斥, 以保护学生稚嫩的自尊心, 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探究。这就既满足了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又使其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 使整个课堂气氛处于正面情绪中, 防止因过分的批评、指责影响学生的心境, 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对立抵触情绪。老师要善于以柔克刚, 及时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因为同学间的小纠纷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运行, 此时老师若以成年人的眼光漠然置之, 认为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简单粗暴对待, 往往效果不好。如果能耐心倾听学生的叙述和要求, 及时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与纷争, 反而事半功倍。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带有各种情绪的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流水线上毫无生气的机器零件!

2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热点问题

物理学并不是一门远离人们生活、带着冷冰冰的科学面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科, 物理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早上叫你起床的“闹钟”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到上学的各种“交通工具” (摩擦、相对运动、热机、速度) , 从“吃饭”、“使用各种电器” (能量转化) 到“穿衣” (摩擦起电、热传导) , 从“看电视”、“听音乐” (电学、光学、声学) 到“运动打球” (力学) , 物理学几乎覆盖了学生的方方面面。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规律并不是一无所知, 每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物理知识或生活体验, 但是对许多物理现象却是一知半解, 甚至有很多误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拘泥于书上所举的物理现象和知识, 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各种物理现象信手拈来, 让学生分析, 使学生感觉到现代社会的方便快捷、上天入海 (航天飞机、核潜艇等) 都与物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体验到物理学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震撼。如在讲授“热机”、“电与磁”、“能源”等章节时, 穿插进斯德哥尔摩首脑会议、东京议定书等资讯, 介绍全世界领导人最关注的地球变暖问题、节能减排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关注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并试图激发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责任心和自信心。“润物细无声”, 通过学生和世界热点问题的零距离接触, 一定能培养出一代代具有世界眼光的栋梁之才, 而不是一批批毫无生机和活力的只关注考试分数的考试机器、井底之蛙。

3 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笔者在讲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章节时, 有学生提出:光是不是也由分子组成的?对于这样一个备课时始料未及的新问题, 笔者并没有用以前常用的套话 (“你们上大学时会学到的”等) 敷衍了事, 而是紧紧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 让学生互相讨论、争辩, 学生争得面红耳赤、互不服气, 我并没有忙于仲裁、解释, 而是问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马上有学生提出上网查资料, 正中下怀, 我马上鼓励学生课外完成, 并布置学生在下节物理课向全班同学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物理的热情高涨, 再遇到此类问题后, 学生们再不是盼着“万能”的老师来解答, 而是自己主动上网查资料, 在课堂上带着骄傲自信的表情侃侃而谈自己的研究成果。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传统教育中, 老师上课“满堂灌”,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学完物理只记得几个单调空洞的公式和题型;而现代课堂, 学生体验到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感, 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想法, 还有很多的事例,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总之, 新课程理念帮助我这位从教20多年的老师老树发新枝、越教越有劲。

摘要:近几年, 随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贯彻和实施,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以学生为本、关注生活热点、注重科学探究。试图运用新课程理念,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M].物理教师教学用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物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 关文信, 毕凤祥, 韩艳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医学英语的词汇习得策略及教学探讨下一篇:智能手机取证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