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育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称为“青少年学生的问题行为”或“青少年学生的行为障碍”,指青少年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冲突、环境刺激或机能失调等原因而导致的青少年学生偏离常态、违反社会规范的不良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适当行为。

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育论文 篇1:

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遵循青少年学生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责任动力机制、责任心理机制和责任能力机制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构成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生成机制。明确的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主体性的教育方法、务实有效的社会实践、科学的社会责任培养制度、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构成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外在培养机制。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养机制

马克思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1]“规定”、“使命”、“任务”指的就是人的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大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育责无旁贷。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学生的一种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其培养应遵循青少年学生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生成机制

青少年学生自我实现的强烈个人需求是责任感生成的内在动力;责任认知和责任情感是责任感生成的自觉意识和心理认同;个体身心的成长、道德辨别能力和责任意志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基础。相应,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生成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心理机制和能力机制三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方面。

1.动力机制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自我需要是人认识和改造事物的最根本动力。青少年学生的需要有很多,诸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以及成就人生的自我实现需要等。青少年学生知识水平高,道德的学习和内化能力强,自我实现愿望强烈,相比较低层级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难度更大,青少年学生对其追求的渴望也更为迫切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是与人的心理认知、价值信念、情感意志等紧密相连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青少年学生对自我实现需要的追求能够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行动,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也就是说,是展开和发展社会责任感这种高级精神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2.心理机制

“责任认知是指认知者对于特定情境条件下发生的行为、事件及其结果的感知、归因、评估和推断的过程。责任认知的核心是作出某人对某事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应承担何种责任的判定。”[3]学生如果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社会的整体发展,自觉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就是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正确的认知,这种认知将内化为他们固化的情感体验,并外化为责任行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积极的社会责任情感是主体对习得的社会责任认知的认同感,隐含着社会责任主体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评判准则,是一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态度体验。青少年学生具有了积极的社会责任情感,就有助于其坚定责任意志和内化责任认知。责任认知和责任情感互为条件,相互反作用促进,构成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生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3.能力机制

能力机制是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的必要条件,它使动力机制和心理机制发挥作用并实现目标有了可能性。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的内在能力机制包含三个重要方面。一是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对自己的生理状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成熟能使青少年学生更加深刻地分析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明白承担社会责任是自己的必然使命。二是道德辨别能力。道德辨别能力越强,青少年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就越深刻,理解就越透彻,越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是责任意志。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主体随意而为的行动,必定是内心理性考量的结果。具有责任意志的责任主体其行为不受外来的权威支配或规范强迫,而完全是出于“内心法则”,所以责任意志是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社会责任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能力。

二、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外在培养机制

对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要发挥责任感生成的内在机制的作用,还需要从外部的责任教育入手,发挥外在培养机制的作用。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而确定的责任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制度、途径等各方面的协同一致构成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外在培养机制。

1.完善的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内容体系

完善的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内容体系可以使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作为公民,青少年学生应具有一般公民的社会责任。同时,青少年学生又不同于一般的公民,他们综合素质高,是公民中的先进分子,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理应承担更为丰富的社会责任。

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自己的责任。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对自己负责是有效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青少年学生对自己的责任主要包括珍惜自己生命,维系自己身心健康,做好学生本职工作,树立远大理想,确定科学的奋斗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奋斗等。其次是对家庭的责任。家庭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和成长成才的第一学校,青少年学生不仅承载着自我发展和对奉献社会的理想,也承载着父母的期望。体贴和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团结、为家里做应有贡献是青少年学生对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再次是对他人的责任。青少年学生要本着诚信、友善、仁爱的原则与他人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第四是对社会的责任。作为一个“社会人”,青少年学生必然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习俗、法律制度、道德规范,自觉关注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并努力参与解决等是学校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最后是对国家的责任。每个“社会人”都不可能脱离“国家”这一共同体而单独存在。青少年学生应深切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勇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能量。

2.主体性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方法

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是当代社会个体个性化发展的典型特征。过于强调社会本位,突出社会目标和统一性的要求,忽略人的个体发展目标和个性要求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者需正视问题,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同时,尊重和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目标追求。主体性的德育工作方法有多种,针对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三种方法值得尝试。一是情景体验教育法。教师根据既定的责任感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在情景训练中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情感,端正他们的行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有效提升。二是自我教育法。学校、社会、家庭等一切外在的教育形式都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的外部条件,而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才是他们培养出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因素。学校应以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内容为依据,教育青少年学生科学而全面地认识自我,树立科学的自我教育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持续地自我学习与实践,勤于自我反省与反思,适时自我改造,以不断地发展、完善和超越自我。三是民主、互动教育法。通过提倡教育环节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激励交流和辩论,鼓励创新和求异,反对教育的单一性、专制性和一味的求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3.务实有效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

列宁曾说:“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4]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社会责任认知、情感和意志只有落实到行动上,在实践中以具体的、稳定的和积极的行为表现出来,才能真正达到统一。青少年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从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主流;青少年学生只有深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上暂时存在的一些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消极方面,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更科学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5]学校要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与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技术服务、思想宣传、科学研究以及管理活动,增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强化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决心和意志。二是将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科学开展劳动实践课。通过有组织地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义务植树、打扫卫生、勤工俭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责任意识。三是鼓励学生参加敬老助残、义务帮扶、爱心捐赠、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团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和爱祖国、爱社会、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4.科学的社会责任培养制度

鲁洁教授曾鲜明地提出了德育是制度性活动的主张。她指出:“教育本身就是制度性的活动,作为教育一个组成部分的德育,自然也是制度性的活动。”[6]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激励或约束。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制度要能够满足青少年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够真正体现他们共同的意愿,激励他们积极追求进步,乐于付出,甘于奉献。一要建立责任行为奖惩制度。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个性需求和行为特点,多角度、全方位对他们的责任行为施加影响,控制和引导他们的行为朝着服务、奉献社会的目标前进。二要建立先进责任行为典型评选和宣传制度。先进典型可以绕过毫无生气的理论灌输,通过活生生的感人行为让青少年学生自己感受责任的含义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光荣。学校有必要在原有的“评优评先”内容中增加对社会责任行为的评比,选出一些责任意识较强、表现突出的学生树立为典型,予以表彰。同时通过网络、展板、事迹报告会、主题学习班会等各种形式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激励作用。三要建立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重视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道德氛围,并为行使这种权利和营造这种道德氛围创建各种平台与提供制度保证,将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利他、协作、互助的个性品质,提升学生关心、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意识。学校要明确学生可以民主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内容,如学校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活动组织等,并作出具体参与方式的规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5.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潜意识状态下接受的信息影响、印迹最深刻,保持最牢固,最易构成稳定的认识结构。作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体现与外化的校园文化,能够使生活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人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营造一种全方位的良好环境氛围。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学生真正理解其内涵,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激发其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青春能量的决心意志。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大力弘扬仁、义、礼、孝、忠、信、毅、恕等传统文化精神,对于青少年学生思考和消除当今世界自私自利、物欲至上、诚信缺失、恶性竞争等责任缺失的现象,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学校应注重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完善青少年学生人格,提高青少年学生道德素养,促使其坚定自我发展、服务祖国和人民的信念。三要在校园内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强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不遗余力地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道德力量,逐步在校园里形成崇尚负责、鄙视不负责的良好氛围,使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况志华.责任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王艳秋.谈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9).

[6] 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陈自龙(1981-),男,河南南乐人,河南工程学院团委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陈自龙

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育论文 篇2:

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称为“青少年学生的问题行为”或“青少年学生的行为障碍”,指青少年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冲突、环境刺激或机能失调等原因而导致的青少年学生偏离常态、违反社会规范的不良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适当行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渐趋成熟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人员来说也更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问题。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实施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心理,培养适当的行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许多教育、心理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研究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仅仅是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操作标准。突出表现在,即使在正规的公立学校,相关方面的辅导老师也很少达到国家规定的资格认定标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为了满足办学者的私利而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普遍。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学生患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2.5%到33%,并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未成年人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自卑、抑郁、浮躁、叛逆、嫉妒、自私等方面,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说谎、逃学、偷窃、暴力行为、离家出走、自杀等问题行为。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所培养的未来人才的质量。

从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角度来分析,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第二,造成青少年学生违反道德规范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第三,导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三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数量上是依次减少,从影响程度看则是渐趋严重的,从惩罚手段看则是愈益严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人才的素质。具体而言,当前未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学生学习方面的不适应心理和行为

由于青少年学生从生理年龄上看多为17-18岁以下,大多数还处在学龄期,学习压力过大,竞争激烈,被期望值过高,再加上考试、升学、教师奖惩等问题,导致青少年学生经常出现情绪紧张、心里发慌、头昏脑胀、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考试焦虑、厌学弃学,甚至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现象。

2.由于青少年学生个性原因而导致的心理和行为的不适应

青少年学生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不良个性如自卑、脆弱、悲观、懒惰、自傲、报复心强、嫉妒、猜忌别人、冷漠、孤独、退缩、虚伪、固执等导致其产生不良行为,进而形成了吸烟、喝酒、吸毒等不良习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暴力行为,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也与此密切相关。

3.人际关系不良带来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

青少年学生十分重视伙伴间的关系,特别是同龄朋友之间的交往。他们看重友情,渴望得到同伴间的角色认可,获得心理归属感,但在具体人际交往中又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因此而孤独、寂寞,进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4.由于性心理的发育成熟而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由于青少年学生性机能、性生理发育已日趋成熟,使其对性的意识逐步觉醒和增强,生理变化的刺激不断地引起心理方面的冲动,于是愈来愈关心有关性的问题,因而会由此产生一些困惑或苦恼。例如:早恋、单相思、经期情绪反常、性困扰、性冲动,以及混淆异性间的友谊和爱情等一系列性心理问题。

二、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就青少年学生生理机能的生长发育来说,年龄在17、18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其大脑结构和机能正处在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阶段,生理机能尚没有完全成熟,心理机能也正处在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伴随着青少年学生身心不断发展而带来的问题,诸如自我意识发展冲突、自我评价能力不当、自尊心较强、情绪变化复杂多样、知识学习难度加大等都需要青少年学生迅速去适应,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他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精神状态原因

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精神状态原因是指,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格特征和个体具有的用以区别于他人的行为活动特征。这些特征是青少年学生在其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接受社会影响,潜移默化、自我反省、行为模仿等方式,把外在的影响因素逐渐内化、吸收形成了自己的态度行为,构成了青少年学生身上具有自身特点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所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如果青少年学生一旦接受了来自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并发展成为青少年学生个性的一部分,就会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出现个性偏差,从而产生生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3.社会学原因

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学校、青少年学生日常生活所在的社会群体等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青少年学生最早接受他人影响的地方,是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一阶段,父母亲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启蒙者,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家庭也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是他们接触的第一道教育,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反应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生的。从家长自身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懂得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行动中也愿意甚至是心甘情愿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付出自己最大的也是毕生的努力,而实际结果却恰恰相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导致家庭结构和机能的变化——家长的身心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对待生活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夫妻婚姻质量和家庭地位等都将导致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产生。

(2)学校教育因素。从现代意义上说,学校作为国家专门投入的用来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场所,其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理念、人才观念等因素都将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由于教育评价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等弊端的存在,学校教育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的学校工作重智育、重分数,轻心理发展、轻个性培养现象;有些教师不懂得心理健康发展对孩子的意义,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错误的教育方法惩罚甚至体罚学生,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严重伤害,最终必将影响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展开,阻碍青少年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3)成长环境因素。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需要不断社会化的个体成员,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同龄人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同龄人年龄的同步或相似,共同关注重要问题的一致性,以及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群体的威慑力加之个体对群体从心理上的依附和归属感,常常使他们认同和服从群体的道德舆论、道德价值。一旦他们接触到不良群体,就可能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

总之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成因较为复杂,它既受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条件所影响,也受学生自身素质,如身体成熟水平、认识能力和行为发展水平所影响,因此是环境、教育等外界因素和其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改善对策

1.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主观上需要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观念,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懂得心理协调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施以有效的影响,使其从思想上形成一套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懂得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所存在的针对性问题,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真正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实施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健康的心理行为不仅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安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更是其成年后家庭生活和谐发展、社会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行为是家庭、社区和学校的重要职责。家庭、学校和社区应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是家长以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家长的身心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对待生活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夫妻婚姻质量和家庭地位,都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产生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学会真正地理解自己的孩子,接纳自己的孩子,知道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少一分苛求、少一份指责,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社区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外部条件,是青少年学生在常规的学校教育以外接受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场所。据统计,青少年学生一年在学校生活200天左右,在社区、家庭中生活160天左右。不良的社区成长环境会严重阻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得青少年学生改变学校教育竭力培养的观念、态度、价值等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教育界一直谈论不止的5+2≤0现象即此。因此,应建立以自由提交系统、早期预防、积极干预、促进身心康复和社会生活适应、资源有机整合等方面为内容的社区心理培养模式,以及有效实施该模式的政府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或社区医院负责、下属居民小区分组参与、家长和学校全力合作的策略性建议,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而学校教育主要是利用自身优势,改变不良的教育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开展系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并且与家庭和社区结合起来,共同担负起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教育的重任。

3.依据青少年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就教育自身的发展来说,我们常说教育有法,教无定法,正处在自身不断发展变化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自身变化的差异性,因此,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教育,无法寻求固定不变的教育模式,需要依据其不同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材和教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完善。

总之,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事。全社会应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例如社区医院、卫生所,邀请专家讲座、心理影音、课堂教学、心理咨询、社团活动、同伴教育等,同时通过组织同学参加活动,减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产生,为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传锋,武雪婷,严建雯.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

[2] 海慧芝.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患病率超国际均值.北京日报,2010-06-10.

[3] 静进.儿童行为问题的社区干预.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

[4] 马佳,孙晓勉,何珊如,等.深圳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社区干预模式探讨.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

[5] 马什EJ,沃尔夫DA.异常儿童心理学(第3版).徐浙宁,苏雪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白文军)

作者:杨鲜霞

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育论文 篇3:

学校消费教育的实践反思与对策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张以及其本身理财自主权的增强,其消費不仅是社会总体消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其独立的消費行为特点。总体上来看,青少年学生消費仍是比较适度合理的,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消費理念和行为出现了严重偏差,例如,充满攀比心理的炫耀性消費,追求时尚的超前消費、过度消費、从众消費、冲动消費,心理失衡的情绪化消費等。作为特殊且重要的消費群体,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消費观念、消費行为是否得到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以及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引导消費和发挥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

一、当前学校消費教育现状素描

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少将青少年学生的消費教育作为工作重心,在青少年消費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还没有能够扮演起相关消費知识传播及引导的角色,未完成好相应的任务与教育职责。

1.现阶段开展消費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少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和正式的消費教育的场所,但是,与国外学校相对成熟的消費教育机制相比,我国学校开展消費教育的数量微乎其微,而中小学更是缺乏开展消費教育的意识。在现阶段,学校教育更看重应试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其他方面的需要疏于关注,学校有关消費的通识教育并没有同步跟上,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在消費知识方面的引导仍显不足或直接处于缺位状态。这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对于消費知识的了解十分匮乏,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青少年学生对消費的非理性认识,消費行为容易被误导。

2.消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缺乏完备的体系

目前,在我国开展消費教育的学校中,多数学校只是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围内。不管是从消費教育的内容还是方式来看,都缺乏比较完备的消費教育体系,导致内容空泛和方式僵化,很难激起学生的认同感。这就造成了很多学校开展的消費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力较弱。

3.学校消費教育的消費技能训练比较缺乏

西方国家把消費教育看作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认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的基本消費技能是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公民的必要条件。相比西方相对成熟的消費教育体制,我国学校的消費教育缺乏对学生消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作为家庭经济集中支持的对象,青少年学生能更轻松获得经济保障。但是,他们在消費过程中更缺乏自控力,加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消費技能的训练,导致理财能力缺失,进而扩大了青少年学生消費行为的偏差。

4.消費主义的渲染给学校消費教育带来挑战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电子媒体等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和广告传播急剧膨胀的今天,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消費主义的侵袭,消費主义以更快的速度在校园传播,甚至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潜在的校园消費主义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消費观念和消費行为的侵蚀更加深入,也更难控制和引导,在客观上影响着青少年群体的消費选择,也给学校的消費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加强学校消費教育的现实意义

当代青少年学生作为大多数家庭消費支出的重点,已成为社会消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消費问题,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而且其消費行为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未来发展性,他们的消費价值观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乃至全面发展与否更是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研究青少年学生的消費行为,分析影响青少年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的多种因素,构建科学的消費教育体系、嵌入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学校消費教育能对社会消費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青少年学生作为大多数家庭财力和物力的倾注对象,他们的消費行为和消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所属家庭的消費倾向。同时,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变化往往首先在年轻一代身上表现出来,进而又影响到他们父母一辈,形成一种“反向社会化”,中国社会正处于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转型期,年轻的一代将他们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不断涌现的新知识传递给他们的长辈们。消費观念的变化也是如此。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消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对其家庭的消費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整个社会的消費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2.加强学校消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受消費主义思潮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消費行为越来越偏向物品的身份象征意义,“符号消費”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青少年学生群体事实上的分化和区隔,这就给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消費行为现状,正面引导青少年学生科学和理性消費,打破青少年学生群体由于消費差异引起的分化和区隔,融合青少年学生中所谓的圈子,对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3.加强学校消費教育能为政府制定消費政策提供建议

中产阶层作为未来和谐社会的中间力量,是稳定的消費群体和重要的经济主体,有稳步上升的消費水平。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作为中产阶层的后备力量,将快速成长为重要的社会消費者,其当下消費行为及特点往往能较大程度影响到未来消費文化的构成。因此,加强学校消費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之际,引导他们树立理性的消費观念,训练科学的消費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国家消費政策的制定,为未来社会消費文化构建开创良性的起步。

三、改进学校消費教育的对策设计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費理念,进行深入的消費教育是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接受系统、正式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及平台,能够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消費观念以及矫正其消費失范行为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当代学校消費教育,可以进行多维的对策设计,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教育、实践教育及学生组织朋辈教育相结合的消費教育体系。

1.课程教育系统化

打造与消費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选修课(如金融理财类选修课程)及相关专家讲座教学平台,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有关消費者行为学、消費经济学、消費社会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多专业领域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掌握基本消費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費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金融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学生消費行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具体课程建设中,学校应当秉持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教育理念,配备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师资人员,明确教育目标,采用多样化和适宜化的课程教育形式,即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以及通识教育的出发点,避免教条式或命令式的表达,组织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参与到此类教学中,注意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参与教学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充分运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法,由本质到现象,力求将有关消費的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深入浅出地表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教学环节中逐渐树立对消費的理性认识。

2.实践教育多元化

在学校消費教育中,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一是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及社会心理压力急剧膨胀的今天,青少年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自身心理因素的不稳定,他们为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而消費,以达到心理上的补偿和代替,之后又为之矛盾自责。为此,学校可以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团队辅导和集体熔炼等,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和宣泄不良情绪,帮助青少年学生缓解不良的消費情绪。二是增加勤工助学的渠道。青少年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勤工助学,不仅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意识,而且能促使他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使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承受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消費素质和理性观念。三是适当开展金融理财类技能实践活动。通过理财情境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让青少年学生理性地分析什么是必要的开支,哪些是不必要的开支,建立合理的消費计划,增强他们对金钱的认知和掌控力,树立健康理性消費观念。

3.朋辈教育正面化

在青少年学生朋辈教育方面,学校要以朋辈影響为切入点,通过建立或整合与消費、理财、绿色生活主旨相关的青少年学生社团等学生自发组织,由青少年学生承接或开展一些贴近消費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践活动,通过在学生中推广健康生活小贴士、节约小妙招等各种活动将健康理性的消費观、节约型社会的科学消費理念逐渐渗透到青少年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不断挖掘和扩大学校消費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朋辈间的正面影响力。

(责任编辑 关燕云)

作者:林梅 程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验式农业旅游发展论文下一篇:自信心教育幼儿管理论文